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时,如下指标过高,应如何进行大二阳的诊断指标?

11-12-9 12:01
北京国泰体检中心专家   个别指标不合格不代表一定有病   很多人在看到体检报告上的数据超出或低于正常值的范围时,就以为自己生病了。其实,体检报告上的某些指标虽然超过了正常值,但还应综合抽血结果、B超、心电图等多项检测及本人病史,才能有最终结论,不能光靠一个指标来确定。  例如甲胎蛋白AFP是体检中肝癌的常用检查项目,如果明显增高则极可能是肝癌,但有50%的肝炎和肝硬化的病人也有增高,而妊娠妇女AFP增高,则是生理现象。  还有乙肝表面抗体、抗原等内容,体检&阴性&不代表你就一定健康,同样&阳性&也不等于有病,一旦出现异常也不必太恐慌,一般&小三阳&则表明体检者比较健康。  再比如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低了一些,说明抵抗力较差,要加强锻炼;球蛋白偏高,那么今后要少吃垃圾食品,三餐饮食要有规律;肝囊肿情况不算严重,但以后要进行2个月的定期检查,此外,酒要少喝。  此外,健康体检是面对一个大多数人群的初筛,是存在误差性的。有些指标敏感性很高,有些指标本身就是处于一个动态水平上,体检测到的只是它在那一个瞬间的数值,因此仅仅根据体检结果是不能直接下结论的,需要重复检测,或辅助于其他指标、其他检测,共同诊断。   专家建议要重视体检结果   导致体检者体检指标出现异常的原因有很多,每个人的情况也都不尽相同,医生无法根据一次的体检结果,就确定体检者是疾病患者。一般来说,医院会建议体检中指标异常人员进行复查,由医生根据患者的个人情况做出详细的分析,并制订治疗方案。那么,体检报告中没有出现异常状况,是不是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专家提醒,实际上,即便结果在正常范围内,也不能完全排除身体潜在疾病的可能性。  体检中会有一些体检者的检查指标处于&临界值&。对这些&准病人&,不一定要服药治疗,但饮食结构的调整、运动量的增加都是必要的。过一段时间复检时,要特别留意这些曾处于&临界值&的项目,如果通过一段时间的饮食、运动调整仍无法缓解,应立即就医。  此外,作为一份体检报告,不能将体检报告看作最终的结论。体检报告通常给体检者带来提示性、参考性的建议,有利于避免或尽早发现病情。而且,每年体检报告单最好都作为私人健康档案的一部分进行存档归类,这样可以提前预知未来5-10年内患某种慢性病的几率。  ■个案解读  ■白细胞偏高  血常规检查,结果白细胞11.1,比正常范围高一点,尿常规检查也是白细胞偏多,不知问题是否严重?  专家表示,白细胞是血液中一种重要的血细胞,被称作&免疫&细胞,能够抵抗病原入侵,在疾病免疫上起着重要作用。如果白细胞偏高,说明免疫细胞正在发生作用,以抵抗细菌干扰。换句话说,白细胞高是细菌感染的表现,这也是使用抗菌素治疗的指标。  正常情况下,白细胞除了在血液里,还存在于淋巴系统、脾以及身体的其他组织中,但尿液里是不该有白细胞的。如果尿里查出了白细胞,可能是泌尿系统有炎症,会有尿频、尿急等症状,可使用喹诺酮类的抗菌素药物。此外,从中医角度讲,泌尿感染乃下焦湿热,可以用一些清湿热的中成药。  ■谷丙转氨酶升高  一份体检报告显示,谷丙转氨酶高达80,是正常最高值的两倍,该患者怀疑自己患了肝炎,此外他原来就有中度脂肪肝,不知两者之间是否有关联?  谷丙转氨酶是衡量肝脏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如果升高了,说明肝功可能受到了影响。 在常见的因素里,各类肝炎都可以引起谷丙转氨酶的升高,这是由于肝脏受到破坏而造成的。但是,如果它仍在正常值两倍以下的范围内,除了肝炎,很多因素都可能导致,比如脂肪肝、喝酒、情绪波动、劳累,以及食用某些食物、药物等。  事实上,脂肪肝及早治疗,可以恢复正常,但是如果就此任之发展,轻度可能发展成中度、重度,甚至会导致肝硬化。建议除了使用降脂肪肝、降血脂的药物,还要戒烟酒,饮食清淡,少高脂肪、高热量饮食,多吃水果蔬菜,多运动。  ■血红蛋白小于110克/升  市民某女士表示,她曾做过剖宫产,当时失血较多,以后出现贫血,血红蛋白从最低的60多升到107,但还是头晕、没劲、腿发软,血压、血糖都有点偏低,不知道是什么情况?  正常情况下,抽血检查时血红蛋白应该在110~160克/升,该女士的指数为107,显然是贫血。女性贫血和很多原因有关,如营养不足、经期失血过多等。因此,对付贫血,除了补充铁制剂,还要饮食均衡,多吃含铁丰富的食物。  