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对"人体医药与保健健"这门课程的认识。很急....下周二就要考了!各位帮帮忙!

本铁路主题由
BBS Auto Examine System 自动审核通过。
查看: 10856|回复: 4
奇才&张空谷&:走进史上最牛高考钉子户
 [选稿]谢佳  [来源]中国经济网   09:23:52
张非(左)俨然已成为一名“职业考生”[成都商报/图]
&&相关报道:
&&&考霸&两进两出北大清华 被疑只为奖金
&&两次退学清华北大 只因欲望少有网瘾?!
  学生的一句话曾让张正川心头一颤:欲望多了,痛苦;欲望少了,也痛苦。“张非过去四年的经历,验证了这句话。”
  母亲祝明灿:“大家只关注我儿子智商高,考分高,其他的很少关注。不会与人相处,不知心疼父母,缺乏自理能力,情商几乎为零。他会真正快乐吗?”
  6月25日晨,四川南充十中高校招生现场。
  一个身着天蓝色T恤、胸前印有“2006清华大学英语夏令营”字样的男生,来到北京大学咨询台前,“我是张非,你认识我吗?”招生老师抬头看了看这个身高一米七的帅气男生,摇了摇头。
  “我就是网上那个‘史上最牛高考钉子户’啊!”张非自己倒笑了起来。
  “他离常人太远”
  我一直在寻找一个复杂现实之外的简单世界,网络就是那个天堂
  当天20点30分,十中燃放焰火以庆该校考生捷报频传,火光中,高悬校门红底黄字的喜讯“我校学生分获南充市文、理亚军”格外醒目。只是学生的名字未像往年一并印上。
  低调与一场不期而至的流言有关。6月20日,四川一家媒体报道,南充十中复读生张非曾两度参加高考,先后考上北大清华,为获重金,均退学返川复读,被媒体称为“考霸”。随即,这个平凡的衔接与十中成为众矢之的。
  谈及此事,这名南充理科亚军、第三次高考成绩高达677分的男孩不似父母般愤怒,而是呵呵直笑,“我不认识他(记者),干嘛要生他气?”
  与南方周末记者聊天时,张非的小动作从未间断。挠头,揉眼,抹脸,搓手,或把脚跷上沙发扶手;有时会突然沉默,用吸管将柠檬片的籽小心挑出,抛入嘴里。
  “张非太纯粹,从不知世俗人际交往的规矩。”张非的班主任、十中老师张正川对来自全国各地的记者已不胜其烦,“接触过张非的人,都不可能相信他会是‘考霸’。他离常人太远。”
  言谈中,这个24岁的男孩思维跳跃性很强,思维在孩童与哲人之间飞快穿梭。他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沉迷上网,是因为“自己一直在寻找一个复杂现实之外的简单世界,网络就是那个天堂”。看着窗外的焰火,他冷不丁地蹦出一句,“大家生活太贫瘠,放纵一下也好”。聊及神往之地,他飞快地答,回到一百多年前,把慈禧“那个坏女人”杀了。说到喜欢的东西,张非称自己喜欢乡下的动物,可怜城市的猫狗和小鸟,“它们要么被关在笼子里,要么捡路边的垃圾吃,活得不自由,不开心。”
  张正川告诉记者,张非的价值观与审美是自然与原始的。他走在路上看到花草猫狗,会停下来看,有时会站上一小时,自顾自地放声大笑。一次,师生两人讨论美女的标准,张非认为,生殖能力强的才算美女。“娃娃都不生,还有资格叫美女?”
