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又痒伸且谁知道潮汕人小品的人口是多少拒罢但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上士, 积分 1156, 距离下一级还需 345 积分
/images/common/back.gif
2000万本土潮汕人+2000万全国其他地方潮汕人+2000万潮汕人=6000万
广府人什么时候8000万了?那是粤语人口!
按照你的说法,广府人只有500万! ...
ohkama 发表于
18:46 [/quote]S&&B ,是三个1000,不是三个2000!
1000万本土潮汕人+1000万全国其他地方潮汕人+1000万潮汕人=3000万
下士, 积分 36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7 积分
顺德江门有那么多,居然没有俺们南海
----------------------------------------
这跟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选择有关,很多中山南海人到了上海做生意,而且做得很大,比如说南洋烟草公司的简氏兄弟,冠生园的冼冠生等。相反很多顺德人就到了香港发展。所以形成了这个局面。以前新加坡首富余东璇也是南海人,余仁生就是他家创立的药房,他也是邵逸夫兄弟的好朋友,儿子余经纬后来跟邵逸夫等人一起创办无线电视,占的股份比起邵逸夫还多,如果不是余经纬过了几年急病而死,可能邵先生也当不上无线电视的主席。
少校, 积分 1788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119 积分
英歌山跑哪了?
支持广办奥 发表于
我在这,你自己去看有关潮商的书吧,费事跟你多嘴,香港论富人最多的群体当然是广府人,人口多嘛,但按密度和财富量来说则远不如潮商,这是毋庸置疑的。放眼世界都是如此。至于罗康瑞,他的影响力在香港没几个能比,你自己去看资料,还有,广府商人在国外是远远不如潮商的(潮商确实主控泰国经济,但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法国、澳洲等地也很强劲;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老大主要是闽南人,广府商人说真的无足称道),在海内也是如此。当然广府人当中的顺德商人非常厉害,这一点还是得首先承认的,其它的放后面说。潮汕联谊会能请到世界大国元首和一些国家元首的贺词以及国家政协主席等出席——这在国内没有哪个商团做得到。
在最近一次亿元以上的“全球华人富豪榜”中,按富豪们的籍贯分析,以潮人的经济实力最强,有60人上榜,占富豪榜的1/6,总财富达820.5亿美元,占总财富近1/4,其中以李嘉诚、谢国民、陈有汉等人为代表。
在2004年《新财富》华商100富人排行榜上,台湾籍(包括祖籍福建)占24人,财产290.3亿美元;潮汕籍19人,财产230.3亿美元;闽南籍14人,财产149.6亿美元,海南籍1人,财产15.0亿美元。整个泛闽南地区入榜57人,财产682.5亿美元,分别占总人数57%,总财产52.4%。在一份2004年世界华人富豪榜上,按籍贯分,以广东潮汕的人最富。有60人上榜,总财富达820.5亿美元,当中以李嘉诚、谢国民、陈有汉等人为代表。居于第2位的是闽南人,有66人上榜,总财富为759.99亿美元。第3是台湾人,上榜83人,总财富是495.41亿美元。以地理布局来看,潮汕人集中在香港和泰国, 又以泰国为最。而闽北的福州人集中在印尼。至于江浙帮,则以香港为主。在2004胡润大陆百富榜上,有排名第一的黄光裕、第九的朱孟依及其家族、第十九的周泽荣、第二十七的黄俊钦。
潮汕向海外移民的历史长、人数多、分布广,至今没有停止。目前海外潮人遍布世界五大洲4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泰国约有500万人,马来西亚和印尼各约有80万人,新加坡约有50万人,越南约30万人,柬埔寨约20万人,老挝约10万人,美国约30万人,加拿大约10万人,法国约15万人,澳大利亚约10万人(杜松年《潮汕大文化》。)菲律宾、老挝、文莱、巴西、意大利、德国、法国、比利时、英国、新西兰、丹麦、瑞典、瑞士、几内亚……等等,都有相当数量的潮人居住。
  在国内,移居各地的潮人也很多,仅广州、深圳就达150万人,东莞70多万,上海市80万,海南省也多达80万人。天津市潮州人约10万左右。现在青岛大约有六千多潮州人。在川潮人估计有十万之众,在成都地区较为集中,约有2万人。
少尉, 积分 2961, 距离下一级还需 40 积分
潮汕人急了
ohkama 发表于
22:36 [/quote[/url]]
下士, 积分 36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7 积分
我在这,你自己去看有关潮商的书吧,费事跟你多嘴,香港论富人最多的群体当然是广府人,人口多嘛,但按密度和财富量来说则远不如潮商,这是毋庸置疑的。放眼世界都是如此。至于罗康瑞,他的影响力在香港没几个能比,你自己去看资料,还有,广府商人在国外是远远不如潮商的(潮商确实主控泰国经济,但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法国、澳洲等地也很强劲;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老大主要是闽南人,广府商人说真的无足称道),在海内也是如此。当然广府人当中的顺德商人非常厉害,这一点还是得首先承认的,其它的放后面说。潮汕联谊会能请到世界大国元首和一些国家元首的贺词以及国家政协主席等出席——这在国内没有哪个商团做得到。
在最近一次亿元以上的“全球华人富豪榜”中,按富豪们的籍贯分析,以潮人的经济实力最强,有60人上榜,占富豪榜的1/6,总财富达820.5亿美元,占总财富近1/4,其中以李嘉诚、谢国民、陈有汉等人为代表。
在2004年《新财富》华商100富人排行榜上,台湾籍(包括祖籍福建)占24人,财产290.3亿美元;潮汕籍19人,财产230.3亿美元;闽南籍14人,财产149.6亿美元,海南籍1人,财产15.0亿美元。整个泛闽南地区入榜57人,财产682.5亿美元,分别占总人数57%,总财产52.4%。在一份2004年世界华人富豪榜上,按籍贯分,以广东潮汕的人最富。有60人上榜,总财富达820.5亿美元,当中以李嘉诚、谢国民、陈有汉等人为代表。居于第2位的是闽南人,有66人上榜,总财富为759.99亿美元。第3是台湾人,上榜83人,总财富是495.41亿美元。以地理布局来看,潮汕人集中在香港和泰国, 又以泰国为最。而闽北的福州人集中在印尼。至于江浙帮,则以香港为主。在2004胡润大陆百富榜上,有排名第一的黄光裕、第九的朱孟依及其家族、第十九的周泽荣、第二十七的黄俊钦。
潮汕向海外移民的历史长、人数多、分布广,至今没有停止。目前海外潮人遍布世界五大洲4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泰国约有500万人,马来西亚和印尼各约有80万人,新加坡约有50万人,越南约30万人,柬埔寨约20万人,老挝约10万人,美国约30万人,加拿大约10万人,法国约15万人,澳大利亚约10万人(杜松年《潮汕大文化》。)菲律宾、老挝、文莱、巴西、意大利、德国、法国、比利时、英国、新西兰、丹麦、瑞典、瑞士、几内亚……等等,都有相当数量的潮人居住。
  在国内,移居各地的潮人也很多,仅广州、深圳就达150万人,东莞70多万,上海市80万,海南省也多达80万人。天津市潮州人约10万左右。现在青岛大约有六千多潮州人。在川潮人估计有十万之众,在成都地区较为集中,约有2万人。
---------------------------------------
英歌山还在吹,香港人中潮汕人占了起码六分之一,加上80万福建人,加起来差不多二百万人了。剩下五百万是客家广府江浙和其他地方的人。当中客家又占了至少四分之一,也就是说广府人数最多就是三百多万人。但是广府富人的数量却是你潮汕的一倍多,而且除了李嘉诚和大刘外,其他潮汕商人的排名都较后,你还说广府有钱人的质量比不上潮汕人?还有,你干嘛拿N年前的2004年排行榜来做证据?新财富这种国内人做的排行榜,权威性也比不上福布斯和胡润。还有朱孟依什么时候成了潮汕人?他不是客家人吗?
福建人的确在东南亚国家很多巨富,但那是以牺牲社会公平和华人利益得来的,靠的是行贿这些国家的土人统治者,跟这些统治者官商勾结。另一方面,这些土人领袖则在有社会危机时就抛出华人用不正当手法经商控制了该国经济的言论,造成当地的土人反华。而华人因为这些福建巨富的不光彩发家史,往往无力反驳。另外这些巨富控制着华人的组织,所以华人不敢也无力反抗土人统治者,即使马来西亚这样的占三成多人口的华人,也只是二等公民,连公务员都不能做。你居然还好意思拿来作为潮汕人很厉害的证据?你不知道在英治时期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首富分别是广府香山人陆佑,广府南海人余东璇吗?为什么到了战后土人当政却没有多少广府人成为巨富?还不是因为英国人相对还公平公正一点?相反,在自由开放的地区如香港,广府人富商一直是最多的。还有在美国,现在的华人首富,从事生物制药开发的陈颂雄,拥有超过七十亿美元,他也是广府台山人。
下士, 积分 36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7 积分
广府商人适合在开放公平公正的环境中做生意,创造了近代的上海和现代的香港,还有当代的珠三角奇迹。
少尉, 积分 173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70 积分
母狗嘲笑母狮,看我以胎生十几只,你一胎才生一只。母狮说:One,but LION!