此外,有的人营养足够、经期出血也不多,但还是贫血。黄专家表示,这就要看是不是消化吸收的问题,不少女性属脾胃虚寒,吃的东西不少,但吸收差,建议在用补血药前,先要健脾开胃。  ■乙肝表面抗体呈阳性  近来,有市民表示,做了乙肝五项检查,结果第2、4、5三项都是阳性,医生说现在是恢复期,该市民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也不知道是否会进行传染?  专家表示,乙肝五项检查的第2项是乙肝表面抗体,如果它呈阳性,就说明该体检者已经产生了抗体。但是,如果第4、5项也呈阳性,这说明该体检者曾在不知道的情况下感染过乙肝病毒,但由于自身免疫力强,自身产生了抗体,现正在恢复中。  类似这样的情况,专家表示,不仅不需要任何治疗,也不必担心传染他人。但是,乙肝抗体并不是终身享有,即便是自身产生的抗体比注射疫苗产生的抗体相对稳固一些,但也不能保一辈子,每年定期检查乙肝五项必不可少。一旦乙肝表面抗体转阴,仍要及时接种乙肝疫苗。  ■淋巴细胞百分比偏高  在血常规检查中,淋巴细胞百分比偏高,但只超出正常值一点,不知道是否有问题?  专家表示,淋巴细胞是一种免疫细胞,当绝对值高时,人体免疫力就会低下,这个时期很容易感染疾病。如果淋巴细胞百分比偏高,大多提示是病毒感染,如感冒、扁桃体炎等,可以使用双黄连、清热解毒、病毒唑等抗病毒的药物;如果查出淋巴细胞百分比只是高一点,自己又没有任何症状,就不用管它,因为自身的免疫力也可能将病毒消灭。但是,如果淋巴细胞百分比严重超出正常值,要警惕淋巴细胞白血病,它是骨髓及其他造血组织中有广泛的白血病细胞异常增生,主要是不成熟淋巴细胞浸润其他组织器官,导致正常造血功能衰竭,表现为正常造血细胞显著减少。确诊一般需要做骨髓穿刺等相关检查。  ■乙肝&大三阳&  有市民反映,在体检中乙肝五项,结果第1、3、5都是阳性,但是查肝功,则转氨酶正常,不知道是否算是&大三阳&,今后能消除吗?  专家表示,这的确是大三阳,说明该市民已经感染了乙肝病毒,目前的传染性比较强,要切断血液、母婴、性交等传播途径,尤其建议家人接种乙肝疫苗。  如果转氨酶在正常范围内,说明肝功能正常,只是乙肝病毒携带者,还没发展成肝炎。现在,抗病毒药物需要在转氨酶水平高的情况下进行治疗,如果肝功正常,先暂时观察,否则治疗效果不好。一般而言,病毒高、转氨酶高(转氨酶大于80而且NDA水平大于10的5次方),才进行抗病毒治疗。  此外,转氨酶像人体其他生理指标一样,总是处于动态的过程,如果检测时正好处于谷值(即较低的数值),就掩盖了真实水平。因此,转氨酶不能一查了之,要定期检测。必要时可做个肝脏穿刺,进一步确诊肝脏组织是否正常,以决定是否开始抗病毒治疗。  ■相关链接   体检项目解读   肝功能:可探测有无疾病和肝损害程度   常用的肝功能检查项目有丙氨酸转氨酶(ALT)或称谷-丙转氨酶(GPT)、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或称谷-草转氨酶(GOT)、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汁酸、白蛋白/球蛋白(A/G)、总胆红素(T-Bil)和直接胆红素(D-Bil)。  在各种酶试验中,ALT和AST能敏感地反映肝细胞损伤与否及损伤程度。各种急性病毒性肝炎、药物或酒精引起急性肝细胞损伤时,血清ALT最敏感,在临床症状如黄疸出现之前ALT就急剧升高,同时AST也升高。  当患有病毒性肝炎、药物或酒精引起的中毒性肝炎、溶血性黄疸、恶性贫血、阵发性血红蛋白尿症及新生儿黄疸、内出血等时,都, 可以出现总胆红素升高。  当病人患有肝脏纤维化或肝硬化时,会出现血清白蛋白和总胆红素降低。,   高血压:并不是一次检测就能判定   通常舒张压(即下压)超过90或者收缩压(上压)超过140都可以称为高血压,不过要诊断为高血压并不是一次检测血压高就一定是高血压。此外,舒张压(即下压)低于60或者收缩压(上压)低于90则为低血压。无论血压过高或过低都会有损健康。血压低会让人感到疲乏、无力,而高血压则会引发脑溢血、中风、心脏病,甚至肾脏疾病。所以重视血压其实是对心、脑、肾的保护。   糖尿病:危害在于一系列并发症   在确诊为糖尿病之前,一般会有三个阶段,一是餐前血糖不高,餐后血糖高;二是餐前血糖高,餐后血糖不高;三是餐前餐后血糖都高,这个时期称为糖尿病前期,只有当血糖&11.1mmol/l时,才被诊断为糖尿病。糖尿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会引起一系列并发症,比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这是不可逆的,会引起失明;糖尿病肾病,则会引起肾功能衰竭,最后导致尿毒症;糖尿病神经系统疾病,会引起全身疼痛;糖尿病足,会因为双足知觉不灵敏,容易被烫伤,导致老烂腿;这类病人还不能做手术,否则伤口不容易收口。   