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治常见的感冒、中暑防治

怎么治疗中暑_百度知道
怎么治疗中暑
(4)用凉水或酒精擦身。当病人好转时再送往附近医院治疗.1%~0; (2)脱去或解松衣服.3%的凉开水,使患者平卧休息,可用手指掐压病人的人中穴或针刺双手十指指尖的十萱穴; (3)给患者喝含盐清凉饮料或含食盐0; (5)重度中暑者立即送医院急救。 如果病人昏倒急救措施 (1)迅速将中暑者移至凉快通风处
其他类似问题
其他13条回答
迅速将中暑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休息,体内的热温未能充分散发,松解衣扣、心率增快,应该赶快急救、脉搏细弱.5、恶心,防止又造成感冒,但不能直接对着病人吹风、面色潮红,让他舒适地躺着、轻症中暑的表现外,用东西将头及肩部垫高、绿豆汤等,如有水袋或冰袋更好。 补充液体、先兆中暑 在高温环境下中,由于大量出汗后只饮水而未补充盐分,尽量扇凉以降低他的体温到正常温度,但体温正常、头晕、无力。 日射病。首先,并伴有昏厥、耳鸣,而引起阵发性疼痛性肌肉痉挛(俗称抽筋),可饮用含盐的清凉饮料,而长时间曝晒在猛烈的阳光下,散热就越多,以免虚脱而毙、皮肤热或湿冷,体温可轻度增高。如果产热大于散热或散热受阻中暑是高温影响下的体温调节功能紊乱,应在头部,观察约10分钟后。 次以冷湿的毛巾覆在他的头上、水激凌等放入塑料袋内,使体温升高、轻度中暑 除有先兆中暑表现外。中暑者可出现嗜睡,体温可超过40度、茶水、无汗,松开或脱掉他的衣服、昏迷。 2。 中暑野外防患措施及事后的紧急处理要点 户外运动者到山野、气短。人体的散热还可通过循环血流,口渴。此外,这就是中暑、痉挛或高热: 正常人体温能恒定在37。C: 中暑高热。 万一有中暑现象、胸闷: 亦可头部冷敷。C左右,造成颅内温度增高。 中暑者头痛,此时体温超过38、烦躁不安,还有面色潮红或苍白,并防止曝露在阳光下太久,但不能给予刺激物、血压下降等呼吸。 中暑衰竭,是通过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作用,因此野外活动者不可不注意防范及急救、恶心。 恢复知觉后、呕吐或昏倒,再重新给予降温,一般不超过37。 中暑痉挛,并无恶心、腋下、呕吐,血钾亦可降低、心率增快、皮肤干热: 如果中暑者神志清醒、血压下降等: 1,若达到110以上、脉搏细弱、又补充血容量的作用: 脱离高温环境,往往奔放追逐。 每10—15分钟测量1次体温、呼吸急促: 即与高温无直接关系,当周围环境温度超过皮肤温度时,使产热与散热取得平衡的结果、神志障碍,因此经过皮肤血管的血流越多,并可用冷水或30%酒精擦浴直到皮肤发红、大汗,供给盐水喝,或毛巾浸冷水,有时会造成死亡,若在每分钟110以下,即体内大量热蓄积: 可采用电风扇吹风等散热方法、氯化物降低。 人工散热。C,以起到既降温、皮肤湿冷、昏迷,以及皮肤和肺泡表面的蒸发: 即强烈的阳光照射头部,散热主要靠出汗,头部抬高、呕吐,将深部组织的热量带至上下组织。中暑者出现剧烈头痛、口渴。使其平卧,导致血钠,通过扩张的皮肤血管散热、眼花。 中暑时的紧急救护、高热、重度中暑 除先兆中暑。 4。将海绵浸渍酒精。 3,若及时采取措施如迅速离开高温现场等、眼花、大汗、耳鸣。 常见的中暑原因,即产生高热中暑、注意力不集中,即体内没有大量积热,最好戴上遮阳帽,或观察患者的脉搏率,而发生在剧烈劳动与运动后、晕厥、呼吸浅而快。 中暑按病情轻重可分为、四肢发麻。中暑者可出现面色苍白,中暑者出现头晕、血压下降、心悸、循环衰竭的早期表现,若体温继续上升,用来擦拭身体、发高烧。此为中暑的先兆表现,此时体温正常或稍高、恶心。 最后测量他的体温,脑内部的体温调节中枢连受破坏而停止活动,供应覆盖物,多能阻止中暑的发展,则表示体温仍可忍受,封严密即可),重者发生昏迷。 冰敷,尿少、昏迷、呕吐、重度中暑还可继续分为、冰棍,常因烈日曝晒或在高温环境下重体力劳动所致,依患者之舒适程度,应停止使用降温的各种方法,将病者移到阴凉的地方、腹股沟等大血管处放置冰袋(用冰块,体内有过量热蓄积
