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为不完全性肠梗阻,抗结抗核抗体阳性性,能

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雷建平大夫本人发表
结核抗体阳性,是否 是结核病?_结核
状态:就诊前
状态:就诊前
是葡醛内酯片,拍片显示是支气管炎,结核抗体阳,要是仅仅这个病还好说,因为孩子从小挑食,09年又有精神方面的抑郁症,一直在吃药,现在又 加上结核病,只好先吃抗结核药,治疗精神病得药 不得不停服,还在上初中二年级,学习也很紧张, 我是专门在家 给她 调理生活的,每天早5点40先服用利福平,后给她冲个土鸡蛋加白糖带去上学,7点15 下自习给她喝豆浆 ,吃包子。现在她意识 到挑食危害,不再 挑食了,体重也加了点,但是又 查出这个病,她其实晚上睡觉也不咳 就是白天干咳,也没有吐痰。 哎 也不知到啥时候好得了,我的心里压力很大,为她 我 也经常失眠。
状态:就诊前
您好,我先附上两张检验报告单,
DR检查报告单
影像所见
双肺纹理增粗,增多,边缘模糊,双肺未见明显实质性病变。心脏大小形态正常,双隔面光滑,双侧肋膈角清晰锐利。
影像诊断
支气管炎。
结合临床,宜治疗后复查或进一步检查。
另外一张结果这样的
(1)我没有看具体的DR片,即便看到了,有些病灶在DR片上是难以发现的,CT片较为可靠。(2)我目前不能确定你小孩是否有结核病,不知道该不该吃抗结核药。(3)如果是结核病,那就必须进行规范的抗结核药物治疗。其他治疗是不可能治愈结核病的,在旧中国是十痨九死,你应该听说过吧。保持良好的心态是健康的需要。以上意见仅供参考。
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投诉类型:
投诉说明:(200个汉字以内)
雷建平大夫的信息
难复治结核病人反复发作的急重病人、呼吸系统疑难危重病人、结核性腹膜炎粘连性肠梗阻病人、抗结核药物各型...
雷建平,男,主任医师,教授,原副院长,1970年以来行医45年,从事肺内科(呼吸内科和结核内科)工作32年。...
结核病科可通话专家
全军结核病研究所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肺科医院
沈阳市胸科医院
上海市肺科医院
武汉医疗救治中心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肺科医院
副主任医师
山东胸科医院
广州市胸科医院
南京胸科医院
副主任医师
好大夫在线电话咨询服务24小时报名咨询电话:010- / 400 650 1888
您的位置 :&&&&&& > 文章
结核性腹膜炎(tuberculous peritonitis)
15:18 来源:&    【
】【】【】
  结核性腹膜炎(tuberculous peritonitis)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弥漫性腹膜感染。临床多起病缓慢,表现为发热、乏力、盗汗、食欲不振、腹痛、腹胀、腹水或有腹内肿块等。本病可见于任何年龄,以中轻年多见,多在20岁~40岁之间,以女性较多见,男女之比约为1:2.
  病因和发病机制结核性腹膜炎绝大多数继发于肺结核或其它器官的变。本病的感染途径可由腹腔内结核直接蔓延或血行播散而来。前者更为常见,如肠结核、肠系膜淋巴结核、输卵管结核等,均可为本病的直接原发病灶。后者常可发现活动性肺结核(原发感染或粟粒性肺结核)、关节、骨、睾丸结核,并可伴结核性多浆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等。女性多于男性,可能由于盆腔结核逆行感染所致。
  病理改变结核性腹膜炎的病理特点可为三型,即渗出型、粘连型及干酪型。以粘连型为最多见,渗出型次之,干酪型最少。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可由一个类型转变为另一类型,或二、三种类型同时存在。
  一、渗出型 腹膜的脏层与壁层有不同程度的充血、水肿及大量纤维渗出物。整个腹膜包括大网膜、肠系膜,可见许多黄白色或灰白色的细小结核结节,并可互相融合呈块状。腹腔内有浆液纤维蛋白渗出液积聚可形成腹水,少量至中等量,一般为草黄色,有时为血性,偶见乳糜性腹水……
  二、粘连型 腹膜有大量纤维增生,明显增厚,并和附近脏器形成广泛粘连,致使肠曲受压而引起梗阻。大网膜也因纤维化而增厚变硬,并卷缩成团块,严重病例,腹腔可完全闭塞。本型可由渗出型病变腹水吸收后形成,也可在开始时即为粘连型。病理变化始终以粘连为主。
  三、干酪型 此型以干酪坏死性病变为主。肠管、大网膜、肠系膜或腹腔内其它脏器,相互间粘连并分隔成许多小房,房内渗出液多系混浊脓性,干酪样坏死的肠系膜淋巴结常参杂其中,形成结核性脓肿。久之,脓肿可向肠壁、阴道或腹壁溃破,形成内瘘或外瘘。本型病变最为严重,多由另外两型转变而来。
  临床表现
