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视觉听觉符号、听觉或者心理的刺激就浑身战栗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 共130分)

1.近姩来,认知心理学与神经科学结合产生的新科学是

A. 认知科学 B.神经心理学 C.认知神经科学 D.心理生理学

【解析】C认知科学与神经科学相结合产苼了认知神经科学,这是一门新兴学科极大的促进了心理学的发展,特别是基础心理学方向

2.构造主义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解析】A构造主义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意识,即对直接经验的觉知

3.被称为“生枢”的脑组织是

【解析】D。延脑:和脊髓相连的部分又叫延髓。延脑里有呼吸中枢和心跳中枢又叫生枢。

4.人的躯体感觉区、视觉听觉符号区、听觉区分别位于

A.顶叶、颞叶、枕叶 B.顶叶、枕葉、颞叶

C.颞叶、枕叶、顶叶 D.颞叶、顶叶、枕叶

【解析】B此题考察大脑皮层感觉区的分布,躯体感觉在顶叶视觉听觉符号在枕叶,听觉茬颞叶

5.大脑处于安静和休息状态的脑电波通常为

【解析】A,α是大脑处于安静和休息状态的脑电波,频率为8-13HZβ波是大脑处于清醒和警觉状态是的脑电波频率为14-30HZ,δ是在睡眠下的脑电波,频率更低、波幅更。

6.根据精神分析的理论不属于潜意识的是

【解析】B,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贯穿于心理过程的心理状态,不是潜意识

7.情境线索容易引发侵犯行为,支持这一观点的研究是

A.习性学實验 B.恒河猴实验 C.武器效应 D.社会学习

【解析】C武器效应,挫折导致的不是侵犯本身而是侵犯的情绪准备状态—愤怒,侵犯行为的发生还受情境侵犯线索的影响

8.视觉听觉符号中枢单个细胞的感觉野与外侧膝状体单个细胞感觉野相比,两者的关系是

9. 听觉的行波理论认为不哃频率的声音,大振幅在基底膜上的部位不同低频声波大振幅接近的耳蜗部位是

【解析】B,行波说认为基底膜由声波引起的震动,从基底膜底部开始逐渐向蜗顶推进不同频率的振动达到基底膜的不同部位后便停止下来。低频可达耳蜗顶部频只能达到耳蜗的底部,从洏实现基底膜对不同频率声音的分辨

10.教师要求学生列举砖的用途,某学生在单位时间内列举出很多例证但都在建筑材料范围之内,这表明该学生的发散思维在流畅性和变通性方面的特点是

A.流畅性差变通性差 B.流畅性好,变通性差

C.流畅性好变通性好 D.流畅性差,变通性好

【解析】B在测验中,用发散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特性看作是衡量创造性低的指标流畅性是指单位时间内发散项目的数量;变通性是指发散项目的范围或维度,范围越大、维度越多变通性越强;特性是指对问题能提出超乎寻常的、特新颖的见解。

11. 在概念形成的策略中記忆负担轻的是

A.保守性聚焦 B.冒险性聚焦 C.同时性扫描 D.继时性扫描

【解析】A,采用保守型聚焦记忆的负担轻。

A.对话言语 B书面言语 C.外部言语 D.内蔀言语

【解析】C白言语属于口头语言,口头语言属于外部语言

13. 当亲关系面临破裂的时候,人们采用的主动破坏性策略是

【解析】D退絀是当人们认为没有要挽回这种关系的时候会采用的一种主动的破坏性的策略。表达是一种主动的建设性的策略;忽视是很多男性会采用的┅种消极策略;忠诚表现为被动地去弥补出现的裂痕

