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腥草治百病口服液治什么?

企业信息化建设电子商务服务平台
热门产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
> 一种麻黄鱼腥草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麻黄鱼腥草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来源:广搜网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麻黄鱼腥草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称取麻黄、黄芩、鱼腥草、穿心莲、(发明人:刘学彬 张晓云 冯英珍 牛延忠陈利英)
1. 一种麻黄鱼腥草口服液,其特征在于它由以下重量份比组份的提取物加水制备而
麻黄30-100g,黄芩40-80g,鱼腥草50-200g,穿心莲40-100g,板蓝根10-100g ;其相对
密度控制在1.02-1.15。
2. 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麻黄鱼腥草口服液,其特征在于它由以下重量份比组份的
提取物加水制备而成:麻黄30-50g,黄芩60-80g,鱼腥草50-80g,穿心莲60-80g,板蓝根
10-30g ;其相对密度控制在1.02-1.15。
3. 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麻黄鱼腥草口服液,其特征在于它由以下重量份比组份的提
取物加水制备而成:麻黄30g,黄芩80g,鱼腥草50g,穿心莲60g,板蓝根20g ;其相对密度控
制在1.02-1.15。
4. 一种麻黄鱼腥草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a、按照以下重量份比称取麻黄30-100g,黄芩40-80g,鱼腥草50-200 份g,穿心莲
40-100g,板蓝根10-100g ;
b、将麻黄、鱼腥草通水蒸气蒸馏,收集挥发油,其余残留液及残留物待用;
c、将黄芩与b 步工序的残留液及残留物混合,煎煮两次,过滤,两次滤液合并,浓缩,加
乙醇使含醇量达到40-70% (v/v),静置,过滤,保存滤液;沉淀再加乙醇,静置. 过滤,两次
滤液合并,回收乙醇至无乙醇味;
d、穿心莲粗粉用70-85% (v/v) 的乙醇浸渍,2 次,每次36-96 小时,浸渍液回收乙醇至
无乙醇味;
e、板蓝根粗粉加70-85% (v/v) 的乙醇6 ~ 8 倍量回流提取,过滤,滤液回收乙醇至无
f、将c、d、e 步工序中制备的提取液和b 步工序制备的挥发油合并,加适量水,控制水溶
液的相对密度在1.02-1.15,灭菌,即得。
5. 根据权利要求4 所述的麻黄鱼腥草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按照以下
重量份比称取麻黄30-50g,黄芩60-80g,鱼腥草50-80g,穿心莲60-80g,板蓝根10-30g。
一种麻黄鱼腥草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0001] 本发明涉及禽类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尤其适用于治疗禽支原
体病的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2] 禽支原体病又叫禽霉形体病,是支原体引起的一类疾病总称。主要包括鸡慢性呼
吸道病、传染性滑膜炎以及火鸡支原体病。该病广泛分布于个世界,是鸡场的多发病,可造
成鸡的胴体等级下降、饲料报酬降低、生长速度缓慢、产蛋量减少等。禽支原体病既可水平
传染,亦可垂直传播,且多与大肠杆菌、传染性鼻炎、新城疫和传染性支气管炎等引起呼吸
道症状的疫病混合感染,对养禽业危害极大,疫情严重时发病率70%~ 80%,雏鸡死亡率
达40%~ 60% ;发病时产蛋率可降低10%~ 40%,孵化率减少10%~ 20%,弱雏率上升
10%左右。目前在治疗该疾病时通常采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如红霉素、泰乐菌素、北里霉
素)、泰妙灵(tiamulin)、强力霉素及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等,但由于病原易产生耐药性,
因此疗效不佳。再则,大量使用抗生素易导致鸡胴体积蓄残留抗生素,由此可对人类健康造
成潜在危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究人员研究开发出许多中药制剂,用于治疗禽支原体
病。但现有的大多数中药制剂起效慢、药物吸收利用度低。如二○○五年版《中国兽药典》
二部收载的麻黄鱼腥草散是现行国家标准中唯一一个治疗鸡毒支原体病的中药制剂。该散
剂是由黄芩、鱼腥草等多种中药饮片粉碎配制而成,具有清肺泄热,平喘止咳等功效,在临