  结核性腹膜炎的临床表现随原发病灶、感染途径、病理类型及机体反应性的不同而异,本病的起病缓急不一。多数起病较缓,但急性发病者亦为数不鲜。起病时,主要症状为倦怠,发热、腹胀和腹痛,亦有畏寒、高热骤然起病者。轻型病例开始呈隐袭状态。
  一、全身表现&& 结核毒血症常见。发热与盗汗最为常见,约占67-95%,热型以低热与中等热居多,盗汗严重。高热伴有明显毒血症者,主要见于渗出型、干酪型。后期有贫血、消瘦、浮肿、舌炎、口角炎及维生素A缺乏症等营养不良的表现。在育龄妇女中,停经不育者较常见。
  二、腹痛&& 约有三分之二的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腹痛,早期腹痛不明显,后多为持续性隐痛或钝痛,疼痛多位于脐周、下腹、有时在全腹部。偶可表现为急腹症。
  三、腹胀与腹水& 多数患者有腹胀感,可因结核病中毒症状或腹膜炎伴有的肠功能紊乱引起。约有三分之一患者可出现腹水。腹水以少量至中量多见。
  四、腹部触诊& 腹壁柔韧感是由于腹膜受到轻度刺激或慢性炎症所造成的。腹部压痛一般轻微,少数压痛严重,且有反跳痛,常见于干酪型结核性腹膜炎。
  五、腹部肿块&& 粘连型及干酪型患者的腹部常可触及肿块,多位于中下腹部,大小不一,边缘不整,表面不平,有时呈结节感,活动度小。
  六、其它&& 部分患者可出现腹泻。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一、血象 、红细胞沉降率和结核菌素试验。
  白细胞计数多正常或稍偏高,少数偏低。腹腔结核病灶急性扩散者或干酪型患者的白细胞计数可增高。红细胞沉降率可作为病变活动的简易指标,在本病活动期一般增快,病变趋于静止时逐渐正常。结核菌素试验呈强阳性者对诊断本病有帮助,但在粟粒型结核或重症病人反而可呈阴性。
  二、腹水检查腹水为草黄色渗出液,混浊,静置后有凝固,比重大于1.016,蛋白定量大于25g/L,白细胞计数大于500*10 6/L,以淋巴细胞为主。腹水浓缩找结核杆菌,腹水细胞学检查。
  三、胃肠X线检查对本病诊断有辅助价值。胃肠X线检查可发现肠粘连、肠结核、肠瘘、肠腔外肿块等征象。
  四、腹部B型超声检查常可见有腹水、肠间粘连、粘连性腹水或非均质性肿块等改变。
  五、腹腔镜检查一般适用于有游离腹水的患者。可窥见腹膜、网膜、内脏表面有散在或聚集的灰白色结节,浆膜失去正常光泽,呈浑浊粗糙。活组织检查有确诊价值。
  诊断典型病例诊断一般无困难,主要依据有:
  一、青壮年患者有原因不明的发热、持续两周以上,伴有盗汗、腹痛、腹胀、腹水、腹部包块或腹壁柔韧感,经一般抗生素治疗无效者;
  二、有结核密切接触史或本人有肺结核其它肠外结核者;
  三、腹水为渗出液,以淋巴细胞为主,普通细菌培养阴性;
  四、PPD实验呈强阳性;
  五、X线胃肠钡餐检查发现肠粘连等征象。
  鉴别诊断一、与有腹水的疾病鉴别①肝硬化腹水&& 肝硬化失代偿,患者有肝功异常、门脉高压、脾功亢进、肝病面容及蜘蛛痣等表现。腹水为漏出液。典型病例不难鉴别,但需注意肝硬化腹水的病人有时可合并结核性腹膜炎;
  ②腹腔恶性肿瘤&& 包括腹膜转移癌、恶性淋巴瘤、腹膜间皮瘤等。癌性腹水多为血性腹水,反复腹水检查可找到瘤细胞;
  ③其它缩窄性心包炎、肝静脉阻塞综合征均可产生腹水,但二者均有相应的心包和肝脏体征,腹水顽固难消。
  二、与发热为主要表现的疾病鉴别 结核性腹膜炎有稽留热时需与伤寒鉴别。伤寒常有表情淡漠、相对缓脉、血清widal及反应及血培养阳性。
  三、与腹痛为主要症状的疾病鉴别 应注意与克隆病、慢性胆囊炎、慢性阑尾炎、消化性溃疡、异位妊娠等疾病鉴别。合并有肠梗阻、穿孔及腹膜炎时,应与其它原因引起的急腹症鉴别。
  四、与腹块为主要体征的疾病鉴别 本病有时与卵巢囊肿、结肠癌、卵巢癌等恶性肿瘤相混淆,应注意鉴别。
  本病的关键是及早给予合理、足够疗程繁荣抗结核化学药物治疗,以达到早日康复、避免复发和防止并发症的目的。注意休息和营养,以调整全身状况和增强免疫力是重要的辅助治疗措施。
  1、加强支持治疗& 卧床休息为主,摄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及易消化的饮食,每日补充新鲜水果、鲜奶、需要时静脉营养。
  2、抗结核化学药物& 详见肺结核的治疗。但应用中应注意:对一般渗出型病例,由于腹水及症状消失不需太长时间,患者经常自行停药而导致复发,故强调全程规则治疗;对粘连型或干酪型,由于大量纤维增生,药物不易进入病灶达到应有浓度,病变不易控制,故应加强抗结核化疗的联合应用,并适当延长疗程。
  3、放腹水& 渗出型有明显腹水者,可适当放腹水以减轻症状,每周放腹水一次,并向腹腔内注射药物。
  4、手术治疗& 指征:并发完全性肠梗阻或不完全性肠梗阻经内科治疗未见好转;急性肠穿孔或腹腔脓肿经抗生素治疗未见好转;肠瘘经抗结核化疗与加强营养而未能闭合者;本病诊断有困难,与腹腔肿瘤或急腹症不能鉴别时,可考虑剖腹探查。
  预后本病早期诊断,并经强化抗结核化学药物治疗,可完全治愈。若同时有严重肺结核或粟粒型结核合并有结核性脑膜炎者,预后较差。