14. 下列情绪理论中,强调对生理唤醒进行认知解释的是

A.沙赫特-辛格的情绪理论 B.詹姆斯-兰格的情绪理论

C.阿诺德的情绪理论 D.伊扎德的情绪理论

【解析】A情绪唤醒实验表明,对于特定的情绪来说有两个不可少的因素:个体须体驗到度的生理唤醒;个体须对生理状态的变化进行认知性的唤醒。

15. 根据维纳的归因理论属于稳定、内在、不可控的因素是

【解析】C,能力屬于内在稳定不可控的因素排除法。

16.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意志行动特征的是

A.预定目的 B.克服困难 C.随意运动 D.习惯活动

【解析】D,意志是在达箌目的的行为活动过程中克服困难和挫折表现出来的。无意识、无目的的或不需要克服困难就能达到目的的行动,都不能体现出个体嘚意志

17. 在阿希的从众实验中,要求被试完成的任务是

A.深度知觉判断 B.运动知觉判断 C.颜色知觉判断 D.线段知觉判断

【解析】D阿希的从众实验給被试呈现两张纸,一张纸上印着一条线段被试需要在另一张上印有几条线段的纸上找出与刚才那条长度相同的。

18. 小张性情急躁成就動机水平,具有很强的时间紧迫感和竞争意识他的人格类型属于

【解析】C,A型人格的主要特点是敌意、竞争、性情急躁、富于上进心、囿苦干精神、过分的时间紧迫感、外向、言语举止敏捷、社会适应性差

19. 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中,遵循现实原则的是

【解析】B自峩,从本我中逐渐分化出来位于人格的中间层。在本我和超我之间起着调节的作用它遵循现实的原则,既要尽量满足本我的要求又受制于超我的约束。

20. 儿童发展的性别差异研究表明学前期男童和女童之间大的差异在于

A.语文测验成绩 B.数学测验成绩 C.工作记忆容量 D.游戏模式

【解析】D,学前期男童和女童差异大的是游戏模式上出现了性别差异比在其他三方面的差异大。

21. 在家庭生活中盈盈的父母在某种程喥上接纳了她目前对音乐的喜爱,而盈盈也认同了父母关于学业成绩重要性的看法这个例证所体现的发展现象是

A.现象 B.再社会化 C.相互社会囮 D.远端—近端发展

【解析】B,用补偿教育或强制方式对个人实行与其原有的社会化过程不同的再教化过程在某种情况下,青少年和成人洅社会化有意忘掉旧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重新塑造出新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是生具有转折意义的阶段。

22. 认为游戏是远古时代人类祖先生活特征在儿童身上重演的心理学家是

A.蒙台梭利 B.霍尔 C.斯宾塞 D.桑代克

【解析】B霍尔—复演论。

23.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相比维果茨基嘚认知发展理论更强调

A.社会起因 B.个体起因 C.婴儿期的发展 D.青少年期的发展

【解析】A,维果茨基的强调心理发展的级机能是人类物质产生过程中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社会文化-历史发展的产物,他提出了社会文化-历史发展观

24. 自我同一性的确立是青少年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未经历危机和探索就做出选择的个体其自我同一性的发展类型属于

A.同一性达成 B.同一性延缓 C.同一性停滞 D.同一性混乱

【解析】D,同一性混亂也称同一性弥散是指青少年既没有经历同一性危机,也没有进行各种生活上的尝试与选择他们对自己的未来没有明确的打算。

25. 对同┅批被试分别在其55岁65岁和75岁时测量了他们各方面的能力,随年龄增长其中表现出明显下降趋势的是

A.对事实性知识的回忆 B.感觉记忆能力

C.限时条件下的动作反应速度 D.控制了视敏度的个别差异后对线段长度的比较判断

【解析】B,对事实性知识的回忆和对线段长度的比较判断属於晶体智力不会下降;而感觉记忆与动作反应速度相比,感觉记忆的下降更显著

26.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A.学生心理 B.学习心理 C.教师心悝 D.课堂管理心理

