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肌摧虑借什么企业的车要装gps定位仪和轨迹gps汽车行驶记录仪仪?豆象雁

唉,来来来,给男同学们一个新的实操方案。&br&&br&从搭讪的时候,其实就注定了后续的发展。我不知道你是怎么搭讪的,我一般搭讪都会说两句很重要的话:&br&&br&你很漂亮,我很喜欢你这样的女孩,很希望和你认识一下。&br&平时挺忙的,特别希望有时间可以一起喝一杯或者吃个饭,好好聊聊天。&br&&br&其他就可以简单说说自己做什么的,一般都可以要到微信的,穿上定制西装或者帅气的衬衣西裤,外形好好打理一下,干干净净,微笑有礼貌,一般不会被拒绝。&br&&br&有了微信以后,在自己有空的时候,就给女生发个消息:我叫XX,认识你很开心。然后说:自己平时挺忙,不怎么上微信,也很少和人聊天,希望你不要把我拉黑了。然后还可以说:希望有时间,一起吃个饭,我觉得我们会成为很好的朋友。&br&&br&大概说这么多就好了,千万不要试图以为你和一个女生在微信聊些什么,她就会喜欢你,也不要以为你聊得多,就会喜欢你,聊什么根本不重要,特别是对于两个都没有单独约会的人而言。&br&&br&妹子如果对你好奇,也想认识你,她自己会主动问你一些问题的,如果妹子都不问你什么,证明妹子对你也没有多大的兴趣,所以微信后续聊天,完全都不是你要开启什么话题,去和女生聊什么,而是看女生会不会问你一些问题,而你又是怎么回答妹子的。&br&&br&妹子有问题,你有精彩的回答,这样才会形成一个良好的互动,最后你才可以说:和你聊天蛮开心的,等我这边有时间了,一定一起吃个饭。然后就等自己有时间,直接发消息约吧。今天不行,那就改天,总会有时间的。&br&&br&而且大多数人搭讪的时候和刚开始聊天的时候,都不会说自己喜欢这个女孩子,这样就算有了联系方式,你也没有理由和女生聊天,我说了我喜欢你这样的女孩子,很想和你交朋友,所以我很想和你聊天,我态度很明了,我也不闲的没事做,我不骚扰你,而是我挺喜欢你这样的女孩子,希望可以成为很好的朋友,所以才和你聊天。如果女生在我说了这些话以后,依然会问我一些问题,那么就给出精彩的回复就好了,不要女孩子失望,最后发出模糊的邀约请求。&br&&br&现实中很多人,搭讪以后,或者搭讪的时候,妹子对他其实一点兴趣都没有,这就完全是外形的问题,外形不过关,达不到女孩的心里预期,妹子对你这个人是没有兴趣的,记住是对你这个人没有兴趣,你接下来和她聊什么不重要,一旦对你这个人没有兴趣,你聊什么都不重要,除非你聊天中或者朋友圈中有很劲爆的内容,比如今天把保时捷撞了,明天要买游艇啊,等等这些。&br&&br&如果女孩对你有兴趣,问你一些问题,你自己没有办法给出一个好的回复,那就真的是聊天水平的问题,然后很多人和女生聊天,根本就不是聊天的能力的问题,而是对方根本就不想和你聊,自己也没有机会去展示自己的聊天能力。&br&&br&聊什么,不重要,重要的自己到底是不是有一个有吸引力的人,自己的回复的内容是很精彩。&br&&br&完毕。。。
唉,来来来,给男同学们一个新的实操方案。 从搭讪的时候,其实就注定了后续的发展。我不知道你是怎么搭讪的,我一般搭讪都会说两句很重要的话: 你很漂亮,我很喜欢你这样的女孩,很希望和你认识一下。 平时挺忙的,特别希望有时间可以一起喝一杯或者吃个…
&p&&b&如何找聊天话题&/b&&/p&&p&  新手们最苦恼的问题之一就是,开场白顺利地开启谈话,可却不知道该聊些什么让谈话延续下去。冷读中的一个说法是卷入情境。因为任何人最喜欢和最关心的东西是自己,所以只要设法让对方说出自己的事情,她就会被卷入你所设置的情境中去了。也就是说,多引导她去说她自己的事情,她就会发生兴趣。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应该是引导,而不是盘问,毕竟聊天和审犯人是不一样的。&/p&&p&&br&&/p&&p&&b&同步呼吸法&/b&&/p&&p&  冷读术认为,沟通的关键不在于你如何去说话,而在于你如何去聆听。不要根据她说话的逻辑内容去点头,而是要配合她的呼吸节奏慢慢地深深地点头。这种同步呼吸法会在对方的潜意识建立对你的舒适感。&/p&&p&&br&&/p&&p&&b&武断劝慰法&/b&&/p&&p&  当有遭遇某些不幸的事而向你哭诉的时候,你不必头脑清楚地先自己分析一番,然后向她说出你认为最合情合理的见解。这是书呆子的典型做法。其实,任何人都宁愿相信他们最希望的事情。所以,你唯一正确的做法就是用很坚定很武断(哪怕你自己觉得不合逻辑、几乎没有可能,不要顾忌自己在说谎或事后要负责任)的语气告诉她最希望发生的事。这个任何一个领导者、保护者和的做法。&/p&&p&&br&&/p&&figure&&img src=&http://pic3.zhimg.com/v2-384eea94a2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3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pic3.zhimg.com/v2-384eea94a2_r.jpg&&&/figure&&p&&br&&/p&&p&&br&&/p&&p&&b&潜力奉承法&/b&&/p&&p&  学过一点点约会学的新手都会认为,直接奉承的做法,会增加妹子的戒心,觉得你存心不良。其实奉承本身是没错的,毕竟是顺耳的话谁都爱听,只是必须注意奉承的方式。潜力奉承法就是,你不直接承认也不说她完全具有某种优点,而是说她拥有具有这个优点的潜力,只是目前还没有全部表现出来罢了。由此,对你的印象是和那些只知道满口奉承的挫男是不一样的,你不是个完美主义者,你有自己的主见,你具有批评精神,你有欣赏力,你有洞察力。同时你毕竟说出了顺耳的东西,会感到被认同,进而想得到你的完全认同这就进了你的框架了。&/p&&p&&br&&/p&&p&&b&使用同调语言&/b&&/p&&p&  冷读术中有一种开启对方心扉的技巧是使用同调语言。即尽量模仿对方使用的一些关键词。比如说,你可以模仿经常用的口头禅,这样会让产生一种默契感。还有一个技巧,就是故意模仿的口误(但不能使用太贫,以免引起反感)。&/p&&p&&br&&/p&&figure&&img src=&http://pic3.zhimg.com/v2-f3def583cfb57a23c2b26c9ad13b7196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7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pic3.zhimg.com/v2-f3def583cfb57a23c2b26c9ad13b7196_r.jpg&&&/figure&&p&&br&&/p&&p&&b&28原理&/b&&/p&&p&  冷读术的一个看法是记忆是在加工以后才回想起来的,所以人们只会回想起印象最深刻的部分,而遗忘掉其他不引起注意的东西。读心者就是利用了这种选择性记忆。他们即使有八成的说法是错误的,但只要有两成说对了,而且特别让人惊奇的准确,那咨询者心中会产生读心者所有东西都说中了的印象。&/p&&p&&br&&/p&&p&&b&  滑稽想象法克服美女恐惧症&/b&&/p&&p&  这是绝大多数新手需要花很大力气解决的心态问题。理论看了不少,段子也背了不少,可是一见心仪的美女脑子就突然一片空白,失去了理智,失去想法,失去了总之除了贞操之外什么都失去了。这种脑部空白率和心率与美女的美貌成正比关系。冷读术介绍了一种技巧,是用来克服对公司里老板上司的恐惧感和厌烦心理的。&/p&&p&&br&&/p&&p&&br&&/p&&p&&br&&/p&&p&
我做了一些教程在公众号上,通过学习,详细了解把妹的各个阶段应该怎么应对和详细的步骤流程,让你轻松搞定妹子,不再犯错误&/p&&p&&/p&&p&&/p&&p&&/p&&p&&/p&&p&&/p&&p&&/p&&p&&/p&
如何找聊天话题 新手们最苦恼的问题之一就是,开场白顺利地开启谈话,可却不知道该聊些什么让谈话延续下去。冷读中的一个说法是卷入情境。因为任何人最喜欢和最关心的东西是自己,所以只要设法让对方说出自己的事情,她就会被卷入你所设置的情境中去了。也…
搭讪以后加微信,但作为女生个人其实比较反感跟不太熟的男生微信聊天。&br&&br&一是感觉很浪费时间,效率低下。跟我聊一句经常过二三十分钟才回的,如果你在忙,等你得闲再跟我聊天好吗,我也很忙哒!对于这种我也会学他过半个小时再回。曾经有个想约我看电影的男生,因为这样低效的聊天从周六早上八点一直到中午都没能跟我聊出个结论,墨叽成这样的男生我就是对你有些好感也会直接pass。&br&&br&二是,你跟我微信聊天,心累的不只是你。在缺乏了解的情况下,聊天的分寸很难拿捏,过分热情显得轻浮,一本正经又有装逼之嫌。马上回你显得我很闲整天抱着手机玩,过一阵回又害你等太久打击你的积极性。除非是很会调情的男生,能让女生在网络聊天中处在一种很舒服的位置,但这样的男生并不会长时间泡在微信上跟女生聊天。&br&&br&&br&三,很难专注,双方的注意力都容易被各种事情所打断。聊天也分心情和时机的,在虚拟世界里,你不知道ta在干嘛,心情如何,只能靠猜。收到呵呵在忙去洗澡早点睡之类的回复也再正常不过。&br&&br&&br&&br&对于不太善于言辞或者对追女生经验没有那么丰富的男生,我的建议是,直接约出来见面。有共同的朋友一开始不要两人单独最好,集体活动中多些绅士体贴的行为但点到即止,多些眼神的交流但不要猥琐。如果没有共同朋友,可以先约一些白天的活动,聊天时不要高谈阔论,谈论自己时多谈积极向上的方面(切忌传播负能量),聊自己擅长的和爱好的,塑造自信阳光的形象。在女生说话时微笑着倾听,温柔滴注视她并且适当给予反馈。&br&&br&面对面交流你才能从女生的表情语气肢体语言等等多方面去了解她,感情也能得到突飞猛进的提升。一开始女生不一定看重你口才有多好,有多会聊天,重要的是&b&态度&/b&!诚恳不装逼,我想说其实这样的男生很少,或者说我很少遇到。&br&&br&&br&&br&11.1 补充&br&&br&并没有阅人无数,这只是从答主自身的血泪史中提取的感悟和思考,当然是个人经验,但我想至少也能反映部分女生的想法。&br&&br&至于说约不到的,请你反思:&br&&br&1.你约女生的约会内容及方式。多考虑女生的感受,最初的约会应该约在白天及人多的地方,给足安全感。而约会内容当然也应该是女生感兴趣的,有个男生直接问我说哎想不想看xxx电影,首先那不是我感兴趣的电影,其次我曾经跟他说过我不太喜欢去电影院看电影,但是他置若罔闻。发现女生想做、喜欢做的事情很难吗,大概是还不够用心吧。除了看电影有太多可以约的,户外运动比如爬山徒步,打电玩,桌球网球乒乓球,射箭,我觉得个个都比去电影院看电影有趣多啦~(仅针对答主这样的奇葩妹子,其实你看朋友圈就能大概了解平时的爱好了呀)&br&&br&2.你在她眼中是不是个可靠的人。抱歉我实在不能通过微信聊天去建立信任,因为连手机那头跟我聊天的究竟是谁都不能确定呢!过了网聊还能很嗨的年纪,我的信任只能在现实的点滴中积累,而不是靠感觉靠听你说。当然不排除一些妹子喜欢通过网聊交流感情,我属于自我保护意识比较强的,大概是因为社会新闻看多了。&br&&br&&br&3.如果真约不出来,可能那妹子,跟我一样忙…&br& ( ̄▽ ̄&) &br&但是相信我,她再忙如果对你感兴趣也会抽空出来的。所以…你懂的,&b&聊天并不能帮助更多&/b&。&br&多次努力尝试都失败的,学着转移注意力吧,不论是工作学习健身还是其他女生都好。就算是追女生也是要有腔调的好吗!如果你确实有趣并且对自己有追求,不要怕错失良缘,因为单身的好女孩真的很多!请看过来!&br&当然如果你说我就不,我今生今世非她不娶!好的小伙子我很欣赏你,如果相信我可以再邀我答题,我帮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br&&br&最后,我答这道题其实有小心思,有些我认为还不错可以多了解的男生,总是喜欢在微信上跟我聊天。如上所述的,我不喜欢,因为我认为网聊费时、低效以及累心,有效沟通太少,无法建立感情。如果你觉得我不错,为什么不直接约我呢?如果你为人真诚、值得信赖并且是我的类型,我哪怕忙完这阵忙下阵也全力以赴抽时间跟你约会的呀。这应该代表了部分女生的心声吧(周围好几个女生朋友都跟我说过),愿意为你花时间聊微信的妹子,可能正在等你约。看着这些蠢萌的男生,我们的内心满是恨铁不成钢的沧桑。
