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1型糖尿病饮食营养患者的饮食更有营养呢?

1型糖尿病健康饮食
  I型饮食  1.控制总热能是糖尿病饮食治疗的首要原则  摄入的热量能够维持正常体重或略低于理想体重为宜。肥胖者必须减少热能摄入,消瘦者可适当增加热量达到增加体重。  2.供给适量的碳水化合物  目前主张不要过严地控制碳水化合物,糖类应占总热能的60%左右,每日进食量可在250克~300克,肥胖应在150克~200克。谷类是日常生活中热能的主要来源,每50克的米或白面供给碳水化合物约38克。其它食物,如乳、豆、蔬菜、水果等也含有一定数量的碳水化合物。莜麦、燕麦片、荞麦面、玉米渣、绿豆、海带等均有降的功能。现在市场上经常可以看到“无糖食品”,“低糖食品”等,有些病人在食用这些食品后,不但没有好转,反而血糖上升。这是由于人们对“低糖”和“无糖”的误解。认为这些食品不含糖,而放松对饮食的控制,致使部分病人无限制的摄入这类食品,使血糖升高。事实上低糖食品是指食品中蔗糖含量低,而无糖食品指的是食品中不含蔗糖,但是这些食品都是由淀粉所组成,当人们吃进淀粉食品后,可转变成葡萄糖而被人体吸收,所以也应控制这类食品。  3.供给充足的食物纤维  流行病学的调查提出食物纤维能够降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以及改善糖耐量。其机理可能是膳食纤维具有吸水性,能够改变食物在胃肠道传送时间,因此主张糖尿病饮食中要增加膳食纤维的量。膳食中应吃一些蔬菜、麦麸、豆及整谷。膳食纤维具有降解细菌的作用,在食用粗纤维食品后,能够在大肠分解多糖,产生短链脂肪酸及细菌代谢物,并能增加大粪便容积,这类膳食纤维属于多糖类。果胶和粘胶能够保持水分,膨胀肠内容物,增加粘性,减速胃排空和营养素的吸收,增加胆酸的排泄,放慢小肠的消化吸收。这类食品为麦胚和豆类。以往的理论是纤维素不被吸收,因为大多数膳食纤维的基本结构是以葡萄糖为单位,但葡萄糖的连接方式与淀粉有很多不同之处,以致于人体的消化酶不能将其分解。但最近发现膳食纤维可被肠道的微生物分解和利用,分解的短链脂肪酸可被人体吸收一部分,而且能很快的吸收。燕麦的可溶性纤维可以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这就可以降低餐后血糖急剧升高,因而机体只需分泌较少的胰岛素就能维持代谢。久之,可溶性纤维就可降低循环中的胰岛素水平,减少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的需求。同时还可降低胆固醇,防止糖尿病合并及。  4.供给充足的蛋白质  糖尿病患者膳食中蛋白质的供给应充足。有的患者怕多吃蛋白质而增加肾脏的负担。当肾功正常时,糖尿病的膳食蛋白质应与正常人近似。当合并肾脏疾病时,应在营养医生的指导下合理安排每日膳食的蛋白质量。乳、蛋、瘦肉、鱼、虾、豆制品含蛋白质较丰富。应适当食用优质蛋白,目前主张蛋白质应占总热能的10%~20%。谷类含有植物蛋白,如果一天吃谷类300克,就可摄入20克~30克的蛋白质,约占全日蛋白质的1/3~1/2。植物蛋白的生理价值低于动物蛋白,所以在膳食中也应适当控制植物蛋白。尤其在合并时,应控制植物蛋白的食用。  5.&控制脂肪摄入量  有的糖尿病患者误认为糖尿病的饮食治疗只是控制主食量。其实不然,现在提倡不要过多的控制碳水化合物,而要严格的控制脂肪是十分必要的。控制脂肪能够延缓和防止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目前主张膳食脂肪应减少至占总热能的25%~30%,甚至更低。应限制饱和脂肪酸的脂肪如牛油、羊油、猪油、奶油等动物性脂肪,可用植物油如豆油、花生油、芝麻油、菜籽油等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油脂,但椰子油除外。花生、核桃、榛子、松子仁等脂肪含量也不低,也要适当控制。还要适当控制胆固醇,以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应适当控制胆固醇高的食物,如动物肝、肾、脑等脏腑类食物,鸡蛋含胆固醇也很丰富,应每日吃一个或隔日吃一个为宜。  6.&供给充足的维生素和无机盐  凡是病情控制不好的患者,易并发感染或酮症酸中毒,要注意补充维生素和无机盐,尤其是维生素B族消耗增多,应给维生素B制剂,改善状。粗粮、干豆类、蛋、动物内脏和绿叶蔬菜含维生素B族较多。新鲜蔬菜含维生素C较多,应注意补充。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应增加铬的含量。铬能够改善糖耐量,降低血清胆固醇和血脂。含铬的食物有酵母、牛肉、肝、蘑菇、啤酒等。同时要注意多吃一些含锌和钙的食物,防止牙齿脱落和。糖尿病患者不要吃的过咸,防止的发生,每日食盐要在6克以下。  7.糖尿病患者不宜饮酒  酒精能够产生热能,但是酒精代谢并不需要胰岛素,因此少量饮酒是允许的。一般认为还是不饮酒为宜,因为酒精除供给热能外,不含其它营养素,长期饮用对肝脏不利,易引起高脂和。另外有的病人服用降糖药后饮酒易出现心慌、气短、甚至出现低血糖。  8.&糖尿病患者应合理安排每日三,每餐都应含有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以有利于减缓葡萄糖的吸收。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提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向医生详细咨询。)
1型糖尿病饮食问答
答:你好,糖尿病饮食治疗,控制总热能是糖尿病饮食治疗的首要原则。摄入的热量能...