床试验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该散剂也存在起效慢、药物吸收利用度低的问题。再则,
该药物制剂在使用时通常是将散剂与鸡禽的饲料混合在一起食用的,因此药物的服用量完
全取决于病鸡的采食量,然而病鸡的食欲是与患病程度成反比的,也就是说病鸡患病程度
越严重,食欲越差,而食欲越差,服用药物量就越少,由此可见该药物制剂的服用量不易控
制。另外,蛋雏禽、肉禽通常是以饲喂颗粒饲料为主,因此散剂与颗粒饲料很难混合均匀,由
此也影响了定量给药。
[0003] 本发明就是要提供一种起效快、治疗效果好、易于准确给药的、用于禽支原体病的
麻黄鱼腥草口服液,同时提供一种制备该口服液的方法。
[0004] 本发明的目是这样实现的:
[0005] 本发明所提供的麻黄鱼腥草口服液,是由以下重量份比组份的提取物加水制备而
[0006] 麻黄30-100g,黄芩40-80g,鱼腥草50-200g,穿心莲40-100g,板蓝根10-100g ;其
相对密度控制在1.02-1.15。
[0007] 本发明更为优选的药物配方为:
[0008] 麻黄30-50g,黄芩60-80g,鱼腥草50-80g,穿心莲60-80g,板蓝根10-30g。
[0009] 其最为优选的药物配方为:麻黄30g,黄芩80g,鱼腥草50g,穿心莲60g,板蓝根
[0010] 本发明的优选配方,使各组分之间产生了更良好的协同作用,由此使本发明口服
液的疗效得到更为显著的提高。
[0011] 本发明所提供的麻黄鱼腥草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2] a、按照以下重量份比称取麻黄30-100g,黄芩40-80g,鱼腥草50-200 份g,穿心莲
40-100g,板蓝根10-100g ;
[0013] b、将麻黄、鱼腥草通水蒸气蒸馏,收集挥发油,其余残留液及残留物待用;c、将黄
芩与b 步工序余残留液及残留物混合,煎煮两次,过滤,两次滤液合并,浓缩,加乙醇使含醇
量达到40-70% (v/v),静置,过滤,保存滤液;沉淀再加乙醇,静置. 过滤,两次滤液合并,回
收乙醇至无乙醇味;
[0014] d、穿心莲粗粉用70-85% (v/v) 的乙醇浸渍,2 次,每次36-96 小时,浸渍液回收乙
醇至无乙醇味;
[0015] e、板蓝根粗粉加70-85% (v/v) 的乙醇6 ~ 8 倍量回流提取,过滤,滤液回收乙醇
至无乙醇味;
[0016] f、将c、d、e 步工序中制备的提取液和b 步工序制备的挥发油合并,加适量水,控制
水溶液相对密度在1.02-1.15,灭菌,即得。
[0017] 按照本发明方法,采用如前所述的优选配方( 即麻黄30-50g、黄芩60-80g、鱼腥草
50-80g、穿心莲60-80g、板蓝根10-30g) 进行制备可以获得更好的疗效。
[0018] 本发明口服液不仅克服散剂不便于定量给药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本发明药物组
分配比的选择,以及方法中对不同的药材采用不同的提取方式进行提纯,由此大大提高了
口服液的疗效。如本发明利用水蒸气蒸馏结合煎煮有效提取出麻黄碱、鱼腥草中的挥发油
以及水溶性有效成分( 如黄酮),同时在煎煮过程中加入黄芩一并煎煮,一方面可使水煎出
的黄芩苷能够与麻黄碱、鱼腥草的水溶性有效成分进行充分反应,另一方法也简化了提取
工艺,降低了生产成本;对穿心莲采用70-85% (v/v) 的乙醇浸渍,2 次,每次36-96 小时,可
使提取液中的穿心莲内酯含量达1.5%以上;而采用对板蓝根采用含水乙醇回流提取法,
克服了常见的水提、水提醇沉方法中板蓝根有效成分提取不完全的缺陷。( 常见的水提、水
提醇沉方法制备的板蓝根提取液中检测不到靛蓝、靛玉红等有效成分,而采用本发明方法
则可检测出靛蓝、靛玉红等有效成分)。
[0019] 本发明所制备的口服液可用于治疗禽支原体病,如鸡慢性呼吸道病、传染性滑膜
炎以及火鸡支原体病。使用时可混入鸡的饮用水中混饮,其用量一般为4.0ml 口服液/ 每
L 饮用水。
[002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以下试验得到了证实。
[0021] 临床疗效对比试验
[0022] 试验动物
[0023] 购入1 日龄海兰雏鸡500 只,雌雄均有,不经支原体疫苗免疫,饲养至7 日龄随机
抽取240 只健康雏鸡进行试验。按常规程序接种鸡新城疫和传染性法氏囊疫苗。试验前经
血清学检查未感染支原体。
[0024] 试验药物:
[0025] 实施例1 所制备的本发明口服液规格:100ml/ 瓶,批号:,由河北征宇
制药有限公司提供;
[0026] 实施例2 所制备的本发明口服液规格:100ml/ 瓶,批号:,由河北征宇
制药有限公司提供;
[0027] 实施例3 所制备的本发明口服液规格:100ml/ 瓶,批号:,由河北征宇
制药有限公司提供;
[0028] 麻黄鱼腥草散( 按照二○○五年版《中国兽药典》二部收载的麻黄鱼腥草散质量
标准制备),规格:60g/ 袋,批号:,由河北征宇制药有限公司提供;
[0029] 酒石酸泰乐菌素可溶性粉,批号:,规格:20g(2000 万单位)/ 袋,由河北
征宇制药有限公司提供。
