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手,残死童话风格童装怎么样。blastbeat,怎么样才能提高手部跟脚部速度?

如何评价一个摇滚鼓手是否优秀?
最急切的问题是,当你看live或者排练的时候,怎么去分辨一个鼓手的好坏?技巧吗?像会听到貌似“某某的节奏打得很好”是怎么听出来的啊?有什么评价的方法吗?中“列侬对林哥有段评价,大概是评述其在&rain&中的鼓点,"那不是谁都能打好的"。”一个鼓手的价值到底是怎么体现出来的?比如上述例子?再,大家总是说中国的乐手不如欧美,那么到底差在了那里?技巧吗?是否可以贴一些对比的东西给点直观的感受?并且详细解释下为什么。问题是不是太多?谢谢了
按投票排序
谢邀谢邀,第一次被邀请,我尽力好好答。首先我觉得,要分辨好坏的前提是要提高自己耳朵对于节奏的敏感,要是人家的“加工精度”大于你的“测量精度”,是没办法辨别好坏,还有就是要养成一个成熟(不说正确)的审美观,能够对鼓手的音乐选择,品味等等有自己的评价。怎么提高这两点,个人觉得,可以多听多看一些公认的大师,同时也要去听业余爱好者,有比较参照会比较好。但是这两点呢我也没达到,所以以下仅代表个人不大成熟的观点。1.time/feel/律动/感觉鼓手的本职工作就是keep time.本来看到题目里有"摇滚鼓手"这个定语有点奇怪,鼓手好坏标准应该是共通的,不过我猜楼主这么问可能是觉得,摇滚的鼓手基本上都是简单的动次打次,好像没什么技术含量,那是用什么标准评价好坏.那我觉得这里最大的标准就是time/feel/律动/感觉,同样一个动次打次,不同的人打的效果还真不一样。如果一个鼓手拍子稳,分拍(subdivision)准确,分能分得匀,合能合的牢,打出来的律动就会比较紧,会比较好听。反之如果一个鼓手加个花拍子就走远了,或者底鼓想踩个切分没踩准点,或者底鼓和踩镲本应在一起却一前一后错开了,就是属于“加工误差”过大,如果听者对节奏敏感,耳朵的“测量精度”高的话就会觉得难受。在此基础上,看他对于各个部分的音色音量的把握,踩镲能否打出轻重和音色的变化,军鼓底鼓的重音是否能够做到音量音色统一。反之有些鼓手能够有能力在动次打次里加东西,而且还能做到稳,但是打的复杂了以后,这个小节的“动”和“打”和上一个小节音色音量不一样(并非有意为之),这就有些瑕疵。这些都是比较客观明显的技术领域标准,在往上就进入到比较主观的“律动/感觉”领域,毕竟如果我们只追求稳,准,音量统一这些技术标准的话,鼓手没有存在的必要了,直接去听鼓机好了,但是鼓机听起来没有“人味”,也就是感觉。这首歌,据说MJ本来想用鼓机的,鼓手Steve Ferrone建议用真鼓,说我打一遍你听听,最终MJ采纳了,Steve这里基本就是简单的动次打次,但是那个音色,那鼓打在拍点后面营造的很“肥”的律动(见后文),这都是电脑没法比的,这个鼓是有态度的,这首歌的震撼力我觉得有Steve的一份功劳。下面尽量技术化的分析这个“感觉”。到了这个层次,前面说的稳啊准啊都不是绝对的了。比如说稳,齐柏林飞艇的鼓手John Bonham不能说不稳,但是他们录音的时候不用节拍器,因为他们喜欢速度有一定起伏,仔细听其实是有点不稳的,但这不叫不稳,这叫做呼吸。。。再比如,Jeff Porcaro绝对不能说不稳,但是著名的Rosanna到了bridge就稍稍的慢下来了,同样这叫呼吸。这个新手的不稳是不一样的,听起来是很自然的。在说“准”,有的时候鼓手会把军鼓重音打在拍点前面或者后面一点点(故意为之,和新手打不准是不一样的),前者比如警察乐队,后者比如Funkadelic/齐柏林,)steve jordan有个很好的演示(需翻墙).再比如分拍的“匀”,也不是绝对的.有时鼓手会故意分的不匀,我们说他有swing feel,这甚至都不是说分成三连音的第一下和第三下,而是更模糊一点,比如前面说的John Bonham, Steve Jordan,比如。