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生病后该怎么调养脾胃身体

小儿感冒及补脾的方法
我最近正在当归中医学堂学习中医智慧育儿。所学内容实用简单,是每一个为人父母都可以掌握的。简单的方法,就可以让孩子减少得病的痛苦,这就是中医的智慧吧。正所谓治未病不治已病,就是让我们能在得病之前将苗头就去除。这等好东西必须分享给大家,让我们的宝贝们以后能不打针就不打,能少吃药就不吃,当然更重要的是远离无谓的抗生素治疗。
我今天发给大家的仅是感冒症状的第一阶段的防治,接下来我整理好后面的三个阶段都会发给大家。后期还会学习对咳嗽、脾胃调理,推拿等。待我一一整理后发给大家。另推荐一个,让大家了解一下当归中医学堂。
小儿感冒的症状与防治
&授课讲师:罗大论博士
讲师介绍: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在读博士后。曾任北京电视台《养生堂》节目主编,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嘉宾,主讲《大国医》、曾出版《阴阳一调百病消》、《这才是中医》、《神医是这样看病》等书。
第一课:幼儿感冒
基础理论:感冒的因由
无论大人还是小孩,感冒的原因都是因为受外邪所致。外邪在中医里是指:寒、风、暑、湿、燥、火。这些外邪进入身体都会导致经络障碍引起感冒。举例说明:在经络运行通畅时,人的身体抵御外来的病菌能力就会很强,当受到50个病毒敌人来攻打我们身体时,经络原本可以输送100个将士去攻打病毒,但现在力量不够了只能输送20个将士去打仗,结果一定是惨败的。所以在外邪刚进入身体时,就要赶紧把它们赶出去,否则病毒将趁机而入造成感冒更加严重。
感冒的第一个阶段:外寒阶段
定义:受外邪侵犯,经络运行开始缓慢。
症状判断:清鼻涕、痰清或少、打喷嚏、身体觉得忽然发冷、后脑勺部分疼痛、皮肤发紧、小孩手脚冷。
处理方法:应尽快让身体经络暖起来,恢复经络运转。此时的症状持续时间段可能会在十几分钟或1到两天之内,因个体不同此症状持续时间也不同。但一定要抓紧这段时间进行处理,避免外邪进入身体让感冒加重。
用药:药食同源的方法,葱白水、淡豆豉水、紫苏叶水、紫苏叶泡脚、酸辣汤等所有一切能让身体快速热乎起来的方法皆可。另需注意的是,发汗后喝碗热粥,温胃气。肚子里有食物了,身体才能有能量去恢复。
各位亲们:
第一阶段大家都看到了。其实只要是抓住孩子所表现出来的状态,利用好方法,感冒就会被消灭在萌芽。我亲身经历用紫苏叶帮阿麦解决过问题,当然我自己也常在感冒初期利用各种通经络方法驱除外邪。在这里分享一下用紫苏和其它的方法:
紫苏一小撮,标准时用手指捏一点放入锅里加水开锅后3分钟左右即可。紫苏水要趁热喝,孩子不喜欢喝可以加一些冰糖。喝这个时候最好能持续喝上几次,直到不流鼻涕为好。另外,配一碗白粥补充身体能量。
葱白水:取带葱须一小节加姜片同煮,开锅煮3分钟左右即可。同样趁热服用。一点多次代茶饮。
成人可用的方法有很多,只要是让身体暖起来即可。
感冒的第二个阶段:外寒里热阶段
定义:外寒化成内热。这个阶段是小儿感冒最常见阶段,一般父母不懂得在外寒阶段驱除寒邪,促使外邪由表入里孩子开始感冒加重。此阶段身体外寒和内热同存,两敌在身体相交打仗。
症状判断:
咽的位置在两腮旁。这个部位疼是细胞感染,应考虑扁桃体炎。如果此部位肿疼就需要就医使用抗生素干扰治疗。因扁桃体发炎引起的发热会造成其它病症。不得延误。
喉:在喉结位置,此部分疼痛为病毒性疼痛。可考虑中医保守治疗。