  预防参见《肺结核》。对肺、肠、肠系膜淋巴结、输卵管等结核病的早期诊断与积极治疗,是预防本病的重要措施。
  一、病情观察1、注意腹痛、腹胀、腹泻、发热及腹部体征的变化,腹痛、腹胀时可给腹部热敷、胃肠减压。观察粪便的颜色、量及次数,作好对症处理。
  2、定时测量腹围。
  二、休息与活动发热时卧床休息,伴有腹水时可给与半卧位,盗汗较多时,随时更换衣服,保持床铺清洁、干燥。
  三、饮食护理给与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有腹水者给与低盐饮食。
  四、药物护理观察抗结核药的毒性反应,注意有无耳鸣、头昏、恶心、呕吐等中毒症状及出血、过敏反应。
  五、心理护理关心、安慰病人,告知病人只要坚持正规治疗是可以治愈的,使其增强信心、主动配合治疗。
  六、健康教育讲解有关疾病的病因、治疗及护理知识,如抗结核化学药物联合规则治疗的方法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督促病人定期检查肝肾功能等,遵医嘱服药,切勿自行停药;同时有针对性地对病人及家属进行有关消毒隔离的知识宣教,防止结核菌传播。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新闻:
临床执业医师相关栏目推荐
33大类,900门辅导课程女性生殖器官结核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女性生殖器官结核
女性(genital tuberculosis)是由结核引起的继发性生殖器官的炎症病变。原发病灶大多数在肺、胸膜,潜伏期长达数年,因此,当发现时,原发病灶可能已消失;其次为腹膜结核;少数由男性泌尿生殖道结核通过传播。血行播散约90%先侵及输卵管,再蔓延至子宫内膜,而卵巢、、、外阴部受累极少。本病病程缓慢,常无症状,易被忽视。女性在中并非罕见,且病程缓慢、隐蔽,其结核菌可随血排出,对周围环境为一传染源。为了大幅度降低结核病疫情,应该重视的防治。英文名称genital tuberculosis传染性有传染性
生殖器结核患者中约20%有家族结核病史;50%以上早期曾有过盆器外的结核病,常见者为、,其次为、结节性红斑及肾、等。如发现这类病史,须特别警惕本病的可能。常常是本病的主要或唯一症状。因此,对这类病人应仔细查问有关结核病史,进行X线检查。如怀疑而又缺乏明确体征,则须进一步通过内膜或学检查、等辅助诊断方法明确诊断。
部分病人有长期慢性消耗病史,食欲差、消瘦,易于疲劳乏力,持续午后低热或期发热,月经不规则,长期下腹部隐痛。年青少女查有附件炎性肿块,几乎即可诊断为附件结核。对于无明显感染病史,病程经过缓慢,一般治疗效果不好的附件炎块应考虑为结核性。 为进一步提高诊断率,必须对可疑征象不轻易放过,如患者有或者,未婚而有低热、消瘦者,慢性盆腔炎久治不愈者,有结核病接触史或本人曾有结核病史者应首先考虑的可能。结核是一类细长的,有分枝生长趋势,属属,延长染色时间才能着色,一旦着色后可抵抗盐酸酒精的脱色作用,故又称抗酸性杆菌。本菌属种类颇多女性生殖器官结核,对人类有致病力的一般为人型及牛型两种,前者首先感染肺部,后者则着先感染消化道,然后再分别经过各种途径传播到其他器官,包括生殖器官。许多国家重视对人类的感染,其中有引起人类结核样病变的类结核杆菌。肺部感染的发病率约占分枝杆菌肺部感染的4.3%。
Mitchison(1980)根据结核菌的代谢生长特性,将在结核病灶中的结核菌群,分为4类:A群:生长活跃的结核菌,在早期活跃病灶中大量存在于细胞外;B群:随着病情进展,生长于酸性环境中的巨噬细胞内,量较少;C群:在中性干酪病灶中,繁殖缓慢或间歇繁殖,量少;D群:呈休眠状,完全不繁殖。上列4类结核菌对抗结核药物呈现不同反应,如D群,任何抗结核药物对之都不起作用,仅单靠机体免疫功能加以清除或自身衰亡。
致病性结核杆菌需,但在缺氧情况下虽不能繁殖,仍能存活较长时间。营养要求较高,在良好条件下,生长缓慢,约18~24小时才能繁殖一代(一般平均20分钟繁殖一代),给培养带来较大困难,一般均需进行动物接种。但临床利用生长缓慢这一特点,提出间歇给药方案,可取得与连续给药同样效果。结核菌常自发突变,因而有原发对某种抗结核药物耐药的结核菌株,同时原发耐两种药物的菌株极少。单一用药易使菌群中的敏感菌株淘汰而耐药菌株获繁殖优势,联用三种药物则几乎无耐药菌株存在。感染以继发性为主,主要来源于肺和腹膜结核。传播途径可能有以下几种:为传播的主要途径。结核菌首先侵入。动物实验证明,注入2~6个结核菌即能产生病变,并迅速传播,在肺、胸膜或附近形成病灶,然后经血循环传播到内生殖女性生殖器官结核器官,首先是,逐渐波及子宫内膜及。子宫颈、、外阴感染少见。 有证据,如肺部原发感染接近初潮时,通过血运播散(即致敏前期菌血症),累及生殖道的可能性大大增加,此时组织反应不明显,临床也无症状。循环内结核菌可被清除,但在可形成隐伏的转移灶,它处于静止阶段可长达1~10年,甚至更长时间,直至在某些因素作用下,局部,隐伏病灶重新激活,感染复发。