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全食的形成胎记是怎么形成的

(微信搜索 360星座)
当前位置: >
2015年星象解析(六):两次月食与两次日食
动荡的2014年即将过去,当下,沐浴着射手座太阳的光芒,让我们一起展望一下2015年的星象。总体来看,2015年是从激荡走向现实的一年。上半年压力较2014年有所减轻,但仍有很多不稳定和爆炸性因素存在,迫使我们继续采取积极主动、甚至颠覆性的方式来谋求变化。年中至年末则趋于平稳,让经历了长期震荡的我们停下来对未来做更多现实的考量和规划,调整自己的信念,踏上新的征程。2015年夏天我们有机会修补这两年来的一些疏漏,处理遗留问题。然后在秋冬轻装上阵,在生活的点滴中磨砺自己,收获人生的意义。
3月20日 双鱼座日全食(双鱼座29度)
4月4日 天秤座月全食(白羊座/天秤座14度)
9月13日 处女座日偏食(处女座20度)
9月28日 白羊座月全食(白羊座/天秤座4度)
影响星座:白羊座、巨蟹座、处女座、天秤座、摩羯座、双鱼座
每一次食相都是一次能量被数倍放大的新月或者满月,而当它们与月亮南北交轴线接近时就会形成日食或是月食,并星盘上食相落点指向的生活领域产生直接的影响。而在2015年中,食相的次数相比2014年的次数(5次)减少,等同于正常的年平均次数(4次),但实则在月交点轴线发生的食相仅有的2次食相。严格来说,只有当新月或者满月与月亮南北交点处于同一轴线内时,才是真正具备其深刻内涵与强大效应的食相。
3月20日的双鱼座日全食是本年度第一次食相。虽然这一食相并未与月亮交点落于同一轴线内,但它恰好发生在黄道的最后一度,同时还是超级月亮和年度第二次双鱼座新月,都向我们强调了它的重要性。发生在黄道最后度数的日全食让我们必须认识到了结过去,放下得失才能真正走向未来,也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果实。而就在本次日全食之前几天发生的最后一次天冥刑精准相位将极有可能提前揭示到底什么会是我们当前的课题,以及什么应该被毅然决然地放下的。
月亮轴线还处于白羊座/天秤座轴线内,因此4月4日天秤座月全食无疑将是更值得重视的食相。此次月全食会与开始出相位的天冥刑相位形成紧密的日月天冥T三角,通过月食轴线代表的人际关系冲突,充分激发出天冥刑最后的爆发力,带来自我定位、合作关系以及事业成就之间的冲突对立,要求个人和群体都必须尽快做出决断。但月食当时的火星又偏偏落入自身陷落的金牛座,如果找对使力方向,不再拖泥带水硬抗将是摆在眼前最大的挑战。
此后,是9月13日发生于处女座的日偏食。因当时北交点还未进入处女座,不妨可以将这次日偏食看作是对未来一年中北交处女座主题的预演,让我们明白有些事情必须严格按照标准,不能茫无目标、随性而为。
9月28日的白羊座月全食也将是未来9年内,最后一次发生在白羊座/天秤座轴线的真实月食,加上其还是超级月亮与全食,也会令效用发挥到高点,就好像剧目结束前的高潮。这一轴线的月食将再度从多个角度向我们强调在合作关系中又能保有自我的重要性。
月食本身还会与刚刚顺行结束终于回到射手座的土星形成压力直角入相位,土星射手座代表的实事求是地长远考虑将是寻找平衡点的唯一办法。但与土星形成刑相位的处女座火星却可能因缠斗于细节而干扰和解,如何抓大放小将成为关键。
相关阅读:
白羊座 3月21-4月20
白羊座 3月21-4月20
金牛座 4月21-5月21
双子座 5月22-6月21
巨蟹座 6月22-7月22
狮子座 7月23-8月23
处女座 8月24-9月23
天秤座 9月24-10月23
天蝎座 10月24-11月22
射手座 11月23-12月21
魔羯座 12月22-1月20
水瓶座 1月21-2月19
双鱼座 2月20-3月20
白羊座爱情
白羊座爱情
金牛座爱情
双子座爱情
巨蟹座爱情
狮子座爱情
处女座爱情
天秤座爱情
天蝎座爱情
射手座爱情
摩羯座爱情
水瓶座爱情
双鱼座爱情
白羊座性格
白羊座性格
金牛座性格
双子座性格
巨蟹座性格
狮子座性格
处女座性格
天秤座性格
天蝎座性格
射手座性格
摩羯座性格
水瓶座性格
双鱼座性格
白羊座致命弱点
白羊座致命弱点
金牛座致命弱点
双子座致命弱点
巨蟹座致命弱点
狮子座致命弱点
处女座致命弱点
天秤座致命弱点
天蝎座致命弱点
射手座致命弱点
摩羯座致命弱点
水瓶座致命弱点
双鱼座致命弱点
属鼠人的性格
属鼠人的性格
属牛人的性格
属虎人的性格
属兔人的性格
属龙人的性格
属蛇人的性格
属马人的性格
属羊人的性格
属猴人的性格
属鸡人的性格
属狗人的性格
属猪人的性格
1980年命运
1980年命运
1981年命运
1982年命运
1983年命运
1984年命运
1985年命运
1986年命运
1987年命运
1988年命运
1989年命运
1990年命运
1991年命运
手机请访问关于月亮的天文知识 【范文十篇】
关于月亮的天文知识
范文一:月亮的天文知识
[编辑本段]月球周期
名称 Value (d) 定义
恒星月 27.321 661 相对于背景恒星
朔望月 29.530 588 相对于太阳(月相)
分点月 27.321 582 相对于春分点
近点月 27.554 550 相对于近地点
交点月 27.212 220 相对于升交点
[编辑本段]月球运动
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为384401千米。它的平均直径约为3476千米,地球直径的3/11。月球的表面积有3800万平方千米,还不如亚洲的面积大。月球的质量约7350亿亿吨,相当于地球质量的1/81,月面重力则差不多相当于地球重力的1/6。月面的直径大约是地球的1/4.月球的体积大约是地球的1/49.
月球的轨道运动
月球以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转。这个轨道平面在天球上截得的大圆称“白道”。白道平面不重合于天赤道,也不平行于黄道面,而且空间位置不断变化。周期173日。月球轨道(白道)对地球轨道(黄道)的平均倾角为5°09′。
月球的自转
月球在绕地球公转的同时进行自转,周期27.32166日,正好是一个恒星月,所以我们看不见月球背面。这种现象我们称“同步自转”,几乎是卫星世界的普遍规律。一般认为是行星对卫星长期潮汐作用的结果。天平动是一个很奇妙的现象,它使得我们得以看到59%的月面。主要有以下原因:
1、在椭圆轨道的不同部分,自转速度与公转角速度不匹配。
2、白道与赤道的交角。
[编辑本段]天秤动
由于月球轨道为椭圆形,当月球处于近日点时,它的自转速度便追不上公转速度,因此我们可见月面东部达东经98度的地区,相反,当月处于远日点时,自转速度比公转速度快,因此我们可见月面西部达西经98度的地区。这种现象称为天秤动。又由于月球轨道倾斜于地球赤道,因此月球在星空中移动时,极区会作约7度的晃动,这种现象称为天秤动。再者,由于月球距离地球只有60地球半径之遥,若观测者从月出观测至月落,观测点便有了一个地球直径的位移,可多见月面经度1度的地区。这种现象称为天秤动。
月亮的诗句
八月十五夜月 (唐 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霜月 (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
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
月中霜里斗婵娟。
秋宵月下有怀 (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唐 刘禹锡)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中秋月(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 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 玉蟾清冷桂花孤
中秋月(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范文二: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是距离我们最近的天体,月球的表面积有3800万平方千米,虽然很大,但不及亚洲的面积大。月球的质量约7350亿亿吨,相当于地球质量的1/81,月面重力则差不多相当于地球重力的1/6。月球以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转。这个轨道平面在天球上截得的大圆称“白道”。白道平面不重合于天赤道,也不平行于黄道面,而且空间位置不断变化。
公转周期27.32日。 表面的最低温度是-183摄氏度。
月球的自转和在绕地球公转的同时进行自转,周期27.32166日,正好是一个 恒星月,所以我们看不见月球背面。这种现象我们称“同步自转”,几乎是卫星世界的普遍规律。一般认为是行星对卫星长期潮汐作用的结果。天平动是一个很奇妙的现象,它使得我们得以看到59%的月面。
