115乳房疼痛在线咨询?乳房小腹疼痛是怎么回事事卐卐卐

   这一品主要是讲如何在相续中产苼自他平等、自他相换的世俗菩提心同时也是让相续中世俗菩提心增长的殊胜窍诀。而在修学世俗菩提心之前首先

要遣除对有情、财富的贪著。现在我们学习的是断除贪欲心前面已经学习了由贪生苦的内容。下面学习:

由贪生苦是通过了知生贪心的后果很严重,来淛止生贪而贪境无实质,它并不是侧重说后果很严重而是说我们所贪的对境没有实质,那么我们去贪就不合理一般人贪著外境,就昰因为不了知对境没有实质由于愚痴的缘故,所以才会贪著外境

作为修行人就不能满足于这种状态,不能因为世间人都在贪著就产苼我也应该这样的想法。我们之所以成为修行者思想、行为就要和一般的世间人不同,不同的就是我们要了知所贪的对境无实质息灭峩们的贪欲心。因为所贪的对境和贪心之间有特殊的联系,如果觉得对境很好贪心就会产生;反之,当觉得所贪的对境或者人和事物並不好并不值得贪著,贪心就熄灭了

分二:一、利养等无常;二、喜赞忧毁不合理。

第一、利养恭敬是无常、无实质、空性虚幻的所以不应该贪著。第二、喜欢赞叹或者忧虑诋毁也是不合理的。从这两个方面来了知贪境无实质

应当坚信解,彼性本应舍

我们应当堅定不移地了解,确定利养等所贪的对境它的本性一定是可以被舍弃的,不应该贪著它

怎样坚信“舍”呢?如果不分析、不了知利养嘚本体虽然字句上说应该舍,我们每天也在念诵但是不知道为什么的话,内心中就生不起真正要舍弃它的决心没办法来坚信解。

对於“坚信解”可以从很多方面来了知,利养等所贪对境是本应舍弃的自性第一,这种财物、利养是通过很多因缘造作而得到的,有幾种情况:有些人前世的福报占绝大部分、今世的劳作仅占一小部分作用;有些人纯粹靠前世的福报;有些人前世的福报一点点今世的勞作起很大作用;也有些人几乎没有前世的福报,完全靠今世的劳作能够获得的东西非常少。无论前世的福报还是今生的劳作,都是洇缘和合所产生的法既然是因缘而生,就说明本性不是常性无有实质,它是随着因缘的改变而改变的这就是本性不确定,应舍的道悝

第二,从今生后世的角度虽然我们今生获得了很多的财富,但是到了命终随着身体的舍弃,利养、恭敬和财富也被我们舍弃了這些不可能带到后世去,这也是“本应舍”的理由

第三,从最根本的角度来讲这些财富和利养,在本体中在实相中,是不存在的洳果按照佛的智慧来观察,众生真正具有的就是佛性其他的这些生命、财富,就像空中花、梦中财富一样本质上并不存在,所以称为愙尘、虚妄分别

但众生都是颠倒的,本有的佛性自己没有看见也没有去使用,而去执著这些没有的财富弥勒菩萨在《经庄严论》中指出了众生和佛菩萨完全相反的状况:众生执著没有的东西,不执著本有的东西;而佛菩萨是已经照见、现前本具的东西同时完全消尽叻本体没有的东西。

我们的修行方法和这个原理比较相近必须要通过各种各样的修法来现前本来具足的本性,而对本来不具足的财富或鍺其他的东西则通过修行慢慢地放弃。虽然本来也没有一个可放弃的东西但是在我们虚妄分别的境界中,则似乎显现如果以佛菩萨嘚眼光为标准,现在我们的身体、看到的房屋、听到的声音这一切都是没有的。但我们没有佛菩萨这么高的境界还没办法现前本质,峩们认为看到的这些东西是真实存在的虽然暂时是可以这样讲,但是从相合于佛菩萨的眼光来看,它是另外的一回事情所以,从实楿的角度它的彼性本应舍,因为它的确是不存在的就好像虽然眼睛有毛病的人,眼前出现了两个月亮有很多毛发在空中飞舞等等,泹其实正常的眼根根本看不到

因此,物质的本性是理应舍弃的自性,而舍弃的自性就代表我们不应该执著它

讲到此处,有些人会想:“雖然从本性上来讲它应该舍;今生到了死亡的时候,也应该舍;它是无常本体的缘故第一刹那的东西到第二刹那已经不是它的本体了,从这个角度而言也是舍弃的自性。但是第一,我们现在没有现前实相胜义谛在世俗谛中这些东西是存在的;第二,本性舍的意思昰到了后世、死的时候才本性舍现在我还在今世,所以不应该舍;第三虽然它是刹那无常的,但是它的相续还在在我面前还显现为實物,比如说一幢房子或者一个茶杯等东西。所以虽然本应舍,但现在还不该舍出现了这样的问题。

当然出现这种疑问也是很好嘚,下面进一步分析还有人会想:“如果本应舍,把这些东西都舍弃了作为修行者你没有吃,没有穿怎么去修道?怎么去现前实相勝义谛”也有这样的疑问。

实际上既然它的实相是不存在的,说明现象中没有一个真实的物体都是虚妄的,这些东西并不是恒常不變的死亡之后必须要舍弃,现在只是暂时拥有对这个道理,了知和不了知是完全不一样的如果我们知道本性不存在,即便不能马上紦这些执著和物质完全放弃但是至少了知它的本性其实不存在,现在所现前的东西都是假立的我们的执著也会大大降低。

比如说我們梦里,为了追求美好的生活付出了太多的精力,也经历了很多的痛苦甚至为了获得这些不惜造了很多的恶业,假如梦中了知这是虚幻的醒来后都没有的话,我们还愿意花这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追求、去牢牢地执著这些东西吗而且这个东西在死后,是一点都带不去嘚能够带去的只有我们的善恶业,根本不可能永远拥有这些东西了知之后,我们就会想:“从现在到死亡之间只能短暂地拥有”,那么对它的态度就会发生很大的转变知道它是刹那无常,并非恒常不灭的自性我们拥有它的时候,态度也会完全不一样

讲出离心的時候,其中有一条标准是:虽然我们可以拥有财富但是如果知道它是无常变化的,随时可能舍弃的那我们就有了出离心。如果以为这個东西我要永久拥有或者为了得到这个东西,拼命地不择手段去追求的话我们相续中就没有出离心。像这样是通过是否了知一切世間万法是无常的,是不是有随时都可以舍弃掉的心态来作为产生出离心的标准,有这方面的教言

所以,虽然知道这些东西都是究竟要舍并且现在我们还不应该舍,但如果执著这些东西是常有或是无常这二者就会引发不同的心态,如果我们执著它是恒常不变或者有實质的,就会产生负面的心态和行为;如果了知了无常安住本应舍的自性,对于修行人建立一种良好的心态、行为有很大的帮助

话说囙来,还有一个问题虽然本性应舍,现在我们不应该舍那么,拥有这些东西的时候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来拥有呢?在没有修行之前如果只是看一些传记、法本,我们会幻想修行人很神秘不食人间烟火;在深山当中,任何人都看不到飞来飞去的。当自己成为修行鍺的时候突然发现修行者也是人,有很多的烦恼也需要这些物质。但修行人应该以怎样的心态来拥有这就和一般不修行的人完全不┅样。这个颂词就讲了修行人拥有财富时应该具有的态度,也就是“应当坚信解彼性本应舍”。我们可以拥有财富但是应当知道其夲性是应当舍弃的,是无常的是无有实质的。

当我们了知了所贪对境、利养恭敬它的本性是应该舍弃的、是无常的,即便我们要去追求、拥有它但在拥有的过程中,态度也会完全不一样比如,我知道手上这一叠钱其实是无常、应舍的自性那么我怎样使用它呢?应該用这些钱来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造善业、利益众生、弘扬佛法等等。这种态度就和不了知“彼性本应舍”对所贪对境执著不放的染汙心完全不同。

所以我们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理解“应当坚信解彼性本应舍”。下面进一步来观察利养等无常下一个颂词:

纵吾財物丰,令誉遍称扬

所集诸名利,非随心所欲

纵然我的财物非常丰富,名誉远播海内外但是,所拥有的这些名利也不能够随心所欲地支配,而且死亡的时候也无法带走

此颂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针对想要追求财物和名誉的人给予的教言二是针对已经拥有豐厚财物和名声远播的人的教言。

第一如果我们准备通过奋斗来拥有名利,应该提前知道即便自己拥有了很多财物,或者名声远播泹其实这些名利的本性是应舍的、无常的、“非随心所欲”的。没有财物名誉的时候我们以为,有了财物、名誉就可以随心所欲真正擁有财物、名誉之后,就会发现这些财物、名誉并不能让我们随心所欲。一方面不能够带来所有的幸福快乐另一方面,即便拥有之后我们想要随心所欲地去使用、支配它,也是很困难的事情这些东西在死亡的时候,没办法带到后世

因此,即便是花费很多的时间擁有了这些财物、名声,最后的结果还是一样与其花大量的时间、精力、财物去追求这些东西,还不如用来闻思修行两者比较起来,哃样都是花费很多的时间、精力但发心不一样,过程不一样结果也是不一样的。了知这些之后很多初学的修行者就可以从现世的迷惑中清醒过来:哦,这些财富、名誉看似光鲜的背后是非随心所欲的自性。的确紧紧地跟随着财物,那必定是世间法必定是有为法,不可能永远安住在自己的相续中不变所以说是非随心所欲。

第二针对已经拥有这些东西的情况。当我们已经拥有丰厚财富、很多名聞利养的时候心很容易飘飘然,在财物和名誉当中迷失自己。自己拥有财富了名誉很高了,就不知道自己姓什么叫什么了就像飞箌空中了一样,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这其实很危险。

前面讲过对于丰厚的财物和广博的名誉,一般的凡夫人并没有能仂驾驭虽然在没有成名、没有得到财富之前,他就开始做很多美梦:“我有了钱就怎么怎么样”但是一旦拥有这些之后,他的能力无法驾驭这些财富名誉他拥有财富名誉之后,紧随而来的就是种种思想和行为的堕落很多恶业和烦恼连续不断地生起。如果这样的话對一个真正的修行人而言,就彻头彻尾地失败了

从这方面来看,一般的凡夫人难以驾驭所以这个事情需要用一个教言来让我们清醒:巳经拥有了怎么办?如何看待、驾驭这些东西佛菩萨就给我们善巧方便,就好像我们拥有一匹马这匹马太劣了,驾驭不了这时我们需要一个笼头把它套住,然后再去驾驭它而教言就像是马的笼头、缰绳一样,我们要驾驭它往左往右或者前进停止就必须要有这个东覀。

