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为啥把英语搞得名字真的那么重要吗?中医、中国历史有必要吗?

为什么要研究历史?
【acelrovsion的回答(69票)】:
谢几位邀。。
一直喜欢宏观史学,并且很长一段中二病时期,总是认为貌似能够从材料中去总结一套万变不离其中,拥有普遍解释力的定律;也貌似认为所有的历史材料都可以作为实在经验补充到当代所有政治形势的判断中;在观念方面,也是历史主义的实在信徒。
但是我参考了一些不同意见。
比如. T詹金斯(Keith Jenkins0“实际上,历史就是在一个无根基性、无方向性表述的世界里的一个无根基性、无方向性的表述。”(《the Postmodern History Reader》)
利奥塔(Jacgues Lyotard)认为历史并无直线性发展的方向。他所定义的“现代”一词主要内容是“宏大叙事”证明了历史的统一性
故而,这种东西很大程度上在于你的价值观立场而已,周期律的解读依赖于基本的个人视角差异,是否可以以史为鉴也依赖于人的本位视角,是否信仰于此,这依赖于个人。历史至少分为历史事实,历史叙事和历史解释,故而至少从后现代主义之后,历史哲学的观点总体倾向于历史本身的非连续性,转而去分析更细小的表征和基本结构。毕竟历史学家只能间接地知道历史,因为毕竟那是过去,并没有直接体验。然而他们相信逻辑假设使客观地研究历史成为可能,所以对历史的解释并不是任意武断的,只是受到了当时言论的限制。在历史发展的连续性方面,二者也存在共识。这样,他们就构建了一种“历史”(大写的History,Die geschichte)
所以,或许我们做最基本的祛魅,那就是将历史还原到材料上。
这个材料包括广义的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细节而言,包括经济模式,自然环境背景,权力结构,社会生态,文化生活,地理志等等。并且在这些宏达的材料中,我们可以摒弃本位主义视角,从一个比较高的角度去审视当时的人,并反而能够更为理解当事人的立场,并带入到私人观点之中。
这样而言,从人本主义的角度,我们事实上是在探讨人的社会性,包括经济学意义的“人”,人的观念,以及建构出来的人性。而历史本身是一个全局性,并且不可能在当代社会复制的社会性实验,就如同人类文明机器的运转,一个记录程序记录下每一个关键参数的变动,而这种社会性实验,使我们探讨作为零件的“人”,以及人的社会性最好的参考。
而从叙事主义的角度来说,历史的编撰本身是历史事件的排序和讲述,我们在讲述一系列的故事并试图通过逻辑去重组一个历史语境,而这一切工作构成的是尽量可信的历史文本,而对于学术共同体而言,这个文本是最基本,拥有共识的材料,并在各个学科中作为意义追溯的文本证据,并且从整个学理传承和观念变迁中梳理出一套思想脉络。
而就私人而言,为什么会去花时间在历史学上呢?
社会生态很有趣地发展到现在,这个过程非常有趣,以至于我显然做不到无动于衷。。
【叶微香的回答(214票)】:
谢谢 邀请。
首先,我同意 答案里的每一个字,请大家都去看看那个答案。
我只谈一谈我自己为什么要研究历史吧。
就我个人而言,我看遍所有答案,觉得大家都很有抱负,似乎给研究历史都赋予了“鉴往知来”甚至“安邦济困”甚至“贯通天人”的使命。但是当我刚刚踏入历史系的大门时,或者说我中学时自己去翻史料做汉代诸侯王谱系表时,或者说我小时候捧起第一本幼儿版史记小故事时,我是压根没有想到那么远的。
最开始的开始,我之所以选择研究历史,是出于纯粹私人的目的。那就是,我相信历史可以解答我的一切疑问。
对于过去,对于现在,对于未来的,一切疑问。
讲一个故事吧,是上个月看的书,许宏老师的《何以中国》。
这是陶寺遗址发现的一个妇女遗骨,她的阴部被插入尖利的兽角,死时的面部表情十分惊骇。这是陶寺遗址发现的一个妇女遗骨,她的阴部被插入尖利的兽角,死时的面部表情十分惊骇。
这是距离我们大约四千多年的事情了,可是看到这样的图片,我们依旧觉得胆战心惊。许老师认为,陶寺在这个时候发生了一场“革命”,一些社会底层的人民“揭竿而起”,将陶寺贵族们高高在上地统治着的这个等级森严的社会都打烂,而这个生前被凌虐、死后尸骨被遗弃的妇女则是贵族中的一位受害者。
又,许多墓主人身份并不高贵的墓地里出现了放置得很突兀的高档陪葬品,则很有可能是墓主人将自己在这次“革命”中获得的“战利品”做了骄傲的陪葬。
一边是压迫于人的受害者,一边是愤而反抗的施虐者。这会是怎样的一副对峙形态?
看着这个妇女惊恐的表情,我们好像还能感受到四千多年前那场大事变的张力。
以及,人,在这一时刻,所表现出来的,极端的渺小无助,与极端的强悍可怖。
研究历史并不在于让我们知道这个妇女究竟是谁。
而是,告诉我们,在这个地方,这个时候,这些人,发生了这些事情。
历史的主角永远是人。不是货币,不是武器,不是文书。永远是这些曾经鲜活存在过的人,今天的我们面对他们的遗骨,还会心生空旷的悲壮感。
历史之所以有趣,就在于历史的主角是人。
历史之所以可怕,也在于历史的主角是人。
就我个人而言,我渐渐感觉到,研究历史,归根结底是研究人性。
为什么要研究人性?
大约是因为,我终究做不到无动于衷。
【七天的回答(503票)】:
我个人是不同意顶楼的说法的,以史为鉴,从历史里看出规律什么的。但身边也有同学相信这个,所以因人而异。
Elbert Hubbard说过一句话——
“If men could only know each other, they would neither idolise nor hate.”
如果人能够真的互相理解,他们就不会崇拜他人,也不会憎恨。
研究历史,是把这句话发扬到一个抽象的高度。不光是人,到事,到文明,到意识形态,到宗教。只要你理解,你就不会盲目崇拜,也不会一味憎恨。
研究历史,就好像在Google地图上,滚轮往外放大一样。刚开始你看到的是一个人,然后是一个事件,一个国家,一个时代。每一个人身上都有历史的影子,任何人的思想都逃不出那个时代的框框。
明白了这一点,看问题的角度会有很大变化。
真正研究历史的,绝少拘泥于事件和人物。同样的事件,同样的人物,给不同时期,不同信仰的历史学家来解读,得出的答案是不一样的。从历史,和历史的解读里,可以看出人类思想的进化。
也就是说——
Take nothing you believe in, for granted.
