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腿小腿深静脉血栓管血栓0.4厘米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本词条由 提供专业内容并参与编辑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又称下肢深静脉血栓,是常见病,是指静脉血液在下肢深静脉血管内的凝结。此病可遗留下肢水肿、继发性静脉曲张、皮炎、色素沉着、淤滞性溃疡等。
19世纪中期(),Virchow提出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即静脉血流滞缓、静脉壁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近年来,通过大量临床与实验观察,不仅使各因素有了具体内容,而且可用检测方法予以证实。
1.静脉血流滞缓
引起血液淤滞的原因很多,如长时间的制动、因病卧床、久坐、静脉曲张等。手术患者手术中脊髓麻醉或全身麻醉导致周围静脉扩张,静脉流速减慢;手术中由于麻醉作用致使下肢肌内完全麻痹,失去收缩功能;术后又因切口疼痛和其他原因卧床休息,下肢肌肉处于松弛状态,致使血流滞缓,诱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2.静脉壁的损伤
(1)化学性损伤静脉内注射各种刺激性溶液和高渗溶液,如各种抗生素、有机碘溶液、高渗葡萄糖溶液等均能在不同程度上刺激静脉内膜,导致静脉炎和静脉血栓形成。
(2)机械性损伤静脉局部挫伤、撕裂伤或骨折碎片创伤均可引起静脉血栓形成。股骨颈骨折损伤股总静脉,骨盆骨折常能损伤髂总静脉或其分支,均可并发髂股静脉血栓形成。
(3)感染性损伤化脓性血栓性静脉炎由静脉周围感染灶引起,较为少见,如感染性子宫内膜炎,可引起子宫静脉的脓毒性血栓性静脉炎。
3.血液高凝状态
这是引起静脉血栓形成的基本因素之一。先天性高凝状态原因有血栓抑制剂的缺乏、血纤维蛋白原的异常、纤维蛋白溶解异常等,后天性高凝状态原因有创伤、休克、手术、肿瘤、长期使用雌激素、怀孕等。各种大型手术后血小板粘聚能力增强;术后血清前纤维蛋白溶酶活化剂和纤维蛋白溶酶两者的抑制剂水平均有升高,从而使纤维蛋白溶解减少。脾切除术后由于血小板骤然增加,可增加血液凝固性,烧伤或严重脱水使血液浓缩,也可增加血液凝固性。晚期癌肿如肺癌、胰腺癌,其他如卵巢、前列腺、胃或结肠癌,当癌细胞破坏组织同时,常释放许多物质,如粘蛋白凝血活素等,某些酶的活性增高,降低抗凝血酶Ⅲ的水平,从而增加血液的凝固度。大剂量应用止血药物,也可使血液呈高凝状态。
综合上述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为静脉血流滞缓和血液高凝状态是两个主要原因。单一因素尚不能独立致病,常常是两个或3个因素的综合作用造成深静脉血栓形成。例如产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病率高,即是综合因素所致。产后子宫内胎盘剥离能在短期内迅速止血,不致发生产后大出血,与血液的高凝状态有密切关系。妊娠时胎盘产生大量雌激素,足月时达最高峰,其雌三醇的量可增加到非孕时的1000倍。雌激素促进肝脏产生各种凝血因子,同时妊娠末期体内纤维蛋白原也大量增加,致使血液呈高凝状态,产后再加卧床休息,使下肢血流滞缓,从而有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倾向。单纯血流滞缓不足以产生本病,有时伴有血管壁的损伤,如直接损伤、慢性疾病或远处组织损伤,产生白细胞趋向性因子,使白细胞移向血管壁。同样,内皮细胞层出现裂隙,基底膜的内膜下胶原的显露,均可使血小板移向血管内膜,导致凝集过程的发生。1.症状
最常见的主要临床表现是一侧肢体的突然肿胀。患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局部感疼痛,行走时加剧。轻者局部仅感沉重,站立时症状加重。