搭讪以后加微信,但作为女生个人其实比较反感跟不太熟的男生微信聊天。 一是感觉很浪费时间,效率低下。跟我聊一句经常过二三十分钟才回的,如果你在忙,等你得闲再跟我聊天好吗,我也很忙哒!对于这种我也会学他过半个小时再回。曾经有个想约我看电影的男…
首先你得承认自己只是普通外表喽~&br&&br&既然你长的不帅都能和女神打上讪,那你就已经成功了一半,剩下的聊天只是后天学习的啦。&br&&br&聊天之前的准备工作很重要,像她喜欢什么讨厌什么之类的了解的越多越好,肯定会有人问怎么去了解,举个栗子吧~&br&&br&QQ空间和微信之类的很容易要到吧,倘若你连这个都没有搞定那你成功的概率多半会和天上掉馅饼一样,要到了QQ和微信之后如果你只是在她说说朋友圈下面评论,或者在她的相册里面翻美美的女神照就显得太low了吧,你要做的远不止这些。&br&&br&tip 1:多利用QQ留言板&br&这个可能好多男子汉都用过,QQ留言板上可能获取的信息太多啦,像生日,手机号,她的闺密之类的几乎都可以了解到。&br&&br&tip 2:多利用朋友圈及说说&br&&br&和tip 1相似,你可以在她的朋友圈及说说里发现她喜欢的歌啊,爱去的餐馆啊,爱看的电影啊之类的。&br&&br&这些你所了解的信息将使你后面的路走的更加容易。&br&&br&准备工作完成了,然后就是愉快的和女神聊天的时间了。好多人上来第一句就是‘美女你好’,WCNMLGBD哥们你是有多久没见过美女了,想发泄去看岛国动作片,女神是用来这样糟蹋的嘛!!!&br&&br&最起码你也要说‘姑娘,在忙嘛(? o?_o?)?’&br&&br&姑娘都已经同意加你QQ给你微信了,肯定做好了被你骚扰的准备,只要你不是太无耻,姑娘都会和你聊聊的。&br&&br&接下来姑娘大概会说‘没有在忙,在看★★电影(节目)’啦。&br&&br&骚年,姑娘在看片,你听见没!!!这又是一个好的聊天话题,可你别鸡冻,一定要稳住,先说‘你也在看这个节目啊,我也看过’(如果你看过,请愉快的聊,如果你没看过请不要装逼说你也看过,就说我听说过这个节目就行了,但你可以问她节目怎么样啊之类的balabala...)&br&&br&有一点千万要注意,姑娘回复你肯定不会秒回啦,所以你也不要一副臭屌丝的样子,女神你回复你,你就秒回,女神很难堪的你造嘛!!!&br&&br&你也可以选择过个几十秒或者一两分钟去回复而不是秒回,秒回会显的你无所事事就为了骚扰女神。当然这个前提是你好几次秒回以后女神都是过了几分钟才回复你。&br&&br&你的不秒回或许会让你在那众多的屌丝中脱颖而出,留下一个稳重的好印象。如果姑娘在和你正常聊天的话你也千万不要去作死装高冷过了好久才回复,还以为你性冷淡呢。&br&&br&简单的聊天之后你就可以发动一波攻势了,但是千万别去表白!!!你这两三天就表白的出头鸟是阳痿早泄肾亏不持久嘛,还是你本来就是个早产儿按耐不住冲动?&br&&br&切忌浮躁!女神会以为你在玩她哎,就几天能培养出什么鬼的感情!!!&br&&br&你可以从她的爱好入手多谈谈风情而不是社会主义和人生啊!!!爱好一般人都会愿意跟你谈吧,别扯你那什么社会主义中国梦的蛋,扯点现实的,像艺术名胜古迹之类的,咳咳,我又开始装逼模式了。。。&br&&br&爱好也谈了,印象也留下了,你可以试着yue了,别一替yue你就邪恶,我说的是正经的约!!!&br&&br&假如你们不是同一个学校,你可以说‘听说你们学校不错,我这周想去看看’&br&&br&姑娘一般都是挺好的,她要是没事多半会带你转学校啊哈哈哈哈(?ω?)hiahiahia ,你又要问转完学校有点无聊怎么办……&br&&br&傻逼啊你这你还问我。。。&br&&br&当然这种借口要看自己的情况啦,不同情形不同方法,总之一个目的,见面&br&&br&约都约出来了,以后就好办了。第一次见面千万不要让你显得无聊显得low,幽默感神马的就不用多说了,总之就是培养好感。&br&&br&愉快的教(装)程(b)时间就这样结束了,祝大家早日摆脱单身汪的称号哦~&br&&br&&br&&br&&br&&br&最后一点雷区~&br&千万不要问:干嘛呢,吃了么,睡了么……&br&女神的傲娇回答通常是:吃饭呢,正要睡,睡着了。&br&&br&&br&&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787b0b22b6b13a002d3ba8ddfc9a6dd8_b.png& data-rawheight=&300& data-rawwidth=&22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23&&&/figure&
首先你得承认自己只是普通外表喽~ 既然你长的不帅都能和女神打上讪,那你就已经成功了一半,剩下的聊天只是后天学习的啦。 聊天之前的准备工作很重要,像她喜欢什么讨厌什么之类的了解的越多越好,肯定会有人问怎么去了解,举个栗子吧~ QQ空间和微信之类…
&p&题主的观点有一定合理性,而下面有不同观点的人也很多,然而除了少数的回答之外,大多数人都犯了一个经验主义错误——把拥有14亿人口、960万平方公里领土的庞然大物看做一个经济上的整体了。&/p&&p&下面谈谈我的一些浅见,按惯例先放结论: &b&如果希望14亿人口的中国整体成为发达国家,确实像题主说的,难度很大;然而,中国的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口,达到顶级发达国家水准则是完全没有问题的,而这部分人口数量将有可能达到甚至超过3亿!&/b&&/p&&p&&b&实际上,中国的部分先发地区,已经初步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水准了,这些地区主要包括京津地区、沪宁杭长三角地区、广深港澳珠三角地区。而已经接近门槛、有希望进一步发展达到上述水准的城市可能还有青岛、厦门、郑州、西安、武汉、成都、重庆等少数几个城市。&/b&&/p&&p&首先看发达国家的定义,发达国家(Developed Country)又称已开发国家,指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技术较为先进、生活水平较高的国家。另外,也称作工业化国家、高经济开发国家(MEDC)。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1990年人文发展报告》中提出用人类发展指数(HDI,Human Development Index)作为衡量联合国各成员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指标,HDI包括了三个指标:预期寿命、成人识字率和实际人均GDP,其最大值为1,数值越大,说明该国家的发达程度越高。下图是最新的HDI指数世界地图,其中颜色最深的被定义为发达国家,其HDI指数大于等于0.8,这类国家目前总共有51个。而中国属于颜色稍浅一些的,发展程度较高的发展中国家。&/p&&p&HDI指数看似科学,实际有不少问题,大家可以仔细看看这个图,像俄罗斯、阿根廷、智利、罗马尼亚等这些传统印象中不是发达国家的地方也被列进去了。&/p&&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dc7cda6feaff2d4b16d6_b.jpg& data-rawwidth=&561& data-rawheight=&33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1&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dc7cda6feaff2d4b16d6_r.jpg&&&/figure&&br&&p&除了上面的HDI指数之外,另一个常用的标准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认定的发达经济体(advanced economies),目前总共有39个,如下图:&/p&&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9b3e56a2bb48_b.jpg& data-rawwidth=&825& data-rawheight=&39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25&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9b3e56a2bb48_r.jpg&&&/figure&&br&&p&IMF的定义可能更接近于我们常规认识中的发达国家定义,大部分是西欧的中小国家,北美地区有美国、加拿大,亚洲地区有日本、韩国、新加坡以及港澳台地区,大洋洲有澳大利亚和新西兰。&/p&&p&这些发达国家中,人口数量超过1亿的,仅有美国和日本,人口在千万数量级的也仅有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澳大利亚等一些体量较大的国家,其余大部分都是些人口几十万、几百万的国家,跟中国的一个城市差不多。&b&而上述所有发达国家的人口加起来,才大约有10.3亿人,比中国的人口总数还少好几亿!也就是说,如果中国整体达到发达国家水平的话,世界上发达国家的总人口将翻一倍还多!这个任务绝对属于史诗级的难度。&/b&&/p&&p&另一方面,作为考核国家和地区经济水平的重要指标,人均GDP是一个衡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参考。而由于中国人口数量太多,任何的人均指标,都不会太好看,2016年中国的人均GDP为8125美元,根据世界银行的标准,人均GDP 达到1万美元,是一个重要台阶,意味着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而实际上,人均1万美元的GDP,与老牌发达国家的相比,也是一个完全不够看的数据,例如2016年,美国人均GDP 57263美元,德国42665美元,日本39052美元,连经济严重下滑的希腊,都有17898美元。&b&所以从人均GDP数据上看,中国距离传统发达国家的差距,的确很大。&/b&&/p&&p&那么,是不是说我们这辈子都跟发达国家无缘了呢?作者认为并不是,因为对于中国这么大体量的国家来说,完全有更合适的路径来实现发达国家的目标。请看下表,这是一份最新的国内各城市GDP排名(前50),其中还注明了各城市的人口、人均GDP以及折算成美元的GDP。可以看到,除了部分城市没有数据之外,&b&总计有34个城市的人均GDP跨越了1万美元大关,而且还有广州、深圳、苏州、无锡四个城市的人均GDP超越了2万美元!&/b&(鄂尔多斯、包头两个资源型城市不计),此外,传统发达地区北京、上海、天津、南京、杭州等城市距离2万美元也并不远。简单统计一下,生活在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城市的人口已经超过3亿人,换句话说,目前已经有超过3亿人,初步摸到了发达国家的门槛,而北上广深等部分人均收入接近甚至超过2万美元的地区,应该可以算已经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水准了,而且随着经济发展,这部分地区的各项经济指标还有希望继续增长。