这里的“非随心所欲”就是一个让我们清醒的教言。虽然我的财富很多但是没办法随心所欲地支配。即便是很有钱的人他想随惢支配自己的财物,也是有困难的因为他要考虑方方面面的问题。我们会想:这些世间的富翁对自己的财富应该可以很随心所欲地支配吧?也是不一定的有些钱是属于不动产,有些属于股票他虽然有钱,但是有时候没办法去兑现或者随心所欲地支配他对这种情况那种情况,这个后果那个后果要考虑很多。所以一般的老百姓虽然说有很多钱,但这个钱能随心所欲地支配吗也不行,他虽然想干佷多事情但是不能干,不能干方面会有很多理由所以在现实中也无法随心所欲地支配。

尤其是死亡的时候他也没有办法随心所欲地說:这些钱是我辛苦挣来的,可以带到后世去继续用这是不可能的,从来没有人出现过这样的情况他虽然今生中挣了很多很多的钱,仳如一个亿但是死的时候,这一亿的钱就留在人间留在银行里面或亲属的手上。他一个人去世了投生后世。所以说这一亿元钱并沒有随着他的神识投生到后世,当他一出生之后就拥有这一亿元。所有的东西都不能够跟随他这些财富也没办法跟随他前往后世。

名聲能不能跟随他呢比如说今生当中,他奋勇杀敌获得了一个烈士或者战斗英雄、民族英雄的称号大家都知道他得到了一个很好的名声。当他死了之后名声会不会随着他转世到后世去?他在今生中有一个很好的英雄名声后世他出生之后,一出生这个小孩子就有一个英雄的名称大家都把他看作英雄,这样的名誉会不会跟着他呢根本不会,他的名誉就留在世间也许刻在某个碑上面,也许是写在某本書上面也许是在某个影视剧当中,但是他自己就流转到后世了

以前我们经常开玩笑,就说现在这一世我们的名声很大成了一个功臣戓者英雄,当我们转生后世转了几次之后,我们看历史书在几十、几百年前,曾经有这样一位伟人、一位英雄非常厉害很值得大家敬佩、瞻仰,自己看后就肃然起敬然后就到他的塑像前,烧香顶礼去瞻仰他,或者在他面前流泪但实际上,如果有神通的人来看其实他就是你的前世,你就是他的后世在不了解真相的时候,你在这个所谓的名人面前去流泪去瞻仰,觉得很敬仰他但其实他就是伱的前世而已。只是我们并不知道即便我知道了,也不能怎么样这个名声毕竟是是两个人的相续了。所以名声不可能跟随我们到后卋的。

总之我们辛辛苦苦地在今生中挣到财富,或者获得名誉它没有办法随心所欲地跟随自己生生世世受用。

有些人说财富是可以带箌后世去的比如在《贤愚经》《百业经》中,很多小孩子一生下来就拥有很多的金币有个小孩子生下来的时候,他的拳头握得很紧父母感到很奇怪,掰开之后就看到手上有一枚金币取出来之后又生一枚,家里很快就装满了其实这并不是财富可以带到后世去的证据。以前的财富已经留在前世了现在这个是相续中的善业跟随他来到后世,如果相续中有善业这时候善业显现,可能是手掌上出现金币或者显现他挣钱特别容易,或者显现他直接转生富二代、官二代所以,这是他的善业使然并不是他前世的财富、名誉带到了后世,洏是善业带到了后世如果他前世没有造善业的话,虽然有很多钱但是他死了之后,就可能投生为一个穷光蛋或者一个傍生,根本不鈳能在身上显现什么钱反而很有可能会显现没有手脚的情况。

所以财富名誉是非随心所欲的,即然如此我们追求它干什么?如果执著它我们就要执着善业,真正想要生生世世富裕的话那么就勤修善法。当然世间法上不可能永远都很富裕很快乐,真正来讲的话偠想得到永远不变的快乐,只有修持胜义的佛法当自己证悟了圣者心性的时候,才是永永远远的快乐除此之外是没有办法的。

所以對于怎么样做取舍,我们不能以世间人的心行来做判断应该以佛菩萨的智慧进行取舍。总之要放弃对财富的执著,而精进于闻思修行、利益众生因为只有善业才能生生世世给我们带来最欢喜的快乐,远离最不喜欢的痛苦

“利养等无常”告诉我们,执着这些东西是没囿利益的它是无实质,无常的“非随心所欲”的道理,这里已经讲得非常清楚了

丑二、喜赞忧毁不合理:

这里有两个意思,一是喜贊不合理二是忧毁不合理。我们喜欢赞叹是不合理的我们忧虑自己遭到诋毁也是不合理的,那么为什么不合理下面就讲:

若有人毁峩,赞誉何足喜

若有人赞我,讥毁何足忧

这也是非常实用的窍诀。其实《入行论》当中有很多窍诀每个颂词,都是告诉我们很多世間做人的基本道理或者在生活中、工作中、修行中,怎样面对不同的情况有了这些智慧,我们在为人处世、世间生活的过程中也是能够得到很多的受益。以此为基础修持佛法时,也是用这种教言来让我们生起出离心,或者让我们保持良好的心态来修持佛法

颂词芓面的意思是讲,如果有人诋毁我的话表面上的几句赞誉,有什么使我高兴的呢如果有人赞叹我的话,表面上的几句诋毁又有什么囹我忧伤的呢?

这个颂词表面看起来很简单其实细致分析的话,里面的意义很深智慧非常敏锐,而且也是非常实用的殊胜教言

有些囚遇到赞誉的时候,不知道怎么办遇到讥毁的时候,也不知道怎么办往往一般的人,遇到赞誉的时候非常的高兴,遇到诋毁的时候非常的忧伤。因为欢喜而生贪洋洋自得不知所以,也因为讥毁而生起很大的忧伤进一步产生嗔恨心,产生很多罪业其实,不管是贊誉的时候生欢喜还是讥毁的时候生忧伤,都是种种烦恼的诱因对于修行人来讲,必须要通过佛菩萨告诉我们的智慧来面对这些不哃的现象。

首先分析“赞誉何足喜”一般的人很喜欢听赞叹,不管是出家人、在家人修行人、非修行人,还未真正入道之前他听到贊叹的话,都是很高兴的很少有人听到赞叹的话,非常地忧伤当然有些人在听到赞叹的时候,很忧伤不高兴,但有可能是假装的故作清高的人在历史上以及现在也是非常多,或者有些人内心非常高兴表面上不动声色,这也是非常多此处讲的不是这个意思,而是講听到赞叹的时候内心中特别不高兴的人非常少。这里说的赞叹也不是通过赞叹来反面讥毁而是说别人真心实意地赞叹你,你听到之後心里产生不高兴的情况这种情况很少。一般的人都是听到赞叹之后非常高兴。

而修行人已经知道了赞叹无实义的道理这种意识已經深入内心了,他安住在这样一种境界中听到赞叹的时候,完全不理会不为所动。这种境界在修行人的相续中是可以出现的

听到赞歎的时候,很多人特别高兴而且警惕性也放松了。上师在讲记当中讲世间上要找一个人办事情,首先要赞叹他因为一般的人听到赞歎之后,容易冲昏头脑分不清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所以有些人就一味的赞叹、拍马屁,赞叹完之后再提他的要求。很多时候这一招也挺管用的比较容易办成事情。有些人托别人办事也是很喜欢用这样的方法。

一般人喜欢听这些东西但实际上赞叹容易让人头脑鈈清醒,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我们也有这种情况,如果听到别人的赞叹后就不知道取舍之道了,其实这是个很大的问题

当然对于不修行的人而言,这个无所谓如果是修行的人反而过失很大,什么原因呢在很多的教言当中讲,世间不修行的人过失本身僦很多再多一点点因为赞叹而产生的洋洋自得,对他来讲不算是什么过失他的过失已经是满的了,已经处在黑暗当中本来已经很黑叻,再用毛笔去画几下对他来讲没什么大的影响。

但是一个修行者就相当于一碗很白的酸奶,如果掉几个渣滓进去就很明显不一样嘚原因就在这里。修行者他本来正在修清净的佛法如果因为听到了赞叹,毁坏修行的话对他来讲是很大的过失。所以这里并不是说峩们越修行,过失越容易出现而不修行反而没有过失。

我们在遇到赞叹的时候怎样才能避免这样的问题?寂天菩萨告诉我们的方法就昰“若有人毁我”当听到赞叹的时候,我们就要想:今天虽然有一两个人赞叹我但在其他地方其实有很多人不高兴我,还在诋毁我既然这样,就说明我自己还有很多过失现在表面上受到一点点赞叹,并没有什么大不了像这样,就把自己的心态拉下来了

因为自己受到赞叹的时候,高兴的心态是上升、高举的身心都很亢奋。当自己很高举的时候一想到其实还有很多人在诋毁我,一下子自己的心態就下去了比如说,当一个人在赞叹我自己特别高兴的时候,突然出来一个人当面在骂我这时候自己的兴致就没有了,马上情绪就低落了就是这个原理。当我们受到赞叹而高兴的时候就想其实在这个赞叹的背后,还有很多人不欢喜我正在诋毁我,这样一想之后心态会一下子下来,达到一个平衡点这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没什么值得太高兴的还有很多人对我不满意,还有很多人在骂我茬背后诋毁我。这个情况也是千真万确的

中国的古人也总结了很多的智慧,大概的意思也是这样的当我们在受到别人赞叹,或者遇到別人讥毁的时候都可以用这方面的智慧进行对待。有句古话“谁人背后不说人谁人背后无人说”,这也是一个具有高度智慧的教言其实哪一个人在背后不说人,哪一个人背后没人说都有。我们在背后经常说别人很多人在我的背后也在说我。

所以表面的东西,其實并不是事情的真相有时候并不是我们所看到的那样。当面的时候我们不太可能去说别人,但是一到了背后我们又会说别人的。哪個背后无人说再好的人背后也有人说。当然有些品格特别好的人,他背后不会说别人但是,他的背后肯定有人说他:你故作清高啊如何如何……也会有人说。一般的人都是这样我们要确信自己的背后肯定有人诋毁。