  “张非是绝无仅有的。一般人很难理解他的观点,更别说走进他的内心世界。”张正川说
  这位叫“张空谷”的奇才
  一名同班同学认为,他独自活在空谷里。
  张非一度让南充十中复读班同学大跌眼镜。每天清晨,他总是第一个到教室,高声朗读语文与英语课文,即使教室坐满了人,也照读不误。
  渐渐地,同学们习惯了这个刚更名为“张空谷”的奇才,不管他倚墙而站,或斜坐椅子,都不再侧目。张非告诉记者,空谷取自“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一名同班同学认为,他独自活在空谷里。
  张非具备校园传奇的一切元素:智商超群,学习轻松,北大清华随便考。无论到哪,他都很快成为“传说中的张同学”。在十中参加首次模考,手生笔疏的张非只考了200多分,此后每次模考均飙升100-150分,今年高考考出677分,仅比四川省理科状元低了13分。
  张正川告诉本报记者,知道张非经历的人,都只能用“离奇”来形容,而大家的感慨每每带着钦佩与赞叹。
  张非曾就读的岳池一中的班主任陈技池称,不管教育再怎么“素质”化,高考不变,保姆型的教学方式也不会变,“对好学生,得全方位地上心。”张非是让他最操心的苗子,每次看到这个优等生在课堂上呼呼大睡,还流着哈喇子,又气又好笑,还不舍得骂。有时课堂上连个人影也没了,陈技池就只好叫同学去网吧找他回来,也不怎么惩罚。
  “张非性格倔得很,每次都会比你更硬。”母亲祝明灿一辈子也忘不了,一年春节,她当着亲戚的面骂儿子整天上网不懂事,结果30天后,张非才回家。他揣着压岁钱,在网吧吃住了一个月。
  在成绩与智商唯上的教育氛围中,张非身上的缺陷被淡化,甚至被美化。张非的一位同学告诉本报记者,张非不爱运动,体育成绩刚能过线,一次与父亲争吵,他说自己起码比张非跑得快。父亲反驳,跑得快有屁用,中考不就加10分?人家张非天天打游戏,还总考第一。如果你有人家一半,我也任你玩!
  “回想我爸当时的眼神,恨不得把我当成垃圾扔了。”这名男生后来考上成都某高校,称自己至今仍活在张非的阴影中。
  在南充十中复习时,张非更是享受着熊猫级待遇。老师们为他量身制定复习计划和模拟试题,对他的答卷全批全改全评。复习三个月,轻取南充理科榜眼,这段最新版传奇使他让大家再次叹为观止。
“情商几乎为零”
  不知将在张非身上发生的,会是幸事,还是灾难。
  尽管当地盛行谢师宴,母亲祝明灿这次仍不打算设宴款师。
  流言及儿子的两次退学让她伤透了心。而四年前,张非首次考上北大时,祝明灿还来不及细享儿子的荣耀,就被苦恼淹没了。
  为奖励儿子,祝明灿买了一部手机给他。可张非始终没有装卡,把手机当MP3和游戏机用,寒假回来便还给了母亲。脱离父母的管束、老师保姆式的照料,张非像一只断了线的风筝,“整个人就像蒸发了一样”。
  出于担心,祝明灿赴北京陪读,发现儿子中学时代被高分淡化的缺点在大学里暴露无遗:桶里的脏衣服塞得严严实实的,拔都拔不出来;经常缺课,整天坐在电脑前玩游戏;不会处理人际关系,看到女生或厌恶的人,扭头就走。
  2006年夏天,祝明灿为省钱,在清华校园里的长凳上露宿了十余夜,虽然穿着长袖衣裤,还是被蚊虫叮得浑身红肿。可儿子都没过问一下,后来是一名四川老乡看不过去,安排张母借宿女生宿舍。
  谈及此事,祝明灿失声痛哭,“大家只关注我儿子智商高,考分高,其他的很少关注。不会与人相处,不知心疼父母,缺乏自理能力,情商几乎为零。他会真正快乐吗?”