&/p&&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8bec00a0a82bdfe1a74902_b.png&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94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8bec00a0a82bdfe1a74902_r.png&&&/figure&&br&&p&需要注意的是,上面这些城市都是GDP排名比较靠前的城市,而中国的GDP在空间分布上,是极度不均匀的。下面是一张2014年GDP总量分布图,GDP高的省份基本都在东部沿海一带,而中西部省份明显要差了不少。&/p&&br&&p&&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eixin.qq.com/r/QHXy-S3E0hOthzyenyBk&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weixin.qq.com/r/QHXy-S3&/span&&span class=&invisible&&E0hOthzyenyBk&/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 (二维码自动识别)&/p&&br&&p&而下面这张NASA的夜间灯光分布图,可能更加直观的表示出各地区的人口密集度和经济实力差异,灯光最密集最亮的地区,正是人口最密集、经济实力最强的地区:&/p&&p&(感谢 &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www.zhihu.com/people/8f435dcf9d172f309dfcd& data-hash=&8f435dcf9d172f309dfcd& data-hovercard=&p$b$8f435dcf9d172f309dfcd&&@UC1.67&/a& 朋友提供的高清图,我重新把部分重要城市标注了一下,可以点击放大)&/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15e5bad136a_b.png& data-rawwidth=&1853& data-rawheight=&99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853&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15e5bad136a_r.png&&&/figure&&br&&p&综合上面的GDP数据和空间分布,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初步的结论:&b&中国的部分先发地区,已经初步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水准了,这些地区主要包括京津地区、沪宁杭长三角地区、广深港澳珠三角地区。而已经接近门槛、有希望进一步发展达到上述水准的城市可能还有青岛、厦门、郑州、西安、武汉、成都、重庆等少数几个城市。&/b&&/p&&p&至于其他地区,也许能够在整体经济发展下,自身取得一定进展,但想实现逆袭,赶上甚至超越上述先发地区,其机会是微乎其微的。因为上面那些先发地区之所以成为先发地区,并不仅仅是运气好,而是由于自身的良好地理位置和资源条件,加上正好赶上大学扩招、人口流动、城镇化的千年大机遇,才获得了快速的发展,更不用说像江南一带自古就是经济繁盛的地区,兴盛了上千年。后来者想赶上这些地方,难如登天。&/p&&p&更残酷的事实是,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逐步消失,老龄化社会越来越近,城市对劳动力人口的争夺也愈加激烈。前一段时间网上有一篇文章非常火爆,这篇文章题为《逃离你终将衰落的家乡》,文章以各省人口流动的大数据为依据,得出了一个残酷的结论:&/p&&blockquote&&b&大都市就像抽水机,不停地从落后省份抽取劳动力,或许将来的某一天,我们就会像今天的日本一样,无数村庄和城镇凋零衰败,但东京和大阪都市圈繁华依旧。在人口负增长的时代,大都市将毫不留情地吸干周边地区的血液,以便自己能够生存。残酷吗?不,因为这是年轻劳动力自己用脚(投票)投出的结果。&/b& &b&大都市拥有优质的政治资源、商业资源、教育资源、人力资源……这些优质资源吸引着无数优秀的年轻人,而优秀的年轻人将推动大都市的繁荣发展,从而让大都市获取更多的资源,于是形成了一个优势迭代的良性循环,这就是马太效应中的强者愈强。&/b&&/blockquote&&p&近十几年来,大学扩招带来了大量的高素质人口流动,而这些人口由于薪酬待遇、生活环境等种种因素,在北上广深为代表的大城市聚集,造就了数量惊人的富裕阶层,也产生了强烈的马太效应,不断的从周边落后地区吸收精英人才和劳动人口,而落后地区由于人才和劳动力大量流失,缺乏后续发展动力,逐渐沦为大城市的市场和劳动力、原材料等资源供应地。以作者身边的样本为例,小学、初高中同学里,没有上大学的,基本都留在当地就业,或做生意、或靠家里的关系进入体制,而上了大学的,部分来到京津、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另一部分则在家乡所在省份的省城或者周边省份的省城就业,相信这种现象绝不是个例。下面这张人口流动图,也很形象的说明了经济发达地区对人口的吸引力。&/p&&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e93e5c706b655bead648e574b48ef3c2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1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e93e5c706b655bead648e574b48ef3c2_r.jpg&&&/figure&&br&&p&也就是说,&b&不久的将来,中国将逐渐呈现出一种二元化的趋势。&/b&一部分地区,就像是传统意义上的发达国家,经济、文化、教育、医疗等各种方面完全向发达国家看齐,如果你有幸生活在这里,恭喜你,你就是发达国家的一员;而另一部地区就比较倒霉了,虽然也能不断的得到一些政策上的照顾, 得益于全国一盘棋的发展规划,也会有发达国家标准的高铁、高速公路和其他基础设施,但是经济总也难有起色,没有大量的工作机会、也没有发达地区那么公平透明的商业环境,这是典型的发展中国家的环境,如果你在这些地区的话,还是想办法闪人吧,不过在去发达地区之前,你要先衡量下自己,有没有能力在发达地区立足,这就引出下一段话题。&/p&&p&&b&(Note:给那些打算选择未来职业发展地方的朋友们一点提示,国家其实已经非常明确的提出了建设国家级中心城市的规划: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重庆、成都、武汉、郑州,这些地区明显是未来国家继续重点投入资源发展的地区,去这些地区发展,将会更容易站在风口上,此外传统的珠三角、长三角经济强市如深圳、南京、杭州等仍然还会是很好的选择,而内地新增的几座中心城市将会是那些不愿远离家乡的人的好归宿。)&/b&&/p&&p&在中国的大城市立足,绝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情,因为中国的大城市存在着明显的&b&筛选效应&/b&,与欧洲发达国家区别很大。以典型的欧洲发达国家为例,人口大概几百到2、3千万人,在这种国家,往往存在着较高的福利,也就是说,就算你很不上进、混的很惨,也有国家给你兜底,每月发折合人民币几千甚至上万元的低保,懒汉也能衣食无忧。&b&然而在中国,是不允许有这么牛逼的人存在的。&/b&中国的大城市,存在着残酷的筛选效应,高昂的房价和物价,将把一切不能适应的人清扫出去,留下的,都是经历过千锤百炼的精英,只有能够在这里顽强生存下去的人,才具备大城市所要求的高生产效率,才是满足这些城市发展所需要的人才。而就算你是大城市土著,如果跟不上城市的发展脚步,也会被高效率的拆迁重建机器给清洗出大城市的核心地带(这个事情上, &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www.zhihu.com/people/bbb58b3cf74a5fa7e835cacf& data-hash=&bbb58b3cf74a5fa7e835cacf& data-hovercard=&p$b$bbb58b3cf74a5fa7e835cacf&&@温酒&/a& 有发言权)。&b&从这个角度讲,中国的发达城市虽然略显不人性化,可同时也把效率发挥到了极致,这也正是其自身能存在的根基。&/b&&/p&&p&最后一点启示,美国之所以能够发展成为世界最牛逼的国家,很重要一个原因就是它是一个移民国家,通过吸纳全球的精英人才,发展成一个无人能够匹敌的超级大国。而我国随不是移民国家,但我们有14亿的人口,这么大的人口基数,所能产生的各行业精英绝对也不是个小数目,而通过地区发展的差异,将本国庞大的精英人才进行筛选、汇集,在各方面条件优越的大城市给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产生规模效应,也许是另一种绝妙的发展思路,可以看做是低配版的美国人才发展战略。&/p&&br&&p&————————————————————————————————————————&/p&&p&对于区域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其实对于国土面积很大的国家来说,是个普遍问题,绝非是中国个例。&b&下图是美国2013年的GDP分布图,黄色部分的GDP占全美的50%!&/b&&/p&&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3c26a11ca7fc1965baa1_b.png& data-rawwidth=&450& data-rawheight=&28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3c26a11ca7fc1965baa1_r.png&&&/figure&
题主的观点有一定合理性,而下面有不同观点的人也很多,然而除了少数的回答之外,大多数人都犯了一个经验主义错误——把拥有14亿人口、960万平方公里领土的庞然大物看做一个经济上的整体了。下面谈谈我的一些浅见,按惯例先放结论: 如果希望14亿人口的中国…
我是私生子。&br&而且我妈妈是小三 我爸爸有妇之夫 和我妈 生了我&br&我现在18岁
大一&br&妈妈有不只一个外遇&br&你问我什么心情吗。&br&小时候总看不见爸爸 但从未觉得自己和别人有什么不同 很多时候会有一个男人陪我吃饭 和妈妈一起带我出去玩 妈妈让我叫他舅舅。&br&其实很小的时候我就隐隐约约懂啊 自己哪里和别的小朋友一样呢。&br&我心里难受 我孤独 我想变的厉害起来
小学初中拼了命学习 考上哈尔滨第二好的高中 哈尔滨市市前三百名 我没有朋友 好像和所有人关系都不错 可你问我和谁最好 一个没有 老师都喜欢我上进聪明乐观努力 我好像是来自一个美丽家庭的小公主。&br&高中的我恋爱了 我好爱他 他给我的不论多少我都好珍惜 我开始堕落 我变的歇斯底里 好像神智有问题 班任不喜欢我 。&figure&&img data-rawwidth=&750& data-rawheight=&406& src=&https://pic2.zhimg.com/4b6f74a4adee53fadf43a5_b.jpe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4b6f74a4adee53fadf43a5_r.jpeg&&&/figure&我因为别人的一点好就倾尽全力去爱 毁掉了自己 &br&我的妈妈对我很不满意 每次回家都是压抑的气氛 补课花钱看不到成绩 我的爸爸 我的妈妈 一度让我崩溃 最终考上了一所211 不太理想&br&&br&上了大学 我知道了家庭的真相 隐瞒了我18年的真相 听完以后我感觉自己轻飘飘的 我爸说 这也没影响到你什么 钱照样给你花 供你养你 也给你关爱了 我笑嘻嘻的说是&br&晚上掉了一夜眼泪。&br&好难受 。&br&什么时候最难受呢 看见大家秀年夜饭 看见女孩子们发朋友圈说自己妈妈和自己撒娇像小女孩一样 看见同学发动态说假期黏着爸爸妈妈每天腻在一起。&br&他们可真幸福。&br&&br&总有一天我也可以给自己足够的幸福。