[0030] 试验菌种:鸡毒支原体R 株,阳性血清均来自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
[0031] 培养基:鸡毒支原体培养基,KM2 培养基来自于江苏省农科院兽医所。
[0032] 基础日粮:全程采用全价配合饲料,除矿物质及维生素外不添加其他药物。
[0033] 试验方法----
[0034] 分组及处理:
[0035] 挑选符合入选标准的240 羽雏鸡,随机分为8 组,其中7 组进行人工感染,1 组不给
予人工感染( 正常组)。
[0036] 试验1 组服用实施例1 所制备的本发明口服液规格:100ml/ 瓶,批号:
,由河北征宇制药有限公司提供;试验2 组服用实施例1 所制备的本发明口服液
规格:100ml/ 瓶,批号:,由河北征宇制药有限公司提供;试验3 组服用实施例
3 所制备的本发明口服液规格:100ml/ 瓶,批号:,由河北征宇制药有限公司提
供;阳性对照1 组、阳性对照2 组服用麻黄鱼腥草散,规格:60g/ 袋,批号:,由河北
征宇制药有限公司提供;阳性对照3 组服用酒石酸泰乐菌素可溶性粉,批号:,规
格:20g(2000 万单位)/ 袋,由河北征宇制药有限公司提供。空白对照组、正常组单纯饮水。
具体按表1 方法进行处理。
[0037] 表1
组号 组别 只数 体重※(g) 处理方法※※
1 试验 1 组 30 100.45±0.80 感染,4ml/L 水,混饮
2 试验 2 组 30 100.60±0.40 感染,4ml/L 水,混饮
3 试验 3 组 30 99.55±0.25 感染,4ml/L 水,混饮
4 阳性对照1 组 30 99.44±0.35 感染,10g/kg 饲料,混饲
5 阳性对照2 组 30 100.59±0.43 感染,10g/L 水,混饮
6 阳性对照3 组 30 100.12±0.79 感染,0.5g/L 水,混饮
7 空白对照 组 30 101.28±0.21 感染,不给药
8 正常 组 30 100.81±0.88 不感染,不给药
[0039] 菌液准备:
[0040] 鸡毒支原体S6 经FM-4 培养基传代3 次,按毕丁仁方法测定颜色变化单位为0.1
亿CCU/ml,调整菌体密度到2×108CCU/ml 用于人工接种试验。
[0041] 人工感染:
[0042] 阳性对照组、试验组、空白对照组的攻毒方式:0.5ml/ 只胸气囊注射,同时0.2ml/
只滴鼻。正常组在相同的位置注射等剂量的生理盐水。
[0043] 给药方式:
[0044] 出现症状后立即全群给药,连续给药5 天,具体按表1 处理。停药后对鸡的临床状
况进行观察,持续到停药后第5 天,试验接种前后称量鸡的体重。
[0045] 饲养管理:
[0046] 各试验组隔离饲养,三阶梯笼养,鸡舍温度控制在31 ~ 34℃,湿度60 ~ 65%。按
常规进行饲养管理,每日饲喂3 次,自由饮水。
[0047] 试验观察及检查;
[0048] 接种后每天早晚各观察一次鸡的呼吸、食欲、精神状态、粪便等情况,记录各组鸡
的发病数及死亡数,并对死亡鸡只进行病理剖检,重点观察呼吸道病变。
[0049] 结果评价指标:
[0050] 治愈---- 试验期间,用药鸡临床症状消失,精神、饮食欲、粪便、呼吸等指标恢复
正常,增重接近或超过正常组判为治愈。
[0051] 有效---- 试验期间,治愈的鸡及用药后精神沉郁、食欲下降、咳嗽、喷嚏、呼吸哕
音等症状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明显减轻或消失的鸡只均判定为有效,根据每组动物中的有效
数计算其有效率。
[0052] 气囊损伤减少率----
[0053] 停药后5 天剖杀所有试验鸡,并观察气囊病变,按照H W Yode 规则将气囊病理损
伤划分为5 级,并进行评分,记录气囊平均损伤分并计算气囊损伤减少率。
[0054] H W Yoder 将气囊病理损伤划分5 级:
[0055] 0 级:气囊正常,薄而透明。
[0056] 1 级:气囊仅有稍增厚的灰色区或黄色渗出斑点。
[0057] 2 级:部分气囊易见到灰至黄色渗出,有时出现泡沫,气囊增厚。
[0058] 3 级:大部分气囊增厚,布满大量黄白色干酪物。
[0059] 4 级:几乎整个气囊布满黄白色干酪样渗出物,气囊严重增厚。
[0060] 称重----- 分组前和剖杀前,对试验鸡进行称重,并记录,计算平均增重。
[0061] 数据分析处理---- 采用SPSS12.0 生物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显著性检验。
[0062] 试验结果
[0063] 正常组鸡只在试验期间精神良好、饮食欲、呼吸、粪便等情况正常。
[0064] 感染组鸡于接种后18h,开始出现精神沉郁、食欲下降、咳嗽、喷嚏、呼吸哕音等症
状,说明人工造模成功。治疗结果详见表2。
[0065] 表2 各组试验结果
[0067] 气囊平均损伤分:试验结束时将所有鸡剖杀,按Yoder 标准对气囊的损伤进行评
[0068] 气囊平均损伤分=每组损伤分总和/ 每组鸡只数
[0069] 气囊损伤减少率= ( 阳性对照组鸡气囊平均损伤分- 试验鸡气囊平均损伤分)/
对照鸡气囊平均损伤分*100%
[0070] 平均增重:根据试验开始时每组鸡的平均初始重和试验结束时末重计算平均增重
和标准差。