香港好多富豪,可是能打世界波的有谁?还不是只有李嘉诚以位。那么多广府富豪都躲在香港炒股票,做房地产等生意,谁能象李嘉诚那样到世界各地投标3G网络,谁能象李嘉诚那样到加拿大投资HISKEY石油公司。。我就不说了,只是看到喜欢跟潮汕人搭讪的某位摆谱,就随便给点提示:One,but LION!
翻译:虽然只一只,但毕竟是狮子。
下士, 积分 36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7 积分
母狗嘲笑母狮,看我以胎生十几只,你一胎才生一只。母狮说:One,but LION!
香港好多富豪,可是能打世界波的有谁?还不是只有李嘉诚以位。那么多广府富豪都躲在香港炒股票,做房地产等生意,谁能象李嘉诚那样到世界各地投标3G网络,谁能象李嘉诚那样到加拿大投资HISKEY石油公司。。我就不说了,只是看到喜欢跟潮汕人搭讪的某位摆谱,就随便给点提示:One,but LION!
翻译:虽然只一只,但毕竟是狮子。
--------------------------------------------
你那句英文是人都能看得懂,不用翻译了。不过你所说的李嘉诚比较国际化这句话,我还是认同的。广府商人还是应该反思,不能窝在家里炒房,要多做国际化的生意,还有,应该多做科技性的企业。
下士, 积分 36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7 积分
占据了旧上海经济半壁江山的广东商人zt
改革开放后广东经济迅速发展,成为全国经济第一大省,在八十年代时有东南西北中发财到广东的说法。但到了九十年代后,由于国家战略重点同时转向江浙沪的长三角,于是一些自上而下的奇言怪论应运而生,到了近年来发展京津地区,这类言论就更多了:什么广东人不喜欢受教育,文化程度低,只能做低端的劳动密 集型企业。江浙人受高等教育程度高,将是中国发展先进产业的希望。什么广东人不是企业家,只会压榨外来工的血汗钱。还有人干脆说广东不出企业家,只是一帮子土农,利用地利收租发财,广东的发展完全是靠某老人在南方的土地上划了一个圈,划了别的地区也会发展起来。还有人说近现代中国只有浙江商帮福建商帮。甚至还有人拿上海的GDP逼近香港说香港过去几十年也是靠中国极力扶持发展起来的,香港的有钱人都是以前老上海的江浙人因避战乱跑过去的。
这里我们且不说广州是中国历史上自南北朝后从未闭关的港口,在除南宋元朝外的年代里都是中国对外贸易第一大港,清朝时广州的十三行对外贸易商人与北方山西的晋商江南安徽的盐商属于最有钱的群体,其实比后两者还有过之。广州和扬州是清末鸦片战争时中国仅有的两个付赎城费避免英军攻击的城市,当时扬州还不是现在被人认为是苏北那样的破落悲惨境地,而是因为漕运盐运银庄发达而仅次于苏州的江南第二富裕之地。扬州当时共筹了五十万两银赎城费,而广州方面十三行商之首的伍家就付了一百万两银,另外十三行全体又付了一百多万两银。在清末晋商徽商衰败后粤商以多年的对外贸易经验娴熟的英文广阔的国际视野成为中国近现代工商业里面最有份量的一个群体。就是在近代的中国经济中心东方之珠上海,所谓的十里洋场世界大都会时代,以香山(如今的中山珠海的前身)商人为首的粤商可谓撑起了早期的上海,也是后期唯一与宁波商人为主的浙商并立的群体,什么苏南商人,苏北人,上海本地人及其他地区的商帮都只能够望而兴叹。最多时只有十三万人的广东人,在顶峰时达到三百六十多万人的国际大城市上海仅属于一个小群体,但是却在当时中国最大的工业锦纺织业中占非常重要的地位,在作为老上海经济命脉的华资烟草业百货业食品制造业电影业影院业旅馆业酒店业茶叶业采矿业银行业化工业化妆品业报刊业等先进产业都占了主要甚至不少是垄断性的地位,可以说上海半城华资经济掌握在广东商人手中。上海五大民族工商业家族中广东就占了两家,分别是永安系统的郭家和南洋烟草的简家,江浙的刘鸿生家族和荣宗敬家族合起来也只是占了另两家。而且统益系统的吴家南洋烟草的简家和永安百货棉纺系列的郭家则先后成为老上海民族工商业中从二十世纪初到新中国建国前最有钱的商人。广东人陈炳谦郑伯昭也是这个时期上海滩最有钱的大买办。可以说从广州十三行到旧上海的广东商帮再到香港崛起直到现在的泛珠三角粤商,是一条可以连得上的轨迹。
1949年前在上海的广东人是怎么一个群体?除了为粤资企业工作的高级员工和少量从事家庭服务工作的佣女外,多数都是外资大洋行里的买办和民族工商业的企业家。买办这个词在建国后被视为贬义词,实际上是我们现在说的外企驻中国高层兼且是外企的经销商,最高级的洋行买办,香港人称之为大班,其势力之大,收入之高,不低于大华资企业的老板,甚至更高,毕竟当时华企与洋企的实力影响力对比还远不如今天。事实上很多近代民族企业家本来就出身于洋行买办。所以当时在沪广东人绝对是上海社会里的上等人,他们的特征是熟习外语,穿西服,开着当时天价的小汽车,在大华资企业大洋行或需要外文人才的政府机构如海关工作,有不少老外朋友,很多人父母是华侨,本身在上海的外国教会学校或留洋受过高等教育,属于有现代工商业知识思想前卫的富二代。就是住在当时四川路或其他地方的 一些中下级广东人,也经常遇到类似这样的事:因为小巷窄小,访望自已的华侨亲戚小汽车开不进来,时不时按喇叭,最后,一个西装笔挺的老头挽着个小姐,指使秘书在司机的帮助下从车上拿出几袋礼品在广东人的迎接下走进小巷,那些小肚小肠穷得屁股生烟的本地邻居们还以为这广东人故意想出风头,又妒忌又气,其实这时候广东人往往唯恐是惊扰了大家阻碍了交通。
1945年出版的《上海百业人才小史》,里面有6000多个名人,主攻中国近代史城市史的上海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宋钻友在《香山与上海》一文把他们的学历做了一个统计,这里面人口最多的江苏、浙江和广东,三个地方的旅沪名人的统计,在一万个旅居上海的人当中,江苏一万人当中有1.054个高等学 历的人,包括留学和国内大学以上的学历,不包括专科。浙江1.6人,广东有8.33人。就是说当时在沪广东人的人口文化素质要远比另外两个省高。
所以,近代广东商人一向是注重子女教育的,至于为什么当代中国电视电影里出现的老广都是清一色的穿着不合身的西服,挂着大金链,咧着大金牙,问着小 姐一晚水饺多少钱的北方煤老板似的暴发户?这不能怪广东人。只能怪当初民族工商业的发展被打断了,几十年后随着改革开放,只能由一些农民重新奋起,延续那 一代的实业救国实业致富梦。真正的世家都在香港,变成香港人了。下面我们来看看当时的那些著名的广东商人:
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旧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民族烟草企业,时至今日它的分支企业广州的双喜,上海的红双喜,武汉的红金龙黄鹤楼仍对中国烟草企业发展有巨大的影响力。最近看新闻说广州和上海有意联合,而双喜和红双喜合起来销量超过400万箱,已经超过红塔山,是中国最大,在世界上仅次于万宝路的世界第二大 卷烟品牌。难以想象如果武汉的红金龙黄鹤楼加进来,会是怎样一个规模。
简照南,简玉阶兄弟,广东佛山南海广府人,少年时随叔父简铭石去香港日本经商,主销广东磁器、布匹。后来在曼谷经营百货和轮船公司,赚了大钱。1905年与越南华侨曾星湖于香港合办广东南洋烟草公司,生产&双喜&、&飞马&、&白鸽&等名牌香烟,但3年后即亏本歇业。在简铭石的支持下,公司在整 理后改名为广东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简家居多数股份。