清黄相间。切记外寒化热的鼻涕是,早上也许是清的,因为一夜身体机能得以恢复,病邪处于弱势,此时身体仅表现为外害症状。可到了下午,身体阳气减弱身体抵抗外邪能力减小寒气化为内热出现黄鼻涕。
舌边都是红的
舌苔白厚 痰湿重
用药原则:外寒的症状对应温热药;里热的症状对应凉药
药店成药选药的原则:现在不论在医院就医或药店购药的病患多是处于外寒内热阶段,所以医院或药店所用于治疗感冒的药品也多针对此类病症。但做为家长为孩子选药时需留意药品成分中是否包含如下内容,如已包含就认定为可散外寒还可清热的药品。(不是包含所有的,是其中几种。)
麻黄、苏叶、防风、荆芥、柴胡
生石膏、双花、连翘、黄芩(肺热)、鱼腥草(肺热)、薄荷、射干
用药:可选择小柴胡颗粒、同仁堂的小儿感冒颗粒。这两种药都可对症外寒内热的情况。在服用小柴胡颗粒时配用双黄连口服液。
用药指导:在已出现发热症状时,38.5°一下可以考虑不处理。到39°时需要进行干预,可选用上述药物,并配生石膏粳米汤。做法如下:
生石膏10g、粳米10g,同煮。煮到米熟即可,给孩子喝汤。不是一次将所有的喝完,分次分量服用。
生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收敛生肌。但此药为寒凉药对脾胃有刺激作用,配粳米温胃养护的作用。生石膏为颗粒结晶状。
小柴胡颗粒:选用大药厂生产的,最好药的口感微辣带甜。
感冒的第三个阶段:内热阶段
&& 定义:外寒完全化成里热。
&& 症状:咽喉红肿、舌头和舌质红,脉跳的和那块(体温上升1度,脉搏跳动快10下),尿黄,大便干燥或腹泻,发热或出现抽动,胸痛,咳嗽的声音从胸腔发出。
&& 处理建议:完全化成内热证明感冒症状已经很长时间了,家长都没有予以关注。这样的情况不是非常多见,并且化内热也分为轻和重两个阶段。如孩子的确已经外寒化为内热了,最好的方法及时就医不能耽误。
&& 用药建议:清里热用凉药。可用银翘解毒丸。
感冒的第四个阶段:最后到外寒阶段.
&& 定义:孩子感冒恢复期间退烧了,身体正气充足了,开始向外排外寒,感冒的症状又回到外寒阶段。此时家长有两种表现,觉得感冒快好了可以不管了,另外一种觉得是感冒又反复了。实时上这个阶段是最重要的,如不做处理孩子可能会很长时间鼻子不舒服或伴随长时间的咳嗽。
&& 症状:这个时候症状与第一阶段相同。有清白鼻涕,鼻音重,咳嗽。
&& 处理建议:与第一阶段类似。用苏叶、葱白继续排外寒;如咳嗽配橘红喝水。
&& 最重要的收尾:强健孩子脾胃。只有脾胃得以恢复强壮了,才能真正让身体康复起来。(脾胃部分内容将在之后脾胃课程笔记中说明。)
引起感冒的其它情况
&& 寒湿感冒:多发生在夏天,外面天气潮湿身体内在也会变得水湿泛滥。在加上空调的使用,身体内其实是很寒凉的在加上水湿和外面的暑热,这些都会导致小朋友们感冒。
n& 症状:上吐下泻、头疼、恶心、肚胀
n& 处理建议:头疼、呕吐时用藿香正气水放姜片配热水服用;如是腹泻肚子疼,用藿香正气丸治疗,此丸是针对下焦所用。
小孩最好不吃或少吃凉的饮料,雪糕,西瓜等增加身体内寒湿的食物。
&& 暑湿感冒:这一般发生在天特热,家里没用空调。身体里面外面都特热的时候会出现。
n& 症状:头晕、发热、肚子胀、舌苔满、吃不下去东西、尿黄、热的症状明显。
n& 处理建议:麦仁、白寇、薏仁、配法半夏、厚朴、竹叶代茶饮。
&& 食积:吃某种东西过多,引起脾胃无法运化,从而影响经络运行。这种夹食积的感冒也非常常见。
n& 症状:舌苔厚,舌苔中间有块后台,嘴里有口气。