体检有以下几个特征:①患肢肿胀肿胀的发展程度,须依据每天用卷带尺精确的测量,并与健侧下肢对照粗细才可靠,单纯依靠肉眼观察是不可靠的。这一体征对确诊深静脉血栓具有较高的价值,小腿肿胀严重时,常致组织张力增高;②压痛静脉血栓部位常有压痛。因此,下肢应检查小腿肌肉、腘窝、内收肌管及腹股沟下方股静脉;③Homans征将足向背侧急剧弯曲时,可引起小腿肌肉深部疼痛。小腿深静脉血栓时,Homans征常为阳性。这是由于腓肠肌及比目鱼肌被动伸长时,刺激小腿血全静脉而引起;④浅静脉曲张深静脉阻塞可引起浅静脉压升高,发病1、2周后可见浅静脉曲张。需要指出的是,有些患者可能没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对诊断有困难的静脉血栓形成,可选用下列检查以资确诊,一般首选下肢静脉超声检查,注意不要遗漏髂静脉和肌间静脉。
1.血管无损伤性检查法
近年来对诊断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检查法有很大进展,采用血管无损伤性检查法,包括放射性纤维蛋白原试验、超声波检查、电阻抗体积描记法等。放射性纤维蛋白原试验对检查小腿深静脉血栓较敏感,超声波检查对检查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最有价值。如采用上述两种检查法,诊断尚难明确,仍需作静脉造影。至今尚无一种无损伤检查法可完全替代传统的静脉造影。不断探索和完善无损伤检查法,乃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2.上行性静脉造影
可了解血栓的部位和范围。病人仰卧,取半直立位,头端高30°~45°。先在踝部扎一橡皮管止血带压迫浅静脉,用12号穿刺针直接经皮穿刺入足背浅静脉,在一分钟内注入40%泛影葡胺80~100ml,在电视屏幕引导下,先摄小腿部X片,再摄大腿及骨盆部X片。注射造影剂后,再快速注入生理盐水,以冲洗静脉管腔,减少造影剂刺激,防止浅静脉炎发生。
3.造影X线片
常显示静脉内球状或蜿蜒状充盈缺损,或静脉主干不显影,远侧静脉有扩张,附近有丰富的侧支静脉,均提示静脉内有血栓形成。
静脉压测量用盛满生理盐水的玻璃测量器连续针头,穿刺足或踝部浅静脉或手臂浅静脉,测得静脉压。其数值需与健侧静脉压对照。这种检查用于病变早期侧支血管建立之前,才有诊断价值。
4.实验室检查
D二聚体(D-dimer)检查,D二聚体主要反映纤维蛋白溶解功能。增高或阳性见于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亢进,如高凝状态、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肾脏疾病、器官移植排斥反应、溶栓治疗等。只要机体血管内有活化的血栓形成及纤维溶解活动,D-二聚体就会升高,D二聚体阴性一般可排除下肢深静脉血栓,D二聚体阳性者,需要进一步做影像学检查。1.多见于产后、盆腔术后、外伤、晚期癌肿、昏迷或长期卧床的患者。
2.起病较急,患肢肿胀发硬、疼痛,活动后加重,常伴有发热、脉速。
3.血栓部位压痛,沿血管可扪及索状物,血栓远侧肢体或全肢体肿胀,皮肤呈青紫色,皮温降低,足背、胫后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或出现静脉性坏疽。血栓伸延至下腔静脉时,则两下肢、臀部、下腹和外生殖器均明显水肿。血栓发生在小腿肌肉静脉丛时,Homans征和Neuhof征阳性。
4.后期血栓吸收机化,常遗留静脉机能不全,出生浅静脉曲张、色素沉着、溃疡、肿胀等,称为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
5.血栓脱落可致肺栓塞。
6.放射性纤维蛋白原试验、多普勒超声及静脉血流图检查,有助于诊断。静脉造影可确定诊断。1.卧床休息和抬高患肢
腿部抬高和初期卧床休息可缓解伴有急性腿部肿胀的深静脉血栓病人的疼痛,建议严格卧床休息1~2周以防止肺栓塞的传统方法遭到了质疑,肺部扫描显示卧床并没有降低肺栓塞的发生率。此外,与卧床相比,早期下床活动可使患者的疼痛和肿胀改善得更快。