[0071] 效果评价:上试验表明:试验组的治疗率、有效率、平均日增重及气囊损伤减少率
均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P < 0.01) ;说明本发明药物口服液较麻黄鱼腥草散剂以及酒石酸
泰乐菌素可溶性粉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其中实施例1、2 所制备的口服液其效果更优。
具体实施方式
[0072] 实施例1
[0073] a、按照以下重量份比称取麻黄30g,黄芩80g,鱼腥草50g,穿心莲60g,板蓝根20g,
粉碎成粗粉备用;
[0074] b、将麻黄、鱼腥草通水蒸气蒸馏,收集挥发油,其余残留液及残留物待用;
[0075] c、将黄芩与b 步工序余残留液及残留物混合,煎煮两次,第一次1 小时,第二次过
滤,两次滤液合并,浓缩至原液的1/4,加乙醇使含醇量达到70% (v/v),静置,过滤,保存滤
液;沉淀再加95%的乙醇,搅拌,静置. 过滤,两次滤液合并,回收乙醇至无乙醇味;
[0076] d、穿心莲粗粉用85% (v/v) 的乙醇浸渍,2 次,第一次48 小时,第2 次36 小时,浸
渍液回收乙醇至无乙醇味;
[0077] e、板蓝根粗粉加85% (v/v) 的乙醇8 倍量回流提取,过滤,滤液回收乙醇至无乙醇
[0078] f、将c、d、e 步工序中制备的提取液和b 步工序制备的挥发油合并,加适量水,控制
相对密度在1.15,灭菌,即得。
[0079] 实施例2
[0080] a、按照以下重量份比称取麻黄50g,黄芩60g,鱼腥草80g,穿心莲80g,板蓝根30g,
粉碎成粗粉待用:
[0081] b、将麻黄、鱼腥草通水蒸气蒸馏,收集挥发油,其余残留液及残留物待用;
[0082] c、将黄芩与b 步工序余残留液及残留物混合,煎煮两次,每次1 小时,过滤,两次滤
液合并,浓缩至原液的1/3,加乙醇使含醇量达到60% (v/v),静置,过滤,保存滤液;沉淀再
加80% (v/v) 乙醇,静置. 过滤,两次滤液合并,回收乙醇至无乙醇味;
[0083] d、穿心莲粗粉用75% (v/v) 的乙醇浸渍,2 次,每次36 小时,浸渍液回收乙醇至无
[0084] e、板蓝根粗粉加75% (v/v) 的乙醇6 倍量回流提取,过滤,滤液回收乙醇至无乙醇
[0085] f、将c、d、e 步工序中制备的提取液和b 步工序制备的挥发油合并,加适量水,控制
相对密度在1.02,灭菌,即得。
[0086] 实施例3
[0087] a、按照以下重量份比称取麻黄68g,黄芩80g,鱼腥草160 份g,穿心莲80g,板蓝根
100g,切成饮片待用;
[0088] b、将麻黄、鱼腥草通水蒸气蒸馏,收集挥发油,其余残留液及残留物待用;
[0089] c、将黄芩与b 步工序余残留液及残留物混合,煎煮两次,过滤,两次滤液合并,浓
缩,加乙醇使含醇量达到40(v/v),静置,过滤,保存滤液;沉淀再加75% (v/v) 乙醇,静
置. 过滤,两次滤液合并,回收乙醇至无乙醇味;
[0090] d、穿心莲用70% (v/v) 的乙醇浸渍,2 次,每次96 小时,浸渍液回收乙醇至无乙醇
[0091] e、板蓝根粗粉加70% (v/v) 的乙醇8 倍量回流提取,过滤,滤液回收乙醇至无乙醇
[0092] f、将c、d、e 步工序中制备的提取液和b 步工序制备的挥发油合并,加适量水,控制
相对密度在1.10,灭菌,即得。
[0093] 实施例4-7
[0094] 具体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 相同,只是药物组分配比有所不同,但试验表明所制备
的药物口服液均达到实施例3 所述效果。
其他专利的相关资讯
版权所有 广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保留所有权利
豫ICP备案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豫B2-您当前的位置:&&&&&正文
医学论文:复方鱼腥草口服液提取工艺研究
作者:牛玉乐 李焱 孙艳 黄波 张振 【摘要】
  目的研究复方鱼腥草口服液的提取工艺。方法含有挥发油类成分的药材采用水蒸气蒸馏法进行提取;水溶性成分煎煮提取,采用正交实验法进行优选,薄层-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挥发油提取最佳工艺:10倍量水,温浸0.5 h,水蒸气蒸馏提取4 h;水溶性成分提取最佳工艺:10倍量水,煎煮两次,2 h/次。结论该方法简便可行,可作为复方鱼腥草口服液的提取工艺。【关键词】
复方鱼腥草口服液; 提取工艺; 正交实验; 薄层-紫外分光光度法  Abstract:ObjectiveTo research the extraction process of the Compound Houttuynia Oral Liquid. MethodsVolatile oils which are active ingredients of the medicinal materials were extracted by steam water-soluble components which are active ingredients were extracted by boiling methods, optimized
