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爸爸今年60岁,刚被查出患急性单核细胞比率白血病,我想知道我能给爸爸做骨髓移植吗

中国第一军事门户网站 | &>&&>&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盐城4岁女童患白血病浑身变绿
宝宝浑身发绿,让人揪心。
就像童话里一样,盐城有一位4岁女童,最近浑身开始变绿。可随之而来的,并不像童话一样美好,而是时刻要面临生命危险。据了解,该女童为
宝宝浑身发绿,让人揪心。
&就像童话里一样,盐城有一位4岁女童,最近浑身开始变绿。可随之而来的,并不像童话一样美好,而是时刻要面临生命危险。据了解,该女童为急性白血病患者,10个月前刚做完造血干细胞移植。之所以浑身发绿,是因为体内胆红素不断累积、过高所致。而病因则是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专家称,这种病例非常罕见,全球见诸报道的病例,至今大概也只有两三例。
可怜的宝宝
患病女童浑身绿莹莹,一直昏睡
16日傍晚,在苏大附一院广慈分院血液科的病房里,扬子晚报记者见到了这位“绿精灵”宝宝――来自盐城的4岁女童语桐和她的爸爸妈妈。而在病床四周,则挂着一层厚厚的透明的塑料帘,妈妈抱着正在昏睡的语桐坐在床上,神情相当疲惫。
虽然隔着一层厚厚的塑料帘,但记者依旧能看到,语桐小小的脸上泛着绿莹莹的光,露在外面的四肢也是绿幽幽,和妈妈黄黄的肤色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这些天,孩子除了吃饭和大小便,就一直这样昏睡着。”
确诊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语桐的爸爸凌先生告诉扬子晚报记者,他们来自盐城市区,夫妻俩都在政府里上班。小语桐2009年出生,乖巧懂事,一家人其乐融融。去年3月29日,正当他们开始计划为孩子寻找幼儿园时,语桐突然发烧,连续两三天不退。当地医院对孩子进行血常规检查时,发现有好几个指标异常。随即他们将语桐送往苏州治疗。经过诊断,小语桐被确诊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为了挽救女儿的生命,经过三个月的化疗后,凌先生作为供体,在去年7月份,为女儿进行半相合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我们也知道,造血干细胞移植最好能找到全相合的供体,那样手术成功率会相对高很多。但当时实在没办法,骨髓库里找不到合适的供体,病情比较急,我们只能选择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这一方式。”
令一家人开心的是,手术后,虽然小语桐出现了皮肤和肠道排异等情况,但身体恢复得还不错,并于今年1月份出院。“出院后,我们就在苏州这边租了房子,每周带孩子去医院复查一次。”
身体发绿只因体内胆红素越来越高
凌先生表示,一开始,孩子的各项血常规指标还算正常。可到了5月29日,他们突然发现,小语桐的嘴唇发白,到医院一检查,发现孩子血液里的红细胞含量,下跌得非常厉害。“一般正常情况下,人体血液里的红细胞含量在120个单位,但我们孩子只有60―80个单位左右,而且在两三天内,就下跌到了20个左右。”
重新住院后,经专家诊断,小语桐这次患上的是自身免疫性溶血贫血。而起因则是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所出现的免疫功能紊乱。虽然医生随后也对小语桐进行了对症治疗,但却无法治愈,随着孩子的发热,小语桐的病情也不断加重。
由于体内红细胞含量一直上不来,他们只好选择持续给小语桐输血。可时间一长,问题就来了,小语桐出现了黄疸,皮肤开始变黄。虽然医生对此也进行了对症治疗,但也“失控”了。“持续输血,可输血后,代谢的血液残渣无法排出体内,越积越多之后,体内胆红素越来越高。”结果,小语桐的皮肤慢慢地由黄变绿,在8月11日左右,达到了一个高峰。
在凌先生的手机里,扬子晚报看到一张他们在8月11日拍摄的照片。照片中,昏睡中的小语桐,浑身绿莹莹一片,泛着吓人的绿光。“当时医生就给我们下了病危通知书。”凌先生告诉扬子晚报记者,根据医院的生理检查指标,一般正常人的胆红素在40单位左右,可当天医院给小语桐检测出的胆红素,竟然达到了600多单位。
艰难的手术
血浆置换等治疗已花费近200万
当即,医院就给小语桐进行了血浆置换,将小语桐体内的胆红素进行循环过滤,最终将胆红素的含量给降了下来。“听医生说,像我们孩子这样,体内大概有1200毫升血液,当天我们就给孩子置换了1000毫升。”
在采访中,凌先生语气相当凝重。凌先生告诉扬子晚报记者,在目前这样情况下,要挽救小语桐的生命,就必须降低她体内的胆红素。而目前降低胆红素的措施,就是要每天不断输血,进行血浆置换。“现在苏州血库里的血液相当紧缺,不是我们想要就能要得到的。”
据了解,自从小语桐去年生病后,凌先生一家已经花费了近200万元,不仅把自己在盐城市区唯一的住房给卖了,还欠下了二三十万元的债务。“我们也不知道还能坚持多久,就是希望能有奇迹出现。”
这种病例全球也只有两三例
小语桐的主治医生――苏大附一院血液科副主任医生吴小津告诉扬子晚报记者,其实造血干细胞移植之后出现排异很正常,可以通过药物措施等,加以对症治疗。不过,小语桐在去年进行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身体恢复得并不是很好,一直存在着皮肤和肠道排异。但出现如今这种严重的病情,确实也很少见。
吴小津告诉扬子晚报记者,白血病患者在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之后,发生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他们以前也曾遇到过。一般情况下,他们通过有关药物,对症治疗一下,就可以控制住了。但像小语桐这样无法控制的病例,他们还是第一次遇到。“其实在血液科,患上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普通患者也不少,很平常,我们一般对症治疗一下,一般就能给控制住的。”
本栏目最新文章
中国抗日战争,是20世纪中期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全...