n& 处理建议:焦三仙(焦麦芽、焦神曲、焦山楂)或用山楂丸。在处理任何感冒症状时都用点化食积的药是非常好的。
第二课:咳嗽
中医观点:见咳休止咳
咳嗽起因:外感引起的咳嗽,对症感冒治疗阶段的咳嗽。
外寒阶段的咳嗽
用药建议:可用外寒阶段的药,加橘红。橘红治表症,散风寒。成药可选择通宣理肺口服液,此药的成分多是温药。
外寒里热阶段的咳嗽
用药建议:治疗感冒药,加化痰清肺热。包括浙贝母、枇杷叶。成药科选择,止咳橘红口服液。
里热阶段的咳嗽
用药建议:咳嗽的声音是从胸腔内发出来的时候,急支糖浆,针对咳喘。
症状:感冒恢复阶段的感冒最常见,症状为轻咳有清鼻涕,咳嗽不断。
用药建议:中药可用上嗽散,前胡3g,荆芥3g,陈皮(橘红)3g、桔梗3g、百部3g、甘草3g、紫菀3g。此药温肺使寒气向外走,可配双黄连同用。治疗肺经上的药不能熬时间长了,开锅10分钟即可,切记药量不能大。成人可用6g。
咳嗽起因:燥邪咳嗽
凉燥引起的咳嗽:入秋以后白天晚上温差会拉大,这个时候人体精液开始收敛,空气开始干燥。这个阶段幼儿贪凉很容易因温度变化开始咳嗽,此阶段处理方法同外寒咳嗽相同。用紫苏叶煮水可配姜。
温燥引起的咳嗽:正当夏秋之交,时值长夏主令,阳热下降,湿热熏薰,水气上腾,潮湿充斥。
症状:津液受伤,想喝凉水,脉快,经络不通。
用药建议:滋补津液,清凉方法。石斛、沙参、麦冬、生地各6g 配枇杷叶。如,温燥干咳,鼻子有火克用秋梨膏;川贝炖梨用在内火大,热秋天燥时使用。
回到凉燥咳嗽: 在冬天快到的时候,秋之寒气者则发为凉燥。肺脏娇嫩,喜清肃濡润,既不耐热,更不耐燥,燥邪干涩,能伤肺灼津。若小儿为燥邪所伤,可致津伤液耗,肺伤气逆,肃降无权,发为干咳痰粘等证。
症状:痰白、鼻涕清
用药建议:同外寒方法(止嗽散、橘红泡水、紫苏叶、葱白水)
昨天我的中医课程已经结束了。受益匪浅。今天开始整理笔记,供大家参考。感冒和咳嗽主要致病原因还是孩子身体体质不好所引起的。如果能彻底的将身体调理好呢,关键是调脾。在中医五脏与五行之中,脾为中土,是身体最重要的部分。脾虚身体则虚。对于孩子更是如此,孩子的除了感冒发烧,多是来自脾胃之病。所以调脾是不可不学的。
第三课:补脾
《素问·评热病论》:邪气所凑,其气必虚。
《素问·刺法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正气所内邪不可干。
什么是正气:中医说的正气,即指气血精液。人的气血精液充足了能够抵抗外邪入侵,自然就会少得病不得病。
正气作用:有两个方面:一是抗御外邪,防止病邪侵入,或发病后驱邪外出;二是自身调节,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维持体内生理平衡,或对病后损伤组织的修复,使人体恢复健康。
正气从哪里来:肺主皮毛,脾主肌肉。皮肤的厚薄,肌肉的坚弱与肺脾二脏关系密切。肺的主要功能是将身体营养物质发配到各个地方,有传输的作用。《灵枢·本藏》中说肺主气属卫,“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者也。脾主肌肉,为气血生化之源。脾是肺的母亲,薄皮弱肉者,常为脾肺气虚者,其卫外功能减退,故易感邪而生病。皮厚肌肉坚者,多为脾肺健旺,气血充足者,故其防御能力强,病邪难于侵入,故多不发病。所以说脾不好则肺衰,脾气足而肺强,肺强的人身体才能健壮。
脾的功能:
脾主水,主要作用和胃是不相同的。胃主消化食物,而脾作用是运化,将食物运输到需要的地方。脾还主升清降浊,精细物质升到全省。脾从左升,胃从右降,肝随脾升,胆随胃降。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在液体方面和涎液关系必较密切,在脾虚时易发生流涎现象。
脾分阴阳:
任何脏器都分阴阳和气血的。
脾阳与脾气的关系:脾阳不足其脾气必然不足。脾气不足中气下陷,成人表现为脱肛、子宫下垂,老人多出现嫌脏问题,一身阳气不足,营卫之气若容易受寒得病。
脾阳虚症状:大便前硬后稀,大便中有未消化的食物。面色晄白,没有光惨白。或者面色暗,水湿重,小孩鼻子一下的脸色便黑。饭后肚胀,动则气喘,不好好吃饭,动则自汗,怕冷,说话无力或不爱说话,大便溏泄或大便后段不成型。舌头颜色淡,上面有水液,有齿痕,舌苔若有若无,眼睑红肿。
处理思路:八珍糕思路
八珍糕来源:明朝御医的名方,然后盛于清朝宫廷,据清宫脉案及用药簿记载。此药方是阴阳双补,针对脾阳虚者更适用。
药方配伍:
太子参、白术、茯苓、薏仁、三药、莲子肉、芡实、白扁豆。可直接煮水喝,也可成粉熬糊糊吃。不建议买成品服用,药效不佳。此方剂功效在于
:消食化积,补阳,祛湿,补脾,升清降浊。
服用时间:在感冒后期马上要好的时候吃几天即可。小孩最好吃个5付即可。日常保健时最好不要经常服用此药,可做偶尔调理只用
第三课:补脾之二-脾阴虚
脾阴虚:多由饮食不节,如恣食辛辣、香燥,酗酒等,导致火气伤中,耗伤脾阴,或积郁忧思,内伤劳倦等,使虚火妄动,消烁阴津,暗伤精血,从而损及脾阴,或因肾水亏乏,不能滋脾而致脾阴不足,此外,湿、火、燥等邪气久羁中州,或长期妄服刚燥辛烈之晶等,亦可导致脾阴亏损。其证常见食少腹胀、腹痛消瘦,便结尿黄,嘴唇鲜红,干裂有血痕。舌头鲜红有芒刺,舌苔薄或没有,大便干燥或便秘,手心脚心发热,心烦气躁,睡觉爱出汗,翻滚渴饮不多、低热、舌红;并伴其脏腑虚衰症状。
处理思路:滋脾阴
药方配伍: 山药9、莲子肉9、芡实3、薏仁9、沙参6、麦冬6、石斛。如舌头很红,加生地9,有食火配竹叶6。
为什么会脾虚:孩子脾虚一般都是运动量少、喝冷饮、吃油腻食物过多;成人就是缺乏锻炼,经络不通畅,另外一个原因是水湿过重。
解决脾虚的最好的方法是:多晒太阳让气血运动起来,多运动。
脾属土,五官对应口,味喜甘淡、情绪主思考、其液在涎、其华仔唇、所主胜在在肌肉、主要功能是统血。
中医认为脾为中土,是身体最重要的部分。
再说对于孩子日常饮食如何调理脾。不论是脾阴虚还是阳虚,在调理脾的时候最重要的是饮食甘淡。上面我所写的,脾对味道是喜欢甘淡的。这里说的甘是,五谷嘴嚼后的甜,淡就是味道清淡。但遗憾的是,现代人无论南方北方人口味已经全变了,没有辣的就吃不下饭,没有肉就跟没吃一样。如此改变脾胃自然就会出现各种问题。所以我们对待孩子的日常饮食调理,以甘淡之物伺候就没有错了。什么食物是这类属性呢。最简单就是五谷杂粮和一切属黄色的食物,最好的就是玉米、红薯、南瓜、小米、土豆。
当然我们还要告诉孩子什么是好的食物,什么是不能吃的。很多孩子只喜欢吃肉,身体不接受别的食物,这样的孩子未来再调理让他营养均衡就比较难了。三岁前不仅决定孩子成长方向,还是决定他饮食习惯的关键阶段。
解决水湿重的方法:
绿豆汤:水开后放入绿豆煮10分钟即可。
薏仁、赤小豆汤:赤小豆要熬煮时间长,生薏仁粉不可单独吃要煮熟吃。
荷叶:清热祛暑湿
竹叶:清热利小便
赤小豆冬瓜汤:冬瓜不要去皮,去皮的冬瓜没有祛湿的作用。可以加杏仁核百寇仁振奋脾胃之气。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爱生病的小孩子要如何调理身体好?