[提问者采纳]
  夏天中署,在中国古代痧症指南七十二种痧症中,称之于“阴痧”:  《阴痧症》:阴症痧有四,俱猝然而发,一症:头面周身四肢俱冷,手足摇动,牙关紧闭,不言。眼定头摇,脚抖,手足面容脚变黑色,六脉全无,元气已脱不治,如虽有以前各症,而手足壮举面未变黑者,急刺人中穴并舌尖,十手指尖、十脚指尖,及两曲池穴,刺出微血,以童便一碗服之,或可挽回造化。二症:猝然身热暴躁,叫号不出,头摇脚抖,牙关紧闭不言,眼定身强,六脉全无,初则面红,渐渐紫暗而变黑色者不治。虽有以前各症,如头面手足未黑者,先用麻油一两,以牙刷柄撬开牙关灌入,再以绿豆煮清汁一碗,冷服必苏醒,苏醒后能言,用钱刮两臂懦穴,曲池二穴,肩井二穴,脑后风府穴,后背膏盲穴,命门穴,或针或刮,量而行之可也。三症:先患伤寒未愈,又感痧邪,身手如冰,寒颤不语,脉息全无,面黑色者,亦属逆症刮刺同前,药用砂仁、木香、青皮、槟榔、广皮、灯心同阴阳水煎服(阴凉的地方称阴水,有太阳照晒的地方称阳水)。四症:先患伤寒未愈,复感痧邪,腹痛泄泻,初不发热,渐渐发热,热极不语,刮针皆同秀仍服前药方,加芦粟根20克、石榴皮12克、伏龙肝12克、江鱼背脊刺酒炙12克、俱晒干研粉未,密丸,每日空心服80克,泻止而伤寒亦愈。凡看重痧症,有停结於内,以致口开,舌梗,身僵,手足不动,七窍闭塞,六脉沉伏,但有微温,手足不冷者可治,如头额起黑滞色,面部及鼻下者不治。两耳枯焦者不治,若额起黑色者可治。须开四门,因受邪重,壅塞元气故也。舌上居中海泉穴一刺,名开七窍,人中穴一刺,理元气,膏盲穴针二刺,百脉从此经过。第四指面正一刺,反面手指甲下二分一刺,男左女右,提醒六脉,其佘治法照症同上。有人患痧者,而医家不识是痧,以他症医之,服药无效,反而加重痧症,因药气与痧相搏,六脉将绝,人事不知,恹恹将毙,用滑石粉4克和麻油8克调服,呕吐痰水,散诸药毒,而痧气自去,再以痧症视何经络受邪,治之自愈。
[提问者采纳]
长时间接受日光和高温,尤其是同时伴有高湿度、小风速和高强度的体力劳动时,便可能出现机体热平衡功能紊乱,这就是中暑。发病早期往往有头晕、眼花、乏力、胸闷等先兆症状,这对诊断中暑有较大意义。中暑症状有头晕、头痛、乏力、口干、心悸、眼花、恶心、呕吐,大多数病人体温升高,甚至高达40~41℃。严重者出现肌肉颤动,甚至发生意识障碍、昏迷等。在高温环境从事强体力劳动者因出汗过多,可出现肌肉(尤其是小腿肚子的肌肉)痉挛疼痛。发现中暑者,应将其移至通风凉爽的地方平卧,松开衣服,对头部或前胸部做冷敷,给患者喝冷盐水,服人丹、十滴水,涂清凉油,或用刮瘀法。轻症的很快就会恢复,严重者可用冷水或井水按摩揩擦全身,用电风扇吹风降温,并口服大量含盐饮料或静脉滴注生理盐水500~l000毫升。还应注意呼吸与循环情况。
预防措施为:
①做好个人防护,在阳光下劳动时应戴草帽,穿宽大浅色衣服。
②工地应备有开水或盐开水,常食咸菜等。
③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上午早出工、早收工,下午晚出工、晚收工,延长中午休息时间,并有工间休息制度。
④调整劳动力,对体弱者安排轻工作;加强宣传教育,使群众了解中暑的先兆症状。
⑤可因地制宜地搭一些草凉棚,以备工间休息,或利用树阴作为休息场所。
[提问者采纳]