  张非曾经的同学、北大计算机系2003级本科生段某告诉本报记者,张非除了名字与三国人物同音,没给他太深的印象。听到他的名字,多是课堂上老师点名,重复几遍仍无人回答。“无论从哪个方面说,他都并不出名。”一是大家都是各地的佼佼者,更重要的是,在自由度高、选择多元化的北大校园里,个人的自律非常重要。
  祝明灿管不住儿子。张非对母亲围绕身边非常反感,甚至不吃母亲做的饭。母子俩相处,伴随的,总是久久的沉默。
  两次从北大清华退学,回到南充,张非昔日的光环又迅速恢复。2004年张非从北大回川,去车站接他的正是南充十中的张正川老师。
  由于南充十一中许诺更优惠的条件,加之其远离市区和网吧,张非父母最后选择去那复读。“像张非这样的优质生源,到哪都是必争之宝。”张正川说。
  2005年,张非以703分轻取南充市高考状元,戴着大红花,从高坪区委副书记手中接过了10万元奖金(后回赠学校5万元)。
  2007年初,张正川最终接过张非从清华大学带回的行李,成了他的班主任。答应“收留”他之前,张犹豫了许久,“不知将在张非身上发生的,会是幸事,还是灾难。”
  许多事都“没得意义”
  我想好好研究自己,人终究要自我拯救。
  6月25日,领取高校志愿表时,张非突然走到同学中间说,“你们到了大学,不要像我这样,沉迷网络,否则后悔都来不及。”大家哄笑起来。张非始终一脸严肃。
  “我感觉他在变。”张正川说,自己从来没责怪过张非网瘾太大。学生的一句话曾让他心头一颤:欲望多了,痛苦;欲望少了,也痛苦。“张非过去四年的经历,验证了这句话。”
  张非把班主任视为“自家兄弟”,有时甚至比父母还亲近。祝明灿有时管不了儿子,就给电话张老师告状;父亲张道谊跟儿子发生争执,就说,“人家张老师说……”
  “主要是我能理解他,愿意倾听他的奇思怪想。”张正川告诉记者,张非曾问他,麻雀长那么多毛,会不会怕热?他答:会。张非反驳:不对,它的毛多,证明它不怕热。张正川当时就认真地跟他争辩下去。“换作其他人,也许会觉得这个话题很怪,根本没有讨论必要。”
  父亲张道谊在本报记者面前拍着儿子的手,“张老师能陪你一起去北大清华,就好了。”张非把脚跷到扶手上,嘿嘿地笑,“没得意义。”
  “张非需要帮助。需要一个能走进他内心世界的精神导师,帮助他确定人生的动力,激发他的潜力。”张正川说,这个网迷在复读三个月期间,没有玩过游戏,全心投入高考中,“着魔程度就像打游戏一样”。高考结束,他发现学生又开始迷茫了,认为许多事都“没得意义”。“找不到人生目标,还有可能重蹈覆辙。”“那样,他就彻底完了。”
  张正川甚至想,为张非成立一个团队,负责他的起居与琐事,让他心无旁骛地从事高端科技的研究。“他的成就将不会亚于那些科学巨人。”
  而张非父母则倾向于让儿子报考香港高校,换个环境也许对他有帮助。不过祝明灿又开始担心,香港高校的面试成绩占30%,张非这样的性格和口才,能不能通过?
  张非对人生规划并不感冒,“我从不喜欢做计划,有啥意义嘛?”过北大招生老师后,他基本确定,报北大心理系。刚到十中时,他曾接受心理医生的问询,“我想当一名心理医生,打入他们内部,看看他们为啥那么烦人,总认为自己什么都知道,自己最正常,别人都是神经病。”哈哈大笑之后,张非又严肃起来,“还想好好研究自己。人终究要自我拯救。”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消息四川南充考生张空谷(本名张非)离开北大清华再高考的网帖如今在全国都闹得沸沸扬扬,此事也引起了全国媒体的关注。昨日,数家报纸、新华社和央视的记者纷纷奔赴南充十一中、十中并追到张非在岳池的老家想探究事件的真相。昨晚7点过,此次网络故事的主角张非终于露面,面对记者的采访,揉着惺忪眼睛的张非在机敏中透露着直率,称再次参加高考实在是一次痛苦的选择,绝非为金钱来考试,而缺少目标则令他在大学里常常迷失方向,终因沉溺于网络而“白白使自己浪费了10年宝贵光阴”。
  张非注定是个引起争议的人物。有人说他天赋极高,能成大事;有人说他沉溺网络,必将一事无成。你是如何看待“张非现象”的?张非如何才能摆脱目前的困惑?