再比如一些拉丁风格的音乐里面,16分音符不是分得的匀的而是有长有短,听起来像是个有棱角的轮子在转,感觉好的鼓手就能够打出这些味道。=======================================================以上是昨天写的,今天觉得写到这里有点hold不住了,开始越写越矛盾,比如你问我凭什么说这个人不稳是新手打不好的表现,那个人不稳就是有感觉,就是swing,凭什么说这个人打的准是机械、匠气,那个人打得准是律动好?到底怎么辨别?我发现真的很难说,要是有一个唯一的标准(比如打的越稳越好越准越好)就好了,但世界没有这么美好,人就是这么奇怪,有时候会喜欢完美,有时候喜欢稍稍有点“错”,但又错的不多,有时喜欢“干净”,有时喜欢带点“脏”,但要“脏”的有底气。。。“感觉”这种东西很矛盾也很难量化,而且也和技术、品味这些东西分不开,很难独立出来说,跟听者自己的审美也分不开。只能说听多了,自己就有个模糊的审美的范围,在这个范围里的都能欣赏,所谓大师就是落在大多数人的这个范围里,或者是定义/拓宽了这个范围。。。貌似罗嗦了一大堆,又回到了“让人想跟着摇摆/跳舞的就是好鼓手”这种答案,不过这确实是真(fei)理(hua).扯远了,在time/feel/groove这些方面做到顶尖的大师,最出名的有Jeff Porcaro,Steve Jordan, Steve Ferrone,Steve Gadd, Bernard Purdie, John Robinson,Jim Keltner,John Bonham等等。2.风格/品味有个人风格,有好品味的鼓手是好鼓手。这部分更主观了,仅代表自己。以上这些律动流的鼓手都有一个特点:“少即是多”,克制,服务音乐不喧宾夺主(不要觉得动次打次简单,如果一个鼓手能忍住“打完四小节一定要加个花”的欲望,稳稳地打动次打次,就是好鼓手,连你听的人都以为他要起来了但他还是没有,到了最关键时候给你来一下,你终于爽了,还想要但他又不给了,就是大湿。。),而又常有很有意思的小细节出现,这是好的品味,就像一个人,说话简练而真挚,不说废话套话,又常有奇思妙想。反之,不分场合的打复杂的lick,破坏音乐就不好,比如一些gospel鼓手个人就不大喜欢。但是打的复杂,打的忙也可以有好的品味,比如Michael Giles(King Crimson第一任鼓手,第一次听in the court of the crimson king这张专辑的时候很震撼,那时从来没有听过这样打鼓的),Bill Bruford(Yes/King Crimson,他和前面一位,都是用比较“爵士”的方法在打摇滚,都很有创意/风格/品味,让我知道摇滚还能这么打)。技术点说呢,当时我以为摇滚都是动次打次,至少是Back-beat driven,军鼓重拍占主导的,而这两位军鼓更像是comping,各种镲片,桶鼓的声音都平等的运用到节奏里(),开放装饰音的运用(的各种巨爽的加花),复合跳、压奏的运用()等等,都是摇滚中挺少见的(至少当时觉得)。律动流的鼓手,虽然打的简单但是也有强烈的风格,有次听Pink Floyd的,突然发现咦怎么鼓打的这么好,忍不住反复循环听,当时颠覆了我对Nick Mason(PF鼓手)的印象,觉得他确实是挺牛逼的。但后来总觉得哪里不对,忍不住上网查了一下,发现这首是Jeff Porcaro录的鼓,当时只知道这是个大师,但是由于之前年幼无知,只知道看那些技术狂solo,对他没什么了解。。。从那以后开始迷上这个Jeff,常常能在一首陌生的歌曲中认出他的鼓。(我觉得我Jeff说的有点太多了,这应该放到上面一段里的,好了最后提一次,放他的打一首:)3.