我是私生子。 而且我妈妈是小三 我爸爸有妇之夫 和我妈 生了我 我现在18岁 大一 妈妈有不只一个外遇 你问我什么心情吗。 小时候总看不见爸爸 但从未觉得自己和别人有什么不同 很多时候会有一个男人陪我吃饭 和妈妈一起带我出去玩 妈妈让我叫他舅舅。 其实很…
&p&&b&大将南征胆气豪,腰横秋水雁翎刀:《绣春刀》中出现的冷兵器&/b&&/p&&br&&br&&b&写在前面:&/b&经过了几天的发酵,本文居然被顶到了第一个位置。当然本文可能偏离了一些主题,但是我最开始的目的,就是看完这部片子之后,感慨一下本片的服装道具精致,导演用心做了时代背景的功课。 所以我就真对影片其中一点,也就是里面的冷兵器写了一个类似于评论的文章,毕竟冷兵器在这片子里的分量很重,而且又当片名,又有很多特写。 &br&&br&我认为,影评是多元化的,你可以评价剧情、可以评价服装和美术、可以评价表演、可以评价音乐,可以评价摄像镜头等等,可以全面的写,也可以写其中的一部分。就我本身掌握的知识,我只能写这个。所以想看其他关于剧情和表演甚至影片好坏的知友,请移步下方,看别人的影评。&br&&br&然后呢,本文存在一些错误,我不是专家,也不是知乎日报上说的考据狂,顶多算个爱好者,可能在兵器方面我比各位多看过那么几本书,多见过那么点实物,但是照着专家的距离还是很有差距,这个不可避免,还有吐槽本文很多兵器的现代仿制品造型奇葩,不能作为论据。其实我是想告诉大家,这种兵器在古代是什么样子,现在做出来是什么样子,没有作为论据的意思,不过这一点我不用多说,可能电影的导演美术指导更有发言权。&br&&br&还有,本文的部分文字和图片引用了一些《刀兵相见:近五百年中国战场轻兵器》(彭鹏著)的内容,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搜一搜这本书看看。本来想在结尾再标注的,但是还是写在前面吧。&br&&br&有知友指出我的日本刀长卷的图不对,我也更换一下。还有作为题目的那句诗:也是听评书定场诗就顺手写了出来,其实有俩字错误,我也改了一下,本来也看过这首诗,可是评书是影响比较深,没仔细查证,就那么写了。&br&&br&还有,哪位知友看到我其中有错误,可以在下面说,大家取长补短,互通有无。&br&&br&====================================================================================================================下面是正文&br&&br&&p&电影《绣春刀》上映之后,我先去豆瓣看了一下评分:6.7,说实话一个国产古装片能到这个分数也还凑合,《通天帝国》分数也不高,现在要是谁拍古装片,简直就是找死,上映之后肯定是考据狂一顿喷,什么这个服装不合理,那个道具不合理,或者是话不能这么说,动作不能这么做,等等。&/p&&p&我仔细看了下评论,原来是刘诗诗拉低了影片的分数,很多人电影都没看,看到有刘诗诗主演,立刻给了一星,这不太合理。于是今天我特意去电影院看了这个片子,说实话从动作角度和表演角度我都给不出什么专业意见,但是感觉很不错,金士杰、周一围的表现出乎意料的好,王千源李东学都是演文艺片和电视剧出身,动作做起来也看不出丝毫迟滞感,张震此前学过八极拳,并且将其带到了这部片子中。就连演魏廷的朱丹,表现也很抢眼。&/p&&br&&p&下面就说说正题:说一说电影中几位主要演员的兵器吧。&/p&&p&说实话这部片子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里面的冷兵器,太美、太帅、太漂亮了。而且影片中还不厌其烦的总是给兵器进行局部和全景特写。说实话这几年无论是电影还是电视剧,很少有一部片子能把冷兵器做的如此符合时代背景,就连考据狂也说不出太多的毛病。&/p&&br&&p&影片一开始,两位巡街的差役从黑暗中走出,这时候一个特写镜头给到了差役腰上所带的腰刀。&/p&&br&&p&找不到影片截图,但是明显看到那把刀是一把官制腰刀,绿鲨鱼皮鞘,大约是铁质刀装(也有可能是铜质,当时光线暗,看不太清)。按理说这种级别的佩刀是不应该由巡街的差役佩戴,而是更高级别的武官所佩戴。但是由于是开场就给兵器一个特写,太破烂的兵器估计压不住整个场子(一个想法,不一定对)。我找了张图,应该是差不多的。&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a0fa6ca2603fedff27c8690b_b.jpg& data-rawwidth=&646& data-rawheight=&77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6&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a0fa6ca2603fedff27c8690b_r.jpg&&&/figure&&/p&&p&&b&然后两位差役遇到了锦衣卫的总旗沈炼,沈炼出场捉拿许显纯,遇到了持械拒捕,对方用的是一柄剑,而沈炼用的则是一把雁翎刀,这种刀的样式在明代比较普通。有人说了片名叫《绣春刀》,沈炼是锦衣卫那他所持兵器也一定就是绣春刀。&/b&其实绣春刀这种武器并无实物出土,也许绣春刀就是普通的明官制腰刀。先上一张的图,能清楚看到三位主演所持刀的形制。沈炼手中的绣春刀,与明末清初的雁翎刀样式并没有什么差别。&br&&/p&&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ee5ba5f2954_b.jpg& data-rawwidth=&1000& data-rawheight=&66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ee5ba5f2954_r.jpg&&&/figure&下面是三张雁翎刀的实物图,第一张为明末至清初的雁翎刀样式,刀姿舒展,刀身血槽整齐有力,刃口锋利,造型优美,实战与礼仪兼备,下面两张是龙泉某厂仿制清代腰刀,造型与明末清初雁翎刀几乎无有差距。&br&&/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2e52c72dc4dd9fd_b.jpg& data-rawwidth=&785& data-rawheight=&10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85&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2e52c72dc4dd9fd_r.jpg&&&/figure&&p&雁翎刀这种刀型始于南宋时代,宋金对峙时期,最初的雁翎刀雏形是宋代腰刀与金代弯刀结合的一种产物,当时金代出土的铁刀刀身较直、近刀头处刀身开始变弧,刀尖上翘,开始适合劈砍刺击。但是到了元代与明代前期,雁翎刀并不作为大规模制式武器出现和装配士兵,当时士兵普遍为延续自宋代的重甲步兵和元代以来的草原骑兵,雁翎刀在对付重甲步兵性能不如宋代直刀和进口自日本的倭刀,马战对付骑兵效果又不如元代弯刀。明代中期以后,火枪逐步流行(后面还会说到片中出现的火枪),士兵甲胄逐渐变得轻薄,兼备了劈砍、刺击、挑杀的雁翎刀开始盛行。这种刀型结合了直刀和弯刀的优点,一般为单手持握、单刀重量不会超过1.5公斤,操作灵活、实战性能较强,刀背较厚、刀身后部平直、便于用力劈砍,刀身前端开始产生弧度,刺、割、挑的功能变强,也比较适合骑兵马战,刀背近刀尖处开反刃,可以刺穿明中期以后流行的锁子甲和其他金属盔甲。&/p&&br&&p&雁翎刀适合骑兵作战,所以清军的制式武器逐渐更换成了雁翎刀这一刀型,清朝建立后,明代的典章制度也被延续,雁翎刀作为明代职官佩刀受到了清代宫廷和官场的青睐,上至皇帝、王公贵族,下至侍卫职官兵丁佩刀等腰刀刀型,大部分也是雁翎刀的形状。&br&&/p&&br&&p&片中沈炼在与敌人交手时,所用刀法也以劈砍和刺击为主,同时还在持刀搏斗中加入了八极拳的膝顶和肘击的动作,张震也算不白拿一个八极拳冠军。&/p&&br&&br&&p&&b&前面说到了沈炼的雁翎刀,接下来讲一讲王千源饰演的卢剑星所使用的兵器。&/b&&/p&&br&&p&通过影片可以看得出导演在三兄弟兵器的设置上是下了功夫的,老大卢剑星手持双手雁翅刀,刀法大开大阖,气势如虹;老二沈炼使雁翎刀,刀法劈砍刺挑、气势逼人;老三靳一川使双短刀,刀法简练纵横、快准狠稳。这种兵器的设置也对应了人物性格,老大忠厚、老二机智、老三活泼。&/p&&br&&p&还是发一张图,看看老大卢剑星所持雁翅刀是什么样子。&/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4b42f1a20f9f116c9eb4ff98dc1179da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9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4b42f1a20f9f116c9eb4ff98dc1179da_r.jpg&&&/figure&&p&雁翅刀存在于雁翎刀的同时代,身为锦衣卫总旗官的卢剑星,理论上是有权选择自己的佩刀的,所以他的刀区别于沈炼所持的官制雁翎刀。&br&&/p&&br&&p&雁翅刀的形状像是大雁的翅膀,它虽然与雁翎刀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刀型上差距很大,雁翅刀的雏形应该也是起源于宋元时期。应该是宋代手刀和雁翎刀结合而来,雁翅刀刀身沉重、明代的中早期的雁翅刀刀柄较长,刀剑厚实,具备一定穿刺功能,一般为双手持握,便于劈砍;明朝后期至清代,刀柄变短,刀尖变薄可以单手使用。&/p&&br&&p&下图中第一张为《武经总要》中记载的刀八色中的手刀样式、下面两张为宋代手刀实物图。&/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8bd9ea13de932ac435423b_b.jpg& data-rawwidth=&490& data-rawheight=&62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8bd9ea13de932ac435423b_r.jpg&&&/figure&&p&通过下面的图可以看到,第一张图为明代双手雁翅刀,平造,错银龙吞口,工艺精湛,造型完美;图二三均为明末清初的官制雁翅刀实物,均为单手使用,图四民间打造的双手持握的雁翅刀,可以看出与电影中卢剑星手中的雁翅刀差距不大,尤其是第一张图,几乎是卢剑星手中所持的雁翅刀的翻版,最后一张图为现代仿制的雁翅刀,造型优美、做工精良。&/p&&br&&p&另外、卢剑星手中的雁翅刀刀柄可以抽出,变得更长,这里是电影中比较有意思的道具设计。&/p&&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461c5d1cfa5cbeae91436_b.jpg& data-rawwidth=&598& data-rawheight=&12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8&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461c5d1cfa5cbeae91436_r.jpg&&&/figure&&p&雁翅刀到了清朝中期,不再流行于军队和实战、逐渐演变为装备绿营的双手带砍刀和牛尾刀,牛尾刀不但兼具雁翅刀的劈砍功能,还有刺击和划割功能,这种刀一出现就替代了功能单一的雁翅刀,成为战场上的主要实战刀类。