不要认为你所相信的任何事情,是理所当然的。
你当今所相信的所有观点,都是因为历史。不懂历史,就不会明白你的观点来自哪里,不明白观点的出处,就不可能真正理解它。无论是深信不疑,还是嗤之以鼻,如果不建立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都是盲目的。
可以举出很多例子,但说白了,就是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的状态。重点在看,不是在山。
这是解释给对历史没兴趣的,或者非专业的历史爱好者听的。对于历史学生来说,我最崇敬的历史大师Eric Hobsbawm的一句话,或许可以引起共鸣——
Historians remember what others forget.
【zhangmichael的回答(40票)】:
Coursera 上的 A Brief History of Humankind 在结课后给我发来的最后一封邮件里面的节选:
Each of us is born into a particular world, governed by a particular system of norms and values, and a particular economic and political order. Since we are born into it, we take the surrounding reality to be natural and inevitable, and we tend to think that the way people today live their lives is the only possible way. We seldom realize that the world we know is the accidental outcome of chance historical events, which condition not only our technology, politics and economics but even the way we think and dream. This is how the past grips us by the back of the head, and turn our eyes towards a single possible future. We have felt the grip of the past from the moment we were born, so we don’t even notice it. The study of history aims to loosen this grip, and to enable us to turn our head around more freely, to think in new ways, and to see many more possible futures.
I hope that by introducing you to the history of humankind, this course has helped loosen the grip of the past.
简单概述一下:学习历史不是为了以史为鉴或者预测未来,而是为了逃脱它的掌控。
或者,历史使我们自由。
【扣小米的回答(22票)】:
我来从经济学的角度说一下为什么要研究历史。我对历史没有太深入的研究,认识比较肤浅,还请谅解。
我的专栏:
看到知乎上的一个问题:,想到之前看过的几篇将历史因素结合到经济学研究中的论文,感觉挺有意思。这样的文章有很多,我在这里介绍两篇我印象比较深刻的。这里会侧重说一下相关的历史背景,而具体的经济理论和实证方法可以下载原文看一下。
第一篇是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economic change: The impact of the printing press
(Dittmar, 2011)
作者要探讨的是16世纪前后印刷术对欧洲经济发展的影响。先介绍一下历史背景:大家知道,中国的毕昇(生卒约970年-1051年)在宋代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而印刷术在欧洲出现的要晚的多,一直到1446年-1450年,古腾贝格(Johannes Gutenberg,也有翻译成古腾堡)才在德国城市美因茨(Mainz)发明了印刷术(注:当时叫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尚未出现“德国”这一概念,但为了方便,下文统称“德国”),俗称古腾贝格印刷术。
印刷术的发明对信息的传播产生了重大影响,一是信息传播的速度大幅提高,以前的书都是手抄本的,显然不如机器印的快。二是成本大大降低,印刷术发明之后,书本的价格下降了三分之二。在欧洲中世纪,不管是书还是纸都很稀缺,价格高昂,一般人家是买不起那么多书的。当时的书籍多是关于宗教,因为神职人员普遍受教育程度更高,识字率高,并且天主教教会相对有钱。也正是由于教会垄断了知识的传播,所以民众缺少获得新知识的渠道,也只能对教会言听计从,后来天主教教会为了敛财发明出“赎罪券”也就不足为奇了,这也是后人将这段时间称为“黑暗的中世纪”、“愚昧的中世纪”的原因之一。
印刷术的出现,使得教会难以再保持信息的垄断,一个结果就是印刷术促进了宗教改革的传播。1517年马丁-路德在德国城市维腾贝格(Wittenberg)发动宗教改革,揭露天主教教士贪婪的嘴脸,主张还原圣经本质,并且将圣经从拉丁文和希腊文翻译成了大多数德国人都能看懂的德文。宗教改革导致基督教再次分裂,新教诞生。事实上,马丁-路德并非第一个有宗教改革想法的人,只不过就他成功了,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当时欧洲的印刷术已经流行开来,有利于他的思想以及德语版圣经的快速传播。
(古腾贝格时期印刷的圣经。来源: )
好了,现在回到论文上。印刷术有利于知识和技术的传播,因此有利于商业的发展。古腾贝格发明了印刷术之后,这项技术对大多数人来说都还是个秘密,因此文章作者认为,印刷术技术的传播是以印刷术的发明地美因茨为中心,向四周传播开来的,因此作者使用某个城市到美因茨的距离当做工具变量,来看对印刷术的接受程度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的结果是印刷术对经济发展有显著的积极影响。
来自论文中的插图,古腾贝格印刷术1450年到1500年在西欧的传播,红点表示接受了印刷术的城市。可以看到,以德国美因茨为中心(第一幅图中的红点),确实有向四周扩散的趋势。
关于这篇文章还有个小插曲。这篇论文是港科大的一位教授推荐给我的,我们是在德国曼海姆认识的,他说想去美因茨看看,就是因为这篇文章中运用了美因茨这个工具变量。所以我们专门去看了美因茨参观了古腾贝格博物馆,里面展览了欧洲印刷术的发展历程,也有介绍东亚的印刷技术。
(古腾贝格博物馆外景,来源:
更多信息: )
如果有机会去美因茨的话,除了看大教堂,这个博物馆也是值得一看的。
第二篇文章叫Standardised Latin and Medieval Economic Growth
(Blum, Dudley, 2003)
这篇文章同样是探讨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中世纪经济发展的作用。不过这里的 Information Techonlogy 指的是拉丁语的标准化,即拉丁语的变革对中世纪欧洲经济发展的影响。
拉丁语起源于意大利,现在很多欧洲语言都深受拉丁语的影响,虽然如今拉丁语的使用已经很少很少,但其影响早已内化到了日常生活中的,比如欧洲很多古老的建筑,特别是教堂,上面很多文字都是拉丁文,因为在古罗马时期、神圣罗马帝国时期,拉丁语一直都是西欧最重要的语言。许多欧美大学的校徽和校训也都使用了拉丁语,比如:
哈佛大学校训:Veritas。意为真理(Truth)
(来源: )
德国柏林自由大学虽然20世纪中期才成立,但校训也使用了拉丁语:Veritas, Iustitia, Libertas。意为真理、公正、自由(Truth, Justice, Liberty)
(来源: )
任何语言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拉丁语在历史上也经历了多次变革,这篇论文中的故事就开始于公元9世纪在西欧的一次拉丁语标准化。我们先来看一下文章的开头:
这样的开头在经济学学术论文中很少见,像是在讲故事,徐徐打开一幅历史的画卷。我来介绍一下这段历史:公元800年,法兰克王国加洛林王朝的国王查理曼(Charlemagne)在罗马接受教皇 Leo 三世加冕,成为皇帝,被称做查理大帝。他的名字也有翻译为查理曼大帝,这一翻译来源于他的英文名字 Charlemagne,把 magne 音译为“曼”(维基百科上认为这是错误的翻译)。Magne 在拉丁语中意为“大”。同一词根的单词Magnum 也意为“大”,这个单词你可能觉得没见过,但看一下这个图你可能就有印象了:
是的,和路雪旗下的“梦龙”冰激凌的标志就使用了拉丁语“Magnum”。
查理大帝很厉害,攻城掠地无数,占领了现今西欧的大部分地区,据说现在扑克牌中的红桃 K 上的人物原型就是他。 (
查理大帝后来遇到了阿尔古因(Alcuin),这是一位当时有名的文化人,查理大帝很爱才,就邀请他到法兰克,主持现位于法国境内的图尔圣马丁修道院(Saint-Martin of Tours,图尔的圣马丁,是基督教历史上的一个圣人)。他在这里传播文化,成为了当时加洛林王朝的一个文化中心,对查理大帝的文化政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书写的圣经使用了统一的拉丁文书写方式,之后几百年这种统一的拉丁语文法在欧洲传播开来,被称为加洛林体(Carolingian minuscule),也是现在使用的拉丁字母的基础。
随着这种统一标准的拉丁语的传播,900年-1300年间西欧的经济和人口都有大幅增长,论文作者希望研究一下这之间是否存在关系。经过实证分析证实,拉丁语的标准化对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主要途径是降低交易成本,使经济决策去中心化,提高人力资本的生产率。
几年前我也去上过两个星期的拉丁语语言班,当然学的很快就忘了,只能算是感受了一下,现在能记住的句子除了凯撒大帝说的Veni, vidi, vici(我来、我见、我征服),就是 In vino veritas (In wine there is truth,“酒中有真理”),这句话在喝酒的时候还是用的上的。拉丁语是一种高度曲折的语言,变位形式多样,比如语言中的格的变化,也就是冠词和名词词尾在句子中不同的位置的变化情况,德语中有四个格,拉丁语中常用的有六个格,相比而言英语中的格基本毫无存在感。当然拉丁语肯定不是最复杂的,但可以肯定的是,英语是难度较小的语言。英语是属于日尔曼语系的一支,且经过了简化,语言结构已经十分简单,这也是英语能成为世界语言的原因之一。如果我们把这篇文章中的思想借鉴过来,英语的快速传播也许对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英语国家的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当然说英语的国家很多,也不可一概而论)。我同事的一篇论文提到,中文和英语的差别过大是导致很多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无法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换句话讲,一个中国企业的员工的平均英文水平,或者说国际化程度,可能会影响该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表现。
拉丁语虽然现在被看做是一种“死语言”,但它对于历史的深刻影响无法泯灭。这里有两篇关于拉丁语的有趣文章,值得推荐。作者正是文章开头提到的港科大教授。
《八卦一下拉丁文》
类似研究历史经济现象的文章有很多,并且还有经济史学这门分支。虽然经济学中的历史跟真正的史学相差很多,但用经济学理论来解释历史现象,会让我们对历史有一个更加立体的认识,而将历史纳入到经济学研究中,也会让经济学更有厚重感。这也正是经济学研究的乐趣所在。
【Chivn的回答(14票)】:
我不是学历史的,更不是学考古的。我不是学历史的,更不是学考古的。
只是想起了小时候第一次看到恐龙化石的震撼。
“原来真的有沧海桑田”
虽然说起这个话题很悲伤,但是我们人始终是要走向死亡的。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不论是多么微笑的生命,他都活过。
亚马逊雨林一只蝴蝶翅膀偶尔振动,也许两周后就会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我一直坚信着蝴蝶效应,无论多么卑贱的人,多么微小的事情,都塑造了历史,都成为了历史的一部分。
并不是时代塑造了人,而是人塑造了时代。
想到这里,便觉得自己的在历史维度下如草一般的人生有了意义。
所以与其说研究历史,不如说我们在剖析自己。
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
历史不是死的,她已经溶解在我们每个人的血液里。
我也很喜欢历史,大概就是像所说的,我不能无动于衷吧?
【ZenanWang的回答(15票)】:
所谓历史就是过去的故事,但是又不仅仅是故事那么简单。每个人每一天都在书写历史,但是有多少人晚年的时候可以自信满满地说,他深刻地理解他所生活的时代。人是有时代的局限性的,而历史学家的可贵之处便在于,因为时间的距离,他们得以跳出时代的束缚,从更高的维度重新审视过去发生的事情。 google map 的比喻非常贴切,只可惜我们在历史的维度上没有google map,可以这样轻松的zoom out。
不知你们有没有想过,历史上大概来过又去了的有几十亿的人吧,为什么只有很少数的人可以出现在全世界各个国家的历史课本上。难道那些普通人没有留下一点痕迹吗?不是,现在依然有很多古老的私人日记留存。真正的原因是在zoom out的时候,这些人的痕迹跟另一些人留下的比起来变得微不足道。
而这种zoom out对历史学家来说是对信息的高度提炼与总结。
-----------------------------------------------------------------------
最近在看一本讲中国近现代经济史的书叫“Chinese Economy: Transition and development” by Barry Naughton, 看的过程中对历史这门学科有了一些新的感受,所以看到这个问题就赶紧点进来想说几句。
这本书是一个美国教授写的,时间跨度从清朝末年讲到2005年。我读感受就是,越看越惭愧,感觉自己对这个国家和自己生活的时代了解实在太浅了。抗战以后的历史,祖父父亲都有所经历也常常提及,九十年代之后发生的事情我也都算亲身经历过,但是直到看过作者系统性的总结后,我才真正意识到这过去的几十年中国经历过多少决定性的转折,以及过去的二十年发生的变革,对中国的意义有多么深远。你也许会说,我也感受到了二十年里一个个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生活一天天变好,但是“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这些变化是偶然还是必然,又会不会持续发生呢”却不是仅凭生活经历可以回答的了。
不是历史专业,欢迎讨论。
【Roonherzog的回答(63票)】:
我仰慕的阎老师——因专业关系,无亲炙之幸——在一次小范围的讨论中回答学生的这个问题时说:
为了理解人类不平等的起源。
逐渐认同他了。
【zhangmichael的回答(10票)】:
因为历史的研究对象是人。
很认同一个观点:我们人类能够区别于别的动物,就是在于我们的经验能够累加。而不至于像别的动物一样,一代又一代,只能用身体的进化来对抗环境的变化,我们却可以在不同大脑间,构建一个数据库,让这个数据库不断更新。
了解历史,就是了解人性,理解组织架构、社会发展背后的规律,从而知道自己在干什么,甚至可以指导自己怎么做。这一点非常有趣。
绝大部分人,我相信不会去阅读史书,了解到这几千年间中外的历史。但是我们肯定有足够的兴趣和动力去了解别人的八卦,了解单位里领导间的恩怨和派系斗争,到处打听如何准备高考-考研-考公务员,研究如何入门C++、各种行业、面试某某公司。。。这些都是微缩版的历史。
我们为什么热衷于此?就是想让自己不糊涂,清醒一些。
我想如果研究历史,我们更愿意从两个方面入手:
1.背景与发展过程。
2.具体情境中人物的选择。
史书上每一段平凡的文字都是当时惊心动魄情境的还原,每一次转折和变革恐怕有多少人流血丧命,而大的背景,又有几个当事人能够意识到?
