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型血在输血读音时不需要考虑亚型A1型和A2型吗?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第三章血液教程方案.doc 11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35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第三章血液一、选择题(一)A型题1.人体各部分体液中蛋白质浓度的比较,正确的是A.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B.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C.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D.血浆>细胞内液>组织液E.血浆=细胞内液>组织液2.机体细胞内液与组织液通常具有相同的A.Na+浓度B.K+浓度C.Cl?浓度D.胶体渗透压E.总渗透压3.组织液与血浆成分的主要区别是组织液内A.不含血细胞B.蛋白含量低C.Na+含量高D.K+含量高E.Cl?含量高4.0.9%NaCl溶液和10%葡萄糖溶液对人细胞内液来说A.两者都是等渗液B.两者都是高渗液C.两者都是低渗液D.前者都是低渗液,后者是高渗液E.前者都是等渗液,后者是高渗液5.正常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A.200mmol/LB.250mmol/LC.300mmol/LD.350mmol/LE.400mmol/L6.正常人的血浆pH为A.6.8~7.0B.7.0±0.05C.7.2±0.05D.7.0~7.4E.7.4±0.057.决定血浆pH的主要缓冲对是A.K2HPO4/KH2PO4B.KHCO3/H2CO3C.Na2HPO4/NaH2PO4D.NaHCO3/H2CO3E.蛋白质钠盐/蛋白质8.血浆晶体渗透压的形成主要决定于血浆中的A.各种正离子B.各种负离子C.Na+和Cl?D.氨基酸和尿素E.葡萄糖和氨基酸9.全血的比重主要决定于A.血浆蛋白含量B.渗透压的高低C.红细胞数量D.白细胞数量E.NaCl的浓度10.全血的粘滞性主要取决于A.血浆蛋白含量B.红细胞数量C.白细胞数量D.红细胞的叠连E.NaCl的浓度11.血液的粘度与切率的关系是A.无关B.正变C.反变D.血流慢时无关,血流快时呈正变E.血流快时无关,血流慢时呈反变12.血浆中分子量最小的蛋白质是A.纤维蛋白原B.α1球蛋白C.α2球蛋白D.γ-球蛋白E.白蛋白13.血浆胶体渗透压的形成主要取决于血浆中的A.NaClB.白蛋白C.球蛋白D.纤维蛋白原E.葡萄糖14.血浆胶体渗透压的生理作用是A.调节血管内外水的交换B.调节细胞内外水的交换C.维持细胞正常体积D.维持细胞正常形态E.决定血浆总渗透压15.60kg体重的正常成年人的血量为A.3.0~3.6LB.4.2~4.8LC.5.4~6.0LD.6.0~9.0LE.10~20L16.下列哪项不是血浆蛋白的生理功能?A.运输O2和CO2B.缓冲功能C.参与生理止血D.参与机体的免疫功能E.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17.不易通过红细胞膜的是A.O2和CO2B.尿素C.H2D.H2CO3E.K+和Na+18.血细胞比容是指A.血细胞与血浆的容积之比B.三种血细胞的容积之比C.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D.红细胞的容积E.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19.红细胞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A.葡萄糖的有氧氧化B.糖原异生C.糖原分解D.糖酵解E.脂肪酸氧化*20.低温储存较久的血液,血浆中哪种离子浓度升高?A.Na+B.Ca2+C.K+D.Cl?E.HCO321.红细胞变形能力的大小取决于红细胞的A.体积B.表面积C.数量D.比重E.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22.球形红细胞A.变形能力增大B.脆性增大C.沉降率增快D.血细胞比容增大E.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增大23.红细胞沉降率变快主要是由于A.红细胞脆性增大B.