乙肝两对半:指标中有阳性不一定是坏事  5项检测指标  1.乙肝病毒s抗原(HBsAG)2.乙肝病毒s抗体(HBsAb)3.乙肝病毒e抗原(HBeAG)4.乙肝病毒e抗体(HBeAb)5.乙肝病毒核心抗体(HBcAb)  上述五项中,当第1、3、5项出现阳性(+)才为大三阳,是急、慢性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活跃期的征兆;1、4、5项出现阳性是小三阳,见于普通急、慢性乙型肝炎;如果仅有第2项出现阳性,说明你已具有免疫力;如果5项全部阴性(-),说明目前尚未感染乙肝,同时对乙肝也无免疫力。因此,乙肝检查有阳性并不都是坏事,全是阴性反倒容易被传染,要辩证看待。  ●乙肝两对半(五项指标)全阴  说明体内缺乏乙肝病毒抗体,建议上医院注射乙肝疫苗,获得对乙肝病毒的抵抗力。  ●乙肝表面抗体为阳性  表明以前注射过乙肝疫苗,或者曾经感染乙肝病毒,身体已经产生了抗体。此时,身体对乙肝病毒已有抵抗能力。  ●乙肝表面抗体为弱阳性  表明抗乙肝病毒能力减弱,建议尽快上医院注射乙肝疫苗加强一针,或再接种一次乙肝疫苗。   血常规:单个指数不达标不说明问题   对无血液病、健康的体检者,主要关注下面四项&&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要检查其他多项,主要是方便血液科医师作综合诊断查考,单个指数或某几项指数不达标,不能说明问题。  ●白细胞  增高表示机体某些部位有炎症的可能,比如,感冒了、拉肚子都有可能影响这项指数。降低表示免疫功能差,也就是抵抗力较差。 ●红细胞、血红细胞  降低有贫血的可能。  ●血小板  降低要考虑血小板减少性疾病。  ●其他项目  在血液检查项中经常可以看到增高的情况。市民不用恐慌,对没有发现其他疾病、健康的体检者大部分都是正常情况,因为抽血前没有喝水、没吃早餐,导致血液浓缩,使测量指数偏高。   高血脂:四大项目来判定   甘油三脂是血脂检查中的一个项目,该项目增高有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脂肪肝、肾病综合征、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胆道硬塞、急性胰腺炎、糖原积累病、原发性甘油三脂增多症、妊娠后期。  常规的血脂检查包括甘油三脂、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正常饮食吸收的脂肪(由脂肪酸甘油脂组成)在消化道脂肪酶作用下分解成脂肪酸、甘油三脂,经肠道吸收后直接入血液,故日常饮食极易左右血脂水平。血脂长期处于高水平,通过一系列复杂作用沉积于血管壁下,引起动脉血管粥样硬化,引起冠心病(导致心绞痛发作,严重时可引发心肌梗死,危及生命),同时营养过剩也是糖尿病、高血压、痛风的常见原因。老年人少运动,器官功能老化,尤其应该注意。如果甘油三脂高应该先控制饮食,少食用动物源性脂肪,平常煲汤去除表面油层,多运动,定期复查血脂,如已经有心脑肾血管疾病,应更加严格控制。  其中胆固醇帮助诊断高血脂症、冠心病及继发性疾病。胆固醇分为高密度胆固醇和低密度胆固醇两种,前者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通常称之为&好胆固醇&,后者偏高,冠心病的危险性就会增加,通常称之为&坏胆固醇&。  北京国泰健康体检中心,隶属于非赢利性医院&&北京丰台国泰医院。全国政协原副主席赵朴初先生为本院题写院名。  体检中心总面积约2000平方米,体检环境优美、设备先进,体检流程科学。国泰丰台区体检中心拥有一批资深权威健康体检专家,以&国泰民安,健康为本&为宗旨,用&专注执着,超越自我&的企业精神竭诚为社会各界人士健康服务。  国泰体检聘请军内外离退休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以及有特长的教授、专家,组成优秀的技术队伍,对社会开展健康体检和医疗咨询,他们都有着丰富的健康体检经历和临床经验。  国泰体检由资深体检专家制定了分别适合不同人群的健康体检项目套餐,让来宾可以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体检项目。中心建立了国泰健康体检网,使您可以通过网络直接查询相关体检套餐,并从网上进行快捷的预约服务。