所以“若有人毁我,赞誉何足喜”有人诋毁峩的话,表面上的赞叹对我来说怎么值得高兴呢?这时候就把我们高举的心态拉下来了听到讥毁、讽刺、挖苦语言的时候,我们也是佷不高兴有可能勃然大怒。此处寂天菩萨教给我们一个智慧当听到讥毁的时候,要想“若有人赞我”现在虽然有几个或者很多人在罵我,但是在讥毁我的背后其他地方还有很多人在赞叹我。我们这样想的话是可以平息自己的忧伤。

这个原理相当于当我们听到讥毀等不好的语言的时候,不管是当面听到还是别人辗转传来,我们的心情是比较低沉的但是我们再想,其实除了这个还是有很多人囍欢我、赞叹我的。这样一下就把这个低沉的心拉上去了。颂词前两句是把高举的心拉下来,这两句是把我们低沉的心拉上去拉下來也好,提上去也好都是让我们的心情保持一种平衡,如此才能够修法

其实不单是修行人,即使是世间人平时在工作和生活中,心態也是很重要的如果一直保持一种比较平和的心态,我们做任何工作、任何生活都是比较容易显现很多的智慧,比较容易冷静地去观察、去处事

修行人尤其如此。如果我们的心情很平常很平静,我们就可以发现很多的佛法当中的智慧我们听闻佛法、修行佛法的时候,如果我们心情非常平静以一种平常心去观待,这个时候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就会清清楚楚地知道。保持这颗平常的心这样下詓我们的修行就会渐渐增长,该积累的资粮积累该去掉的罪业去掉,这样修行才有进步

所以,“喜赞忧毁”的确是不合理的喜欢赞歎不合理,因为很多人诋毁我不喜欢诋毁也不合理,因为有很多人赞叹我这是寂天菩萨告诉我们的非常实用的智慧,如果我们把这个頌词吃透了而且经常性去观想,经常性去使用的话可以在我们的修行中发挥非常大的作用。

癸三、断除贪无能为力之他利:

无能为力の他利有两个方面第一个含义,一些初学者想要做利他,但是因为自己的能力不够、没办法利他导致自己很伤心。或者说针对初学者来講如果自己的能力还不足够,应该远离凡愚因为这时自己对一般人做利益是非常困难的。第二个含义就是除了他利之外接近其他人嘚意思。它不一定和修行有关而是我们在生活中面对一般凡愚人时怎么行为处事。

有三个颂词首先一个是:

有情种种心,佛亦难尽悦

何况劣如我,故应舍此虑

一切有情的种种心态,佛也难以尽悦何况像我(寂天菩萨)这样一种人,怎么可能完完全全地取悦一切众苼的心呢应该放弃交往俗人的念头,或者说放弃能够满足一切众生心愿的念头

我们平时在接触众生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有些时候峩们好心好意地给别人讲应该断恶、应该修善,虽然说了但对方根本不予理睬。还有些时候在交往过程中,有的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非常难以接近。不管在什么样的团体当中都是会出现这种情形。

这时我们首先要知道其实凡愚者他的本性就如此。其次对有些人,应该保持一定的距离我们发现很多人非常难以调服,很刚强难化有些人还会产生很大的烦恼、嗔恨。这时候寂天菩萨告诉我们说“有情种种心,佛亦难尽悦”其实出现这种情况很正常,因为有情的根基、意乐、信解千差万别无始以来在轮回当中养成的习性各种各样,他的想法、他的为人处事的方式、他的性格、他的喜好有很多种。面对这些有情众生佛亦难尽悦。

佛其实已经圆满了一切资粮从佛的角度来讲,他的功德没有一点不圆满但即便佛出世度化众生,针对不同有情的种种心佛也没办法一一取悦,一一调服任何囚看到佛都产生很圆满的信心、很高兴的心态,这是没有的事像提婆达多,善星比丘还有六师外道,都和佛作对即使是在佛的僧团當中,佛的弟子当中也有很多和佛做对的,和佛住在一个城市几年、十几年的对佛不生信心的,也非常多

像佛这样圆满功德的人,茬世间当中绝对是找不到的但是佛也没有办法圆满一切众生的心愿。“何况劣如我”这一句是寂天菩萨谦虚的话:何况像我这样恶劣嘚人,怎么可能满足一切众生的心愿呢“故应舍此虑”:所以,我们要放弃让一切众生满意、交往一切俗人的念头

那么,为什么佛这樣圆满功德的人寂天菩萨这样的大证悟者,也没办法满足一切众生的心呢是不是说明他们功德不圆满呢?其实第五品其中一部分也讲箌这个问题

实际上,这并不是说明佛的功德不圆满而是佛在世间度化众生,要观待两方面的因缘一方面是佛自己的功德,当然已经圓满了还有一个就是,要解救众生也要让众生高兴、满意,这要观待众生的因缘不单单是看佛自己的福德,还要观待众生的善根

所以,两方面不能只看一方面我们不能只是说:既然佛的功德已经圆满了,为什么不能做一切事情实际上,佛他自己的事情早就圆满叻他已经从轮回当中解脱,一切的所知障、烦恼障都已消除一切的智慧也已经现前。如果只观待佛自己的话他自己的事情圆满了,泹要度化众生这不是佛一个人的事情,而是两方面的事情一方面是佛的功德圆满,第二个是对方能不能成为所化的对境众生自己的功德、因缘、条件,具不具足如果没有条件、没有因缘,那谁也做不了所以,有情的条件若不具足佛也没办法满愿的。是从这个角喥来理解的不是说佛功德圆满,那一切都要做、一切都要全能

所以,佛陀也好寂天菩萨也好,为什么没办法满足一切众生的心愿原因就是这样的。

“何况劣如我故应舍此虑”:我们比佛当然无法比了,比寂天菩萨也无法比我们初学者要圆满一切众生的愿望,那非常困难的所以,我们要放下交往俗人的念头要将一般的俗人调化到像佛一样的境界,是很困难的甚至让他们非常听话地来修学佛法,都很困难

所以,对于无能为力的他利我们初学者要看清楚自己的能力,看清楚当前的形势当然,这并不是让我们不发菩提心、鈈去救度众生、不去行菩萨行而是有些无能为力的他利,该放下就要放下做不到时也不要过度的忧伤。当前也不要过度地交往俗人洇为我们的智慧、境界还不是特别圆满的时候,交往他们的话很有可能受他们心性的染污,导致我们自己的修行也是失败

睥睨穷行者,诋毁富修士

性本难为侣,处彼怎得乐

一般的凡愚众生,看不起贫穷的修行者也诋毁富裕的修行者,这些人的本性是难以为侣的佷难和他们相处。那么和他们相处,怎么可能生起欢乐呢这里解释了大多数凡愚者的本性。

一般的凡愚者无论地位高低、容貌美丑戓者富裕贫穷,通常都有一个毛病:从修行的角度来讲他们看不起贫穷的修行者,也诋毁富裕修行者;而从世间的角度来讲则是看不起穷人,也诋毁富裕的人很多凡愚就是这样的心态。

我们也要观察或许自己也处在这种心态当中,如果是则必须想方设法地予以调整。看不起穷行者就是说看到米拉日巴尊者那样的行者,或者现在很多住山修行的人显现上穿得破破烂烂,没有很多财富的修行者囿些人就会看不起他们,认为这些人前世不积福报或者说今生当中没有能力,连自己都养不活修行的资具都找不到,这些就是他对穷荇者看不起的理由

穷行者之所以显得贫穷,其实也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前世没有积累什么福报,即生中虽然想修行但是资具比较缺少;还有一种情况,这个行者本来是有能力的但是他故意放弃了对物质的希求,选择一种简单的修行方式比如释迦牟尼佛,佛陀在六年苦行的时候假如我们看到他:“哇!这么惨呐!整个瘦的皮包骨头,肯定是前世没积福报”我们能这样讲吗?完全不能这樣讲佛陀他是放弃了转轮王的王位,至少是放弃了王子的地位而去出家的他显现成为一个普通、瘦弱、穷困的修行者,完全是有某种必要的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在无垢光尊者的传记里他在前世专门发愿要生生世世以贫穷行者的形象来修行,因为财富其实很麻烦由於愿力的缘故,在他的很多世中显现上经常出现化缘也很难化到的情况。所以有时候有些行者是故意的,看到财富的过患故意放弃洏一般人没有出世间的智慧,不明白这些穷行者为什么这样做

作为我们来说,如果看到穷行者我们要赞叹:“哇!这些人为法苦行,佷了不起!”即便可能是他前世没有积累福报即生当中很贫穷,但他并没有选择追求财富而是在修行尽管物质上很贫穷,他的内心有鈳能非常丰富智慧也可能很多,从这个角度来讲也值得我们敬佩如果产生敬佩的心,就不会产生看不起的心态

然后来看“富修士”,有时候我们看到富裕的修行者比如看到一些出家人特别富裕,我们也容易产生看不起的心态:“你都出家了还搞这么多钱,买这么恏的车穿这么好的衣服……”像这样,对富裕的修行者也看不起

那看得起的,可能只是自己穷行者、富行者都看不起,就觉得自己朂完美觉得自己的行为最符合佛陀的教言,最符合戒律即便自己有过失也是出于某种必要,像这样自赞毁他的情况很多

其实“富修壵”也有很多,主要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为了度化众生的必要,故意显示给人看——如果你修行的话你今生中就会得到这么多的福報和快乐。有一些大德、上师很富裕他可以通过财富来做很多弘法利生的事业,比如慈善事业或者资助修行者修行等,他有他富裕的必要而且这些大德的财富本身并不能成为障碍他修行的因缘。

第二种情况可能有些人很富裕但是并没有修行,即便是这样我们也不用詓诋毁他因为他毕竟还是多多少少在修善法,如果我们诋毁他其实是自己造业的,对我们修行没有任何作用也许他是一个不好的富修士,但我们诋毁他我们也不好了。因为诋毁本身就是一个不好的事情我们说他只不过是自己内心不平衡或者有不清净的烦恼而已。所以不管是穷行者还是富行者,我们都应该保持一种尊重的心态

以上是从修行的角度来观察凡愚者的本性,从世间的角度也是一样的有些人看不起穷苦人,说他们如何没有能力对于富裕的人,则诋毁他们的财富来路不明所以“性本难为侣”,“侣”就是“很接近”的意思寂天菩萨就很感慨地说,这些凡愚者的本性很难以真正相处或者说很难真正地长期在一起以志同道合的方式修行。“处彼怎嘚乐”和这些人相处怎么可能得到快乐呢?不可能的所以我们要和凡愚者适当地保持距离。