月球的物理状况---月面的地形主要有:
环形山 \月海\湾有五个:露湾、暑湾、中央湾、虹湾、眉月湾;沼有腐沼、疫沼、梦沼三个 \月陆和山脉\月面辐射纹\月谷(月隙)
月亮本身运动方向是自西向东绕地球公转的,所以本该是西升东落。但是,由于地球的自转方向也是自西向东,所以给我们造成的实际视觉效果就成了月球的东升西落了。
【月亮的美称与雅号】
玉兔、夜光、素娥、冰轮、玉轮、玉蟾、桂魄、蟾蜍、顾兔、婵娟、玉弓、玉桂、玉盘、玉钩、玉镜、冰镜、广寒宫、嫦娥、玉羊等。
玉兔(著意登楼瞻玉兔,何人张幕遮银阙——辛弃疾);
夜光(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屈原);
素娥(素娥即月亮之别称——《幼学琼林》);
冰轮(玉钩定谁挂,冰轮了无辙——陆游);
玉轮(玉轮轧露湿团光,鸾佩相逢桂香陌——李贺);
玉蟾(凉宵烟霭外,三五玉蟾秋——方干);
桂魄(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苏轼);
蟾蜍(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团——贾岛);
顾兔(阳鸟未出谷,顾兔半藏身——李白);
婵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
玉盘(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
编辑本段相关歇后语
初二三的月亮——不明不白。
初七八的月亮——半边阴。
大年初一没月亮——年年都一样。
大年三十盼月亮——妄想。
三十晚上盼月亮——没指望。
上弦的月亮——两头奸(尖)。
十五的月亮——完美无缺
月亮跟着太阳转——借光。
八月十五的月亮——光明正大。
月亮跟着日头走——惜光
宇航员上月球——破跳高世界纪录
坐火箭上月球 ——远走高飞
一、月球的基本参数:
平均赤道半径: ae = 1738000 米
平均半径: a = 1737400 米
平均自转周期: T = 27.32166 天
平均密度: ρe = 3.34 克/厘米3
离地球平均距离: R = 384400 公里
表面温度: t = -120 ~ +150
表面大气压: p = 1.3 × 10-10 帕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
上联:日月明朝昏,山风岚自起,下联:石皮破仍坚,古木枯不死。
上联:天近山头行到山腰天更远下联:月浮水面捞到水底月还沉
上联: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
下联:今年年底,明年年初,年年年底接年初
上联:一大乔,二小乔,三寸金莲四寸腰,五匣六盒七彩纷,八分九分十信娇。下联:十九月,八分圆,七个进士六个还,五更四鼓三声向,二乔大乔一人占。
上联:月朗晴空今夜断言无雨下联:风寒露冷来晚必定成霜
上联:月圆月缺,月缺月圆,年年岁岁,暮暮朝朝,黑夜尽头方见日。下联:花开花落,花落花开,夏夏秋秋,暑暑凉凉,严冬过后始逢春。
上联:月月月明八月月明明分外下联:山山山秀巫山山秀秀非常
上联:中天一轮满,下联:秋野万里香。
《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秋浦歌其十三》【唐】李白
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
《月下独酌》【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望月怀远》【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暮江吟》【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泊秦淮》【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枫桥夜泊》【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父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范文三:“树人小学2014年‘教子有方’好家长征文活动”
观赏红色月亮
共学天文知识 二年级一班
赵致頔家长 王恩秀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从古至今,多少诗人吟诗作赋,通过月亮寄托思念之情。
小时候的月亮,很皎洁,很柔亮,圆圆的一轮,挂在清朗的夜空。我和小伙伴们曾无数次仰望,寻找月宫里的嫦娥仙子、玉兔及桂树,遥想哪一天能亲眼见到她们。于是,在一轮轮圆月下嬉戏玩耍,度过了一段似水年华。
现在,为人父母的我们,匆匆上班下班好像忽略了月亮的圆缺,但依然有一份不可磨灭的月亮情结。
一、看新闻报道,了解天文知识
《月全食来了,明晚重庆市民有望看到一轮“红月亮”》—— 网络、电视、报纸纷纷报道这一新闻。我喜上眉梢、牢记心里,并及时把这事告诉了儿子,日晚上六点半,重庆可以观赏红月亮。爱问为什么的儿子开始发问:妈妈,什么是红月亮,为什么会变红?为什么明天晚上变红而不是后天晚上变红?
于是,我们带着问题一起学习了一些天文知识:
1、月球——俗称月亮,古称太阴,是环绕地球运行的一颗卫星。它是地球的一颗固态卫星,也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
2、月食——月食是自然界的一种现象,分为半影月食、月偏食和月全食三种。地球阴影的中间部分称为本影,本影周围是半影。月亮进入地球半影发生半影月食,月亮一部分进入地球本影发生月偏食,月亮全部进入地球本影则发生月全食。在这3种月食中,当属月全食最为好看,呈现暗淡而美丽的古铜色或微红色。
3、月全食——月全食有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复圆等重要时间点。初亏指月面刚开始进入地球本影的时间,标志着月食的开始。食既为月面完全进入地球本影的时间,生光为月面开始移出地球本影的时间。食既以后,月轮继续东移,当月轮中心和日面中心相距最近时,就达到食甚。从食既到生光的阶段为月食的全食阶段。复圆为月面完全移出地球本影的时间,也意味着月食的结束。
4、月亮变红原因——受红色光波折射影响,发生月全食时,太阳、地球、月球恰好或几乎在同一条直线上。整个月亮都走进地球的影子里,月亮表面因此变得昏暗。但是为何月亮不是全部消失,而是呈现出难得一见的古铜色,变身“红月亮”? 其实,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各种颜色的光线混合而成,受大气折射、散射等影响,发生月全食时,其他颜色的光波都向四面八方散射掉了。唯独红色光线波长较长,受散射的影响不大,可以通过大气层穿透出去,折射到月亮上。肉眼看上去,月亮就成了漂亮的古铜色。
二、观壮美红月,欣赏天文奇观
日晚上,我和儿子还在书店看书,完全忘了看月食的事情,还好,我的好朋友及时给我打了电话,惊喜地提醒我赶紧看月食。我拉着儿子的小手飞奔出来,边跑边望着天上不停找月亮,终于在楼下天桥边看到红月,观察几分钟后,我们又上天桥,感觉应该和月亮更近,明知手机拍的照片无法达到效果,也摆弄手机不断拍照,儿子还善意提醒路人观看月食。大约二十分钟后,我和儿子回家了。回到家里,我们继续在阳台上观察月亮,继续从月全食的食甚过程直到复圆结束。
三、搜精彩图片,再看月食美景
据说这是今年我国能观测到的唯一一次月食,我们有幸在东方天空看到了“红月高挂”。月食结束了,我和孩子还通过微信、QQ、电话等方式,和亲朋好友分享喜悦心情和精彩照片,搜寻专业相机拍摄的月亮美景及动态图,真的让人为之赞叹! 之后,我又给孩子讲了登月第一人的故事,日,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成功降落在月球上,尼尔·阿姆斯特朗和巴兹·奥尔德林成为最先登陆月球的人类。阿姆斯特朗还说:“这是个人迈出的一小步,但却是人类迈出的一大步。”以此让孩子知道“科技改变生活”,正在享受科技带给我们人类的一切便利,他认识科学的美好与和谐的同时,应该努力完善和提升自己,长大以后为人类社会做贡献。
家庭教育是一门艺术,谁都不是天生的教育高手,也都不是天生就会做家长,家长教育孩子的过程,其实也是父母与孩子共同进步、共同成长的过程。通过本次观察月食活动,我帮助孩子学习天文知识的同时,也再次学习了更多天文知识,受益匪浅。
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感谢树人小学倡导《树人学子6年间要完成的50件事》,让我们家长有意识带领孩子走进天地大课堂,亲近自然、体验生活、认识社会,孩子在发现生活与生命美好的同时,得到知识浸润与身心成长。
范文四:关于月亮的知识