深静脉血栓患者穿用弹力袜可改善疼痛和肿胀长期穿用,可能会抑制血栓增长并减少血栓后综合征。
2.抗凝疗法
这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现代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正确地使用抗凝剂可降低肺栓塞并发率和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后遗症。其作用在于防止已形成的血栓继续滋长和其他部位新血栓的形成,并促使血栓静脉较迅速地再管化。一般急性期使用肝素或低分子肝素,过渡到口服抗凝药物,如华法林,由于华法林与药物或食物相关作用复杂,个体剂量差异大,有出血风险,需要监测,近年来,研制出许多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如利伐沙班等。利伐沙班极少受药物或食物影响,一般无需检测,使用方便。
3.溶栓治疗
包括系统溶栓和导管接触性溶栓,使用的药物多是尿激酶等。系统溶栓经静脉全身溶栓:通过浅静脉进行全身给药,使药物随血液循环在体内均匀分布,达到溶栓目的。介入溶栓多指保留导管接触性溶栓:又称为CDT。经近端深静脉置管逆行插入肢体远端深静脉,先利用导丝和导管对血管腔内的物理性开通部分解除流出道梗阻,再通过置入溶栓导管使药物与血栓直接接触,将急性期疏松新鲜的血栓溶解,主干静脉及时恢复通畅。有学者认为,导管溶栓治疗髂股静脉血栓比单纯抗凝可改善生活质量。
4.深静脉血栓的长期治疗
深静脉血栓抗凝治疗持续时间仍有争议,长期抗凝有助于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复发以及血栓后综合征。对于简单因素如手术或静止导致的深静脉血栓,抗凝时间需持续3个月,对于特发性深静脉血栓,建议抗凝时间需持续6~12个月.对于恶性肿瘤患者,低分子肝素由于华法林,用药时间为3~6个月。对于首次发作的深静脉血栓,但具有抗凝脂抗体或两项以上血栓形成危险因素,建议抗凝时间需持续至少12个月,而对于有两次深静脉血栓病史的患者,应终身抗凝治疗。对具有高危险因素的患者,要采取综合预防措施。如手术患者术前与术后采取必要的药物预防措施。术中操作时,在邻近四肢或盆腔静脉周围的操作应轻巧,避免内膜损伤。避免术后在小腿下垫枕以影响小腿深静脉回流。鼓励病人的足和趾经常主动活动,并嘱多作深呼吸及咳嗽动作。尽可能早期下床活动,必要时下肢穿医用弹力长袜。特别对年老、癌症或心脏病患者在胸腔、腹腔或盆腔大于手术后,股骨骨折后,以及产后妇女更为重视。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腿部静脉血栓是否严重,怎么治疗最好?_百度知道
腿部静脉血栓是否严重,怎么治疗最好?
我妈妈五十多了,年轻时就有严重的静脉曲张,中年做生意站立较多,所以引发了穿触扁吠壮杜憋森铂缉双小腿的结结性红斑,冶疗后病部发黑,但不再疼痛,今年春节突然又发生静脉血栓,左腿膝盖下长了一个鸡蛋大的包,右腿脚踝处长了一个乒乓球一样大的包,不知道这种病严重不,通常是怎么治疗的,望有经验人士给予意见,谢谢!
  静脉血栓形成  静脉血栓形成(venous thrombosis)是静脉的一种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并伴有继发性血管腔内血栓形成的疾病。病变主要累及四肢浅表静脉或下肢深静脉。其临床特点为患肢局部肿痛、皮下可扪及有压痛的条索状物或伴有病变远端浅表静脉曲张等静脉回流受阻现象。偶可因血栓脱落而造成肺栓塞。  【发病情况】  本病在年龄和性别上无特异性。手术后并发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率为27.8%。下肢静脉血栓形成61.2%,下腔静脉血栓形成14.3%,两者共占75.5%;上腔静脉血栓形成20.4%,上肢静脉血栓形成4.1%。其中并发肺栓塞2%。  