炎炎夏日如何防暑 近几日,酷热的天气炙烤着三晋大地,省城各大医院因中暑而前来就诊的人络绎不绝。为此,本版特将如何防暑降温的小知识奉献给大家,但愿它能为你提供一份清凉、一份舒适。 8种人易中暑 和普通人相比,一些身体素质较差或有其他疾病的人更容易出现中暑问题,所以在炎热的天气里自己和家人就更要注意。 老年人由于皮肤汗腺萎缩和循环系统功能衰退,肌体散热不畅。 孕产妇因为怀孕或产后体力消耗大,身体虚弱,如果逗留在通风不良、温度较高的室内,就容易中暑。 婴幼儿的各系统发育不够完善,体温调节功能差,皮下脂肪又比较多,对散热不利。 炎热天气会使心血管病患者的交感神经兴奋,加重心血管的负荷。尤其是心脏功能不全的,他们体内的热量不能及时散发而积蓄,所以容易中暑。糖尿病患者的机体对内外环境温度变化反应迟钝,虽然热量已经积蓄在体内,但病人的自觉症状却出现得较晚,易引起中暑。 患一些感染性疾病的患者,因为细菌或病毒性感染可以使人体产生内源性致热原,让机体产热加速。炎症还能使机体释放出一些物质,使血管痉挛收缩,更不利于散热而容易中暑。 营养不良的人因为营养素的缺乏使血压下降,反射性地引起血管的收缩。他们还容易反复腹泻,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而中暑。 服用抗组织胺药、抗胆碱药、安眠药等的人也会产生血管收缩,使体温调节中枢发生障碍,容易中暑。 多喝淡盐水午后少外出 夏日发生中暑的多是一些打工者。其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过长,生活环境恶劣,房间闷热不通风,营养差是引起中暑的主要因素。 此外,年老体弱、孕妇、肥胖及有甲亢、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也极易发生中暑。因此,一旦出现头昏眼花、乏力、口干、恶心呕吐、发烧、惊厥、抽搐、无汗、呼吸困难等症状,应马上在阴凉通风处休息片刻或用冷水、冰水湿敷,随后立即到医院就诊,如治疗不及时,容易引起合并症,甚至死亡。 要预防中暑的发生,除了尽量避免在日照最强烈的上午10时至下午2时外出,还应该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①保持室内通风,降低室温,室内起码要有电扇通风、降温;②高温下工作时间不宜过久,每天尽量不要超过8小时;③降低劳动强度,备好防暑降温饮料,尽量多补充淡盐开水或含盐饮料;④保证充足睡眠,多吃些营养丰富的水果和蔬菜。⑤尽量穿透气、散热的棉质衣服。 夏季良饮是热茶 盛夏酷暑,饮何种饮料为好?中医认为,惟热茶莫属。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溶在热茶中的咖啡碱、可可碱、茶碱和芳香物质,可兴奋大脑神经,有利于对体温中枢进行调控,并能强心利尿,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肾脏血流量,加快代谢,使体内多余热量随尿液排出体外。喝热茶可促进血液流向体表,汗孔洞开,汗腺舒张,促进汗液排出,散发热量。有人测定,喝热茶9分钟后可使皮肤温度降低1℃-2℃,降温可维持15分钟以上。 老年人因津液不足,口干舌燥,茶中含的茶多酚、糖类、氨基酸及多种芳香物质可刺激口腔黏膜,促进唾液分泌而起到生津止渴的作用。患有肥胖症、高脂血症、心脑血管病等慢性病的人,在炎夏易发生中暑,茶中的茶多酚、维生素C、酯多糖等成分,具有保护心血管健康,降低胆固醇和血脂的作用,并能保护造血功能,升高白细胞,增强抗病能力,因而饮茶对强身防中暑极有裨益。 但饮茶要讲科学,饮茶不可过量,茶水以清淡适中为宜,慢慢品味。 豆浆解暑又降火 夏天出汗多,能量消耗大,人们一般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消瘦,一方面要消暑,另一方面营养的补充也十分重要。但夏季营养流失太快,不容易吸收;而且进补容易上火,因此夏天进补要以均衡营养、降温去火为前提,不宜进食燥性补品。你可知道,小小一杯豆浆不但能达到进补的目的,同时还有消暑功效。 中医认为:豆浆性平味甘,有生津润燥之效,“泻胃火,治内热”、“利水下气,制诸风热”。众所周知,绿豆有降暑功效。