血浆中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含量增多C.血浆中白蛋白和卵磷脂含量增多D.红细胞内血红蛋白浓度降低E.血细胞比容减小24.红细胞发生叠连后,红细胞A表面积与容积的比值增大B.变形能力增大C.渗透脆性增大D.血沉加快E.比重增高25.某患者血沉增快,若将该患者的红细胞置于正常人血浆中,其红细胞沉降的速度将A.增快B.减慢C.正常D.先增快后减慢E.先减慢后增快26.下列关于红细胞可塑性变形的叙述,错误的是A.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愈大,变形能力愈大B.血浆中胆固醇含量增多时,变形能力增大C.红细胞膜的弹性降低,变形能力降低D.血红蛋白发生变性,变形能力降低E.血红蛋白浓度过高,变形能力降低27.红细胞渗透脆性是指A.红细胞对高渗盐溶液的抵抗力B.红细胞在低渗盐溶液中膨胀破裂的特性C.红细胞在生理盐溶液中破裂的特性D.红细胞耐受机械撞击的能力E.红细胞相互撞击破裂的特性28.红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下降可引起红细胞A.变形性增大B.渗透脆性增大C.悬浮稳定性增大D.血沉降率加快E.血红蛋白含量增大29.各种血细胞均起源于骨髓中的A.成纤维细胞B.髓系干细胞C.淋巴系干细胞D.基质细胞E.多能造血干细胞30.造血干细胞和造血祖细胞的共同特点是A.分化能力强B.自我复制能力强C.正常有50%处于细胞周期D.形态学上不能被识别E.细胞表面标志均为CD34+/CD38+/Lin+31.自我复制能力最强的细胞是A.造血干细胞B.定向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请选择栏目:
当前位置: &&&&&& > 正文
ABO血型分型及其物质基础
 来源:&&   |
【提问】不是没有抗原吗
【回答】答复:ABO血型的分型及其物质基础
ABO血型是根据红细胞膜上存在的凝集原A与凝集原B的情况而将血液分为4型。凡红细胞只含A凝集原的,即称A型;如存在B凝集原的,称为B型;若A与B两种凝集原都有的称为AB型;这两种凝集原都没有的,则称为O型。不同血型的人的血清中各含有不同的凝集素,即不含有对抗内他自身红细胞凝集原的凝集素。在A型人的血清中,只含有抗B凝集素;B型人的血清中,只含有抗A凝集素;AB型人的血清中没有抗A和抗B凝集素;而O型人的血清中则含有抗A和抗B凝集素。后来进一步发现4种血型的红细胞上都含有H抗原,O型的红细胞上也含有H抗原。H抗原是形成A、B抗原的结构基础,但是H物质的抗原性很弱,因此血清中一般都没有抗H抗体。利用抗血清作细致的检测可以发现,A型还可再区分为A1、和A2亚型。在A1亚型红细胞上含有A和A1抗原,而A2型红细胞上仅含有A抗原。相应的在A1型血清中只有抗B凝集素,而A2型血清中除抗B凝集素之外,还含有抗A1凝集素。因此当将A1型的血液输给A2型的人时,血清中的抗A1凝集素可能与A1型的人红细胞上的A1抗原结合产生凝集反应。
【追问】那么D抗原又是什么?
【回答】学员meihuaduo,您好!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早年发现恒河猴的红细胞免疫家兔后所获得的免疫血清可与多数人的红细胞发生凝集,表明在人类红细胞和恒河猴红细胞膜表面具有相同的抗原成份,此抗原称为 Rh 抗原 ,主要是 D 抗原,免疫原性强 。人类红细胞膜表面具有 D 抗原者称为 Rh 阳性,缺乏 D 抗原者称为 Rh 阴性。
答复:ABO血型的分型及其物质基础
ABO血型是根据红细胞膜上存在的凝集原A与凝集原B的情况而将血液分为4型。凡红细胞只含A凝集原的,即称A型;如存在B凝集原的,称为B型;若A与B两种凝集原都有的称为AB型;这两种凝集原都没有的,则称为O型。不同血型的人的血清中各含有不同的凝集素,即不含有对抗内他自身红细胞凝集原的凝集素。在A型人的血清中,只含有抗B凝集素;B型人的血清中,只含有抗A凝集素;AB型人的血清中没有抗A和抗B凝集素;而O型人的血清中则含有抗A和抗B凝集素。后来进一步发现4种血型的红细胞上都含有H抗原,O型的红细胞上也含有H抗原。H抗原是形成A、B抗原的结构基础,但是H物质的抗原性很弱,因此血清中一般都没有抗H抗体。利用抗血清作细致的检测可以发现,A型还可再区分为A1、和A2亚型。在A1亚型红细胞上含有A和A1抗原,而A2型红细胞上仅含有A抗原。相应的在A1型血清中只有抗B凝集素,而A2型血清中除抗B凝集素之外,还含有抗A1凝集素。因此当将A1型的血液输给A2型的人时,血清中的抗A1凝集素可能与A1型的人红细胞上的A1抗原结合产生凝集反应。
【追问】老师ABO血型以及交叉配血,还有小儿溶血换血,我就是大脑转不过来弯,不知道怎么回事.请老师再简明扼要讲一遍.谢谢!
