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不能吃什么吃什么药最好

孩子得了手足口病吃什么药好?_育儿心得_育儿_太平洋亲子网
孩子得了手足口病吃什么药好?
11:22:11出处:作者:佚名
  到底小儿吃什么药?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儿童传染疾病,而且手足口病可以通过飞沫传播,所以幼儿园常常是手足口病传播的重要场所。家长和幼儿园老师应该及时发现手足口病,尽快治疗。  手足口病是一种小儿常见的传染病,西医目前尚无理想的特效药物。中医院的医生们以清热解毒、凉血去湿、调脾助运、养阴生津为治法,将长期行之有效的经验散剂加以、补充,最终筛选出三散联合应用。经临床2000余例患儿应用,达到了症状迅速减轻、病程明显缩短、治愈率高的可喜疗效。  小儿手足口病是上世纪80年代新发现的一种发疹性传染病,年龄一般在5岁以下,尤以多见,夏秋季节易于大范围流行。此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手、足、口腔黏膜出现疱疹或溃疡。中医师认为,尽管小儿手足口病历代中医典籍未曾记载,但根据辨证应将其列为温病的范畴,病机是风热病毒蕴于肺、心、脾、胃,蒸腾气营所致,病邪在卫气营之间。故治疗应以消热解毒、运脾养阴为总则。  在此认识的基础上,家长可以选用羚凉通散和平脾羚散,两大散剂类型又各含有三个不同药物组成的散剂。在风邪犯肺、心脾蕴热型的急性期,证见手足、口腔黏膜疱疹或溃疡,色红,发热,口渴,便干溲黄,舌质红苔黄,脉浮数。以清热解毒、凉血去湿为主。采用羚凉通散,主要成分为双花、连翘、、大黄、石膏、防风、荆芥、黄芩等。  在脾胃失运、阴虚火热型的恢复期,证见手足、口腔黏膜疱疹散在或消退,身热渐退,口唇干燥,食欲不振,舌红少津,脉细数。治法以调脾助运、养阴生津为原则。采用平脾羚散,主要成分为陈皮、厚朴、神曲、羚羊角、芦根、麦冬、苍术、砂仁等。  两期均以三种散剂互相配伍,共奏清热解毒、利湿之功,使热去疹自退,脾运正常,虚火自灭,养阴津自生。
扫一扫关注亲子网微信
您身边的孕育好帮手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相关知识点
||||||||||||||
PCbaby向你推荐> 正在查看:宝宝得了手足口病基本治好了还要再吃药巩固一下吗?
宝宝得了手足口病基本治好了还要再吃药巩固一下吗?
咨询标题:宝宝得了手足口病基本治好了还要再吃药巩固一下吗?
患者资料:匡速攘性别:女年龄:25岁时间: 11:54:14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
宝宝手足口一周,目前已经好转,嘴里没有溃疡,手上脚上没有疱疹,还需要在吃药巩固一下吗?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
手足口病好了还要继续吃药吗?