爱生病的小孩子要如何调理身体好?
健康咨询描述:
孩子的体质一直是比较不错的,可是最近我发现孩子爱生病,一些小病反反复复的也不见改善,足足一个月的时间了,一直在给宝宝接受药物治疗,可是没有一点作用,不晓得要如何调理身体会比较好。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爱生病的小孩子要如何调理身体好?
其他类似问题
医生回复区
刘医生医师
擅长: 儿童、孕妇、男性生殖等方面。
帮助网友:24761称赞:1442
&&&&&&你好,锌缺乏与免疫力低下有着很直接关系。建议你带孩子到正规医院做检查,明确病因,对症治疗,生活中含锌高的食物包括牡蛎、海产品、动物肝、牛肉、紫菜等,家长可给免疫力低的孩子调制出易消化吸收的补锌菜谱,如果缺锌比较严重,可服用高吉星片、高吸收的补锌制剂及时改善,避免缺锌耽误孩子健康成长。另外,锌来源于鱼、蛋、肉、禽,全谷、麦胚、乳酪、坚果、豆、酵母等。
帮助网友:28291称赞:105
&&&&&&你好,1、缺乏锻炼:孩子平时很少参加户外活动,而缺乏必要锻炼的儿童,身体状况往往比较差.2、缺乏营养:缺乏均衡营养的小孩,会同时缺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钙的儿童很容易感冒,因为这类孩子体内蛋白质不足,所以形成的抗体也少.缺钙的孩子往往缺乏维生素D。
参考价格:20.1
参考价格:16.5
参考价格:0
您可能关注的问题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1. 本品用于由于锌缺乏症引起的小儿神经性厌食、...
参考价格:¥28
本品用于治疗因缺锌引起的生长发育迟缓,营养不良,...
参考价格:¥58
下载APP,免费快速问医生热门推荐:
  宝宝因为抵抗力较差,小痛小病都是难免的,有的孩子爱动,容易出汗,有的孩子睡觉喜欢踢被,喜欢翻滚,所以感冒是宝宝最常见的问题。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一位能干的妈妈根据自己的宝宝养育经验加上各种学习途径整理出了一些方法,希望对大家有用噢。
  一直很健康的孩子突然不舒服了,爱打喷嚏、流清鼻涕,不想吃饭或吃饭后很容易呕吐,明显地没精神,都说明孩子感冒了。其实,家长只要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孩子在刚刚感冒的时候,都会在不同程度上有上述症状,如果在这个时候家长及时处理,孩子的感冒就能很快控制住,不会发展到发高烧不退、咳嗽不止的地步。孩子的感冒多数都是受凉引起的。晚上蹬被子、白天衣服穿得少、玩耍时脱衣服多了没及时穿上、坐在冷地上时间久了、没穿鞋光脚走路、吃寒凉的食物多了或贪吃过多的冷饮等,都会导致孩子受凉。家长及时、正确的处理是治愈早期感冒的关键。既然孩子感冒多数是受凉引起的,那么家长只要找到孩子受寒凉的原因并及时祛除,孩子就能快速痊愈,但遗憾的是,很多家长看到孩子不舒服了,首先想到的是给孩子吃药,如果感冒是受凉引起的,你不想办法祛除病因,而是让孩子继续受凉,那么孩子很快就会发展成咳嗽、发烧了。
  1.家长应该摸摸孩子的小手、小脚,如果孩子有上述症状时,手脚又发凉了,就可以按如下方法进行处理:
  (1)1岁以内的孩子可以喝红糖水,红糖性温,能祛寒,一天给孩子喝2~3次,每次用半勺红糖冲温水就可以了。
