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化学+尿沉渣定量分析板分析

LabUMat尿液分析仪干化学和沉渣分析复检规则的建立--《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年23期
LabUMat尿液分析仪干化学和沉渣分析复检规则的建立
【摘要】:目的结合尿液干化学分析(简称干化学)和有形成分分析(简称尿沉渣),探讨LabUMat尿沉渣自动分析仪与显微镜检查尿中主要有形成分(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和类酵母菌)结果间差异,从而制定合理的复检规则。方法采用1598例新鲜随机尿先后用LabUMat和迪瑞H-300进行尿沉渣分析和尿干化学测试,同时对每1份标本进行显微镜检查。用配对χ2检验2种结果进行比较和统计学分析。结果红细胞、管型、类酵母菌的结果,2种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白细胞、上皮细胞的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abUMat和迪瑞H-300检测结果均正常和经两者测试结果均异常(异常项目相匹配)的标本,LabUMat检测和显微镜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LabUMat和迪瑞H-300两者结果不一致者,红细胞、白细胞和管型3个项目的显微镜检查和LabUMat检测结果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显微镜检查相比,LabUMat检测尿沉渣结果假阳性较高,且红细胞存在一定的假阴性。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R446.12【正文快照】:
本院新使用LabUMat尿沉渣自动分析仪,为了保证结果的准确可靠,本实验室对1598例门诊及住院患者的尿标本同时进行干化学分析、尿沉渣自动分析和显微镜检查,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制定出合理的显微镜复检规则,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门诊患者735例,住院患者863例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席洪刚;;[J];包头医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张倩春;李亚鹏;;[J];临床医学;2009年07期
温立鸿;;[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年04期
黄松音;黄雪琼;谢文锋;钟日辉;丁鹤林;;[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年14期
吴际贞;;[J];实用医技杂志;2007年36期
翁厚光;;[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8年11期
杜安玲;;[J];基层医学论坛;2012年23期
丛玉隆,马骏龙;[J];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7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卓翠灵;;[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滕兰菊,桂芳,黄刚,李秀平;[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4年05期
戴宁;李大伟;陈乔;程惠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9年06期
陆杏华;何后军;王萍;邬向东;;[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6期
秦国民;张晓君;陈翠珍;房海;阎斌伦;;[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9期
敬娟;蔡正洪;唐静;;[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21期
张健,葛淼,葛鑫,任中杰,陈潇潇,吴晓旭;[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高云;[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袁冬梅,宁光慈;[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丁业荣,杨杰,范玉珍,时全,李朝阳,赵本海;[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茜;王景权;;[A];中国麻风防治协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陈涛;;[A];甘肃省中医药学会2010年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贺远;;[A];贵州省2008年血液学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祝乾清;罗龙星;史文浩;;[A];2007年贵州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苏春力;贾宁;徐亚静;张振鹭;张丽娜;;[A];第十九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二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C];2003年
苏春力;贾宁;依伟;刘沈玲;张亚楠;;[A];第十九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二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C];2003年
肖伶俐;;[A];第十九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二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C];2003年
陈俊林;;[A];第二十一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四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上册)[C];2005年
