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的书那些奇异的感觉

撒哈拉的故事三毛
问题一:三毛的撒哈拉沙漠? 三毛全集中,我最喜欢的便是《撒哈拉沙漠》这一本描写在沙漠发生的故事的书本。三毛与尤金都是写沙漠的高手,这一本书与尤今的《沙漠里的小白屋》有着很大的共同点。尤今的那一本书总是以调皮与开朗的叙述方法带着读者进入沙漠的奇妙之处,而三毛却以忧郁的情绪带着我们进入撒哈拉沙漠,让我们看到很多关于落后的故事悲剧,让我们看到很多沙漠里的人们在远离知识的情况下是过着怎样的一种生活。《撒哈拉的沙漠》是一个冷淡的沙漠,三毛用一颗善良的心将一个黑暗的社会用轻松的笔调描写出来,让我们知道这个世界上还存在着这样的一个部落。沙漠里的人们都不识字,妇女病了也不去医院,因为医院的医生是男人,沙漠里的婚礼是残忍而奢侈的,沙漠里的妇女有着纯真的开性却地位卑微。读着这一本书,我常常感到害怕,当我看到《娃娃新娘》只是一个十岁的小女孩时,我的心痛了,当我看到《爱的寻求》里一个沙漠中的男人为了一个骗他的钱的女人而甘愿堕落的时候,却也愤怒了,当我看到《沙漠中的饭店》的时候,却也为了一个中国女人的聪明机智而大笑……三毛是一个女人,但是在这一本书中我们却看到了一个女人的天真与好奇。为了了解几年才洗一次澡的女人是怎么沐浴的,她兴奋地钻到“泉”里,却看到了与想像中不同的事实,她看到了几年才洗一次澡的女人是怎样用石块刮下身上的污垢的,也看到了小孩在母亲的怀里,和着污垢与汗水吸吮乳汁;甚至带着荷西冒险去了西属撒哈拉西岸海边,看女人是如何灌肠的。于是,当她初看到西属撒哈拉西岸的时候却惊叹原来沙漠里还有如此一处美丽风景,世外桃园,但是心中的美好却让接下来看到的情景冲洗得干干净净。她看到了那些妇人愚昧地在沙滩里,将三大桶的海水由一条可以塞进体内的皮带直灌入去内,然后到处找地方将体内污物拉出来……看到这里的时候,三毛已经不能以美丽来形容这一处地方了,在他们被人发现而后被人追赶的时候,她感到郁闷作吐,为了那里的愚昧心痛。看《悬壶济世》一书,我们不由得为三毛的大胆捏了一把汗。当她因为好心而将自己的一些药品赠人的时候,一夜之间成为了一个神医,以至于沙漠里的人有什么头晕身疼的都来找她取药。从不懂到错有错着,让她成为了一个沙漠名人。于是,当姑卡的脚生疮,她用中国的老药方黄豆医好了她;当邻居的母羊生小羊生不下时,是三毛用在书上看到的方法医好了它;当沙蒂的表妹就快饿死时,是三毛从她的脸上看到了饥饿,教她捡回了性命;还有帮法蒂玛生小孩,用指甲油帮别人补牙……促使她大胆行医的却是那些甘愿病死也不去看医生的妇女,不是因为没有钱,而是因为医生是男人。在这里我们看到了远离文明的封建与文明中的智慧,有着令人心酸的反差。还有《娃娃新娘》,在这个故事里我们看到了关于风俗的残忍与冷酷,看到了一个十岁的小女孩因为六天的婚礼,胖胖的脸变得眼眶都陷下去了。在《荒山之夜》里,也看到了沙漠中的恶毒与人性的缺陷,看到了人求生的本能与在沙漠里的危险……这些让人又哭又笑的故事组成了一本散文式的、名叫《撒哈拉沙漠》的书,我从书里看到了关于沙漠的美与丑,善与恶,文明与封建……三毛在书里说,“飞蛾扑火的一刻里,定是很快乐与幸福的”,这一句话是形容沙仑的。一个明知被女子骗了还要执着下去的男人,有着令人感动的真挚,却也有着令人心酸的愚蠢。在《撒哈拉沙漠》一书里,总是看到三毛用轻松的语调说着一个个悲剧的故事。想起了尤今,这个新加坡女作家,当她与丈夫在沙漠里的时候,总是写着一件件快乐的故事,对沙漠......余下全文>>
问题二:三毛小说撒哈拉的故事里描写非洲女人洗澡的片段 第二天早晨,我抱着大毛巾,踏在厚厚的羊粪上,往“泉”走去,一路上气味很不好,实在有点倒胃口。推门进去,屋内坐着一个沙哈拉威中年女子,看上去精明而又凶悍,大概是老板娘了。“要洗澡吗?先付钱。”我将四十块钱给了她,然后四处张望。这个房间除了乱七八糟丢着的锈铁皮水桶外没有东西,光线很不好,一个裸体女人出来拿了一个水桶又进去了。“怎么洗?”我像个乡巴佬一样东张西望。“来,跟我来。”老板娘拉了我的手进了里面一个房间,那个小房间大约只有三四个榻榻米大,有几条铁丝横拉着,铁丝上挂满了沙哈拉威女人的内衣、还有裙子和包身体的布等等,一股很浓的怪味冲进鼻子里,我闭住呼吸。“这里,脱衣服。”老板娘命令似的说。我一声不响,将衣服脱掉,只剩里面事先在家中穿好的比基尼游泳衣。