推翻满清后,爱国心受鼓舞。二人抓住时机,新产品畅销华南及南洋各地。一战期间,公司迅速发展,1915年,资本额增至100万元。1916年在上海设立分厂,每年盈利均高达百万元。1918年改上海厂为总厂,工人总数万余名。1919年, 面对英美烟草公司的压迫,登报招股,扩大改组,张謇、虞洽卿等知名企业家纷纷出资入股,资本扩大为1500万港元。于上海、香港两地共设5厂,同时开办锡纸厂,并在烟叶产地设收购处焙叶场。简家仍占股份的50%以上。在一篇关于荣德生荣毅仁家族的文章中提到,至1919年荣氏的茂新、福新、申新三家总公司,已拥有12个面粉厂和4个纺织厂,资本总额达1200万元以上,居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第二位,仅次于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可见在二十世纪一十年代末至二十 年代初,南洋兄弟公司是上海乃至于中国民族工业数一数二甚至是最大的企业。从1920年开始,南洋进入了巅峰期,年均利润达400万元,在当时上海乃至于 中国的民族工商业中都属于天文数字。西方企业史学家钱德勒在《战略与结构》一书中指出,在简照南的带领下,在专业人士的推动下,南洋的行政管理日渐专业 化,在结构上更能紧密结合,变得越来越像西方的大企业。
1923年雄才大略的简照南仅五十三岁就突然病逝,南洋兄弟烟草的命运开始悄悄逆转,前几年状况还好,1925年公司再度扩大,浦东汉口设新分厂(即现在的武汉卷烟厂),生产到现在都很著名的黄鹤楼和红金龙香烟。1926年南洋兄弟烟 草公司盈利二百三十万元,卷烟产量占全国同类产品的20%,是民族烟草业第一大品牌。1927年10月企业实际自有资本已近2000万元。但从1927年 开始,由于竞争加剧,民族资本得不到保护,简玉阶达不到兄长的前瞻性和控制力,家中后辈比不上简玉阶,更不成器,公司开始亏损。1928年和1929年, 公司巨亏545万元,幸好1929年釆取措施,各厂全部更换上新式美国卷烟机,提高了生产能力。直到一九三二年才有好转,但年度利润再没有超过60万元, 仅为简照南时代的一个零头。1930年代初,日军占领东北,日本烟草迅速覆盖东三省和华北,公司进一步遭到挤压,1937年宋子文借机低价控股了该公司。 简玉阶任董事,实际处于闲职地位,简家转投其他事业。之后直至新中国建立,公司一直为官僚集团把持和控制。解放后公私合营,简玉阶任副董事长,并被选为全 国政协中15名工商代表之一,随后被任命为国务院财经委员会委员。
电影院及电影制作业(广东商人在这两个产业中占据了多数的地位,无论是抗战前还是抗战后)
吴朝和 广东人,创办广东大戏院(也就是现在的群众演剧院)。1931年2月竣工,为上海主要粤剧演出场所,兼映电影。观众厅2层,设1280座。同年9月黄金荣接手,称荣记广东大戏院,逐步成为上海演出粤剧的唯一大剧场。
梁湘甫、梁海生&&广东人,与人合伙建造融光大戏院,1932年11月开幕。后称国际电影院。6年亏损24万元,1937年7月起停业清理。八一三事变后,由日人占领。抗日胜利后作敌产接收。
曾焕堂 广东人,大世界老板黄楚九的二女婿,1917年合伙创办上海大戏院,并任总经理,是第一间华资电影院。通过谈判,先后获得很多美国电影公司影片经理权或先映权,在第一时间首映了《赖婚》《月宫宝盒》等一大批重要影片,对中国早期影坛产生很大影响。 后通过资本运作买下了大戏院的所有股权,成为华商独资经营人。他想在制片、放映、代理经营等方面都有所染指。经过几年的筹备,1924年中华电影公司宣告成立,黄楚九等九位名流出任董事,曾焕堂是董事并兼任总经理,并成立附属的中华电影学校,是中国第一所电影学校。录取名单中包括了后来的中国电影皇后胡蝶, 曾焕堂亲任校长。原定6个月为一 期,后因股东之间产生矛盾,公司宣告解散,上了五个月的课就解散了。中华电影公司的解散对曾的大志是一大打击。其后他为了给黄楚九之子黄钟甫还赌债,拿出 了全部积蓄,并将上海大戏院的股份通通出让,彻底告别一手所创的影院。不过雄心不灭,抗日战争前夕接手了卡尔登大戏院。曾也是上海30年代话剧运动的推动者之一,积极支持和参加抗日救亡。1938年出资创办抗日报纸《导报》。找英商做发行人,实为避开日寇和租界当局的阻挠所采取的策略。后英商被收买,提出终止合作关闭报馆。1939年《导报》正式停刊。新中国成立前,曾去了香港。
何挺然 广东香山广府人,1926年创立了北京大戏院,南京大戏院,美琪大戏院,又购入丽都等两间电影院,以拥有五间电影院在上海影院业中雄霸一方。压倒了雄踞沪 上多年的卡尔登戏院和奥迪安戏院。其实后两者也先后属于另两位广东香山商人。后面会提到。建国后要在上海二十多个影戏院中选一个做上海音乐厅,结果选了南京大戏院。今天,以高文化水平高品味为傲的上海人到上海音乐厅听小提琴钢琴交响乐表演时,不要忘了这是两位广东人的心血,另一位是留美回来的建筑师范文 照,广东佛山顺德广府人,当时上海、丽都、南京、泸光和美琪五家剧院以及上海青年会宾馆都出自于他手。
卢根,广东中山广府人,电影发行大王及电影院大王,何挺然外另一位影院大亨。经营冰块生意致富。1919年,开始与友人合股开设香港一间电影院。不 久创办公司代理西片,在一个很长时期内垄断香港与内地的西片发行。1925年又合资建香港皇后电影院,并乘势收购在华北拥有多间戏院的外商平安公司。1930年与美资合资在上海建造国泰大戏院,也就是现在著名的国泰电影院。1933年时买入并投入大量资金重建改造现在上海人所见到的大光明影院,下设弹子房咖啡厅舞厅及主剧院,因装修超豪华,被称为远东第一影院。同时并买入附近的著名英资卡尔登大戏院(建国后称长江剧场),后卖给曾焕堂。全盛时期据称在 全国有49家电影院。又与罗明佑等筹组联合电影公司,准备上市,其他董事包括了东南亚客商胡文虎,犹太地产大王沙逊。1935年投巨资创办香港首间建有摄 影棚的凤凰影片公司,招聘并培养大批知名电影工作者和演员。后因与合作外商纠纷,致使资金周转不灵,宣告破产,凤凰公司亦告结束。不过仍有很大的财力,后 在广州经商,又移居上海,一直准备重振旗鼓。抗战时日汪政府请他出来主持上海电影院业,坚拒。抗战后孔祥與他商议在上海建当时世界最新型電影院,因内战 也告吹。后错过了多次赴港机会,最终平安公司解放后被赎买,文革时病死大陆。当年大光明影院的卖点除了装修就是看电影一手拿可乐一手拿爆米花。
高永清,广东潮汕潮洲人,1928年跟美商合作买进地皮,建起了大光明戏院,不过不久因经营失当,1931年停业,卖给同是广东人的卢根。卢接手后又花了巨资装修重建。
郑伯昭 广东香山广府人,英美烟草公司大买办。1925年与美人托马斯合资开设奥迪安影院,惜在1932年毁于一. 二八炮火。后来又在宁波路建造了新光大戏院,1994年后改称新光影艺宛。
罗 明佑 广东广州番禺广府人,世家子弟,父亲是香港洋行买办,叔叔曾是北洋政府的司法部长,1919年在北京开设真光电影院,立志办廉价电影院给平民百姓和學生,真光被火灾烧毁后又建新真光。1927年建立华北电影公司,任总经理。1924年在北京在天津日租界和华界建多间影戲院。把洋商平安公司的几间影戏院打得落花流水。1927年建立华北电影公司,任总经理,董事长是好友卢根。1929年,他在华北东北等地所拥有的影戏院已达20余家,控制了北方5省的电影放 映和发行事业,并与上海、广州的影院公司建立联络,一举成为当时国内最大的影院托拉斯。并不满足,1929年,与广东同乡黎民伟合作,拍摄阮玲玉主演的 《故都春梦》,取得不错的票房,坚定了创建电影制作托拉斯的野心。1930年,华北电影公司和几家大电影公司合并,成立旧上海时代唯一的电影托拉斯组织, 中国近代最著名的联华影业公司,董事长为当时香港首富,广东宝安广府人何东,罗任总经理。聚集了最强的制作班底,导演蔡楚生、孙瑜、史东山等,编剧田汉、夏衍,阮玲玉、金焰等著名演员,制作出渔光曲,神女(阮玲玉代表作),王老五(称娶不上老婆的中年单身汉就是源于这部电影,江青主演,呵呵)等电影。在抗 战中见尽人生百态,成为基督教牧师。