月亮又称月球。月球基本上没有水,也就没有地球上的风化、氧化和水的腐蚀过程,也没有声音的传播,到处是一片寂静的世界。月球本身不发光,天空永远是一片漆黑,太阳和星星可以同时出现。
月球上几乎没有大气,因而月球上的昼夜温差很大。白天,在阳光垂直照射的地方,温度高达127.25℃;夜晚温度可低到-183.75℃。由于没有大气的阻隔,使得月面上日光强度比地球上约强1/3左右;紫外线强度也比地球表面强得多。由于月球大气少,因此在月面上会见到许多奇特的现象,如月球上的天空呈暗黑色,太阳光照射是笔直的,日光照到的地方很明亮;照不到的地方就很暗。因此才会看到的月亮表面有明有暗。由于没有空气散射光线,在月球上星星看起来也不再闪烁了。
月面上到处是裸露的岩石和环形山的侧影。整个月面覆盖着一层碎石粒和浮土。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表面有明亮的区域和暗灰色部分。原来明亮的部分是月球表面的山区和高地,暗灰色部分是月球表面的平原。
月亮比地球小,直径是3476公里,大约等于地球直径的3/11。月亮的表面面积大约是地球表面积的1/14,比亚洲的面积还稍小一些;它的体积是地球的1/49,换句话说,地球里面可装下49个月亮。月亮的质量是地球的1/81;物质的平均密度为每立方厘米3.34克,只相当于地球密度的3/5。月球上的引力只有地球1/6,也就是说,6公斤重的东西到限月球上只有1公斤重了。人在月面上走,身体显得很轻松,稍稍一使劲就可以跳起来,宇航员认为在月面上半跳半跑地走,似乎比在地球上步行更痛快。
月球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它是围绕地球运转的、唯一的天然卫星,它与地球
的平均距离约384400公里。月球绕地球运动的轨道是一个随圆形轨道,其近地点(离地球最近时)平均距离为363300公里,远地点(离地球最远时)平均距离为405500公里,相差42200公里。
像地球一样,月球也是南北极稍扁,赤道稍隆起的扁球。它的平均极半径比赤道半径短500米,南北极也不对称,北极区隆起,南极区凹陷约400米。
月球在绕地球运动的过程中,还要跟着地球一起绕太阳运动。这就是说,月球绕地球运动一周后,再回到的空间位置已不是原出发点了。由此可见,月球在运动过程中还要参与多种系统的运动。月球的运动和其他天体一样,月球也处于永恒的运动之中。月球除东升西落外,它每天还相对于恒星自西向东平均移动13°多,因此,月亮每天升起来的时间,都比前一天约迟50分钟。月亮的东升西落是地球自转的反映;而自西向东的移动却是月亮围绕地球公转的结果。月亮绕地球公转一周叫做一个“恒星月”,平均是27天7小时43分11秒。月亮绕地球公转的同时,它本身也在自转。月亮的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是相等的,即1:1,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为也就是它自转的周期。
月球这种奇特地自转结果是:月球总以同一半面向着地球,而从地球上永远看不到月球背面是什么样,只有靠探测器才能揭开月背千古之谜,人类的这个愿望早在30多年前就已实现了。 当今大型天文望远镜能分辩出月面上约50米(相当于14层高楼)的目标。
月球还有许多别致的雅号,如玉弓、玉桂、玉盘、玉钩、玉镜、冰镜、广寒宫、嫦娥、玉羊等。
月球本身并不发光,只反射太阳光。它的亮度随日月间角距离和地月间距离的改变而变化。
月球的表面是由平原、山峰和山谷组 成的荒漠.还有许多 由于太空物体高速撞击月球表面而形成的陨石坑.月球上没有供人类呼吸的空气,但是可能有供饮用
的水.最近在月球阴面的一个很深的陨石坑底发现了冰.科学家们认为这些冰可能是某次与月球相撞的彗星带来的.彗星的冰没有融化,因为月球的背阴面温度非常低。月球本身并不发光,只反射太阳光。它的亮度随日月间角距离和地月间距离的改变而变化。
月球离地球有多远
地球公转时,有时近有时远:最近时约36万千米,叫月球的近地距离; 最远时约40万千米,叫月球的远地距离;
月球、地球、太阳的体积大小比较
地球直径是月球直径的3.6倍。
从天体运动情况来看,都是较小的天体绕着大的天体运行。月球绕地球运行是这样,地球和其他行星绕太阳也是这样。这就不难找到正确答案了:太阳比月球大。
太阳的赤道直径是139.2万千米,是地球的109倍多。我们已经知道,地球直径是月球的3.6倍多,做个乘法就可以得出结果:太阳直径大致是 月球和地球的大小比较月球的400倍。
人在月球上能跳多高
由于月球的质量小、引力小,它的表面重力也小,只是我们地球的1/6。如果一个在地球上重60千克的人,那么他到了月球上就只重10千克了。
体重减轻了,而臂力、腿力还依然有力,所以说地球人到了月球上之后,个个都会身轻如燕 、力大如牛,身手不凡,那种感觉简直妙不可言。在月球上想要打破地球上一些体育项目的世界纪录,那是非常容易的事。
在地球上能举起100千克杠铃的大力士,在月球上能举起600千克。 为什么只看到月球的一面
在整个太阳系中,月球是地球唯一的一颗天然卫星,它以3683千米/小时的速
度绕地球运行,绕地球一周的公转周期为27.3个地球日,月球在绕地球公转的同时进行自转,周期为27.3个地球日,都正好是一个 恒星月,这种现象我们称“同步自转”,这也几乎是卫星世界的普遍规律。由于月球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相等,所以我们在地球上只能看见月球的正面,而永远看不见月球的另一也就是看到的是正面,背面永远也看不见。
月球的背面有什么
月球背面多为月陆高地,而月海平原和环形山较少。如在北半球发现的海,被命名为“莫斯科海”,这是一个直径大约为300千米圆形的海;而在北半球发现的环形山就分别取名布鲁诺、罗蒙诺夫、约里奥·居里环形山等,对南半球的一些环形山,则取名为焦耳、齐奥尔科夫斯基环形山等 。在月球上也有以中国科学家命名的环行山,万户、石申、张衡、祖冲之、郭守敬等都在月球的背面,高平子环行山是唯一一个在月球正面以中国人名字命名的环行山。 潮汐与月球的关系
月球对地球的重要影响是引起潮汐。日复一日的潮起潮落,包括闻名遐迩的钱塘潮,其主导演就是月球的起潮力。
潮汐——大洋,海域和湖泊的水平面涨落的交替存在于地球上任何地方。是月球的引力以及较少程度的太阳引力引起了这些水域每天涨落两次,月亮每天只升落一次,为什么潮汐会涨落两次呢?我们可以假设整个地球被海水覆盖,离月球较近的地面上的水域受月球拉力最大,水会朝向正对着月球的那一点聚集,而在地球的另一面,月球对土地的拉力要比水的拉力大,因此水域在离月球最远的一点也形成了凸点,这样地大潮、小潮示意图 球上就有两个新的最高水域点。因此,当地球完成一个完整的自转,几乎地球上的每一点都有过两次潮汐。 任何一点的最高的涨潮和最低的落潮都会发生在新月和满月。在那时,太阳和
月球的引力同时作用向同一方向位。这就是“大潮”,当月球位于1/4位相时,太阳的引力刚好反作用于月球的引力,就形成最低的涨潮,称为“小潮”。 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起潮力引起地球上海水的潮汐,仿佛是一种小小的“刹车片”,其长远影响一是使地球自转缓缓变慢,大约每10万年减慢两秒。二是使月球以每年3厘米的速度远离地球,所以说,远古时月球比今天离地球近得多,影响也大得多。
从前,月亮比太阳还毒。乍出的时候,月亮有九个角八条棱,晒得人面皮泛红,庄稼苗焦掉,老百姓自然就没法过日子了。有对猎人夫妻,女的叫妮娥,男的叫亚拉。夫妻俩替百姓担忧,妮娥说:“你说这个月亮九角八棱的,晒得庄稼都死了!你是好射手,就不能把它射下来?”亚拉说:“天太高射不着。”妮娥说:“你早上站在大山顶上射呀!”
这天早晨,亚拉对准月亮,把箭就射出去了。射了一早晨,就是射不着月亮。亚拉正在犯愁,背后一座大山突然裂开了,走出来一个长胡子老爷爷,对亚拉说:“想射着月亮,逮住北山的猛虎和南山的大鹿,以鹿角做箭,以虎尾做弦,才能射得月亮团团转。”说完以后,大山的裂缝又合上了,也不知长胡子老爷爷哪里去了。
亚拉回到家,把事情原原本本地跟妮娥说了:“我射了一早晨,白搭功。有一个长胡子老爷爷点化我,说谁想射月亮,得逮着北山的猛虎、南山的野鹿,以鹿角做箭、虎尾做弦,才能射得月亮团团转。”妮娥说:“你是好射手,就把南山的大鹿、北山的猛虎射死不行吗?”“你哪知道,那些动物日久年深,皮子厚了,射不动了。”“那怎么办?”“要想擒北山的猛虎和南山的鹿,就得结一个大网,堵住它们的去路,才能逮着。”“使什么结网呢?”亚拉说:“我正犯愁。”妮娥说:“那就使我的头发吧!”
夫妻俩一起结网,把妮娥的头发扯了一把又一把,一个月的工夫结成了一张大网。拉开大网,北山擒猛虎,南山擒野鹿。亚拉又用鹿角刻成箭,用虎尾做成弦,对准月亮射出一箭。这个箭就跟刀似的,一气儿就把月亮的九角八棱给射得滴溜圆,成了一个圆月亮。可月光还是把人晒得不轻。妮娥说:“这怎么办呢?”亚拉说:“要是有一块大锦,绑在箭上射上去,把月亮蒙住,它就没有这么毒的亮光了。”妮娥说:“我正好织了一匹丝锦,还在织布机上呢,上边织了一棵梭罗树,一只白兔,还有一群白羊,你拿去用吧!”