  专访张非
  网瘾误我十年青春再次高考是种痛苦
  起名“空谷”是为避免重复
  昨晚7点过,先前一直找不到的张非终于出现在大家眼前。1983年8月出生的小伙子有着1米7的个头,红红的T恤罩着结实的身体,从进门的刹那开始就爱用手揉搓一双微微发红的眼睛,对此张非自称是上网多了受到影响。
  对于自己之所以将名字改成张空谷,张非解释是因为在百度里一搜索,发现“张非满天都是”。后来从一句诗中获得“空谷”二字后,便更名为“张空谷”,结果发现很少有人用这个名字,而这也一度成了自己的网络用名。
  网瘾大误了十年学业
  一切因网络而起。大家戏言“你现在已是网络名人感觉如何?”结果张非嗤之以鼻,称自己对网络传闻一点也不晓得,更无心去关注,“网络都在胡言乱语,那些值得信吗?我也绝不可能去回应。”
  张非承认,自己是因为网瘾太大而耽误了学业。张非称,自己14岁考到省邮电学校,学习了1年后,就开始“往学校附近一些住宅楼里钻,因为不少住户在家里都装了游戏,吸引了不少学生去耍”。而当时玩的是单机游戏机,没有现在如此丰富的网络。第二学年结束后,已无心学习的自己被父母接回了岳池,走上了高考之路。张非称,在参加高考前,自己一心想上大学,只要稍微一努力,平时用心专一的他很快就会取得好成绩。因为目标明确,也就很少上网。
  不过上了大学后,情况急转直下。“欲望多了也痛苦,欲望少了也痛苦。”张非将自己沉迷网络归咎于生活中奋斗的目标太少,“而这也是自己最大的缺点。”因为奋斗的欲望少了,内心就空虚,甚至隐隐感到痛苦,于是也容易坠入虚幻的网络世界。如此折腾最终使自己染上了深深的网瘾。张非称,因为自己没有钱,流行的网络游戏自己还是很少接触,平时上网都是看电影、听音乐,但大多数时间还是在打游戏,如“大航海时代、DDO”等,这些游戏都不怎么花钱。
  再次高考是痛苦的选择
  如今快满24岁,张非说起这次高考,自认为也是一次“非常痛苦的选择”。浪费了10年光阴,自己已经比一起考试的同学大了很多。从北大清华回来,内心都有伤痛,尽管表现得不在乎,但还是觉得有愧。尤其是这次回来后,张非用“耻辱”来形容自己。进入教室后,“因为落后了,所以自己坐在了后排。”张非自我感觉到,在这些年龄比自己小得多的同学眼中,“他们好像都在鄙视我。”而自己如今已经没有退路了,想到自己也只有通过再次高考来证明自己,因此,“考试赚钱的传言完全是无稽之谈”。
  此次高考到底如何,张非表示没有估计过,也不晓得考了多少。对于心中的学校或专业,张非称只有等分数出来以后才晓得,“不过专业现在自己已想好———心理学,这样也可以拯救自己。”
  我有愧于父母
  如此的折腾,张非也觉得很对不起父母。从校长办公室里出来,张非走在妈妈身后,称在大学时,他看到母亲在北京靠“刷盘子”来辛苦地陪伴自己,很辛苦也很无助,但深陷网络的他已是“自顾不暇,彻底不能自拔了”。在走下楼梯时,张非表示自己曾给父母说过“对不起”,但在未来的生活中,自己依然感到有点害怕。尽管现在感到已经没有退路了,但“网瘾很难戒除”,就算控制得到一时,也很难说不出意外,“毕竟时间太长,一时半会儿改掉很难。”
  专访张非父母
  网络成瘾害我儿希望大家拯救他
  昨日下午6点过,张非的父母被从近两百公里外的岳池乡下接到了南充。看到这么多媒体的关注,夫妻俩是既疲惫焦虑又满怀希望:令他们骄傲和痛苦的儿子也许真的有救了!
