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超级细菌菌是什么

您好,分享的企鹅
广州地铁检出超级细菌 若感染可致死亡
[摘要]实际上,此次在地铁中检测出来的MRSA是早已被发现的超级细菌品种,并非新发现,由于包括甲氧西林在内的多种青霉素都难以杀死这种细菌,因此,它引发的感染可能导致死亡。 日前,广东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姚振江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报告》上发布的研究显示,其研究团队在广州地铁7条线路上采集了320个乘客常触碰位置的样本,检测出2.5%的样本含有超级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这种细菌对抗生素有较强抗药性,一旦感染可致死亡。但医药专家称,耐药细菌虽然危险但正常人感染率极低,无需恐慌。抽检7线路,检出率2.5%该研究发布于10月29日的国际学术期刊《科学报告》上。该研究文称,研究人员在广州地铁的7条线路(1、2、3、4、5、8号线和APM)使用棉试纸法采集了320个样本,这些样本主要来自地铁内的自动售票机、上下扶梯、座椅、吊环、竖杆等位置。经检测,研究人员发现其中60.31%(193个)的取样点含有耐药的葡萄球菌,而其中8个含有超级细菌,检出率2.5%。广东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姚振江告诉新京报记者,该科研项目自2013年即开始,之所以选择这些地铁线路作为样本,主要是考虑到成本费用和人流量的因素,“人越多可能物体表面被污染的几率就高一点,传播风险也高一点。”姚振江表示,对于超级细菌的携带与传播的课题,国内在火车、医院、公交车等环境中进行过多次,而此次在地铁中检测出的结果与此前日本一列火车上的检出率持平,在数据上并没有出现异常。美每年MRSA感染致近2万例亡姚振江介绍,超级细菌学名为MRSA。“MRSA其实在上个世纪60年代就已经被发现,人和动物的体表都可能携带,外界环境中也有一些。”它耐药性较强,能抵抗大部分抗生素。公开资料显示,造成超级细菌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滥用抗生素。2010年《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编辑部组织国内权威专家,形成了感染防治MRSA的《共识》。《共识》指出,美国每年MRSA感染导致约19000例死亡,相当于艾滋病、结核病和病毒性肝炎死亡的总和。我国尚无 MRSA感染率及死亡率的全国性数据,但MRSA分离率及多重耐药均有增加趋势。广东地铁称将开展防护工作昨晚,广东地铁方面就在地铁线路上发现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一事对新京报记者回应称,广州地铁一直高度重视地铁卫生问题,每天对地铁站、列车进行清洁消毒。目前,广州地铁正积极寻求专业部门指导意见,并根据卫生部门的标准开展相关防护工作。焦点1超级细菌有多危险?携带率不等于感染率,超级细菌不提升杀伤力实际上,此次在地铁中检测出来的MRSA是早已被发现的超级细菌品种,并非新发现,姚振江表示,大家无须格外紧张。“一般而言,人群中携带超级细菌的比例约为1%-5%,携带并不代表就一定会被感染。”姚振江表示,由于包括甲氧西林在内的多种青霉素都难以杀死这种细菌,因此,它引发的感染可能导致死亡。“它的存活时间比较长,能通过体表接触携带。”姚振江称,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乙肝、艾滋病感染目前已成为世界三大最难根治的感染性疾病,临床患者往往会出现高烧、外伤伤口红肿痛、伤口发炎等症状。昨日,广东省疾控专家解读,超级细菌不是指对人的杀伤力提升,也不会导致新的疾病产生,不用过分恐慌。简单地说,就是感染了一种细菌会产生什么症状,当这种细菌转变成超级细菌时,它导致的疾病症状仍然一样,但是会使疾病治愈的难度提高。“主要依靠预防和开发新的药物进行治疗。”姚振江说。广东药学院教授陈思东认为,这其实并不需要特别恐慌,实际上人群密集的地方一般都有MRSA,几乎“遍地都是”,但其感染率很低,只有体质较差人群比较容易受到感染。在这次调研中,姚振江及其团队还发现,地铁六成的取样点含有耐药的葡萄球菌,这又意味着什么?对此,姚振江表示,“过去我们没有这块的监测资料,可能以前耐药率不会这么高。现在这种高度,可能跟人的活动、动物、环境都有关系,当然,是不是抗生素的泛滥使用使得这个数据有所增加,也有可能。”焦点2北京地铁情况如何?京港地铁正在了解此事;消毒每天进行昨日下午,新京报记者向北京地铁和京港地铁工作人员反映此事。截至昨日晚间10时,京港地铁方面称正在了解此事,北京地铁未有回应。据媒体近期报道,北京地铁的消毒每天都在进行,当列车晚上运行回库时,消毒工作就会启动。此间,保洁员将用有消毒水的喷雾对车厢进行整体消毒,15分钟后,用蘸有消毒水的毛巾擦拭车厢各部位。北京地铁建安公司综合服务主管李丹介绍,“消毒片大概的配比是1比500毫升,扶手,拉环,包括座椅和门,然后车厢连接处,就是所有乘客能碰到的这些位置,都是我们消菌杀菌的重点。”广东药学院教授陈思东称,类似地铁等人群密集的地方一般都有MRSA,加强消毒肯定有作用,但作用多大还需要进行评估,即使工作细致也不可能做到完全杜绝。焦点3市民怎么预防MRSA?勤洗手是最简单最有效预防手段市民怎么预防这种超级细菌?有医药专家告诉新京报记者,直接和间接接触,甚至飞沫、血液等多种途径均能传播MRSA,而胎源性和医源性的传播途径也偶有发生。“如果它污染了物体表面,人手触碰就有可能通过手传播,这时候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勤洗手。” 上述医药专家称,平时还应该注意饮食健康,保持环境卫生,日常通过身体锻炼的方式来增强免疫力,生病期间最好避免出现在人群密集处。