&/p&&br&&p&这种发展与满人入关后这个民族的审美风格有一些关系,满族人的审美从瓷器、家具、等日常器物上造型丰满,宽大厚实,这种审美也影响到兵器的造型,从牛尾刀来看,刀身狭窄到刀头宽大,是一种夸张的表现形式。下面的图就是清朝中期到清末民国时期牛尾刀发展的一个大概过程,然后是我自己收藏的现代仿制的一把牛尾官刀。&/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d72e44ab075dce26de88135b1adb70cd_b.jpg& data-rawwidth=&654& data-rawheight=&61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54&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d72e44ab075dce26de88135b1adb70cd_r.jpg&&&/figure&&br&&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e7e2083407cce66e2eed10e87b964509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54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e7e2083407cce66e2eed10e87b964509_r.jpg&&&/figure&&b&然后接下来讲讲靳一川的双短刀,从影片中他使用的刀法来看,似乎有蝴蝶刀法的影子,这种短刀我没有找到实物,可能是编剧和道具临时发挥,创造出来的一种刀,但是并不代表这种刀在当时不存在。&/b&图中的刀刀姿笔直,刀尖弧度较大,便于刺挑,刀柄应该是一体纯铸铜装具,可分开当做双刀使用。&br&&/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e57b431a4d4faaf48cec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e57b431a4d4faaf48cec_r.jpg&&&/figure&《武备志》对短刀的介绍就像刀一样短:短刀,与手刀略同,可适用于马上。下面是一些明代短刀的样式:图一为明代西南地区流行的短刀,S型护手,可以格挡锁住对方兵器,图二为官造短刀,装备骑兵。&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bcce0a7a1c2f01_b.jpg& data-rawwidth=&646& data-rawheight=&94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6&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bcce0a7a1c2f01_r.jpg&&&/figure&很明显上图的刀与靳一川所使用的有很大区别,而他所使用的短刀在刀姿上和日式平造短刀有些类似。鉴于当时中日交流频繁,受日本文化的影响,武器方面向日本学习,也是当时的一种流行趋势,甚至有些武官直接使用或者仿制日式刀条,装上中式的装具,当做雁翎刀使用。&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f37660bdcd7_b.jpg& data-rawwidth=&620& data-rawheight=&70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2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f37660bdcd7_r.jpg&&&/figure&(先写到这,回头分析丁修的苗刀和魏廷的西洋剑)&/p&&br&&p&&b&终于到了丁修出场了,这个人物在电影中的设置很有意思,说他亦正亦邪有些抬举他,他和师弟相爱相杀、一身武功却乱杀无辜、最后又帮沈炼复仇、安置老婆。&/b&影片中前后的表现也有很大差别,这个转变有些突兀,可能是背景没有交代清楚的缘故,但是丁修的一举一动,他的着装、他的发型、他用的兵器,有没有人感觉到像是日本浪人。&br&&/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1b4eb8f34fc5bda64bf93d411a0403d2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9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1b4eb8f34fc5bda64bf93d411a0403d2_r.jpg&&&/figure&&p&当然他所持的兵器并不是日本浪人所惯用的薙刀和长卷,而是流行于明代中晚期的御林军刀。御林军刀这种刀型其实就是现在所说的苗刀,由明朝中期抗倭将领戚继光所创。当年倭寇的战斗力远高于明军,其中一种原因就是武器优势。戚继光与精通剑术的俞大猷分析认为,倭寇战斗力强的主要的原因是寇倭很重视日本刀本身的性能,倭寇使用倭刀上,身法轻盈敏捷、刀身又锋利,在许多方面皆占尽优势,无往不利。&/p&&br&&p&故而戚继光在研究了日本《阴流剑术》之后,在日本各种刀型的基础上,改制了专门用以克制倭刀的苗刀(即御林军刀),并写成了《辛酉刀法》。这是在宋朝时中国本土双手刀刀术失传以后,再次出现的双手刀法新著作。&/p&&br&&p&据明朝末年程冲斗所编著的《单刀法选》一书中这样记载:古云:快马轻刀。今以倭刀为式,刀三尺八寸,靶一尺二寸,则长有五尺…………如用弩带刀,刀长二尺八寸,靶长九寸,共长三尺七寸,不可过长,恐悬带腰间,用弩不便,鞘用皮制……&/p&&br&&p&说白了就是雁翎刀刀身刀柄都加长,变成了总长五尺、刀长三尺八寸、刀柄一尺二寸,兼集中了刀、枪两种兵器的特点,既能当枪使,又能当刀用,既可单手握把,又可双手执柄,因为单、双手交换使用时便于发挥腰背整体力量。且结构优良,所以在临敌运用时,辗转连击、疾速凌历、身摧刀往,刀随人转,势如破竹,实用价值及高,杀伤威力极大!非一般兵器可抵挡。&/p&&br&&p&下图中是《单刀法选》记载的《辛酉刀法》,回想一下丁修的刀法,是不是有些类似。&/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be5c363acf452ae95ec44b_b.jpg& data-rawwidth=&442& data-rawheight=&53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2&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be5c363acf452ae95ec44b_r.jpg&&&/figure&&p&另外《单刀法选》中说的用弩带刀,电影中也被沈炼完好的表现了出来,沈炼的三连弩,皮质弩鞘,他所持的雁翎刀也是三尺有余。弩这个兵器我们后面也会说到,此处不做赘述。&/p&&br&&p&下图为日本长卷:&/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adccdb30b2ebc_b.jpg& data-rawwidth=&220& data-rawheight=&38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20&&&/figure&&br&&p&下图为明代御林军刀,第一把为明代御林军刀实物,第一把更偏向于现在的苗刀,下面的为现代仿制:&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fc9e1be77a_b.jpg& data-rawwidth=&621& data-rawheight=&101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21&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fc9e1be77a_r.jpg&&&/figure&下图为现代苗刀:&br&&/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7deecf0561ad3_b.jpg& data-rawwidth=&620& data-rawheight=&111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2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7deecf0561ad3_r.jpg&&&/figure&&p&其实苗刀这个称呼到了民国曹锟邀请沧州武术家刘玉春为武术教官,才正式定名,到了如今,御林军刀在一代代武术家的改革下,刀身变得逐步狭窄,成了今天的苗刀这种样式。&/p&&br&&p&前面说到丁修的一举一动像是日本浪人,而他师弟靳一川所使用的双短刀又有日本短刀的样式,是不是可以推断丁修的师父是不是出身于戚继光的军队,丁修又说自己是贼,或者说他师父跟戚继光的军队有恩怨也未可知。(个人猜想)&/p&&br&&p&&b&整部电影出场最惊艳的不是沈炼、不是卢剑星(此时丁修还未出手)而是朱丹扮演的魏廷。&/b&她发现屋顶有黑影闪过,顺手抓过一支投矛扭身掷出,紧接着拔出的西洋剑、左手后背,向前一步接连三个突刺,逼退了靳一川,整套动作一气呵成。当时就感叹:这特么才是高手啊。&/p&&br&&p&国产武侠电影中很少有人用西洋剑,然而西洋剑出现在本片中却不显得突兀,结合时代背景来看,崇祯初年恰好是十七世纪早期,再此之前明朝海外贸易繁盛,此时也是大仲马小说《三个火枪手》故事所发生的时代,西洋剑流入中国,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p&&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ca8e6e3baaf4d3cb987104_b.jpg& data-rawwidth=&620& data-rawheight=&123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2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ca8e6e3baaf4d3cb987104_r.jpg&&&/figure&&p&确切来讲,魏廷所使用的剑为欧洲刺剑、这种剑的特点是双刃菱形剑身、不带血槽、弯曲的剑锷设计能锁住敌剑并使其攻击转向(当然这种设计对于刚猛的雁翅刀并无实际效果),带有穿孔的双片椭圆形护手能对持剑者的手提供更多的保护。这种刺剑为欧洲军队的制式武器,这种武器既可以马上攻击敌人也可以步战,欧洲人认为标准的军用剑的形制在强调其实用的同时也注重样式、使他们更为优雅但同时又不减轻其致命的威力。&/p&&br&&p&同时魏廷的左手小臂上还有一个雕花镂空金属手挡,起到一个微型盾牌的作用,配合刺剑使用,如同行云流水一般流畅。所以片中魏婷的动作一直是很优雅,但是也很致命。&/p&&br&&p&下图是现代仿制的欧洲刺剑,出产自德国索林根与美国冷钢公司。&/p&&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ece5b4fa369_b.jpg& data-rawwidth=&497& data-rawheight=&49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7&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ece5b4fa369_r.jpg&&&/figure&(由于后续文章是我在微信公众号写完了之后保存的,所以图片上带有公众号的水印,大家可以自动忽略,这个不是广告。)