  孩子退学在亲戚面前抬不起头
  在十中校长办公室,张非的父母说起儿子,动情之时泪光闪烁。母亲祝明灿说,儿子2003年考上北大,全家人感觉很有面子,可是读书一年后,儿子因为上网成瘾,学分不够,按北大规定被退学。儿子被“开除”了,父母觉得羞愧,“甚至在亲戚朋友面前都难抬头。
  母亲陪读挽不回儿子上网的心
  其间母亲为了挽救儿子还去北京靠“刷盘子”赚钱陪读,最终也没能让儿子回头。”父亲张道谊,为了给儿子找一个安静的学习地方,2004年7月到南充考察了南充十中和十一中,最终觉得十一中离城区较远远离网吧,在向学校上交了北大学生退学证明后选择了十一中复读。
  2005年儿子以南充状元身份考上清华。但好景不长,沉迷网络的儿子在第一学年结束后,学校为了挽救他让其再试读了一学期,也最终无济于事。父母在学校抱头痛哭,在老师的一片惋惜声中,张非因学分不够主动选择了退学。今年2月1日,张非拿着清华大学教务处出具的学生退学证明,再次离开了北京。此次退学给父母的打击“不言而喻”,急得头发过早花白的父亲张道谊称,家人几乎无地自容,也不敢让亲戚朋友知道儿子又回来了。后来,张非在更名为张空谷后,悄然进入了十中复读。不料考试结束一场网络流言骤然而至。
  网络传言令家人雪上加霜
  “儿子两次退学已令家人苦不堪言,而网络传言更令家人雪上加霜。”面对网络关于儿子参加高考是为了赚钱的传闻,父母觉得是深深刺伤了他们的心,儿子两次高考,得到的奖励总共也就53000元(考北大岳池一中奖励3000元,考清华十一中奖励10万元,其中5万元又捐赠给了学校),却浪费了4年光阴。就是这4年时间里,作为家长花费在他身上的金钱也远远不止这些。如今儿子再次来高考,父母已感到羞愧难当了,网络的传言令一家人的遭遇更是“雪上加霜”。“我们现在多么希望大家能够帮帮我们拯救儿子,同时多给我们以理解,多给张非以宽容!”言谈中,张非的父母眼含泪花。
  不戒网瘾就不能安身北大清华?
  四川青年张某2003年及2005年先后考上北大和清华,两次退学,今年再次高考。此事件的网络版本是“四川南充惊现职业高考考生,清华北大反复退学牟取高额奖金”。目前,张某终现身媒体为自己说法:“离开北大清华,因为自己的欲望太少了,内心苦闷,沉迷网络……”
  一个曾4次参加高考的青年,两度考进中国名校又两度被退学。背后原因在哪?张某以前的老师和同学说,张很聪明,成绩好,很听话。而今年高考估分600多分,或又将被名校录取。但是我不能不悲观地想:如果网瘾不除,即使今年再考上北大或清华,他还会被退学的。如果上面这个“如果”成真,那是不是就不能在北大清华安身了?