by orthogonal test and determined by TLC - UV spectrophotometry.ResultsThe optimum technological conditions for extracting volatile oil were as follows:the ratio of water to sample was 10:1,the time of warm-infusion was 0.5R,Steam distillation time was 4the water soluble constituents were extracted with water(10 times of the materials) for 2 times,two hours each time.ConclusionThe method is simple and feasible, can be used as the extraction process of the Compound Houttuynia Oral Liquid.  Key words:Co-Herba Houttuyniae Oral Liquid;
Extraction process;
UV pho tometer method;
Orthogonal design
  复方鱼腥草口服液是由复方鱼腥草片改剂型而来。论文论文参考网其处方由鱼腥草、板蓝根、连翘、黄芩、金银花组成,用于治疗咽喉红肿,咽痛,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1]。本实验对复方鱼腥草口服液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处方中所含挥发油类成分,采用水煎煮法提取处方中水溶性成分。并用正交实验法对水溶性成分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选。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试剂  1.1
药材及试剂黄芩、板蓝根、鱼腥草、金银花、连翘,均购自贵阳市药材批发市场;黄芩苷对照品,购自中检所,批号514;5 mm×10 mm青岛海洋硅胶G板、10 mm×10 mm青岛海洋硅胶G板。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1.2
仪器与设备挥发油提取装置,R2-201型旋转蒸发仪(上海中科机械研究所);755B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分析仪器总厂);R2-201型旋转蒸发仪(上海中科机械研究所);SB2200型超声波提取器[必能信超声(上海)有限公司]。  2
方法与结果  2.1
挥发油提取工艺研究对处方中鱼腥草、金银花、连翘3味药材的主要有效成分――挥发油类成分的提取条件进行研究。  2.1.1
挥发油提取方法的确立鱼腥草、金银花、连翘主要有效成分为挥发油类成分,且密度都小于1,所以本实验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挥发油进行提取。  2.1.2
实验操作取处方量药材,适当粉碎,过筛,置于挥发油提取装置中,加10倍量水,温浸0.5 h后,水蒸气蒸馏,馏出液用乙醚萃取,萃取液加无水亚硫酸钠干燥24 h后过滤,滤液用旋转蒸发仪挥去乙醚,收集挥发油,挥发油呈现淡黄绿色。  2.1.3
结果与分析采用以上方法蒸馏时间分别为1,2,3,4,5 h,以所得挥
挥发油的量及加鱼腥草素和品红亚硫酸反应后呈现淡紫色的理化鉴别实验[2]作为分析依据。结果见表1。
  由表1数据可以看出,挥发油提取3 h,即可提取出挥发油总量的95%,而反应4 h基本可以提取完毕,且理化鉴别也显示为阴性。所以挥发油的提取工艺定为:加10倍量水,温浸30 min,水蒸气蒸馏提取4 h。  2.2
水溶性成分的提取工艺研究  2.2.1
水溶性成分的提取方法的确立黄芩的主要成分黄芩苷及板蓝根的主要成分靛蓝、靛玉红均为水溶性成分,适宜采用水煎煮法进行提取。为了对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选,本实验采用正交实验法进行提取研究。论文参考网  表1
挥发油提取及理化鉴别(略)  +:阳性;-:阴性  2.2.2
因素水平的确定水溶性成分提取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加水量(A)、提取时间(B)及提取次数(C)。其因素水平见表2。  表2
因素水平表(略)  2.2.3
正交实验根据以上因素和水平,按正交设计表L9(34)进行正交实验,以黄芩苷含量未评价指标,选取最佳的水溶性成分提取工艺条件。  2.2.4
  供试品溶液的预处理:将正交实验所得提取液适当浓缩,取一定量的浓缩液分别加入0,0.25,0.5,0.75,1.0,1.25,1.5倍的无水乙醇,搅拌均匀,静置12个 h,抽滤,晾干称重,得出沉淀物的质量。绘制醇沉曲线,见图1。  图1