热门关键词第CB-A06版: 晨报06版
&&&&&&&&&&
爸爸下岗了,妈妈患有精神病,10岁的她又被查出患有急性白血病——生活,你不该这样捉弄人
&&小新茹输液时,默默地流下了眼泪。晨报见习记者&陈志洋&摄
&&淇滨区上峪乡朔泉村10岁的程新茹原本能像同龄人一样拥有幸福快乐的生活,但病魔将无情的双手伸向了她。7月底,小新茹忽然感觉浑身乏力、头晕、恶心,妈妈周五妮本以为孩子只是普通的小感冒,于是带着她到当地诊所开了点药。谁知药吃完了,小新茹的病情非但没有好转,反而日益严重。
&&8月2日,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为小新茹做了骨髓穿刺检查,确诊她患上了M2型急性白血病。
&&听闻噩耗,小新茹的父母欲哭无泪,巨额的医疗费让这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不堪重负。爸爸下岗了,妈妈患有精神病&&2000年,小新茹的父亲程贵林为方便孩子上学,一家人到山城区鹿楼街道办事处的鹿楼村租房住。2008年,他借钱在当地买了一套房。2012年之前,程贵林在煤矿工作,后因效益不好,他下岗了,靠打零工维持生计。
8月10日,程贵林从新乡赶回鹤壁为女儿筹钱。程贵林说,妻子患有精神病,时不时会发作,女儿患病的消息对她打击不小。
&&程贵林家卧室的墙上和门上贴着小新茹的奖状,还有一张今年期末考试的成绩单,各科都是甲。客厅里空荡荡的,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一组柜子还是原来的房主留下来的。
程贵林打工挣来的钱,给妻子周五妮看病拿药后所剩无几。周五妮除吃药控制病情外,在某物业公司找了份工作,每月能挣600元。女儿新茹患病后,她深受打击,为给女儿省钱看病,她一包方便面分成两顿吃,并且准备将家里种的丝瓜拿到街上去卖。
“买房借的钱还没还上,孩子又得了这个病,借钱不好借。”程贵林说。不知病情的她
渴望早日回家&&12日上午,记者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见到了小新茹和哥哥程庆华。
&&“她知道自己的病情吗?”在病房外的走廊里,记者问程庆华。
“家人没敢告诉她,怕她接受不了。但病房里的病人平时都在谈这个病,估计她多少知道一些了。”程庆华说。
“想家吗?”记者轻声问躺在病床上的小新茹。
只见她满眼泪水,哽咽着朝记者点点头。
“程新茹,来抽血检查血常规。”正当记者和程庆华交谈时,护士走了进来。
“哥哥我怕,你帮我捂住眼睛。”小新茹拽着哥哥的衣角。护士卷起小新茹左手的袖子发现,针孔已经很多了,于是不得不在她正输液的胳膊上抽血。
“疼吗?”护士走后,记者问新茹。
&&“不疼。”新茹边说边将点滴的速度调到了最快。
“这么快的速度你不疼吗?”
“不疼。液体输快些,我就能快点好起来。”小新茹坚强地说。病情控制不好
随时有生命危险&&“小小年纪就得了这个病,真让人惋惜。”小新茹的主治医生李医生说,M2型急性白血病治疗起来花费很大,而且如果病情控制不好,随时有生命危险。
“做化疗大概要6万元,要想根治就得做骨髓移植,亲属的骨髓如果合适,大约需要16万元。如果需要到骨髓库找骨髓,花费在40万元到50万元之间。”李医生说。
“如果实在凑不到钱,只有先把房子卖了再说。”程贵林无奈地说。爱心企业和个人慷慨解囊&&通过有关途径得知小新茹的病情后,一些爱心企业和个人纷纷表示愿意伸出援助之手。
&&14日下午,淇滨区尚尚KTV的总经理刘海军专程驱车赶至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了解小新茹的病情,并将2000元的爱心款送到程庆华手中。
&&爱心市民金呈亮得知记者要去医院看望小新茹的消息后,专程赶到报社,托记者转交500元的爱心款。
“谢谢你们,你们都是好人。”小新茹的哥哥程庆华接到善款后激动不已。
“这只是我的一点心意,回去后我还要召集股东和员工进行募捐,希望尽最大努力帮助小新茹。”刘海军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单核细胞比率偏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