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肾肾主纳气的功能解释

所在的位置:&&正文
| 邮件推荐 |
肾不纳气话治喘
&&发表于 01:10
肺主气,但其根在肾。肺居上焦而肾居下焦,那么肺与肾为何有这么密切的关系?
张鹤年 上海市名老中医门诊部主任医师
  肺主气,但其根在肾。肺居上焦而肾居下焦,那么肺与肾为何有这么密切的关系?这从五个方面来述明这个问题。
  一、从足少阴肾经走向来看。肾经从足小趾下面斜走足心经涌泉穴,后沿下肢内侧上行,通过脊柱而属于肾,联络膀胱,直行的经脉从肾出来后向上穿过肝、膈、进入肺脏。这样肾经与肺脏紧密相连互不可分。
  二、在五行中来观察。肾属水而肺属金,根据金生水之原理,故二脏为母子荣衰同运的关系。如子盗母气时,可出现肾不纳气的证候:往往是久病咳喘,呼多吸少,气不得续,动则喘甚。此由于肾气亏虚,摄纳无权,气不归元所致。
  三、肾与命门实为一体。虽有曰左为肾,右为命门,但也有称命门在二肾之间者的观点。而命门为生命之门、元气之根,足少阴肾经上连于肺,故呼吸出入之气,其主在肺,其根在肾,故曰肾主纳气。
  四、肺为娇嫩之脏,它居五脏之高位,内经称其为&华盖&。 华盖即指帝王出巡时,遮在上面华丽的黄龙伞。由此显示其华丽高贵,居于上焦如露,洒甘露精华于全身。内经曰&肺朝百脉&,肺气能贯通百脉,使百脉能得到血氧之供应,但肺之所以能有这样奇特的功能,全赖于肾气对肺的支持。
  五、在中医阴阳学说中,腑为阳,脏为阴,肾为阴中之阴,具有封藏、贮存精气的作用。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说:&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素问&六节藏象论》云:&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肾所藏之精,既包括先天之精,又包括从脾气散精所得的后天之精。因此在调治肾虚时首先要健脾胃气化生津,才能达得补肾的目的,肾气充沛,肺司呼吸才能通畅。
  30年前,笔者曾治一位女性气喘病人,时年49岁,系纺织厂工人,身高形瘦,二颧骨凸出,面容苍白,气喘吁吁,动辄犹甚,稍有咳嗽,但咯痰黏稠且多,纳谷不馨,究问病史,有慢性支气管炎史近20年,平时咳后即喘,也曾有过少量咯血史,气喘不续反复发作已两年余,经放射科胸片检查,仅二肺肺纹增生,右下肋膈角变钝,胁间隙增宽,OT试验阴性,血沉正常,仅有低热37.8度,心律齐,心率110次/分,二肺可闻及散在干啰音和极少量哮鸣音,舌苔薄腻而舌质淡边际见齿迹,脉弦滑而尺部脉沉弱而细。
  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伴哮喘,中医辨证为脾虚不运、肾不纳气之喘证。从中医辨证来看,应以健脾化痰、补肾纳气法治之,初诊时以《温病条辩》香附旋复花汤加减,处方:制香附9克、旋复花15克、炙苏子15克、姜半夏12克、新会皮6克、鱼腥草30克、带皮苓30克、焦楂曲(各)12克、焦白术15克、苡仁21克、白芥子12克、补骨脂15克、巴戟肉12克。另取蛤蚧一对去头足研细末分七天吞服。