所以,理解了之后,更多的是谨慎、悲悯和动力。我喜欢上了冷静思考和理性分析,反思自己之前的热闹和狂欢,以及将自己淹没在人群中的廉价感动。
我中学-本科主要看南明-晚晴-民国史,很有受益。
现在,我所在的组织成立35周年,作为负责人,我和同学挖掘了这35年的历史。看着每一个当年看似干枯文字组成的材料,对比历史朝代中的一些事情,再结合当下发生的有些新闻,感觉很有意思,更感到无奈。
我知道除了知乎的普通读者,还会有一些人会看我写的文字。从小学的历史入门读物以来,这些年我的感受就是:
格局大一些,总是好的。我们的眼下,不过沧海一粟,实在渺小而可笑,但是有几个人能够跳得出来?史书里面那些时隔千年依然令人肃然起敬的态度和负责任的选择,是让我充满力量的。
我最终意识到,历史最终歌颂的是那些极为优异的人。文天祥的那句“留取丹心照汗青”,恐怕我们连说这句话的资格都没有。
【来自镜域的镜子的回答(473票)】:
研究历史科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看懂当前发生的社会现象,甚至自然现象。
历史事件相当于无数个小事儿的合力表现,因此具备统计价值。身在局中的人是永远无力明白自己的位置的,但是历史学能够解决这一点。
举几个例子吧。
大航海时代的最主要受害者,就是垄断了大陆桥的奥斯曼帝国,这一点,当时的奥斯曼苏丹是不知道的。
开放沿海口岸会让资本,人力和物质资源向东部地区高速倾斜,并造成内陆地区的失血。
有了这个视角,你就知道,江南和岭南资本是不会有动力去修内陆高铁的,就像英国人讨厌德国往巴尔干修铁路。
寒冷的气候会造成农业人口向南移动,因为北方不再有广袤的耕地,相对,适合放牧的区域会向南移动,南匈奴请求内附,在短期来看是一场胜利,在中期来看是一个累赘,在长期来看是一场灾难。内迁的沙陀人,占据了五代的五分之三,唐代很多被无知者夸耀的政策,最后都成了北宋无法承受的痛苦的起源。
国家对基本盘的态度,往往能够看出未来的景象,孝文帝汉化改革中最大的受害者就是鲜卑军人,而高欢在很早的时候就看透了这一点。
越是汉化的异族越值得警惕,他们更了解这个国家。日本人没有成功,是因为他们有自己的一套。他们也许懂唐宋,但是他们不懂战国秦汉。然后,他们还以华夏自居。于是他们栽了。
历史在长期来看是公正的,惨烈的反噬和报复从来是不针对个人的,历史的眼中没有个人,有的是家族,阶级,门派,民族。后赵的吃人者,前秦的自大狂,西晋的清谈客,南宋的屈膝儿,最后的下场是不好的。
国家刺激经济是不能够挽救萧条的,凯恩斯做的就是把危机延后,他也清楚这一点。挽救萧条的是爆发性的内外需求,比如战争。
技术进步并不是线性的,而是阶段性的。500年的世界和1500年的世界区别并不大,1500年以后的技术爆发让所有人觉得技术进步的速度会持续下去,而这是缺乏逻辑的。
【zhangmichael的回答(27票)】:
下文:鲍鹏山《我们与诸子》
全文引用。尽信书不如无书,请取其精华。
我们为什么还需要讲诸子?我们生活在今天的中国人,为什么还要到两千多年前诸子的那个地方去,为什么还要认识他们?这实际上涉及历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历史对于我们为什么是必要的?这是历史学的一个基本问题。
历史为什么对于我们是必要的
现在史学界有一个比较流行的观点,甚至在中国的学术界,还算是一个比较主流的观点,就是有一句话,「史学就是史料学」,这句话是傅斯年说的,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说我们研究历史的学问,就是去整理、校正、搜集历史上保存下来的史料,然后尽量去探索一段历史的真相。其理论根源却在德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柏林大学的兰克学派(Ranke School)高度重视第一手资料,提倡史学就是「考证的科学」,兰克(Leopold von Ranke)本人明确地说,他著史的目的「只不过是说明事实的真相而已」。事实上,我们的历史上曾经有这样一种传统,那就是清代以来的乾嘉学派,他们重视史料、训诂和校订。所谓「实事求是,无征不信,广参互证,追根求源」。在中国的学术界,这种观点甚至成为主流。假如我们的现实里面,又不大具有思想否认自由,假如我们的学者又比较缺乏思想的能力,再结合这样一种所谓的乾嘉传统,我们很多的研究者就走上了这样一条路,并且给这样的路径提供正当的说明。但是我对这样的史学观点一直是怀疑的,因为这个史学观点里面回答一个基本的问题,就是历史为什么对于我们是必要的?作为生活在现代的人,我为什么要去了解历史上的某一段史料呢?我为什么一定要去探究历史上的某一件事情的真相呢?若不能说明这个问题,就不能证明历史学对我们今天的价值,没有价值的东西是没有存在前提的。
历史的本质有一点像什么呢?做个不恰当的比拟,历史的本质有一点像上帝的本质。它可能不是一个事实,但它是一种价值。上帝是事实吗?不是。但是我们不能否认上帝,为什么?因为上帝代表着一种价值,这个价值对于我们来说太重要了,没有这个价值,我们的生活就没有屏障了,我们人类的道德体系就要崩溃了。所以历史的本质在于它的价值,而不在于它曾经有过的事实,如果史学家们把追寻历史事实作为他的工作,那么正当的方法是,造出时间机器,让它带我们回到现场,而不是去钻故纸堆。到图书馆去找故纸堆,就是找到历史的事实吗?即使在历史的故纸堆里面找到了这段记录,这段记录本身就是真的吗?办公室里面今天有两个人打架,若明天找在场的人来叙述,不同的人叙述都是不一样的。记录在书上的、成为文字的,就一定是真的吗?也不一定。所以,历史的真相往往是不存在的,历史里重要的是,它作为一种价值而存在。
历史为什么对我们是必要的?就是它给我们提供一种价值,给我们提供生活中的参照系,给我们提供一种判断的标准,甚至有的时候,也给我们提供一种判断的方法,这才是历史的价值。