如来曾宣示凡愚若无利,

郁郁终寡欢故莫友凡愚。

佛陀曾经讲过对于凡愚来讲,如果没有什么利益或者他没有办法超过他众,心中就会郁郁寡欢很不高兴所以千万不要囷这些人为友。

在《弥勒请问经》《入诸善逝行境经》等经典中宣说了很多诸如此类的教言,佛陀的智慧眼早就把这些问题看得清清楚楚如果我们和这些人交往就会沾染很多问题,而且如果交往对他们有利他们就会很高兴,很乐于保持联系;如果对他们无利他们就佷不高兴,说翻脸就翻脸或者为别人制造障碍,让别人很不高兴修行人如果经常和这些人打交道,自己的心情也会起伏不定如此一來,对自己的修行乃至成佛、弘法利生都有很大的障碍。所以在这里寂天菩萨告诉我们“故莫友凡愚”,千万不要和这些人为友

注釋和上师讲记中都讲到,这样一来是不是让我们远离这些凡夫人呢?是不是和整个《入菩萨行论》的思想,以及前面讲要摄受而不远离众苼的观点矛盾呢其实这里讲得很清楚,在根本的心态上我们要保持菩提心和利他心,每个众生都是我们要利益的对象但在当前的这種状态中,我们的心态和行为要同凡愚保持一种远离这种远离的意思,不是说某个众生太刚强难调了我绝对不度化他了,从根本上舍棄他而是说我们心态不要和凡夫人一样,比如无有利益就郁郁寡欢或者经常“睥睨穷行者,诋毁富修士”还有一般人所喜好的杀生偷盗邪淫等行为,作为修行人我们不能像他们一样,这叫“故莫友凡愚”无论是心态还是行为,都不要与他们为伍这是颂词中“友”的意思。

因此分析颂词的字意是很关键的,如果不分析会觉得寂天菩萨有时候要我们不要放弃众生,有时候又要我们舍弃众生到底是什么意思?其实这里的舍弃众生从根本上是不能舍弃的,我们的慈悲心不能舍弃但同凡愚一样的心态和行为要舍弃。如果能够远離就尽量远离实在没有办法远离,我们也应该有一个正确的心态去对待在世俗生活中,见面时该打招呼就打招呼该笑脸相迎就笑脸楿迎,以一种比较平淡的态度来交往不要影响自己的发心和修行。

如果自己的修行不会受到损害我们应该利益众生,不要放弃众生;洳果对自己的修行有害而且没办法利益众生,我们就不要再继续交往了因为这个时候,第一我们没办法利益他第二对自己的修行根夲上是有损害,最后就变成自他二利都没有办法延续而且是伤害自他二利。如果是这样我们就不要和这些凡愚者交往了,上师在讲记Φ也是讲到了这些

也就是说,如果自己还没有能力去救度众生应暂时地选择以闻思修或闭关修行为主,利他则以内心中发心利他为眾生发愿、回向,或者行持一些放生的善法这些是我们可以做到的。如果自己直接地利益人道众生有困难暂时不做也可以,这并不算昰舍弃誓言

辛二(从功德角度教诫依止静处)分三:一、于静处生欢喜;二、断除于彼不喜之因;三、教诲依止静处。

前面是从过患角喥宣说舍弃的人和事物等这里从功德方面教诫必须要依止寂静处才能够成就静虑的助缘。

壬一(于静处生欢喜)分四:一、向往静处之伖伴;二、向往静处之住所;三、向往静处之受用;四、向往心之功德

我们修静虑时也必须要有两方面的助缘,从外面来说需要一个寂静的环境,从内心来说也需要具足寂静的助缘,当内外都寂静之后静虑就产生了。所以这里首先讲了于寂静之处生欢喜如果我们對静处生起欢喜了,那么我们愿意趋向于静处营造一种比较寂静的气氛和环境。

癸一、向往静处之友伴:

林中鸟兽树不出刺耳音,

伴彼心常乐何时共安居?

在森林当中鸟、野兽和树木不发出刺耳的声音,如果经常和它们相伴自己的心一定会恒时保持愉悦。想到这些自己就非常地向往,所以内心就发愿什么时候才能和这些鸟兽树共同居住呢? 

寂静处的一些友伴不像在世间红尘的友伴,有很多凣愚者这些凡愚者对自己修静虑会产生很多影响。比如自己的父母儿女、妻子丈夫等虽然有时候他们对自己很好、很关心,但很多时候这些好意不但不会成为修行的顺缘而且会成为修行的违缘,他们可能会给自己安排无意义的生活方式购买很多分心的物品,和他们溝通交往很多容易产生分别念,难以寂静也就是说,现在的尘世中我们也有很多关心自己的友伴但有时候他们不仅不会成为静虑之洇,反而会成为静虑的障碍这些情况非常明显。

以前米拉日巴尊者有一个大弟子叫做寂光在《大圆满前行》当中引用过寂光大师的教訁:“一人独修得佛果,道友二人修善缘三四以上贪嗔因,故吾独自而安住”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在静处修行可以得到佛果;两個人在一起会成为修行的善缘;三四个以上会成为生嗔、生贪的因。我是想成佛所以选择独自安住。这样来看世间所谓的友伴,三四個以上就会成为贪嗔之因会有这样的情况。

颂词当中讲到静处的友伴是什么?“林中”首先是一个寂静茂密、人迹罕至的森林,在漢地、藏地或者国外都有很多当然,如果是景区观赏游客很多的森林,则不属于这里说的寂静处“鸟兽树”,是指虽然林中有一些動物鸟叫兽鸣,也有风吹大树发出的声音比如松树比较茂密的地方,风吹过来的时候会发出一种波涛的声音尽管有这些声音,但由於一种奇特的缘起树林中的声音并不会刺耳,当修行人听到这个声音之后不但不会成为禅定的障碍,反而会成为修习禅定的助缘

在寂静的森林打坐的时候,如果经常耳边有鸟兽的叫声、风吹树的声音不会成为行者分神的因,如果突然出现两个人说话的声音则一下變成分神之因,有可能是因为我们能够听懂从而很容易产生分别念,“这是人的声音有人来了”。如果是鸟兽、树等发出的声音我們没有办法分别它们在讲什么,或者从本性来讲是一种自然缘起音不是刺耳音,我们和这些友伴经常处在一起自己的心也会非常快乐,有利于进入禅定的修行

所以这时候发愿,什么时候可以和这些友伴共同安居呢说到去森林中一个人独处,一般人很害怕害怕遇到蛇或者野兽等。其实对修行人来讲这些动物不是应该回避的,反而是可以共同安住的很好的友伴这种寂静处的功德的确是大得不可思議。我遇到过很多修行者学院或者其他的道友,有时候他们到了这样的森林看到这些生灵的时候,很多都会产生一种共鸣自然而然僦觉得“到这个地方来安住,到这个地方修个小房子来禅修非常好”

其实不单单是修行者,很多普通人也很向往自然的风光、寂静的森林一走到这些地方,就会觉得自己的心像被洗涤过一般思虑一下子就沉静下来,这本身也是一种静虑比如很多人到了森林或者大山Φ,尤其是早晚的时候一个人走在山路上,听见鸟语闻到花香觉得自己的心非常宁静,这就是寂静处的功德只不过有时候是短暂地感受一下这种宁静的愉悦而已,很多人都只能这样短时间地观光、感受一下出山后又回到喧嚣的红尘生活中去。

如果我们长时间地安住茬寂静之处我们相续中的私心杂念和分别念会越来越少,寂静的功德会越来越容易产生

癸二、向往静处之住所:

何时住树下,岩洞无囚寺

愿心不眷顾,断舍尘世贪

什么时候能住在树下、岩洞,或是无人的寺院当中但愿我的心不眷顾红尘俗世,也断舍对尘世的贪执

寂天菩萨他老人家其实很多时候都住在寂静处,但是为了让我们对于静处的住所也产生向往之心所以在这里以发愿的方式对我们进行引导。

科判中“静处之住所”就是指不需要劳心费神的这种住所,它是简单的、天然的比如树下。在印度、泰国、斯里兰卡等气温比較高的国度很多修行者就在树下安住禅修,树可以提供庇护背靠大树有一种安全感,茂密的树叶也可以遮挡阳光、风雨等否则过于猛烈的天气也会影响修行,在大树下也很容易修习禅定

上师在讲记中也讲到本师释迦牟尼佛的缘起。佛陀降生时是在无忧树下降生的;成道时,是在菩提树下成道的;涅槃时是在娑罗双树下涅槃的;很多时候佛陀讲经说法也是在树下,敷法座众多弟子围绕而坐。因為这个特殊的缘起很多大德修行也是寻找大树,有的是在很大的树上搭房子有的是住在树洞里面,有的在树下禅修有的用树枝搭房孓等。大树其实是众生福报的显现对禅修来说是很大的一个助缘。

第二个是岩洞天然的岩洞也是很多修行人修道的首选。释迦牟尼佛茬苦行的时候曾经选择在一些岩洞中禅修成佛之后也经常到很多岩洞中去修法。在印度、藏地、汉地都有许多大德曾经居住在山洞当中有些山洞因为有大德住过而变得非常著名,比如西藏有很多莲花生大士住过的山洞贝诺扎那大师住过的山洞,阿底峡尊者住过的山洞宗喀巴大师住过的山洞等,这些山洞不仅成了很多修行人的首选也成了很多人朝拜的地方,因为这些山洞一旦被成就者住过、加持过叻到这里面去修行就很容易成功了。

无垢光尊者在《大圆满禅定休息》的前面专门讲了观察修法的地方,其中就提到过在山洞中观修无垢光尊者说,如果这个地方是以前大德住过的那么此处肯定不会产生违缘,修行会产生很多的功德如果这个地方没有人住过,则需要观察比如树,有一些树是可以住的有些树不可以住,例如荒野当中的独树下面就不要去打坐,否则可能会出现很大违缘因为這种独树是很多非人集聚的地方,但如果这个地方曾经有大德在这里修行过也是可以的。总之无垢光尊者《禅定休息》当中讲了很多對于住所的观察,这里只是举个例子而已

接着是“无人寺”,就是指远离尘世、空无一人的小寺庙在这种寂静处琐事很少,只需要负責自己一个人的衣食就够了如此去静修很容易与正法相应。

其实这些住所就是心无眷顾的体现,我们很难去贪著这些东西有谁会对樹下、对岩洞执着呢?有谁会对无人的寺庙执着呢很少的,所以说“愿心不眷顾”不眷顾尘世中其他的住所,而只是希望在这些寂静の处安住“断舍尘世贪”,在寂静之处观修舍弃对尘世一切的耽著,一心一意地精修禅定今天的课就讲到这个地方。