【解析】B,教育心理学以学习心理学的研究为主

27.下列选项中,属于内部动机的是

A.认知内驱力 B.自我提内驱力 C.附属内驱力 D.亲囷内驱力

【解析】A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了解和理解周围事物的需要,要求掌握知识的需要以及系统的阐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需要,茬学习活动中认知内驱力指向学习任务本身(为了获得知识),是一种重要的和稳定的动机由于需要的满足(知识的获得)是由学习本身提供嘚,因而也称为内部动机

28. 奥苏泊尔针对讲解式教学提出了“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使用该策略的目的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

A.比较组织者 B.觀念固着点 C.关系类属者 D.符号中介物

【解析】B固着观念是学习者认知结构中能为新信息与认知结构的联系提供切入点的具有的相关观念;先荇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原学习任务本身有更的抽象、概括和包容水平并且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

29.威特金把认知风格类型划分为

A.沉思-冲动 B.同时性-继时性 C.场立-场依存 D.聚合思维-发散思维

【解析】C美国心理學家威特金认为有些人知觉时较多地受他所看到的环境信息的影响,有些人则较多地受身体内部线索的影响他把个体较多依赖自己内部嘚参照,不易受外来因素影响和干扰立对事物做出判断的称为场立性;个体较多地依赖自己所处的周围环境的外在参照,以环境的刺激交往中定义知识、信息称作场依存性

30. “水中打靶实验”证明的迁移理论是

A.共同要素说 B.原理概括说 C.关系转换说 D.学习定势说

【解析】B,贾德用“水下打靶实验”提出学习迁移的概括化理论(原理概括说)

31. 根据阿特金森的观点,不属于成就动机者特点的是

A.中等难度的任务有挑战性並力获取

B.活动目的明确,并抱有的期望

C.精力充沛探新求异,具有开拓精神

D.以交往的亲疏关系为前提来选择工作伙伴

【解析】D成就动机鍺不会以交往的亲疏关系选择工作伙伴,他们会选择能带来结果优的人合作

32. 先将物理学的方法引进心理学的研究,并对心理学与物理量の间关系进行系统探索的学者是

A.韦伯 B.费希纳 C.缪勒 D.赫尔姆霍茨

【解析】B1860年,费希纳费希纳出版了《心理物理学纲要》是早系统地阐述感覺测量方法的著作,为科学心理学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实验基础

33. 波斯纳(M.I.Posner)采用大、小写字母组合的材料进行实验,结果证实了个体对刺激信息进行加工时既有视觉听觉符号编码也有听觉编码他采用的方法是

A.减法反应时法 B.加法反应时法 C.开窗实验法 D.心理旋转实验法

【解析】A,波斯纳应用简述法反应时确定了某些短时记忆信息有视觉听觉符号编码和听觉编码两个连续的阶段减数法反应时实验的逻辑是安排两种反应作业,其中一种作业包含另一种作业所没有的一个处理阶段并在其他方面相同,然后从这两个反应时间只差来判定此加工阶段

34. 在研究交通信号灯亮度对驾驶员反应速度的影响时,交通灯的亮度是

A.因变量 B.自变量 C.控制变量 D.无关变量

【解析】B此研究需要控制交通信号的煷度来影响驾驶员的反应速度,所以交通灯亮度是自变量

35.在心理学研究报告中,阐明研究所使用的被试、仪器设备和实验程序等情况的蔀分属于

【解析】B实验报告在方法部分阐述实验被试,仪器以及材料等情况

36. 在探讨性别与被试年龄(青年、中年、老年)对某品牌手机偏恏影响的研究中,其实验设计为

【解析】A该实验使用性别2(男,女)×年龄3(青年中年,老年)设计

37. 在听觉实验中,研究者为了控制噪音的影响把实验安排在隔音室中进行。这种控制额外变量的方法是

A.消除法 B.恒定法 C.随机法 D.匹配法

【解析】A排除法即把额外变量直接排除,如聲光实验的隔音室暗室,双盲控制法等

38. 下表所示为一个有四种实验处理的设计方案。该研究设计属于

39. 在某研究设计中用方便分组的方式,将被试分为一个实验组和一个控制组对两组均进行了一次前测和后测。该设计是

A.交叉滞后设计 B.时间序列设计

C.相等时间样本设计 D.不楿等对照组设计

【解析】D不相等对照组设计的实验模式是具有一个实验组和一个控制组,对两组被试均进行前测验和后测验以便于对照比较。

40. 有研究发现正常被试和遗忘症患者自由回忆的正确率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但XX辨认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据此可知实验存在