【病因】  ①静脉壁损伤:静脉内壁为一层扁平的内皮细胞,其表面由含糖蛋白和粘蛋白(proteoglycans)的多糖-蛋白质复合物(glycocalyx)所覆盖。内皮细胞表面的覆盖物中含有大量的肝素,具有良好的抗凝作用,并能防止血小板的粘附;内皮细胞本身不但能合成一些抗凝物质,也能与某些重要的抑制血栓形成的物质相结合,如α2-巨球蛋白等,而且能产生前列腺素,从而具有抗血小板粘附和扩血管作用。内皮细胞的表面有蛋白质C存在,其可通过第Ⅴa和Ⅷa因子灭能以及抑制血小板的第Xa因子受体,而发挥强烈的抗凝活力。此外,内皮细胞还能合成一些基底膜的组成部分,如第Ⅳ和第Ⅲ类胶原等。因此,完整的内膜是防止纤维蛋白沉积的必备条件。病理证实,在静脉入口和汇合处,管壁的结构最为薄弱,郁血可使静脉管腔扩大,薄弱的内膜上发生极为微小的裂伤,从而使血小板粘附,出现纤维蛋白沉积。有人认为静脉管壁内平滑肌对损伤的反应,也是造成内膜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②静脉血流缓慢:因手术或重病卧床、心力衰竭、腹内压增高、下肢静脉曲张或因渌??蚨?な奔渚沧?螅??滓?鹕罹猜鲅?ㄐ纬伞>猜鲅?骰郝?笨梢蜃橹?毖醯贾孪赴??徽习??咕植坎????富?郏徊⒂捎谙赴?钠苹刀?统鲅?逅睾妥橹?罚?鼓谄は赴?账跫捌湎路降幕?啄ぢ懵叮?寡?髦械难?“逭掣狡渖希??鹉??镏实氖头藕图せ睢4送猓??骰郝?咕猜霭晡训撞垦醴盅菇档停?佣?贾履谄は赴?苹担?谀谀ば纬尚矶辔⑿〉牧焉恕”垡斐5难?焊吣?刺?貉?赴?脱??鞍椎母谋洌?缪?“逭掣叫栽龈撸??“迨?黾樱???宋?鞍自?黾樱???蜃釉龆嗪涂瓜宋?鞍兹苊赣绕涫铅?-球蛋白和α1-抗胰蛋白酶的含量增高等,有助于静脉血栓形成。如抗凝血酶含量减少到50μg/dl以下时,极易导致血栓形成,能被凝血酶激活的蛋白质C有强烈的抗凝作用和溶栓能力。血浆中蛋白质C能被凝血酶缓慢地激活,但有一种与内皮细胞相结合的辅助因子--蛋白质S,则能使蛋白质C的激活率增加2万倍。施行大手术后数天内,患者体内这些物质明显减少,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其他如创伤、烧伤、分娩或严重脱水所致的血液浓缩;脾切除后血小板的急剧升高和红细胞增多症的血液粘稠度增高;由于内脏癌肿浸润组织及其破坏所释出的一些物质;大型手术时对血小板的刺激,使血小板聚集;某些药物的反应,如长期口服女性避孕药可降低抗凝血酶Ⅲ的水平,使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增高4~6倍;妊娠或某些感染等也可使血凝增高;家族性缺乏某种抗凝因子的病人有反复发生血栓性静脉炎的倾向。这些包括缺乏抗凝血酶Ⅲ、蛋白质S、蛋白质C和肝素辅助因子Ⅱ。以上均可造成静脉血栓形成。  【临床表现】  (一)血栓性浅静脉炎(superficial thrombophlebitis)多发生于四肢浅表静脉,如大、小隐静脉,头静脉或贵要静脉。急性期时患肢局部疼痛、肿胀,沿受累静脉的行径可摸到一条有压痛的索状物,其周围皮肤温度增高、稍红肿。一般无全身症状。1~3周后静脉炎症逐渐消退,局部遗留有硬条索状物和皮肤棕色色素沉着,常经久不退。本病有复发倾向。  (二)深部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 其症状轻重不一,取决于受累静脉的部位、阻塞的程度和范围。有些患者可全无症状,而以大块肺栓塞表现成为第一症状;其炎症和血栓形成多发生于小腿静脉或腘静脉内,局部疼痛,行走时加重。轻者仅有局部沉重感、站立时明显。患肢肿胀,小腿穿触扁吠壮杜憋森铂缉肌肉、腘窝、腹股沟内侧等处有压痛。直腿伸踝试验(Homan征)阳性,检查时让患者下肢伸直,将踝关节急速背屈时,由于腓肠肌和比目鱼肌被动拉长而刺激小腿中病变的静脉,引起小腿肌肉深部疼痛。同理,压迫腓肠肌试验(Neuhof征)亦阳性。此外,常可见远侧静脉压增高所致的浅静脉曲张。  当静脉血栓延伸至髂、股静脉时,患肢疼痛加剧,呈痉挛性痛,伴有凹陷性浮肿,出现股内侧及同侧下腹壁静脉曲张。发生于左侧者比右侧多2~3倍。