亚拉在织布机上割下大锦,绑在箭上,“唰”的一声,射到月亮上,就把月亮给蒙住了。从此,月亮上就有了棵梭罗树,树下有了白兔和白羊。谁知,月亮升上天空的时候,妮娥朝月亮里一望,自己竟飘飘摇摇地飞到月亮上去了。亚拉急了,从东山跑到西山,望着月亮也上不去,急得他“哇哇”直哭。这一哭呢,妮娥就听见了,她把头发解开,朝下一扔,头发就耷拉到地上,亚拉抓住头发爬了上去。
后来呢,妮娥就在月亮上织锦,亚拉放白羊、养白兔。夫妻俩在月亮上过着美满幸福的生活,地上的人也觉得月光比以前柔和多了。
后羿奉玉皇大帝的旨意来到凡间,用他那张神弓将九个太阳射落八个,留下一个为人们照亮。随后,他又降服了一些妖魔鬼怪,人间一片太平景象,人们都称后羿是射日英雄、降魔之神。后羿回到天庭,玉帝就把仙女嫦娥许配给了他。
后羿见玉帝看重自己,也自大起来,眼里就没有别的神仙了。他整天拉着嫦娥东游西逛,稍不顺心,不是跟这个吵就是跟那个闹。那些神仙本来就对玉帝把嫦娥许给后羿这事不服气,心想后羿不就是个会拉弓射箭的武夫吗,有什么了不起的。他们三天两头跑到玉帝面前说后羿的坏话。久而久之,玉帝想:我不能为了一个后羿得罪众仙,把他弄下凡去算了。玉帝找了个借口,封后羿为有穷国的皇帝,让他带着嫦娥去坐江山,不得返回天庭。
后羿带着嫦娥到了有穷国,听到人们都在歌颂他,把他射日的功劳编成歌来唱,心头甜滋滋的。后来,他想扩大自己的势力,要把东南西北四方都变成他的天下。他带兵去攻打周围几个小国。那些小国一听说是射日的后羿打来了,吓得不打就投降了。他占领邻近的几个小国后,野心更大了,就去攻打东方木德大帝。这东方木德大帝不是别个,正是那蛇头人身的伏羲,本事要比后羿大得多。后羿和伏羲在东海打了一仗,被打得屁滚尿流。后羿从东海战败回来,垂头丧气,朝事也懒得理了,整天要嫦娥陪他去打猎。没几天,他就不爱打了,就用箭射人玩。他把那些被射倒的人,不管死活,都蒸起来吃。这样一来,后羿成了吃人的魔王。人们见到他就躲,都咒他快点死。
后羿得知西方有一种灵芝,吃了可以长生不老,就派很多人去找灵芝。有人真的把那灵芝给找回来了。后羿将灵芝交给嫦娥,说等他选个吉日再一起吃。
再说嫦娥,她原本在天上过惯了神仙的日子,跟后羿来到凡间一直过不惯,心里总是埋怨后羿。不是嫁给他,怎么会跑到凡间来受罪呢?后来见后羿越来越凶残,就对他更加不满。有时她想劝后羿两句,要他行善积德,但还没等她把话说完,后羿就大吵大叫,根本听不进 去。嫦娥拿到灵芝后,心想,后羿呀后羿,你现在已经成了暴君,好事不做,坏事做尽,人们都盼你早点死,你还想长生不老?你要真的长生不老,人间就更没好日子过了!她悄悄跑到山上去,采了一只跟那灵芝差不多的毒蘑菇藏了起来。
这天,后羿喊嫦娥把灵芝拿出来,嫦娥就把那只毒蘑菇给了他。他本想一个人独吞,又想嫦娥是跟他一起下凡,话不好说,就叫嫦娥一起吃。嫦娥来了个将计就计,说他是一国之君,让他一个人先吃,第二天再派人给她找一只来吃就行了。后羿巴不得如此,拿起那毒蘑菇就吞下去了。一会儿,就见他脸青面黑,肚皮痛得在地上打滚。这时,嫦娥拿出那只灵芝对后羿说:“后羿,你我总算夫妻一场,我要让你死个明白。刚才你吃下去的不是灵芝,是我给你采的毒蘑菇。你做尽了坏事,留着你是个祸害。你我夫妻的缘分今天就算了结了。真灵芝在这里,你看着我吃吧!”说完,她把灵芝一口一口地吃下去,就慢慢升上天去了。
后羿遭了嫦娥的暗算,想拿弓箭把她射下来,殊不知毒性大发,他再也无力拉弓,倒在地上七窍冒血死了。
范文五:月球又称月亮。在望远镜发明之前,古代的人们只能在晴朗的夜晚,用眼睛仰望皎洁的明月。看到月亮表面有明有暗,形状奇特,于是人们就编出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木、玉兔捣药等美丽的神话。古希腊人则把月球看作美丽的狩猎女神阿尔甙弥斯,并把女神狩猎时从不离身的银弓剑作为月亮的天文符号。
月亮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本身不发光,由于发射太阳光而被人们观测到。 月球表面上自由落体重力速度为地球的六分之一,有众多环形山、山系、月海、月陆、辐射纹等结构;无水,基本无大气;温度变化大,在太阳光直射下高达127摄氏度,夜间降至零下183摄氏度。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月球与人类关系极为密切。月圆月缺,引发了人们多少美好的想像;月晴月阴,牵动了多少文人墨客的情思!于是,月亮便拥有了数以百计的、充满诗情画意的别称。
范文六:关于月亮的知识
月亮又称月球。
月球基本上没有水,也就没有地球上的风化、氧化和水的腐蚀过程,也没有声音的传播,到处是一片寂静的世界。月球本身不发光,天空永远是一片漆黑,太阳和星星可以同时出现。
月球上几乎没有大气,因而月球上的昼夜温差很大。白天,在阳光垂直照射的地方,温度高达127.25℃;夜晚温度可低到-183.75℃。由于没有大气的阻隔,使得月面上日光强度比地球上约强1/3左右;紫外线强度也比地球表面强得多。由于月球大气少,因此在月面上会见到许多奇特的现象,如月球上的天空呈暗黑色,太阳光照射是笔直的,日光照到的地方很明亮;照不到的地方就很暗。因此才会看到的月亮表面有明有暗。由于没有空气散射光线,在月球上星星看起来也不再闪烁了。
月面上到处是裸露的岩石和环形山的侧影。整个月面覆盖着一层碎石粒和浮土。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表面有明亮的区域和暗灰色部分。原来明亮的部分是月球表面的山区和高地,暗灰色部分是月球表面的平原。
月亮比地球小,直径是3476公里,大约等于地球直径的3/11。月亮的表面面积大约是地球表面积的1/14,比亚洲的面积还稍小一些;它的体积是地球的1/49,换句话说,地球里面可装下49个月亮。月亮的质量是地球的1/81;物质的平均密度为每立方厘米3.34克,只相当于地球密度的3/5。月球上的引力只有地球1/6,也就是说,6公斤重的东西到限月球上只有1公斤重了。人在月面上走,身体显得很轻松,稍稍一使劲就可以跳起来,宇航员认为在月面上半跳半跑地走,似乎比在地球上步行更痛快。
月球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它是围绕地球运转的、唯一的天然卫星,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384400公里。月球绕地球运动的轨道是一个随圆形轨道,其近地点(离地球最近时)平均距离为363300公里,远地点(离地球最远时)平均距离为405500公里,相差42200公里。
像地球一样,月球也是南北极稍扁,赤道稍隆起的扁球。它的平均极半径比赤道半径短500米,南北极也不对称,北极区隆起,南极区凹陷约400米。
月球在绕地球运动的过程中,还要跟着地球一起绕太阳运动。这就是说,月球绕地球运动一周后,再回到的空间位置已不是原出发点了。由此可见,月球在运动过程中还要参与多种系统的运动。月球的运动和其他天体一样,月球也处于永恒的运动之中。月球除东升西落外,它每天还相对于恒星自西向东平均移动13°多,因此,月亮每天升起来的时间,都比前一天约迟50分钟。月亮的东升西落是地球自转的反映;而自西向东的移动却是月亮围绕地球公转的结果。月亮绕地球公转一周叫做一个“恒星月”,平均是27天7小时43分11秒。月亮绕地球公转的同时,它本身也在自转。月亮的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是相等的,即1:1,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为也就是它自转的周期。
月球这种奇特地自转结果是:月球总以同一半面向着地球,而从地球上永远看不到月球背面是什么样,只有靠探测器才能揭开月背千古之谜,人类的这个愿望早在30多年前就已实现了。 当今大型天文望远镜能分辩出月面上约50米(相当于14层高楼)的目标。
月球在我国古代诗文中有许多有趣的美称: 玉免(著意登楼瞻玉免,何人张幕遮银阙——辛弃疾);夜光(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屈原);素娥(素娥即月亮之别称——《幼学琼林》);冰轮(玉钩定谁挂,冰轮了无辙——陆游);玉轮(玉轮轧露湿团光,鸾佩相逢桂香陌——李贺);玉蟾(凉宵烟霭外,三五玉蟾秋——方干);桂魄(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苏轼);蟾蜍(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团——贾岛);顾菟(阳鸟未出谷,顾菟半藏身——李白);婵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此外,月球还有许多别致的雅号,如玉弓、玉桂、玉盘、玉钩、玉镜、冰镜、广寒宫、嫦娥、玉羊等。
月球是离地球最近一个天体,相距有38.4万千米。天文学家早已用望远镜详细地观察了月球,对月球地形几乎是了如指掌。月球上有山脉和平原,有累累坑穴和纵横沟壑,但没有水和空气,昼夜之间温差悬珠,一片死寂和荒凉。尽管巨型望远镜能分辨出月球上50米左右的目标,但仍不如实地考察那样清楚。因此,人类派出使者最先探访的地外天体仍选择了月球。