戚国祥;;[A];第二十三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六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谢灵;温立新;闫有青;;[A];第二十五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八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杨丽娟;[D];云南大学;2010年
杨庆芸;[D];山东大学;2011年
黄超;[D];云南大学;2011年
刘立东;[D];天津大学;2011年
张卫辉;[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彭国平;[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王翚;[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李华;[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2001年
柳广南;[D];广西医科大学;2002年
何晓晓;[D];湖南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玮;[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徐述亮;[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王凯;[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何东元;[D];兰州大学;2010年
朱颖;[D];南昌大学;2010年
白永凤;[D];浙江大学;2011年
费扬;[D];浙江大学;2010年
蔡吓妹;[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李静;[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安晓庆;[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改英;赵彩青;;[J];包头医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席洪刚;;[J];包头医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张倩春;李亚鹏;;[J];临床医学;2009年07期
秦桂娥;靳岩;;[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6年10期
徐秀红;王新光;;[J];中外医疗;2009年20期
郑宇琼,焦晓阳;[J];江西医学检验;2001年01期
刘旗;王明丽;徐笑红;;[J];实验与检验医学;2008年03期
黄松音;黄雪琼;谢文锋;钟日辉;丁鹤林;;[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年14期
胡波,陈伟,丁红晖,方利;[J];临床检验杂志;2004年03期
丛玉隆;马骏龙;岳秀玲;张时民;陈进;郭希超;李江;邢辉;杨艳丽;曾黎峰;;[J];临床检验杂志;2006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敏;;[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年15期
胡卫;;[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年04期
冷梅;;[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8年02期
陈瑛;;[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年05期
范红平;朱星成;张群智;;[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年02期
鲁由金;鲁娟;;[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6年07期
冯彩莲;李伟良;郑素娟;李诗韵;;[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年14期
梁伟明;陈志伟;梁再玲;;[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8年14期
王树花;王树鲜;张红娥;;[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年09期
陈静;寇新明;梁英凤;王昱澍;;[J];实用医学杂志;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冀虎岗;;[A];第四届全国临床检验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盖生久;王箴环;;[A];第三届全国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王婷婷;朴晋华;张丽;吕向华;张蕻;高天红;董培智;庄碧琼;李春花;;[A];中国药理学会毒理专业委员会第十次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单晓洁;刘胜勇;吴日荷;武蓉珍;;[A];2007年浙江省医学检验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郑小华;;[A];第十届全军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张子康;;[A];第四届全国临床检验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莫殿军;何述祥;罗春玉;;[A];第四届全国临床检验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宋启明;刘开琴;;[A];第四届全国临床检验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严能兵;韩建萍;陈斌;鲍帆;;[A];第四届全国临床检验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张大莲;孔繁林;吴惠玲;高晓玲;杨美兰;朱江贤;高翔;詹学良;李杰芬;;[A];玉溪市第九届医学检验学术年会暨科技成果推广会论文汇编[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唐薇;[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9年