以黄豆和绿豆为原料做成的“消暑二豆饮”,更具清热解暑、润喉止渴之效。同时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养分,经常饮用能均衡人体营养,调整内分泌,对降低胆固醇、减轻动脉硬化、高血压及保肝等有一定的帮助。 下面再介绍一种豆浆:百合莲子浆。 用料:百合10克、莲子肉10克、银耳10克;绿豆45克、冰糖或蜂蜜适量。 制法:将百合干和莲子肉用温水浸泡至发软;将银耳用水发开,洗净摘成小朵;将绿豆浸泡充分,与百合、莲子、银耳清洗干净,一起放入豆浆机网罩内,杯体内注入适量清水,机器安装到位。启动机器,十几分钟后,红枣莲子豆浆就做好了。可根据个人喜好趁热往杯体内调入白糖或蜂蜜搅匀即成。 特殊人群防暑套 路酷暑来临,很多抵抗力差的人,如:婴幼儿、孕妇、老弱者,在高温环境里一不留神就会中暑,抢救不及时可能会导致悲剧的发生。因此,在高温天气下,这些特殊人群更应采取措施防中暑。 婴幼儿:应穿薄的棉质单衣,如果流汗要马上擦干,尽量不用电扇或冷气。外出戏水前应选择不含香精、防晒系数低于15的防晒乳液外擦。室内外温差不要太大,室温不低于25℃。冷气房内最好放一盆水,以免干燥。 孕妇:衣着应凉爽宽大,多吃新鲜蔬菜、新鲜豆制品;经常用温水擦洗,不要盆浴;不要因为过于贪凉而导致感冒发生,此外要保证睡眠。 老弱者:保证每天不低于7小时的睡眠,调整饮食保护脾胃,不要多吃辛辣食品,要常吃清淡食物;由于天热汗多,因此补水显得很重要,每天要补充至少2500毫升的水分。 一旦有中暑发生,首先要搬离高温环境。用40%浓度的酒精或温水擦拭全身,并在额头、腋窝和腹股沟等血管浅表处放置冰袋。若出现高烧、昏迷、抽搐等病情较重者,应及时送医院抢救。 家中应备些中药 藿香正气液(水、丸、胶囊):主要有降暑解毒、化湿和中之效。临床凡有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表现为感冒、呕吐、腹泻的患者,均可使用。 十滴水:主要用于中暑引起的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胃肠不适等。在长途旅行、高温环境下工作时,可用此药预防中暑。 人丹:主要用于因高温引起的中暑头痛、急性胃肠炎(呕吐、腹痛、腹泻)、夏季感冒与水土不服等。 暑症片:具有降暑解毒、化痰开窍、调和胃肠之功效,多用于中暑昏迷者的急救,苏醒后即可停药。孕妇忌用。 另外,夏桑菊颗粒、下火王颗粒、抗病毒颗粒以及用菊花、金银花等沸水冲泡代茶饮,对防治夏日感冒、中暑等,均有良好作用。 中暑外治三法 刺血疗法取穴部位:十宣、曲泽、大椎、委中、金津、玉液。 操作方法:常规消毒后,以三棱针点刺放血,或大椎加拔罐。对轻症中暑,刺血后挤出数滴血,片刻诸症即可消失。重症中暑者每天可挤出紫黑血液0.5-1毫升,并给予清凉饮料,针后约10分钟患者神志即可清醒,继而热退汗出,诸症消失。 穴位按摩疗法轻症中暑,可取足三里、大椎、曲池、合谷、内关五穴,以单手拇指或双手指顺该穴经络走向,由轻至重在该穴位上掐压,缓慢疏推和点按穴位,反复进行3-5分钟,以局部产生酸、麻、痛、胀感为度。 重症中暑,除上述穴位按摩外,另增加人中、十宣、委中、阳陵泉、少冲五穴,以点掐、按压为主,每穴点掐、按压3-5分钟。经上述治疗后,若条件许可,给予清凉含盐饮料,或以银针针刺以上穴位,有增强疗效的作用。 擦药疗法取食盐一把,揉擦两手腕、双足心、两胁、前后心等8处,擦出许多红点后,患者即觉轻松而愈,适用于先兆中暑或轻度中暑。 科学用“两水” 入夏后,藿香正气水与十滴水几乎都成了家庭中必备的防暑应急药品,如果两种药冒然替用,必将引起不良后果。 藿香正气水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功效,主治因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所致的头痛昏重、脘腹胀痛、呕吐腹泻等症。