水提醇沉图(略)
  实验中加入0.75倍的乙醇即可使得提取液澄清透明,从图1中也可看出当加入0.75倍的乙醇时沉淀物质量达到最大值,说明此时已基本上沉淀完全。为了确保沉淀完全,实验中加入0.8倍的无水乙醇。
  澄清的提取液即可进行黄芩苷含量测定。
  黄芩苷标准曲线的绘制:配制浓度为0.05 mg/ml的黄芩苷甲醇对照品溶液在紫外分光光度计上进行扫描,由扫描结果可知,在274 nm处有最大吸收峰。见图2。
  分别配置浓度为0.01,0.02,0.03,0.04,0.05 mg/ml的黄芩苷标准品甲醇溶液在274 nm处测定吸光度,并绘制标准曲线。对所绘制的标准曲线进行线性回归,其回归方程为:
  Y = 61.009X - 0.018 7
  该回归方程的r= 0.999 9,线性良好,可作为标准曲线使用。  2.2.5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及黄芩苷含量测定取制得的口服液25 ml,低温蒸干,加甲醇适量,超声处理5 min,滤过甲醇定容至25 ml,取200 μl点于10 mm×10 mm的硅胶G板上,用醋酸丁酯∶甲酸∶水=14∶5∶5展开,将黄芩苷对应部分刮下,加甲醇适量超声处理5 min,滤过,配成10 ml溶液[3,4]。测定其吸光度,由标准曲线可得对应的黄芩苷含量。结果见表3。  图2
对照品UV扫描图(略)  表3
实验结果(略)  方差分析表明,加水量(A)为次要因素,对实验结果影响不大,提取次数(C)和煎煮时间(B)对实验影响较大,最好的水平为A2B3C3。但从实际生产出发,提取3次,2 h/次耗能太大,所以选择加水10倍量,煎煮2次,2 h/次,即选择A2B3C2为最佳提取工艺。  3
  实验中水提取部分加入乙醇沉淀下来的胶体类成分不溶于水,不溶于醇,经检验也不含有实验中的有效成分,故为杂质类成分将其除去。
  本实验中采用的薄层-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黄芩苷的含量,操作简便,仪器便宜,方法准确可靠。
  挥发油类成分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加10倍量水,浸泡30 min,提取4 h;水溶性成分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取处方量药材加水10倍量水,煎煮2次,2 h/次。【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Ⅰ部[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 廖斌明.复方鱼腥草糖浆的制备与质量控制[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52.  [3] 杨伟峰,藤 彦.复方鱼腥草口服液质控项目研究[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385.  [4] 罗 璇,李小芩,杨岳隆,等.复方鱼腥草软胶囊的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702.--博才网
猜你还喜欢的文章
热点文章排行榜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您还有150字可以输入
更多资讯请点击
热门关键字:,,,
【打印文章】
军艺19岁校花黄筱婷清纯照曝光 舞姿柔软似水
19岁完美超模
棚拍-机车MM棚拍-机车MM
被影射曾援交的女星们(图)
《二炮手》海清裸肩浴照曝光 镜头疑因尺度大被剪
最青春!杭州武汉艺考现场美女如云(组图)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复方鱼腥草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观察--《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年01期
复方鱼腥草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复方鱼腥草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诊断为手足口病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采用退热、补液等对症处理,对照组单独使用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采用复方鱼腥草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治疗后观察2组治疗疗效和退热时间、皮疹及口舌疱疹消退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P0.05);观察组退热时间、皮疹及口舌疱疹消退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鱼腥草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具有显著抗病毒、退热及改善症状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R725.1【正文快照】: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上以5岁以下的儿童较为多见,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夏秋季节较为多发,尤以6~8月最流行。