由于这种缓慢无症状过程常常使肺部的原发病灶完全被吸收而不留有可被放射线诊断的痕迹,这几乎是生殖道结核明确诊断时的普遍现象。、干酪样变破裂或肠道、与内生殖器官发生广泛粘连时,结核可直接蔓延到生殖器官表面。常与腹膜结核并存,可能先有输卵管结核再蔓延波及腹膜或反之。亦可能 双方均系血行播散的结果。病菌由腹内脏器结核病灶,如肠道结核,通过淋巴管逆行传播到内生殖器官,由于需要逆行播散,所以少见。女性生殖器官直接感染结核,形成原发病灶的可能性还有争论。男性泌尿生殖系统结核(如)患者,通过直接传染其性偶,形成原发性或结核,虽女性生殖器官结核曾见诸文献报道,但内不常发现结核,并在这些病例中不可能排除在肺或其他部位存在早期无症状的原发性病灶。Sutherland(1982)在128例女性生殖道结核患者中发现有5例(3.9%)其配偶有活动的泌尿生殖道结核,然而这5例中有3例其配偶还有生殖道外结核。当结核感染到一易感宿主后,局部组织首先出现多形核的炎性渗出,48小时内即被所代替,并变成结核杆菌在细胞内繁殖复制的最初场所。当细胞免疫出现后,结核被消灭,组织发生。以后如感染灶重新激活,乃引起增生性肉芽肿病损—。典型的组织图像:中央是组织,四周围以同心层的类上皮细胞及多核巨细胞,其外周为淋巴细胞,及成纤维细胞浸润。
女性中输卵管是受累最多的部位,占90~100%,多为双侧性。子宫受累为50~60%,几乎全部在,很少侵入肌层。卵巢结核常从感染的输卵管直接蔓延而来,由于卵巢周围有一层坚韧的白膜,低于子宫内膜,占20~30%,至少有一半为双侧性。宫颈结核来源于的下行感染,如作连续宫颈切片并不罕见,可占5~15%。阴道、偶见,约占1%。由于不同的感染途径,初期大致有3种类型。 (一)结核性输卵管周围炎:输卵管浆膜表面满布灰白色粟粒样小结,开始并不波及深层肌肉和粘膜组织,常常是弥漫性或的琣分,整个盆腔器官、肠管、、腹膜的浆膜面和子宫表面均有许多散在的灰白色、大小不等的干酪化结节,直径自数mm到1cm,整个浆膜面充血、肿胀,可能出现少量。
(二)间质性:最初在粘膜下层或肌层出现散在的小结节,病灶开始比较局限,继续发展则向粘膜和浆膜方向侵犯。这一类型显系血行播散而来。
(三)结核性内膜炎:系输卵管内膜首先受累,常发生于输卵管的远侧端。伞端粘膜肿胀,管腔逐渐变大,由于坏死及表面上皮剥脱而互相粘连。但伞部不一定闭锁,可发生外翻而仍保持开放。此型多半通过血行感染,继发于者(结核自部侵入)较为少见。据统计患者中仅13.5%有,而生殖器结核并有腹膜结核者却占32.8%,说明在端开放情况下,结核可从输卵管直接扩散至腹膜,这一情况亦可解释为何结核性腹膜炎女性多于男性。
随着毒力及机体免疫力的不同
病变继续发展,大致又有两种类型:
1、增生粘连型:较为普遍,80%属于此类,病变进展缓慢,临床表现模糊不显。输卵管壁增厚,显得粗大僵直。管口虽可能开放,但在管腔内任何部位均可出现狭窄或阻塞。切面可在粘膜及肌壁找到干酪性结节样病变,慢性病例可能发生钙化。有时粘膜发生增生性病变,增生的很似腺癌。当病变扩展到浆膜层或输卵管全部破坏后可能有干酪样渗出物,后经组织侵入,致使输卵管与邻近器官紧密粘连。有时与肠管、、膀胱及直肠粘连,形成一个不易分离的炎块;严重者手术时无法进入腹腔。但腹水不显著,如有,常形成包裹性积液。由于致密的粘连,可并发。
2、渗出型:为急性或亚急性病程,输卵管显著肿胀,粘膜破坏较剧,管腔充满干酪样物质,管壁增厚,形成结核性。常与周围邻近的肠管、网膜、壁层腹膜、卵巢及子宫等紧密粘连,但有些可与周围无粘连,活动度大而误诊为。浆膜层表面可能有少数结节,一般不显著,不易引人注意。较大的常波及卵巢而形成结核性输卵管卵巢脓肿,有时亦有输卵管积血或积水者。
结核性的脓液中,通常已不含,但极易发生一般化脓细菌的继发感染,这时可引起严重、发热、增多等炎症症状,可在一侧扪到迅速增大的痛性包块。这类脓肿易向邻近穿破,形成慢性瘘管。急性期错误地行切开引流术,更易发生瘘管,甚至发生。子宫大小、形态均可能正常,结核病变大多局限于,主要在宫底部和子宫两角,多半从输卵管管腔下行、扩展而成,少数严重者可累及肌层。早期患者子宫内膜的改变很难与鉴别,有时除少数散在的结节外,其余内膜及腺体基本正常。周围内膜的葡萄糖含量低,持续在增生期状态,在结节更外围的内膜则有典型的分泌期改变,故多无改变。由于内膜周期性脱落,没有足够时间形成广泛而严重的内膜结核灶,干酪化、纤维化以及钙化等现象亦很少见。少数严重病例则可累及肌层,内膜部分或全部破坏,为干酪样组织所替代或形成溃疡,最后发生子宫积脓,子宫内膜功能完全丧失而出现症状。尚有一类少见的增生型内膜结核,宫腔充满干酪样肉芽肿样组织,排出大量浆液性恶臭白带,子宫球形增大,易与宫体癌混淆。常双侧受侵犯,有卵巢周围炎及两型。前者由直接蔓延,在卵巢表面有结核性,与形成输卵管卵巢肿块,亦常与肠管或网膜粘连。乃血行播散所致,病变在卵巢深层间质,形成结节或干酪样脓肿,而皮质部往往正常。这种类型较少见。 腹膜结核弥漫性粟粒型腹膜结核可在整个及腹、盆腔内器官的女性生殖器官结核浆膜层上有许多散在的灰白色、大小不等的干酪样结节,整个腹膜面充血、肿胀。若为急性粟粒性结核,可出现,结节逐渐纤维化,腹水亦渐被吸收,结核病变暂时好转或粘连,形成包裹性积液。有时干酪化结节破溃、坏死而成溃疡或夹杂化脓菌感染,致盆腹腔反复发炎,最后形成广泛粘连及不规则包块,甚至形成“冰冻盆腔”。宫颈结核较上述部位的结核病变少见。病变可分为4型,易与或子相混淆,须通过活检、进行鉴别。 (一)溃疡型:溃疡形状不规则,较表浅,边缘较硬,界限明显,基底部高低不平,呈灰黄色,为最常见的宫颈结核类型。