中医认为,夏季虽然气候炎热,但因天气骤然变化而防御不及时或因室内空调温度过低等原因,均会受风寒之邪引发疾病。而内伤湿滞,则是指人体因受暑湿之邪而引起的脘腹胀痛、恶心呕吐、肠鸣腹泻等症状。夏季阴雨天气较多,是一年中湿气最盛的季节,当湿气侵犯人体脾胃时,则影响脾胃的功能而引发疾病。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藿香正气水可用于夏季感冒、肠胃型感冒、急性胃肠炎、消化不良等疾病。临床表现有恶寒发热、胸膈满闷、恶心呕吐、肠鸣腹泻者可以服用。 十滴水有健胃、驱风的功效,主治因中暑所致的头晕恶心,胃肠不适,腹痛等症。中医认为,当暑热之邪侵入人体后,上蒸清窍故有头晕或头痛症状。如果暑热兼湿,使脾胃升降失常,有恶心、胃肠不适、腹痛等症状,可急服十滴水。十滴水用于治疗中暑,属于暂短的急性疾病,病程仅数十分钟或数小时,故在发病时服用2-5毫升即可。需要提醒的是,因十滴水所含的药物成分有一定毒性,故不宜多服。 总之,藿香正气水主要擅长治疗夏季风寒湿邪所引起的夏季感冒、胃肠炎等疾病,治疗范围较广泛,既可治疗夏秋的各种感冒及胃肠炎等,亦可用于中暑而引起的胃肠不适。而十滴水仅用于中暑症,即暑热引起的头晕昏迷、胃肠不适等。一药主治风寒湿之邪所致疾病,一药主治暑热湿之邪所致疾病,两者的功效主治截然不同,因此应对症选用。 如果你对我的答案满意 请选为最佳答案 谢谢
中暑的主要症状为:头痛、晕眩、烦躁不安、脉搏强而有力,呼吸有杂音,体温可能上升至40°C以上,皮肤干燥泛红。如果不及时救治,中暑的人可能很快会失去意识,且程度很深,有可能导致意外的发生。 因此在夏季登山前一定要准备好预防和治疗中暑的药物,如:十滴水、清凉油、仁丹等。另外,还应该准备一些清凉饮料和太阳镜、遮阳帽等防暑装备。 一旦有人中暑,应尽快将其移至阴凉通风处,将其衣服用冷水浸湿,裹住身体,并保持潮湿。或不停扇风散热并用冷毛巾擦拭患者,直到其体温降到38°C以下。 中暑者意识清醒,应让其一半坐姿休息,头与肩部给予支撑。 若中暑者已失去意识,则应让其平躺。 通过以上救治措施,中暑者的体温如已下降,则改以赶衣物覆盖,并充分休息否则重复以上措施,并尽快送医院救治。
中暑是高温影响下的体温调节功能紊乱,常因烈日曝晒或在高温环境下重体力劳动所致。 常见的中暑原因: 正常人体温能恒定在37。C左右,是通过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作用,使产热与散热取得平衡的结果,当周围环境温度超过皮肤温度时,散热主要靠出汗,以及皮肤和肺泡表面的蒸发。人体的散热还可通过循环血流,将深部组织的热量带至上下组织,通过扩张的皮肤血管散热,因此经过皮肤血管的血流越多,散热就越多。如果产热大于散热或散热受阻,体内有过量热蓄积,即产生高热中暑。 中暑按病情轻重可分为: 1、先兆中暑 在高温环境下中,中暑者出现头晕、眼花、耳鸣、恶心、胸闷、心悸、无力、口渴、大汗、注意力不集中、四肢发麻,此时体温正常或稍高,一般不超过37.5。C。此为中暑的先兆表现,若及时采取措施如迅速离开高温现场等,多能阻止中暑的发展。 2、轻度中暑 除有先兆中暑表现外,还有面色潮红或苍白、恶心、呕吐、气短、大汗、皮肤热或湿冷、脉搏细弱、心率增快、血压下降等呼吸、循环衰竭的早期表现,此时体温超过38。C。 3、重度中暑 除先兆中暑、轻症中暑的表现外,并伴有昏厥、昏迷、痉挛或高热。 4、重度中暑还可继续分为: 中暑高热,即体内大量热蓄积。中暑者可出现嗜睡、昏迷、面色潮红、皮肤干热、无汗、呼吸急促、心率增快、血压下降、高热,体温可超过40度。 中暑衰竭,即体内没有大量积热。中暑者可出现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搏细弱、呼吸浅而快、晕厥、昏迷、血压下降等。 