天津市津南区畜牧水产局
肖培弘;[N];河北科技报;2006年
湖南省结核病防治所主任医师
杨坤云;[N];湖南日报;2005年
徐广华;[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李文;[N];农村医药报(汉);2006年
吕纪增;[N];山东科技报;2007年
解放军总医院检验科教授
丛玉隆;[N];健康报;2010年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肾内科
谌贻璞;[N];健康报;2011年
浏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谭西顺;[N];大众卫生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海;[D];天津医科大学;2006年
任海林;[D];兰州大学;2006年
韩永生;[D];安徽医科大学;2005年
蔡尚党;[D];郑州大学;2006年
胡梅;[D];中南大学;2008年
魏来;[D];吉林大学;2005年
杜莉莉;[D];长春理工大学;2005年
黄梓效;[D];湖南大学;2009年
杨静;[D];中南大学;2009年
丁然;[D];吉林大学;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浅议尿干化学分析与尿沉渣分析联合运用
下载积分:688
内容提示: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00:39:39|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下载文档:浅议尿干化学分析与尿沉渣分析联合运用.PDF
官方公共微信尿液干化学分析法与尿沉渣镜检两种方法的比较(2)
日期:来源:作者: 点击:次
  
&& &2 &结果
&& &2.1 &结果判断标准 &人工镜检结果标准:WBC 0~5个/HP,RBC 0~3个/HP(临床检验基础学规定的计数方法标准)。干化学法阳性标准:WBC>15/&l,RBC>15/&l(以试纸条测出一个+或更多具有临床意义)。
&& &2.2 &实验结果 &560例标本用两种方法进行尿液检测,结果比较见表1、2。表1 &两种方法测定红细胞结果注:用&2检验,&2=5.64,P<0.05,两种检验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2 &两种方法测定白细胞结果注:用&2检验,&2=3.88,P<0.05,两种检验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在560份检测标本中,红细胞的两种检测方法的对比中,其差异较大:某些隐血阳性而镜检红细胞正常的标本中,镜下见大量的、结晶等,约占总样本的4%,另有一些不明原因的标本,经查找资料及病史,有可能是由于某些药物可干扰红细胞的反应性使检测结果降低而不符。而白细胞的结果恰恰相反:镜检阳性率明显高于干化学法,由于试纸模块上的白细胞检测原理是基于中性粒细胞浆内的酯酶作用于模块中的吡咯酚酯,而白细胞中的其他细胞如单核细胞、淋巴细胞等均不与此反应[3],故造成一定的漏检,此外,由于上皮细胞具有与白细胞相似的酯酶,能造成假阳性,所以两种方法各有所长,应相互结合。
&& &本次实验共检测560份尿液标本,其中尿干化学法阳性人数50例,阳性率为8.9%,镜检法阳性人数为81例,阳性率为14.5%,两种方法的阳性率差别较大,数据经统计学处理后显示尿沉渣镜检法阳性率高于干化学法。由于干化学模块中检测白细胞只属于间接反应,具有中性粒细胞浆中酯酶反应的特异性,其颜色深浅与中性粒细胞的多少呈比例关系,但它不与淋巴细胞、单核细胞起反应,故某些以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感染为主的疾病可以出现尿检与临床不符的现象[4]。本实验观测到23例标本,WBC试纸模块阴性而镜检阳性的现象,约占总样本的4%,若不借助显微镜镜检,易造成漏检。此外,白细胞的影响因素较多,如女性病人白带增多,由于阴道分泌物的污染,在随机选取的女性尿样中阳性结果较高,冬季盐类结晶析出等原因,尿液在膀胱中潴留时间过长或尿液标本放置时间过久,尿中pH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导致白细胞破坏,其特异性酯酶游离于尿中而造成干化学试验阳性,镜检阴性,在560份标本中,共检测到11例干化学阳性镜检阴性的标本约占总样本的2%。应嘱患者去除干扰因素后重新测定。白细胞的增多常提示尿路感染和泌尿系统疾病,对临床的诊断有重要意义。由此实验发现,两种检测方法有一定的差异,应把尿沉渣显微镜计数与尿干化学法结合起来,相互补充,以免延误患者的诊断。
&& &本次实验干化学法和直接镜检法测定尿中红细胞的阳性率分别为13.2%、7.1%,干化学法阳性而镜检阴性的有21例,约占总样本的4%,镜检未见红细胞,找到大量结晶,尤以草酸钙结晶为主。此外,由于某些具有过氧化物酶作用的物质[5],如肌红蛋白、菌尿,特别是在泌尿系统感染中,大多数革兰阴性菌和某些革兰阳性菌可释放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6,7],这些物质和酶在干化学测定红细胞时都能使试剂中的过氧化氢分解出游离氧,使色源呈色而出现假阳性。其次,尿液由于其新鲜程度,以及某些肾病患者的尿中红细胞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破裂,血红蛋白逸出造成干化学法阳性、镜检阴性,尿试纸浸取尿液时间过长均可导致此种现象。由以上种种原因显示应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综合分析后再出报告,以保证检查结果的可靠性。
(责任编辑:admin)
    
       
    
        
         
   
       
     LabUMat尿液分析仪干化学和沉渣分析复检规则的建立
本院新使用LabUMat尿沉渣自动分析仪,为了保证结果的准确可靠,本实验室对1598例门诊及住院患者的尿标本同时进行干化学分析、尿沉渣自动分析和显微镜检查,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制定出合理的显微镜复检规则,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门诊患者735例,住院患者863例。1.2仪器与试剂匈牙利倍肯集团LabUMat尿沉渣自动分析仪和配套原装试剂及高、低2种质控品。长春迪瑞H-300尿干化学分析仪和其配套尿11A检测试条及标准条。Olympius双目显微镜,水平离心机。1.3方法患者留取新鲜随机尿立即送检。将尿液充分混匀后取8mL左右于尿沉渣分析仪配套试管内采用LabUMat自动进样系统先行尿沉渣自动分析,然后使用迪瑞H-300进行尿干化学测试。另取10mL尿液于底部呈锥形的刻度离心管内用水平离心机,r/min离心5min后弃去上清液,保留0.2mL沉渣,轻轻混匀后取0.02mL置载玻片上,用18mm×...&