同时国泰体检提供网上远程免费咨询服务,如果有体检相关的问题可以直接进行咨询。  中心拥有现代化的大型日本原装进口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意大利原装进口全自动免疫分析仪、骨密度检测仪、美国原装进口GE彩色B超、DR-X光机等先进设备,将体检结果与数字化信息管理系统紧密结合,为广大受检者提供全方位、系统化、终身制的健康管理服务。我们还建立了科学、合理、高效的健康管理标准化系统流程,来宾所有检查项目结果均录入计算机健康管理系统,由资深专家对您的健康检查结果进行分析、评估,提供准确的健康体检评估总结报告,同时为来宾提供免费咨询服务,对会员量身定制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及后续跟踪服务。  国泰体检将不断努力,用诚信和质量,用&专注执着,超越自我&的企业精神,打造北京市最专业的健康管理品牌。  北京国泰体检中心 国泰体检中心 丰台区体检 体检中心 北京体检 健康体检  北京体检中心  北京国泰体检中心预约电话 方主任哪些食物能当药吃?2011年整年运势&&白羊座 金牛座 童贞座[推荐]为宝宝设三道防线防感冒忆草的产品怎么样火影忍者423主题曲2010年冬季及2011年1月新番动漫详细介绍(一)
大家都在看体检查出来的指标偏高,怎么办?_百度知道
体检查出来的指标偏高,怎么办?
体检查出来的指标偏高,怎么办?体检查出来的指标偏高,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高了一点,最近由于每天用眼厉害,一直在吃胡萝卜素的叶黄素
我有更好的答案
体检可以帮过的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体检时癌胚抗原升高,吓得我整个人都颓废了,这些体检指标高了怎么办?
相信大家很熟悉这些葛优躺画面
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废人”状态
小编最近遇到一小伙因为做了次体检后
就变得和葛优蜀黍一样颓废
是的,被你猜到了,他拿到体检报告后
有一个叫癌胚抗原的指标升高了许多
认为自己患上了癌症,也不去问问医生
整天闷闷不乐,心不在焉
整个人都废了
小编在一次医院组织的献血活动中
献血前检查发现转氨酶升高
结果献血没成功,工作人员告诉小编
转氨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
升高提示有肝损害
小编不是专业的,不能给你一个完美的解释
今天小编请到这位健康管理专家来帮忙
副主任医师。从医工作40余年,先后在综合内科、急诊科、老干科、呼吸内科、健康管理中心工作,具有全科医生的专业素质。90年师从我国著名呼吸科专家钟南山院士。为株洲市中心医院最早从事健康管理、教育综合服务的健康管理师。
转氨酶升高,有许多种原因,下面介绍几种常见因素引起的转氨酶偏高。
1.某种病毒性肝炎者
2.脂肪肝患者
3.经常饮酒及饮食油腻者
4.近期服用过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者
5.自身免疫性肝炎者
6.胆囊炎、心脏病、肾炎等患者
7.近期过度劳累、剧烈运动、熬夜者等
健康人的转氨酶水平暂时超出正常范围是经常发生的,不要过于紧张,转氨酶单项高不是疾病。比如:剧烈运动、劳累、焦躁或油腻食物、抽烟、饮酒、吃药都会使转氨酶暂时偏高。
一次体检转氨酶升高并不能说明问题,建议回家后,保持良好的生活、工作习惯(不饮酒、不熬夜、不劳累、饮食规律不油腻等)一周后再复查转氨酶,如果还是高,那就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下一步检查,以查明病因,对症治疗。
癌胚抗原是肿瘤指标之一,仅作为肿瘤诊断的参考依据之一,而不是确诊依据。
肿瘤指标是肿瘤或其他疾病的代谢产物,肿瘤指标有很多种,各有各的侧重点,仅作为疾病诊断的参考依据,记住是参考依据,不是确诊依据。
我们平时所检查的常见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甲胎蛋白、鳞状细胞癌等等等。
肿瘤标志物是肿瘤细胞的特有产物,可以辅助肿瘤诊断、判断肿瘤治疗效果和预后以及监测肿瘤复发等。肿瘤标志物除了与肿瘤有关之外,正常人也可以出现肿瘤标志物升高的情况。
如慢性肝病、慢性肾病、胆石症、糖尿病以及服用过有些药物,还有生理上的变化以及一些不良习惯,如怀孕、吸烟、酗酒、与宠物亲密接触等都可能导致肿瘤标志物水平升高。