技术(virtuosity)/创新我这个123其实分的没啥道理,因为我发现总忍不住去写上面说过的内容,为了让它看起来像有道理,这段不说前面讲过的鼓手了。架子鼓是个很年轻的乐器,技术和风格上还在发展探索之中,这也是它的一个魅力所在。有些鼓手直接拓宽了鼓的表现力,告诉大家“鼓还能这么打”。。。说几个这种“惊为天人,前无古人”类型的吧,Buddy Rich(big band,不知道该怎么介绍了,想到的词都好土啊直接上视频),Tony Williams(jazz,),Vinnie Colaiuta(fusion,),Jojo Mayer(jungle,),Horacio "El Negro" Hernandez(拉丁),Virgil Donati(前卫金属),Tomas Haake(前卫金属),第一个打blast beat的人(不知道是谁),因为这些人,现在的鼓手越来越变态,技术越来越先进,节奏越来越复合,四肢越来越分裂,我也没能力仔细分析了,总之就一句话:“还能这么玩”。也许有一天,他们的东西将成为未来鼓手的技术上的“标配”,但是“第一个把女人比作玫瑰的是天才”,原创性和好品味永远是牛逼的。这类鼓手有些你根本就听不懂,但是能听出他的virtuosity,虽不明但觉厉,这里我说的virtuosity不光是打多快,用了多少复合跳神马的,打个比方如果我打鼓是一个小学生,会做100以内四则运算,看到另一个人打很快就像是这个小学生看到一个人心算10位数四则运算,不由得心生敬佩,但看Tony/Vinnie这种就好像是看博士论文。。级别不一样。中国的鼓手,至少我觉得以上几点里没有能达到世界级的,这个也很正常,以后我觉得差距会缩小。以下是昨天写的关于Ringo,今天又去听了些披头士,觉得可能不大客观,Ringo的感觉和品味我觉得还是很好的,也很有个人特色,乐队牛逼让人们很难公正判断,但至少我听专辑没有觉得鼓会减分,很多时候还有闪光的地方(come together, she loves you, i feel fine).不过我今天听到,觉得鼓打的有点太好了,鉴于上次听mother的经验,让我有点怀疑是不是他录得。。。网上查了下也没查出个所以然来,看了几个现场他打的比专辑简单,也没有专辑打得好,其实这也正常,但是我还是怀疑,特别是再看看他的all starr band。。。不知道是不是我太阴谋论了,我还查到Bernard Purdie声称他录了21首beatles的歌,但是没有说歌名,不知是真是假。。。。希望高手解答下这个吧。==============================================================问题有点大也有点多,留着以后慢慢写。。。先说下Ringo吧,有人说他是史上运气最好的乐手,我基本同意。。个人意见,他的“加工精度”略低,但是那个年代大家都不大用节拍器,不追求节拍器般精确的鼓点,加上本身感觉/风格这一项不错,你可以说那叫swing而不是不稳。他是左撇子打右撇子套鼓,有些加花什么的习惯和正常人会不大一样,听起来也比较有个人特色。总之是属于野路子,有辨识度,适合乐队的鼓手,Pink Floyd的鼓手Nick Mason也有点像,不过我觉得Nick的技术要比Ringo好一些。Beatles并不是律动很紧的乐队,他现在的All Starr乐队有Toto的吉他手Steve Lukather,常会演一些Toto的歌,Toto这种律动要求很紧的歌我认为他是打不了的,事实上基本上都是另一个鼓手Gregg Bissonette在打,他就是打打酱油,打打踩镲啥的,而且踩镲还听不见,相当于林妙可。。。好吧我黑的有点过分了,毕竟人家是伟大的Ringo,我只是为Gregg 大师感到一点不平,不过人家好歹也是在台上看得见,虽说坐得比Ringo低一点偏一点。。。