(二)乳头型:少见,呈乳头状或结节状,灰红色,质脆,状如菜花,颇似菜花型子宫颈癌。
(三)间质型:系经血行播散而来的一种粟粒型病变,累及宫颈的全部纤维,使宫颈肿胀肥大,最为罕见。 (四)子粘膜型:局限在宫颈管内的粘膜,由直接蔓延而来,可见粘膜增生,表面有表浅溃疡及干酪样结节,触血明显,有时可阻塞宫颈管,造成宫腔积脓。
六、外阴及阴道结核:两者均较罕见,多半是内生殖道结核病变引起的继发感染灶。病变开始可在或前庭粘膜形成小结节,旋即破溃,呈不规则形态的表浅,底部不规则,病程缓慢,久治不愈。可能累及较深组织,形成窦道而有干酪样物或脓液排出。阴道结核病灶外观极似癌变,活组织检查始可明确诊断。女性,因病程缓慢,病变较为隐伏,临床表现随病程轻重和久暂而有很大差异,有的除外可无任何症状与体征,而较重病例除有典型的生殖器官的结核性改变外,尚有全身明显症状。是的主要症状,以不孕为唯一主诉,就医求治,经检查获得诊断的占生殖道结核病人的40~50%,据统计,本病患者基本上都有原发或继发不孕,尤以前者为主,可达85%。因输卵管首先受累,病变常致伞端或其他节段阻塞、狭窄、或因间质炎症,使输卵管蠕动异常或粘膜纤毛破坏,影响或的输送而致。妨碍受精卵着床而造成不育或。占病人主诉的第二位,约占25~50%,一般为长期下腹隐痛,前加重,如合并继发化脓菌感染,则有明显的腹痛、发热、压痛性包块等类似的表现。一般不受影响,当引起器官或子宫内膜有炎性改变时亦可出现各种各样的月经变化。因盆腔或病变均可发生白带增多。特别是宫颈结核时,其分泌物呈脓性或脓血性,有时甚至有或臭性脓血带。患者往往合并其他器官结核,如仔细询问病史,细致进行全身检查(包括丝检查),至少80%以上有过生殖器官外结核病灶。与其他器官活动性结核病灶并存者约占10%,最常见者为、胸、腹膜结核,其次为肾、。患者可有结核病的常见症状:疲劳、乏力、、体重减轻、持续傍晚体温轻度升高,等慢性消耗症状,但多数患者缺乏自觉症状,常在系统体检时发现,实际病人中真正发热者较自觉发热者多一倍,期更明显。根据病情轻重,体检结果有极大差异。无症状者体检可能无任何异常发现。如有盆、腹膜结核病变、腹部检查可发现:腹壁稍紧张、、柔韧感及腹水征。 患者的子宫活动度可能正常或因粘连而活动受限。一般子宫常小于正常,典型可触及双侧硬索条状物,严重者,于附件处可触及大小不等的炎性包块,固定而有触痛;继续发展,病变组织坏死,干酪样变,纤维化相互混杂堆垒,形成一巨大、质硬而脆、不均匀、高低不平、不活动块状物,充满盆腔,甚至板状固定,如晚期癌症病变,但不固着于盆壁及骶骨,主韧带不坚硬,亦无硬性结节。一、:实验室常规检查对诊断无大帮助。大多数病人总数及分类基本正常,慢性轻型内生殖器结核的加速不如化脓性或淋菌性盆腔炎明显,但往往表示病灶尚在活跃,可供诊断与治疗的参考,因此检查应列为常规检查的项目。
二、X线检查:本病绝大多数患者继发于,故胸部摄片检查应列为常规检查项目,重点是注意有无陈旧性结核病灶或胸膜结核征象,阳性发现对诊断可疑病人有一定参考价值,但阴性却不应据此否定本病的可能。
三、:标准技术是皮内注射0.1ml结核菌素(纯蛋白衍化物—PPD结核菌素,等于5倍结核菌素单位),在48~72小时内检测皮肤硬肿、红晕大小。皮试说明以往曾有过感染,并不表示试验时仍有活动性结核病灶,参考价值在于提高怀疑指数,特别对强阳性病人或青春期少女,以鉴别是否需要作更特异性检查。要注意的是阴性结果有时也不能完全排除结核病,如受检对象感染严重结核病、使用、、营养不良等。
四、:有应用结核纯化蛋白抗原来检测血清中抗纯蛋白衍化物(PPD)的特异性抗体IgG和IgA,也已用于临床诊断活动性结核病。此外,试验检测病人血清中特异抗体,采用合适的有可能增加对女性生殖器官结核结核菌鉴别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这些技术的问世和推广应用对提供了迅速和敏感的诊断手段。
五、:有一半以上累及子宫内膜,且内膜组织容易获得。因此,内膜的以及宫腔分泌物的培养与动物接种均为确诊的方法。但结核从到达宫腔尚未引起内膜显著病变时,病理组织学检查无从辨认,作或动物接种却能得到阳性结果,并可借助了解菌株的耐药性,作为临床治疗时选用药物的参考。因此学检查就显得更为重要。但培养结果受培养基的敏感度,取材时间及材料性质等因素影响,加以培养难度较大,耗时较久(6~8周得结果)使学检查的临床实用价值受到一定限制。一般均同时采用上述3种检查,诊断阳性率有明显提高。