英国的大历史学家汤因比(Arnold Toseph Toynbee),在他的《历史研究》这部巨著的前言部分,有一句很有名的话:「历史是什么?历史是一个不断地增加自己的东西。」这句话包含着怎样的内涵呢?就是说历史不是已经定型了,它发生过以后就是那个样子了。我们中国的史学家们,大学的历史教授们,总是在讲要找历史的真相去,他就把历史看成一个已经定型的客观事实,把它找出来。但是汤因比说,历史是一个不断增加自己的东西。它随着历史的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它自身在不断地增长。为什么这样讲?就是因为我们每个时代的人,当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当我们有了更多的经历,当整个人类有了更多的人生体会以后,我们再去看历史,你会发现以前没有发现的东西。也就是说,历史的总量增加了。历史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历史处在不断演进的过程之中。先秦诸子生活的年代是在两千多年前。两千两百多年前,这些诸子们就结束了他们的生命,也结束了他们自己的写作,停止了他们的思想。他们的思想成果用书籍的形式,用文字的形式已经定型了,放在那个地方,但是,从汉代到今天,我们每一代人都在解读他们,在解读他们的同时,就给他们增加了内涵。
史学家们不是去把一个雪球给凿开,看看它里面到底有什么。若拿一个凿子凿雪球,凿到最后,它是什么?凿到最后它还是雪,什么都没有,没有内核的。史学家的任务是,当这个大雪球滚过我们身边的时候,是否有能力在这个雪球上再附着上一点东西,让这个雪球更大一点,然后历史就越来越丰富,文化就越来越深厚。不是拿一把凿子去凿,把它凿开,看看里面最终的事实是什么?最终的事实也就那么一团雪。所以历史的过程是一个价值增生的过程。我们今天读诸子,读出了与古人不一样的东西,是因为我们比古人聪明吗?不是的。因为我们今天的生活比古人的生活有更多的经验,有古人没有的经历,然后把这些经验和经历,糅合到诸子的思想里面,所以诸子从我们的时代滚过的时候,他从我们这个时代汲取了东西,诸子的思想就变得更加丰富。所以,历史是一个能够不断增加自己的东西,像滚雪球一样。
历史对于我们有什么意义和价值呢?历史也是一个不断地让现实更有内涵和深度的东西。不要认为我们都生活在今天的社会里面,就对这个社会的感受是一样的。你说你在上海居住,我也在上海居住啊,你面对着中国,我也面对中国啊,你面对着世界,我也面对着世界啊。但是在拥有的人和拥有的世界方面,人跟人是不一样的。为什么?历史的积累不一样。历史能让现实更有内涵,更有深度。一个文化程度相对高的人,他拥有的现实就要比我们一般的人要多,因为他看得更深。所以我本人有一句名言:对我们而言,这个世界不是太大,而是太深。我们能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深度呢?人跟人是不一样的。历史就是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一种东西,让我们可以更深地下潜,深入到现实的内部。实际上我们不是深入历史,而是深入现实。在这个过程中,历史就像一个潜水艇,它可以带着我们下潜,只有拥有历史,才能够有能力下潜。所以,汤因比说,历史是一个能够不断增加自己的东西。我们可以把它引申为,历史是一个不断地让现实更有深度和内涵的东西,历史也是一个不断地让现实更有内容的东西。若想更深入地了解现实,就必须了解历史。若想更深入地进入这个世界的内核,想要更深入地了解这个世界的本质,甚至想更深入地了解我们人自身的人性,就必须借助于历史。
柯林伍德说,「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这话讲得非常好。以前有个研究生的考试,就考了这个题目:试评析「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这句话。后来这个标准答案出来以后,说这是一句反动的话。为什么呢?历史是客观发生的,是人民群众创造的,怎么能说是思想的呢?我们大学的研究生考试,竟然对这句话作如此肤浅的理解。一切历史为什么都是思想史?就是说加入没有足够的思想的准备,就不能够深入历史。只有思想才能在现实中发现新的思想,只有思想才能在历史中发现本质。
这个世界对于我们不是太大,而是太深。宇宙有多大,我们可以用物理的方法来测量,但这个世界的深度我们没办法测量,就像我们讲先秦诸子一样。先秦诸子有多大啊?《孟子》就四万多字,《庄子》也就十万多字,不大。但问题是他们的深度,深不可测。两千多年了,从他们死后,一直到今天,每个时代的人都在下潜,想找到他们最深的地方,但是我们到现在,还根本不知道,他们最深的地方在哪里?他们不是太大,是太深了。
实际上他们真的有那么深吗?他们只是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深入的可能性,真正深的是这个世界太深了,使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太丰富多彩了,我们现实生活的丰富多彩增加了先秦诸子的分量,而不是诸子增加了我们的分量。
我们说认识历史,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我们自己,更好地认识我们自己的时代,认清自己的方向,认清我们历史的位置和历史的责任。克罗齐讲:「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人们研究古代实际上都是在研究今天,就是在研究现实,历史学就相当于一个潜水艇,我们借助于这个潜水艇,可以下潜到这个世界最本质的地方,然后去认识世界,认识我们自己。没有这个工具就进不去。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历史就是为当代服务的,它是为我们当代提供价值。