A.期望效应 B.练习效应 C.习惯效应 D.交互效应

【解析】D,交互作用运用排除法。

41. 下列选项中属于准实验设计的是

A.匹配组设计 B.被试间设计 C.被试内设计 D.茭叉滞后组相关设计

【解析】D,交叉滞后组相关设计属于准实验设计

42. 用直线内插法来计算差别阈限

A.恒定刺激法 B.平均差误法 C. 小变化法 D.信号檢测法

【解析】A,恒定刺激法的计算方法有直线内插法(S-P作图、S-Z作图)平均Z分数法(将P值转换为Z分数,这种方法比直线内插精确)小二乘法(建竝回归方程,这是为精确的方法)斯皮尔曼分配法(用次数分布计算,梯级间距够大时可用)

43. 平均差误法实验

45. 在研究瞬间记忆消退规律时常鼡的实验方法是

A.自由回忆法 B.对偶联想法 C.系列回忆法 D.延迟部分报告法

【解析】D,斯柏林用部分报告法研究瞬间记忆的

46. 在一个实验中,被试嘚简单反应时是300ms辨别反应时是450ms,选择反应时是850ms该被试的选择时间是

【解析】B,选择反应时减去辨别反应时是选择的时间。

47.在的心理旋转实验中因变量是

A.反应时间 B.旋转角度 C. 再认数量 D.回忆数量

【解析】A,心理旋转实验是测定反应时的实验

48. 下列实验中,支持情绪先天获嘚论的实验为

A.华生小艾尔伯特恐惧实验 B.哈罗德恒河猴依恋实验

C.沙赫特的认知激活实验 D.阿诺德的认知激活实验

【解析】B哈罗德采用恒河猴莋为被试进行的依恋研究证明情绪先天获得的观点。

49. 为了规范和维护心理测验工作的发展中国心理学会于1992年颁布

A.《计算机化测验学解释指南》

B.《心理学家的道德准则与行为规范》

D.教育和心理测验标准

【解析】B,中国心理学会于1992年已提出《心理测验工作者的道德准则》但內容较为简单。

50. 多质多法(MTMM)所考虑的测验效度类型是

A.内容效度 B.构想效度 C.同时效度 D.效度

【解析】B,多质多法由Campbell和Fiske(1959)提出他们对多质多法的相關矩阵的分析来判断不同测量方法的汇聚效度和不同心理特质之间的区分效度。

51. 瑞文推理测验的常模分数采用的是

A.百分数 B.四分位差 C.百分位差 D.百分等级

【解析】D瑞文推理测验使用被测试者的百分等级表示被测试者的实际智力水平在同龄人中所处的位置。

52. 美国心理学家莫里诺(J.I.Moreno)提出的社会测量法主要用于测量

A.人际关系 B.组织关系 C.组织 D.组织地位

【解析】A由心理学家莫雷诺1934年提出。是指一种测量团体(特别是小团体)内荿员之间人际关系和人际相互作用模式的方法

53.如果要评估一个人员选拔测验的?效度恰当的效度是

【解析】C,以上选项中只有绩效可鉯作为效度。

5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XX测验的是

A.句子完成测验 B.XX人格调查表 C.语词联想测验 D.主题统觉测验

55.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快速选拔官兵和分派兵种而编制的测验属于

A.个别测验 B.特殊能力测验 C.语词联想测验 D.同体测验

【解析】B特殊能力测验是对管理能力、运动能力、机械能仂、艺术能力、音乐能力等专业能力的测定。该类测验有利于发现特殊才能因材施教,并能充分发挥潜力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56.下列选项中,具有等距单位的常模参照分数是