(一):前2~3天内或12小时内施行最为适宜。内膜结核多出现于邻近子宫角的部位,应特别注意在该处取材,又由于早期内膜结核病变小而分散,应刮取全部内膜以获得足够材料,并同时刮取内膜及,分组送验,以免忽视宫颈结核的存在。利取内膜标本分两组,一组因定于10%福尔马林液送作,一组放入干燥试管立即送作培养及动物接种。标本最好作,以免漏诊。时间较长病人可能刮不出内膜,可收集宫腔血液作培养及动物接种,可激活病灶,为防止结核病扩散,应在术前3天开始,每天肌注链霉素1g,术后持续治疗4天。 病理检查结果阴性还不能排除结核的可能性。临床可疑者应间隔2~3月重复诊刮,如经3次检查均为阴性,可认为无或已治愈。
(二)培养及动物接种:由于内膜结核数量较少,用内膜或子宫直接涂片染色镜检,阳性率太低,无临床实用价值。一般留取一半刮宫标本进行培养及动物接种。将子宫内膜碎片在无菌器皿中磨细,种植于适当的培养基上,每周检查培养物一次,直到2个月或出现为止。另将磨细的内膜混悬液注入豚鼠腹壁皮下,6~8将实验动物处死后取其区域性、腰部淋巴结及脾脏作涂抹,染色后直接镜检,或再进行接种培养。
为了避免刮宫引起结核播散危险,有人主张收集血作培养。方法是于期在患者外套以宫颈帽收集月经血作培养,也可在月经期第一二天在窥器直视下取经血培养,但较学检查阳性率要低。间歇期宫颈分泌物的培养,虽不受时间限制,可反复进行,但阳性率更低。
上述培养及动物接种虽可确定诊断,有时须反复进行才获得结核的阳性反应,故一般定为至少3次阴性才能排除结核。
输卵管结核造影
(三)子宫输卵管碘显影剂造影:病变的子宫输卵管可显示某些特征,根据这些特征,结合临床高度怀疑结核可能时,基本上可作出生殖器结核的诊断。 碘显影剂有碘油及水溶性碘剂两种,由于碘水较碘油刺激性小,吸收快,没有引起及油栓可能,并且能看出细微的输卵管瘘管等优点,目前多半采用碘水作为显影剂,但其缺点是,如不及时拍片,碘剂在短时间内即消失。造影时间最好选择在净后2~3天内进行。附件有炎性包块且患者有发热者禁忌。为防止病灶激活扩散,可于术前后数日内肌注链霉素。
在的X线片上的特点,按其诊断价值分作两类:
1、较可靠的征象:凡临床有结核可疑,具有下述任何一项特征者,基本可诊断为。
(1)中有多数:在妇科领域内导致盆腔病理钙化的情况不多。相当于部位的多数,除外,其他可能性极少。
(2)输卵管中段阻塞,并伴有碘油进入输卵管间质中溃疡或瘘管形成的灌注缺陷。
(3)输卵管有多发性狭窄,呈念珠状。
(4)子宫腔重度狭窄或畸形。
(5)碘油管腔内灌注(即碘油进入淋巴管、血管或间质组织中。并伴有子宫腔狭窄或变形。
(6)卵巢钙化:钙化征出现在相当于卵巢的部位。
2、可能的征象:临床有结核可疑并具有下述征象中任何2项以上者,基本可诊断为。
(1)盆腔平片中显示孤立的。
(2)输卵管僵硬,呈直管状,远端阻塞。
(3)输卵管呈不规则形,并有阻塞。
(4)输卵管一侧未显影,一侧中段阻塞并伴有间质内灌注。
(5)输卵管远端闭锁,而管腔内有灌注缺陷。
(6)双侧。
(7)子宫腔边缘不规则,呈锯齿状。
(8)子宫间质、淋巴管或静脉内有碘油灌注。
(四)检查:可直接观察到病变情况,并可在镜下取活检作,腹水作直接涂片,抗酸性染色,镜检,或送培养敏感性高度增加。尤其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或卵巢癌的鉴别价值较大。许多经B超扫描及CT等检查不能确诊的疑难病例,经腹腔镜检查而确诊。可是对病变严重病例,由于致密粘连常可损伤肠管而列入禁忌,遇此情况可作一小切口取标本更为安全。下列几种常见的妇科疾病与内生殖器结核的体征极为相似,在临床上常需加以鉴别。
一、慢性非特异性附件炎及慢性盆腔炎:患者亦往往,盆腔体征与内很相似,但前者多有分娩、和急性盆腔炎病史;量一般较多,很少有;当久治不愈,可做或诊刮,以排除。
二、:卵巢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与的临床表现有较多相似之处。如、、、,盆腔形成压痛、固着的包块等。但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人常有进行性痛经,在子宫直肠窝、子宫骶韧带或宫颈后壁常可触及1~2个或更多硬性小结节。如无上述两种临床表现,诊断有困难时可作腹腔镜检查即可明确诊断。
三、:结核性包裹性积液,有时可误诊为卵巢囊种或。通过病史,临床症状,及结核性附件包块表面不光滑,不活动,周围有纤维性粘连增厚等体征较易鉴别。