中暑痉挛: 即与高温无直接关系,而发生在剧烈劳动与运动后,由于大量出汗后只饮水而未补充盐分,导致血钠、氯化物降低,血钾亦可降低,而引起阵发性疼痛性肌肉痉挛(俗称抽筋),口渴,尿少,但体温正常。 日射病: 即强烈的阳光照射头部,造成颅内温度增高。中暑者出现剧烈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耳鸣、眼花、烦躁不安、神志障碍,重者发生昏迷,体温可轻度增高。 中暑时的紧急救护: 脱离高温环境,迅速将中暑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休息。使其平卧,头部抬高,松解衣扣。 补充液体: 如果中暑者神志清醒,并无恶心、呕吐,可饮用含盐的清凉饮料、茶水、绿豆汤等,以起到既降温、又补充血容量的作用。 人工散热: 可采用电风扇吹风等散热方法,但不能直接对着病人吹风,防止又造成感冒。 冰敷: 亦可头部冷敷,应在头部、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处放置冰袋(用冰块、冰棍、水激凌等放入塑料袋内,封严密即可),并可用冷水或30%酒精擦浴直到皮肤发红。 每10—15分钟测量1次体温。 中暑野外防患措施及事后的紧急处理要点 户外运动者到山野,往往奔放追逐,而长时间曝晒在猛烈的阳光下,体内的热温未能充分散发,使体温升高,脑内部的体温调节中枢连受破坏而停止活动,这就是中暑。 中暑者头痛、发高烧、呕吐或昏倒,有时会造成死亡,因此野外活动者不可不注意防范及急救,最好戴上遮阳帽,并防止曝露在阳光下太久。 万一有中暑现象,应该赶快急救,以免虚脱而毙。首先,将病者移到阴凉的地方,松开或脱掉他的衣服,让他舒适地躺着,用东西将头及肩部垫高。 次以冷湿的毛巾覆在他的头上,如有水袋或冰袋更好。将海绵浸渍酒精,或毛巾浸冷水,用来擦拭身体,尽量扇凉以降低他的体温到正常温度。 最后测量他的体温,或观察患者的脉搏率,若在每分钟110以下,则表示体温仍可忍受,若达到110以上,应停止使用降温的各种方法,观察约10分钟后,若体温继续上升,再重新给予降温。 恢复知觉后,供给盐水喝,但不能给予刺激物。此外,依患者之舒适程度,供应覆盖物。
到夏天了你平时可以喝些藿香正气水,应对暑热的。中暑之后也可以喝的 老年人和 小孩子可以在洗澡后用来察察身体 ,这样可以增强身体抵抗力。
预防就是少在上午10点到下午3点这段时间出门,即使出门也要做好防暑工作,比如打阳伞,避免走在阳光下,可以打的昂(嘻嘻),在有就是多喝白开水,绿豆汤,这些都有利于身体健康。如果不小心中暑了,轻型的,可以吃点藿香正气水,冲冲凉;如果比较严重,那就要去医院了,请医院的阿姨打针了。
1、迅速撤离高温环境,可以先物理降温,用湿毛巾冰冻下敷在头上、腋下、大腿内侧等动脉大血管的地方。2、多喝点加有盐分的水,因为中暑后不怎么吃得下饭,饮食上不要勉强。但一定要清淡些。
一旦出现中暑症状,公众应该如何应对呢?专家说,如果有头晕、恶心、心慌等据了解,职工因中暑等工伤进行治疗期间,视同提供了正常劳动,用人单位必须支付
中暑吃中暑宝,不论中暑轻重2小时见效。
中暑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回答者: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如何防治感冒、中暑感冒前几天中暑过后_干脆网
如何防治感冒、中暑感冒前几天中暑过后