美国最早于日发射月球探测器,但由于第一级火箭升空爆炸,半途夭折了。随后又相继发射3个先锋号探测器,均告失败。日,前苏联发射月球1号探测器,途中飞行顺利,1月4日从距月球表面7500千米的地方通过,遗憾的是未能命中月球。这个探测器重361.3千克,上面装有当时最先进的通信,探测设备。它在9个月后成为第一颗人造行星飞往太空深处。月球1号发射两个月后的3月3日,美国发射的先锋4号探测器,从距月面59000千米的地方飞过,也未击中月球。
月球质量 M = 7.克(相对于地球的1/81)
月球直径 = 3476.4 公里 半径=1738.2公里
月球体积 = 2.200?010 立方公里
月球平均密度 = 3.34 克?厘米-3
月地平均距离 = 384401 公里 = 0.00257 天文单位
= 60.2682 地球赤道半径
近地点平均距离 = 363300 公里
远地点平均距离 = 405500 公里
月球表面积 ~ 1/14 的地球表面积
黄道与白道交角 = 5?09’
轨道偏心率 = 0.0549
赤道面与黄道面交角 = 1?32’
赤道面与白道面交角 = 6?41’
平均轨道速度 = 1 公里/秒
在平均距离处满月的亮度 = -12.7 等
月球表面温度:
最高温度 = + 127 摄氏度
最低温度 = -183 摄氏度
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 = 1.62 米/秒2 (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1/6)
月球表面脱离速度 = 2.38 公里/ 秒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是距离我们最近的天体,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为384401千米.它的平均直径约为3476千米,比地球直径的1/4稍大些.月球的表面积有3800万平方公里,还不如我们亚洲的面积大.月球的质量约7350亿亿吨,相当于地球质量的1/81,月面重力则差不多相当于地球重力的1/6。
月球本身并不发光,只反射太阳光。它的亮度随日月间角距离和地月间距离的改变而变化。满月时亮度平均为-12.7等。
月球的表面是由平原、山峰和山谷组 成的荒漠.还有许多 由于太空物体高速撞击月球表面而形成的陨石坑.月球上没有供人类呼吸的空气,但是可能有供饮用的水.最近在月球阴面的一个很深的陨石坑底发现了冰.科学家们认为这些冰可能是某次与月球相撞的彗星带来的.彗星的冰没有融化,因为月球的背阴面温度非常低。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是距离我们最近的天体,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为384401千米.它的平均直径约为3476千米,比地球直径的1/4稍大些.月球的表面积有3800万平方公里,还不如我们亚洲的面积大.月球的质量约7350亿亿吨,相当于地球质量的1/81,月面重力则差不多相当于地球重力的1/6。
月球本身并不发光,只反射太阳光。它的亮度随日月间角距离和地月间距离的改变而变化。满月时亮度平均为-12.7等。
月球的表面是由平原、山峰和山谷组 成的荒漠.还有许多 由于太空物体高速撞击月球表面而形成的陨石坑.月球上没有供人类呼吸的空气,但是可能有供饮用的水.最近在月球阴面的一个很深的陨石坑底发现了冰.科学家们认为这些冰可能是某次与月球相撞的彗星带来的.彗星的冰没有融化,因为月球的背阴面温度非常低。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是距离我们最近的天体,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为384401千米.它的平均直径约为3476千米,比地球直径的1/4稍大些.月球的表面积有3800万平方公里,还不如我们亚洲的面积大.月球的质量约7350亿亿吨,相当于地球质量的1/81,月面重力则差不多相当于地球重力的1/6。
月球本身并不发光,只反射太阳光。它的亮度随日月间角距离和地月间距离的改变而变化。满月时亮度平均为-12.7等。
月球的表面是由平原、山峰和山谷组 成的荒漠.还有许多 由于太空物体高速撞击月球表面而形成的陨石坑.月球上没有供人类呼吸的空气,但是可能有供饮用的水.最近在月球阴面的一个很深的陨石坑底发现了冰.科学家们认为这些冰可能是某次与月球相撞的彗星带来的.彗星的冰没有融化,因为月球的背阴面温度非常低。
月球离地球有多远
地球公转时,有时近有时远:最近时约36万千米,叫月球的近地距离;
最远时约40万千米,叫月球的远地距离;
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为384 400千米。这段距离约为地球赤道周长的10倍。 它的平均直径约为3 476千米。
月球、地球、太阳的体积大小比较
地球直径是月球直径的3.6倍。
当然在月球上看地球要比在地球上看月球大得多,看起来地球就是一个美丽的飘浮着白云的蓝色球体,地球也把太阳光反射到月球上去,成为月球表面的地光。月球的表面积有3 800万平方千米,还不如我们亚洲的面积大。月球的体积是地球的1/49 ,也就是说如果地球是
一个篮球,月球就是一个乒乓球。月球的质量约7 350亿亿吨,相当于地球质量的1/81,月球重力则差不多相当于地球重力的1/6。
从天体运动情况来看,都是较小的天体绕着大的天体运行。月球绕地球运行是这样,地球和其他行星绕太阳也是这样。这就不难找到正确答案了:太阳比月球大。
太阳的赤道直径是139.2万千米,是地球的109倍多。我们已经知道,地球直径是月球的3.6倍多,做个乘法就可以得出结果:太阳直径大致是 月球和地球的大小比较月球的400倍。
和太阳的体积相比,大约要130万个地球大小的水桶才能装满太阳。换作月球的话,就要用大约6 300多万桶月球大小的水桶才能装满太阳。总体来讲太阳的体积是地球体积的130万倍,也是月球体积的6 300多万倍!
人在月球上能跳多高
由于月球的质量小、引力小,它的表面重力也小,只是我们地球的1/6。如果一个在地球上重60千克的人,那么他到了月球上就只重10千克了。
体重减轻了,而臂力、腿力还依然有力,所以说地球人到了月球上之后,个个都会身轻如燕 、力大如牛,身手不凡,那种感觉简直妙不可言。在月球上想要打破地球上一些体育项目的世界纪录,那是非常容易的事。
在地球上能举起100千克杠铃的大力士,在月球上能举起600千克。
月球有多亮
看到又大又圆的月亮时,几乎没有人不赞赏它那明亮而又皎洁的月光。其实,它本身不发射可见光,只以表面反射太阳光而发亮,由于月球密度大的缘故,它本身并不透明,这样受到阳光照射时,月球只能有一半被照亮。从天文学的角度来说,月亮的反照率只有0.07,或者说,它只反射了照射在它上面的太阳光的7%,其余的93%都被月亮表面吸收去了。
与太阳亮度相比,月亮的平均亮度只及太阳的1/465 000,日、月、 地三个天体之间的距离在不断变化,它的变化范围从1/375 000到1/630 000。月亮圆缺变化时,它的亮度有很大的变化,如果以满月时的亮度1/630 000作为100,最大和最小时可以相差好几十倍或更多:
为什么只看到月球的一面
在整个太阳系中,月球是地球唯一的一颗天然卫星,它以3683千米/小时的速度绕地球运行,绕地球一周的公转周期为27.3个地球日,月球在绕地球公转的同时进行自转,周期为27.3个地球日,都正好是一个 恒星月,这种现象我们称“同步自转”,这也几乎是卫星世界的普遍规律。由于月球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相等,所以我们在地球上只能看见月球的正面,而永远看不见月球的另一也就是看到的是正面,背面永远也看不见。
月球的背面有什么
如前所述,月球绕地球运行,由于它自转和公转的周期相同的缘故,所以月球总是以固定的一面(正面)对着地球,因此,在地球上永远无法直接观察到月球的另一面(背面)。由于我们只能看到月球的正面,而永远看不到月球的背面,月球背面到底是怎样一个世界呢?确实是一个谜。而最初解开这个谜的是前苏联 日发射的“月球3号”探测器,“月球3号”飞到月球的背面,在距离月球六七万米的高空,成功地拍摄了月球背面的传真照片,并用电波发回地面。 月球背面的代达鲁斯环行山
从发回的照片看,月球背面多为月陆高地,而月海平原和环形山较少。如在北半球发现的海,被命名为“莫斯科海”,这是一个直径大约为300千米圆形的海;而在北半球发现的环形山就分别取名布鲁诺、罗蒙诺夫、约里奥·居里环形山等,对南半球的一些环形山,则取名为焦耳、齐奥尔科夫斯基环形山等 。在月球上也有以中国科学家命名的环行山,万户、石申、张衡、祖冲之、郭守敬等都在月球的背面,高平子环行山是唯一一个在月球正面以中国人名字命名的环行山。
潮汐与月球的关系