郑正秋 广东潮汕人 三十年代上海稍微能跟联华相提并论的是明星电影公司和邵逸夫兄弟(当时主要负责人是哥哥邵醉翁)的天一电影公司,邵氏的发展当时已转往南洋和香港,面向当 地的华侨。明星电影公司的主要负责人就是宁波人张石川和郑正秋。现在很多的记述想当然地说张石川是老板,郑正秋是导演。其实张石川是比较异类的商人,家境贫穷,靠英文好当上洋行买办,但是运气不佳,开始时几年内做了幻仙电影公司等几项生意,做什么亏什么,最后一次向有钱的岳父借钱开大同交易所,结果亏得只剩下几千元,于是跟早就认识的郑正秋加上另外三人一起合作开电影公司,他也做导演。郑正秋也不只是个书生气的导演,尽管他的身体确实很差,实际上来头很大,他爷爷郑介臣曾是十九世纪后期上海烟土业大亨,靠做当时合法的鸦片成为上海潮汕人商会领袖,在上海鸦片史上有一定的地位。这烟土栈后来就传给儿子,曾经也想传给郑正秋,但是郑一开始还行,后来就亏了几次,于是主动提出让弟弟来接手,自已搞比较喜欢的艺术。所以张石川和郑正秋都是比较前卫喜欢艺术又有点同情心的富人,又都亲力亲为做编剧导演的工作,我比较相信张郑都是老板。明星电影公司从1922年开始创立,至1937年抗战中止,是中国电影早期的霸主,也是当时中国营业时间最长的电影公司,代表作《火烧红莲寺》《十字街头》、《马路天使》。
蔡楚生,广东潮汕潮阳人,他和郑君里(广东香山人)主持的上海昆仑影业公司是抗战胜利后最主要的电影公司,据说表面上是私营,实际上背后是党的地下组织。拍出了著名的《一江春水向东流》等电影。
当 时上海是全国的商业中心,南京路又是上海的商业中心,而作为商业领域代表的高档百货公司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当时南京路上最高档的四家华资百货公司,永安先 施新新大新,全部是广东香山广府商人创办并拥有的。当中最先办的是马应彪等人的先施公司,居首的是郭乐郭顺郭泉的永安公司,新新公司则是由李煜堂和李敏周等人创办,当时还设有第一座中国人的播音电台,介绍公司经销的商品并邀请名人发表讲话。 如果说原来南京路已经是上海最繁华的商业地段,那么有了四大百货公司的南京路就真正成为全国的商业消费中心。要知道这四间百货公司都不止是上海一个公司一幢楼这么简单,而是在广州香港都有分店的连锁百货,而且,这个百货公司也不是仅购物,而是拥有整个现代的shopping mall(购物中心),里面的高档餐馆高档旅店舞厅弹子房这些娱乐措施全都各自属于这四大百货公司,永安公司也不止是一个高档百货公司那么简单,经过三十 年的发展,到解放前,它形成了了一个庞大的工商业系统,下面还有当时全国第二大的锦纺织企业,一万多人员工,还有在上海惊人的房地产投资,然后在金融方 面,在香港方面开设了银行,在上海也开设了多间保险公司,除此以外,在澳大利亚还办有水果批发生意和华侨汇兑生意。我个人认为永安系统的郭家要比同时拥有申新纱厂系统和福新面粉厂系统的荣德生荣毅仁家族更有钱,很可能是旧上海最有钱的民族工商业。
有人说那为什么毛主席要说荣家是全国工商业里唯一称得上是财团的企业?我认为有几个原因:
1, 荣家的确是棉纺织系统里面固定资产最多的企业,纱绽数最多。但是看了一些介绍荣家的文章,里面都提到荣家是以高借债多建厂房的办法发展。所以发展到了三十年代中就已经遇过资产六千多万,同时负债也是六千三百多万的情况,差点就垮掉。相反永安郭家则是采取招股的方式筹集资金,仅在大约1934年的时候因为老合作银行广东银行曾出现挤堤,而且自已在上海开银行的申请没有被国民政府批准而出现过资金困难。而且后面会说到荣家的纱布质量比不上统益的吴家,更比不上永安的郭家,所以每个单位纱布的利润比不上永安。荣家的福新系统的确也是全国最大的面粉厂企业,但是当时南方吃面食的机会不多,重点还是东北华北,自从1930年初东北被日军占领后,福新系统就已受到重大的挫折。其后的解放战争也是在东北华北激战多年。这个面粉销售系统会不受影响 吗?
2,荣家比起郭家的政治态度要积极。荣德生在抗战后被人绑票过,当时绑票者是军统毛森的部下,虽然破了案,但是荣家付出的六十多万美元都被军统拿了。而且蒋经国在上海打老虎压抑通胀时,曾经捉了荣德生哥哥荣宗敬的大儿子荣鸿元,作为倒卖的典型,后来给了一百万美元才放出来,出来后不久就 带一些钱去了巴西。荣家对于国民党是绝望的,所以那么多资本家都去了香港台湾,作为荣家领军人物的荣德生(他大哥荣宗敬早在抗战时已病死)却和儿子选择留在了上海。相反,郭家的创业领军人郭顺郭泉(郭乐也早在二十年代就病死了)都没有留在上海,而且还租了架飞机叫第二代中的重要人物郭棣活去香港或国外,只是郭棣活本人选择了留下来,郭的想法也只是中国那么多人口,任何时期都需要有衣服穿,如果我跑了,棉纺织厂的经营怎么办这种朴素的想法,当然估计两家心里都有希望政策有变能保住在上海庞大产业的思想。老毛表扬荣家估计也是出于政治宣传的本意。
3, 从中国传统思想和马列思想来说,工业家要比商业家受欢迎。中国古代说的士农工商,商是最低下的。而永安属于民国时期商业流通销售领域最大的企业。建国后中 国的教科书上说起那些近代的民族企业,主要也是表扬工业企业,因为他们觉得工业再剥削人,也带来了先进的技术。郭家在棉纺产业上是次于荣家的。
4。郭家属于广东商帮,广东商帮是外来人,光论人数在上海也是较少的。而荣家属于上海江浙一带的土生江浙商帮,而且蒋介石背后的支撑力量之一就是江浙商帮,把握好荣家这个典型,无论对于安抚稳住江浙商帮接受社会主义改造还是对台宣传都有一定的作用。
我认为郭家最富的原因:
一,本身仅棉纺方面百货方面的产业已经很大,而且金融领域有在香港做银行在上海做保险还有在澳洲做侨汇,在美国也有企业。二,上海永安仅是永安全国布局中最大的一个基地,另外还有广州中山梧州香港等公司,香港是最开始的基地,也就是说当解放战争开始后,最影响的是早在二战中失去公共租界的上海,香港还是英国的殖民地,大陆越乱,香港越多富裕的难民,香港永安的收入就越好。直到现在先施永安仍然是香港最大的两间华资百货公司。换句话说,永安可以失去大陆的企业,但是荣家没了大陆的企业却基本没了事业。后来荣毅仁荣智健他们在改革开放后到香港或在中国办企业,已经属于官商。而永安却一直都是民商。三,永安本身既做工业又做商业,还做房地产业,有效的规避了旧中国政治战局混乱带来的风险。永安一开始是跟犹太商人哈同签了三十年的合同在上海地块最高价的南京路建有六层欧式大楼,后来怕大业主哈同在约满后不续租也不肯卖地,就在邻近地方买了块地建了共二十二层,高72米的永安新厦,用封闭式天桥跟永安大厦连在一起,在当时属于绝对的摩天大楼。我举个例子吧,当时最高的远东第一高楼,也是直到六十年代末才被广州宾馆取代的国际饭店,是被有北洋军阀背景的上海当中最大的四家银行集资建的,总共也就83米,而且是建在当时地价稍低的跑马场地段。接下来比较高的还有沙逊大厦,当时外滩最高的建筑物,76米,属于洋资地产大王犹太人沙逊。再接下来就是中国银行大厦,比沙孙大厦稍为低一点,中国银行属于是官商,接下来能高过永安新厦的高楼相信也不多了,也就是说永安新厦属于华人民资在上海地价最高的地段建的最高楼。而且就在1948年内战已对国民党不利经济通胀萧条的情况下,郭家二代的郭棣活还在上海建成了一栋著名的玻璃洋房,据说光地毯就用了二百根金条。四,我曾经问过一位老香港人,说香港五六十年代最富的有钱人是谁?本来已想到他会说是著名的何东。结果在他沉思一会,我提醒何东后,他说何东算一个,另外郭泉在香港也有很多地。可见解放后永安虽然失去大陆的企业但仍然拥有巨大的财富。直到八十年代初永安才因为经营上的失误和家族成员丑闻,把永安银行出售给了恒生银行。五,国内的一些书也有提到解放后申新系统经营困难,当时陈毅他们为了帮助荣家,还把其他著名的纺织企业老板郭棣活刘靖基他们请来做参谋。郭家在棉纺织业的一些情况在下面会详谈。
中士, 积分 632, 距离下一级还需 369 积分
路过!!!!!!!