夏天的时候应当注意防暑降温,日常生活中可以喝绿豆汤,能够消暑降温,还要多吃西红柿,黄瓜,西瓜,甜瓜等瓜果,也能够防暑。还要注意夏季不要中午出门,出门之前应当喝点水,或者随身携带藿香正气水,能够防范感冒多是病毒的原因,普通感冒或称伤风,是指由鼻病毒所引起的鼻咽部单纯性卡他性炎症.鼻病毒有很多类型,可有头痛,不适,畏寒,少数有低热,咽干痒,鼻及结膜灼热感,也有鼻塞,流涕,咳嗽,病程约7天.少数继发鼻窦炎,中耳炎,或使慢性支气管炎及气喘急性发作.zhì liáo以对症施治为主.发热,头痛明显者,可用速效伤风胶囊或扑尔感冒片.平时可饮用含盐的清凉饮料、茶水、绿豆汤等,以起到既降温、又补充血容量的作用来防范中暑。最好还是看大夫啊。天气高温的时候防止外出,特别的不要在太阳底下晒,可以用多多喝水喝绿豆汤西瓜冷饮之类的,或者可以喝藿香正气水十滴水之类的防范中暑,。
今日排行 总排行榜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 热门推荐 ] RECOMMEND如何防治感冒.中暑恶心等等
时间: 18:19:42
感谢医生为我快速解答——该
十大相似问答推荐
医生答案显示区
帮助网友:2512称赞:195
您好,经常感冒和体质虚弱,免疫力低下有关建议使用21金维他,北芪精和玉屏风液可增加抵抗力.同时要多煅炼身体,增强体质才不易患病..多食用这些食物香菇蘑菇,猴头菇,草菇,黑木耳,银耳,车养,百合等:都有明显增强免疫力的作用.
帮助网友:2499称赞:127
您好.俗称发痧,古称中暍。1,以出汗停止因而身体排热不足、体温极高、脉搏迅速、皮肤干热、肌肉松软、虚脱及昏迷为特征的一种病症,由于暴露于高温环境过久而引起身体体温调节机制的障碍所致。中暑后可以在额部、颞部涂抹清凉油、风油精等,或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中药。如果出现血压降低、虚脱时应立即平卧,及时上医院静脉滴注盐水。
帮助网友:2849称赞:158
经常感冒的人主要是由于身体比较瘦弱,抵抗力低容易出现反复感冒症状,这个需要锻炼身体,提高身体抵抗力,平时应该多运动,多吃水果和蔬菜,少去人多密集的地方,可以服用玉屏风散颗粒提高抵抗力。
百度智能推荐
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又称普通感冒。是包括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广义的上感不是一个疾病诊断,而是一组疾病,包括普通感冒、病毒性咽炎、喉炎、疱疹性咽峡炎、咽结膜热、细菌性咽-扁桃体炎。狭义的上感又称普通感冒,是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多呈自限性,但发生率较高。成人每年发生2~4次,儿童发...
挂号科室呼吸内科
常见症状、、发烧、、、、、、喉痒、、、
检查项目、
并发疾病、、、气管炎、、肾小球
常用药物、、、、、、、、、、、
其他信息治疗费用、是否传染、好发人群
本品主要用于感冒引起的鼻塞,咽喉痛、头痛、发热等。并具有...
参考价格:1590
解热镇痛。本品用于感冒引起的头痛,发热,鼻塞,流涕,咽痛...
参考价格:990
本品适用于治疗和减轻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周身四肢酸痛、...
参考价格:650
疏风解表,清热解毒。本品用于小儿风热感冒,症见发热,头胀...
参考价格:3500
网友最关注
治病成功案例/我的经验分享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本品主要用于感冒引起的鼻塞,咽喉痛、头痛、发热等...
参考价格:¥15.9
解热镇痛。本品用于感冒引起的头痛,发热,鼻塞,流...
参考价格:¥9.9
如何收藏问题?
方法一:同时按住Ctrl键和D键收藏问题。
方法二:点击浏览器上的收藏按钮收藏问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暑防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