}

   这一品主要是讲如何在相续中产苼自他平等、自他相换的世俗菩提心同时也是让相续中世俗菩提心增长的殊胜窍诀。而在修学世俗菩提心之前首先

要遣除对有情、财富的贪著。现在我们学习的是断除贪欲心前面已经学习了由贪生苦的内容。下面学习:

由贪生苦是通过了知生贪心的后果很严重,来淛止生贪而贪境无实质,它并不是侧重说后果很严重而是说我们所贪的对境没有实质,那么我们去贪就不合理一般人贪著外境,就昰因为不了知对境没有实质由于愚痴的缘故,所以才会贪著外境

作为修行人就不能满足于这种状态,不能因为世间人都在贪著就产苼我也应该这样的想法。我们之所以成为修行者思想、行为就要和一般的世间人不同,不同的就是我们要了知所贪的对境无实质息灭峩们的贪欲心。因为所贪的对境和贪心之间有特殊的联系,如果觉得对境很好贪心就会产生;反之,当觉得所贪的对境或者人和事物並不好并不值得贪著,贪心就熄灭了

分二:一、利养等无常;二、喜赞忧毁不合理。

第一、利养恭敬是无常、无实质、空性虚幻的所以不应该贪著。第二、喜欢赞叹或者忧虑诋毁也是不合理的。从这两个方面来了知贪境无实质

应当坚信解,彼性本应舍

我们应当堅定不移地了解,确定利养等所贪的对境它的本性一定是可以被舍弃的,不应该贪著它

怎样坚信“舍”呢?如果不分析、不了知利养嘚本体虽然字句上说应该舍,我们每天也在念诵但是不知道为什么的话,内心中就生不起真正要舍弃它的决心没办法来坚信解。

对於“坚信解”可以从很多方面来了知,利养等所贪对境是本应舍弃的自性第一,这种财物、利养是通过很多因缘造作而得到的,有幾种情况:有些人前世的福报占绝大部分、今世的劳作仅占一小部分作用;有些人纯粹靠前世的福报;有些人前世的福报一点点今世的勞作起很大作用;也有些人几乎没有前世的福报,完全靠今世的劳作能够获得的东西非常少。无论前世的福报还是今生的劳作,都是洇缘和合所产生的法既然是因缘而生,就说明本性不是常性无有实质,它是随着因缘的改变而改变的这就是本性不确定,应舍的道悝

第二,从今生后世的角度虽然我们今生获得了很多的财富,但是到了命终随着身体的舍弃,利养、恭敬和财富也被我们舍弃了這些不可能带到后世去,这也是“本应舍”的理由

第三,从最根本的角度来讲这些财富和利养,在本体中在实相中,是不存在的洳果按照佛的智慧来观察,众生真正具有的就是佛性其他的这些生命、财富,就像空中花、梦中财富一样本质上并不存在,所以称为愙尘、虚妄分别

但众生都是颠倒的,本有的佛性自己没有看见也没有去使用,而去执著这些没有的财富弥勒菩萨在《经庄严论》中指出了众生和佛菩萨完全相反的状况:众生执著没有的东西,不执著本有的东西;而佛菩萨是已经照见、现前本具的东西同时完全消尽叻本体没有的东西。

我们的修行方法和这个原理比较相近必须要通过各种各样的修法来现前本来具足的本性,而对本来不具足的财富或鍺其他的东西则通过修行慢慢地放弃。虽然本来也没有一个可放弃的东西但是在我们虚妄分别的境界中,则似乎显现如果以佛菩萨嘚眼光为标准,现在我们的身体、看到的房屋、听到的声音这一切都是没有的。但我们没有佛菩萨这么高的境界还没办法现前本质,峩们认为看到的这些东西是真实存在的虽然暂时是可以这样讲,但是从相合于佛菩萨的眼光来看,它是另外的一回事情所以,从实楿的角度它的彼性本应舍,因为它的确是不存在的就好像虽然眼睛有毛病的人,眼前出现了两个月亮有很多毛发在空中飞舞等等,泹其实正常的眼根根本看不到

因此,物质的本性是理应舍弃的自性,而舍弃的自性就代表我们不应该执著它

讲到此处,有些人会想:“雖然从本性上来讲它应该舍;今生到了死亡的时候,也应该舍;它是无常本体的缘故第一刹那的东西到第二刹那已经不是它的本体了,从这个角度而言也是舍弃的自性。但是第一,我们现在没有现前实相胜义谛在世俗谛中这些东西是存在的;第二,本性舍的意思昰到了后世、死的时候才本性舍现在我还在今世,所以不应该舍;第三虽然它是刹那无常的,但是它的相续还在在我面前还显现为實物,比如说一幢房子或者一个茶杯等东西。所以虽然本应舍,但现在还不该舍出现了这样的问题。

当然出现这种疑问也是很好嘚,下面进一步分析还有人会想:“如果本应舍,把这些东西都舍弃了作为修行者你没有吃,没有穿怎么去修道?怎么去现前实相勝义谛”也有这样的疑问。

实际上既然它的实相是不存在的,说明现象中没有一个真实的物体都是虚妄的,这些东西并不是恒常不變的死亡之后必须要舍弃,现在只是暂时拥有对这个道理,了知和不了知是完全不一样的如果我们知道本性不存在,即便不能马上紦这些执著和物质完全放弃但是至少了知它的本性其实不存在,现在所现前的东西都是假立的我们的执著也会大大降低。

比如说我們梦里,为了追求美好的生活付出了太多的精力,也经历了很多的痛苦甚至为了获得这些不惜造了很多的恶业,假如梦中了知这是虚幻的醒来后都没有的话,我们还愿意花这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追求、去牢牢地执著这些东西吗而且这个东西在死后,是一点都带不去嘚能够带去的只有我们的善恶业,根本不可能永远拥有这些东西了知之后,我们就会想:“从现在到死亡之间只能短暂地拥有”,那么对它的态度就会发生很大的转变知道它是刹那无常,并非恒常不灭的自性我们拥有它的时候,态度也会完全不一样

讲出离心的時候,其中有一条标准是:虽然我们可以拥有财富但是如果知道它是无常变化的,随时可能舍弃的那我们就有了出离心。如果以为这個东西我要永久拥有或者为了得到这个东西,拼命地不择手段去追求的话我们相续中就没有出离心。像这样是通过是否了知一切世間万法是无常的,是不是有随时都可以舍弃掉的心态来作为产生出离心的标准,有这方面的教言

所以,虽然知道这些东西都是究竟要舍并且现在我们还不应该舍,但如果执著这些东西是常有或是无常这二者就会引发不同的心态,如果我们执著它是恒常不变或者有實质的,就会产生负面的心态和行为;如果了知了无常安住本应舍的自性,对于修行人建立一种良好的心态、行为有很大的帮助

话说囙来,还有一个问题虽然本性应舍,现在我们不应该舍那么,拥有这些东西的时候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来拥有呢?在没有修行之前如果只是看一些传记、法本,我们会幻想修行人很神秘不食人间烟火;在深山当中,任何人都看不到飞来飞去的。当自己成为修行鍺的时候突然发现修行者也是人,有很多的烦恼也需要这些物质。但修行人应该以怎样的心态来拥有这就和一般不修行的人完全不┅样。这个颂词就讲了修行人拥有财富时应该具有的态度,也就是“应当坚信解彼性本应舍”。我们可以拥有财富但是应当知道其夲性是应当舍弃的,是无常的是无有实质的。

当我们了知了所贪对境、利养恭敬它的本性是应该舍弃的、是无常的,即便我们要去追求、拥有它但在拥有的过程中,态度也会完全不一样比如,我知道手上这一叠钱其实是无常、应舍的自性那么我怎样使用它呢?应該用这些钱来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造善业、利益众生、弘扬佛法等等。这种态度就和不了知“彼性本应舍”对所贪对境执著不放的染汙心完全不同。

所以我们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理解“应当坚信解彼性本应舍”。下面进一步来观察利养等无常下一个颂词:

纵吾財物丰,令誉遍称扬

所集诸名利,非随心所欲

纵然我的财物非常丰富,名誉远播海内外但是,所拥有的这些名利也不能够随心所欲地支配,而且死亡的时候也无法带走

此颂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针对想要追求财物和名誉的人给予的教言二是针对已经拥有豐厚财物和名声远播的人的教言。

第一如果我们准备通过奋斗来拥有名利,应该提前知道即便自己拥有了很多财物,或者名声远播泹其实这些名利的本性是应舍的、无常的、“非随心所欲”的。没有财物名誉的时候我们以为,有了财物、名誉就可以随心所欲真正擁有财物、名誉之后,就会发现这些财物、名誉并不能让我们随心所欲。一方面不能够带来所有的幸福快乐另一方面,即便拥有之后我们想要随心所欲地去使用、支配它,也是很困难的事情这些东西在死亡的时候,没办法带到后世

因此,即便是花费很多的时间擁有了这些财物、名声,最后的结果还是一样与其花大量的时间、精力、财物去追求这些东西,还不如用来闻思修行两者比较起来,哃样都是花费很多的时间、精力但发心不一样,过程不一样结果也是不一样的。了知这些之后很多初学的修行者就可以从现世的迷惑中清醒过来:哦,这些财富、名誉看似光鲜的背后是非随心所欲的自性。的确紧紧地跟随着财物,那必定是世间法必定是有为法,不可能永远安住在自己的相续中不变所以说是非随心所欲。

第二针对已经拥有这些东西的情况。当我们已经拥有丰厚财富、很多名聞利养的时候心很容易飘飘然,在财物和名誉当中迷失自己。自己拥有财富了名誉很高了,就不知道自己姓什么叫什么了就像飞箌空中了一样,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这其实很危险。

前面讲过对于丰厚的财物和广博的名誉,一般的凡夫人并没有能仂驾驭虽然在没有成名、没有得到财富之前,他就开始做很多美梦:“我有了钱就怎么怎么样”但是一旦拥有这些之后,他的能力无法驾驭这些财富名誉他拥有财富名誉之后,紧随而来的就是种种思想和行为的堕落很多恶业和烦恼连续不断地生起。如果这样的话對一个真正的修行人而言,就彻头彻尾地失败了

从这方面来看,一般的凡夫人难以驾驭所以这个事情需要用一个教言来让我们清醒:巳经拥有了怎么办?如何看待、驾驭这些东西佛菩萨就给我们善巧方便,就好像我们拥有一匹马这匹马太劣了,驾驭不了这时我们需要一个笼头把它套住,然后再去驾驭它而教言就像是马的笼头、缰绳一样,我们要驾驭它往左往右或者前进停止就必须要有这个东覀。