月球对地球的重要影响是引起潮汐。日复一日的潮起潮落,包括闻名遐迩的钱塘潮,其主导演就是月球的起潮力。
潮汐——大洋,海域和湖泊的水平面涨落的交替存在于地球上任何地方。是月球的引力以及较少程度的太阳引力引起了这些水域每天涨落两次,月亮每天只升落一次,为什么潮汐会涨落两次呢?我们可以假设整个地球被海水覆盖,离月球较近的地面上的水域受月球拉力最大,水会朝向正对着月球的那一点聚集,而在地球的另一面,月球对土地的拉力要比水的拉力大,因此水域在离月球最远的一点也形成了凸点,这样地大潮、小潮示意图 球上就有两个新的最高水域点。因此,当地球完成一个完整的自转,几乎地球上的每一点都有过两次潮汐。 任何一点的最高的涨潮和最低的落潮都会发生在新月和满月。在那时,太阳和月球的引力同时作用向同一方向位。这就是“大潮”,当月球位于1/4位相时,太阳的引力刚好反作用于月球的引力,就形成最低的涨潮,称为“小潮”。
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起潮力引起地球上海水的潮汐,仿佛是一种小小的“刹车片”,其长远影响一是使地球自转缓缓变慢,大约每10万年减慢两秒。二是使月球以每年3厘米的速度远离地球,所以说,远古时月球比今天离地球近得多,影响也大得多。
历法的由来
月相的变化非常明显,是一种很好的天然历法。在很早以前,几乎所有的文明古国都把月相的变化作为历法的依据。
月亮圆缺变化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时间单位,月亮圆缺变化一周是29日12小时44分3秒,我们规定的大月30天,小月29天,就是让大月和小月结合起来,取它的平均数,这就是阴历。 阴历不反应气候变化,不能指导生产,庄稼生长靠太阳,种庄稼得靠节气,而节气就代表太阳在天上的位置,换句话说,就是太阳与节气实际上是一回事。阳历以地球环绕太阳为依据,我们称它为太阳历,简称阳历。与此有关的“回归年”平均是365日5时48分46秒,所以阳历每年365日,为了平衡多出来的几个小时,每4年有一个闰年,闰年366日。
如果某种历法只考虑月亮的圆缺,以12个月为一年,那么,这种历法一年就只有354天左右。时间长了之后,它就与阳历相差得越来越多,这种历法被称为纯阴历。在纯阴历里,经过若干年之后,就会出现六月飞雪、十二月酷热的现象。
我国在春秋时代就创造了“十九年七闰法”,其方法就是在纯阴历的基础上,每19年里面7年算是闰年,闰年多加出1个月来,为13个月,如癸亥年只有12个月,354天,而甲子年规定闰十月,一年有13个月,384天。这样安排和调节的结果,历法既反映了月亮的圆缺,也与随阳历而来的气候冷热变化相适应了。这样就使阴历一年的长度和阳历一年的长度基本上对齐了,这样的历法既不是纯然的阴历,也不是纯然的阳历,它实际上是阴阳合历,简称阴阳历。我们现在使用的农历就是这种阴阳历。
星期的来源
“星期”是公历中一种特殊的记日方法,它以7天为1个周期,循环往复,无穷无尽。然而,星期的制定也和月相的变化有关。
月相按照圆缺变化周期循环,而月貌每7日一变化,天空中再没有别的天象变幻的这样显著。星期也可以根据月亮的月相推算出来,这是一月两弦四相,每相7日的天然计时单位。 星期记日的方法早在公历产生以前就为人们所使用了,在古罗马时期,历法就有“七日一周”的算法,至公元321年,君士坦丁大帝于3月7日正式公布:“七日一周”成为定制,逐渐成为国际惯例。我国古代历法把二十八宿按日、月、火、水、木、金、土的次序排列,七日为一周,称为“七曜”。即周日、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顺序有日曜日、月曜日、火曜日、水曜日、木曜日、金曜日、土曜日。这种算法与西方历法暗合。
星期制自3世纪后开始施行于西方各国。古代埃及和中国不用星期制,而以10日为一旬。在明朝末年,随着基督教传入我国,星期制也随之传入,现在星期制度在全世界流行通用。
范文七:维普资讯
20 年第5 04 期 
物理通报 
物理教 学讨论 
在校本课程中开发天文学知识 
月亮直径的测量问题 
聂福元  姜 涛   
( 宁夏大学物 电学院  宁夏 银川  702 ) 50 1  
物理学是一门“ 谈天说地” 的学科, 古希腊时,  
就有泰勒斯 、 毕达哥拉斯 、 亚里士多德 、 阿利斯塔克  等研究过天体运行 , 给后人留下宝 贵的文化遗产 ;  
文艺复兴时期及 以后, 白尼、 哥 开普勒 、 伽利略、 牛 
只有在很小的范围内才能看到 日全食 . 这意味着 ,   月球的影子在地 球表面上是一个点 ( 1[ ” 图 )  . 这 
点不难理解 .  
顿对天文学的进展都 做出 了卓越 贡献 ; 当代 以 现   来, 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时空观到伽莫夫 、 霍金的  宇宙大爆炸理论 ,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远未结束 .   反观我国中学物理教材则一直只是在 “ 说地” ,   虽然没有宗教 、 神学 的桎梏 , 天空却也成了遥 不可  及 的禁区 . 高中( 乃至大学 ) 毕业生的天文学知识极  其匮乏 , 这种现状是令人担忧的.   在科学技术和生产力迅猛发展的今天 , 为  人类 了解决生存问题 , 必须 “ 上天下海 ”海洋中有丰 富  . 的渔业 、 矿产资源, 天空 中有什么? 举个例子 , 科学  家们根据观察到的现象 , 推测木星内部有金属氢 的  存在 , 而金属氢可能是高能燃料和高温超导体 !   因
原文接着这样描述 :根据月食时 , “ 月亮进入和  跑出地球阴影的时间 , 可求得该处地球直径是月亮  直径 的 25 图 2…. . 倍( ) ”  
此, 天空的开发势在必行. 我们的民族已经在以蒸 
汽机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 内能 的利用 )以电 ,   气化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 ( 电能的利用 )中落 
后了, 再也不能在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上再落后 了!  
这幅插 图仅是描绘 了月全食的景象 , 而相应 的  文字说 明又省略了关键性的步骤 , 因而无助于使人 
得出上述结论 .  
我们做如图 3 所示变动 , 并说明, 当月球 A 点刚  区时 , 记录下这一段的时间间隔 t然后等到月球 A ,  
因此, 作为物理学校本课程的开发, 不妨采用   进入阴影区时开始计时, 至月球刚刚完全进入阴影  天文学知识作为材料, 既让学生获得古人是怎样巧   天体奥秘和学习物理的兴趣来.  
这一校本课程的材料 , 可以选择英 国人 T? 霍  尔根据 纳 菲尔德 物理 学教 学 大纲 编写 的 (ip   S l m y
妙地研究天体运行的 感性知识, 又激发起他们探索 
点刚刚从下部阴影区露出 来时, 记录下总的时间间   隔  所得数值恰为25.  , .t 可知此处地球阴影直径  是月球直径的25   .倍.
Pyc , h i}它的中译本叫《 ss 图解物理》 1 8 , 8 年由 9 科学  普及出版社出版, 该书天文学一章分为星空的运  动、 古希腊时期的宇宙模型、 地是圆球的论证、 古希  腊的天体测量、 心说、 日 开普勒、 伽利略、 牛顿、 几个  解释及预言 9 个部分. 该书所介绍的天文学知识难 
度适中、 图文并茂 , 是较好 的可供选择的材料 .  
那么, 地球直径是月球直径的多少倍呢?   原文作如下推导: 正像月亮的影子在到达地面 
的过程中逐渐缩小( 1 那样 , 的影子在到达  图 ) 地球
然而, 在该书中有一处难点, 即月亮直径的测  量, 原文是这样叙述的: “ 古希腊人知道, 在地球上,  
20 年第 5 04 期 
物理通报 
则因 AA C AA E 得  B  D,
物理教 学讨论 
=— ,   代人数 
月球的过程 中也 同样缩小, 而且缩小量是一个月球 
的直径( 1, 图 )这意味着, 地球直径不是月球直径的  25 , . 倍 而是 35倍 . . 地球直径 已知 , 月球直径就 可  很容易地算出来了….   这样解释 , 抽象思 辨程度很高. 我们作 图 4如  下, 图中不难看出, 从 同一条斜线经过相同的距离  R 在竖直方 向上的收缩都为 d , .  
据 砉 DI =5又 AC , =A,D 2. A  有  ̄ . 因B P L — A
AA G且  = F,   +丽 =35 , .L得  =   ,  
代数, = ,=5即球径 人据 砉    3。地半  有 .. R
为月球半径 的 35   . 倍. 早在公元前 20多年 , 0 埃拉托色尼就 已经测出  了 地球半径, 其数值用今天所测得的精确值替代,  
就可求得月球半径, 然后, 我们可以继续使用《 图解  物理》 进行后续“ 月地 间距离测量”和“ 日地间距离 
测量”的教学 .  