近年来,HFMD患儿逐渐增多,其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并以口腔黏膜、手足远端等部位出现斑丘疹或疱疹为特点,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林元珠;[J];中华皮肤科杂志;1996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相洪琴;;[J];国外医学情报;2006年04期
张文瑛;[J];苏州医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李静,曲梅,王新强;[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0年06期
李丽嫱,夏颖,王俊怡;[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年12期
赵艳;;[J];泰山卫生;2006年Z3期
丁国华;[J];儿科药学;1998年02期
楼治华;[J];中国全科医学;2004年03期
彭慧琴;钱景;陶君;;[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06年09期
郭燕军;[J];开封医专学报;2000年04期
张鸿飞!100039北京,杨桂生,杨晓晋!100039北京,朱世殊!100039北京,徐志强!100039北京,陈大维!100039北京;[J];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0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静;;[A];全国中西医结合发展战略研讨会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成立三十周年纪念会论文汇编[C];2011年
李春花;;[A];第二十七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十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袁斌;周立华;徐建亚;于希忠;朱越;王爱华;;[A];第28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大会暨2011年名老中医治疗(儿科)疑难病临床经验高级专修班论文汇编[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N];中国医药报;2003年
高云印;[N];农村医药报(汉);2009年
付德明;[N];中国医药报;2003年
浙江省青田县人民医院
毛伟松;[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李闽春;[N];医药经济报;2000年
;[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焦珞珈;[N];大众卫生报;2003年
山东省临沂市妇幼保健医院儿童康复中心 胡玉芝 主治医师;[N];上海中医药报;2010年
陕西省西安市北方医院
杨璞叶;[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魏平;[N];医药经济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谢晓虹;[D];重庆医科大学;2009年
杨燕;[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何丽;[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雅慧;[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赵长江;[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王丽旻;[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7年
张旭;[D];长春中医药大学;2007年
葛善为;[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鱼腥草治百病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