下士, 积分 36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7 积分
此外,先施公司的马应彪,新新公司的李敏周,大新公司的蔡昌等都是当时上海商界的著名商人。
棉纺业(当时中国的第一大产业,永安郭家长期排第二位,统益吴家很可能排第四位)
郭子彬&&广东潮汕潮阳人,通过烟土致富后,与表弟郑培之合创鸿章鸿裕两家纱厂及鸿祥鸿丰等六家钱庄和四家面粉厂,成为上海早期著名锦纺业企业家。1913年,无锡的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在上海创办福新面粉厂,因资金不足,商请郭子彬的表弟郑培之出银3万两,建造厂房供荣氏兄弟租用。“福新按建筑费年利一分计,每年付 租金3千两,租期十年”。看到荣家设厂获利甚丰,而建厂房收租仅得小利,郭子彬、郑培之遂决定投资实业,于1915年耗银150万两创办鸿裕纱厂。鸿裕纱 厂的厂址在麦根路,建厂时购地近百亩,聘请英国工程师设计,拥有纱锭62816枚,布机244台,实为纱厂和布厂两个厂,产品以宝鼎为牌。由于当时欧洲大 战方酣,棉纱出口锐减,中国民族棉纺业销售甚畅,鸿裕厂的宝鼎牌棉纱运销各地,甚至出口东南亚,鸿裕厂开工后因此获利甚丰。后来将鸿裕厂卖给永安系的郭乐、郭顺兄弟,集中精力办鸿章厂。
吴麟书,原名毓曾,上海纱业巨商,上海地方志标明为广东肇庆四会广府人。少年开始随父在沪学做生意。 1908年与人合设源盛洋货号,不久独营。一战期间,经营印度纱获利致富并独资开设益大纱号,除经销印度纱外,还为洋行推销进口棉纱;同时大量买进大英商怡和纱厂股票,成为董事,并取得独家经销权。后又投资宁波和丰纱厂董事、中国水泥股份有限公司龙潭工厂(又称中国水泥厂)任董事长,独资及合伙开设益成等4家金号进行黄金交易,经营房地产。至1918年底,已获白银达500多万两,成为当时上海3个最大棉纱商之首。
1919年,吴麟书与人合作投资白银30万两(吴占70%)创办统益厂,任总经理。该厂生产金鸡牌线团和20支棉纱,为当时全国唯一的全能辘线厂。次年,又增资白银40万两增产,厂名更改为统益纱厂。又投资开设崇信、大丰纱厂。后统益厂再度增资90万两,增添纺机。1921年,为了与日本投机商相对抗,和荣宗敬等 人发起成立旧上海六大交易所之一的上海华商纱布交易所,发起人中排名第一,可见业界的地位。到1924年,因为申新荣家的“人钟”牌质量下滑,纱交所决定 改以统益纱厂的“金鸡”牌为标准纱。后因军阀混战,市场上纱贱花贵,慢慢困难,1925年招新股合150万两继续经营。1927年,因抵挡不住英商的廉价 线团倾销转为生产棉纱和股线。1928年统益纱厂改与印度人合资,并与荣宗敬徐庆云等五家大华资纱厂一起成立复兴公司,企图振兴华资纱厂。1930年病 故,其子吴瑞元接手。
1937年纱交所期纱炒作影响到面粉价格上涨,面粉交易所也因多空争执而宣告停市,抢购潮此起彼伏。吴瑞元是巨额多头之一,蒋介石下令“彻查”。结果吴瑞元被予以纱交所退职处分,另有九家商号罚款。传背后指使者是孔祥家族成员,抗战爆发,涉案官员终以“证据不足”而不了了之。1934年,吴瑞元发起创办永大银行(银号?),总行设在上海。抗日战争之前仅设有南京分行,抗日战争胜利后,将分行迁移苏州复业。1937年抗战爆发,杜月苼发起劝捐最少三 十万件棉背心运动,当中仅吴瑞元就认捐了五万件背心。邵声涛、吴瑞元并曾分别购买救国捐五万元和十五万元。
新中国成立前,统益董事长吴瑞元转移去了香港,统益总经理董春芳仍留守上海。1950年的人民日报中一篇上海通讯称统益纱厂当时有纱锭六万三千余枚,电力织布机三百多架,员工共约二千八百人。是上海剩下五十四家纱厂中规模较大,设备较好的一家。这五十四家纱厂中,只有九家能自己支撑,统益即是其中之一。为解决财政困难,1950年发行国家公债,第一期上海承担了三千万分,而荣毅仁兄弟认购了十二万分,是上海最多的,郭棣活代表粤商永安公司认购了十万分,刘靖基兄弟在上海纺织业三大巨头中排第三,为下属两个厂认捐了4.5万分,而董春芳就认购了5万分。不要忘了是董春芳,因为统益是家族企业,作为总经理的董,财力很可能不及原董事长吴瑞元。
郭乐家族,广东香山广府人,早年到澳大利亚谋生,先帮人种菜,后与人合资办永安果栏,又从事侨汇等生意,其后与弟郭泉等人招股集资创设香港永安百货公司,接着在广州办大东酒店等企业。1922年,由郭乐及其弟郭顺等人在上海创建永安纺织股份有限公司,郭乐任董事长,郭顺任总经理。“永纱”创业15年,发展成为5家纺织厂和1家印染厂的纺、织、印、染全能企业公司,据说全盛时达到九个厂。永安设在吴淞口的永安纱厂,最兴旺时员工超过2万人,是全国最大的纱厂,合起来称永安系统。到1936 年拥有纺锭25.6万枚,线锭3.19万枚,织机1542台,印染机244台,在上海民族棉纺织业中纺锭占23%,线锭占26%,织机占17.61%。职工13000余人。纺锭、织机都是引进当时英、美、德等国先进设备,“永纱”在同业中享有设备好、技术精、管理严的美誉,1926年初,上海华商纱布交易所确立的16支棉纱标准等级,以申新的“人钟”牌为标准品,永安的 “金城”牌被列为“等上级”,每件纱布的价格要比标准品高出3两,比同为“等上级”的日商内外棉厂出产的“水月”牌也高出2两(“水月”牌比标准纱高1两)。永安纱厂的产品是中国唯一华侨资本创立的近代棉纺织企业,规模之大,在中国三四十年代的民族棉纺织工业中仅次于荣宗敬荣毅仁家族的申新系统纺织公司。
霍守华,广东佛山南海广府人,上海总商会会董,他一手造就了今天的安徽省最大城市之一马鞍山市。清朝末年,作为米商的霍守华,把顺泰成米号落户芜湖。其实,早在镇江经营米粮采运业时,他就已经在上海开设了租赁轮船公司,又与人合组芜湖同丰机器碾米公司。通过多年经营,几项事业获得甚丰,于是一心要办更大的企业。在几次合资探矿失败后,终于在桃冲获得成功,创办了上海裕繁铁矿股份公司,开设经营铁道,建筑驳岸,至2018年冬季竣工,规模宏大。又在芜湖、繁昌设立分公司及矿山事务所,任董事长。建矿初期,由于缺乏技术装备,效益低下,至资金快枯竭时,不得已与日本三井洋行合作,订立了四千万吨铁矿石的低价买卖合同,分四十年交货;三井以六厘息先借款二十万作为开办费。1924年,裕繁铁矿生产的铁矿砂达到34万吨,约占全国铁矿砂总产值三分之一,仅次于湖北的汉冶萍公司,为全国第二大铁矿山。为摆脱日方操纵,聘请英美技师,培养技术人员,想逐步收回主导权。在五卅运动中,上海总商会对募集捐款、济助工人较积极主动。霍守华在大会上首先提出对工人捐款救济。又曾捐巨资赞助皖籍学生赴法勤工俭学,其中即有陈独秀的两个儿子。抗战 期间日军强行接收矿山,“聘”霍为公司高级职员。胜利后,铁矿被判为敌产而予以没收,霍在上海的私宅也被国民党要人陈诚、桂永清占用。建国后,从1953年到1983年的31年中,该矿是马鞍山钢铁公司最好的一个铁矿,出产650万吨左右的优质矿石。
1915年,广东商人阮霭南、周元泰(香山人)合伙创办了上海开林油漆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第一家油漆制造厂,也是民族涂料工业的发源地。不久,在闸北租地自建工厂。1930年,又自置地产十五亩,新建钢筋混凝土三层厂房,开始生产喷漆。国产油漆的崛起,抑制了洋漆的倾销,上海油漆市场出现竞争激烈 的局面。1935年,英商永光公司,微利倾销,以图独霸市场。开林、振华、永固3家厂签订公约,一致对外,开发多品种,与洋漆抗衡。1937年,开林厂被日军占作军营,其后被迫卖给日商。1946年,全部日汪时期涂企产权由国民政府接收。不久,黎润生、阮霭南赎回全部产权,由在二十年代曾任上海总商会会长的广东人冯少山任董事长。1950年改国营开林造漆厂。先后有十几家油漆厂并入该厂,这些企业的商标也归开林厂所有,可见该厂在业界的地位。