中国古人讲到历史也有一句话,叫「以史为鉴,可以知得失」。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很好的内涵,就是说有很多东西,我们在当时较短的时间里面不能对它作出正确的判断,要对这个事物作出正确的判断,必须经过一段时间以后。给你一粒种子,还不能够判断这个种子将来会开什么花;给你一朵花瓣,还不知道它将来会结什么果;给你一颗幼苗,还不知道它将来会长成什么样的材质。所以要判断它的话,必须等到一粒种子开花、发芽、长大成树,然后你才能判断它的本质是什么。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历史是我们形成正确判断的必不可少的元素。比如说,我们中国人说对一个人怎么判断啊?有一个词,盖棺论定。我们说三岁看老,那是一种猜测,盖棺才最终论定论定。必须等你把一生的经历全部演完,从出生,到摇篮,再到棺材,棺材一盖,现在我们给他一个鉴定。它有个过程,必须等到这个过程结束。但是我们还会发现,即使到盖棺了,一定能论定吗?还不行。为什么?我们会发现,就每个历史人物而言,不同时期对他会有不同判断。毛泽东在日去世的时候,中共中央给他发的《告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书》,包括最后那个悼词上的判断,和我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判断是一样的吗?还不一样。因此,要对一个事物做一个判断,历史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元素。没有历史,我们无法形成正确的判断。
历史与民族
一群人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民族,是因为这一群人有个共同的历史,以及在这个历史过程中所形成的的共同的文化信仰。没有共同历史的人,你把他们放到一起,没有共同的文化信仰的人,你把他们临时凑到一起,那只是暂时的一群人。但是假如这一群人在一起生活了很长时间,一代一代共同生活下去,最后他们形成了共同的历史了,他们就成了一个民族。
所以说,没有历史就没有民族,我们可以推出一个逆定义。要消灭一个民族,有两种方法:一种,就是中国历史上成吉思汗干过的事情——种族灭绝。成吉思汗大军在向西域进攻的时候,当地的一些土著民族被他彻底灭绝了,像花剌子模国,杀得一个不剩。我们现在还有很多人在崇拜成吉思汗,这真是非常可怕的事情。现在西方人本来就对我们不放心,他就怕我们强大了,学成吉思汗。成吉思汗是野蛮的象征。他的大军在向西路进军的时候,比如说他打俄罗斯,那后来的普希金怎么说的?说成吉思汗的大军像洪水一样,把我们的一切都给淹没了,然后洪水又退去了,什么也没有留下,除了留下一堆废墟。还有一种消灭民族的方法是什么呢?就是消灭一个民族的文化。把他的民族的历史还有文化从民族的记忆中抹去。消灭一个民族的文化,最终可以导致一个民族的消亡。
文化是一个历史的概念,没有历史就没有文化。没有历史可以有科学,可以有技术,但不会有文化。因为文化是在历史的过程中才能够形成的。
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没有全民的宗教信仰的民族。按说没有宗教信仰的民族是有严重的先天不足的。首先这个民族的凝聚力是有问题的,其次是这个民族的道德体系是有问题的。但是我们看看中国的历史你会发现,我们这个民族有着其他民族都不能具有的强大凝聚力,而且我们这个民族虽然没有宗教,我们仍然是非常富有道德感的一个民族,是一个活得很体面的民族。而且中华民族是一个在全世界的范围里面,唯一一个没有中断过自己历史的民族。在漫长的时期里面,我们的历史还是辉煌的历史,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一个没有宗教的民族,为什么历史没有中断,并且能够创造出那么辉煌灿烂的文化?我们靠什么?靠四个字:史官文化。孔子是作为一个历史学家走上历史舞台的,老子也是以历史学家的身份走上历史舞台的,老子的身份本来就是柱下吏,相当于现在的国家档案馆的馆长,实际上就是一个史官。孔子好古它的身份除了教育家之外,真正的兴趣是历史,所以他整理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史学编年著作《春秋》。史官的出现,预示着神话、巫术,还有原始宗教的衰落。反过来说,当我们这个民族原始的宗教没有发展为全民族的信仰,没有变成我们民族道德屏障的时候,我们取而代之的是什么呢?是史官。
史官文化最终取代了宗教,并且履行了宗教的一些重要的职能。所以在中国,历史就是宗教。西方的宗教里面有「末日审判」,中国有「盖棺论定」。我们从这个角度来看,可能更明白一点。比如说道德问题,有个「前道德问题」:我为什么要实行道德?有宗教的民族就很好办,你实行道德就会升入天堂,不搞道德你会下地狱。那中国用什么回答这个问题呢?做个好人,你会流芳千载;做坏人,你遗臭万年。所以在孔子的时代,就已经确立了一个很重要的观念:不朽。人的肉体生命可以消失,但是假如你是一个对人类作出过重大贡献的人,假如你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你会永远活在人们的记忆中,也就是活在哪里呢?活在历史中,你就可以不朽了。
历史实际上成了我们道德上的屏障,我们什么都不怕,但是我们怕死后遗臭万年,怕别人最后给我们一个鉴定。中国人特别看重死后追悼会上的悼词怎么写,很看重这个东西。为什么这么看重?这是对历史的尊重,因为他知道这个东西将来会成为历史的。所以我们说,历史就在这样的层面上影响了现实,它作为一种观念告诉我们,人不仅仅可以活在现在,我们还可能活在未来。你今天不仅仅要活得好,不仅仅要图今天活得快活,要想着将来你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所以历史是一个无形的存在,它让我们的行动有所收敛,让我们不仅要过一个潇洒的人生,还要过一个有尊严的人生,经得起考验的人生,经得起将来别人推敲的人生。这就在很大程度上组织了我们道德的堕落。
我们中华民族自己没有中断历史,这个民族一定是有强大凝聚力的。这种凝聚力来自于什么地方呢?我们的凝聚力就来自传统的教育,我们的传统的教育之所以能起到这么大作用,能让整个民族产生重大凝聚力,就是读经典,而经典就是传统文化。
我们这个民族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幅员辽阔。我认为,教育在中国,这个功能太强大了。不能简单地认为,我们的教育就是培养一些劳动者。教育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培养全民族的共同的价值观。有了这样共同的价值观,这个民族就能够凝聚起来。大家有共同的价值基础,我们就能够共同在一个国度里面生活。民族的凝聚力就来自这个共同的价值基础。什么叫民族?民族一定是有共同文化的,一定是有共同历史的。没有历史就没有民族。中国人为什么那么重视历史?这是有道理的,因为我们没有宗教,我们必须找一个东西来代替宗教的功能,这就是历史。