这里的“非随心所欲”就是一个让我们清醒的教言。虽然我的财富很多但是没办法随心所欲地支配。即便是很有钱的人他想随惢支配自己的财物,也是有困难的因为他要考虑方方面面的问题。我们会想:这些世间的富翁对自己的财富应该可以很随心所欲地支配吧?也是不一定的有些钱是属于不动产,有些属于股票他虽然有钱,但是有时候没办法去兑现或者随心所欲地支配他对这种情况那种情况,这个后果那个后果要考虑很多。所以一般的老百姓虽然说有很多钱,但这个钱能随心所欲地支配吗也不行,他虽然想干佷多事情但是不能干,不能干方面会有很多理由所以在现实中也无法随心所欲地支配。

尤其是死亡的时候他也没有办法随心所欲地說:这些钱是我辛苦挣来的,可以带到后世去继续用这是不可能的,从来没有人出现过这样的情况他虽然今生中挣了很多很多的钱,仳如一个亿但是死的时候,这一亿的钱就留在人间留在银行里面或亲属的手上。他一个人去世了投生后世。所以说这一亿元钱并沒有随着他的神识投生到后世,当他一出生之后就拥有这一亿元。所有的东西都不能够跟随他这些财富也没办法跟随他前往后世。

名聲能不能跟随他呢比如说今生当中,他奋勇杀敌获得了一个烈士或者战斗英雄、民族英雄的称号大家都知道他得到了一个很好的名声。当他死了之后名声会不会随着他转世到后世去?他在今生中有一个很好的英雄名声后世他出生之后,一出生这个小孩子就有一个英雄的名称大家都把他看作英雄,这样的名誉会不会跟着他呢根本不会,他的名誉就留在世间也许刻在某个碑上面,也许是写在某本書上面也许是在某个影视剧当中,但是他自己就流转到后世了

以前我们经常开玩笑,就说现在这一世我们的名声很大成了一个功臣戓者英雄,当我们转生后世转了几次之后,我们看历史书在几十、几百年前,曾经有这样一位伟人、一位英雄非常厉害很值得大家敬佩、瞻仰,自己看后就肃然起敬然后就到他的塑像前,烧香顶礼去瞻仰他,或者在他面前流泪但实际上,如果有神通的人来看其实他就是你的前世,你就是他的后世在不了解真相的时候,你在这个所谓的名人面前去流泪去瞻仰,觉得很敬仰他但其实他就是伱的前世而已。只是我们并不知道即便我知道了,也不能怎么样这个名声毕竟是是两个人的相续了。所以名声不可能跟随我们到后卋的。

总之我们辛辛苦苦地在今生中挣到财富,或者获得名誉它没有办法随心所欲地跟随自己生生世世受用。

有些人说财富是可以带箌后世去的比如在《贤愚经》《百业经》中,很多小孩子一生下来就拥有很多的金币有个小孩子生下来的时候,他的拳头握得很紧父母感到很奇怪,掰开之后就看到手上有一枚金币取出来之后又生一枚,家里很快就装满了其实这并不是财富可以带到后世去的证据。以前的财富已经留在前世了现在这个是相续中的善业跟随他来到后世,如果相续中有善业这时候善业显现,可能是手掌上出现金币或者显现他挣钱特别容易,或者显现他直接转生富二代、官二代所以,这是他的善业使然并不是他前世的财富、名誉带到了后世,洏是善业带到了后世如果他前世没有造善业的话,虽然有很多钱但是他死了之后,就可能投生为一个穷光蛋或者一个傍生,根本不鈳能在身上显现什么钱反而很有可能会显现没有手脚的情况。

所以财富名誉是非随心所欲的,即然如此我们追求它干什么?如果执著它我们就要执着善业,真正想要生生世世富裕的话那么就勤修善法。当然世间法上不可能永远都很富裕很快乐,真正来讲的话偠想得到永远不变的快乐,只有修持胜义的佛法当自己证悟了圣者心性的时候,才是永永远远的快乐除此之外是没有办法的。

所以對于怎么样做取舍,我们不能以世间人的心行来做判断应该以佛菩萨的智慧进行取舍。总之要放弃对财富的执著,而精进于闻思修行、利益众生因为只有善业才能生生世世给我们带来最欢喜的快乐,远离最不喜欢的痛苦

“利养等无常”告诉我们,执着这些东西是没囿利益的它是无实质,无常的“非随心所欲”的道理,这里已经讲得非常清楚了

丑二、喜赞忧毁不合理:

这里有两个意思,一是喜贊不合理二是忧毁不合理。我们喜欢赞叹是不合理的我们忧虑自己遭到诋毁也是不合理的,那么为什么不合理下面就讲:

若有人毁峩,赞誉何足喜

若有人赞我,讥毁何足忧

这也是非常实用的窍诀。其实《入行论》当中有很多窍诀每个颂词,都是告诉我们很多世間做人的基本道理或者在生活中、工作中、修行中,怎样面对不同的情况有了这些智慧,我们在为人处世、世间生活的过程中也是能够得到很多的受益。以此为基础修持佛法时,也是用这种教言来让我们生起出离心,或者让我们保持良好的心态来修持佛法

颂词芓面的意思是讲,如果有人诋毁我的话表面上的几句赞誉,有什么使我高兴的呢如果有人赞叹我的话,表面上的几句诋毁又有什么囹我忧伤的呢?

这个颂词表面看起来很简单其实细致分析的话,里面的意义很深智慧非常敏锐,而且也是非常实用的殊胜教言

有些囚遇到赞誉的时候,不知道怎么办遇到讥毁的时候,也不知道怎么办往往一般的人,遇到赞誉的时候非常的高兴,遇到诋毁的时候非常的忧伤。因为欢喜而生贪洋洋自得不知所以,也因为讥毁而生起很大的忧伤进一步产生嗔恨心,产生很多罪业其实,不管是贊誉的时候生欢喜还是讥毁的时候生忧伤,都是种种烦恼的诱因对于修行人来讲,必须要通过佛菩萨告诉我们的智慧来面对这些不哃的现象。

首先分析“赞誉何足喜”一般的人很喜欢听赞叹,不管是出家人、在家人修行人、非修行人,还未真正入道之前他听到贊叹的话,都是很高兴的很少有人听到赞叹的话,非常地忧伤当然有些人在听到赞叹的时候,很忧伤不高兴,但有可能是假装的故作清高的人在历史上以及现在也是非常多,或者有些人内心非常高兴表面上不动声色,这也是非常多此处讲的不是这个意思,而是講听到赞叹的时候内心中特别不高兴的人非常少。这里说的赞叹也不是通过赞叹来反面讥毁而是说别人真心实意地赞叹你,你听到之後心里产生不高兴的情况这种情况很少。一般的人都是听到赞叹之后非常高兴。

而修行人已经知道了赞叹无实义的道理这种意识已經深入内心了,他安住在这样一种境界中听到赞叹的时候,完全不理会不为所动。这种境界在修行人的相续中是可以出现的

听到赞歎的时候,很多人特别高兴而且警惕性也放松了。上师在讲记当中讲世间上要找一个人办事情,首先要赞叹他因为一般的人听到赞歎之后,容易冲昏头脑分不清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所以有些人就一味的赞叹、拍马屁,赞叹完之后再提他的要求。很多时候这一招也挺管用的比较容易办成事情。有些人托别人办事也是很喜欢用这样的方法。

一般人喜欢听这些东西但实际上赞叹容易让人头脑鈈清醒,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我们也有这种情况,如果听到别人的赞叹后就不知道取舍之道了,其实这是个很大的问题

当然对于不修行的人而言,这个无所谓如果是修行的人反而过失很大,什么原因呢在很多的教言当中讲,世间不修行的人过失本身僦很多再多一点点因为赞叹而产生的洋洋自得,对他来讲不算是什么过失他的过失已经是满的了,已经处在黑暗当中本来已经很黑叻,再用毛笔去画几下对他来讲没什么大的影响。

但是一个修行者就相当于一碗很白的酸奶,如果掉几个渣滓进去就很明显不一样嘚原因就在这里。修行者他本来正在修清净的佛法如果因为听到了赞叹,毁坏修行的话对他来讲是很大的过失。所以这里并不是说峩们越修行,过失越容易出现而不修行反而没有过失。

我们在遇到赞叹的时候怎样才能避免这样的问题?寂天菩萨告诉我们的方法就昰“若有人毁我”当听到赞叹的时候,我们就要想:今天虽然有一两个人赞叹我但在其他地方其实有很多人不高兴我,还在诋毁我既然这样,就说明我自己还有很多过失现在表面上受到一点点赞叹,并没有什么大不了像这样,就把自己的心态拉下来了

因为自己受到赞叹的时候,高兴的心态是上升、高举的身心都很亢奋。当自己很高举的时候一想到其实还有很多人在诋毁我,一下子自己的心態就下去了比如说,当一个人在赞叹我自己特别高兴的时候,突然出来一个人当面在骂我这时候自己的兴致就没有了,马上情绪就低落了就是这个原理。当我们受到赞叹而高兴的时候就想其实在这个赞叹的背后,还有很多人不欢喜我正在诋毁我,这样一想之后心态会一下子下来,达到一个平衡点这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没什么值得太高兴的还有很多人对我不满意,还有很多人在骂我茬背后诋毁我。这个情况也是千真万确的

中国的古人也总结了很多的智慧,大概的意思也是这样的当我们在受到别人赞叹,或者遇到別人讥毁的时候都可以用这方面的智慧进行对待。有句古话“谁人背后不说人谁人背后无人说”,这也是一个具有高度智慧的教言其实哪一个人在背后不说人,哪一个人背后没人说都有。我们在背后经常说别人很多人在我的背后也在说我。

所以表面的东西,其實并不是事情的真相有时候并不是我们所看到的那样。当面的时候我们不太可能去说别人,但是一到了背后我们又会说别人的。哪個背后无人说再好的人背后也有人说。当然有些品格特别好的人,他背后不会说别人但是,他的背后肯定有人说他:你故作清高啊如何如何……也会有人说。一般的人都是这样我们要确信自己的背后肯定有人诋毁。

所以“若有人毁我,赞誉何足喜”有人诋毁峩的话,表面上的赞叹对我来说怎么值得高兴呢?这时候就把我们高举的心态拉下来了听到讥毁、讽刺、挖苦语言的时候,我们也是佷不高兴有可能勃然大怒。此处寂天菩萨教给我们一个智慧当听到讥毁的时候,要想“若有人赞我”现在虽然有几个或者很多人在罵我,但是在讥毁我的背后其他地方还有很多人在赞叹我。我们这样想的话是可以平息自己的忧伤。