【回答】学员kisscat,您好!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感谢您对网校的支持!
关键就是一个血型,血型搞清楚了,其他的都不难
O型就是没有A/B抗原,但是有A/B抗体,A型就是有A抗原 ,抗B抗体。B是有B抗原,抗A抗体。AB是A和B的抗原,没有抗体。
ABO溶血病常可发生在第一胎,这是由于自然界存在着与A或B抗原相类似的物质,O型血母亲在孕前常已接触到,随后这些类似血型抗原物质可刺激O型血母亲产生A或B抗体,当母亲怀孕后此抗体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而引起溶血
交叉配血是确定能否输血的重要依据,两侧均不凝集可输血。若献血人红细胞与受血人血清(主侧)发生凝集应禁止输血;主侧不凝集,次测(献血人血清与受血者红细胞)凝集,必要时可少量、慢速输血。
交叉配血不能只进行盐水介质交叉配血,在条件差的实验室也应该进行胶体介质配血,以尽量消除不完全抗体存在的危害,减少输血引起的不良反应
【追问】在我们网校的课程里面,为什么有两个精品班?(精品班1和精品班2)哪个好呢?我们复习生理课时两个都得听吗?还是只选择听一个班的就行呢?
【回答】学员zyywlc,您好!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感谢您对网校的支持!
随便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就可以了,内容差不多一样。
【追问】 14.通常所说的血型是指
A.红细胞上受体的类型
B. 红细胞表面特异凝集素的类型
C.红细胞表面特异凝集原的类型
D.血浆中特异凝集素的类型
E.血浆中特异凝集层的类型
【回答】答复:本题目选C
通常所说的血型是就ABO血型系统而言,根据红细胞上所含的凝集原不同而定。如红细胞上有A凝集原称A型,有B凝集原称B型,同时有A和B两种凝集原称为AB型,红细胞既无A凝集原又无B凝集原称O型。
【追问】红细胞血型物质的主要成分是
【回答】答复:本题选B。
血型物质 :在人红细胞表面上存在很多血型抗原决定簇,其中多数是寡糖链。在ABO血型系统中A、B、O(H)三个抗原决定簇只差一个单糖残基。
【追问】谢谢
【回答】学员yxn0405,您好!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D抗原不属于&ABO&血型系统的范畴,它属于另一种血型系统,即RH系统。
我们知道有很多的血型的分类,教材中只提到了很少的内容。
Rh是恒河猴(Rhesus Macacus)外文名称的头两个字母。1940年兰德斯坦纳等科学家在做动物实验时,发现恒河猴和多数人体内的红细胞上存在Rh血型的抗原物质,故而命名的。Rh血型系统主要包括有5种不同的抗原,分别称为C、c、D、E、e。 在5个抗原中,D抗原的抗原性最强。因此临床上通常只检测D抗原,并将含D抗原的,称为Rh阳性;而红细胞上缺乏D抗原的,称为Rh阴性。
【追问】收藏
【回答】学员您好!
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感谢您对网校的支持
祝您学习愉快!