(本文共2页)
权威出处:
尿常规分析是目前诊断和监测肾脏疾病及其相关疾病常规的检测项目[1,2],近年来,随着自动化尿液检测技术的不断更新,尿液分析的参数也越来越多,如化学成分参数、有形成分参数等[3,4]。但自动化尿液分析仪仍存在方法学的局限性,因此,异常的自动化尿常规分析的结果有待于进一步通过形态学镜检进行确认,根据CNAS-CL41[5]的要求,我们参考相关文献[6],建立了尿干化学分析显微镜复检规则,参考相关文献[7],建立了尿干化学联合尿有形成分分析仪作尿液分析的显微镜复检规则,同时我们对上述规则进行了验证,现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仪器及试剂尿干化学分析仪为桂电Uritest-500B型干化学分析仪及配套试剂和质控品;尿有形成份分析仪为Sysmex公司生产的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及配套试剂和质控品。1.2标本和步骤每天对尿干化学分析仪Uritest500B和尿沉渣分析仪UF-1000i用配套质控品进行室内质控,在控后严格按SOP文件...&
(本文共3页)
权威出处:
UF-100尿沉渣分析仪与传统的手工操作方法相比,具有操作规范化、检测自动化、速度快、重复性好,被临床广泛应用。UF-100尿沉渣分析仪采用荧光染色和流式细胞技术的原理,对尿液中的有形成分进行定量分析,但对RBC、管型等的检测有较高的假阳性率[1-2],而且不能区分病理管型,故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只适合筛选[3]。为了保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4],提高工作效率,本室建立了显微镜复检规则[5],现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日至日间本院住院患者晨尿标本151 776份。1.2仪器与试剂Sysmex 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及配套试剂;迪瑞H-500尿分析仪及配套试剂;牛鲍氏计数板,O-lympus CHS显微镜。1.3质控品Sysmex UF-CHECK质控品为原装配套产品,H-500尿分析仪质控品为原装配套产品,每日使用质控物对仪器进行监控,确保仪器工作性能正常。1.4方法1....&
(本文共2页)
权威出处:
尿液中有形成分分析对临床多种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至关重要,临床上常用的检测方法有全自动尿沉渣分析法、尿液分析仪干化学测定法、显微镜检测法,这些方法以其简便快速的优势,对肾脏和尿路疾病,肝胆和胰腺疾病,心血管疾病,全身性疾病等提供非常有价值的信息[1]。为适应尿沉渣分析标准化的要求,笔者对我院700例门诊和住院患者的尿标本同时进行UF-5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检测、Uritest-500B尿液分析仪干化学测定和显微镜镜检,并对三种检测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为给临床医生的诊断提供优质、可信的尿液分中国医药指南2013年4月第11卷第10期临床研究523析结果。1材料与方法1.1标本来源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于我院门诊和住院病房患者共700例,其中男性347例,女性353例,年龄1~80岁,平均45岁。1.2仪器与试剂UF-5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Uritest-500B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和Olympus显微镜,配用试剂...&
(本文共3页)
权威出处:
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和沉渣分析仪的联合应用可提高尿液标本的检测效率[1-2]。目前,尿液检验存在检测流程和复检标准不统一、复检率高等问题。本文对3 579例尿液标本进行了尿液干化学和沉渣的综合分析,建立并优化了筛检规则。1材料与方法1.1样本月,每工作日随机选取50~100例本院门诊和住院患者尿液标本(每例10mL),共3 579例,其中男性1 806例,女性1 773例,年龄1~96岁,中位年龄48岁。1.2仪器和试剂AX-4280干化学分析仪(简称AX-4280)购自日本ARKRAY公司,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简称UF-1000i)购自日本Sysmex公司,R/S-500尿沉渣分析工作站(简称R/S-500)购自美国DiaSys公司,上述仪器组成本实验室尿液分析系统。试剂、试纸条、质控品和校准品均为各仪器配套产品。Laboman UriAccess 3.0软件由日本Sysmex公司提供,用于数据统计分析...&
(本文共3页)
权威出处:
近年来,随着自动化尿液检查技术的不断更新,尿常规分析的参数也越来越多,如化学成分参数、有形成分参数等[1-4]。由于尿液标本的新鲜程度和保留时间对检测结果的影响非常大,而且自动化尿液分析仪存在方法学的局限性,因此,异常的自动化尿常规分析的结果有待于进一步通过镜检进行确认[5]。与自动化血细胞分析的复检工作一样,自动化尿常规分析的复检工作也非常重要,制订有效的尿常规分析的复检规则可以避免和减少重要疾病的漏检;但其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自动化尿常规的复检涉及干化学分析和有形成分两个系统,较自动化血细胞分析复检方案的设计复杂。本研究结合这两个分析系统,制订了适合本院的自动化尿常规分析的复检规则,现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标本来源收集2011年7月至11月本院门诊、住院患者新鲜尿液标本600例,每份标本不少于20mL。其中,500份随机标本用于建立复检规则,另外定向再选取潜在阳性或假阳性标本100份,用于验证所建立规则的临床有效性。1...&
(本文共3页)
权威出处:
扩展阅读:
CNKI手机学问
有学问,才够权威!
出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京ICP证040431号
服务咨询:400-810--9993
订购咨询:400-819-9993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尿沉渣定量分析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