同时也将脱下的衣服挂在铁丝上。“脱啊!”那个老板娘又催了。“脱好了。”我白了她一眼。“穿这个怪东西怎么洗?”她问我,又很粗暴的用手拉我的小花布胸罩,又去拉拉我的裤子。“怎么洗是我的事。”我推开了她的手,又白了她一眼。“好,现在到外面去拿水桶。”我乖乖的出去拿了两个空水桶进来。“这边,开始洗。”她又推开一个门,这幢房子一节一节的走进去,好似枕头面包一样。泉,终于出现了,沙漠里第一次看见地上冒出的水来,真是感动极了。它居然在一个房间里。那是一口深井,许多女人在井旁打水,嘻嘻哈哈,情景十分活泼动人。我提着两只空水桶,像呆子一样望着她们。这批女人看见我这个穿衣服的人进去,大家都停住了,我们彼此望来望去,面露微笑,这些女人不太会讲西班牙话。一个女人走上来,替我打了一桶水,很善意的对我说:“这样,这样。”然后她将一大桶水从我头上倒下来,我赶紧用手擦了一下脸,另一桶水又淋下来,我连忙跑到墙角,口中说着:“谢谢!谢谢!”再也不敢领教了。“冷吗?”一个女人问我。我点点头,狼狈极了。“冷到里面去。”她们又将下一扇门拉开,这个面包房子不知一共有几节。我被送到再里面一间去。一阵热浪迎面扑上来,四周雾气茫茫,看不见任何东西,等了几秒钟,勉强看见四周的墙,我伸直手臂摸索着,走了两步,好似踏着人的腿,我弯下身子去看,才发觉这极小的房间里的地上都坐了成排的女人,在对面墙的那边,一个大水槽内正滚着冒泡泡的热水,雾气也是那里来的,很像土耳其浴的模样。这时房间的门被人拉开了几分钟,空气凉下来,我也可以看清楚些。这批女人身旁都放了一两个水桶,里面有冷的井水。房间内温度那样高,地被蒸得发烫,我的脚被烫得不停地动来动去,不知那些坐在地上的女人怎么受得了。“这边来坐,”一个墙角旁的裸女挪出了地方给我。“我站着好了,谢谢!”看看那一片如泥浆似的湿地,不是怕烫也实在坐不下去。我看见每一个女人都用一片小石头沾着水,在刮自己身体,每刮一下,身上就出现一条黑黑的浆汁似的污垢,她们不用肥皂,也不太用水,要刮得全身的脏都松了,才用水冲。“四年了,我四年没有洗澡,住夏依麻,很远,很远的沙漠——。”一个女人笑嘻嘻地对我说,“夏依麻”意思是帐篷。她对我说话时我就不吸气。她将水桶举到头上冲下去,隔着雾气,我看见她冲下来的黑浆水慢慢淹过我清洁的光脚,我胃里一阵翻腾,咬住下唇站着不动。“你怎么不洗,石头借给你刮。”......余下全文>>
问题三:求 撒哈拉的故事的立意加感想!!!!!!! 我是在初中开始看三毛的书的,说来也挺搞笑的,是被同学逼着看的。因为当时一直看的都是那种口袋书,被好友说没品味,她就介绍我看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一开始蛮不情愿的,以为会很枯燥很无聊。谁知,看了之后,竟被三毛的文字深深地吸引了。三毛的文字从感觉上让人觉得很舒服,就像一阵微风吹过,有一种清爽的感觉,却不留痕迹。我一直都很排斥那种用华丽的辞藻堆积起来的文章,觉得都只是一些花拳绣腿,华丽但没有实际的意义,印象中,真正的好文章即使只是用最平淡的文字也能让人感受到作者心中的波澜壮阔。 《撒哈拉的故事》给人的感觉正是如此!!《撒哈拉的故事》描述的是三毛与荷西在沙漠里的所见所闻,记载了他们多姿多彩的经历,从中让我深切地体会到了三毛的乐观、热情、快乐的心境。 其包含有《沙漠中的饭店》、《结婚记》、《悬壶济世》、《娃娃新娘》、《荒山之夜》、《沙漠观浴记》、《爱的寻求》、《芳邻》、《素人渔夫》、《死果》、《天梯》以及《白手成家》这些篇章。在《沙漠中的饭店》中,三毛与荷西间的妙语让人忍俊不禁,尤其是荷西无意发现三毛藏的所谓的“喉片”-----猪肉干很好吃后,竟像小孩子一样偷了一大瓶送给他的同事,弄得那些口馋的同事一见三毛就不停的故意咳嗽,想再骗猪肉干吃,还包括回教徒在内!最后,当三毛用小黄瓜代替笋做的“笋片炒冬菇”令荷西的老板称赞时,我也跟着乐了起来。 “狡诈”的三毛!!《结婚记》显示了公证结婚的隆重与简洁,字里行间,流露出了新娘为只有一个“骆驼头骨”作结婚礼物和“走路去结婚”的幸福和自豪。“骆驼头骨”作结婚礼物,常人会觉得不可思议,其实,这却恰恰显示出了三毛独特的性格!独特的三毛!!《悬壶济世》主要是说三毛做医生,给邻居看病的故事。一次又一次,三毛用她奇异独特的方法,或是用中国药书上的老法子,给当地人治好了病。