听听五月天,你就知道什么叫做一个烂鼓手拖垮一队Band。哦,冠佑还是强过苏打绿的那位的。 的回答中,所提出的level的划分,我很同意。你所见到的绝大部分的流行音乐乐队中的鼓手,都属于“心里没有swing的”的。实话实说,国内绝大部分独立乐队、摇滚乐队的鼓手,都是这个类别——可能“不在体系中”。————不妨再浪费时间说两句—————1,我说某乐队的水平比其他华语流行乐队的水平都强2,其节奏组——贝斯和鼓比其他华语流行乐队的水平强多了去了——譬如和苏打绿相比3,对于某乐队的鼓手来说,能够服务好全队,是的,但水平仅此而已。4,但以上三点和其鼓手拖累全队没有冲突——这个水平是和大师们相比的。试着把其拉去G3之类的玩一下看看,估计会被吐槽到死的。5,林哥是一个好鼓手,他对beatles的作用是被低估了,他的运气实在太好,炮爷客串的鼓还真的没有林哥好。林哥的轻快和律动感是够的。但这和某乐队的鼓手又不一样。看过好几次某乐队的live,鼓手在solo,总是让人很捉鸡,都solo了,就不能按照jazz drumer的水平来一段吗?6,“华语流行乐团最好的鼓手之一”,这只能代表矮子里面挑高子。恭硕良可以秒他。但恭硕良不是流行乐团鼓手。大头佛的肥仔明,给达明打鼓那位,也可以秒他,但他同样不是流行乐团鼓手。
蟹邀,我给一个我自己心里的评分标准。当然,这不是给摇滚鼓手的,而是给鼓手的。五:对音乐理解有偏差。(演奏现代音乐,但心里没有swing的,都属于这种。)四:对音乐有所认识,开始能够演奏某种音乐,但音乐性还有欠缺。三:音乐人,能正确的演奏某种类型的音乐,具有音乐性。(比如,上海这边非常棒的鼓手Chris Trzcinski,被我分在这一级别里。)二:音乐家,能完整的,极高水准的诠释某种类型的音乐。能让听众感受到其中的能量,而被其感染。(比如Kenny Aronoff ,, 等等)一:大师,在能精彩的演奏音乐风格的基础上,有自己的独到处理,或者是革新进步。有自己鲜明的演奏特色,但不会因此影响完整的诠释音乐作品。(,, ,, ,
这样级别的。)当然,上面说的,都是技术在水准之上的人了。技术不足以演奏音乐的大部分爱好者和所谓乐手,都没有被列入这个评级体系中。【比如苏打绿的鼓手(我叫不出名字),就不在体系中。——我在康熙来了看过一次他们的演出,ohh,你们耽误青峰了。】-------回归正题。评价一个鼓手打的好坏有很多标准和维度,但也有共性。今天时间不够了,明天继续写。
好鼓手不用快,只要稳,稳中带花,花而不乱。来看看煤油炉(Primus)的鼓手,中国范围内,想找个这样的一起玩玩牛逼音乐,真是不知道还得等多久。当然如果是干活用,不用那么前无古人的打鼓,也可以学学这位妹纸。最后既不用干活,也不用牛逼,就为自己开心
不由得讓我想起了朋友以前在大學時候的一次招鼓手的事情:朋友對來應招的一位鼓手說讓他隨便打點什麽看看,於是鼓手上來就打了個再尋常不過的“咚,大,咚咚大”的節奏型,朋友一看,說這也看不出來你有多少能耐啊,能不能再來點更搖滾的東西讓我們看看?鼓手略作沉思,以更大的力度來了一組“咚!!!!!大!!!!!咚!咚!大!!!!!”全體栽倒.....這件真實發生過的事情說明了有多少鼓手完全不知道“律動”為何物,對捕捉律動的敏感性極差,腦子裡對音樂的認識只有“這個兩遍,那個四遍,那個八遍,加花......”這也是中國的音樂很難帶給聽眾身體上的感動的很重要的一點,我們在聽很多國外音樂的時候,身體不由自主的就跟著晃動,跟著打拍子,這都是律動帶給我們的感受,至於如何捕捉律動,我沒法說得那麼明白,只能說在音樂的節奏中,有著大大小小的“點”,只要用你認為恰當的鼓擊去強調這些“點”,那麼就是一個出色鼓手應該具備的素質之一了,這個是最基礎的,具備這種能力才能談以後的事情,且這個能力跟玩什麽風格無關,爵士鼓手具備這種能力,金屬鼓手也一樣具備~~推薦TRIX 樂隊的熊谷德明,他的視頻會告訴你他是怎麼去強調這些“點”的,此人在這方面已經做到了一個相當高的水平~~鼓也是一種旋律,一種超出樂音旋律以上的旋律,只有把鼓當做是旋律樂器才能脫離“咚,大,咚咚大” 的桎梏~~亞洲鼓王神保彰說過:“技术就好比是鼓这种语言的词汇,你知道得越多,那么你越能说。但是比起那些滔滔不绝的长篇大论,有时候只要几句话就能打动人的心灵。所以说,拥有很大的词汇量很有必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表达自己。”