1918年,日本华侨容子光偕兄容祝三来上海,与广东同乡潘声甫,潘惠明兄弟合伙在虹口开设中华制造橡皮有限公司,为上海第一家私人创办的橡胶厂。当时议定资本2万元,由潘声甫出任经理,容子光担任总工程师。到 1932年时,仅上海一地就发展到48家橡胶工厂,资本总额达400万元左右,其中资本在10万元以上者有11家,其中最大的为大中华橡胶厂,资本110万元;其次为劳敬修1931年创立的大用橡皮厂,资本50万元,职工850人,生产“八角”牌胶鞋、热水袋、日产胶鞋8000双。在八一三事变后响应号召迁往重庆,但在内迁途中机器设备损失殆尽,部分职工被重庆中南橡胶厂吸收,传授生产经验。1929年邓风墀创立广东兄弟树胶公司上海分公司,资本金为20万炼胶机18台,职工1000余人,日产万双“飞马”、“双飞剑”运动鞋。也就是说在抗战爆发前上海第二第三大的橡胶厂都是广东人创立的。
劳敬修,广州广府人。广东高等高业学校毕业。1905年任泰和洋行买办。1906年在南京创办金陵自平水厂。1911年后任上海总商会议董,北京政府农商顾问、交通部谘议,参与创办广东银行,任总经理。1920年出席万国红十字会,任中国委员。后与人合办上海保险公司、中华国民制粮公司、上海先施百货公司及大用橡皮公司。1928年后任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常务董事。抗日战争胜利后,任上海市参议会参议员。建国后,当选为第二、三届全国政协委员。
1919年,广东商人黄景康创办中原油墨公司于上海,备有轧墨机八台,日产油墨2400磅至2800磅。该厂油墨制墨原料松香、油脂等均为国产,故 售价低廉。1920年,广东商人陈醒吾在上海创办灵生油墨公司,备有磁质三辊轧墨机一台、钢质三辊轧墨机12台、钢质盘旋调墨机两台,日出油墨达千磅。销 售品种以印书籍和报纸的黑色油墨为主。用骆驼牌商标。产品畅销于上海、广州、山东等地,且有出口国外者。抗日战争爆发之前,国人自办的油墨制造厂,还有好 几家。但是以陈醒吾创办的灵生油墨公司生产的油墨数量最多。
郑藻森、刘电生 广东中山广府人,1919年,将在美国的香亚化妆品厂迁入上海,最开始资本为50万元法币,工人45人,生产金钟牌化妆品,其中“芝兰霜”最负盛誉,年产 值50万元法币。到了1928年,上海的化妆品厂已发展到130家,但大都是小型厂,最负盛名的有香亚公司的芝兰霜,时称泸上化妆品之王。也很著名的有永 和实业公司嫦娥霜及另一粤企先施公司的白兰霜、千里香等。以先施来说,当时推销网络,分布天津、北京、南京、长沙、营口、奉天和哈尔滨各地。到了1936 年,先施网络已遍及东南沿海、大江南北和西北内地。其后一路战乱,直至大陆易手,先施化妆品制造与销售业务遂全部结束。
旅社(现在说的大酒店)
郭标 广东香山广府人,是著名的澳大利亚侨领和实业家。1900年在澳洲新南威尔士任保皇会值理,为争取华侨的权益,主张反对“白澳政策”,并联络澳洲六省之华商会为侨胞之权益“合群策力,据理抗争”,受到华侨的尊敬。在实业方面与堂兄弟郭乐郭泉等创办永生果行,任经理;1917年与刘光福、余荣等人集资创办中澳船行。同年受孙中山先生邀请, 从澳大利亚回国与郭乐等人在上海创办“上海永安公司,并任总监理;1920年受孙中山之托创办国民印务局,并任筹备处主任;1921年与马应彪、蔡兴等人,“倡办和投资国民商业储蓄银行”,也投资先施公司等。
上海1946年时在旅业同业公会注册的会员大约有425家,其中规模宏大的甲级旅馆有35家,当中包括了长期的远东第一高楼国际饭店(直到1968年中国第一楼的地位才被广州专建来招待广交会外宾的广州宾馆取代),
另外较著名的就是上海早期最好的四间新式大旅馆“三东一品”(即大东、东亚、远东、一品香四家),当中的大东旅舍,因为就在永安百货公司大楼里,所 以与永安公司同日开业。该旅社装饰考究,设备齐全,并设有大东酒楼、舞厅、酒吧和弹子房。设有中菜、西菜,每天有菜单送至旅客房间,顾客可以随意点菜,服 务员把酒菜送至房间。酒楼内还开设大东茶室,每天午后,茶客如云,有穿白衣黑裙的小姐将茶点水果送到茶客桌上。茶室内宁静、舒适,可以在此看书、写稿,也 可以约友聚首,清茶一杯,小坐半日,其乐无穷。大东旅社有一百四十多个房间,节假日几乎天天客满,海外华侨或上海富豪都提前来订下套房,全家老少都来这里 洗个热水澡,享受一下豪华设施和热情的款待,有的还把亲友邀来同乐。当年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时,个个都住平民家,只有有点儿家产的陈公博和新婚妻了住进了 大东旅舍。
徐渭泉,徐渭卿, 广东人,开创了著名的一品香旅舍,同时也是很有名气的改良番菜馆,把西菜以中式改良,以适合中国人的口味。结果反而很受上海人的欢迎,久而久之,连老外名人,最著名的科学家爱恩斯坦在二十年代访问中国时,听了后也专程来吃这种本地西餐。以晚餐套餐为例,就有所谓的“七道头大餐”:有熟芦笋、鲍脯、金华火腿、莴苣的冷菜拼盘;副菜有白汁鲑鱼(或蛋煎鲑鱼);主菜为腓利牛排(或纸包鸡);甜品有香草布丁(或苹果派)、冰淇淋圣代(巧克力或水果,任选),加上 咖啡或红茶。“
其时西餐厅吃西菜讲“一客”,吃一客就要开销一块大洋;而上海番菜,则主随客便,可以吃套餐,也可以单点,吃客可以随心所欲地点想吃的番菜,花销又不大,这就更符合上海人“不肯多出一分不该出的铜钿”的精明。一品香旅馆本身以建筑而言,只是二层楼中式楼房,开设之后为吸引顾客,另辟房屋, “仿外洋弹子房之式,以备贵客茶余饭后之消遣”“洋琴等诸玩器俱备。”(弹子即今天的台球——注)。它还在餐馆中展出老虎,收费参观。除了西方的娱乐,西方发明的电扇、电话也在一品香中最先装设,并以此作为招徕顾客的手段。
东亚饭店,跟上面说到的大东旅舍是对手。因为所属的本来就是对立的百货公司。大东属于永安百货集团,东亚属于对面的先施马应彪家族。马应彪也是广东香山广府人,虽然是生意场上的对手,跟郭家属老乡,曾经的生意伙伴,还是亲家,这关系比较微妙啊,呵呵。先施在百货大楼内设东亚酒家,为的是让顾客逛商场饿了的时候,可食用一流厨师烹饪的美味佳肴。如果顾客逛一天不能尽兴,还可到东亚旅馆借宿,其设备条件可与当时第一流的远东饭店、一品香饭店争高下,如此设想周到,吸引了众多的顾客。
高塘、高堪等十二人,香 港澳门旅馆业者,开创金门大饭店。三十年代末到上海发展旅馆,遇上著名上海保险商吕岳泉的华安合群人寿保险公司因战乱而经济困难,于是把总部办公大楼华安大厦第三层以上楼层都以十五年期租约租给这批港澳老板,重新装修加建后于1940年正式启用,由于位置优越,再加上华安大厦曾是二十年代上海外滩第一高 楼,而且装修设备和服务都很不错,于是成为华资最著名的旅馆之一,与国际饭店齐名。
张翰材 广东人,上海扬子饭店的创业董事兼第一任总经理。扬子饭店建立于1934年11月,有人说老板是三个广东人,何、关、张,可惜我找不到何关到底是谁。也有人说是宋子文曾经的亲信广东香山人唐海安提议创立的。该酒店从一开始就决心挑战当时占大多数的外资高档酒店,所以请回了留法的华人建筑学者加以设计,是八层的建筑,曾经和洋资的礼查饭店、汇中饭店共同叱咤上海滩,当年曾是阮玲玉、胡蝶、周璇等演艺界名流的派对专属地,曾被外国媒体评为“远东第三大饭店”。
其特色是有一个装有弹簧地板的大舞池,还请来了外国乐队驻场伴奏,因为阮玲玉的情人唐季珊也是该酒店的股东之一,所以阮去世前还曾到这里跳舞。酒店 的西餐厅在中国率先使用了冷藏技术,做出的西点不比外资高档酒店差。据说也是首先在房间安装冷气的酒店。四十年代后期因战局不稳很多政商界名人离沪远走前 还专门到该酒店吃饭,感叹可能再也没有机会享受这里的西点。著名的女歌手姚莉,与周璇、李香兰等齐名,并称为四十年代上海七大歌星,就曾长期在此驻唱,后 来还嫁给了酒店副总经理的儿子,一起去了香港。姚最好听的一首歌,就是港产片中经常出现的&&玫瑰玫瑰我爱你&&,大家一定有印象吧,呵呵。以至于在香港她的知名度还比周璇高。