对于单项标志物轻度升高者,不用过于恐慌,可一月后复查。如复查后数值一直维持在参考值上限的临界水平,则意义不大。但有以下几类情况要特别注意,需要进行认真排查:
一是单次检查升高特别明显,数倍于正常值的上限;
二是反复检查,数值动态持续升高;
三是有家族性遗传史,在肿瘤筛查时肿瘤标志物增高。
建议长期随访监测肿瘤标志物尽可能选择同一家医院,因每家医院的仪器、试剂会有偏差,以便医生更准确地作出判断。
1血压高 ≠ 高血压病
影响血压的因素很多,情绪紧张时或活动后测量血压都可能偏高。
指导意见:体检发现血压高时,休息半小时左右再测量一次,复查时最好采用同一个血压计、测量同一侧手臂。如果还偏高,请自备血压计或到相关医疗机构连续测量3天,每天早中晚各1次,若血压均≥140/90mmHg,才能考虑为高血压病。
2血脂高 ≠ 高脂血症
体检报告单中血脂这一项超出正常范围,不一定就是高血脂症。诊断高脂血症必须具备血清中总胆固醇≥5.72mmol/L,甘油三脂≥1.70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64mmol/L几项。
指导意见:保持良好的生活、工作习惯(不饮酒、不熬夜、不劳累、饮食规律不油腻等)一月后再复查。
3尿酸高 ≠ 痛风
有些人一看到血尿酸超标就认为是高尿酸血症,会发生痛风。一般认为,对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无须治疗,但应该寻找高血尿酸的原因。如近期是否食用啤酒和海鲜,是否服用了利尿药、降压药、化疗药等药物因素及肾病、血液病、糖尿病等造成的影响。另外还要考虑是否与原发性高尿酸血症有关(遗传性)。
指导意见:如无上述所讲的影响因素,建议一月后复查,切忌食用高嘌呤食物,比如海鲜、啤酒、动物内脏以及浓肉汤、鸡汤、肉浸膏、沙丁鱼、鱼子等。植物性食物中,全谷、干豆、菜花、菠菜等也含一定量嘌呤,也要适当限制。
4脂肪肝 ≠ 肝硬化
B超检查结果提示脂肪肝不要认为自己已经病入膏肓。其实,一般的早期脂肪肝病变是可逆的。
指导意见:低脂饮食、增加运动量、忌酒等能够无药而愈,不留后遗症。
5血糖高 ≠ 糖尿病
影响血糖的因素比较多,比如紧张、应激、剧烈运动、进食等。
指导意见:当空腹血浆葡萄糖≥7.0mmol/L,餐后2小时血浆葡萄糖≥11.1mmol/L,或在一天任何时候(不管进食与否)血糖≥11.1mmol/L时,最好连续检测3天,倘若都超出正常范围可考虑糖尿病,需要到医院进一步确诊。
6肺纹理增粗、紊乱≠肺部肿瘤
拍个胸片,看到一个紊乱,许多人开始乱想了,是不是肺部有毛病呀,是不是肺的癌前病变啊。肺纹理增粗可能与吸烟、职业性粉尘接触、支气管炎等有关,正常人中也可能出现。
指导意见:不吸烟和被动吸烟(二手烟),适量运动。如果没有咳嗽、咳痰、活动时气短等症状,可不予理会。如果有上述症状,建议到呼吸内科就诊。
好了,上面几个体检指标升高千万不要再被吓得茶不思,饭不下,夜不寐了!有什么问题,就该找医生问一问,不然还真会闷出病来啦!
微讯:事业发展科 王家明 微编:事业发展科 宋 玺
校对:事业发展科 王家明审核:事业发展科 罗国艳
打造株洲老百姓最放心的医院
急救电话:丨客服热线: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年终体检 四大误区你中了没?
& & 体检专家教你解读体检报告中隐藏的&秘密&,千万别忽视报告上写的&定期复查&或&进一步诊治&
& & 医学指导: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体检中心陈庆瑜教授
& & 2016年即将进入倒计时阶段,又到了体检高峰期。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对个人健康资产进行&年度盘点&,已被许多人接受。不过,记者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体检中心获悉,很多体检者检查完了,就把健康报告抛到脑后,甚至有人忘记及时领取健康报告。专家指出,体检报告是对个人&健康资产&的年度总结,汇总了受检者的整体健康信息,特别是各种疾病的阳性发现、代谢异常、慢病状况以及建议措施、就医指引等。这些内容无论对于纠正不良生活习惯,还是预防治疗疾病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体检报告里到底隐藏了怎样的秘密?该如何用好体检报告?&广州日报健康有约&特邀请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体检中心陈庆瑜教授为大家解疑答惑
& & 体检是鸡肋?
