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秋季腹泻腹泻带鲜血

→ 2岁半小孩拉肚子出便血。
2岁半小孩拉肚子出便血。
健康咨询描述:
大便时出浓血(拉稀),而且拉稀拉的不多,一天拉四五次。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买了一些防止腹泻的药,但是都没用。。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要吃什么药&??
其他类似问题
医生回复区
尹医生医师
擅长: 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儿科
帮助网友:95378称赞:832
&&&&&&病情分析:&&&&&&你好,大便出血。这可能是痔疮或肛裂动因素导致的,多因上火,便秘等因素诱发.在治疗上可使用槐角丸或三七化痔丸等进行治疗较好,&&&&&&指导意见:&&&&&&同时要多吃瓜果蔬菜补充维生素,不要食用辛辣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和避免上火是很重要的。
郭医生医师
擅长: 擅长前列腺疾病,性功能障碍,男女性病皮肤病的治疗,
帮助网友:60148称赞:429
&&&&&&病情分析:&&&&&&您好,根据您的描述,宝贝属于腹泻,考虑是感染或者食积引起的。&&&&&&指导意见:&&&&&&您好,建议复查大便常规,建议服用蒙脱石散(思密达)、培菲康和参苓白术颗粒,暂时不要再添加辅食。
张医生医师
擅长: 擅长诊治儿科,新生儿,常见病、多发病,如:新生儿危
帮助网友:65253称赞:386
&&&&&&病情分析:&&&&&&您好,大便带血的原因很多,包括痔疮,肠炎,肠道的溃疡,寄生虫感染,肿瘤等,所以对于大便带血,首要的任务是明确出血的原因.&&&&&&指导意见:&&&&&&建议您到正规医院的肛肠科进行检查,医生会详细地询问大便带血的情况,并且进行直肠指检,必要时还会进行肠镜检查,以明确出血的原因,不同的原因原因引起的便血,治疗的方法和效果也大不相同.所以请您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尽快到医院治疗&&&&&&以上是对“2岁半小孩拉肚子出便血。”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擅长: 内科,外科,妇儿,中医
帮助网友:243448称赞:4352
&&&&&&病情分析:&&&&&&你好,根据你描述的情况多考虑是由肠炎造成的症状,这个情况多考虑是由于受凉刺激导致的。&&&&&&指导意见:&&&&&&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小儿利宝颗粒、贝飞达、思密达做调节治疗为宜,同时注意不要受凉,局部可以外用宝宝一贴灵效果也很好。
参考价格:7
参考价格:300
参考价格:0
您可能关注的问题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清热凉血,化瘀止血。用于崩漏、呕血及便血等。...
参考价格:¥31.9
益气补血,健脾养心。用于心脾两虚,气血不足所致的...
参考价格:¥25
下载APP,免费快速问医生育儿快速导航
小儿反复腹泻腹痛血便 应警惕儿童型肠息肉
核心提示:儿童型肠息肉以直肠、乙状结肠多见,发病年龄在1~10岁,其中发病高峰年龄在3~6岁,以男孩多见。
专家提醒:
孩子吃得多、吃得好,就一定长得高吗?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权威告诉你,答案是否定的。孩子如果吃了过多这三种食物,不但不长个,还会伤身!孩子长高一定要避免的三种食物是什么,关注微信公众号 39健康网 ,发送 长高 查询结果。
  琪琪3岁了,长得很是讨人喜欢,半年多以前,妈妈发现她经常反复,有时可见到血液黏在大便上面,带她去几家三甲医院看过,曾以“、”抗菌素治疗几天后似乎有所好转,但半年内间中仍是有腹痛、腹泻、便血,大便常规提示有红细胞、潜血阳性,大便培养2次也没有致病菌,怎么这“肠炎”就那么顽固呢?后来,妈妈带琪琪来到了小儿消化专科,经验丰富的刘医生给琪琪完善了肠镜检查后,终于揪出了导致琪琪反复腹泻腹痛便血的元凶了,原来是横结肠大息肉惹的祸。住院后予以行结肠镜下电切治疗后,琪琪终于没有再老是出现腹痛腹泻及大便带血的状况了。   息肉是起源于腺上皮组织黏膜上突起的赘生物。上至鼻腔、声带,下至、宫颈等,都有可能会出现息肉,人体的胃肠道黏膜,也是息肉好发的部位。