冯达纯 广东人,与广东江门鹤山广府人冼锡鸿为首的美澳华侨在1933年创办上海新亚大酒店,其实此前已在广州和香港创立同名的大酒店,所以属于连锁大酒店。粤港沪三处新亚酒店的负责人均固定以冯达纯为总监督,广东云浮广府人钟标为总经理。该连锁大酒店装修精美,而且对于服务生要求严厉,加上钟标在管理上很有经验,所以声誉不断上升。广州店共八层,是二十年代广州最高档的大酒店。每天派大客车到港澳外轮码头接客,随车派出的服务员穿统一的制服。旅客入宿“新亚”,可以在船上把行李交给服务员,为避免差错,服务员在行李上贴上专用标签并发给收据。客人进店,服务员先带客人看房,满意后代办登记并斟茶奉客。住客外出,即整理房间,使客人归来时有整 洁之感。客人有亲友来访,也妥为招待,有留言的,为之代传。住客要买车船票甚至买香烟水果之类的琐事,服务员也一一代办,服务十分过细周到。
上海的新亚大酒店分主楼和副楼,高八层。最初时,酒店顶层还有屋顶花园,饲养一些小型动物。面积比广州新亚大一倍以上,有大小客房三百余间,全部房 间,包括浴室均装暖气。由于设备先进,房租比广州新亚贵。比如有一组合套间,设有两房、两浴室、两卫生间、一会客室,还有空调设备,为旅业行中之始创冷气 空调客房,比广州新亚最高级的房间贵一倍。酒店内的服务也很能体现岭南的风俗,例如地板清洁一直由广东妇女用抹布清洗。同时,每天早晨,新亚大酒店都会根据广东习俗开辟早茶市面。1930年代,新亚的早茶成为沪上一大摩登休闲方式。此外,在经营之初,基督徒居多的创办人便提倡入住客人不赌、不嫖、不抽鸦片 的三不主义,受到当时社会各界的赞赏。新中国成立后钟标带款跑到了香港。
钟标,广东云浮广府人,上面说的新亚大酒店经理,抗战时新亚被日军强行占领,于是他带领新亚的员工,看准时机到当时没受战火影响的租界中心开粤菜馆,他开的菜馆都有个华字,连续开了京华荣华新华美华等。当时在上海,带华字的菜馆都是很够气派的。
李金海 广东广州番禺广府人,自1888年开始,便在广东人徐阿润开创的杏华楼厨房担任学徒,后成为该店名厨,1927年经过店员一致推荐,开始执掌杏华楼。 1927年,杏华楼再度翻修,建成一座七开间、四层高的酒楼,全店可同时开宴席将近百桌,成为当时沪上最大粤菜馆,经人建议,改名为杏花楼。申城工商界、 军政各界名人都曾前往就餐,李宗仁、孙科、杜月笙等常至杏花楼就餐。此外一些官方大型宴会也放在杏花楼举行。抗战以后,杏花楼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并更名 为上海杏花楼升记股份有限公司,李金海担任公司董事长。新中国成立后,杏花楼随同历史潮流,于1956年进行了公私合营。
下士, 积分 348,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3 积分
楼主吃太饱就去散步
下士, 积分 36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7 积分
17日,有不愿具名的港商告诉早报记者,刘銮雄在香港和澳门并非正面角色,他在房地产开发方面往往通过各种渠道,低成本拿到项目。其开发的住宅项目,多以价格而非品质取胜。
香港富豪刘銮雄涉澳门巨贪案
涉嫌贿赂澳门前运输工务司司长欧文龙 旗下公司华人置业昨停牌
早报记者 周祺瑾
  华人置业(00127.HK)董事会主席刘銮雄及博美投资集团董事会主席罗杰承,卷入了澳门前运输工务司司长欧文龙的贪污案。
  据香港信报17日报道,澳门终审法院4月16日披露,2005年欧文龙涉嫌收取2000万港元贿款,把现址为华置旗下御海·南湾的住宅项目,涉及的五幅地块以“邀标”形式出售给刘銮雄与罗杰承属下三家公司。这五幅地块位于澳门国际机场对面,总面积约7.8万平方米。
  香港第五富豪刘銮雄
  在第一及第二阶段的审理中,欧文龙因涉数亿澳门元贪污,已被裁定81项罪名成立,判监28年6个月,被称为“澳门世纪贪案”。16日当天,澳门终审法院开庭审理第三阶段欧文龙贪污案,其又被控6项受贿和3项洗钱罪,他没有做出抗辩。
  信报认为,欧文龙案涉案人士愈来愈多,不排除日后再有更多香港商人卷入其中。
  涉及此案的华人置业集团是香港主要地产发展商之一,集团内有三家公司于香港交易所上市,分别为母公司华人置业集团、至祥置业有限公司(00112.HK)及金匡企业有限公司(00286.HK)。华人置业以中国香港为基地,业务分布于中国澳门、中国内地及英国。
  刘銮雄祖籍潮汕,与香港首富李嘉诚是同乡,同样富有传奇色彩。1974年从加拿大学成归来,与其弟刘銮鸿继承父亲创办的岳记吊扇厂,1978年,创办“爱美高”,主营电风扇出口业,故有风扇刘之称。爱美高即为华人置业的前身。
  根据公司网站,刘銮雄持有华人置业集团74.99%的股份。根据2012福布斯香港富豪榜排名,刘銮雄以65亿美元身价排名香港富豪第五位,次于李嘉诚、李兆基、郭氏家族和郑裕彤。
  华人置业17日开市前停牌,公司称将发布股价敏感资料。
  此案另一涉案人罗杰承是香港南华足球队主委,除投资地产和体育外,旗下博美投资集团亦设有艺人管理公司、电影公司及出版社。
  涉嫌行贿拿地
  澳门终审法院合议庭主席岑浩辉16日指出,2005年,澳门政府为该五幅地块的最大股东,当时欧文龙向外界“放风”,透露政府有意出售上述地块,刘銮雄与罗杰承对该地块感兴趣,并于同年3月,通过欧文龙好友、目前正弃保潜逃的新明辉建筑工程公司董事长何明辉介绍认识欧文龙。欧文龙开价2000万港元。刘銮雄与罗杰承共同以三家属下公司递交标书。
  岑浩辉表示,欧文龙当时策划以邀请入标方式出售该五幅由政府及澳娱等公司控制的土地,但评标委员会认为,刘銮雄等人递交的三份标书均不符合要求,特别是对竞投公司的合法性存在疑问,但其后在欧文龙干预下,刘銮雄和罗杰承属下公司最终取得该土地。
  据悉16日开审案件的证人名单上暂未出现刘銮雄及罗杰承的名字。而此案将于4月18日继续审理。
  澳门终审法院16日同时指出,欧文龙涉嫌收取中国土木工程澳门有限公司高层400万港元现金,运用影响力令该公司中标。
  17日,有不愿具名的港商告诉早报记者,刘銮雄在香港和澳门并非正面角色,他在房地产开发方面往往通过各种渠道,低成本拿到项目。其开发的住宅项目,多以价格而非品质取胜。
  值得指出的是,近期因土地而被卷入行贿案件的不止华人置业。
  3月29日,新鸿基地产(00016.HK)公告称,该公司联席主席兼董事总经理郭炳江及郭炳联,已被香港廉政公署(下称廉署)拘留,原因是被怀疑“涉及触犯防止贿赂条例”。
下士, 积分 36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7 积分
刘銮雄,籍貫潮州潮安县,香港出生,香港富商
刘銮雄涉嫌贿赂澳门官员 蹊跷竞标击败何鸿燊
21世纪经济报道
香港地产财阀涉嫌官商勾连的内幕,正露出冰山一角。继新鸿基的郭氏兄弟之后,最近几天,浮出水面的是刘銮雄——香港第五大富豪。
澳门检察院上周末证实,因刘銮雄与澳门前运输工务司司长欧文龙的贪污案有关联,已放弃听取他就该案提供的证词。
澳门终审法院的调查显示,2005年,欧文龙涉嫌收取2000万元贿款,把位于澳门的5块面积合共约7.8万平方米的土地,以“邀请入标”出售给华人置业集团(0127.HK,下称“华置”)主席兼行政总裁刘銮雄和南华足球队班主罗杰承属下的公司。这5块地现正开发为华置旗下的住宅项目。
此前,4月17日,刘銮雄刚刚通过华置发布声明,否认曾向欧文龙提供任何非法垫款或贿赂,并称华置收购由罗杰承控制的Moon Ocean公司也非关联交易。
然而,3天后,4月20日,华置的一名高级经理人却在庭审中供述,上述5块地从招标到建设,表面是由罗杰承控制,实际上所有资金运作均由刘銮雄的华置在幕后操作。
一石激起千层浪。4月25日,香港著名独立股评人David Webb就此事表示,如果证人证词属实,那意味着华置当年收购涉案土地时,在公告中做出不实陈述。而他已经向香港证监会投诉,质疑华置的公告可能虚假和误导,要求证监会及廉政公署介入调查。