& & 查出疾病并非唯一目标
& & 在体检中心,经常能听到体检者一边候检,一边跟同事抱怨单位体检是&鸡肋&,&查不出疾病,白白浪费时间和钱!&
& & &体检是不是浪费时间,是鸡肋?&对于这个问题,陈庆瑜表示,大部分体检人群并未真正认识到体检的目的和意义是预防为先,有病治病,无病防病,早防早治。
& & 体检的目的,并不只是排查重大疾病,还可能及时消除重大疾病的隐患,早期发现潜在可能引起疾病的危险因素,也就是筛查&准病人&, 同时关注筛查与监测常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与传染病,进而实施科学健康管理,促进和改善健康状况。
& & 陈庆瑜表示,体检本身虽然并不是治愈疾病的过程,但通过体检提供的早期诊断,使病人获得治愈的黄金机会,在早期发现疾病、把握最佳治疗时机上,健康体检功不可没。
& & 临床上常常见到这样的情况,体检报告已经明确体检者有重大疾病诊断或异常阳性结果提示,医生也给出明确指导建议,但是因为受检者身体暂时没有任何不适,并没有引起重视,结果延误了对重大疾病甚至癌症的及时发现,等到出现系列症状,已是疾病中晚期,错过最佳治疗机会,悔之晚矣。
& & 陈庆瑜提醒,健康第一不只是一句口号,从我做起,从体检做起,才是以健康为己任的应有态度。健康体检的目的除了&治已病&还要&治未病&,关键时刻,体检也可以救你一命。通过年度体检审查,强化健康意识,利用好体检报告提供的健康信息,就如年终工作总结一样,每年盘点健康,对自己的健康走向有一个客观的评价和预估,并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为正确的医疗保健、强身健体、饮食运动提供科学的指引,积极调整生活方式,不断管理好我们的健康资源,才是定期体检保健的&王道&。
& & 体检报告中的各种检查结果,究竟反映了机体什么健康状况?指标阳性或异常又可能预示着哪些健康异常?这些都需要专业的体检医生进行解读。
& & 1、粪便隐血试验常拉假警报?
& & &&大便&正常&也要检查!
& & 体检中最普通的粪便隐血试验,经常遭到体检者的抗拒。&我的大便很正常,何必被医生&爆菊&!&市民吕先生近日就拒绝让外科医生进行肛门指检和粪便隐血试验。陈庆瑜指出,粪便隐血试验能够检测出50%~60%的大肠癌和30%左右的癌前腺瘤。有些人觉得粪便隐血试验存在&假阳性&可能,即使检查结果有问题,也不愿意接受肠镜的进一步检查,认为反正自己的大便&正常&,没有不适感觉。
& & 陈庆瑜指出,这种想法是错误的。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州大肠癌的发病率逐年走高,大肠癌与人们的关系并非以前那样&遥不可及&,有可能近在咫尺。临床中经常见到一再延误至便血,甚至急性腹痛肠梗阻发作,才得以明确诊断的结直肠癌患者,教训往往很惨痛。
& & 因此,体检者要重视肛门指检和粪便隐血试验。技术娴熟的体检外科医生进行肛门指检,并非如人们想象那样不舒服。
& & 2、尿检不雅观不重要?
& & &&能查多种疾病!
& & 尿检也是体检者避犹不及的项目。有些人错误地认为&取尿过程不雅观,检查不重要&,对于尿常规报告的解读也是疑惑多多。陈庆瑜指出,其实,许多肾脏病早期常常没有症状,抽血查肾功能也很正常,验尿查肾病,往往更能早期发现肾脏病的隐患,防微杜渐。
& & 一份尿常规报告有无尿蛋白、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尿比重值、尿酸碱度、有无潜血等都是肾内科关注的指标,对于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每年做一次微量蛋白尿检查,能够更敏感有效地检查出高血压、糖尿病对肾脏功能的损害。
& & 此外,对于广东人常见的泌尿系统结石、多囊肾等,不少人结石堵住输尿管,有的甚至已经肾积水也感觉不到疼痛不适,直至肾功能被破坏了才发现病情,尿常规结合腹部B超是最经济有效的早期诊断手段。
& & 3、一见&阳性&就炸毛?