检查时患侧股三角区有明显压痛,并可在股静脉部位摸到一条有压痛的索状物。同时,可伴有轻度的全身症状,如发热、乏力、心动过速,并有血白细胞增高和血沉增快等。  当一侧髂、股静脉血栓向下腔静脉延伸时,可出现上述两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的症状和体征。两下肢和外阴部均出现明显水肿,疼痛也向上扩展。后期,两侧腹壁、胸壁和臀部均有浅静脉曲张。但有时这种曲张的浅静脉可被明显的水肿所掩盖。偶可因下肢回流血量锐减而导致低血容量性休克。  上肢深静脉和上腔静脉血栓形成较少见。一旦受累,上述表现可出现于上肢或胸壁、颈和头面部,并常有局部皮色青紫或发绀。上腔静脉受累时,还可出现头痛、头胀、眩晕和眼睑水肿等症状。血栓脱落可造成肺栓塞(参见&肺原性心脏病&)。  【实验检查】  血栓性浅表静脉炎一般毋须特殊实验室检查。深部静脉血栓形成时可作下列检查:  (一)静脉压测量 患肢的静脉压升高。正常站位时足背静脉弓的平均压力为1.84kPa(18.8cmH2O),而颈静脉压力为0.69kPa(7cmH2O)。平卧位时在上、下肢的相当部位,下肢静脉压比上肢稍高。周围大静脉的正常压力平均为0.59~1.77kPa(6~12cmH2O),但患肢常>1.96kPa(20cmH2O)。  (二)非创伤性检查  1.放射性核素检查 ①放射性核素125碘-纤维蛋白原摄取试验:局部血栓形成时,125碘标记的纤维蛋白原进入血栓内,使患病部位的放射性增高。此法特别适用于膝关节以下的静脉血栓的定位检查,但不适宜对腹股沟韧带以上的静脉血栓检查。②高99m锝酸盐法:左或右髂总静脉完全闭塞时,显影延迟30秒。本法适用于骨盆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③99m锝-大颗粒聚合白蛋白(MAA)或99m锝-大颗粒微球体(MS)法检查:静脉无病变时,大隐静脉清晰可见。静脉有病变时,可显示大隐静脉畸形、静脉血栓阻塞、侧支血流或延迟显影。阻塞部位有放射性降低或缺损区;病损区的远端有放射性潴留,并可观察到一支或多支侧支循环。  2.超声血管检查 利用多普勒原理来检测静脉阻塞,在采用改变静脉血流的各种动作时,如深吸气、Valsalva动作或腿部挤压,可检出存在有阻塞的静脉;用彩色血流多普勒实时显象法对膝以上深静脉血栓形成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替代X线静脉造影检查。  3.阻抗式血流图检查 正常深呼吸时所具有的小腿静脉腔容量的变化缩小或消失。  4.皮肤温度测定检测深静脉血栓形成 ①用扫描照相机检测红外线放射的方法进行下肢皮肤温度标测。②液晶温度记录仪:可检出静脉炎所致的轻微皮温增高。  (三)X线静脉造影 本法是诊断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金标准&,它可显示静脉阻塞的部位、程度、范围和侧支循环血管的情况。  【病理说明】  血栓性浅表静脉炎和深部静脉血栓形成目前认为是一种疾病的两个不同阶段,且两者可相互转变。其主要区别在于血栓病理变化的发展程度不同。  血栓性浅表静脉炎的病理变化特点是静脉壁有不同程度的炎变、增厚和血管腔内血栓形成。血栓多与静脉壁紧粘,不易脱落。  深部静脉血栓形成主要是因为静脉血流滞缓和血液高凝状态所致,血栓大部分由红细胞伴有少量纤维蛋白和血小板组成,血栓形成过程中向血流方向延伸发展,血栓的远侧端与血管壁仅有轻度粘连,而近侧端则自由地飘浮在血管腔内,致使血栓容易脱落而导致肺栓塞。静脉血栓形成后可产生肢体静脉回流障碍,远端的静脉压增高和组织缺氧,导致毛细血管内静水压和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出现浅表静脉曲张和肢体肿胀;在静脉血栓形成的同时,可伴有一定程度的动脉痉挛。在动脉搏动减弱的情况下可引起淋巴淤滞和回流障碍,从而加重肢体肿胀;此外,在静脉血栓形成过程中,静脉本身及其周围的炎症可引起患肢不同程度的疼痛。早期,静脉血栓远端的高压静脉血将利用平时不起重要作用的交通支增加回流:笃冢???梢曰??⒃偻ǎ?