  方中以健脾消导、化痰理气为主,略辅以温补肾阳、纳气定喘之品。复诊时,纳谷转佳,痰涎明显减少,但动辄气喘未已,苔薄脉濡滑而尺部脉沉弱而细。二肺呼吸音虽低,但未闻及哮鸣音。可见痰浊渐清,脾复健运,但真元乃虚,肾不纳气故喘息未平,拟击鼓再进,处方以黑锡丹合七味都气丸加减,以补肾纳气、温熙命门:补骨脂30克、淡附片30克(先煎)、肉桂15克、胡卢巴21克、木香6克、五味子15克、熟地15克、淮山药15克、山萸肉12克、北沙参12克、丹参12克、茯苓15克、百合15克、苡仁21克共服汤剂21贴,另予蛤蚧二对生晒参18克,红参6克,共研末,分21天吞服。方中蛤蚧具有补肺肾、定喘咳之功。此后以上述为基本方调服三个月,后请中药房加工成丸药嘱其缓缓调理。前年她特意来寻访笔者,彼已是81岁高龄老人,但精神抖擞,语音清正。
  肾虚有肾阴虚、肾阳虚之区分,如上例病案是以肾阳虚,而至肾不纳气,方中如以五味子为主的七味都气丸、参蛤散均有平喘、补肾、收纳肾气、补益肺气之功效。而附子、肉桂、补骨脂、葫芦巴均有温肾补阳之功效,但须注意方中配伍合理,阴阳互补,温阳而不耗伤阴津,补肾又兼运脾胃,先天与后天同补,日久便能有效。
  本文所讨论的喘证,与哮证有所不同。从中医学对喘与哮早有明确的鉴别,即喉间有鸡鸣声者为哮,无鸡鸣声者为喘。因此喘证多见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肺纤维化者等;而哮者则多见于过敏性支气哮喘等,在中青年及少年中人群中多见。因此对哮、喘二证,通过辨证论治,往往方药有所差别。
  但喘哮二者,从现代病理上及临床来观察,二者又有相互衍变的过程。如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经长期反复发作后,病变的黏膜层会在局部发生炎性增生隆起,故而使突然增速气流通过此隙岬处而发生吹笛音;其次,随着年龄的增高,免疫功能的改变,会出现原来没有的过敏反应。再看过敏性哮喘病人,如果久治不愈,在医学形像学上可出现肺纹理增生、肺气肿甚至肺心病发生,此时可出现临床上肾不纳气的中医证候群;同样需要补肾纳气的方药治疗。
  补肾纳气主要方中使用了温补肾阳之品,经研究,温肾中药具有增强下丘脑&&脑体&&肾上腺皮质激素轴的功能,从而解释能喘病得以好转的原理,这种发现是探索研究中医中药的重要发现,但面对整个中医药宝库而言,还是冰山一角而已。
  补肾纳气治疗喘证也广泛被应用于冬病夏治中,中医一般在盛夏的头伏、二伏、三伏,将预先准备好的夏治贴敷药膏分别贴敷于背部肾俞、肺俞、命门穴、膈俞上,每次贴五天,其间再补贴一次,这样共贴六次,若皮肤过敏者,应中止贴敷。
  夏治贴敷药膏的组成:将细辛、炒白芥子、甘遂、麻黄研为细末,加姜汁调成糊状,分别摊在直径为4厘米的圆形牛皮纸上,以备使用。一般可连续治疗三年。经观察72%病人有喘证的显著的改善。
录入编辑:陈晓静
暂无相关新闻
正在加载...
文本地址:
a href="/node2/node168/index.shtml" target="_blank">广告联系 |爱词霸质量反馈
非常抱歉,来自您ip的请求异常频繁,为了保护其他用户的正常访问,只能暂时禁止您目前的访问。
如果您频繁碰到这样的问题,请您删除浏览器中的cookie再尝试访问,也可以联系我们。
对于给您带来的不便我们深表歉意,希望您继续支持爱词霸。
需要继续访问,请输入四位字母验证码
& 2012 金山软件《金针秘传》_(十三)肾不纳气_中医世家
& > 十五、针验摘录(十三)肾不纳气
南海莫君敏庄,侨居燕北有年,平生喜藏金石,是以搜罗甚富。庚午以臂痛不举,向余求治。见其行动即喘,脉大而空,两尺尤少力,入夜则口渴咽干,小溲频数。余告以君之本病,乃肾气不能收纳,其臂痛不举,乃标症也。如不根本治之,花甲之年,岂有肾虚而能延寿者。即针肾俞、关元等穴,并书专门补敛肾气之方为丸治之。二月之后,本标各病全愈。莫君以其收藏之历代帝王玉玺印成四屏,并跋予为治病经过以留记念云。
& 中的相关章节:
  (十三)肾不纳气(当前页)如何让 [肾] 纳气之方法?