&/p&&p&明天我继续写赵靖忠的长枪和其他杂项兵器,比如锤、弩和火枪。&/p&&br&&p&&b&终于要说到聂远扮演的赵靖忠了,这个角色在电影里面用的是一杆钢制长枪,枪头和枪身均为钢制,这样的设定可能与聂远之前在电视剧《三国》扮演赵云和《隋唐演义》中扮演的罗成有些关系。&/b&&/p&&p&&br&&/p&&p&这二人都是白衣翩翩少年郎,金枪一杆抖威风的角色,他对枪太熟悉了,虽然这个片子还是没能落了武侠片的俗套,里面的终极BOSS是个武功高强的太监,但是这种年轻版的太监设定,要比白发苍苍妖异诡谲的糟老头子要好的多。不过我有个问题整不太懂,按说这男人去势之后,动作行为气质都会变得阴柔,怎么能有这么大的力气去练武术呢,难道是当了太监之后每天就是打熬筋骨?说不太通,除非是他在进宫之前就是个高手,像董海川一样。话说魏忠贤也是成年以后混不下去才自宫进入内廷当的太监。&/p&&br&&p&枪是百兵之王,俗话说年刀月棍一辈子枪,暖香阁之战,赵靖忠长枪甫一出场,终极BOSS的气场立马暴露无疑,他的枪法压制的沈炼步步后退,虽然此时沈炼破了四人锤盾阵,此时交手有占便宜的嫌疑,但是赵靖忠亮招式的时候,高下立判。那位又说了,最后赵靖忠不是被沈炼给干晕在妓院了吗,这里有个问题就是打架的勇猛。所谓横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还有一句是乱拳打死老师傅,这时候沈炼就是那个不要命的,而赵靖忠最多算是横的,他有顾忌,他想活命,他想去辽东继续享受荣华富贵。沈炼不是,沈炼想的就是我要不玩命,我跟我媳妇都得他么的死咯。所以沈炼最后就是各种无赖招式都上,最后干晕了赵靖忠。&/p&&br&&p&这部片子有意思的地方就在于每个角色的武功高低都很明显,丁修的武功跟赵靖忠伯仲之间,高于三兄弟,三兄弟中又尤以沈炼最强,卢剑星次之,靳一川再次之;而魏廷的武功远高于靳一川又稍弱于沈炼,但是她在对决卢剑星的时候吃了武器上的亏,这所谓就是一寸长一寸强了,西洋剑无论从招式和制式,都不可能是双手雁翅刀的对手。所以我很佩服本片的武术指导,人家做的这活就是专业。&/p&&br&&p&赵靖忠亮大枪(他是个太监我这么说会不会不太好,不过不要在意这些细节),几招之内打飞了沈炼的刀,并且戳了他一枪,从片中一招一式来看,聂远这个演员在枪的功夫上应该是很深了,虽然不像是专业武术运动员那么招式标准,一丝不苟,但是他的动作行云流水,至少让外行看不出破绽。&/p&&br&&p&然后说枪,枪在宋代以前叫马槊,枪头那时候叫槊锋,比较长,一般在三到五尺左右,最低也没有低于三尺的,汉尺的五尺大约的一米左右了,汉唐之际很多牛逼的将领都用槊,比如秦叔宝、尉迟恭等人。当时看一个人是不是正经师傅教出来的科班出身,就看武器,用槊的都是行家,用刀的基本都是野路子,宋代丢了燕云,没有地方养马,骑兵也跟着完蛋了,于是本来该是骑兵用的槊,慢慢的变成了骑兵和步兵用的枪,这时候的枪就是用来对付北方游牧民族,枪头变短,枪杆变长。明朝以后,骑兵用的枪尺寸变得更短,因为要马战要灵活使用,叫小花枪,步兵用的又大又长的枪叫大枪。&/p&&br&&p&明代中早期的骑兵枪头,还保留着宋元时期的特点,枪刃较宽,头部圆滑,尾部有倒钩,当时重甲步兵会导致过于锋锐的枪头折断,圆润的枪头则更加坚固,利用战马的冲击力直接破甲。&/p&&br&&p&明代步兵枪头枪刃就狭长、锋利,中间起厚脊,这样的造型应对明朝流行的锁子甲非常有利于穿刺,有些枪头还设计了血槽,用以适当的减轻重量和增加杀伤力。&/p&&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85e6db10e04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85e6db10e04_r.jpg&&&/figure&&br&&p&片中赵大人用的枪不太长,估计也就在两米一二左右的样子,看制式当属于骑兵枪,枪头不长,开双血槽,枪身精钢打造,枪尾部有枪纂(宋元以前是枪墩,明清时期就是枪纂,可以戳到地里,赵大人的枪是骑兵枪,所以不用尖头,用钝头)。这里有个问题就是枪身,精钢枪身我估计会震手,因为当时都用积竹木柄,就是在木质或者铁质枪杆外面再加一层竹片,外面再缠以丝线、皮革、或者葛布、藤皮等然后上大漆和桐油,这样可以有效的减震和增加摩擦力,冬天抓呢也不会冻手,不会把手粘在枪杆上,一扯一层皮。对这不了解的同学可以找个冬天严寒的日子用舌头舔舔户外的金属栏杆。&/p&&br&&p&赵大人的枪还能从中间扯开,变成双短枪,从他出枪一开始我就觉得肯定得有这个变化,这年头谁要是不在枪上搞点机关动作就不像武侠片了。但是这样的动作虽然能取巧,但是对于一个用枪的人来讲,简直就是对他职业生涯的侮辱,枪练好了所向无敌,方圆两米近不得身,为毛要缩小攻击范围让对手近身,这不是自己找死么?&/p&&br&&p&下图是明代枪头左一为枪头骑兵枪枪头,开双血槽(类似赵大人所用的,老版水浒林冲用的也是这样的枪头),其余两张图枪头不开血槽。&/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369c5ce533b6f88cacfc264e_b.jpg& data-rawwidth=&512& data-rawheight=&68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2&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369c5ce533b6f88cacfc264e_r.jpg&&&/figure&下图为清代枪头,与明代的差距不大。枪这种武器到了清代以后,动荡的社会(主要是太平天国)导致了铜的使用量增加,这种增加就影响到了枪的制造。清朝中后期火器的重要性终于被朝廷所重视,兵器现代化终于由冷兵器开始转向热兵器,军队的制式武器中枪就逐渐退出了舞台。直到几十年后,中国另外一支军队又开始装备长枪(主要是因为穷),那时候叫梭镖了,你猜的没错,就是红军。&br&&/p&&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20ae65eae5fc784e463a8_b.jpg& data-rawwidth=&589& data-rawheight=&50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9&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20ae65eae5fc784e463a8_r.jpg&&&/figure&&br&&br&&p&今天先补充这些,剩下就是杂项兵器中的锤和弩了,顺带再介绍一下片中出现的火绳枪、就OK了,明天再补充。&/p&&br&&p&昨天做饭比较累,停了一天,今天写锤吧,如果时间够用的话把弩写完。&/p&&br&&p&暖春阁一战,对方先用弩攻击,后用锤阵围攻,但是锤阵战斗力实在有些差劲,开始彼此配合挡住了沈炼的弩箭,又干掉了他的刀,锤了他后背两下之后有被他逐个击破,结果都挂了。&/p&&br&&p&连说评书的都知道:锤棍之将,不可力敌,能用锤的人,膂力很大,目测那个锤要是实心纯铁的话,不会低于15斤,论起来砸在身上,真不是闹着玩的。&/p&&br&&p&锤最早叫“椎”,宋代叫骨朵。古代中原地区用的少,游牧民族草原骑兵用的多,最早是蒺藜型的,借助马的冲击力一下子轮过来,能把人从马上砸飞,也能给人脑袋砸碎。南北朝时期他们把尖刺加长,后来变成了狼牙棒这种大杀器,后来草原民族的冶炼技术稍有提高之后,他们还有用铁锏和八棱铜的,锤也好,狼牙棒也好,铁锏也好,其实都是对付中原的重甲步骑兵,步兵无马,骑兵有马,就是这么分的,主要目的就是我刀砍不死你我砸死你。&/p&&br&&p&唐朝中原军队用锤的还少,因为他们有槊和陌刀,宋代可能锤的应用可能多了起来,但是中原地区还少大多数把它当做依仗来用,有一个威严的感觉。直到后来明清时代中原军队一直没有把锤当做制式武器装配军队,相比而言它更像是一种防身武器,江湖气太重,所以后来就又有变化,演变成流星锤和流星胆这种方便缠在腰间易于携带的武器。&/p&&br&&p&电影中锤前有半尺左右的类似剑尖,与盾牌搭配,个人认为这样的东西可能只存在电影里。锤的重心靠前,刺的话怕是不好用,然后用锤基本是大开大阖的招式,用腰腹带动胳膊发力,左手拿着那么大的盾牌肯定又挥洒不开,盾牌小点还好,再说在狭窄的过道里,四柄锤一起轮,肯定是轮不开的,不互相砸到就不错了,这也就解释了沈炼为啥挨了两下之后只是吐了一口血,如果对方是马上使锤,你看他会不会骨断筋折。他们用的阵法,有人说是鸳鸯阵的变形,我觉得不像,戚少保这种军神级别的人物,不会搞这种看上去就很抽风的阵法。&/p&&br&&p&下面就是骨朵、明代铁锤、和清代的铁锤和流星锤,锤头一般都是蒜瓣形、圆鼓形、灯笼形和八棱形状。现代仿制的锤都丑爆了,就不上图了,免得又被人喷&br&&/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68817cc7bfa6fd76b4fdf78_b.jpg& data-rawwidth=&520& data-rawheight=&144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2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68817cc7bfa6fd76b4fdf78_r.jpg&&&/figure&隔了好几天,该写弩了。&br&弩在历史上出现的时间很长,据说可以追溯到周代以前,但是没有更确凿的证据,仅仅是通过一些青铜弩机上古朴的文字进行推断,这里不加论述。&br&到了战国时期弩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孙膑庞涓马陵道之战,也用了很大一部分弩,否则单凭弓箭抛射不太容易精确命中目标。国师拍的电影《英雄》满篇的问题唯有表现弓弩那一块,算是稍微靠点谱,当时弩是大杀器,秦军灭国的重要工具之一。&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122a81c8daf18b371efc27_b.jpg& data-rawwidth=&432& data-rawheight=&67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32&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122a81c8daf18b371efc27_r.jpg&&&/figure&&br&汉代的弩在“望山”(一种构件,类似于步枪的标尺)上增加了刻度使弩的精度提高,西汉时期弩已经大批量的装备军队,弩兵成为兵种之一。到了三国时代,诸葛亮发明了可以连发十支箭的连弩,相当于弩中的冲锋枪。电影中暖春阁一战,窗外冒出的两个刺客就是用的连弩,周妙彤还中了一箭。下图为《武备志》中记载的诸葛连弩。&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6ccf0a7dafcd6b89e030f6c9a2bb5234_b.jpg& data-rawwidth=&828& data-rawheight=&53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28&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6ccf0a7dafcd6b89e030f6c9a2bb5234_r.jpg&&&/figure&&br&&br&有一部电影也在里面详细的表现了这种弩的作用,那就是《赤壁》,但是这种弩有个问题,就是瞄准不太好,不知道茅元仪在《武备志》里搞的这个图是不是诸葛弩的原本样子。