咕猜銮换指匆欢ǖ耐ǔ┒取M?保?芮皇芟宋?橹?氖账踝饔檬咕猜霭昶苹担?挚傻贾戮猜龉δ懿蝗??/p&  【诊断说明】  根据浅表静脉区的红肿和扪及压痛的条索状物等特点,血栓性浅静脉炎的诊断即可确立。  凡在术后、产后或因全身性疾病长期卧床的患者中,突然出现小腿深部疼痛、压痛、肿胀,Homan征和Neuhof征阳性时,应首先考虑小腿深部静脉血栓形成的可能。结合超声检查,放射性核素扫描和静脉造影即能确诊。根据疼痛、肿胀、压痛的部位和范围的不同,浅静脉扩张的有无及其范围,结合静脉造影尚可作出阻塞处的精确定位。但尚须与急性小腿肌炎、小腿蜂窝织炎、急性动脉栓塞和淋巴水肿等疾病相鉴别。  【治疗说明】  (一)血栓性浅静脉炎的治疗 ①一般治疗:卧床休息,抬高患肢超过心脏水平,局部热敷,必要时可穿弹力袜或用弹性绷带包扎。避免久立或久坐。②药物治疗:保泰松0.1g,每日3次;或吲哚美辛(消炎痛)25mg,每日3次;或吡罗昔康(炎痛喜康)1mg,每日1次;或口服阿司匹林0.5~1g,每日3次。一般不必用抗生素或抗凝剂治疗。  (二)深部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  1.一般治疗 ①卧床1~2周,可减轻疼痛,并使血栓紧粘于静脉壁的内膜上。抬高患肢有利于静脉回流,患肢需高于心脏水平,约离床面20~30cm,膝关节宜安置于5°~10°的微屈曲位。床脚抬高30°。②保持大便通畅,以免用力排便使血栓脱落导致肺栓塞。③开始起床后应穿有压差或无压差长统弹力袜,前者踝部的压力为2.19kPa(18mmHg),股部压力为0.80~1.06kPa(6~8mmHg),可改善静脉回流,减轻水肿。根据受累部位和水肿程度的不同,穿着时间为6周~3个月。  2.溶栓疗法 适用于发病后24h内或合并肺栓塞时。(详见&急性心肌梗塞&)  3.抗凝治疗  (1)肝素:有下列几种用法:①5000u静注,以后750~1000u/h静滴,12小时后再调整剂量使部分凝血激酶时间(PTT)达到正常的1.5倍或部分激活的凝血激酶时间(APTT)达到正常对照的大约2倍。②5000u静注,每4~6小时一次。③如不能找到合适的静脉,可皮下注射肝素5000u,每4~6小时一次,或1u,每12小时一次。上述肝素治疗应维持5~7日。  (2)华法林:肝素治疗5天后口服华法林,10~15mg/日,2~3日,直到凝血酶原时间达正常水平的1.2~1.5倍。其后,给予维持量2.5mg/日,持续3~4月。  4.低分子右旋糖酐静滴(参见&多发性大动脉炎&)。  5.抗凝剂禁忌的患者中,对肺栓塞危险低的患者可试以抬高肢体和局部热敷的方法。  6.腰交感神经阻滞。  7.手术治疗 上述治疗48~72小时无效时,可考虑作静脉血栓摘除术或Fogarty导管取栓术、下腔静脉结扎术或滤网成形术、大隐静脉旁路移植术。  8.介入治疗 深静脉血栓形成已延伸到膝以上者,肺栓塞危险性高时;当抗凝剂因并发症而需要终止时;当在足量抗凝剂时仍有反复血栓栓塞发生时;以及当存在不能用抗生素控制的败血性血栓栓塞病变时,可考虑经皮下腔静脉内植入滤过器。操作时,局麻下,用导管经颈内静脉通过右心房,再达下腔静脉,撑开滤过器固定于下腔静脉壁上。常用的有Mobin-Uddin滤过器和Greenfield滤过器。  【预防说明】  避免输入对静脉壁有刺激的溶液,早期拔除静脉插管,积极治疗静脉曲张,对防止血栓性浅静脉炎或深静脉血栓形成有一定作用。对有深静脉血栓形成倾向而又须手术者,可在术前2小时采用小剂量肝素5000u皮下注射。术后每日2次,持续5~7日,或术后第4天口服华法林;或手术前、后各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分子量2万~4万)500ml静滴,以后隔日一次,共3次。口服具有激活纤维蛋白溶解酶作用的同化类固醇激素--司坦唑醇(羟甲雄烷吡唑)5mg,每日2次,可降低自发性浅静脉炎患者的血栓形成发生率;术后也可采用肝素5000u和二氢麦角胺0.5mg联合皮下注射,每日2次,共5日,预防效果更佳;也可用口服双嘧哒莫或阿司匹林预防。手术时对邻近四肢或盆腔静脉周围组织的操作应轻巧,避免对静脉壁的损伤。术后避免在小腿或腘窝下垫枕,以免影响小腿静脉回流。对大手术后、产后或慢性疾病需长期卧床者,应鼓励患者在床上进行下肢的主动活动,并作深呼吸和咳嗽动作;必要时可作踝关节被动踏板运动,穿长统弹力袜或采用充气长统靴间歇压迫法和腓肠肌电刺激法;术后能起床者尽可能早期下床活动,促使小腿肌肉活动,增加下肢静脉回流。已有小腿静脉血栓形成时也应尽早处理,以防血栓向近心端延伸或脱落。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3条回答