甚至有一次,三毛“改行” 做牙医,用指甲油来补人牙齿,而且确实补得那几个不肯去医院的病人牙齿都不痛了,足可以咬东西。这件事荷西知道后,“吓得全部头发刷一下完全竖起来,像漫画里的人物一样”,又足以体现出了三毛聪慧调皮的性格.调皮的三毛!!《娃娃新娘》则是整本书中,给我震撼最强烈的一篇文章。它讲述了撒哈拉沙漠的一个风俗,就是新娘坐迎亲的车时要被车上的男人一直殴打到男人家,而且说:“结婚不挣扎,事后要被人笑的。这样拼命打才是好女子”。不仅如此,结婚初夜,竟然还公然用暴力夺取一个十岁小女孩的贞操!真的是很令人气愤,真是不公平啊!凭什么男人就有权可以霸占女人,把她们作为自憨的玩物?女人又凭什么要屈服于男人,失去自己的尊严?这一切听起来真是荒唐!撒哈拉人以胖为美也就算了,这只是观念上的不同,可是男尊女卑这难道也可以算作是单纯的观念的差别吗?时代是进步的,大概撒哈拉的简单生活并没有被影响到,可是终有一天,女人不会再受到压迫!从这篇文章可以看出三毛是非常痛恨这个风俗的,体现了三毛是一个个性非常独立的女性!独立的三毛!!《荒山之夜》中,荷西差点死掉了。看这一个故事的时候,我真是感到身临其境,被当时的紧张、恐惧的气氛所打动,也感染了三毛当时的那种恐惧心理,与她同急、同忧、同喜……呵呵,三毛的文字渲染力真是非凡啊!《沙漠观浴记》三毛离奇的遭遇让我捧腹大笑;《芳邻》里那些邻居的行为让我又好气又好笑;《素人渔夫》中荷西和三毛“用十二倍的价钱在吃自己卖出的鱼”,而后卖鱼的收账单又被洗衣机泡烂,真如同看到他们“又哭又笑”;《死果》则介绍了十分厉害的“灵异” 现象,“这种符咒的现象,就是拿人本身健康上的缺点在做攻击,它可以......余下全文>>
问题四:求一篇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 悬壶济世我是一个生病不喜欢看医生的人。这并不表示我很少生病,反过来说,实在是一天到晚闹小毛病,所以懒得去看病啦。活了半辈子,我的宝贝就是一大纸盒的药,无论到哪里我都带着,用久了也自有一点治小病的心得。自从我去年旅行大沙漠时,用两片阿斯匹灵药片止住了一个老年沙哈拉威女人的头痛之后,那几天在帐篷里住着时总有人拖了小孩或老人来讨药。当时我所敢分给他们的药不外是红药水、消炎膏和止痛药之类,但是对那些完全远离文明的游牧民族来说,这些药的确产生了很大的效果。回到小镇阿雍来之前,我将手边所有的食物和药都留下来,给了住帐篷的穷苦沙哈拉威人。住在小镇上不久,我的非洲邻居因为头痛来要止痛药,我想这个镇上有一家政府办的医院,所以不预备给她药,请她去看医生。想不到此地妇女全是我的同好,生病决不看医生,她们的理由跟我倒不相同,因为医生是男的,所以这些终日藏在面纱下的妇女情愿病死也不能给男医生看的。我出于无奈,勉强分给了邻居妇人两片止痛药。从那时候开始,不知是谁的宣传,四周妇女总是来找我看小毛病。更令她们高兴的是,给药之外还会偶尔送她们一些西方的衣服,这样一来找我的人更多了。我的想法是,既然她们死也不看医生,那么不致命的小毛病找给帮忙一下,减轻她们的痛苦,也同时消除了我沙漠生活的寂寥,不是一举两得吗。同时我发觉,被我分过药的妇女和小孩,百分之八十是药到病除。于是渐渐的我的胆子也大了,有时居然还会出诊。荷西看见我治病人如同玩洋娃娃,常常替我捏把冷汗,他认为我是在乱搞,不知乱搞的背后也存着很大的爱心。邻居姑卡十岁,她快要出嫁了,在出嫁前半个月,她的大退内长了一个红色的疖子,初看时只有一个铜板那么大,没有脓,摸上去很硬,表皮因为肿的缘故都鼓得发亮了,淋巴腺也肿出两个核子来。第二天再去看她,她退上的疖子已经肿得如桃核一般大了,这个女孩子痛得躺在地上的破席上声吟,“不行,得看医生啦!”我对她母亲说。“这个地方不能给医生看,她又快要出嫁了。”她母亲很坚决的回答我。我只有连续给她用消炎药膏,同时给她服消炎的特效药。这样拖了三四天,一点也没有好,我又问她父亲:“给医生看看好吗?”回答也是:“不行,不行。”我一想,家中还有一点黄豆,没办法了,请非洲人试试中国药方吧。于是我回家去磨豆子。荷西看见我在厨房,便探头进来问:“是做吃的吗?”我回答他:“做中药,给姑卡去涂。”他呆呆的看了一下,又问:“怎么用豆子呢?”“中国药书上看来的老法子。”他听我说后很不赞成的样子说:“这些女人不看医生,居然相信你,你自己不要走火入魔了。”我将黄豆捣成的浆糊倒在小碗内,一面说:“我是非洲巫医。”一面往姑卡家走去。