希望提供的帮助:
宝宝得了手足口病基本治好了还要再吃药巩固一下吗?病例/检查单/图片:
疾病资料仅医生及患者本人登陆后可见
大成皮肤网友情提示:
请拍照上传病例/检查单,以便医生了解病情,给出就诊建议。
[ & ]最新相关问题:
医生回复:
病情分析:你好,宝宝的病情已经康复了,看来没什么问题了。
指导意见:建议没有必要了,如果吃的话可以吃点抗病毒的药物双黄连口服液。
参考资料:大成皮肤网
(大夫提醒: 因不能面诊,无法全面了解病情,具体就诊请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特邀林医生
医生回复:
问题分析:你好,是一种病毒感染性的疾病,出皮疹的时间并不是一天就可以出完的。在没有并发症的前提下,一般一周即可治愈的。
意见建议:建议你注意孩子有无发热,咳嗽,精神不佳等表现,如果有,请立即去医院就诊,如果没有,在家口服药治疗即可。并注意饮食清淡,多喝水,禁止剧烈活动。
(大夫提醒: 因不能面诊,无法全面了解病情,具体就诊请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医生回复:
病情分析:你好,注意隔离,防止交叉感染,注意口腔护理,适当退热,
指导意见:给予抗病毒治疗如板蓝根,清开灵,蒲地蓝等,口服希克劳,孚美等预防感染,多喝水。
(大夫提醒: 因不能面诊,无法全面了解病情,具体就诊请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 相关回复
医生分析:病情分析:你的情况一般考虑是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症状。
指导意见:建议口服利巴韦林同时外涂阿昔洛伟软膏,禁忌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海鲜等。
医生分析:病情分析:您好!有这种情况,我建议您带小朋友早日去正规医院的儿科查看,此病在夏季和初秋是高发,而且是传染病,可以通过唾沫,粪便,甚至间接接触都有可能传染,很容易传染给其他小朋友。除了有强的传染性以外,此病还有可能会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医生分析:病情分析:如果确定是手足口病,那么就是建议使用抗病毒药物,对症治疗,一般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感染引起,很多宝宝都是会有发热症状的,你家宝宝即便没有发热也需要治疗
指导建议:可以口服阿昔洛韦颗粒或是利巴韦林颗粒,同时注意清洁口腔,避免宝宝抓破疱疹。注意隔离,多饮...
副主任医师
提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本网站敬告网民:身体若有不适,请及时到医院就诊。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审核
Copyright (C)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户服务热线:7手足口病怎么治疗
1、普通病例治疗(1)加强隔离:避免交叉感染,适当休息,清淡饮食,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2)对症治疗:发热、呕吐、腹泻等给及相应处理。(3)病因治疗:选用利巴韦林等。2、重症病例治疗(1)合并受累的病例:① 对症治疗:如降温、镇静、止惊(地西泮、苯巴比妥钠、水合氯醛等);② 控制颅高压:限制入量,给予甘露醇脱水,剂量每次0.5-1.0g/kg,Q4h-Q8h,根据病情调整给药时间和剂量,必要时加用呋塞米;③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每次1g/kg*2次或每次2g/kg*1次;④ 酌情使用糖皮质激素:甲泼尼龙1-2mg/(kg·d),分1-2次静脉滴注。重症病例可以短期大剂量冲剂疗法:甲泼尼龙15-30mg/(kg·d),3天后减量为小剂量;⑤ 呼吸衰竭者进行机械通气,加强呼理。(2)合并呼吸、循环系统受累的病例:① 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② 建立静脉通路,检测呼吸、、血压及血样饱和度;③ 呼吸衰竭时及时气管插管,使用正压机械通气,根据血气分析随时调整呼吸参数;④ 必要时使用血管活性药物、丙种球蛋白。
中医讲究辨证治疗,对急性期出现低热或无发热,流涕,咽红疼痛,或纳差恶心,可用“银翘散”方剂。高热持续,口腔、手足、臀部、四肢分布稠密,可用“清瘟败毒饮”方剂。对出现高热不退,频咳气急等并发症,可用“己椒苈黄丸合参附汤”方剂。在疾病康复期,对于口干咽痛的孩子可在沙参麦冬汤方剂里,加生地黄、芦根养阴生津,清热润咽。如果孩子口腔出现疱疹,则可采用霜、冰硼散、锡类散,任选1种,涂搽口腔患处。手足疱疹严重者,可用如意金黄散、青黛散,任选1种,麻油调,敷于疱疹患处。