& & &&要正确对待
& & 拿到体检报告,一看上面的项目出现&阳性&字眼,就像猫儿一样炸毛,不知所措甚至惶恐不知终日。这在体检者中并不少见。
& & 恐慌可能导致误判,不利于客观正确地认识自己的健康问题,从而及时做出恰当的就医决策。陈庆瑜指出,现代医学由于检测手段和仪器设备的提升,某些过去不太被人重视的疾病日渐为大家所认识。
& & 比如甲状腺癌,近年来在我国已成为发病率上升最快的实体肿瘤。陈庆瑜表示,甲状腺疾病诊断率之高部分归因于体检筛查和高分辨率彩超的广泛应用,由此所产生的对隐匿癌和微小癌的过度诊断和治疗也成为全球医学界面临的共同问题。因此,她建议,一旦查出甲状腺可疑病变,大可不必惊慌失措,谈癌色变。鉴于绝大多数甲状腺癌的惰性特点,预后良好,积极监测而不是马上手术治疗应是甲状腺病变最合理的管理手段,医生和患者应该充分沟通,共同决策。
& & 4、复查和就诊
& & &&学会按轻重缓急排序
& & 体检报告中各种阳性结果的复查就诊和时限问题,也常常造成人们的困扰,医生往往在汇总报告写上&定期复查&或&进一步诊治&等字样,但大多数人都把这些当作&套话&,看看就算。到了第二年体检时,这些指标大多还是不正常,有些甚至更为严重了,这样的情况十分普遍。
& & 陈庆瑜指出,一般来说,体检的阳性结果按照惯例会依轻重缓急不同排序,大体分成四级:
& & 危急(或称红灯预警):如心梗、脑出血,通常在体检当时已被立即告知,安排就诊住院;
& & 严重(橙色)者如恶性肿瘤,需要及时就诊,限期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和就医治疗;
& & 对于相对稳定疾病(黄色)如糖尿病、高血压、血脂明显异常者,应择期就诊,在医生指导下控制病情,但要注意并非无期,避免不了了之,一年拖一年,延误治疗良机而出现并发症或者恶变;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对于感染了乙肝病毒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和病情稳定的乙肝患者,即便无自觉症状,肝功能正常,病毒复制相对静止,也应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建议至少每半年做一次肝脏超声及甲胎蛋白(AFP)、肝功能和乙肝病毒DNA检查,事实证明,定期监测甲胎蛋白及肝脏影像学检查是早期发现肝癌最有效的方法。
& & 稳定的异常发现(蓝色):如肝肾囊肿、子宫肌瘤等,则每年定期复查,监测变化情况,不必过于担忧。
东方网(eastday.com)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年终体检 四大误区你中了没?
日 13:30 来源:广州日报
& & 体检专家教你解读体检报告中隐藏的&秘密&,千万别忽视报告上写的&定期复查&或&进一步诊治&
& & 医学指导: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体检中心陈庆瑜教授
& & 2016年即将进入倒计时阶段,又到了体检高峰期。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对个人健康资产进行&年度盘点&,已被许多人接受。不过,记者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体检中心获悉,很多体检者检查完了,就把健康报告抛到脑后,甚至有人忘记及时领取健康报告。专家指出,体检报告是对个人&健康资产&的年度总结,汇总了受检者的整体健康信息,特别是各种疾病的阳性发现、代谢异常、慢病状况以及建议措施、就医指引等。这些内容无论对于纠正不良生活习惯,还是预防治疗疾病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体检报告里到底隐藏了怎样的秘密?该如何用好体检报告?&广州日报健康有约&特邀请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体检中心陈庆瑜教授为大家解疑答惑
& & 体检是鸡肋?
& & 查出疾病并非唯一目标
& & 在体检中心,经常能听到体检者一边候检,一边跟同事抱怨单位体检是&鸡肋&,&查不出疾病,白白浪费时间和钱!&
& & &体检是不是浪费时间,是鸡肋?&对于这个问题,陈庆瑜表示,大部分体检人群并未真正认识到体检的目的和意义是预防为先,有病治病,无病防病,早防早治。
& & 体检的目的,并不只是排查重大疾病,还可能及时消除重大疾病的隐患,早期发现潜在可能引起疾病的危险因素,也就是筛查&准病人&, 同时关注筛查与监测常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与传染病,进而实施科学健康管理,促进和改善健康状况。
& & 陈庆瑜表示,体检本身虽然并不是治愈疾病的过程,但通过体检提供的早期诊断,使病人获得治愈的黄金机会,在早期发现疾病、把握最佳治疗时机上,健康体检功不可没。
& & 临床上常常见到这样的情况,体检报告已经明确体检者有重大疾病诊断或异常阳性结果提示,医生也给出明确指导建议,但是因为受检者身体暂时没有任何不适,并没有引起重视,结果延误了对重大疾病甚至癌症的及时发现,等到出现系列症状,已是疾病中晚期,错过最佳治疗机会,悔之晚矣。
& & 陈庆瑜提醒,健康第一不只是一句口号,从我做起,从体检做起,才是以健康为己任的应有态度。健康体检的目的除了&治已病&还要&治未病&,关键时刻,体检也可以救你一命。通过年度体检审查,强化健康意识,利用好体检报告提供的健康信息,就如年终工作总结一样,每年盘点健康,对自己的健康走向有一个客观的评价和预估,并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为正确的医疗保健、强身健体、饮食运动提供科学的指引,积极调整生活方式,不断管理好我们的健康资源,才是定期体检保健的&王道&。
& & 体检报告中的各种检查结果,究竟反映了机体什么健康状况?指标阳性或异常又可能预示着哪些健康异常?这些都需要专业的体检医生进行解读。
& & 1、粪便隐血试验常拉假警报?