那一日我将黄豆糊擦在姑卡红肿的地方,上面差上纱布,第二日去看疖子发软了,我再换黄豆涂上,第三日有黄色的脓在皮肤下露出来,第四日下午流出大量的脓水,然后出了一点血,我替她涂上药水,没几日完全好了。荷西下班时我很得意的告诉他:“医好了。”“是黄豆医的吗?”“是。”“你们中国人真是神秘。”他不解的摇摇头。又有一天,我的邻居哈蒂耶陀来找我,她对我说:“我的表妹从大沙漠里来,住在我家,快要死了,你来看看?”我一听快要死了,犹豫了一下。“生什么病?”我问哈蒂。“不知道,她很弱,头晕,眼睛慢慢看不见,很瘦,正在死去。”我听她用的形容句十分生动,正觉有趣,这时荷西在房内听见我们的对话,很急的大叫:“三毛,你少管闲事。”我只好轻轻告诉哈蒂耶陀:“过一下我来,等我先生上班去了我才能出来。”将门才关上,荷西就骂我:“这个女人万一真的死了,还以为是你医死的,不去看医生,病死也是活该!”“他们没有知......余下全文>>
问题五:《撒哈拉的故事》简介与作者三毛简介(总共100字) 三毛,原名陈平,台湾人。小时候因为数学老师的缘故曾一度出现自闭叛逆倾向,但三毛性格倔强坚强,长大后留学西班牙,再次起期间认识了一生中最重要的和曦,并在六年后结婚,后因和曦在撒哈拉工作随他搬迁到此,和曦因公殉职后,三毛返国,并从此郁郁寡欢,死于自杀。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是其代表作之一,讲述了三毛在撒哈拉的生活琐记以及那里的一些风俗习惯,值得础看。推荐一篇《哭泣的骆驼》哈哈。三毛一生有很多创作,最著名的基本与和曦有关,从《三毛选集》中可以看到。
问题六:撒哈拉的故事三毛 爱的寻求:三毛邻近一家杂货店的伙计沙仑对一个骗人的艳俗女子死心塌地的爱。芳邻:三毛的邻居们“欺负”三毛,以借的名义拿走三毛许多东西,自来熟。素人渔夫:三毛和荷西捕鱼卖给大饭店,又到那家大饭店消费挥霍钱,从“穷”到“富”到“穷”。死果:三毛捡到巫蛊类的首饰生了大病,销毁首饰后康复。天梯:三毛考驾照的过程。白手成家:三毛和荷西初到沙漠布置房屋。收魂记:三毛在沙漠里摄影的故事【当地人认为照相机会收走自己的灵魂】沙巴军曹:沙巴军曹的战友被沙哈拉威人残忍杀害,因此对沙哈拉威人恨之入骨。在紧急关头却为救沙哈拉威孩子献出生命。【这个故事很感人】搭车客:三毛和荷西平时开车让各种人搭顺风车的故事。主题:记述了三毛在撒哈拉沙漠生活的点点滴滴。有快乐,也有悲伤,还经历了战争,每一篇故事都有各自的道理。也呼吁了人们和平生活,不希望看到战争。是一本很好的书【希望可以帮到你】
问题七:撒哈拉的故事读后感 对于我来说,三毛就是一个漂泊在异乡的灵魂。开始的时候我一点也不喜欢三毛,但自从我读了她的作品《撒哈拉的故事》之后,我发现我深深的喜欢上了她,对于我来说,她就是这个世界上少有的奇女子。以前,我不明白,三毛是怎么能在撒哈拉沙漠里生存的,直到我看了这本书。虽然在这本书中并没有用到什么华丽丽的语言来描绘沙漠里的生活,但是却从了她那平实的语言描绘出了大沙漠里的简单。而又浪漫的生活。给孤寂的大沙漠添加了一笔神奇的而温暖的色彩。翻开《撒哈拉的故事》品味着三毛在异国他乡里的生活,总觉得原本并不讨人喜欢的撒哈拉沙漠,突然也有一种别样的风情。又如走进了一幅 充满异国风情的美丽的画面。使我了解到了大沙漠里的地势地貌和风土人情。但同时我也了解到了在沙漠里生活的那些女性的可悲。其实读这本书,最使我感动的就是我佩服三毛的勇气,她能够抛开繁华的大都市来到了贫困的大沙漠,这里没有太多的水,只有沙子,甚至没有家具没有床,但是她与荷西却还是生活着很快乐。因为她以她那积极的勇气和执着的信念,简单并快乐的活着。在这个大沙漠里,她留下了那么一句话:“每想你一次,天上飘落一粒沙,从此形成了撒哈拉 !”在《悬壶济世》主要是说三毛做医生,给邻居看病的故事。一次又一次,三毛用她奇特的方法帮邻居们治病,这就看出了她是个聪明的女子,也容易和别人相处,就好像她所说的:“朋友之间,相求小事,顺水人情,理当成全。过分要求,得寸进尺,是存心丧失朋友最快得捷径。”或许就是她那积极的心态和友好的态度使她赢得了一次次珍贵的友谊。在《素人渔夫》中,我也体会到了她与荷西在沙漠里生活中的另一种快乐。由于沙漠里的物质昂贵,所以,他们的钱也不高花,虽然他们可以用家里给的钱,也可以将包袱回家的,但是他们并没有这么做,也没有抱怨,而是想出了另一种方法去挣钱,虽然到了最后并没有挣到什么钱,而且还赔了一千五百。