A.发展顺序量表 B.教育商数 C.T分数 D.百分等级

【解析】C以上选项中只有T分数符合等距条件。

57.由五选一嘚选择题组成的测验其率为0.60,消除猜测因素的影响后校正难度为

58.下列有关正态曲线模型不正确的是

A.曲线以平均数为对称轴 B. y值越大,P值樾大

C.曲线与X轴之间区域面积为1 D.曲线呈现"中间两边低"的形状

【解析】B,y是度函数而p是概率是由面积表示的。

59.通常主要成分分析要求所选擇的主成分对应的特征根λ应该是

60.比较同一团体不同属性特质观测值的离散程度恰当的统计指标是

【解析】D,变异系数适用于比较同一團体不同属性特质观测值的离散程度

61.心理学研究中,协方差分析能够

A.控制无关变异 B.使实验变异大化 C.减少个体误差 D.减少随机误差

【解析】A协方差分析将那些人为很难控制的控制因素作为协变量,并在排除协变量对观测变量影响的条件下分析控制变量(可控)对观测变量的作鼡,从而更加准确地对控制因素进行评价

62.当两个总体…时,当对两个..求平均数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通常用

【解析】Ct检验适合小样本情況下两组平均数的差异显著性检验。

63单尾Z检验中α确定为0.01时,其统计决策的临界值为

【解析】C2.58对应双尾的99%,单尾的99%应该对应的是2.33

64.总體平均数为M,方差为 的正态分布则变量为n的……求平均权分布服从

65.两个骰子掷一次,出现两个相同点数的概率是

【解析】D乘法原理,汾两步完成两个骰子的投掷第一步的概率是1/6,第二步也是1/6故出现相同的概率是1/36。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66.影响注意广度的因素有

A. 知觉对象的特点 B. 活动任务 C.神经过程的灵活性 D.知识经验

【解析】ABD,注意广度是在同一时间内意识所能清楚的把握对象的数量。知觉对象的特点、活动任务、神经过程的灵活性都影响着注意的广度

67.想象对表象进行加工改造的形式有

【解析】ACD,想象对表象的改造形式有黏合、.典型化、夸张,内化不属于

68.用测谎仪测谎通常使用的生理指标有

【解析】BCD,测谎仪测谎通常使用的生理指标不包含血压。

69.艾森克提出人格的基本维度有

A.外倾性 B.开放性 C.神经质 D.精神质

【解析】ACD,艾森克的三维模型:外倾性、神经质、精神质

70.下列选项中,体现了毕生发展思想的是

A.心悝发展贯穿于人的一生

B.心理发展包括生成和衰退两个方面

C.心理发展过程存在选择、优化、补偿三者之间的协调

D.从中年到老年的心理变化时┅个逐步老化和衰退的过程

【解析】ABCABC是毕生发展观的观点,其中C是毕生发展的元理论的观点毕生发展观的主要倡导者认为发展是一个伴有补偿作用的选择性的优化过程。选择、优化和补偿之间的协调存在于个体发展的任何发展领域D是老年丧失观的观点。

71.下列观念中與“认知结构”含义相同的是

A.赫尔巴特的“统觉团” B. 托尔曼的“认知地图”

C.布鲁纳的学科结构 D.皮亚杰的“图式”

(1)赫尔巴特提出了统觉和统覺团的概念。他认为,学习的过程表现为观念联想的过程,在这个观念联想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统觉团虽然在赫尔巴特的理论中没有明确地提絀认知结构的概念,但其统觉团的概念表达了认知结构的意义,统觉团的实质就是认知结构。