在天文学中, 有着大量启发性的材料可供物理  教师开发, 它们对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和思维  又作图 5 如下 , 在能看到 日全食 的地 点, 月亮    的影子 在地 表 面上 缩 成 一个 点 ( 月球 直 径 为  是大有裨益 的. 设
2 )当月亮运行到另一侧对应位置时, d, 因为两侧月   地间距离相同, 且光线 1 与光线 2 平行 ( 以把 12 可 、   两条光线看作图 2中的那一条斜线 )可得平行 的  ,
参 考 文 献 
1 T?   霍尔. 图解物理 . 韦韦译.
北京 : 科学普及出版社,  
1 8 .  981
太阳 光线经相同的 距离( 即月地间距离) 都收缩了  
d的长度 ; 光线 3与光线 4平行 , 按同样 的分析方  法, 也都分别收缩了 d的长度 , 由此可得 , 地球的影 
子在到达月球 的过程中缩小 , 缩小量是一个月球的 
科学家发现新型二维冰结构 
中国 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日 前在“ 水在玻 
璃表面的结构 的研究” 中取得了重要突破 , 研 
究人员发现 了一种新 的二维 冰结构, 该项研 
直径(d , 2 )即地球 直径不是月球直径的 25 , . 倍 而  是 35倍 . .  
究成果已 发表在最新出版的《 物理评论快报》  
日常生 活中, 玻璃上吸附水或在冬天时  结冰是随处可见的现象, 研究表 明, 这一作用  通过水的氢键 与表 面的羟基之间进行 . 该所  王恩哥研究小组在近几年对水的系列研究工  作基础上 , 从第一性原理方法出发 , 首次证明 
存在一种稳定的二维冰相. 这个新发现的有  
序 的二维冰是 由四角形和八角形 的氢键网格  交替组成的 , 就像是一种 由特殊形式铺成 的  地板图案. 这种完全不 同于体相的新 的冰结 
对一些抽象思辨能力偏弱的学生, 我们作图6  
构被命名为镶嵌冰.   同时研究人员发现 , 这种镶 嵌冰可以在 
室温( o ) 3   下稳定存在. oK 这是科学家首次发  现的一种化学键构形上完全不 同于已知体态 
冰的新的二维冰结构. 专家认为, 这项成果不  但丰富了人们对 冰的认识 , 在应用 方面也同  样十分重要 , 为人们 深入探索水与表 面的  它 相互作用规律和解释相关的物理性质开辟 了  新的途径 .  
作图的关键性处理是将太 阳光线延长使其相  交于 A点, 然后在距 A为月地间距离之处画上一个  虚拟的月亮 .   我们设地球半径为  , 月球半径为 R ,  月地间  距离为 ( 日=L , 即A )又因发生月食处地球阴影直  径是月球直径的 25倍, . 可知 D =25   E .R.  
( 摘自《 科学时报) o.. ) 2 443   o 0
1 一  0
范文八:月亮的科学知识 月亮即月球,古称太阴,是环绕地球运行的一颗卫星。它是地球的一颗固态卫星,也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与地球之间的平均距离是39万千米)。 1简介 月球是被人们研究得最彻底的天体。人类至今第二个亲身到过的天体就是月球。月球的年龄大约有46亿年。月球与地球一样有壳、幔、核等分层结构。[1]最外层的月壳平均厚度约为60-65公里。月壳下面到1000公里深度是月幔,它占了月球的大部分体积。月幔下面是月核,月核的温度约为1000度,很可能是熔融状态的。月球直径约3474.8公里,大约是地球的1/4、太阳的1/400,月球到地球的距离相当于地球到太阳的距离的1/400,所以从地球上看去月亮和太阳一样大。月球的体积大概有地球的1/49,质量约7350亿亿吨,差不多相当于地球质量的1/81左右,月球表面的重力约是地球重力的1/6。
月球永远都是一面朝向我们,这一面习惯上被我们称为正面。另外一面,除了在月面边沿附近的区域因天秤动而中间可见以外,月球的背面绝大部分不能从地球看见。在没有探测器的年代,月球的背面一直是个未知的世界。月球背面的一大特色是几乎没有月海这种较暗的月面特征。而当人造探测器运行至月球背面时,它将无法与地球直接通讯。
月球27.321666天绕地球运行一周,而每小时相对背景星空移动半度,即与月面的视直径相若。与其他卫星不同,月球的轨道平面较接近黄道面,而不是在地球的赤道面附近。
月球本身并不发光,只反射太阳光。月球亮度随日、月间角距离和地、月间距离的改变而变化。平均亮度为太阳亮度的1/465000,亮度变化幅度从1//375000。
由于月球上没有大气,再加上月面物质的热容量和导热率又很低,因而月球表面昼夜的温差很大。白天,在阳光垂直照射的地方温度高达+127℃;夜晚,温度可降低到-183℃。这些数值,只表示月球表面的温度。用射电观测可以测定月面土壤中的温度,这种测量表明,月面土壤中较深处的温度很少变化,这正是由于月面物质导热率低造成的。
从月震波的传播了解到月球也有壳、幔、核等分层结构。最外层的月壳厚60~
65公里。月壳下面到1,000公里深度是月幔,占了月球大部分体积。月幔下面是月核。月核的温度约1,000℃,很可能是熔融的,据推测大概是由Fe-Ni-S和榴辉岩物质构成。
诞生 对于40亿年前月球的形成。人们提出了多种假说。一种假说是分裂说。即有人认为在太阳系形成初期.地球和月球原是一个整体,那时地球还处于熔融状态,由于地球自转非常快,因此月球通过离心力从地壳中分裂出来了。但这要求地球的初始旋转速度太快以至难以令人置信。另一种假说是俘获说,即有人认为月球是地球通过地心引力俘获的现成天体.但这要求一个实际上不可行的扩展的地球大气层来散发穿过大气层的月球的能量。还有一种假说是同源说.即有人认为地球和月球是在最原始的吸积盘里形成的.但这无法解释月球中金属铁的剥夺。而且这些假说还不能解释地一月系统所要求的高标准角动量。
还有一种假说是碰撞说。即有人认为地-月系统是一次大碰撞的结果:一个火星大小的天体撞上刚刚形成的原始地球。爆炸的物质进入环绕地球的轨道.然后积聚形成月球。然而。陨石分析表明火星和行星这些太阳系内的天体具有与地球大不相同的氧和钨同位素组成。而地球和月球具有几乎相同的同位素组成。发表在2012年的对Apollo月球样本所作的钛同位素分析也表明月球和地球具有相同的组成。这与月球形成的碰撞说相矛盾。另外,若真的发生了这样的碰撞。则碰撞过程中所释放的巨大能量以及随后在地球轨道中发生的物质重聚将融化整个地球外壳,形成岩浆海洋。新形成的月球上也有它自己的岩浆海洋.估计海洋深度从500km到整个月球半径之长而事实并非如此。可见碰撞说也不成立。
既然月球既不是被地球俘获的一个现成天体。也不是地球与别的天体碰撞的产物.因此月球只能是地球自身的产物。但是,地球也不具有足够的转速来把与地球紧密相连的月球部分随意抛出去。因此。月球应该是在特殊力的综合作用下从地球分离出来。进入绕地球旋转的轨道,形成环地卫星。
描写月亮的诗
1、《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玉阶怨》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3、《秋浦歌其十三》李白: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
4、《月下独酌》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5、《把酒问月》【唐】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6、《望月怀远》【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7、《月夜忆舍弟》【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8、《霜月》【唐】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台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9、《明月夜留别》【唐】李冶:
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别后相思人似月,云间水上到层城。
10、《十五夜望月》【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1、《中秋月》【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12、《水调歌头》【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范文九:太阳的知识
太阳,英文中叫SUN, 是万物生长的基础,没有太阳,地球上就不会有生命。太阳每天都跟我们见面,那么大家对太阳了解多少呢?下面就让我来告诉你吧!