但他们还是很开心的去大吃了一顿。或许这就正如她自己所说的:“爱情是一种奥妙,在爱情中出现籍口时,籍口就是籍口,显然已经没有热情的籍口而已,来无影,去无踪。如果爱情消逝,一方以任何理由强求再得,这,正如强收覆水一样的不明事理。”这就是在简简单单的生活中的爱情,不是要什么多好的物质生活。只要两个人能够在一起开心的生活久足够了。可现在的人还会有谁能做得到?在《哑奴》当中就是写了一个在沙漠里的奴隶的生活,那奴隶的善良和财主们的残忍,三毛看不惯那些财主对哑奴的虐待,就常常偷偷地跑去送吃的给那哑奴。还给他送钱和送一些物质。虽然说,哑奴的一家都已经很感激她了,但是三毛还是觉得内疚,因为她不能够帮助他们脱离奴隶的生活,和改变他们的命运。或许就如她所说的:“朋友之义,难在义字千变万化。”命运就是这般,不随你我而易。当哑奴被财主卖走的时候,三毛泪流满面,想说什么,但却不知道说什么好,有着前所未有的无奈和伤心。原来,这就是三毛,充满了爱心和乐于助人的关怀,一朵沙漠了常开的花。在读这本撒哈拉的故之后,我也读懂了三毛,读懂了她的美,她的灵魂如漂泊的女子,去寻找幸福的国度。从她的身上我开始感知并感悟到了对生活的执着,追求,以及对生活的热爱,让我学会了无论生活中有多大的困难,我也要抱着乐观的心态去面对自己的人生,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和自由。
问题八:三毛小说撒哈拉的故事里描写非洲女人洗澡的片段 第二天早晨,我抱着大毛巾,踏在厚厚的羊粪上,往“泉”走去,一路上气味很不好,实在有点倒胃口。推门进去,屋内坐着一个沙哈拉威中年女子,看上去精明而又凶悍,大概是老板娘了。“要洗澡吗?先付钱。”我将四十块钱给了她,然后四处张望。这个房间除了乱七八糟丢着的锈铁皮水桶外没有东西,光线很不好,一个裸体女人出来拿了一个水桶又进去了。“怎么洗?”我像个乡巴佬一样东张西望。“来,跟我来。”老板娘拉了我的手进了里面一个房间,那个小房间大约只有三四个榻榻米大,有几条铁丝横拉着,铁丝上挂满了沙哈拉威女人的内衣、还有裙子和包身体的布等等,一股很浓的怪味冲进鼻子里,我闭住呼吸。“这里,脱衣服。”老板娘命令似的说。我一声不响,将衣服脱掉,只剩里面事先在家中穿好的比基尼游泳衣。同时也将脱下的衣服挂在铁丝上。“脱啊!”那个老板娘又催了。“脱好了。”我白了她一眼。“穿这个怪东西怎么洗?”她问我,又很粗暴的用手拉我的小花布胸罩,又去拉拉我的裤子。“怎么洗是我的事。”我推开了她的手,又白了她一眼。“好,现在到外面去拿水桶。”我乖乖的出去拿了两个空水桶进来。“这边,开始洗。”她又推开一个门,这幢房子一节一节的走进去,好似枕头面包一样。泉,终于出现了,沙漠里第一次看见地上冒出的水来,真是感动极了。它居然在一个房间里。那是一口深井,许多女人在井旁打水,嘻嘻哈哈,情景十分活泼动人。我提着两只空水桶,像呆子一样望着她们。这批女人看见我这个穿衣服的人进去,大家都停住了,我们彼此望来望去,面露微笑,这些女人不太会讲西班牙话。一个女人走上来,替我打了一桶水,很善意的对我说:“这样,这样。”然后她将一大桶水从我头上倒下来,我赶紧用手擦了一下脸,另一桶水又淋下来,我连忙跑到墙角,口中说着:“谢谢!谢谢!”再也不敢领教了。“冷吗?”一个女人问我。我点点头,狼狈极了。“冷到里面去。”她们又将下一扇门拉开,这个面包房子不知一共有几节。我被送到再里面一间去。一阵热浪迎面扑上来,四周雾气茫茫,看不见任何东西,等了几秒钟,勉强看见四周的墙,我伸直手臂摸索着,走了两步,好似踏着人的腿,我弯下身子去看,才发觉这极小的房间里的地上都坐了成排的女人,在对面墙的那边,一个大水槽内正滚着冒泡泡的热水,雾气也是那里来的,很像土耳其浴的模样。这时房间的门被人拉开了几分钟,空气凉下来,我也可以看清楚些。这批女人身旁都放了一两个水桶,里面有冷的井水。房间内温度那样高,地被蒸得发烫,我的脚被烫得不停地动来动去,不知那些坐在地上的女人怎么受得了。“这边来坐,”一个墙角旁的裸女挪出了地方给我。“我站着好了,谢谢!”看看那一片如泥浆似的湿地,不是怕烫也实在坐不下去。我看见每一个女人都用一片小石头沾着水,在刮自己身体,每刮一下,身上就出现一条黑黑的浆汁似的污垢,她们不用肥皂,也不太用水,要刮得全身的脏都松了,才用水冲。