提起息肉,很多人也许会觉得不以为然,完全不当一回事,他们常常心存侥幸地认为,不就是那么一丁点的赘生物嘛,何必大动干戈呢。  儿童型以直肠、乙状结肠多见,发病年龄在1~10岁,其中发病高峰年龄在3~6岁,以男孩多见。息肉通常呈圆形或卵圆形,表面光滑,直径从数毫米到2cm不等,多数小于1cm。息肉较大的多有蒂柄,少数呈粗糙颗粒状或分叶状,色淡红色或暗红色,切面可见大小不一的囊腔,囊腔内充满灰白色粘液或灰黄色脓性液体。一般情况下,这类息肉是不会发生恶变的,临床上多以便血为首发症状,表现为间断性大便带血,多为鲜红色。长蒂或息肉接近肛门的,可有息肉脱出,这个时候造成腹痛的现象比较少见。息肉较大的,有时可引起,以致造成而出现腹痛的症状。如果息肉继发感染的话可表现为粘液便或粘液血便,因而常常被误诊为出血性结肠炎,此类患者往往给予抗菌类治疗症状会好转,给人假象是验证反应导致的而反复使用抗菌素治疗,既延误了病情,又滥用了抗菌素。部分肠息肉的患儿因长期便血,可发生慢性贫血、营养不良,甚至可影响到生长发育,因此,一旦发现肠息肉,应及早处理。  但又由于儿童型息肉临床表现不一定非常典型,而且大多数儿童都不会清楚确切地表述症状,因此仅靠临床症状来诊断还是较为困难的。怎样才能及时发现息肉并做出处理呢?过去,小儿的诊断主要依靠直肠指诊、X线气钡灌肠等,但直肠指诊只能用于检查近肛门处的直肠息肉,而X线气钡灌肠虽然可以完整地观察结肠的情况,但检查的时候比较费时,且有辐射损伤,漏诊率也较高,并可出现假阳性。近年来,随着小儿肠镜检查技术的推广与发展,对存在有原因不明的腹痛、腹泻、便血等消化道症状的患儿,可以通过肠镜检查来进一步了解下消化道的疾病情况,是目前发现小儿肠息肉的较好办法,也是治疗息肉的有效手段。临床上凡是出现以下情况,都可以考虑使用小儿肠镜:1.不明原因的下消化道出血。2.不明原因的慢性腹泻或便秘。3.疑大肠或回肠末端肿瘤。4.结肠息肉、肿瘤、出血等病变需做内镜治疗或手术定位。5.药物或手术治疗后复查及随访  目前,经肠镜下高频电切除肠息肉已经相当普及了,它相对来说比较安全有效。在肠镜检查前,待完善了相关术前检查后,医生会根据患儿的临床症状和依从性来选择肠道的准备方法,对于不能很好配合的幼儿,会给予全麻肠镜,若大一点的患儿,或者是能够很好地配合检查的患儿,为了减少麻醉意外的发生,则一般会尽量避免麻醉。如果术中发现息肉即于镜下行电凝电切术切除或氩离子凝固术治疗。通过结肠镜的诊治,不仅可以达到诊治的目的,而且又可避免开腹手术的风险和并发症。  虽然结肠镜是诊断结肠息肉的金标准,但因它具有一定的侵入性和创伤性,所以术前患儿家长应该积极配合医生,做好患儿的安抚,减轻患儿的恐惧和紧张的心理,使之能更好地配合检查,以增加检查的成功率和安全性,避免出现肠穿孔或出血等并发症。同时在术后也要叮嘱患儿注意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并注意观察患儿有无再出现腹痛及便血。  腹痛、腹泻是儿童消化道常见的疾病之一,大多数为感染性肠炎或过敏性疾病引起,临床上往往予以完善大便常规、腹片、腹部B超、过敏原等检查后可以明确诊断,予以饮食调理、抗感染、调节肠道等对症治疗后一般可完全治愈。但如果您的孩子反复出现腹泻、腹痛、便血,经过多次抗炎等治疗后都没有好转,或者好转后又容易复发的话,那么,则应该要警惕儿童型肠息肉的发生,这个时候,建议最好让您的孩子去做个结肠镜检查,以便尽早诊断,一旦确诊,则应尽快治疗,以免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而损害了孩子的健康。& & 指导专家: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科&谢丹宇&主任医师(通讯员 林惠芳)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扫一扫”分享
育儿观点PK台
婴儿洗衣液评测
育儿频道精彩热文
育儿 相关话题
人气38256/2人气7402/7人气64554/2人气19921/5人气41243/11人气39234/2
向在线育儿专家提问
宝宝喂养、发育儿科
新生儿、儿童常见病儿科
儿童营养、心理行为儿科
请详细描述您的疑问,有助医生快速帮您解答!
只要填资料就能免费领取巧虎早教课程...
宝宝需额外补DHA?专家说吃这些就够了....
如何预防春季咳嗽
39育儿频道
扫描关注智慧妈妈微信
孩子肚子疼怎么办?大多数家长首先想到的就是揉一揉肚子,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梁文青提醒您,孩子肚子疼最好是不要揉肚子,以免加重病情。}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