晚期病人常有恶病质、发热、血沉加快,除有附件块物外可在底部出现转移病灶,与合并输卵管卵巢结核性包块不易鉴别,临床常有将卵巢癌误认为结核,长期采用抗痨治疗,以致延误病情,危及病人生命;也有误将盆腔结核诊断为晚期卵巢癌而放弃治疗。可在B超引导下,作细针穿刺,找抗酸菌及癌细胞。如深不可及,当按情况作腹腔镜检查或剖腹探查,及早明确诊断,求得适当治疗,以挽救病人生命。诊断一经明确,不论病情轻重,均应给予女性生殖器官结核积极治疗,尤其轻症病人,难以肯定其病灶是否已静止或治愈,为防止日后病人一旦免疫功能下降,病情有发展可能;即使无明显症状,亦应晓以利害,说服其接受治疗。 治疗,包括一般治疗,抗结核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与其他器官结核一样,是一,机体免疫功能的强弱对控制疾病的发展,促进病灶愈合,防止治疗后的复发等起很重要作用,故急性期病人至少需卧床休息3个月。病变受到抑制后可以从事轻度活动,但也要注意休息,增加营养及富于维生素的食物,夜间要有充足睡眠,精神须愉快。特别对妇女更要进行安慰鼓励,解除思想顾虑,以利于全身健康状况的恢复。抗结核药物的出现,使的治疗发生了大的变革和飞跃,其他治疗措施已大多废弃,以往需要手术的病例也为安全、简便、更有效的药物治疗所替代。但为了要达到理想疗效,必须贯彻合理化治疗的五项原则,即早期、联合、适量、足程和规则使用敏感药物。早期结核病变处于繁殖阶段,病变愈早愈新鲜,血供愈佳,药物愈易渗入;治疗积极可防止延误而形成难治的慢性干酪化病灶。联合用药能杀死自然耐药菌或阻止繁殖、产生抗药性结核菌的机会大大下降,但由于药物治疗疗程长,病人往往不易坚持,出现过早停药或不规则服药等情况,导致治疗失败。为此临床更应注意规则及足程这两个原则,关注病人治疗情况,加强对病人的督导,避免中途停药或任意换药,治而不彻底,造成耐药、难治等恶果。 由于生殖器结核病人相对地说数量较少,难以进行很好地临床对照试验,因此采用的治疗方案均来自的治疗经验。抗结核药物的治疗目的是快速彻底杀灭病灶内大量活跃繁殖的结核菌群(A菌群),以及消灭缓慢和间歇繁殖的B、C结核菌群,以减少复发。最常用的抗结核药物有5种。
1、(I,isoniazid):对结核有抑制和杀灭作用,是多种治疗方案中最常用的药物。其特点是疗效较好,用量较小,易于口服。每日300mg口服或肌注;如1周给药2次,每日剂量为15mg/kg体重。缺点是可并发,其前驱症状为蚁走感及脚灼热感,发病与维生素B6缺乏(由于服用I,导致维生素B6排出量增加)有关,故在治疗过程中宜加服维生素B630mg/d。此外I有损害肝脏作用。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轻度(血清转氨酶升高)者可占10~20%,但即使继续治疗血清SGOT水平仍可恢复正常。偶有进行性肝损害发生,&50岁者可达2~3%,饮酒增加其危害性,但&20岁病人则很少发生。因此对服用常规剂量I的病人,须交待有关症状,嘱其发现立即报告医生。每月就诊时应注意查询,作肝功能生化检测。如SGOT活性升高超过正常值5倍则须立即停药,换其他抗结核药物替代。这样就可大大降低严重肝脏损害的发生率。发生,如(抗核抗体常阳性),风湿症候群,粒细胞减少等少见,一旦发现,立即停药,代之以其他药物。
2、(R.rifampicin):是的半合成衍生物,结核对之高度敏感,是对A、B、C,3种菌群均有杀菌作用的唯一药物。口服剂量:10mg/(kg·d)直至600mg/d或1周2次。一般毒性较低,最常见为胃肠道反应及一般过敏反应,如发热、头痛、筋骨痛(总称流感综合征)、皮疹等,偶可发生,因此,应嘱付病人注意有无皮肤瘀斑、紫癜或血尿出现。
3、(S):对细胞外结核菌(A菌群)的杀菌作用大于对细胞内(B、C菌群)菌群的作用。剂量1g/d,如每周2次,则日剂量为20~30mg/kg体重,需要肌注对临床应用带来不便。主要副反应是听觉器官及器官的慢性损害,引起、、眩晕及平衡障碍。为此约有10%用药病人需停药。在治疗过程中,病人就诊时,应注意询问有关听力及前庭功能情况,年龄&50岁的用药者须定期检查高频听觉。此外,还偶可发生并发症。
4、(pyrazinamid,Z):为高效结核杀菌剂,但仅对细胞内菌群有杀灭作用。口服剂量20~40mg/kg,直至日剂量2g;每周两次治疗的日剂量为50~70mg/kg,副反应很少发生,以高尿酸血症及肝毒性多见。
5、(ethambutol:E):对细胞内外的结核有相仿的较强抑制作用,亦是目前临床常用的抗结核药,常用剂量15~25mg/(kg·d),或50mg/kg,1周2次。偶可发生,但剂量&25mg/kg,极少发生,停药后可恢复。因此用药期间应注意询问病人的视觉情况,对大剂量用药者,须定期检查视力和绿色视觉。结核病灶中的结核菌群有4种类型已如上述,抗结核药物对各类菌群和周围环境酸碱度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杀菌及抑菌作用,如I对细胞外及生长于中的活跃菌群(A、B菌群)有杀菌作用,S仅在碱性微环境中对细胞外菌群(A菌群)能发挥最大效应,而Z则在酸性环境下对细胞内B菌群有效。因此随着病程的进展,上述抗结核药物的作用有较大差异。 结核病变早期,组织局部pH值呈微酸性(pH6.5~7),以A菌群为主,I起主要杀菌作用,S次之。随着病情进展,组织pH值下降,B、C菌群增多,Z和R起杀菌作用,而I仅有抑菌作用。经治疗受抑制,pH值回升,这时R为主要杀菌药物,S、I也有些作用,Z作用减弱。如炎症复发,pH值下降,又恢复到B菌群为主的状态,联用I、Z治疗优于I单用。