【追问】解释中只说明了凝集原与凝集素的关系,并没有说明红细胞膜上抗原与凝集素和凝集原的关系,以及红细胞膜上的抗原分类
【回答】学员huangqiuju2011,您好!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以下内容希望能帮你,因为不清楚您问的问题与此题有什么相关的,所以提供一些内容希望能帮到你。
一、血型与红细胞凝集
若将血型不相容的两个人的血滴放在玻片上混合,其中的红细胞即聚集成簇,这种相容称为凝集(agglutination)。红细胞的凝集有时还伴有溶血。当血型(bolld group)不相容的血液输入循环血液中时,在血管内可发生同样的情况,此凝集成簇的红细胞可以堵塞毛细血管,溶血将损害肾小管,同时常伴发过敏反应,其结果可危及生命。
造成红细胞凝集的机制是抗原-抗体反应。凝集原的特异性完全取决于镶嵌入红细胞膜上的一些特异糖蛋白,在凝集反应中糖蛋白起着抗原的作用,因而称它们为凝集原(agglutinogen)。能与红细胞膜上的凝集原起反应的特异抗体则称为凝集素(agglutinin)。凝集素是由&-球蛋白构成的,它们溶解在血浆中。发生抗原-抗体反应时,由于每个抗体上具有10个左右与抗原结合的部位,抗体在若干个带有相应抗原的红细胞之间形成桥梁,因而使它们聚集成簇。
人血液中,在红细胞上都具有一套特异的凝集原。目前在红细胞上已确定有许多种不同的抗原,大约有30种抗原能引发相当剧烈的机体反应。血型是指红细胞上特异抗原的类型。表3-5中列出了ABO、Rh、MNSs、P等9个最重要的血型系统和它们所具有的特异抗体。动用现代免疫学手段可以在红细胞膜上鉴别出约400种不同特征的抗原。如果只将其中已经分类的抗原型作为依据,就有3亿种不同的可能组合,可见血型抗原最为重要的血型是ABO系统和Rh系统。
表3-5 重要血型及其特异抗体
溶血性输血反应
抗M,N,S,s
虽然通常所说的血型是指红细胞的血型,但是存在于红细胞上的血型抗原也存在于白细胞、血小板和一般组织细胞上,引外在白细胞和血小板上还存在它们本身特有的抗原。
二、红细胞血型
1901年Landsteiner发现了第一个血型系统,即ABO血型系统,从此为人类揭开了血型的奥秘,并使输血成为安全度较大的临床治疗手段。
(一)ABO血型系统
1.ABO血型的分型及其物质基础 ABO血型是根据红细胞膜上存在的凝集原A与凝集原B的情况而将血液分为4型。凡红细胞只含A凝集原的,即称A型;如存在B凝集原的,称为B型;若A与B两种凝集原都有的称为AB型;这两种凝集原都没有的,则称为O型。不同血型的人的血清中各含有不同的凝集素,即不含有对抗内他自身红细胞凝集原的凝集素。在A型人的血清中,只含有抗B凝集素;B型人的血清中,只含有抗A凝集素;AB型人的血清中没有抗A和抗B凝集素;而O型人的血清中则含有抗A和抗B凝集素(表3-6)。后来进一步发现4种血型的红细胞上都含有H抗原,O型的红细胞上也含有H抗原。H抗原是形成A、B抗原的结构基础,但是H物质的抗原性很弱,因此血清中一般都没有抗H抗体。利用抗血清作细致的检测可以发现,A型还可再区分为A1、和A2亚型。在A1亚型红细胞上含有A和A1抗原,而A2型红细胞上仅含有A抗原。相应的在A1型血清中只有抗B凝集素,而A2型血清中除抗B凝集素之外,还含有抗A1凝集素。因此当将A1型的血液输给A2型的人时,血清中的抗A1凝集素可能与A1型的人红细胞上的A1抗原结合产生凝集反应。据调查,我国汉族人中A2型和A2B型分别不超过A型和AB型人群的1%,即使如此,在测定血型和输血时都应注意到A亚型的存在。
表3-6 ABO血型系统中的凝集原和凝集素
上述ABO系统各种血型抗原的特异必理决定于糖蛋白上所含的糖链。这些糖链都是由少数糖基所组成的寡糖链(oligosaccharide)。这些寡糖链都暴露在红细胞的表面。
2.血型的遗传学特征血型是先天遗传的。出现在某一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的不同基因,称为等们基因(allele)。ABOA(H)系统中控制A、B、H抗原生成的基因即为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二倍体上只可能出现上述三个等们基因中的两个,其中一个来自父体,另一个来自母体,这两个等位基因就决定了子代血型的基因型(genotype)。这两种基因型首先决定了转糖酶的氨基酸组成和顺序,也即决定了生成的转糖酶的种类,后者转而决定表现血型抗原特异性的寡糖链的组成,也即这个人的血型表型(phenotype)。表3-7上显示了ABO系统中决定每种血型表型的可能基因型。从表上可以看出,A基因和B基因是显性基因,O基因则为隐性基因。因此,红细胞上表型O只可能来自两个O基因,而表型A或b 由于可能分别来自AO和BO基因型,因而,A型或B型的父母完全可能生下O型的子女。知道了血型的遗传规律,就可以从子女的血型表型来推断亲子关系。例如,AB型的人决不可能是O型子女的父亲。但必须注意的是,法医学上需要依据血型表型来判断亲子关系时,只能作为否定的参考依据,而不能据此作出肯定的的判断。由于血细胞上有许多种血型,测定血型的种类愈多,那么作出否定性判断的可靠性也愈高。