胖。直观的话就是胖。然后黑和胖比胖高一段位。然后技术上如果比较胖,就又高一段。技术上如果更黑,又高一段。心里如果更胖,再高一段。心里如果更黑,再高一段。(黑是最胖的颜色,对吧,因为黑色里包容了一切颜色)所以归根到底。还是胖,黑和胖。这就是"容器出节奏"这个说法的由来。
个人感觉:速度稳,不能越打越快;击打有力,否则live house的调音师都会嫌弃你;记忆力真的要好,不能只靠吉他或者主唱去判断这首歌打到哪儿了。
这个问题应该由跟鼓手合作的吉他手来回答最合适,鼓打的好不好,他们说得最算数。作为听众的其他人,你的喜好无关乐队整体表现。
TAT好鼓手会瞬间擦亮你的耳朵相信我!会让你觉得,我靠灯光师请高亮那个鼓手的位置!其他你听不出来的都是凡人!!!
我觉得好的鼓手要给人一种沉稳的感觉Lost Torso Found专辑_Lost Torso FoundDegrade_在线试听 - 虾米音乐
Loading...
Lost Torso Found
唱片公司:
发行时间:
专辑类别:
录音室专辑
我的评价:
Degrade专辑介绍:DEGRADE是一支来自瑞典的BRUTAL DEATH乐队,这是乐队的第1张正式专辑,由意大利的地下极端音乐厂牌Permeated Records发表。相对于乐队05年发表的MCD“Hanged And Disemboweled”,这张“Lost Torso Found”在很多方面都有相当的提高,是一张能够代表目前瑞典残酷死亡水准的出色的作品。乐队的主唱采用各种惨无人道的GUTTURAL唱腔,如水喉、哨喉等,发声粗鲁野蛮、变化丰富、编排密集,给人一种身处魔兽世界般的感受。乐队的鼓与同为来自瑞典的美式残酷死亡乐队SOILS OF FATE较为接近,同为DYING FETUS与TXDM的混合体:大段的核类跳跃节奏掺杂在歌曲中;快、中、慢不同节奏鼓点的交叉给人非常突出的立体落差感;高速BLAST BEAT的连击常常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震撼感觉。乐队的吉他演奏则在坚持了以DYING FETUS为代表的美式死亡音乐的风格的同时,保持了瑞典乐队一贯的流畅的特点。充斥着GROOVY感的RIFF在DEGRADE的这张作品中随处可见,而凶狠中浸透着病态的小节更会让人不自觉地联想起SOILS OF FATE、STABWOUND等瑞典乐队。另外,这张作品有着极佳的录音效果,不辱瑞典乐队一贯的重视音质的盛名。
document.write(tip_tmpl);
setTimeout(function() {
$('#tip_60d').fadeOut();
}, 3000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留言,请用虾米帐号
这张录音真太他妈好了
呼麦?呵呵呵呵,还烧麦呢
楼下介绍的 太牛太爽太正了
Kitsch说:pusi
嘻嘻,发发发发发发发
有点像蒙古歌里的呼麦
收藏了这张专辑的人们...
Degrade的其他热门专辑
为该专辑做出贡献的有:
关注虾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blastbeat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