答:你好,1型糖尿病主要靠胰岛素控制治疗,含糖分的食物少吃。
向医生提问
1型糖尿病饮食文章
1型糖尿病知识
1型糖尿病,又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或青少年糖尿病,易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又叫青年发病型糖...
就诊科室:
发病部位:
传染性:无传染性
多发人群:此病好发于儿童或青少
相关症状:
常用检查:
并发疾病:
1型糖尿病医院→ 怎样让1型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更有营养呢?
怎样让1型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更有营养呢?
健康咨询描述:
其他类似问题
医生回复区
擅长: 糖尿病及并发症,甲状腺疾病等内分泌疾病
帮助网友:53803称赞:2309
&&&&&&您好,在饮食方面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平衡膳食,也就是在总热量控制的前提下,尽可能做到谷类、肉类、蛋、奶、蔬菜及水果种类齐全,以便获取均衡营养。建议您吃升糖指数低的蔬菜,如黄瓜、西红柿、青菜、芹菜等;水果如柚子、猕猴桃、草莓、青苹果;蛋白选择优质蛋白如瘦肉、牛奶、鱼类等;主食最好选择粗粮,如玉米面、芥麦面、燕麦面做成的馒头。但都要注意量,控制好热量,合理安排饮食,少量多餐,要高纤维饮食,饮食清淡、低盐、低脂、低糖。具体每次饮食的量,根据每个人的耐受量和程度,应有营养师制定。同时在要密切的关注血糖,适量运动。祝您健康H
疾病百科| 糖尿病
挂号科室:内科-内分泌科
温馨提示:要根据自身体重定制合理的饮食计划,选择低血糖生成的食物。运动时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使身体逐步适应,并在运动过程中逐步提高运动能力。
&&&&& 糖尿病(diabetes)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
好发人群:中老年尤其是50岁以上人群
是否医保:医保疾病
常见症状: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消瘦、乏力、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饮食疗法、运动治疗、心理治疗
参考价格:4.8
参考价格:10
参考价格:3.5
您可能关注的问题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本品配合饮食控制,用于:1. 2型糖尿病。2. ...
参考价格:¥126
1.本品首选用于单纯饮食及体育活动不能有效控制的...
参考价格:¥4.8
下载APP,免费快速问医生Please click
if you are not redirected within a few seconds.
I型糖尿病患者饮食注意事项
本文导读: I型糖尿病-I型糖尿病,又叫青年发病型糖尿病,这是因为它常常在35岁以前发病,占糖尿病的10%以下。那么,I型糖尿病患者饮食有哪些要注意的呢?
糖尿病介绍
糖尿病(diabetes)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
  I型的人群多,各个年龄段的人群都是有的,但是专家说这种的易患人群一般都在12岁左右,所以这些儿童时期的患者们需要警惕了,注意自己的一些保健方式,尤其是的选择,那么,I型糖尿病患者如何饮食?
  1、宜食桃、杨梅、樱桃等新鲜水果。这些水果中含有丰富的果胶,能增加胰岛素的分泌量,使血糖下降。
  2、宜食寒凉滋润之品。如银耳、百合、荸荠、梨等,以甘寒润肺。山药、莲子、茯苓、核桃仁、扁豆等,以滋肾健脾。绿豆以清热解毒祛暑。丝瓜、冬瓜、枸杞子、海带等,以清热泻火滋阴。
  3、宜常吃黑芝麻、葱、胡萝卜。I型糖尿病患者要养成哪些饮食习惯?其中可以多吃些黑芝麻、胡萝卜等,有助于改善因少吃淀粉而造成的乏力等,并能降低血糖。葱还能增强人体对蛋白质的利用,对控制糖尿病很有好处。
  4、宜饮用凉开的茶。茶叶中含有一种较理想的降血糖物质,但其耐热性不强,有效成分常在开水浸泡的过程中遭到破坏。因此用茶叶降血糖时,切忌用热开水泡饮。
  5、宜常吃苦瓜、南瓜、柚子等。这些食物营养丰富,又可降糖。
  遗传因素:目前研究提示遗传缺陷是1型糖尿病的发病基础,这种遗传缺陷表现在人第六对染色体的hla抗原异常上。科学家的研究提示:1型糖尿病有家族性发病的特点&&如果你父母患有糖尿病,那么与无此家族史的人相比,你更易患上此病。
  病 毒感染可能是诱因:也许令你惊奇,许多科学家怀疑病毒也能引起i型糖尿病。这是因为i型糖尿病患者发病之前的一段时间内常常得过病毒感染,而且i型糖尿病 的&流行&,往往出现在病毒流行之后。病毒,如那些引起流行性腮腺炎和风疹的病毒,以及能引起脊髓灰质炎的柯萨奇病毒家族,都可以在i型糖尿病中起作用。
  上述的食物大家知道了吧,其实这种疾病需要长时间的坚持去用药物维持,但是不要因为长时间的吃药就产生厌烦的感觉,科学很重要,再加上医生建议的食物,这样对于疾病有好处。
(责任编辑:江慧)
糖尿病热门文章
您还可能喜欢
医院排行榜
一周热文排行1型糖尿病患者饮食要注意哪些原则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1型糖尿病患者饮食要注意哪些原则
上传于||暂无简介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糖尿病饮食营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