如何让 [肾] 纳气之方法?
我因为久咳, 经 [穴疗师] 诊断之后, 主要原因为: 肾不纳气, 也就是要让肾纳气, 自然而然咳嗽此问题便可以解决!1. 想请教的是, 下面两个处方对于肾不纳气, 是否有帮助?
a. 定喘汤 12g + 前胡 1.5g + 葶历子 1.5g + 鱼腥草 1.5g.
b. 定喘汤 8g + 沙参麦冬汤 8g.ps: 或者可以提供更好更适合的处方. 感恩您.2. 肾不纳气 = 身体无法聚气 ?? 这两者是指同一件事吗?
先前曾经给 [气功师] 处理过(灌气), 他告诉我说身体无法聚气.3. 关于肾不纳气, 食疗的话可以吃哪些东西来辅助? 或者还有其它更好的方法可以来解决 [让肾可以纳气] ?4. 穴疗师建议我按压以下的穴道:
手五里 + 神门 + 人迎: 为开路的穴道!
阴谷 + 筑宾: 为补气的穴道!96.11.12
能问到″肾不纳气″,算是大哉问。1. 想请教的是, 下面两个处方对于肾不纳气, 是否有帮助?a. 定喘汤 12g + 前胡 1.5g + 葶历子 1.5g + 鱼腥草 1.5g.b. 定喘汤 8g + 沙参麦冬汤 8g.ps: 或者可以提供更好更适合的处方. 感恩您.若纯粹以补肾纳气来说,此二方似乎仅含有些许补肾纳气药物。2. 肾不纳气 = 身体无法聚气 ?? 这两者是指同一件事吗? 先前曾经给 [气功师] 处理过(灌气), 他告诉我说身体无法聚气.略有不同,肺主呼吸,但肾有摄纳肺气的作用。所谓肾不纳气的症状∶A 肺气肿与久病体虚∶呼吸气短,气喘,行动后喘得更厉害,吸气更为困难,面部虚浮;舌苔淡白,脉细无力。B 慢性支气管炎∶咳嗽有痰,喘促气短,活动时更甚,腰酸腿软;舌苔淡白,脉细。3. 关于肾不纳气, 食疗的话可以吃哪些东西来辅助? 或者还有其它更好的方法可以来解决 [让肾可以纳气] ?A症方∶胡桃肉,补骨脂,山茱萸,熟地黄,五味子,党参。B症方∶胡桃肉,补骨脂,山茱萸,熟地黄,五味子,茯苓,杏仁,远志。*意即服用六味地黄丸+胡桃肉+补骨脂+五味子。4. 穴疗师建议我按压以下的穴道:手五里 + 神门 + 人迎: 为开路的穴道!阴谷 + 筑宾: 为补气的穴道!可以,有帮助。
  肺虽是主呼吸的,肾有摄纳肺气(即&纳气&)作用。在临床上一般的久病咳喘,多有纳气困难。气喘的特点是呼气多吸气少的现象。例如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主要表现是-吸气困难,临床上称之为&肾不纳气&,需要用补肾纳气的方法来治疗。  虚咳多是肺肾之虚,尤以肾不纳气为主。临床表现有呼吸短促,动则喘甚 。  咳嗽气喘的病症。&上气&即肺气上逆之意。此症临床上有实证、 虚证的区别。实证主要症状为喘咳胸满、呼吸迫促、不能平卧、痰多粘腻、脉浮滑,是由于肺实气闭所致。虚证主要症状为咳喘面浮、脉 浮大无力,这是&肾不纳气&所致。肺肾两虚,导致肾不纳气,而肺气上逆。可见于肺炎、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合并感染等 疾患。  久咳一般多是过敏(鼻涕倒流或慢性气管炎),当然也有重复感冒,过敏、重复感冒都是免疫功能下降。免疫功能下降在中医来说,和肺、脾、肾三脏有关,也就是1.肺气虚~肺主皮毛,毛细孔张合失灵,对气候温差的反应力不足。