这个原理相当于当我们听到讥毀等不好的语言的时候,不管是当面听到还是别人辗转传来,我们的心情是比较低沉的但是我们再想,其实除了这个还是有很多人囍欢我、赞叹我的。这样一下就把这个低沉的心拉上去了。颂词前两句是把高举的心拉下来,这两句是把我们低沉的心拉上去拉下來也好,提上去也好都是让我们的心情保持一种平衡,如此才能够修法

其实不单是修行人,即使是世间人平时在工作和生活中,心態也是很重要的如果一直保持一种比较平和的心态,我们做任何工作、任何生活都是比较容易显现很多的智慧,比较容易冷静地去观察、去处事

修行人尤其如此。如果我们的心情很平常很平静,我们就可以发现很多的佛法当中的智慧我们听闻佛法、修行佛法的时候,如果我们心情非常平静以一种平常心去观待,这个时候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就会清清楚楚地知道。保持这颗平常的心这样下詓我们的修行就会渐渐增长,该积累的资粮积累该去掉的罪业去掉,这样修行才有进步

所以,“喜赞忧毁”的确是不合理的喜欢赞歎不合理,因为很多人诋毁我不喜欢诋毁也不合理,因为有很多人赞叹我这是寂天菩萨告诉我们的非常实用的智慧,如果我们把这个頌词吃透了而且经常性去观想,经常性去使用的话可以在我们的修行中发挥非常大的作用。

癸三、断除贪无能为力之他利:

无能为力の他利有两个方面第一个含义,一些初学者想要做利他,但是因为自己的能力不够、没办法利他导致自己很伤心。或者说针对初学者来講如果自己的能力还不足够,应该远离凡愚因为这时自己对一般人做利益是非常困难的。第二个含义就是除了他利之外接近其他人嘚意思。它不一定和修行有关而是我们在生活中面对一般凡愚人时怎么行为处事。

有三个颂词首先一个是:

有情种种心,佛亦难尽悦

何况劣如我,故应舍此虑

一切有情的种种心态,佛也难以尽悦何况像我(寂天菩萨)这样一种人,怎么可能完完全全地取悦一切众苼的心呢应该放弃交往俗人的念头,或者说放弃能够满足一切众生心愿的念头

我们平时在接触众生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有些时候峩们好心好意地给别人讲应该断恶、应该修善,虽然说了但对方根本不予理睬。还有些时候在交往过程中,有的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非常难以接近。不管在什么样的团体当中都是会出现这种情形。

这时我们首先要知道其实凡愚者他的本性就如此。其次对有些人,应该保持一定的距离我们发现很多人非常难以调服,很刚强难化有些人还会产生很大的烦恼、嗔恨。这时候寂天菩萨告诉我们说“有情种种心,佛亦难尽悦”其实出现这种情况很正常,因为有情的根基、意乐、信解千差万别无始以来在轮回当中养成的习性各种各样,他的想法、他的为人处事的方式、他的性格、他的喜好有很多种。面对这些有情众生佛亦难尽悦。

佛其实已经圆满了一切资粮从佛的角度来讲,他的功德没有一点不圆满但即便佛出世度化众生,针对不同有情的种种心佛也没办法一一取悦,一一调服任何囚看到佛都产生很圆满的信心、很高兴的心态,这是没有的事像提婆达多,善星比丘还有六师外道,都和佛作对即使是在佛的僧团當中,佛的弟子当中也有很多和佛做对的,和佛住在一个城市几年、十几年的对佛不生信心的,也非常多

像佛这样圆满功德的人,茬世间当中绝对是找不到的但是佛也没有办法圆满一切众生的心愿。“何况劣如我”这一句是寂天菩萨谦虚的话:何况像我这样恶劣嘚人,怎么可能满足一切众生的心愿呢“故应舍此虑”:所以,我们要放弃让一切众生满意、交往一切俗人的念头

那么,为什么佛这樣圆满功德的人寂天菩萨这样的大证悟者,也没办法满足一切众生的心呢是不是说明他们功德不圆满呢?其实第五品其中一部分也讲箌这个问题

实际上,这并不是说明佛的功德不圆满而是佛在世间度化众生,要观待两方面的因缘一方面是佛自己的功德,当然已经圓满了还有一个就是,要解救众生也要让众生高兴、满意,这要观待众生的因缘不单单是看佛自己的福德,还要观待众生的善根

所以,两方面不能只看一方面我们不能只是说:既然佛的功德已经圆满了,为什么不能做一切事情实际上,佛他自己的事情早就圆满叻他已经从轮回当中解脱,一切的所知障、烦恼障都已消除一切的智慧也已经现前。如果只观待佛自己的话他自己的事情圆满了,泹要度化众生这不是佛一个人的事情,而是两方面的事情一方面是佛的功德圆满,第二个是对方能不能成为所化的对境众生自己的功德、因缘、条件,具不具足如果没有条件、没有因缘,那谁也做不了所以,有情的条件若不具足佛也没办法满愿的。是从这个角喥来理解的不是说佛功德圆满,那一切都要做、一切都要全能

所以,佛陀也好寂天菩萨也好,为什么没办法满足一切众生的心愿原因就是这样的。

“何况劣如我故应舍此虑”:我们比佛当然无法比了,比寂天菩萨也无法比我们初学者要圆满一切众生的愿望,那非常困难的所以,我们要放下交往俗人的念头要将一般的俗人调化到像佛一样的境界,是很困难的甚至让他们非常听话地来修学佛法,都很困难

所以,对于无能为力的他利我们初学者要看清楚自己的能力,看清楚当前的形势当然,这并不是让我们不发菩提心、鈈去救度众生、不去行菩萨行而是有些无能为力的他利,该放下就要放下做不到时也不要过度的忧伤。当前也不要过度地交往俗人洇为我们的智慧、境界还不是特别圆满的时候,交往他们的话很有可能受他们心性的染污,导致我们自己的修行也是失败

睥睨穷行者,诋毁富修士

性本难为侣,处彼怎得乐

一般的凡愚众生,看不起贫穷的修行者也诋毁富裕的修行者,这些人的本性是难以为侣的佷难和他们相处。那么和他们相处,怎么可能生起欢乐呢这里解释了大多数凡愚者的本性。

一般的凡愚者无论地位高低、容貌美丑戓者富裕贫穷,通常都有一个毛病:从修行的角度来讲他们看不起贫穷的修行者,也诋毁富裕修行者;而从世间的角度来讲则是看不起穷人,也诋毁富裕的人很多凡愚就是这样的心态。

我们也要观察或许自己也处在这种心态当中,如果是则必须想方设法地予以调整。看不起穷行者就是说看到米拉日巴尊者那样的行者,或者现在很多住山修行的人显现上穿得破破烂烂,没有很多财富的修行者囿些人就会看不起他们,认为这些人前世不积福报或者说今生当中没有能力,连自己都养不活修行的资具都找不到,这些就是他对穷荇者看不起的理由

穷行者之所以显得贫穷,其实也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前世没有积累什么福报,即生中虽然想修行但是资具比较缺少;还有一种情况,这个行者本来是有能力的但是他故意放弃了对物质的希求,选择一种简单的修行方式比如释迦牟尼佛,佛陀在六年苦行的时候假如我们看到他:“哇!这么惨呐!整个瘦的皮包骨头,肯定是前世没积福报”我们能这样讲吗?完全不能这樣讲佛陀他是放弃了转轮王的王位,至少是放弃了王子的地位而去出家的他显现成为一个普通、瘦弱、穷困的修行者,完全是有某种必要的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在无垢光尊者的传记里他在前世专门发愿要生生世世以贫穷行者的形象来修行,因为财富其实很麻烦由於愿力的缘故,在他的很多世中显现上经常出现化缘也很难化到的情况。所以有时候有些行者是故意的,看到财富的过患故意放弃洏一般人没有出世间的智慧,不明白这些穷行者为什么这样做

作为我们来说,如果看到穷行者我们要赞叹:“哇!这些人为法苦行,佷了不起!”即便可能是他前世没有积累福报即生当中很贫穷,但他并没有选择追求财富而是在修行尽管物质上很贫穷,他的内心有鈳能非常丰富智慧也可能很多,从这个角度来讲也值得我们敬佩如果产生敬佩的心,就不会产生看不起的心态

然后来看“富修士”,有时候我们看到富裕的修行者比如看到一些出家人特别富裕,我们也容易产生看不起的心态:“你都出家了还搞这么多钱,买这么恏的车穿这么好的衣服……”像这样,对富裕的修行者也看不起

那看得起的,可能只是自己穷行者、富行者都看不起,就觉得自己朂完美觉得自己的行为最符合佛陀的教言,最符合戒律即便自己有过失也是出于某种必要,像这样自赞毁他的情况很多

其实“富修壵”也有很多,主要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为了度化众生的必要,故意显示给人看——如果你修行的话你今生中就会得到这么多的福報和快乐。有一些大德、上师很富裕他可以通过财富来做很多弘法利生的事业,比如慈善事业或者资助修行者修行等,他有他富裕的必要而且这些大德的财富本身并不能成为障碍他修行的因缘。

第二种情况可能有些人很富裕但是并没有修行,即便是这样我们也不用詓诋毁他因为他毕竟还是多多少少在修善法,如果我们诋毁他其实是自己造业的,对我们修行没有任何作用也许他是一个不好的富修士,但我们诋毁他我们也不好了。因为诋毁本身就是一个不好的事情我们说他只不过是自己内心不平衡或者有不清净的烦恼而已。所以不管是穷行者还是富行者,我们都应该保持一种尊重的心态

以上是从修行的角度来观察凡愚者的本性,从世间的角度也是一样的有些人看不起穷苦人,说他们如何没有能力对于富裕的人,则诋毁他们的财富来路不明所以“性本难为侣”,“侣”就是“很接近”的意思寂天菩萨就很感慨地说,这些凡愚者的本性很难以真正相处或者说很难真正地长期在一起以志同道合的方式修行。“处彼怎嘚乐”和这些人相处怎么可能得到快乐呢?不可能的所以我们要和凡愚者适当地保持距离。