& & &&大便&正常&也要检查!
& & 体检中最普通的粪便隐血试验,经常遭到体检者的抗拒。&我的大便很正常,何必被医生&爆菊&!&市民吕先生近日就拒绝让外科医生进行肛门指检和粪便隐血试验。陈庆瑜指出,粪便隐血试验能够检测出50%~60%的大肠癌和30%左右的癌前腺瘤。有些人觉得粪便隐血试验存在&假阳性&可能,即使检查结果有问题,也不愿意接受肠镜的进一步检查,认为反正自己的大便&正常&,没有不适感觉。
& & 陈庆瑜指出,这种想法是错误的。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州大肠癌的发病率逐年走高,大肠癌与人们的关系并非以前那样&遥不可及&,有可能近在咫尺。临床中经常见到一再延误至便血,甚至急性腹痛肠梗阻发作,才得以明确诊断的结直肠癌患者,教训往往很惨痛。
& & 因此,体检者要重视肛门指检和粪便隐血试验。技术娴熟的体检外科医生进行肛门指检,并非如人们想象那样不舒服。
& & 2、尿检不雅观不重要?
& & &&能查多种疾病!
& & 尿检也是体检者避犹不及的项目。有些人错误地认为&取尿过程不雅观,检查不重要&,对于尿常规报告的解读也是疑惑多多。陈庆瑜指出,其实,许多肾脏病早期常常没有症状,抽血查肾功能也很正常,验尿查肾病,往往更能早期发现肾脏病的隐患,防微杜渐。
& & 一份尿常规报告有无尿蛋白、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尿比重值、尿酸碱度、有无潜血等都是肾内科关注的指标,对于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每年做一次微量蛋白尿检查,能够更敏感有效地检查出高血压、糖尿病对肾脏功能的损害。
& & 此外,对于广东人常见的泌尿系统结石、多囊肾等,不少人结石堵住输尿管,有的甚至已经肾积水也感觉不到疼痛不适,直至肾功能被破坏了才发现病情,尿常规结合腹部B超是最经济有效的早期诊断手段。
& & 3、一见&阳性&就炸毛?
& & &&要正确对待
& & 拿到体检报告,一看上面的项目出现&阳性&字眼,就像猫儿一样炸毛,不知所措甚至惶恐不知终日。这在体检者中并不少见。
& & 恐慌可能导致误判,不利于客观正确地认识自己的健康问题,从而及时做出恰当的就医决策。陈庆瑜指出,现代医学由于检测手段和仪器设备的提升,某些过去不太被人重视的疾病日渐为大家所认识。
& & 比如甲状腺癌,近年来在我国已成为发病率上升最快的实体肿瘤。陈庆瑜表示,甲状腺疾病诊断率之高部分归因于体检筛查和高分辨率彩超的广泛应用,由此所产生的对隐匿癌和微小癌的过度诊断和治疗也成为全球医学界面临的共同问题。因此,她建议,一旦查出甲状腺可疑病变,大可不必惊慌失措,谈癌色变。鉴于绝大多数甲状腺癌的惰性特点,预后良好,积极监测而不是马上手术治疗应是甲状腺病变最合理的管理手段,医生和患者应该充分沟通,共同决策。
& & 4、复查和就诊
& & &&学会按轻重缓急排序
& & 体检报告中各种阳性结果的复查就诊和时限问题,也常常造成人们的困扰,医生往往在汇总报告写上&定期复查&或&进一步诊治&等字样,但大多数人都把这些当作&套话&,看看就算。到了第二年体检时,这些指标大多还是不正常,有些甚至更为严重了,这样的情况十分普遍。
& & 陈庆瑜指出,一般来说,体检的阳性结果按照惯例会依轻重缓急不同排序,大体分成四级:
& & 危急(或称红灯预警):如心梗、脑出血,通常在体检当时已被立即告知,安排就诊住院;
& & 严重(橙色)者如恶性肿瘤,需要及时就诊,限期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和就医治疗;
& & 对于相对稳定疾病(黄色)如糖尿病、高血压、血脂明显异常者,应择期就诊,在医生指导下控制病情,但要注意并非无期,避免不了了之,一年拖一年,延误治疗良机而出现并发症或者恶变;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对于感染了乙肝病毒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和病情稳定的乙肝患者,即便无自觉症状,肝功能正常,病毒复制相对静止,也应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建议至少每半年做一次肝脏超声及甲胎蛋白(AFP)、肝功能和乙肝病毒DNA检查,事实证明,定期监测甲胎蛋白及肝脏影像学检查是早期发现肝癌最有效的方法。
& & 稳定的异常发现(蓝色):如肝肾囊肿、子宫肌瘤等,则每年定期复查,监测变化情况,不必过于担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二阳的诊断指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