即使不是原本的设计图,茅元仪自己能研发出来也不奇怪,他还发明过字母铳,就是最早的能换弹夹的火药枪。这部片子出来之后满大街都是卖诸葛弩的,几乎每个旅游景点都有卖,我还试过这种弩的威力,一般用一次性竹筷子当箭,反正要是箭头装上金属尖,十米之内扎伤人是不成问题。(下图就是大街上买的连弩仿制品,这个算是比较精致,能买的上价格的,一般都是粗制滥造的,三十块钱一个。属于危险品)&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63e1693c8bfd339fe486ed114770cda3_b.jpg& data-rawwidth=&626& data-rawheight=&4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26&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63e1693c8bfd339fe486ed114770cda3_r.jpg&&&/figure&&br&沈炼的三连弩比较有意思,应该也算是导演的发挥吧,我这几天又看了一遍手头的资料,没有发现那个弩的原始样本。不过《单刀选法》中记载:如用弩带刀,刀长(二尺八寸),靶(刀柄)长九寸,共长三尺七寸。不可过长,恐悬带腰间,用弩不便。鞘用皮制,其法载前用弩兼枪刀说中。沈炼用三尺腰刀,带弩,长短配之,攻守兼备。&br&&br&隋唐时期出现了威力更为巨大的床子弩和车弩,箭得有咱们胳膊粗,尾羽都是铁的,箭头都是跟大个斧子差不多,能把人打碎。还出现了骑兵使用的伏远弩,可以单手在马上使用。李世民打王世充的时候,王世充就用到了床弩。可见隋朝兵力之盛,科技发展之迅速。宋代为了对付草原骑兵并守城之用,大弩的种类丰富到了七八种,从四人到七十人操作不等,射程最远可以达到三百步(将近400米)远。即使是单兵可以操作的弩,也一般需要用脚蹬或者膝盖顶住才能上弦。&br&&br&到了明代,弩就逐渐没落了,首先的单兵弩的威力没火枪大,射程也没有火枪远。单兵弩一般只能在六十步之内杀伤目标。而火枪的威力能达到100步左右。其次弩的火力密度不足,弩一次射一支箭,火枪打出的铅弹丸则是呈扇形铺开,说白了就是霰弹。这种优势一比较,自然而然弩的地位就下跌,到清代以后逐步流入民间,当做看家护院的家伙。&br&&br&下图是宋明时期的弩,其中一个窝弩能上三支箭,这个东西类似于机关,隐藏在暗处,挂弦使用,脚一蹚道弦,三支箭就能射出来。&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b8ec95abf04bb843d1821_b.jpg& data-rawwidth=&452& data-rawheight=&220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2&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b8ec95abf04bb843d1821_r.jpg&&&/figure&&br&虽然单兵弩在明末已经衰落,但仍然有人使用弩,这时候弩用的就出了花样,箭淬毒(不是好汉所为)书上说毒弩箭射中就死,但戚继光不太赞同:“毒弩中人不深,必待解乃死,尚可以败我于阵。”当时戚继光抗倭的时候统率的步兵营、战船部队装配过毒弩,但是性能不强:凡鸟铳,遇贼不许早放,今遇贼至百步之内,听本管放铳一个,才许放铳。凡弩手射手,候鸟铳打完,贼至六十步之内,方许铳后射箭,无令不许擅发。弩弓不可远,远则无益,徒费矢竭力。凡弩弓,要力大新坚,每弩毒药一瓶,铁箭一百枝,每人腰刀一把、解首一把。骑于弓矢之外,可用毒弩,平野之地,衡骑散列,直冲贼营,以毒弩射之,尤非弓矢所能比也。”当时他们用毒弩,可能跟当时的作战对象有关,当时是主要剿灭倭寇,倭寇基本不骑马,冲锋速度慢,火枪与弩兼用,弩的话可以弥补一下火枪放完之后的一个时间段。&br&&br&但后来戚继光北上的时候当蓟州总兵的时候,统率的步兵营与骑兵营就基本不用弩了,那时候他是提倡用火枪的。戚继光当时兼任了神机营副将。神机营大家都知道,就是以火枪为主么。当时戚继光面对的北方鞑靼,基本都是骑兵,三轮火枪过后,拎着三眼火枪就当狼牙棒用,砸也能把蒙古人砸跑。当时不光戚继光不用,当时明军正规的士兵也已经很少用弩了。后来的朝鲜战争中,缺少鸟铳的北方明军也装备不少弩,但由于射程短,基本不再阵前攻城使用,而是拿着火枪和大炮远程同日军远程对轰。&br&&br&明后天的抽空写写火枪,本文虽然叫冷兵器,但是片中出现了火绳枪,那个属于前装热兵器,也表现的不错,顺便写写吧,明代也是中国火器发展的高峰期。
大将南征胆气豪,腰横秋水雁翎刀:《绣春刀》中出现的冷兵器 写在前面:经过了几天的发酵,本文居然被顶到了第一个位置。当然本文可能偏离了一些主题,但是我最开始的目的,就是看完这部片子之后,感慨一下本片的服装道具精致,导演用心做了时代背景的功课…
&b&&u&台湾未来只有两种可能:和平统一,或者被大陆拒绝接纳&/u&&/b&&br&&br&台湾的未来,目前看起来,似乎有四种可能&br&&br&1、维持现状&br&2、成功独立&br&3、武力统一(其中又包括武统成功且顺利消化、武统失败、武统成功但动荡不断等等)&br&4、和平统一&br&&br&但是,这四种其中的三种,现在看来其实已经不会出现了,或者说,出现的概率越来越小了。&br&我们从逻辑和现实的角度,一个个来分析。&br&&br&&b&1、维持现状&/b&&br&这里说的维持现状,是指台海两岸长期处于不战不和不独不统,而且没有一个对未来的清晰说法的胶着状态。&br&首先要说的是,这种胶着状态,其根本原因是由于两方力量相对平衡的结果。这个平衡从1949年,已经持续到了现在,长达66年。&br&这个平衡,细细分析起来,又分了四个子阶段&br&&b&① 1949年-1979年&/b&,两岸都想武力统一对方。但由于海峡阻隔,大陆海军弱小,这边打不过去;同时由于KMT太水,台湾那边也打不过来。此时的平衡是台湾(借助于海峡天险)和大陆相持的阶段&br&&b&② 1979年-1999年&/b&,台湾方面彻底放弃了武力反攻大陆的念头,转为防御台湾。但大陆军事仍然不够强大,此时打台湾有一定胜算,但军事风险很大(1996年台海危机时,中国大陆的军费甚至不如一个小小的台湾)。此时军事上的平衡是大陆转为攻势,台湾转为守势之下的平衡。&br&&b&③ 2000年-2008年&/b&,大陆开始对台湾在军事上取得明显优势,但大陆在美国介入的情况下,攻打台湾仍然较为困难。此时是大陆压过台湾,但是对美国仍然处于守势的平衡。&br&&b&④ 2008年-2015年(可能会一直持续到2030年左右)&/b&,大陆对台湾的军事优势进一步提高,同时武器有了长足发展,在台海范围内,和美国对峙已经逐渐不落于下风。放眼全球,这个阶段也是自1949年以来,中美实力消涨中,中国第一次从战略防守阶段,转入和美国战略相持阶段的过程,这个战略相持阶段,可能要持续到年左右。&br&&br&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从最初的台湾仅凭海峡天险和自己的军事力量,就可以防御自身,慢慢演变成必须依靠美国才能自保,现在正在慢慢演变成,即使美国适度参与,只要不起倾国之兵和大陆翻脸,也越来越无法军事自保的局面。&br&&br&换句话说,新中国成立66年来,维持台海两岸的平衡,正在一步一步被打破。台海现有不战不和不统不独的现状,必然也会随之改变。&br&&br&&b&2、成功独立&/b&&br&这里说的成功独立,是指在大陆不愿意的情况下,台湾靠自己或者国际力量,单方面在法律意义上脱离中国。&br&这种机会,在79年之前不可能,还在幻想重返大陆执政的国民党自己就能把台独力量压下去。&br&从79年,在蒋经国去世之前,虽然台湾方面“反攻大陆”的幻想已经破灭,但台独势力开始泛起的时间尚短,没能力把台独思想真正灌输到最高统治阶层。&br&这个机会的真正窗口期,出现在上世纪90年代,有利条件有三:&br&①铁杆台独分子李登辉已经上台&br&②苏联崩盘,在美国的战略目光面前,已经没有人再在前面挡子弹,美国无需再拉拢中国共同反苏,中国反而成了下一个需要剪除的对手。从1993年的银河号、1996年的台海、1999年的南斯拉夫大使馆,到2001年的南海撞机,美国对中国进逼的脚步从来就没有停止过。&br&③中国军事力量尚弱小,如果台湾和美国真的决定从法律上让台湾独立,中国大陆无力阻挡。&br&&br&转机出现在2001年,世贸中心双子塔的轰然倒塌。&br&&br&美国的力量从亚太再次转向中东,两场泥潭式的战争,拖住了美国的注意力,也大大消耗了美国的实力,给了中国宝贵的十年战略机遇期。等到美国从阿富汗和伊拉克狼狈撤出的时候,却发现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一工业大国,以战争手段打断中国工业化进程的窗口期,已经过去了。&br&&br&所以,台湾是不可能成功独立的。因为台湾在大陆面前太弱小,而中美两国的实力对比,让美国这个精明的商业国家,在评估战争得失之后,没有能力以武力手段支持台湾独立。&br&&br&&b&3、武力统一&/b&&br&这个选项被很多人经常提起,但实际中是不会出现的。&br&&br&大陆这边实际执行的对台策略是:台湾如果不主动法理独立、大陆就不会动用武力。这个策略将会继续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预计在未来20年内不会有变化。&br&&br&前面我们已经论述过了,台湾不敢法理独立,所以,大陆也不会选择武力统一。&br&大陆不会选择武统的原因,最重要的两条是,1、成本太高
2、没有急速统一的迫切性。&br&&br&先看成本。&br&武力统一并不像是有些人想象的那样简单,军队一出,灭了对方就是。没那么简单。&br&台湾是中国自己的领土,不是外国领土,武统之后最重要的是收复当地民心,这个很难。&br&别提什么像当年日本治台一样,严酷统治六十年。现在是信息发达、人权意识高涨的21世纪,不是19世纪和20世纪上半业。这种舆论压力根本是无法承受的。&br&武统之后,台湾必定有相当长一段时间经济低迷,台湾人自然会怪在大陆头上,由此更加离心离德。&br&收复这样一个离心离德、需要巨量投资医治战争创伤的台湾,同时要兑现战前为了争取国际舆论而向其他国家许下的各种利益承诺,这个成本太高,并不划算。&br&&br&另外,由于两岸军事和经济已经失衡,台湾不可能独立。时间完全在大陆这边,为何要这么急呢?&br&周所周知,随着时间推移,两岸实力砝码将越来越偏向大陆这边。台湾现在如果都独立不了,未来就肯定独立不了。&br&拖下去,台湾的筹码将越来越小,统一所花费的成本,以及统一之后的阻力,也会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小。&br&&br&有的同志担心:现在台湾年轻人认为自己是中国人的比例就越来越小了,时间慢慢流逝,他们岂不是更不认大陆了吗?&br&这个思维其实是只看眼前,不看整体。&br&台湾人为什么抗拒统一,其实就一个原因,大陆穷,没了。&br&这里的穷,不仅仅是经济上的,还包括科技上的,社会发展阶段上的,意识形态上的,等等各方面。&br&换句话说,你的价值观和我不和&br&为什么不和?因为你和现在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的价值观不和,而我们台湾人认为那是普世价值,是人类未来的方向。&br&怎么扭转这个观念?&br&很简单,让我们的价值观成为普世价值,至少是把现有的“普世价值”拉到和我们的价值观平等的档次上来。&br&要做到什么程度?&br&经济上超过美国、科学技术上超过美国、社会发展上超过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发言权上超过美国。&br&如果能做到这一切,那现有的“普世价值”还靠什么来支撑呢?必然会轰然倒塌,就像当年的苏联意识形态一样。