姚振江告诉新京报记者,这并不意味着市民不能坐地铁,从防控传染病的角度上看,一方面市民可以加强个人卫生的防护,各个公共场所人流量较大,管理方也应该加强消毒,进行更严格的感染控制和监控措施。广东省疾控中心专家还表示,患者在生病时应遵从医生指导,不要自行服用抗生素;已经服用抗生素的病人,要严格按照药物使用规定科学治疗。值得重视的是,滥用抗生素和抗生素用量、疗程不足同样都会产生耐药情况。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责任编辑:wyxianquan]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6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超级细菌”是什么 人类需停止抗生素滥用
核心提示:英国《金融时报》8月11日文章警告说,对大部分抗生素都具有耐药性的新型细菌正在世界范围内传播。这些发现显示,NDM-1基因能改变细菌,使它们对大部分抗生素都产生耐药性。
  最后,我想告诉朋友们:尽管科学总是在和疾病赛跑,但既然这种“超级细菌”(实际上是一种耐药基因)出现了,我们就不可掉以轻心。科学地认识它、理性地应对它,重视而不失平和,谨慎而不失信心。这种细菌并不能引发一种新的传染病,但它能对抗生素耐药,因而会给人类健康带来新的威胁。面对这种新的威胁,我们能做些什么呢?一方面,医疗卫生系统着重强化医源性感染和交叉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考虑在日常生活中诸如探望病人或在就诊过程中对相关规定的遵守和配合,更不要与患者接触,也就是我以前反复强调过的“既要讲亲情,更要讲科学”的问题。大家的健康要靠大家自己,公众的健康要靠公众的积极参与,采取我们都知道、而且已经过证实的有效措施,才能够抵御疾病的传播,在面临新的威胁时,这些方法仍然有效。我们给大家提供的建议就是这个理念,就像我常提到的:巩固已经建立起的良好的生活习惯,把好“病从口入”关和“接触”关、日常注意做好勤洗手等个人卫生防护很有必要。总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保护自己最好的方法。多想想自己能做什么,而不要老想别人能帮我做什么,这样才是对自己健康负责的态度。
  延伸阅读
  “超级病菌”是对人类滥用抗生素的警告
  “超级细菌”的出现,可以说有其必然原因,即人类抗生素滥用。自从人类发明抗生素以来,细菌等微生物与抗生素之间就不断博弈。尤其是随着高档抗生素生产成本下降、使用人群迅速增多,细菌出现耐药性正成为全球性问题。几十年前,青霉素是人类最好的抗生素,病人患、等,打一针就立即见效。可现在同样的病,使用过去几十倍剂量的青霉素,也不一定有效。目前国内综合大医院的统计,青霉素的耐药性已经高达70%以上。不仅是青霉素这样老的抗生素,就连近十年研制出的头孢类、左类新生代抗生素,细菌的耐药性也高达30-50%。
  19世纪20年代,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是链球菌;40年代,青霉素开始被广泛为抗生素,此后,细菌就开始对抗生素产生抗药性,这也迫使医学研究者研发出许多新的抗生素。但是抗生素的滥用和误用,也导致了许多药物无法治疗的“超级感染”,如抗药性金黄等。60年代,产生了耐甲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MRSA取代链球菌成为医院感染的主要菌种。耐青霉素的链球菌同时出现;90年代,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耐链霉素的“食肉链球菌”被发现;2000年至今,绿脓杆菌,对、、西力欣等8种抗生素的耐药性达100%;肺炎克雷伯氏菌,对西力欣、复达欣等16种高档抗生素的耐药性高达52%-100%。“超级细菌”的频现,也再次警告人类不要轻易使用抗生素,破坏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作者:贺雄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 流行病学家
(责任编辑:宋雪)
2下一页尾页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扫一扫”分享
出台考核标准推动医联体建设工伤认定宜重关怀旅客疑惑:为何普通列车不禁几分钟即康复北京通养老助残卡将可购买服务
对比较聪明的大脑无效孙子如果吃垃圾食品更危险是“热射病“惹的祸病人出院时必留电话
[] [] [] [] [] [] [] []
杜甫死因或是糖尿病并发的酮症酸中毒或心、脑血管病…… []研究表明,长期坐姿不良会导致腰肌劳损发病率增加…… []
均衡饮食是健康的必要条件。我们日常的饮食含有五大…… []一句话就是保持干爽,不单单是宝宝自身的干爽,生活…… []
保护肝脏健康,远离脂肪肝…… []皮肤传染病不要自行用药,脓包疮莫当成“痱子”…… []
铁的建设远远赶不上人潮的增长,狭小密闭的空间里天天都是人挤人,其中诸多卫生隐患一直令人担忧。最近发表在英国《科学报告》期刊上的一项研究结果甚至显示:广州地铁检出“超级细菌”,一旦感染有致死风险。走近科学 超级细菌请遵医嘱-走近科学-凤凰视频-最具媒体价值的综合视频门户-凤凰网
超级细菌请遵医嘱
将视频分享给站外好友,或嵌入到博客、论坛
选择成功,请使用ctrl+c进行复制
扫一扫分享更方便
下载客户端独家抢先看
已成功订阅
简介:究竟什么是超级细菌?为什么会出现超级细菌?怎么才能远离超级细菌?这一系列的问题,相信很多人想知道,本…
纪录片分类
下载客户端
独家抢先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印度超级细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