“通常情况下,香港证监会在收到投诉后,都会进行调查。”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法律界人士向本报记者分析,“刘銮雄与欧文龙案有关,如有充分证据,他可能将被澳门检察院另案检控。加上香港证监会可能的调查,刘銮雄更大的麻烦在后面。”
“巧遇”欧文龙
一切从7年前那宗神秘的交易开始。
约在2004年底,罗杰承从仲量联行一位高层处得知澳门国际机场对面、凼仔鸡颈马路及伟龙马路交界5块土地即将出售。罗杰承随后将此信息告诉了好友刘銮雄。
据罗杰承说,刘銮雄当时对这一项目兴趣不大。而罗自己非常想做这个项目,并希望得到刘的财力支持,于是双方签下期权合同,约定如果刘銮雄稍后有兴趣,未来他可以以成本价买下该项目的大部分股权。
“巧合”的是,就在获知土地出售信息后不久,刘銮雄、罗杰承一次结伴到澳门游玩时,获得新明辉建筑工程公司董事长何明辉的引荐,“意外”结识了其时负责澳门土地招标与拍卖事项的欧文龙。
此后,在2005年2月,刘、罗二人曾与欧文龙进行过1到2次会面。罗杰承后来否认会面中有谈及上述土地邀标之事。“我们只是闲聊澳门的旅游和美食。”他在法庭上说。
但随后不久,罗杰承就收到了仲量联行寄来的一份重要文件。
这份文件是什么?罗杰承在法庭上对此的说法一变再变,先说是一封信,后来又改口说记不清具体是什么文件了。
而澳门检方的调查则显示,这份文件,极可能就是罗、刘与欧文龙会面后,提前拿到的5块土地的招标书。
接下来,罗杰承进行了一宗不寻常的运作。2005年5月,他通过香港律师楼买下一家名为Moon Ocean的离岸公司的全部股权。正是这家公司后来成功中标上述5块土地。
前台幌子和幕后金主
罗杰承极力让法庭相信,刘銮雄当时对那5块地兴趣不大,是罗自己在热心操办这一项目,但奇怪的是,自始至终,罗并未雇佣任何顾问公司来对5块地做初步研究或规划,反而是刘銮雄的华置雇佣了一家香港兴业建筑师楼来做这些事。
兴业建筑师楼的董事刘荣添在出庭时还提到,早在2004年末,刘銮雄的华置就已找到兴业,要求为那5块地做初步建筑设计方案。
罗杰承在法庭上解释说,没有找顾问公司,是因为当时卖地消息尚未得到证实。直到后来得知地块业主为澳门政府时,他才决定参与投标,直到投标前不久,他才知道华置已经做好相关规划。但其他证人的供述否定了罗的说法。
华置的高级项目经理吴易义说,2005年春节前,兴业已经向华置提交了一份有关这5块地开发的可行性报告。而这份报告就是根据仲量联行向罗杰承提供的一份5幅地的简单规划图修改而成。当年3月9日,华置的负责人便前往澳门对5幅地做实地勘探。刘銮雄曾指示下属,在此项目上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找罗杰承咨询或帮忙。
检方掌握的材料也显示,2005年2月,罗杰承已经与华置的相关项目经理开会商谈这一项目。
如果这些证词属实,那将进一步加深外界的怀疑,即罗杰承和刘銮雄在与欧文龙会面后,已于2005年初提前拿到了5块土地的详细招标文件。而罗杰承只是个前台的幌子,在幕后操作一切的是刘銮雄。
以神秘力量击败何鸿燊
日,5幅地块开始邀请招标。
邀请招标,是一种不公开的招标方式,允许招标人向有限数目的特定的法人或其他组织发出投标邀请书,而不必发布招标公告,受邀者以外的人无从知道招标信息。
5幅土地招标时,负责管理地块、由澳门政府控股的利保建设发展公司(下称利保发)向仲量联行、世邦魏理士、澳娱和威格斯的联营公司三家发出邀请。这当中,仲量联行代表罗杰承旗下的Moon Ocean,澳娱则是澳门赌王何鸿燊控股的公司。
然而利保发只给10天时间准备标书,这令投标者措手不及。最终收到的3份标书中,有一份只有一张A4纸,唯有仲量联行代表罗杰承旗下Moon Ocean交出的标书异常完备,包括详细的计划、完备图则,甚至连3D图都有,显然是事先早有充分准备。
最终Moon Ocean以13.68亿澳门元拿下这5幅地。
事后,何鸿燊曾在利保发的董事会上,委托代表交给澳门政府一封信,质疑投标准备时间太短。澳娱的代表禢永明在法庭上表示,何鸿燊当时对这5幅地同样兴趣浓厚,但因投标准备时间太短,没来得及研究出一个合理的价格。
这使得罗杰承、刘銮雄早在2005年春节前后就围绕5块地展开的精心准备,更加耐人寻味。
这次疑云重重的邀标,受到质疑还有卖地的价格。
澳门国际机场专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邓军透露,利保发总经理罗定邦在2005年1月的董事会上曾提交一份估值报告,报告中对这5幅地的估价为12亿澳门元左右。
“按照这个估值,澳门机场专营公司持有利保发5%的股权,只能获得4000万澳门元左右的卖地收入。”邓军表示,而按照该公司每年收到的估价通知单,机场专营公司的权益应在6000万澳门元左右。而且以当时澳门土地市况,这5块地应处于升值阶段。
据此,有舆论怀疑澳门主管卖地的官员中,有人因某种原因有意低估5块地的价格,以便让Moon Ocean低成本中标。
澳门检方的调查指出,正是在5块土地邀标的那关键的10天内,刘銮雄、罗杰承与欧文龙曾两次在两家酒店里“巧遇”。
“股坛狙击手”之谜
之后,2005年10月,一笔2000万港元的款项辗转多方,从刘銮雄控制的Groupluck公司转到了由欧文龙控制的Ecoline公司。据检方调查,这笔款项先从华置转至罗杰承手下刘基颖持有的东基公司,随后,东基将钱以材料预付款的名义支付给何明辉的新明辉建筑工程公司,再由何明辉设法将钱存入Ecoline公司的账户。
罗杰承在庭审中对这笔钱的解释是,这2000万港元本应是支付给何明辉的前期准备工作和工程事项的费用。这时何因急于向材料供应商缴付预付款,因而将2000万港元汇入该供应商账户,而该供应商正是欧文龙控制的一家空壳公司。
而检方怀疑,这可能是刘銮雄借罗杰承之手,将欧文龙涉嫌收受的2000万港元交到后者手中。
这宗交易的最终结局是,从2005年12月到2011年3月,华置通过两次收购,将Moon Ocean从罗杰承手里买下,变成为自己的全资公司。5块地全被收入刘銮雄囊中。
这或许只是这位现年61岁的香港传奇大鳄商海生涯中的寻常一役。创办吊扇厂起家的刘,以一手创造了多个经典并购案例而被誉为“股坛狙击手”。他旗下拥有的物业包括香港的尖沙咀新港中心、铜锣湾怡东商场及皇室堡,以及北京希尔顿酒店、上海新茂大厦、深圳罗湖商业城等。在福布斯2012年最新出炉的香港富豪榜上,刘以65亿美元位列第五。
关于刘銮雄的背景和能量,一直有着各种传说。直到因欧文龙案牵出的这宗土地交易案,才把这背后神秘的一切挑开一角。
这是短短一月之内,接连爆出的第二宗香港地产巨头与政界人物涉嫌非法利益输送的案件。此前的3月29日,香港廉政公署以涉嫌触犯防止贿赂条例为由,拘捕新鸿基地产的郭炳江、郭炳联兄弟及香港前政务司司长许仕仁。
有香港舆论评价说,这是传统的“老香港模式”遭遇的挑战。这种模式以地产为支柱,商业寡头通过与政界过于密切的关系垄断了过多的资源和机会,使得中小创业者失去上升的空间。
中尉, 积分 4314, 距离下一级还需 3687 积分
广府人 潮汕人 客家人的 富豪又关我们什么事情呢&&自己还不是要靠自己 他们富裕只属于他们自己而已
头像被屏蔽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上尉, 积分 8994, 距离下一级还需 6007 积分
我没钱,所以看见这些资料觉得都是假的!
我很老实的!
  南方农村报    南方都市报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潮汕人小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