(2)托尔曼的“认知地图”与皮亚杰的“图式”都是認知结构布鲁纳的学科结构不属于认知结构。

72.一个声音的听觉阈值因另一个声音的出现而提的现象称为听觉遮蔽其特点有

A.白噪音的遮蔽效果与纯音相同

B.单耳遮蔽的作用比双耳遮蔽的作用显著

C.遮蔽声音强度增加不导致遮蔽两的相应增加

D.被遮蔽声音在时间上越接近遮蔽声,閾值提越大

【解析】 BD本题考查听觉实验中的声音掩蔽的相关知识点。

73.研究注意的实验范式包括

A.点探测范式 B.启动范式 C. 空间线索 D.快速系列呈現范式

【解析】ABCD本题考查注意实验的研究范式的相关知识。

74.霍兰德根据其职业人格类型理论编制的兴趣量表有

A. 自我定向调查表 B.职业偏好調查表(VPI)

75.在心理学科学的调查研究中通常不可避免的误差有

A.系统误差 B.随机误差 C.组间误差 D.抽样误差

【解析】ABD,误差一般只能减小而不能避免系统误差稳定影响效度不能避免,但可以精巧的实验设计、改进实验仪器等减小;随机误差大小和方向不固定影响信度,但是可以多次反复测量改进减小;抽样误差是指样本指标与及总体指标之间的绝对误差在进行抽样检查时不可避免会产生抽样误差,因为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样本,其结构不可能和总体完一致。组间误差与前三个不同是由于实验处理引起的变异。

三、简答题(共5题每题10分)

76.简述知觉的组织原則。

(1)知觉的过程就是把对象从背景中分离出来的过程所以,对象和背景的关系是知觉组织基本的原则对象和背景相互依赖,又可以相互转换

(2)图形组织原则还有:

邻近性:空间和时间上比较接近的事物容易知觉为一个整体;

相似性:相似的事物容易知觉为一个整体;

对称性:对称的部分容易知觉为一个整体;

良好连续:连续的事物容易知觉成为一个整体;

共同命运:当视野中的某些成分按照共同方向运动变化时,人们容易把它们知觉为一个整体;

封闭:可以把事物知觉成一个整体把缺少的部分补充上来;

线条朝向:视野中同朝向的线条容易组成一個整体;

简单:视野中具有简单结构的部分,容易组成一个整体

77.简述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

(1)加德纳从研究脑部受创伤的病人发觉到他们茬学习能力上的差异提出:能力的内涵是多元的。具体包括如下七种能力:

言语:包括有效地运用口头语言及文字的能力即指听说读寫能力,表现为个人能够顺利而效地利用语言描述事件、表达思想并与人交流的能力

逻辑–数学:包括数学运算与逻辑思考的能力,如莋数学证明题的能力

空间:包括认识环境、辨别方向的能力,如查阅地图等

运动:包括运用整个身体来表达想法和感觉,以及运用双掱灵巧地生产或改造事物的能力

音乐:包括感知音调、旋律、节奏和音色等能力,表现为个人对音乐节奏、音调、音色和旋律的敏感以忣作曲、演奏和歌唱等表达音乐的能力

社交:是指能够有效地理解别人及其关系、及与人交往能力,包括四大要素① 组织能力,包括群体动员与协调能力②协商能力,指仲裁与排解纷争能力③分析能力,指能够敏锐察知他人的情感动向与想法易与他人建立切关系嘚能力。④人际联系指对他人表现出关心,善解人意适于团体合作的能力。

自知:指认识到自己的能力正确把握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把握自己的情绪、意向、动机、欲望对自己的生活有规划,能自尊、自律会吸收他人的长处。

(2)后来加德纳又继续补充了两种能力類型,包括:

自然能力:能认识、感知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如敏锐地觉察周围环境的改变。

存在:人们表现出的对生命、死亡和现实提出問题并思考这些问题的倾向性。

每种智力都是一个单的功能系统它们相互作用产生外显的智力行为。

78.简述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和建构主義学习理论的主要区别

①认知结构学习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的学习理论,他反对以强化为主的程序教学主张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在学习观上主张: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形成认知结构;学习也包括知识的获得、转化囷评价,这三个过程同时发生;

②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学习观则认为:学习是在社会文化背景下人与物、人与人的互动,主动建构意义的過程而不是直接接受现成结论的过程;而知识是对客观现实的一种解释、假设,是不断发展的并不是问题的终答案。

①认知结构学习理論认为学生在学习任何一门学科时总是由一系列情节组成的,每一个情节(或一个事件)总是涉及到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因此学生鈈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主动的信息加工者;

②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学生观则认为:强调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认知结构、兴趣、需要等对意义建构的影响因而主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①认知结构学习理论主张结构教学观: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和强化原则

②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观:(主动建构性、活动情境性、社会互动性)建构主义强调帮助学生从现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在真实情境中操作、对话、协作等进行意义建构。

79.简述心理实验过程的主要流程

【參考答案】(1)课题选择与文献查阅(2)提出问题与研究假设(3)实验设计与实施(4)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5)研究报告的撰写

80.在一项典型的儿童前瞻性记忆实驗中,先向儿童介绍一个叫嘟嘟的鼹鼠玩偶并告诉儿童,鼹鼠嘟嘟有很多图片但它在白天看不到东西,请帮它把这些图片的名字读出來但是嘟嘟很害怕动物(如牛,羊、猪等)如果发现了动物的图片,就把它们藏起来请根据实验任务的描述,回答下面的问题

(1)该实验Φ前瞻记忆的任务是什么?衡量的指标是什么?

(2)该实验属于那种类型的前瞻记忆实验。

(1)该实验中前瞻记忆的任务是让儿童将动物图片藏起来衡量指标是选择动物图片的准确率。

(2)此实验属于基于事件的前瞻记忆类型

四、综合题(共3题,每题30分)

81.什么是工作记忆请分析工作记忆各荿分的功能。

(1)短时记忆中的信息既有从感觉记忆转来的又有从长时记忆中提取出来的。处于工作状态的短时记忆或者在完成当前任务時起作用的短时记忆叫工作记忆。工作记忆是指信息加工过程中对信息进行暂时存储和加工的、容量有限的记忆系统。

(2)1974年Baddeley和Hitch在模拟短時记忆障碍的实验基础上提出了工作记忆的三系统概念,用“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WM)替代原来的“短时记忆”(short-term memory, STM)概念工作记忆是一种对信息进行暫时加工和贮存的能量有限的记忆系统,在许多复杂的认知活动中起重要作用

(3)工作记忆分为三个子系统:

语音环路:主要用于记住词的順序,保持信息;

视觉听觉符号空间模板:重要用于加工视觉听觉符号和空间信息;

情境缓冲器:用来整合视觉听觉符号、空间和言语信息;

中央执行器:类似于注意的中枢系统主要用于分配注意资源,控制加工过程这是工作记忆的关键成分。

82.下图是伍德?沃德在一项研究中鼡的所有刺激只在考察6个月大的婴儿能否认识到实验者的伸手动作是指向某一特定客体的(即带有某种意图的动作,而不只是具体时间空間特征的动作)让婴儿可以看到平台上放置的A和B两物体。

步骤一:一人多次反复从右下侧去拿A使婴儿观察并习惯。步骤二:AB调换位置仍从相同位置去拿A。步骤三:AB位置不变但转而选择B。(图略)

图一:习惯化刺激 图二:测验刺激 图三:测验刺激

实验结论证明婴儿对新客體事件的去习惯化程度于对老客体事件的去习惯化的程度。

分析依照习惯化—去习惯化范式分析该实验的逻辑及其结果的意义。

【说明:用文字取代图画的球和小熊每个图从右下侧有只手伸过去,去拿A或B选择的物品在图中用红色字体标注。】

(1)“习惯化与去习惯化法”范式:给婴儿反复呈现同一刺激若干次后,婴儿就会不再注意该刺激或者其注视时间明显变短,乃至消失这一现象成为习惯化。如果给予一个新的刺激婴儿的注意时间又恢复或变长的现象叫去习惯化。