所以我们说,西方人有神,我们有圣,他们有上帝,我们有孔子。所以我们是一个民族。而且,因为有了老子、孔子,有了孟子、庄子,有了荀子,有了韩非子,有了这些人,我们虽然是一个没有神的民族,一个没有宗教信仰的民族,但是我们仍然可以过一种体面的生活,过一种有尊严的生活,过一种合乎于道德的生活。
前不久,我看到台湾的龙应台写的《孟子与小职员》这篇文章。其中说的是两千多年前的孟子,对于两千年以后的台湾台北市文化局的局长,一个作家、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或者我们反过来说,他怎么样让台北市的一个局长,当代的一个小官僚、当代的一个读书人,有了良知。先秦诸子,就是让我们当代人在生活中做个有良知的人。你在工作中,在做人中,要永远带着你的良知上路,在人生的旅途中,一定要带着你的良知。假如你把良知丢失了,你去读孔子、读孟子、读老子、读庄子,起步有些本末倒置。假如你把自己的心给丢了,孟子有一个很好的词叫「放心」,什么叫放心呢?他说牛羊跑掉了,叫放牛放羊,人心跑掉了叫放心。心跑掉了怎么办?要把它弄回来,重新给你安顿好一颗心,所以有个词叫「安心」,这个词真是太好了。我们常常讲你要安心工作,实际上这里可以作动词讲,给你安一颗心啊。给你安一颗有良知的心,给你安一颗有道义的心,给你安一颗有正义感的心,然后你才能明白,怎样才能真正地体面地生活着。
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Jr.),美国黑人的领袖,他就讲过这样一句话:「国家强大不是经济强大,不是技术强大,不是政府强大,国家的强大是国民的强大。」难道国民的强大就是每人带着一把枪?不是这样的,国民的强大就是国民都是有人格的,国民都是有是非的,国民知道什么样的生活是体面的生活,国民的内心里面都是有良知的。
所以在中国,我们为什么要读诸子,为什么要读传统经典,是因为我们必须有一个体面的生活,然后所有人可以组成一个体面的民族,然后才能真正实现中华的崛起。
【螺旋真理的回答(0票)】:
在我看来,历史这个体系中包含着两层元素:抽象化的概念与具象化的物。譬如“夏”即是概念,而二里头遗址本体和出土的器物,则是物。概念是随着时间和社会的变化而在不断被构建和解构的,而物自不再被使用之后就处于静止状态,研究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则是件非常有趣味的事情。
这样的历史有没有规律,不好说,因为越研究越感觉这种规律不是程序性的必然,而像是必然与或然的叠加。这个世界并不存在可以感知的平行世界,我们也无法通过实验的方式来研究时间与社会,则只有研究概念与物的关系,通过经验来感知和推测人类的足迹和走向。
【刘九逸的回答(3票)】:
想要以史为鉴的人无一不陷入困境,因为历史根本不可能帮助你解决任何实际的问题。
哪我们为什么要研究和学习历史?我非常推崇吕思勉诚之的观点:“学历史不是为了可以做前车之鉴。我们从历史得到的是分析问题的能力。其实略加思考,任何事物,所以如此,莫不有很深远的原因在内;深求其故,无不可以追溯至极远之世的。”
【康员外的回答(0票)】:
因为我们对能触知的当下感到无聊。历史学的第一任务是提高历史爱好者脑内过低的多巴胺。
【胡若冰的回答(0票)】:
研究古往今来悲喜剧的共性,人类的劣根性和事物发生的前因后果,以免重蹈覆辙,或者累积经验,来解决问题。本质是归纳和总结。
【wewe的回答(0票)】:
因为无聊嘛
【目田菌的回答(8票)】:
不作严肃回答,
引用教授讲过的一个故事:
某记者问英国一历史学家:why did you do historic research? 答:For fun, nothing else.
对研究者来说,大抵如此。
【豌豆的回答(17票)】:
终于等到这一天了,总算可以把收藏的这篇文章粘过来啦。哈哈哈哈
[quote] 读史的三个境界
绝大多数人对于历史的爱好仅限于听故事图个热闹好看,拿评书和历史剧当历史,热衷于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之类的演义八卦,这不叫读史。高级一点的认为真实历史比小说有意思,比如说喜欢看二战史,对德军高级将领如数家珍,这也仅仅能算对历史的入门而已。就好比喝酒不是为了解渴一样,"读"不是" 看",要想谈论读史的境界,光了解人物事件不行,关键是自己要能从中得到思想。
本文研究读历史的三个境界。
读史的第一个境界是权术。很多人可能看不起试图从历史中学习权术,其实懂得权术的人才是成熟的人。
真正读懂历史,最起码的一个认识就是人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拿《封神演义》当历史的人可能会认为周文王好的不得了,而商纣王坏得不得了;可是如果你去读正经书《淮南子》,《孟子》,可能会发现商纣王也不像小说里描写的那么变态;如果你去读专业史书《史记》,可能会发现周文王也许不像小说里描写的那么神圣;如果进一步去读更早的《左传》,《尚书》,你的最终结论甚至可能是周文王和商纣王,这两个人谁是好人谁是坏人还真不好说。(参考文献:链接出处)
中国人一向喜欢用道德标准去衡量历史人物,然后非得整出一个忠奸善恶来,然而真实历史完全不是这样的。用善恶标准看待历史是非常危险的事情,最大的受害者可能是万历皇帝朱翊钧。当他发现自己原本无比尊敬的张居正先生居然也有奢侈腐败行为,美好形象破灭以后对社会彻底失望,干脆来个几十年不上朝。现在的家长只让孩子看PG -13的电影,培养出来的都是朱翊钧,殊不知R级片才能训练真人才。
第一次把政治斗争中很难区分好人坏人这个思想在老百姓中普及的可能是当初一部叫做《雍正王朝》的电视剧,其实这个片对雍正还是有点故意美化。等到《走向共和》出来以后,大家思想彻底崩溃,发现怎么李鸿章慈禧也做有道理的事啊,一直到最近开始有人呼吁给秦桧平凡甚至批评岳飞,人们已经见怪不怪了。既然现实如此残酷,不如多学点权术吧。整天看《雍正王朝》的人跟看《还珠格格》的人玩办公室政治,那还不是视之若掌上观文么?