当气温、体温上升时,毛细孔需要张开排热及排汗;反之,当气温、体温下降时,毛细孔需要关闭,以减少体温的下降。2.脾胃运化失职~脾胃主导消化、吸收、运送营养物质到全身到组织,并将代谢物排出体外。脾胃功能也就是现代医学所谓的新成代谢功能。3.肾阳虚~肾主温煦、纳气,即热量、营养的转化及肺活量。当热量、营养的无法转化为身体各组织的需要。以上三种现象,都会使我们人体组织功能及体温下降,因此,久咳必需分清楚肺、脾、肾那里出了问题。另外,心脑血管的循环障碍、及头颈部神经传导异常都会引起咳嗽。肺气虚主要症状有面色淡白、短气,声音低弱,畏风,自汗等。脾胃气虚面色萎黄:面色萎黄,食欲不振,饮食后腹胀,倦怠乏力,少气懒言,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肾气虚衰,未能适当地摄纳吸入之气,就会出现呼气多吸气少;主要表现吸气困难,体力活动更加促使气喘,自发性出汗、精神疲惫等,中医统称为肾不纳气之病证。心脑血管的循环障碍、及头颈部神经传导异常,会有不定时的头昏或头痛及肩颈部僵硬,吃东西时容易呛到。从以上肺、脾、肾、脑所引起咳嗽的特征,加以厘清咳嗽原因才能解决你的困扰。定喘汤是由白果、麻黄、款冬花、桑白皮、苏子、杏、黄芩、甘草组成。功能解表降气,清热化痰主治。肺感寒邪,气逆膈热,而作哮喘。咳嗽喘急,胸满气逆,喉中涎声,坐卧不安,饮食不下。或语音不出,鼻塞头昏。应用:于感冒风邪,咳嗽喘息。应用于支气管气喘,支气管炎,气管炎喘嗽。加入前胡 葶历子 鱼腥草 沙参麦冬汤等都是消肺润肺之品。为清化痰热之咳嗽,不宜于肾不纳气之咳嗽。手五里穴为大肠经之近手肘部穴位,其功效理气散结,通经活络,为清热消炎的作用。人迎穴为胃经颈部的穴位,其功效利咽散结,理气降逆。神门穴为心红小手指下行与手腕内侧交义处穴位,其功效镇心宁神,为稳定思绪重要穴位。阴谷穴是肾经之&合&穴,在膝关节内侧,筑宾穴为肾经穴位, 在腓肠肌内侧肌腹下方移行于跟腱处,为补肾气的穴道!若确定是肾不纳气之咳嗽,采取脾肾两治之法,在培土生金的汤(如六君子汤)药中,加入固肾纳气之补骨脂、菟丝子、山药、胡桃仁、白果、五味子等药方可奏效。穴位按摩应是阴谷、筑宾、百劳、定喘、合谷、足三里较为恰当,非以手五里、人迎清热。咳嗽苦有痰,胃经小腿胫骨外侧之丰隆穴,方能化痰止咳。合谷在第一、二掌骨之间,约当第二掌骨之中点取穴。足三里在距胫骨前脊外侧一横指,屈膝或平卧取穴合谷、足三里合用,增强脾胃运化功能,百劳穴即百劳穴在颈椎第七节下与胸椎第一节上棘突之间。定喘穴取法:俯身,第七颈椎棘突旁开0.5吋。百劳、定喘两穴合用有理气宣肺,平喘止咳之功。热咳用刮砂、放血法,清热为主;虚寒咳用灸法,温补法为主。
肾不纳气去练气功就好了吸气于肾吐气于肺开这种药会好的机率我很存疑五脏六府皆可以让人咳只是标是在肺.......
1:请自我检查:如果你呼吸时,进气量少而呼气量多,此为肾不纳气之象!若呼吸正常或胸口有窒闷感:则不是肾不纳气,只是单独肺金问题而已!2:如果你晚上睡时咳更加剧!则有可能有支气管积水现象产生!3:请先用红外线照射后背部颈部下一手掌宽度位置问热即可帮助!因不论肺气虚或肾气虚,补金则能生水是无庸置疑的!上板各位大大的解释都不错,你可以侦卓看看!希望对你有帮助
相关问题:}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