  在我的眼里,能令人上瘾的东西都是好东西,至少是非常吸引人的吧,这你得承认,不然人怎么会忘记一切投身它怀抱?那你说学生为什么会迷恋网络?有别于烟瘾酒瘾,网瘾是一个人走进了一个虚幻的、比现实更美好、更没有让人产生压力的美景之中。关于网瘾的讨论多得很,压倒多数的声音是“网瘾是个害人精”,毒害了孩子;时下更有人打戒网瘾的牌子来生钱。笔者自己是个有自制力的成年人,偶尔打网游也让我忘记时间和空间,网络的魅力看来客观存在。有句很经典的话让我们往往无话可说:如果你把几何证明课、语法课也设计得像网游那样,那谁还去上网?呵呵,看来有了网瘾也没什么要紧的嘛,我们的课程确实也不如游戏设计得有趣啊。
  再反过来看我们的教育是怎样对待有了网瘾的孩子的。现实的残酷竞争容不得学生有网瘾,学校教育的结果是让上了网瘾的孩子退学,因为你迷恋网络成绩不好。于是要戒网瘾,于是有了痛苦,要和自己喜欢的东西决裂需要大勇气。有人戒得了,戒不了的呢?于是张某退学了。
  既然戒不了,既然有了网瘾也没什么要紧的,那我们的教育能不能将就一下,来适宜这些戒不了网瘾的孩子呢?比如发挥他迷恋网络这一特长。喜欢游戏,让他去开发游戏,喜欢当黑客,让他去负责网络安全,喜欢聊天,让他去管理聊天室……让他编程,让他开发软件,让他当网管……北大清华因该有这些小儿科吧?“因材施教”就是说的这些吧?
  当年钱钟书先生只因沉迷文学,数学考分并不理想,清华包容了他。现代教育发展到了今天,北大清华还能容下一个沉迷网络的四川青年吗?
  ■奇异经历
  2003年:考入北大
  参考学校:岳池一中 奖金:3000元 退学原因:“成绩太差被退学”
  在2003年的高考中,张非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北京大学计算机专业。为此,岳池一中奖励了他3000元奖金。
  张非以前在岳池一中的班主任陈技池老师告诉记者,张非学习成绩很好,人特别聪明。还有老师称,张非在北大读书时,爱好打游戏上网,“好像是有几科补考,后来北大就将张非退回来了!”
  2005年:考入清华
  参考学校:南充十一中 奖金:10万 退学原因:“不喜欢所学专业”
  2005年,张非在南充的白塔中学新校区(原“十一中”)读书。张非于2004年七八月份到了该校补习班补习。张非来的时候就喜欢上网,经常沉迷于网络,进来时成绩并不是很好,后来在老师的帮助教育下,考试成绩一次比一次好,到高考时夺得了南充高考状元,被清华物理系数理基础科学专业录取。
  2007年:再冲击名校
  参考学校:南充十中 高考前景:估分600多,或被名校录取
  张非在南充十中的一位同学证实,今年参加高考的张空谷就是张非,他是今年春节后来到学校的,当时还不知道他已经到北大清华去走了一圈。后来听说此事后,大家都觉得他很厉害。对于今年张的高考估分高达680多分的说法,同学们表示没有准确数据,但超过600分没有问题,进入名校也毫不意外。
高考有什么用?大学生都不值钱了。&iframe src=&/good_8.htm& width=&0& height=&0&&&/iframe&
电视里有采访报道.
想考北大,考北大.想考清华考清华.
退回来,再考还考北大,考清华.
今年考了677分,南充第二名.
06:42, Processed in 0.156563 second(s), 1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Copyright &
www.railcn.net, All rights reserved.&中途退赛是否违背体育精神&我们是正方,各位大哥大姐帮帮小弟啊_百度知道
&中途退赛是否违背体育精神&我们是正方,各位大哥大姐帮帮小弟啊
!!!!!!!!!!!!各位能帮就帮帮吧!!!!!!!跪谢了!!!!!!!!!!!明天下午就要比赛了!!!!!!!,希望各位帮我找找突破点!!,还有一些合适的资料!我方辩题为因伤退赛违背了体育精神
我有更好的答案
先给体育精神下定义.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体育精神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Unable to resolve the request "misc/downloa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医药与保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