“四年了,我四年没有洗澡,住夏依麻,很远,很远的沙漠——。”一个女人笑嘻嘻地对我说,“夏依麻”意思是帐篷。她对我说话时我就不吸气。她将水桶举到头上冲下去,隔着雾气,我看见她冲下来的黑浆水慢慢淹过我清洁的光脚,我胃里一阵翻腾,咬住下唇站着不动。“你怎么不洗,石头借给你刮。”她好心的将石头给我。“我不脏,我在家里洗过了。”“不脏何必来呢!像我,三四年才来一次。”她洗过了还是看上去很脏。这个房间很小,没有窗,加上那一大水槽的水不停的冒热气,我觉得心跳加快,汗出如......余下全文>>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三毛经典散文:梦里梦外
- 经典散文 】
为你推荐的美文:
  &&《迷航之一》
  我不很明白,为什么特别是在现在,在窗帘已经垂下,而门已紧紧闩好的深夜,会想再去记述一个已经逝去的梦。
  也问过自己,此刻海潮回响,树枝拍窗,大风凄厉刮过天空,远处野狗嗥月,屋内钟声滴答。这些,又一些夜的声音应该是睡眠中的事情,而我,为什么却这样的清醒着在聆听,在等待着一些白日不会来的什么。
  便是在这微寒的夜,我又披着那件老披肩,怔怔的坐在摇椅上,对着一盏孤灯出神。
  便是又想起那个梦来了,而我醒着,醒在漆黑的夜里。这不是唯一纠缠了我好多年的梦,可是我想写下来的,在今夜却只有这一个呢。
  我仿佛又突然置身在那座空旷的大厦里,我一在那儿,惊惶的感觉便无可名状的淹了上来,没有什么东西害我,可是那无边无际的惧怕,却是渗透到皮肤里,几乎彻骨。我并不是一个人,四周围着我的是一群影子似的亲人,知道他们爱我,我却仍是说不出的不安,我感觉到他们,可是看不清谁是谁,其中没有荷西,因为没有他在的感觉。
  好似不能与四周的人交谈,我们没有语言,我们只是彼此紧靠着,等着那最后的一刻。
  我知道,是要送我走,我们在无名的恐惧里等着别离。我抬头看,看见半空中悬空挂着一个扩音器,我看见它,便有另一个思想像密码似的传达过来&&你要上路了。
  我懂了,可是没有听见声音,一切都是完全安静的,这份死寂更使我惊醒。
  没有人推我,我却被一股巨大的力量迫着向前走。&&前面是空的。
  我怕极了,不能叫喊,步子停不下来,可是每一步踩都是空的!
  我拚命向四周张望着,寻找绕着我的亲人。发觉他们却是如影子似的向后退,飘着在远离,慢慢的飘着。
  那时我更张惶失措了,我一直在问着那巨大无比的&空&&&我的箱子呢,我的机票呢,我的钱呢?要去什么地方,要去什么地方嘛!
  亲人已经远了,他们的脸是平平的一片,没有五官,一片片白镑镑的脸。
  有声音悄悄的对我说,不是声音,又是一阵密码似的思想传过来&&走的只有你。
  还是管不住自己的步伐,觉着冷,空气稀薄起来了,镑镑的浓雾也来了,我喊不出来,可是我是在无声的喊&&不要!不要!
  然后雾消失不见了,我突然面对着一个银灰色的通道,通道的尽头,是一个弧形的洞,总是弧形的。
  我被吸了进去。
  接着,我发觉自己孤伶伶的在一个火车站的门口,一眨眼,我已进去了,站在月台上,那儿挂着明显的阿拉伯字&&六号。
  那是一个欧洲式的老车站,完全陌生的。
  四周有铁轨,隔着我的月台,又有月台,火车在进站,有人上车下车。
  在我的身边,是三个穿着草绿色制服的兵,肩上缀着长长的小红牌子。其中有一个在抽烟,我一看他们,他们便停止了交谈,专注的望着我,彼此静静的对峙着。
  又是觉着冷,没有行李,不知要去哪里,也不知置身何处。
  视线里是个热闹的车站,可是总也听不见声音。又是那股抑郁的力量压了上来,要我上车去,我非常怕,顺从的踏上了停着的列车,一点也不敢挣扎。
  &&时候到了,要送人走。
  我又惊骇的从高处看见自己,挂在火车踏板的把手上,穿着一件白衣服,蓝长裤,头发乱飞着,好似在找什么人。我甚而与另一个自己对望着,看进了自己的眼睛里去。
  接着我又跌回到躯体里,那时,火车也慢慢的开动了。
  我看见一个红衣女子向我跑过来,她一直向我挥手,我看到了她,便突然叫了起来&&救命!救命!
  已是喊得声嘶力竭了,她却像是听不见似的,只是笑吟吟的站住了,一任火车将我载走。
  &天啊!&我急得要哭了出来,仍是期望这个没有见过的女子能救我。
  这时,她却清清楚楚的对我讲了一句中文。
  她听不见我,我却清晰的听见了她,讲的是中文。整个情景中,只听见过她清脆的声音,明明是中文的,而我的日常生活中是不用中文的啊!