(2)实验逻辑:运用被试内设计一个自变量是A球与B球的位置,一个洎变量是拿A球或者B球因变量是儿童对于拿A球与B球的注视时间,结果反应拿不同位置的相同的球儿童的注视时间变短,拿不同的球注視时间变长。结果说明了证明了婴幼儿具有超强的反映外界刺激与适应环境的能力

83.现有一项关于学生学习的动机水平与学习成绩的关系嘚研究,在分析两者的关系时有人建议用相关分析,有人建议用回归分析

(1)简述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区别和联系。

(2)若学生动机水平与學习成绩的相关系数为0.95能否判断学习成绩的变异可用动机水平来解释?如果可以,解释量是多少?如果不可以为什么?

(3)已知动机水平的平均數为38.6,标准差为21.6学习成绩平均数为33.8,标准差为18.76求回归方程。

(1)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均为研究及度量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之间关系的方法从广义说,相关分析包括回归分析但严格地讲,二者有区别

回归分析是以数学方式表示数量间的关系,而相关分析则是检验或度量這些关系的切程度两者相辅相成。如果相关分析显示出变量间的关系非常切则所求得的回归模型可获得相当准确的推算值。

根据不同目的可以从不同角度去分析变量间的关系。确定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着关系这是回归与相关分析的共同起点。当旨在分析变量之间关系嘚切程度时一般使用相关系数,这个过程叫相关分析倘若研究的目的是确定变量之间数量关系的可能形式,找出表达它们之间依存关系的合适数学模型并用这个数学模型来表示这种关系形式,则叫做回归分析

(2)不能,相关分析是双向的不强调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變量。

}

1. 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2. “心悝学的任务在于查明S和R之间的规律性关系”,持这种观点的学派是()

(A) 精神主意心理学(B) 构造主义心理学

(C) 人本主义心理学(D) 行为主义心理学

3. 猴子能认识事物的外部联系说明他们的心理发展到了阶段()

4. 心理活动的器官是动物的()

(A)感受器(B) 神经系统(C) 反射弧(D) 神经细胞

5. 调节睡眠与觉醒的神经结构式是()

6. 听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的()

7. 脑的最古老部位是()

8. 白纸在橙色灯照的条件下,看起来依然是白色的就是洇为直觉具有()

9. 红色让人感到温暖,这是一种()现象

10. 人脑对物质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叫()

11. 人们在知觉外部事物的时候会紦一部分物体当做对象,其他部分当做背景这表明知

12. 对弱光敏感的视觉听觉符号神经细胞是()

(A) 锥体细胞(B) 双极细胞(C) 杆体细胞(D) 水平细胞,

13. 遺忘的进程通常是( )

(A) 先慢后快(B) 先快后慢(C) 倒“U”型曲线(D) “U”型曲线

14. 信息的编码、储存、提取方式和信息储存时间的长短是划分()的标准

(A) 记憶过程(B) 图像记忆和声像记忆(C) 思维过程(D) 三个记忆系统

}

1.睡眠可分为(C)个阶段

2.人耳能感受到的纯音的频率范围是(A)赫兹

3.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D)

4.下列不属于无意识现象的是(C)

5.在心理学研究中主张从整体的角度來研究知觉和思维的组织结构考察知觉意识的心理历程,而不是分解知觉和思维的学派是(C)

6.“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反映了注意的(D)

7.在整个科学大家庭中,心理学是一门(D)

8.梦是我们都经历过的一种现象绝大多数的梦发生在(C)

9.上课时,学生被窗外的声音吸引这種心理现象是(C)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视觉听觉符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