1、临床分期根据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将肠道病毒71型感染分为5期。第1期(手足口出疹期):主要表现为发热,手、足、口、臀等部位出疹(斑丘疹、丘疹、小),可伴有、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个别病例可无皮疹。此期病例属于普通病例,绝大多数病例在此期痊愈。第2期(受累期):少数肠道病毒71型感染病例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多发生在病程1-5天内,表现为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烦躁、肢体抖动、急性肢体无力、颈项强直等脑膜炎、脑炎、脊髓灰质炎样综合征、脑脊髓炎症状体征。脑脊液检查为无菌性脑膜炎改变。脑脊髓CT扫描可无阳性发现,MRI检查可见异常。此期病例属于手足口病重症病例重型,大多数病例可痊愈。第3期(心肺功能衰竭前期):多发生在病程5天内。本期病例表现为、呼吸增快,出冷汗、皮肤花纹、四肢发凉,血压升高,血糖升高,外周血白细胞(WBC)升高,心脏射血分数可异常。此期病例属于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危重型。及时发现上述表现并正确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第4期(心肺功能衰竭期):病情继续发展,会出现心肺功能衰竭,可能与脑干脑炎所致神经源性肺水肿、循环功能衰竭有关。多发生在病程5天内,年龄以0-3岁为主。临床表现为心动过速(个别患儿心动过缓),呼吸急促,口唇紫绀,咳粉红色泡沫痰或血性液体,持续血压降低或休克。此期病例属于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危重型,病死率较高。第5期(恢复期):体温逐渐恢复正常,对血管活性药物的依赖逐渐减少,神经系统受累症状和心肺功能逐渐恢复,少数可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状。2、重症病例早期识别肠道病毒71型感染重症病例诊疗关键在于及时准确地甄别确认第2期、第3期。下列指标提示可能发展为重症病例危重型:(1)持续高热:体温(腋温)大于39℃,常规退热效果不佳。(2)神经系统表现:出现精神萎靡、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站立或坐立不稳等,极个别病例出现食欲亢进。(3)呼吸异常:呼吸增快、减慢或节律不整。若安静状态下呼吸频率超过30-40次/分(按年龄),需警惕神经源性肺水肿。(4)循环功能障碍:出冷汗、四肢发凉、皮肤花纹,心率增快(&140-150次/分,按年龄)、血压升高、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2秒)。(5)外周血WBC计数升高:外周血WBC超过15×109/L,除外其他感染因素。(6)血糖升高:出现应激性高血糖,血糖大于8.3mmol/L。可疑神经系统受累的病例应及早进行脑脊液检查。肠道病毒71型感染重症病例甄别的关键是密切观测患儿的精神状态、有无肢体抖动、易惊、皮肤温度以及呼吸、心率、血压等,并及时记录。3、治疗要点肠道病毒71型感染重症病例从第2期发展到第3期多在1天以内,偶尔在2天或以上。从第3期发展到第4期有时仅为数小时。因此,应当根据临床各期不同病理生理过程,采取相应救治措施。
相关知识点
相关专家解答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出疹性疾病,绝大多数孩子为轻症的手足口病,即仅仅表现为皮疹、口腔炎,有时伴有发热。该病有自限性,通常1周左右症状完全消失,不会留下后遗症。如果手足口病的孩子出现下列情况提示有危重症可能,应及时就医。
1.精神萎靡、烦躁不安或者嗜睡;
2.频繁惊跳或肢体抖动;
3.肢体无力、瘫痪;
4.面色苍白、心率增快、四肢冰凉、皮肤出现大理石样花纹;
5.呼吸困难、频率明显加快或减慢,呼吸变浅、节律不规则等;
6.高热(体温大于 39℃)持续不退超过4小时,即使服用退热药并做好物理降温仍效果欠佳。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出疹性疾病,绝大多数孩子为轻症的手足口病,即仅仅表现为皮疹、口腔炎,有时伴有发热。该病有自限性,通常1周左右症状完全消失,不会留下后遗症。如果手足口病的孩子出现下列情况提示有危重症可能,应及时就医。
1.精神萎靡、烦躁不安或者嗜睡;
2.频繁惊跳或肢体抖动;
3.肢体无力、瘫痪;
4.面色苍白、心率增快、四肢冰凉、皮肤出现大理石样花纹;
5.呼吸困难、频率明显加快或减慢,呼吸变浅、节律不规则等;
6.高热(体温大于 39℃)持续不退超过4小时,即使服用退热药并做好物理降温仍效果欠佳。
相关网友问答
相关词条712
联系编辑:吴佳子
联系邮箱: .cn (#改为@)
联系电话:020-8}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手足口病 阿昔洛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