  风吹得紧了,我飘浮起来,我紧紧的抱住车厢外的扶手,从玻璃窗里望去,那三个兵指着我在笑。
  他们脸上笑得那么厉害,可是又听不见声音。
  接着我被快速的带进了一个幽暗的隧道,我还挂在车厢外飘着,我便醒了过来。
  是的,我记得第一次这个噩梦来的时候,我尚在丹娜丽芙岛,醒来我躺在黑暗中,在彻骨的空虚及恐惧里汗出如雨。
  以后这个梦便常常回来,它常来叫我去看那个弧形的银灰色的洞,常来逼我上火车,走的时候,总是同样的红衣女子在含笑挥手。
  梦,不停的来纠缠着我,好似怕我忘了它一般的不放心。
  去年,我在拉芭玛岛,这个梦来得更紧急,交杂着其它更凶恶的信息。
  夜复一夜,我跌落在同样的梦里不得脱身。在同时,又有其它的碎片的梦挤了进来。
  有一次,梦告诉我:要送我两副棺材。
  我知道,要有大祸临头了。
  然后,一个阳光普照的秋日,荷西突然一去不返。我们死了,不是在梦中。
  我的朋友,在夜这么黑,风如此紧的深夜,我为什么对你说起上面的事情来呢?
  我但愿你永远也不知道,一颗心被剧烈的悲苦所蹂躏时是什么样的情形,也但愿天下人永远不要懂得,血雨似的泪水又是什么样的滋味。
  我为什么又提起这些事情了呢,还是让我换一个题材,告诉你我的旅行吧。
  是的,我结果是回到了我的故乡去,梦走了,我回台湾。春天,我去了东南亚,香港,又绕回到台湾。
  然后,有一天,时间到了,我在桃园机场,再度离开家人,开始另一段长长的旅程。
  快要登机的时候,父亲不放心的又叮咛了我一句:确定自己带的现款没有超过规定吗?你的钱太杂了,又是马克,又是西币,又是美金和港纸。
  我坐在亲人围绕的椅子上开始再数一遍我的钱,然后将它们卷成一卷,胡乱塞在裙子口袋里去。
  就在那个时候,似曾相识的感觉突然如同潮水似的渗了上来,悄悄的带我回到了那个梦魇里去。有什么东西,细细凉凉的爬上了我的皮肤。
  我开始怕了起来,不敢多看父母一眼,我很快地进了出境室,甚而没有回头。我怕看见亲人面貌模糊,因为我已被梦捉了过去,是真真实实的踏进梦里去了。梦里他们的脸没有五官。
  我进去了,在里面的候机室里喝着柠檬茶,我又清醒了,什么也不再感觉。
  然后长长的通道来了,然后别人都放了手。只有我一个人在大步的走着,只有我一个人,因为别人是不走了&&只有你,只有你,只有你&&。
  我的朋友,不要觉得奇怪,那只是一霎的感觉,一霎间梦与现实的联想而引起的回忆而已,哪有什么梦境成真的事情呢?
  过了几天,我在香港上机,飞过昆明的上空,飞过千山万水,迎着朝阳,瑞士在等着我,正如我去时一样。日内瓦是法语区,洛桑也是。
  以往我总是走苏黎世那一站,同样的国家,因为它是德语区,在心理上便很不同了。
  常常一个人旅行,这次却是不同,有人接,有人送,一直被照顾得周全。
  我的女友熟练的开着车子,从机场载着我向洛桑的城内开去。
  当洛桑的火车站在黎明微寒的阳光下,出现在我眼前时,我却是迷惑得几乎连惊骇也不会了&&这个地方我来过的,那个梦中的车站啊!
  我怎么了,是不是死了?不然为什么这个车站跑了出来,我必是死了的吧!
  我悄悄的环视着车中的人,女友谈笑风生,对着街景指指点点。
  我又回头去看车站,它没有消失,仍是在那儿站着。
  那么我不是做梦了,我摸摸椅垫,冷冷滑滑的,开着车窗,空气中有宁静的花香飘进来。这不是在梦中。
  我几乎忍不住想问问女友,是不是,是不是洛桑车站的六号月台由大门进去,下楼梯,左转经过通道,再左转上楼梯,便是那儿?是不是入口处正面有一个小小的书报摊?是不是月台上挂着阿拉伯字?是不是卖票的窗口在右边,询问台在左边?还有一个换钱币的地方也在那儿,是不是?