  (2)1岁以上的孩子可以适当加一片生姜,3岁以上加两片,再加上半勺红糖,煮成生姜红糖水给孩子喝,一天2~3次。
  (3)晚上睡觉前给孩子用温水泡泡小脚,大人可以用手摸摸孩子的头,只要孩子微微出点儿汗就可以了。如果孩子手脚凉得厉害,可以用艾叶水泡脚,只取小半把艾叶煮水给孩子泡,泡到孩子出汗就可以了。泡完脚一定要让孩子多喝温开水,尽早上床休息,增加睡眠的时间是治愈早期感冒的重要保证。只要是喝生姜红糖水祛寒,就说明孩子内热大,所以家长必须同时给孩子多喝温开水,让孩子大量地喝水,多排尿,不管是西医说的病毒引起的感冒,还是中医说的虚火大引起的感冒,都能随着一次次尿液的排出而减轻。不要小看这一杯杯的温开水,哪怕是传染病引起的孩子不适,只要能让孩子多喝水,都能明显减轻病情。
  (4)孩子明显不舒服时,饮食的调理很重要。因为孩子一生病,胃肠的消化吸收能力会变虚弱,这时只能给孩子吃一些清淡的东西,而且各种食物除了新鲜外,还一定要烧得烂、软。有的家长认为孩子生病了就该补一补,其实孩子正在发病的时候是不能补的,特别是鱼、虾,很容易引起发热。这时最好只给孩子吃利于消化的肉汤、菜汤、稀饭、面条,不但减轻了消化系统的负担,也利于身体的康复。
  (5)如果第二天孩子还有些不舒服,手脚仍是凉的,家长可以继续按上述方法去处理。等孩子没有明显的不适了,再给孩子吃鳝鱼和炖得很烂的牛肉,对增强体质很有好处。
  (6)孩子不舒服时,固元膏仍然可以吃,一天两次,一次小半勺,夏天的时候要少吃。
  2.当孩子有明显的感冒症状,但小手、小脚不发凉,舌苔也不发白时,家长应该给孩子多喝加一点点盐的淡盐水,每天帮孩子捏脊10~15遍,捏脊后再让孩子多喝温开水,晚上给孩子泡脚,发汗,然后搓脚心50下,能降虚火。同样,这种情况下也要让孩子早点休息,饮食要清淡,不能吃鱼、虾,固元膏也暂时停吃。
  经过以上的处理,孩子早期感冒的症状都会很快得到控制,只要孩子不再继续受凉,不适在一两天内就可以完全消失。
  家长在孩子每次生病时都要及时总结经验,为什么孩子会生病,为什么这次能很快控制住。只有找出孩子患病的规律,尽量避免各种可能的致病因素,才能让孩子少生病或不生病;孩子患病后,家长及时而正确的处理,可以大大缓解孩子的病情,减少痛苦,坚持下去,孩子必然能在家长无微不至的呵护下健康成
  长。感冒就发烧,遇到这种情况,大人通常是赶紧把孩子往医院送,又是打针,又是吃药。
  其实,只要孩子发热时精神不是很差,温度没超过39.5℃,家长也可以自己处理。孩子发烧有个规律:如果发烧时手脚冰冷、面色苍白,则说明孩子的体温还会上升;而如果孩子手脚变暖,出汗了,就说明体温不会再地上升。家长遇到孩子发热时的处理方法有以下几种:
  1.一岁半以内的婴幼儿,前囟门还未完全闭合,家长可以在孩子睡着后,用手心捂住孩子的前囟门,一直捂到孩子的头微微出汗,这时再看小婴儿,鼻子通了,呼吸平稳了,温度也降下来了。这时,家长再把宝宝叫醒,多给喂一些温开水或红糖水,宝宝很快就能恢复如初。我儿子一岁前有几次感冒发烧都是用这种方法治好的,最短的一次只用了15分钟,最长的一次捂了一个半小时,我的手都麻了,才见儿子头上冒汗。所以在给宝宝用手心捂前囟门时,家长千万不要着急,最好是由孩子爸爸来操作,男士的热量大,宝宝容易出汗。
  2.多数孩子还是受凉感冒引起的发热,发热时手脚发冷、舌苔发白、面色苍白、小便颜色清淡,家长可以用生姜红糖水给孩子祛寒,效果是不错的,如果生姜红糖水里再加上2~3段切成一寸长的葱白,效果会更好。若孩子怕辣,可以在给孩子煮的稀饭里面加上两片生姜、两段葱、几滴醋,煮好后,去掉姜、葱,喂给孩子吃,能祛寒、发汗,退热的效果不错,孩子也愿意吃。家长可以一天给孩子喂2~3次,孩子退热后就不要加葱了,舌苔不再发白时,姜也可以不放。