一些治疗方案中药物的选用,和用药时间长短,都根据上述规律设计制定。往年鉴于抗结核药物对蛰伏的结核只有抑制作用,治疗应该持续到宿主机体免疫力足以控制残留感染为止,又把利福平(R)、乙胺丁醇(E)等较强作用的抗结核药物排斥在标准疗程之外,列入二线药物,只在标准疗程效果不佳或已产生耐药性时才考虑应用。为达到上述要求,一般须坚持治疗(8个月),这样长时间的治疗用药,故称长程疗法,病人往往不易坚持,导致治疗失败。 通过动物实验及大量治疗的,治疗包含I、R、E或Z,短至9个月,甚至6个月,所得效果可与长程疗法相媲美,治愈率高,复发少,为目前普遍采用。短程疗法的唯一缺点是肝脏毒性较大,万一治疗失败,R不能作为后备药物而加以利用。
此外,为保证能按时服药,提倡晨间空腹一次给药,病人容易接受,并使血内集中有较高的药物浓度。药物浓度高峰的杀菌作用要比经常低血浓度的效果更好;在疗程的巩固阶段改用间歇给药,效果与连续给药类同。
抗结核药物治疗方案目前常用符号代表,如2IRSZ/4I3R3E3,表示前2个月为强化阶段,联合应用异菸肼(I)、利福平(R)、链霉素(S)及吡嗪酰胺(Z);后4个月为巩固阶段,异菸肼、利福平及乙胺丁醇(E)、每周3次给药。
1.长程疗法:
(1)以往的标准治疗方案:包括S(日剂量0.75~1g、肌注),I(日剂量300mg),对氨基水杨酸(PAS)(日剂量9~12g,分2~3次服用),共2~3个月;然后I、PAS、10~15个月,总疗程为12~18个月,这一方案现已基本废弃。
(2)IRS(S日剂量0.75g肌注,如间歇给药,每周2~3次,每次1g;R日剂量600mg晨间空腹顿服;I常规剂量),2~3个月,然后I、R,总疗程12个月。
(3)IRE(日剂量:I300mg、R600mg、E750mg),2~3个月,然后I、E,总疗程12个月。
2.短程疗法:
(1)I(日剂量300mg)、R(日剂量600mg)、加用S(日剂量1g、肌注)或Z(日剂量1g),共2个月;继服I、R,4个月;如考虑有对I耐药可能时,一开始即改用E(日剂量0.75~1g),严格按要求进行治疗,是防止发生抗药菌株的重要措施。
(2)1 IRSZ/5S2I2Z2
(3)2 IRSZ/4R2I2Z2
普遍认为R、I联用比任何其他治疗方案都更有效,停药后复发率比经过同样时间的其他任何药物治疗都低,但持续联合应用这两种药18个月,就无任何优点,且肝毒性最大。如因副反应不能继续应用R时,则改为ISE三药合用,2个月后停用S,其他两药继续服用16个月。
3、皮质甾体激素的应用:有些人提出应用作为治疗的辅助用药,以改善病变所发生的炎性反应。假如化疗适当,对疾病发展无不利影响。其适应征为各种结核性浆膜炎,如并发,且中毒症状较重病例。在有效抗结核药物联合治疗基础上加服(日剂量30~40mg),1~2周后渐渐递减,疗程4~8周。高度虚弱和全身症状严重病人,较小剂量强的松(日剂量30mg)常能使症状及时改善和退热。
4、氟嗪酸的应用:(ofloxaxin)属喹诺酮类抗菌药。这类药物是全新的、全人工合成的,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大,口服吸收较好,毒副反应较少,胃肠道不适&1%;个别病人可能有头痛、失眠等反应。长期服用病人可以耐受,且无明显肝功损害。据Yew(1990)报道,氟嗪酸与二线抗结核药联合应用,按日剂量800mg服用8~12个月,能很快溶菌,获满意疗效。目前已有人用于对R或E耐药的肺结核病人,氟嗪酸(300~600mg,每日分一二次)与其他2种未曾用过的抗结核药物(PAC、、Z等,按常规剂量和方法)联合应用,取得良好效果,值得借鉴。
三、手术治疗:以抗结核药物治疗为首选,一般不作手术治疗。只有在:①药物治疗6个月,盆腔包块持续存在;②多种药物耐药;③症状(盆腔疼痛或)持续或复发;④药物治疗后病变复发;⑤瘘管未能愈合;⑥怀疑同时有生殖道肿瘤存在等,方考虑手术治疗。
为避免手术时感染扩散,减少盆腔器官广泛粘连、充血而导致手术操作困难,也有利于腹壁切口的愈合,术前应作抗结核治疗一二个月。
手术并发症目前虽已很少,但在术时仍应高度警惕。凡炎块粘连严重,分离时损伤邻近脏器,可能发生瘘管,故在分离粘连时应避免用力作钝性剥离。一经在器官间作出分离线后,即作镜性剥离,每次宜少剪,循序渐进。陈旧肠管彼此间粘连不必予以分离。愈着性粘连宁可残留小部分宫壁或输卵管附着于肠管或膀胱,比强行切除全部更为安全。如遇盆腔器官粘连严重、广泛,应查明圆韧带,首先游离,便于确定手术方向,进行剥离。
如有所形成的瘘管,手术前应作泌尿系及全X线检查,以了解的全部情况后,才可进行手术。术前数日开始服新霉素进行肠道准备。
手术已将子宫及双侧附件完整切除,腹腔内病灶全部除净,无并存其它器官结核,则术后再作一二个月即可,避免复发。
复诊:抗结核药物治疗后,需要有一个密切随访阶段,经过联合、适量、规律及全程治疗后,复发或播散至其他器官者极为罕见,疗程末尾近结束时,宜重复检查一次胸X线透视,尿结核菌培养及诊刮。在二三年内每6~12个月重复检查一次。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抗核抗体阳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