表3-7 ABO(H) 血型系统中的结构
红细胞抗原
血清中天然抗体
抗B,10%的人有抗A1
25%的人有抗A1
新生儿的血液中还不具有ABO系统的抗体;在出生后的第一年中这种抗体才逐渐出现在血浆中,可以对抗自已血细胞上所没有的抗原。这类天然抗体多属IgM,其产生的原因尚未完全阐明,据推测,由肠道细菌所释放的物质或某些食物成分进入体内能够刺激血型抗体的产生。因为某些肠道具有与红细胞同样的抗原决定簇。
血型抗原在人群中的分布,在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中是有差异的。以研究较多的ABO系统为例,在中欧地区人群中,40%以上为A型,稍低于40%为O型,10%左右为B型,6%左右为Ab 型;而在美洲土著民族中则90%属O型。在我国各族人民中ABO血型的分布也不尽相同。详见表3-8以了解各地域、各民族的血型分布规律,将有助于人类学研究各民族的来源和相互关系。
3.ABO血型的检测正确测定血型是保证输血安全的基础。在一般输血中只有ABO系统的血型相合才能考虑输血。测定ABO系统的方法是:在玻片上分别滴上一滴抗B、一滴抗A和一滴抗A-抗B血清,在每一滴血清上再加一滴红细胞悬浮液,轻轻摇动,使红细胞和血清混匀,观察有无凝集现象。
(二)Rh血型系统
1.Rh血型系统的发现和在人群中的分布在寻找新血型物质的探索中,当把恒河猴(Rhesus monkey)的红细胞重复注射入家兔体内,引起家兔产生免疫反应,此时在家兔血清中产生抗恒河猴红细胞的抗体(凝集素)。再用含这种抗体的血清与人的红细胞混合,发现在白种人中,约有85%的人其红细胞可被这种血清凝集,表明这些人的红细胞上具有与恒河猴同样的抗原,故称为Rh阳性血型;另有约15%的人的红细胞不被这种血清凝集,称为R h阴性血型,这一血型系统即称为Rh血型。在我国各族人中,汉族和其它大部分民族的人,属Rh阳性的约占99%,Rh阴性的人只占1%左右。但是在另一些少数民族中,Rh阴性的人较多,如苗族为12.3%,塔塔尔族为15.8%.
2.Rh血型系统的基因型及其表达利用血清试验提示了人类红细胞上的Rh血型系统包括着5种不同的抗原,分别称为C、c、D、E、e.从理论上推断,有3对等位基因Cc、Dd 、Ee控制着6个抗原。但实际上未发现单一的抗d血清,因而认为d是&静止基因&,在红细胞表面不表达d抗原。在5个抗原中,D抗原的抗原性最强。因此通常将红细胞上含有D抗原的,即称为Rh阳性;而红细胞上缺乏D抗原的,称为Rh阴性。
3.Rh血型的特点及其在医学实践中的意义 前述ABO血型时曾指出,从出生几个月之后在人血清中一直存在着ABO系统的凝集素,即天然抗体。但在人血清中不存在抗Rh的天然抗,只有当Rh阴性的人,接受Rh阳性的血液后,通过体液性免疫才产生出抗Rh的抗体来。这样,第一次输血后一般不产生明显的反应,但在第二次,或多次再输入Rh阳性血液时即可发生抗原-抗体反应,输入的Rh阳性红细胞即被凝集。
Rh系统与ABO系统比较时的另一个不同点是抗体的特征。ABO系统的抗体一般是完全抗体IgM.而Rh系统的抗体主要是不完全抗体IgG,后者分子较能透过胎盘。因此,当阴性的母亲怀有阳性的胎儿时,阳性胎儿的小时红细胞或D抗原可以进入母体,通过免疫反应,在母体的血液中产生免疫抗体,主要是抗D抗体。这种抗体可以透过胎盘进入胎儿的血液,可使胎儿的红细胞民生凝集和溶解,造成新生儿溶血性贫血,严重时可致胎儿死亡。但一般只有在分娩时才有较大量的胎儿红细胞进入母体,而母体血液中的抗体浓度是缓慢增加的,一般需要数月的时间,因此,第一次妊娠常不产生严重反应。如果Rh阴性母亲再次怀有Rh阳性胎儿时,此时,母体血液中高浓度的Rh抗体将会透过胎盘,破坏大量胎儿红细胞。
【追问】变态
【回答】学员u10135,您好!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4种血型的红细胞上都含有H抗原,O型的红细胞上也含有H抗原。H抗原是形成A、B抗原的结构基础,但是H物质的抗原性很弱,因此血清中一般都没有抗H抗体。
A型血IA_中含有A抗原和少量H抗原
B型血IB_中含有B抗原和少量H抗原
O型血ii中只含有H抗原
祝您顺利通过考试!