  3.如果孩子发烧时手脚不冷,但面色发红,咽喉肿痛,舌苔黄或红,小便颜色黄、气味重,眼睛发红,则说明孩子身体内热较重,就不能喝生姜红糖水了,家长应该让孩子大量喝温开水,也可以在水中加少量的盐,冲成淡盐开水给孩子喝,能消内热。孩子只有大量喝水,多解几次小便,让身体的内热随着尿液排出,体温才会下降,上火的症状也才会好转。
  4.如果孩子白天、晚上都发热,则说明体内有内热或炎症,家长可以用苦瓜切成薄片,取10片,加水煮5~10分钟后给孩子喝,一天2~3次,到孩子白天不发热时,就不要再喝了。同时尽量给孩子多喝水,吃新鲜的水果,饮食要相对清淡,不能吃鱼、虾,只能吃其他肉类及蔬菜。
  5.如果孩子白天体温正常,一到傍晚就升高,到早晨又退热,说明孩子发热是身体内寒重及亏虚引起的,这时仍要给孩子喝生姜红糖葱水,最好再配合艾叶水泡脚祛寒,而且可以让孩子喝肉汤和淡淡的鸡汤,固元膏可以一天吃2次,一次小半勺,给孩子及时补充营养,同时让孩子多喝水。
  6.对于2岁以上的孩子,家长可以帮孩子按摩。先搓孩子的脚心,把热往下引,等脚搓热了,再搓小腿,上下来回搓,把小腿搓热后,再搓孩子的小手、胳膊、后背和耳朵,最后搓孩子头顶正中的百会穴。家长在帮孩子按摩时不可太用力,要轻轻地搓,搓的速度不能太快,要一下一下慢慢地搓,不能着急,一边搓,一边让孩子多喝些温开水。如果孩子烧还不退,可用温水把孩子全身擦一遍,用毛巾把孩子的皮肤擦红、擦热,让孩子的身体自行散热。如果孩子还是手脚发凉,则说明受寒较重,家长可连续给孩子多喝几次生姜红糖葱白水,这样处理后,孩子多半都能降温。
  家长们需要注意的是,喝葱姜红糖水加按摩治疗发热时,要先喝葱姜红糖水,而后再按摩。有一次,一个5岁的男孩因吹空调受凉感冒发热,我教给他妈妈这种方法。过了3天,孩子的妈妈来找我,她说,按照我的方法给孩子按摩后,孩子的烧就退了,即使一天连续发烧3次,按摩都能管用,可后来发现孩子有点儿喘,又赶紧带孩子去医院输液了。我问她,你给孩子喝姜糖水了吗?她说没有。我说,孩子明明是吹空调受凉引起的感冒,你应该首先给孩子祛寒,让孩子全身暖起来再按摩,如果只是单给孩子按摩,按摩多了,孩子就容易气虚,这样孩子体内有寒,同时咳嗽再加上气虚,自然就喘了。所以,家长一定要记住,孩子的经络是很通畅的,长时间的按摩只会造成气虚,只有在孩子喝了葱姜糖水、身体有了热量、已不太虚的情况下按摩,效果才会好,才不会有任何的副作用。按摩到最后,家长要再把孩子两只小耳朵搓热,并搓揉头顶的百会穴,这其实是一种补法,是提气的,放在按摩结束前,就是为了防止因按摩下肢过多造成的气虚。
  第二天的治疗非常关键,如果治好了,病情就不会再反弹,孩子也不会再发热了;但如果孩子体内的寒湿过重,还没祛干净,那么孩子会在下午以后又烧起来。
  第二天孩子醒后,家长要观察孩子的舌苔及尿液情况,如果舌苔白色很淡,或尿液颜色加深发黄,就不要喝姜葱红糖水了,只喝红糖水或温开水就可以。饮食上一定要清淡,多吃稀饭、面条、肉汤等,不要吃上火的鱼、虾、羊肉、山药、红枣。如果孩子不发热了,但精神不是太好、浑身没劲,家长可以给孩子煮鳝鱼汤或做红烧鳝鱼吃,让孩子多喝炖得很烂的肉汤、鸡汤,孩子的体力会很快恢复。
  如果第二天孩子的舌苔仍发白,尿还是清的,但不发热或有低热,这时就不要加葱,只用生姜加红糖煮水给孩子喝就行了,一天喝2~3次,白天的饮食同样要清淡。如果晚上孩子发热加重了,就加上葱,治疗的方法与前面说的一样。