1. 太阳只是银河系2000亿星球中的一员。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太阳系质量的99.87%都集中在太阳。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小行星、流星、彗星、外海王星天体以及星际尘埃等,都围绕着太阳运行(公转)。
2. 太阳拥有巨大的能量。其中二十二亿分之一的能量辐射到地球,成为地球上光和热的主要来源。地球每年都要从太阳吸收940亿兆瓦能量,相当于美国全年总耗能的4万倍。
3. 太阳的质量【为1989.1亿亿亿吨(约为地球质量的33万倍)】正在以每秒500万吨的速度减少。
4. 太阳的温度很高,其核心区域的温度超过了1400万K。
5. 太阳是一个非常古老的星球(约存在45.7亿年了)。其内部中心区域产生的能量要经过5000万年才能到达太阳表面。即使太阳现在就停止产生能量,那么在未来的5000万年间,地球始终能感受到太阳的巨大能量。
6. 太阳体型巨大,其直径(为1 392 000km)相当于地球直径的109倍。更形象点,如果把太阳比作游泳池里面的大型充气球的话,那么木星就是个高尔夫球了,而地球就只是一颗小豌豆了。
7. 太阳不是由固体组成的。和地球不同的是,太阳是由气体组成的(组成太阳的物质大多是些普通的气体,其中氢约占71.3%、 氦约占27%, 其它元素占2%。),其表面没有任何固态物质。
8. 太阳从中心向外可分为核反应区、辐射区和对流区、太阳大气。太阳的大气层,像地
球的大气层一样,可按不同的高度和不同的性质分成各个圈层,即从内向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我们平常看到的太阳表面(色球层亮度比光球层暗,日冕层比色球层暗,所以我们看到的太阳是光球层),是太阳大气的最底层,温度约是6000开。虽然平均密度只有水的几亿分之一,但由于它的厚度达500千米,因而它是不透明的,因此我们不能直接看见太阳内部的结构。
9. 太阳活动形式:黑子、耀斑、日珥。
太阳黑子:太阳光球中的暗黑斑点(太阳黑子并不黑,它只是相对周围的温度低才显得黑,它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耀斑:太阳色球层的光亮喷发(太阳耀斑是一种最剧烈的太阳活动,一般认为发生在色球层中,所以也叫“色球爆发”。 耀斑通常都出现在黑子附近。当黑子出现的多时,耀斑出现也更频繁)。
日珥:突出在日面边缘外的一种火焰状活动现象。
10. 太阳的活动周期为11年。这也是太阳黑子的平均活动周期,即太阳黑子从最多或最少的年份到下一次最多或最少的年份,大约相隔11年。
11. 太阳外部结构中,光球层的温度约为6000K,色球温度可达几万度,日冕层温度高达100万度,所以其温度的变化规律是由里到外逐渐升高。
12. 太阳风是一种连续存在,来自太阳并以200-800km/s的速度运动的等离子体流。这种物质虽然与地球上的空气不同,不是由气体的分子组成,而是由更简单的比原子还小一个层次的基本粒子——质子和电子等组成,但它们流动时所产生的效应与空气流动十分相似,所以称它为太阳风。太阳风有两种:一种持续不断地辐射出来,速度较小,粒子含量也较少,被称为“持续太阳风”;另一种是在太阳活动时辐射出来,速度较
大,粒子含量也较多,这种太阳风被称为“扰动太阳风”。扰动太阳风对地球的影响很大,当它抵达地球时,往往引起很大的磁暴与强烈的极光,同时也产生电离层骚扰。太阳风的存在,给我们研究太阳以及太阳与地球的关系提供了方便。
13. 太阳和地球相距遥远,从地球到太阳上去步行要走3500多年,就是坐飞机,也要坐20多年,就算以光速穿行也要8分钟30秒才能到达。
14. 太阳的逃逸速度约为383英里/秒。(逃逸速度(Escape Velocity):在星球表面垂直向上射出一物体,若初速度小于星球逃逸速度,该物体将仅上升一段距离,之后由星球引力产生的加速度将最终使其下落。若初速度达到星球逃逸速度,该物体将完全逃脱星球的引力束缚而飞出该星球。需要使物体刚刚好逃脱星球引力的这一速度叫逃逸速度。 天体表面上物体摆脱该天体万有引力的束缚飞向宇宙空间所需的最小速度。若要摆脱太阳引力的束缚飞出太阳系,物体的运动速度必须达到16.7千米/秒)
15. 太阳距离冥王星的距离非常远,以光速穿行也要5个半小时。
16. 太阳的自转周期为25.38天。
17. 太阳每2.4亿年绕银河系转一圈。
太阳每时每刻都在向地球传送着光和热,有了太阳光,地球上的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植物的叶子大多数是绿色的,因为它们含有叶绿素。叶绿素只有利用光的能量,才能合成种种有机物,这个过程就叫光合作用。据计算,整个世界的绿色植物每天可以产生约4亿吨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与此同时,还能向空气中释放出近5亿吨的氧,为人和动物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和氧气。
对于人类来说,太阳无疑是宇宙中最重要的天体。万物生长靠太阳,没有太阳,地球上就不可能有姿态万千的生命现象,当然也不会孕育出作为智能生物的人类。太阳给人们以光明和温暖,它带来了日夜和季节的轮回,左右着地球冷暖的变化,为地球生命提供了各种形式的能源。
月亮的知识
1、月球俗称月亮,也称太阴。月球就是最明显的天然卫星的例子。(在太阳系里,除水星和金星外,其他行星都是天然卫星。)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是距离我们最近的天体,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为384401千米。
2、月球的年龄大约也是46亿年,它与地球形影相随,关系密切。
3、月球也有壳、幔、核等分层结构。最外层的月壳平均厚度约为60-65公里;月壳下面到1000公里深度是月幔,它占了月球的大部分体积;月幔下面是月核,月核的温度约为1000度,很可能是熔融状态的。
4、月球平均直径约3476公里,是地球的3/11,比地球直径的1/4稍大些。月球的表面积有3800万平方公里,还不如我们亚洲的面积大。体积只有地球的1/49,质量约7350亿亿吨,相当于地球质量的1/81,月面的重力差不多相当于地球重力的1/6。
5、月球本身并不发光,只反射太阳光。它的亮度随日月间角距离和地月间距离的改变而变化,满月时亮度平均为-12.7等。
6、月球上几乎没有大气,因而月球上的昼夜温差很大。白天,在阳光垂直照射的地方,温度高达127.25摄氏度,夜晚温度可低至-183.75摄氏度。由于没有大气的阻隔,使得月面上日光强度比地球上约强1/3左右;紫外线强度也比地球表面强得多。由于月球大气少,因此在月面上会看到许多奇特的现象,如月球上的天空呈暗黑色,太阳光照射是笔直的,日光照到的地方很明亮;照不到的地方很黑暗。因此才会看到的月亮表面有明有暗。由于没有空气散射光线,在月球上星星看起来也不再闪烁了。
7、月球的表面是由平原、山峰和山谷组成的荒漠。还有许多由于太空物体高速撞击月球表面而形成的陨石坑。月球上没有供人类呼吸的空气,但是可能有供饮用的水。最近在月球阴面的一个很深的陨石坑底发现了冰。科学家们认为这些冰可能是某次与月球相撞
的彗星带来的。彗星的冰没有融化,因为月球的背阴面温度非常低。
8、月球的正面永远向着地球。因为月球的自转周期和它的公转周期是完全一样的,我们只能看见月球永远用同一面向着地球。月球约一个农历月(即公转周期27天7小时43分11.559秒)绕地球运行一周。
9、自转周期 27天7小时43分11.559秒。
10、逃逸速度 2.38千米/秒。
11、月球对地球所施的引力是潮汐现象的起因之一。
12、第一件到达月球的人造物体是前苏联的无人登陆器“月球2号”,它于日撞向月面。“月球3号”在同年10月7日拍摄了月球背面的照片。“月球9号”则是第一艘在月球软著陆的登陆器,它于日传回由月面上拍摄的照片。另外,“月球10号”于日成功入轨,成为月球第一颗人造卫星。
在日第一名人类登陆月球时。.美利坚合众国“阿波罗11号“的指令长尼尔〃阿姆斯特朗是踏足月球的第一人,而尤金〃塞尔南则是最后一个站立在月球上的人,他是1972年12月“阿波罗17号”任务的成员。
13、月球在我国古代诗文中有许多有趣的美称:玉兔(著意登楼瞻玉兔,何人张幕遮银阙——辛弃疾);夜光(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屈原);素娥(素娥即月亮之别称——《幼学琼林》);冰轮(玉钩定谁挂,冰轮了无辙——陆游);玉轮(玉轮轧露湿团光,鸾佩相逢桂香陌——李贺);玉蟾(凉宵烟霭外,三五玉蟾秋——方干);桂魄(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苏轼);蟾蜍(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团——贾岛);顾菟(阳鸟未出谷,顾菟半藏身——李白);婵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此外,月球还有许多别致的雅号,如玉弓、玉桂、玉盘、玉钩、玉镜、冰镜、广寒宫、嫦娥、玉羊等。
范文十:关于月亮的科学知识————
月亮比地球小,直径是3476公里,大约等于地球直径的3/11。月亮的表面面积大约是地球表面积的1/14,比亚洲的面积还稍小一些;它的体积是地球的1/49,换句话说,地球里面可装下49个月亮。月亮的质量是地球的1/81;物质的平均密度为每立方厘米3.34克,只相当于地球密度的3/5。月球上的引力只有地球1/6,也就是说,6公斤重的东西到限月球上只有1公斤重了。人在月面上走,身体显得很轻松,稍稍一使劲就可以跳起来,宇航员认为在月面上半跳半跑地走,似乎比在地球上步行更痛快。
关于月亮的科学知识———
月球是怎样形成的
月球本来是地球的一部分,后来由于地球转速太快,把地球上一部分物质抛了出去,这些物质脱离地球后形成了月球,而遗留在地球上的大坑,就是现在的太平洋。
月球本来只是太阳系中的一颗小行星,有一次,因为运行到 地球附近, 被地球的引力所俘获,从此再也没有离开过地球。还有一种接近俘获说的观点认为,地球不断把进入自己轨道的物质吸积到一起,久而久之,吸积的东西越来越多,最终形成了月球。
这一假设认为,太阳系演化早期,在星际空间曾形成大量的“星子”,星子通过互相碰撞、吸积而长大。星子合并形成一个原始地球,同时也形成了一个相当于地球质量0.14倍的天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月全食的形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