【追问】是选C吧?
【回答】学员flxhh780127,您好!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此题答案是:D,谢谢!
★问题所属科目:---生理学
2017临床执业医师网络辅导班次介绍
教学服务教学材料
|奖学金获奖名单
40大类,1000多门辅导课程
助考之星--百万题库软件:
1、凡本网注明“来源:医学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医学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医学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
4、联系方式:
编辑信箱:
电话:010-
 |  |  | 下列关于输血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输血时除考虑ABO血型以外.还应考虑其他血型系统B.紧急情况下A型血可以少量输给AB血型的人C.必要时.O型血可以比较快的输给其他血型的人D.输血之前要进行血型鉴定 题目和参考答案——精英家教网——
成绩波动大?难提高?听顶级名师视频辅导,
& 题目详情
下列关于输血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输血时除考虑ABO血型以外,还应考虑其他血型系统B、紧急情况下A型血可以少量输给AB血型的人C、必要时,O型血可以比较快的输给其他血型的人D、输血之前要进行血型鉴定
考点:输血的原则
分析: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例如:正常情况下A型人输A型血,B型血的人输B型血.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但只能输给AB血型的人,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但只能接受O型血. 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因此,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异血型者之间输血,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才采用.因此首先考虑的应该是输同型血.据此作答.
解答:解:A、输血时除考虑ABO血型以外,还应考虑其他血型系统,如RH阴阳型的血型.正确.B、紧急情况下如果实在没有同型血,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所以A型血可以少量输给AB血型的人的说法正确.C、在紧急情况下,如果实在没有同型血,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但输的时候要慢而少,所以O型血可以比较快的输给其他血型的人的说法错误.D、输血之前要进行血型鉴定,不能乱输血.正确.故选:C.
点评:注意:虽然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但首选的原则是输同型血.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初中生物
在肾脏内能将原尿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重新吸收回血液的结构是(  )
A、肾小体B、肾小管C、肾小球D、肾单位
科目:初中生物
为防止感染.医生为病人做手术前需对手术器具进行消毒.消毒的标准是杀死(  )
A、孢子B、芽孢C、噬菌体D、菌丝
科目:初中生物
下列属于攻击行为的是(  )
A、一只鹰捕食一只飞行的小鸟B、两只雄海豹为一只雌海豹而争斗C、一条蛇追击一只青蛙D、黄鼬释放臭气
科目:初中生物
在血管里血液流动最快的是,血液流动最慢的是.将血液从身体各个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是.
科目:初中生物
中国新闻网日报道,通过变性手术,男性可以变成女性.先摘除男性生殖器官,再造女性外生殖器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手术后,该变性人能够产生月经B、手术后,该变性人能够怀孕C、手术后,该变性人失去男性第二性征D、手术后,该变性人能够分泌雌性激素
科目:初中生物
如果某生物体细胞中含有24对染色体,那么在细胞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  )
A、24条B、12条C、24对D、12对
科目:初中生物
菜豆的生命周期要经历种子萌发、植株生长、开花结果等阶段.请结合如图的三幅图片,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1是菜豆种子结构图,种子萌发是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贮存在[]([]内填写代号,后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名称,以下同).在种子萌发过程中,发育成根的结构是[].(2)图2表示菜豆植株,若字母A、B、C分别表示不同的生理作用,则其根吸收的水分进入植物体后,少部分会通过(填图中代号)过程参与有机物的合成,大部分会通过A过程散失到外界,参与生物圈中的.(3)图3表示菜豆种子从开始萌发到发育成植物体的过程中,总重量和有机物含量的变化情况.其中,表示总重量变化曲线的是.请分析说明曲线乙代表的变化过程:.(4)菜豆植物发育到一定程度,会开花、传粉、受精,结出种子.菜豆的这种繁殖方式属于.
科目:初中生物
通过“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实验,也可以证明光合作用需要(  )
A、光B、二氧化碳、氧气、叶绿体C、光、水、氧气D、光、叶绿素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输血读音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