  一般经过两天的治疗,孩子都会退热好转,接下来的就需要家长细心的护理,给孩子吃的菜肉一定要烧烂,不要太油腻,不要让孩子吃油炸的食品、膨化食品和炒货,孩子出汗多要及时补充水分、及时换干净的衣服,不要再让孩子受凉了。
  最后再强调一下,在孩子发热的过程中,喝水是很重要的,多喝水,多排尿,一是能消内热,二是能及时排掉身体内的病菌,有效缩短病程。
  上面说的是家长可以自行处理的小儿发热,但是有些情况是必须送医院的。孩子患感冒、发热后出现哪些症状应及时送医院呢?
  1.高烧39.5℃以上。
  2.孩子已不能喝水,或出现惊厥。
  3.孩子精神差,嗜睡或不易叫醒。
  4.孩子呼吸时有喉喘鸣声。
  5.感冒后孩子呼吸增快(2个月以下的小婴儿呼吸次数每分钟≥60次,2个月至1岁的儿童每分钟呼吸≥50次,1~4岁的儿童每分钟呼吸≥40次),可能引发了轻度肺炎。
  6.孩子呼吸增快并出现上胸凹陷(指孩子吸气时胸壁下部凹陷,这是由于肺部组织弹力差,吸气费力所致;若孩子吸气时仅有肋间或锁骨上方软组织内陷,则不是胸凹陷)。有此特征说明孩子已经出现了较明显的呼吸困难,可能是重度肺炎。
  出现以上症状说明孩子病情较重,应及时送医院。如果孩子只是咳嗽、呕吐、腹泻,发热不超过39.5℃,而且精神尚好,呼吸没有明显的增快,家长可自己动手,用上面介绍的食疗和按摩的方法,帮助孩子减轻感冒、发热的症状。
  还听说过一些好使的小偏方治疗感冒!
  姜末烫脚
  宝宝感冒初期鼻子不通气,可在晚上睡觉的时,用微烫的姜末放在宝宝脚心,可以使鼻子呼吸通畅,感冒也好的快。方法:姜切丝干锅炒干,炒出姜香味(如果稍微糊也无妨),可将炒好的姜丝放到一个小纱布袋里,再将微热的姜丝纱布袋帖子宝宝脚心即可。(一定要注意姜丝的热度不能太烫,以免烫伤宝宝。)
  葱丝热熏
  宝宝伤风性鼻子不通气,可用葱白泡水,将葱白切丝(容易入味),放到沸水中,趁热熏宝宝口鼻,此方法对宝宝风寒性鼻塞疗效显著。
  盐水洗鼻
  妈妈可用凉开水加盐,用小棉签沾湿,清洗宝宝鼻腔,清洗时动作一定要轻柔,每天清洗可缓解鼻子不通气的!
  更多、更全面的的育儿心经、亲子知识、父母课堂等资讯!关注“爱宝宝育儿亲子教育”,让您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少走一点弯路!,微信号:aibaobao1982(公众号搜索“aibaobao1982”长按复制),扫描下面二维码!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多年育婴经验,为你提供最丰富的育儿知识,伴你的宝宝一起健康...
1071文章数
特别策划1508/条精选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原301医院总护士长,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护理系…
以亲子阅读为切入点,致力于家庭关系的建造…
精选家庭教育资讯和原创育儿教育文章…
一个全职妈妈6年来育儿经验,自我疗愈的心灵成长体悟…
为妈妈们提供母婴知识、母婴时尚信息、育儿经验等…
暖姐姐为您提供育儿知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调养脾胃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