为什么不早点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可以做手术,不是很复杂的,严重的手术效果最好,现在有激光治疗,属于微创手术,我们医院大概4千左右就可以了,如果形成血栓,穿触扁吠壮杜憋森铂缉就有很大的危险性,又卒死的可能,比如肺栓塞。你要是个孝顺的儿子,就应该早点治疗,而不是在这里发帖子咨询了,抓紧吧
参考资料:
吃药没用的!我爸去年刚做的手术!这不是能去根儿的病!而且作手术最科学吃药有副作用这么大年纪了!
有点认同的感觉。
静脉血栓的相关知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小腿静脉血栓的治疗
静脉血栓是生活中很难彻底治愈的疾病,静脉血栓难以治疗的原因不仅与疾病的复杂性有很大的关系,而且静脉血栓这种疾病还容易复发,如果静脉血栓患者在患病期间不能够及时控制住病情,同时还会给患者身体造成很大的伤害。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相关治疗。
小腿静脉血栓的治疗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是临床上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多见于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治,致深静脉瓣膜破坏严重,静脉血液大量返流,从而导致的一系列并发症,早期主要表现为浅静脉纡曲、肢体肿胀、困沉不适,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晚期常表现为血栓性浅静脉炎、淤积性皮炎、皮肤色素沉着、湿疹,甚至皮肤溃烂,反复发作,久难愈合。
  中医对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认识和治疗&&结合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及主症的不同,分属中医&筋瘤、股肿、青蛇毒、臁疮&范畴,如表现为肢体肿胀、朝轻暮重,伴见&垒垒青筋,盘曲如蚯蚓&及足靴区肤色黯黑者,则属&筋瘤、股肿&范畴;如见下肢局部筋脉肿硬如条索粘连不移,局部红肿热痛,则属&青蛇毒&范畴;如表现为小腿中下1/3的慢性溃疡,经久不愈,或虽愈但易反复发作,属&臁疮&范畴。中医认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为瘀血阻于下肢脉络,脉道滞涩不通,营血回流受阻,水液代谢失常,从而带来一系列的病机病理变化。
  小腿静脉血栓的治疗 上面为大家介绍了一些治疗深静脉血栓比较好的几个方法?相信可以帮助到您,要想彻底的治愈深静脉血栓,除了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以外,还少不了我们的日常护理。真心的祝愿每一位静脉血栓患者能够早日的康复。
中国|国内|河南|新乡|卫滨区|红旗区|凤泉区|牧野区|卫辉市|辉县市|新乡县|获嘉县|原阳县|延津县|封丘县|长垣县
  高龄老人腿静脉栓塞前兆大家都知道静脉血栓是常见且多发的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腿深静脉血栓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