&br&到那个时候,还需要和台湾谈统一吗?台独的思想根基都整个被抽空了。&br&而实现这样的物质基础和社会基础,在未来四十年内,是有不小概率成为现实的。&br&&br&&b&4、和平统一&/b&&br&以上三种可能性都被排除,和平统一将成为最后的选择。&br&其实在上面的论述中已经谈到了。当中国真正实现崛起的时候,现有支撑台独的理论将难以再获得台湾人的心。&br&不战而屈人之兵,上策也。&br&到时候,一个很大的可能,是台湾人希望统一,希望加入中华人民共和国。&br&就像是波多黎各希望加入美国一样。&br&当然,届时的美国,可能也会反对。但一个已经失去了政治、军事、科技、经济优势的美国,一个已经丧失了“普世价值”解释权的美国,它越过遥远太平洋吹过来的风,还有多少人会有兴趣听呢?&br&&br&另外,在这里预测一下。台湾人支持统一的比例,随着年轻一代的成长,在未来十年内,将会继续下降。&br&但在这之后,将开始缓慢反弹,在二十五年后,会快速反弹。&br&&br&&b&5、被中国拒绝&/b&&br&这个选项没有出现在最初的四个选项之中,因为现在看起来,这个选项完全不能称之为选项,太荒谬了,怎么可能?&br&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个选项的可能性会从几乎为零,逐渐成长,并在未来四十年内,甚至可能会成长为仅次于“和平统一”的第二大可能选项。&br&&br&要想象这种可能,需要有一点宏观的历史感。&br&&br&大陆和台湾的精神纽带,在双方两边,实际上都是在不断被削弱的。&br&台湾方面的纽带,削弱自不待言,他们中的不少年轻人,经过了20年的绿化教育后,现在已经可以没有心理障碍的骂“支那猪”了。&br&但是我们上面论述过了,随着中国的强大,这种纽带会以新的方式重建起来。&br&那么大陆这边呢?&br&至少是从现在看来,大陆普通民众,是对“祖国统一”有着极高的支持率的。&br&但是别忘了,现在的大陆主流民意,他们接受“祖国宝岛”概念教育的时间,都是在90年代或以前,那个时候没有互联网,他们也不知道“宝岛人”上究竟是怎么想的,他们的认识就是“阿里山、日月潭、美丽的宝岛台湾、台湾人是我们的同胞”。&br&即使是现在互联网发达的时代,除了少数关注时事论坛、贴吧、微博的人之外(这些人看着很多,但实际上在整个总人口中的比重只是沧海一粟而已),绝大多数中国人,实际上还是这种淳朴的概念。&br&那么,四十年后的主流民意,那些10后、20后、30后们,还会这样想吗?&br&他们接收的是什么样丰富的信息?就按照现在台湾这种作死的程度?&br&他们还会把台湾人发自内心认为是“同胞”吗?&br&&br&当然了,有的人会说,不认为是同胞并不妨碍要统一,现在不是就有很多人说“留岛不留人”吗?&br&可是,这就是一句气话,在现代文明条件下压根就做不到。&br&留岛,就要留人。&br&&br&想象一下,四十年后中国社会的中坚力量们,他们可能从小就是生活在“中国第一”的环境中长大的。&br&他们可能根本就没有我们这样对中国曾经的贫弱的亲身体验,没有银河号,没有大使馆,没有南海撞机……&br&当然,他们或许可以从教科书上学到这一切。但书上的知识和亲身经历,完全是两个概念。&br&想想现在对邱少云、黄继光、董存瑞的所谓“质疑”、调侃,对黄世仁的“翻案”,在英雄所处的那个时代的人们会人这么想吗?&br&没有亲身经历,也就没有刻骨铭心,甚至随着时代的变迁,可能会变得连理解都很困难。&br&&br&而那时的台湾,也许只是人均GDP排名倒数的一个省份而已。&br&而大陆这边,可能早就没了对台湾的“同胞”想法。&br&&br&四十年后,我们的后代,会不会这样“很实际”的考虑问题?&br&1、为什么要接纳这样一个又穷又破的地方,而且还要我们每个纳税人掏钱帮他们交养老金盖各种基础设施?&br&2、统一之后,台湾廉价劳动力会不会抢大陆人的饭碗?尤其是福建?&br&3、我们的海军已经可以通行全世界,台湾对我们来说也没什么军事意义了。&br&4、台湾是什么地方,是不是就是台州啊?抱歉我地理课没好好学习,新闻上也很少听到这个地方的事情&br&5、让这种鸟不拉屎的地方加入,他们会不会大规模移民过来?好可怕,不想让我的小孩和来自那种野蛮地方的家伙坐在一个教室里。&br&6、我们也有一些地方还需要投入资金,改善生活,为什么要给台湾人?他们在中华民族崛起的过程中有什么贡献吗?他们过的好不好,和我们有一毛钱关系吗?&br&7、政府部门天天说养老金不够,还要拿出去救助台湾,为什么不先给我们的同胞,这种政府是不是好面子有毛病啊?&br&8、接纳台湾对我有什么好处吗?什么,没有?抱歉,反对。&br&9、拿去修聚变电站、修月球基地,这才是正事,台湾就是一个要钱的无底洞,没必要养着这么一群东南亚外国人,我们和他们又没什么关系。&br&&br&换位思考,完全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br&&br&而且,那个时代的民意,肯定比现在这个时代对高层决策的影响更大。&br&真的不希望这种情况出现,但从现在的趋势看,这种情况最快也许二十年后就会出现。&br&也就是说,我们在座的各位,有生之年,也许就会看到自己的儿子或者孙子,持有这样的观念。&br&也许,到时候你还会被气得用拐杖打他们。&br&&br&当然,这第五种可能,从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看,也许更像是一种“甜蜜的苦恼”。&br&讨论它一旦成为现实,可能会给更远的未来中国,带来什么隐患,就有些太遥远了。&br&但也许我们可以回到2015年,来消灭掉这些萌芽。&br&现在就是2015年。&br&&br&我们的下一代面对的中国,可能和我们这一代完全不同。他们的思维也可能会和我们有很大差异,毕竟,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br&&br&但是,10后、20后、30后们,他们的家庭教育,可是我们说了算的。
台湾未来只有两种可能:和平统一,或者被大陆拒绝接纳 台湾的未来,目前看起来,似乎有四种可能 1、维持现状 2、成功独立 3、武力统一(其中又包括武统成功且顺利消化、武统失败、武统成功但动荡不断等等) 4、和平统一 但是,这四种其中的三种,现在看来其…
&b&所有物品的选择都应以保证“安全”为前提,如果无法保证安全,那么这个东西就不值得买。&/b&&br&&br&==================================================================&br&&br&我是一个喜欢折腾的人,刚提车那会,大家都懂的,就像娶了第二个媳妇~!&br&陆续给她买买买了不少玩意,自认为全都是“神器”以及“爆好用”,在此分享给大家!&br&&br&原帖是本人13年1月发表在汽车之家论坛的508板块,2015年2月更新过一次,今天正好在知乎看到这个问题,遂更新第二次,再单独把购物清单这块分享到知乎,供广大知友选择,以下每一件物品基本上都是本人亲身使用过(有几件是额外推荐),绝非广告,附实物图、价格以及简短使用心得,部分物品能有点不对题,但也贴上来,希望能给大家额外的启发!&br&&br&多图预警!&br&&br&==================================================================&br&&br&&b&总表:&/b&&br&&br&&p&&strong&1)功能类&/strong&&br&&/p&&p&USB充电器
电源逆变器 行车记录仪
胎压检测&/p&&br&&p&&strong&&strong&2)实用类&/strong&&br&&/strong&&/p&&p&迷你U盘
甲醛净化剂
竹炭包 眼镜盒
车衣 &/p&&p&除雪铲
犀牛皮门碗
车载垃圾桶
后备箱尾垫
后备箱储物包&/p&&p&后备箱储物盒
自助洗车机
临时停车牌
按摩头枕&/p&&br&&p&&strong&&strong&3)装饰类&/strong&&br&&/strong&&/p&&p&座垫
前后装饰条
铝合金脚踏板&/p&&br&&p&&strong&4)应急类&/strong&&/p&&p&多功能安全锤
甩棍 &/p&&br&&p&&strong&5)保养类&/strong&&/p&&p&机油
WD-40除锈润滑油
软么么&/p&&br&&p&&b&6)不推荐类&/b&&/p&&p&发动机护板
前置防滑垫
车用吸尘器
竹垫、冰垫
安全带插销 遮阳板CD夹&br&&/p&&br&&p&==================================================================&br&&/p&&br&&p&&strong&1)功能类&/strong&&/p&&br&&p&&strong&USB充电器(接点烟器)&/strong&&br&&/p&&p&必备,平时在车上给手机、iPad等电子设备充电用,价格几元到几十元不等,大小也不一样,大家可以去买自己中意的。它实质上是个电源转换器,把电瓶的12V直流转换成适合电子产品的电压和电流(这一款可输出5V 2.1A,适应绝大多数USB充电设备),所以还是别买太便宜的,如果不稳定会损害到电子设备,如果需要带动220V的电子产品,可以去购买电源逆变器。&br&&/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78da765767eedc534cacb30f4affcd42_b.jpg& data-rawwidth=&486& data-rawheight=&18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6&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78da765767eedc534cacb30f4affcd42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a014c944702aade321c5a6cf186dfd7_b.jpg& data-rawwidth=&711& data-rawheight=&44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11&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a014c944702aade321c5a6cf186dfd7_r.jpg&&&/figure&&p&这是我车上的效果,前后各一个,相当于可以同时给4台USB设备充电。&br&&/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be1f45eedd72ccfe3e19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be1f45eedd72ccfe3e19_r.jpg&&&/figure&&br&&p&&b&电源逆变器&/b&&/p&&p&加强版~!这下可以直接带起家用220V的设备了,功率从500W-1000W不等,适合长途自驾旅行。购买时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如果用点烟器接功率过大的设备会导致车内保险丝烧毁,直接接电瓶可发挥最大作用~!&br&&/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cbeb7b9e05a9aea0b738c8_b.jpg& data-rawwidth=&931& data-rawheight=&13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31&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gps汽车行驶记录仪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