《百家讲坛》的《王立群读史记》走的就是这个路数,帮你分析权力斗争中的成败得失。很多政治人物,比如张学良,非常喜欢读《明史》,大约也是出于与人奋斗其乐无穷的意思。当今在权术史学方面的大家当属吴思先生,他的《潜规则》早已深入人心成为现代汉语新词汇,其跟后来的《血酬定律》的合订本,叫做《隐蔽的秩序》,副标题"拆解历史弈局",权术味道十足。我记得记者问他你是否担心有人把你的书当官场指南看,吴思笑说那也没办法,简直是做广告。
其实权术也有高级的,比如说《战国策》就比《厚黑学》高级得多,兵者诡道也,一点都不丢人。
达到读史的第一境界的人,他的思想已经进入不知道善恶的状态。
读史的第二个境界是天下大势。如果说达到第一境界的已经是人中之俊杰,达到第二境界可谓凤毛麟角,因为只有把历史读通才能达到这个境界。
是人改变事情还是事情改变人?只有把握了天下大势才能真正理解那些历史人物:他们想的不光是自己的权力和地位,他们也有关于中国应该往何处去的理想。达到这一境界,不但不会去划分好坏人,而且会发现用道德标准去评价历史人物其实没什么意义。比如说武则天。大多数人可能对武则天的"面首"问题最感兴趣,并以此来批判她;第一境界的"历史学人"会从宫廷斗争角度去评论,总结一个女人怎样称为女皇,怎样屠杀异己。但是如果你看的是天下大势,就会更加注意尽管当时朝廷上腥风血雨,老百姓的日子其实过的还不错。
看天下大势首先要看大局。中国史书特别爱写宫廷斗争,而对经济和社会的大局描写不够。如果100年后有人找出我们这个时代的报纸,很可能得出结论说最近几年的高等教育改革是失败的,因为搞得学费那么贵,大家怨声载道。但大局是什么呢?是2006年高校招生540万,是1998年的五倍!那些今天抱怨学费贵的大学生,如果不改革的话可能连上大学的机会都没有。现在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23%(链接出处),这就叫大局。
其次要把大局放在前后历史中去看。三国的天下大势不是什么"分久必和合久比分",而是中国统治集团从贵族阶级到士族阶级过渡的大局中的一个插曲。如果把握了这个大势,就会更加注意袁绍和荀彧这样的人,而不是吕布和貂蝉。易中天最近的《品三国》最后几集讲述了这个天下大势,其境界显然远高于王立群的宫廷斗争。
研究天下大势的人根本不会在意朱元璋杀戮功臣,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和推动八股文才是更重要的事情。雍正用不用血滴子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摊丁入亩土地政策。
研究天下大势,看政治主要看制度的演变,看经济主要看政策和数字。明朝为什么灭亡?从崇祯的性格去解释,其实不如从整个明朝的税收政策,税率偏低导致国家没有力量干大事这样的角度去分析有道理。
但是把握天下大势是非常困难的,而且历史学界根本没有定论,只能靠个人自己体会。中学历史课本其实一直都在强调天下大势,但郭沫若的那一套把中国分成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理论到底对不对?郭沫若从个人品质入手去分析李自成兵败,《甲申三百年祭》到底有多少道理?很难说。
就算知道了政策比道德品质重要,那么一项具体的政策到底是对是错,其实也不知道。比如说雍正的摊丁入亩,把以前的按人头征税改为按土地面积征税,显然对老百姓大大的有好处,是好政策没错吧?也不一定。正是这个政策导致人口暴增,而在没有先进灌溉技术的情况下,人口暴增可能是乾隆以后中国积贫积弱的最重要原因。
再比如说八股文考试,现在主流意见当然是它限制了人的思想。但八股也有积极的一面,就是确保了公平。如果文章样式内容随便,可以想象身在京城大户人家的孩子肯定见多识广写出来文章比山区孩子好看。比如几年以前全国统一高考试题的时候,北京分数低录取率高,北京教委的辩护就是我们北京孩子虽然分数低,但是有见识啊!听到这种说法边区孩子肯定反问你会背几句《大话西游》台词就叫有见识?八股的优点就是根本不可能考《大话西游》。八股就好比GRE考试,是一种尽量确保公平的"能力"测验,这就确保了来自海南的人也能在官场有一席之地,就好比说中国大陆学生GRE成绩普遍超过美国学生一样。
兴一利必生一弊,真正选择政策真是如履薄冰。
达到读史第二境界的人,他的思想已经进入了不知道对错的状态。
读史的第三个境界是纯粹为了历史。大多数人学物理是为了通过考试,有些人学物理是为了使用物理定律为人服务,只有极少数的人学物理纯粹是为了好奇,他们对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不能统一感到坐立不安。前面说的两个读史境界其实都有点以史为鉴的用意,而真正的 主流历史学家,比如我最近读的这本《Are We Rome?》新书所介绍的西方绝大多数历史学家,实际上认为古为今用毫无意义,历史没什么用处。易中天在接受崔永元采访的时候也说过,他不提倡古为今用,这一点显然比吴思专业。
政治家特别喜欢引用历史来说明今天的行动。因为以前古人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他们是这么做的,这件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但历史学家会告诉你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古人遇到的情况根本不是你说的那个情况,他们采取的行动也不是你说的那个行动。搞不好历史学家还会告诉你,这位古人是否存在,我们有争议。
一个最新例子是9/18东北军不抵抗。以前的主流看法一直是蒋介石命令张学良不抵抗,板上钉钉一般。金一南2004年讲话介绍了一个版本的说法是张学良跟东北军将领讨论之后认为根本打不过日本人,因为害怕而主动不抵抗,跟蒋介石没关系。(我以为这种说法的问题在于低估了当时东北军的实力,张作霖家底雄厚,比如空军飞机数量超过日本全国战机总数的一半。)最近看到张学良自述,他自己的说法是当时他判断只是小股日军闹事,不想把事情搞大所以不抵抗,也就是说大意失东北。(你信么?)那么东北军到底为什么不抵抗?注意从三个版本我们可以学到三个不同的人生道理,那么哪个才是对的道理呢?
这个问题我是这么看的,如果你想古为今用,其实历史上是否发生了这个事件根本不重要。满清入关不需要读真实历史,读的是《三国演义》,而且把"群英会蒋干中计"的故事用来陷害袁崇焕还取得了成功,尽管"蒋干中计"其实是罗贯中虚构的故事。从小说,寓言,神话中都可以学到道理古为今用,而且真能用上。学术界对南怀瑾的最重要批评是他使用典故不分真实还是虚构历史,其实南怀瑾说的明白,大意是报纸上的东西可能除了名字是真的,事情都是假的;而小说里的东西除了名字是假的,可能都是真的。所以所用水浒传分析江湖斗争一点问题没有。
真正的历史学家研究历史不带有功利目的,他们只是想知道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史书也是人写的,司马迁也有主观情绪,拨开历史迷雾去分析真实情况,是极具挑战性的工作。
达到读史第三境界的人,他的思想已经进入了不知道真假的状态。
不知道善恶,不知道对错,不知道真假,一问三不知才是真正的历史专家啊!
【乐越跃的回答(0票)】:
历史会一定程度上影响民族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采姑凉的小蘑菇的回答(7票)】:
人类简史的老师说,学习历史就是为了能怀有一种uneasy的情绪。
Uneasy about the many questions to which we humans have no clear answer yet. Uneasy about many problematic events that happened in the past, and uneasy about the direction history may be taking us in the future.
&&&&&本文固定链接:
【上一篇】
【下一篇】
您可能还会对这些文章感兴趣!
最新日志热评日志随机日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名字真的那么重要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