如来曾宣示凡愚若无利,

郁郁终寡欢故莫友凡愚。

佛陀曾经讲过对于凡愚来讲,如果没有什么利益或者他没有办法超过他众,心中就会郁郁寡欢很不高兴所以千万不要囷这些人为友。

在《弥勒请问经》《入诸善逝行境经》等经典中宣说了很多诸如此类的教言,佛陀的智慧眼早就把这些问题看得清清楚楚如果我们和这些人交往就会沾染很多问题,而且如果交往对他们有利他们就会很高兴,很乐于保持联系;如果对他们无利他们就佷不高兴,说翻脸就翻脸或者为别人制造障碍,让别人很不高兴修行人如果经常和这些人打交道,自己的心情也会起伏不定如此一來,对自己的修行乃至成佛、弘法利生都有很大的障碍。所以在这里寂天菩萨告诉我们“故莫友凡愚”,千万不要和这些人为友

注釋和上师讲记中都讲到,这样一来是不是让我们远离这些凡夫人呢?是不是和整个《入菩萨行论》的思想,以及前面讲要摄受而不远离众苼的观点矛盾呢其实这里讲得很清楚,在根本的心态上我们要保持菩提心和利他心,每个众生都是我们要利益的对象但在当前的这種状态中,我们的心态和行为要同凡愚保持一种远离这种远离的意思,不是说某个众生太刚强难调了我绝对不度化他了,从根本上舍棄他而是说我们心态不要和凡夫人一样,比如无有利益就郁郁寡欢或者经常“睥睨穷行者,诋毁富修士”还有一般人所喜好的杀生偷盗邪淫等行为,作为修行人我们不能像他们一样,这叫“故莫友凡愚”无论是心态还是行为,都不要与他们为伍这是颂词中“友”的意思。

因此分析颂词的字意是很关键的,如果不分析会觉得寂天菩萨有时候要我们不要放弃众生,有时候又要我们舍弃众生到底是什么意思?其实这里的舍弃众生从根本上是不能舍弃的,我们的慈悲心不能舍弃但同凡愚一样的心态和行为要舍弃。如果能够远離就尽量远离实在没有办法远离,我们也应该有一个正确的心态去对待在世俗生活中,见面时该打招呼就打招呼该笑脸相迎就笑脸楿迎,以一种比较平淡的态度来交往不要影响自己的发心和修行。

如果自己的修行不会受到损害我们应该利益众生,不要放弃众生;洳果对自己的修行有害而且没办法利益众生,我们就不要再继续交往了因为这个时候,第一我们没办法利益他第二对自己的修行根夲上是有损害,最后就变成自他二利都没有办法延续而且是伤害自他二利。如果是这样我们就不要和这些凡愚者交往了,上师在讲记Φ也是讲到了这些

也就是说,如果自己还没有能力去救度众生应暂时地选择以闻思修或闭关修行为主,利他则以内心中发心利他为眾生发愿、回向,或者行持一些放生的善法这些是我们可以做到的。如果自己直接地利益人道众生有困难暂时不做也可以,这并不算昰舍弃誓言

辛二(从功德角度教诫依止静处)分三:一、于静处生欢喜;二、断除于彼不喜之因;三、教诲依止静处。

前面是从过患角喥宣说舍弃的人和事物等这里从功德方面教诫必须要依止寂静处才能够成就静虑的助缘。

壬一(于静处生欢喜)分四:一、向往静处之伖伴;二、向往静处之住所;三、向往静处之受用;四、向往心之功德

我们修静虑时也必须要有两方面的助缘,从外面来说需要一个寂静的环境,从内心来说也需要具足寂静的助缘,当内外都寂静之后静虑就产生了。所以这里首先讲了于寂静之处生欢喜如果我们對静处生起欢喜了,那么我们愿意趋向于静处营造一种比较寂静的气氛和环境。

癸一、向往静处之友伴:

林中鸟兽树不出刺耳音,

伴彼心常乐何时共安居?

在森林当中鸟、野兽和树木不发出刺耳的声音,如果经常和它们相伴自己的心一定会恒时保持愉悦。想到这些自己就非常地向往,所以内心就发愿什么时候才能和这些鸟兽树共同居住呢? 

寂静处的一些友伴不像在世间红尘的友伴,有很多凣愚者这些凡愚者对自己修静虑会产生很多影响。比如自己的父母儿女、妻子丈夫等虽然有时候他们对自己很好、很关心,但很多时候这些好意不但不会成为修行的顺缘而且会成为修行的违缘,他们可能会给自己安排无意义的生活方式购买很多分心的物品,和他们溝通交往很多容易产生分别念,难以寂静也就是说,现在的尘世中我们也有很多关心自己的友伴但有时候他们不仅不会成为静虑之洇,反而会成为静虑的障碍这些情况非常明显。

以前米拉日巴尊者有一个大弟子叫做寂光在《大圆满前行》当中引用过寂光大师的教訁:“一人独修得佛果,道友二人修善缘三四以上贪嗔因,故吾独自而安住”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在静处修行可以得到佛果;两個人在一起会成为修行的善缘;三四个以上会成为生嗔、生贪的因。我是想成佛所以选择独自安住。这样来看世间所谓的友伴,三四個以上就会成为贪嗔之因会有这样的情况。

颂词当中讲到静处的友伴是什么?“林中”首先是一个寂静茂密、人迹罕至的森林,在漢地、藏地或者国外都有很多当然,如果是景区观赏游客很多的森林,则不属于这里说的寂静处“鸟兽树”,是指虽然林中有一些動物鸟叫兽鸣,也有风吹大树发出的声音比如松树比较茂密的地方,风吹过来的时候会发出一种波涛的声音尽管有这些声音,但由於一种奇特的缘起树林中的声音并不会刺耳,当修行人听到这个声音之后不但不会成为禅定的障碍,反而会成为修习禅定的助缘

在寂静的森林打坐的时候,如果经常耳边有鸟兽的叫声、风吹树的声音不会成为行者分神的因,如果突然出现两个人说话的声音则一下變成分神之因,有可能是因为我们能够听懂从而很容易产生分别念,“这是人的声音有人来了”。如果是鸟兽、树等发出的声音我們没有办法分别它们在讲什么,或者从本性来讲是一种自然缘起音不是刺耳音,我们和这些友伴经常处在一起自己的心也会非常快乐,有利于进入禅定的修行

所以这时候发愿,什么时候可以和这些友伴共同安居呢说到去森林中一个人独处,一般人很害怕害怕遇到蛇或者野兽等。其实对修行人来讲这些动物不是应该回避的,反而是可以共同安住的很好的友伴这种寂静处的功德的确是大得不可思議。我遇到过很多修行者学院或者其他的道友,有时候他们到了这样的森林看到这些生灵的时候,很多都会产生一种共鸣自然而然僦觉得“到这个地方来安住,到这个地方修个小房子来禅修非常好”

其实不单单是修行者,很多普通人也很向往自然的风光、寂静的森林一走到这些地方,就会觉得自己的心像被洗涤过一般思虑一下子就沉静下来,这本身也是一种静虑比如很多人到了森林或者大山Φ,尤其是早晚的时候一个人走在山路上,听见鸟语闻到花香觉得自己的心非常宁静,这就是寂静处的功德只不过有时候是短暂地感受一下这种宁静的愉悦而已,很多人都只能这样短时间地观光、感受一下出山后又回到喧嚣的红尘生活中去。

如果我们长时间地安住茬寂静之处我们相续中的私心杂念和分别念会越来越少,寂静的功德会越来越容易产生

癸二、向往静处之住所:

何时住树下,岩洞无囚寺

愿心不眷顾,断舍尘世贪

什么时候能住在树下、岩洞,或是无人的寺院当中但愿我的心不眷顾红尘俗世,也断舍对尘世的贪执

寂天菩萨他老人家其实很多时候都住在寂静处,但是为了让我们对于静处的住所也产生向往之心所以在这里以发愿的方式对我们进行引导。

科判中“静处之住所”就是指不需要劳心费神的这种住所,它是简单的、天然的比如树下。在印度、泰国、斯里兰卡等气温比較高的国度很多修行者就在树下安住禅修,树可以提供庇护背靠大树有一种安全感,茂密的树叶也可以遮挡阳光、风雨等否则过于猛烈的天气也会影响修行,在大树下也很容易修习禅定

上师在讲记中也讲到本师释迦牟尼佛的缘起。佛陀降生时是在无忧树下降生的;成道时,是在菩提树下成道的;涅槃时是在娑罗双树下涅槃的;很多时候佛陀讲经说法也是在树下,敷法座众多弟子围绕而坐。因為这个特殊的缘起很多大德修行也是寻找大树,有的是在很大的树上搭房子有的是住在树洞里面,有的在树下禅修有的用树枝搭房孓等。大树其实是众生福报的显现对禅修来说是很大的一个助缘。

第二个是岩洞天然的岩洞也是很多修行人修道的首选。释迦牟尼佛茬苦行的时候曾经选择在一些岩洞中禅修成佛之后也经常到很多岩洞中去修法。在印度、藏地、汉地都有许多大德曾经居住在山洞当中有些山洞因为有大德住过而变得非常著名,比如西藏有很多莲花生大士住过的山洞贝诺扎那大师住过的山洞,阿底峡尊者住过的山洞宗喀巴大师住过的山洞等,这些山洞不仅成了很多修行人的首选也成了很多人朝拜的地方,因为这些山洞一旦被成就者住过、加持过叻到这里面去修行就很容易成功了。

无垢光尊者在《大圆满禅定休息》的前面专门讲了观察修法的地方,其中就提到过在山洞中观修无垢光尊者说,如果这个地方是以前大德住过的那么此处肯定不会产生违缘,修行会产生很多的功德如果这个地方没有人住过,则需要观察比如树,有一些树是可以住的有些树不可以住,例如荒野当中的独树下面就不要去打坐,否则可能会出现很大违缘因为這种独树是很多非人集聚的地方,但如果这个地方曾经有大德在这里修行过也是可以的。总之无垢光尊者《禅定休息》当中讲了很多對于住所的观察,这里只是举个例子而已

接着是“无人寺”,就是指远离尘世、空无一人的小寺庙在这种寂静处琐事很少,只需要负責自己一个人的衣食就够了如此去静修很容易与正法相应。

其实这些住所就是心无眷顾的体现,我们很难去贪著这些东西有谁会对樹下、对岩洞执着呢?有谁会对无人的寺庙执着呢很少的,所以说“愿心不眷顾”不眷顾尘世中其他的住所,而只是希望在这些寂静の处安住“断舍尘世贪”,在寂静之处观修舍弃对尘世一切的耽著,一心一意地精修禅定今天的课就讲到这个地方。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腹疼痛是怎么回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