  我结果什么也没有说,到了洛桑郊外的女友家里,我很快地去躺了下来。
  这样的故事,在长途旅行后跟人讲出来,别人一定当我是太累了,快累病了的人才会有的想象吧。
  几天后,我去了意大利。
  当我从翡冷翠又回到瑞士洛桑的女友家时,仍是难忘那个车站的事情。
  当女友告诉我,我们要去车站接几个朋友时,我迟疑了一下,仍是很矛盾的跟去了。
  我要印证一些事情,在我印证之前,其实已很了然了。因为那不是似曾相识的感觉,那个车站,虽然今生第一次醒着进去,可是梦中所见,都得到了解释,是它,不会再有二个可能了,我真的去了,看了,也完全确定了这件事。
  我的朋友,为什么我说着说着又回到梦里去了呢?你知道我下一站是维也纳,我坐飞机去奥国,行程里没有坐火车的安排,那么你为什么害怕了呢?你是怕我真的坐上那节火车吧!没有,我的计划里没有火车呢。
  在瑞士法语区,除了我的女友一家之外,我没有相识的人,可是在德语区,却有好几家朋友已有多年的交往了。
  对于别的人,我并不想念,住在哀庭根的拉赫一家却是如同我的亲人似的。既然已在瑞士了,总忍不住想与她通一次电话。
  电话接通了。歌妮,拉赫十九岁的女儿听说是我,便尖叫了起来:&快来,妈妈,是Echo,真的,在洛桑。&拉赫抢过话筒来,不知又对谁在唤:&是Echo,回来了,你去听分机。&
  &一定要来住,不让你走的,我去接你。&拉赫在电话中急促的说。
  &下一站是去维也纳哥哥处呢!不来了,电话里讲讲就好!&我慢慢的说。
  &不行!不看见你不放心,要来。&她坚持着。我在这边沉默不语。
  &你说,什么时候来,这星期六好吗?&
  &真的只想讲讲电话,不见面比较好。&
  达尼埃也在这儿,叫他跟你讲。&
  我并不知道达尼埃也在拉赫家,他是我们迦纳利群岛上邻居的孩子,回瑞士来念书已有两年了。他现在是歌妮的男朋友。
  &喂!小姐姐吔&&&
  一句慢吞吞的西班牙文传过来,我的胃马上闪电似的绞痛起来了。
  &达尼埃&&&我几乎哽咽不能言语。
  &来嘛!&他轻轻的说。
  &不要哭,Echo,我们去接你,答应了?&&答应了。&
  &德莱沙现在在洛桑,要不要她的电话,你们见见面。&又问我。
  &不要,不想见太多人。&
  &大家都想你,你来,乌苏拉和米克尔我去通知,还有希伯尔,都来这儿等你。&
  &不要!真的,达尼埃,体恤我一点,不想见人,不想说话,拜托你!&
  &星期六来好不好?再来电话,听清楚了,我们来接。&&好!再见!&
  &什么?&
  &安德列阿说,先在电话里拥抱你,欢迎你回来。&&好,我也一样,跟他说,还有奥托。&
  &不能赖哦!一定来的哦!&
  &好,再见!&
  挂断了电话,告诉女友一家,我要去哀庭根住几日。&你堂哥不是在维也纳等吗?要不要打电话通知改期?&女友细心的问。
  &哥哥根本不知道我要去,在台北时太忙太乱了,没有写信呢!&
  想想也是很荒唐,也只有我做得出这样的事情。准备自己到了维也纳才拉了箱子去哥哥家按铃呢!十三年未见面,去了也不早安排。
  &怎么去哀庭根?&女友问。
  &他们开车来接。&
  &一来一回要六小时呢,天气又不太好。&
  &他们自己要来嘛!&我说。
  女友沉吟了一下:
  &坐火车去好罗!到巴塞尔,他们去那边接只要十五分钟。&
  &火车吗?&我慢吞吞的答了一句。
  &每个钟头都有的,好方便,省得麻烦人家开车。&女友又俐落的说。
  &他们要开车来呢!说&&好几年没来洛桑了,也算一趟远足。&
  &&我不要火车。
  &火车又快又舒服,去坐嘛!&又是愉快的在劝我。&也好!&迟迟疑疑的才答了一句。
  要别人远路开车来接,亦是不通人情的,拉赫那边是体恤我,我也当体恤她才是。再说,那几天总又下着毛毛雨。&这么样好了,我星期六坐火车去,上了车你便打电话过去那边,叫他们去巴塞尔等我,跟歌妮讲,她懂法文。&我说。
  &&可是我实在不要去上火车,我怕那个梦的重演。
  要离开洛桑那日的早晨,我先起床,捧着一杯热茶,把脸对着杯口,让热气雾腾腾的漫在脸上。
  女友下楼来,又像对我说,又似自言自语:&你!今天就穿这身红的。&
  我突然想起我的梦来,怔怔地望着她出神。
  午间四点那班车实在有些匆促,女友替我寄箱子,对我喊着:&快!你先去,六号月台。&
  我知道是那里,我知道怎么去,这不过是另外一次上车,重复过太多次的事情了。
  我冲上车,丢下小手提袋,又跑到火车踏板边去,这时我的女友也朝我飞奔而来了。
  &你的行李票!&她一面跑一面递上票来。这时,火车已缓缓的开动了。
  我挂在车厢外,定定的望着那袭灰色车站中鲜明的红衣&&梦中的人,原来是她。
  风来了,速度来了,梦也来了。
  女友跟着车子跑了几步,然后站定了,在那儿挥手又挥手。
  这时,她突然笑吟吟的喊了一句话:&再见了!要乖乖的呀!&
  我就是在等她这句话,一旦她说了出来,仍是惊悸。
  心里一阵哀愁漫了出来,喉间什么东西升上来卡住了。
  难道人间一切悲欢离合,生死兴衰,在冥冥中早已有了定数吗?
  这是我的旅程中的最后一次听中文,以后大概不会再说什么中文了。
  我的朋友,你看见我一步一步走入自己的梦中去,你能相信这一切都是真实的吗?这不过又是一次心灵与心灵投契和感应,才令我的女友说出梦中对我的叮咛来。事实上这只是巧合罢了,与那个去年大西洋小岛上的梦又有什么真的关连呢?
  车厢内很安静,我选的位子靠在右边单人座,过道左边坐着一对夫妇模样的中年人,后面几排有一个穿风衣的男人闭着眼睛在养神。便再没有什么人了。
  查票员来了,我顺口问他:&请问去巴塞尔要多久?&&两小时三十三分。&他用法语回答我。
  &我不说法语呢!&我说的却是一句法语。
  &两小时三十三分。&他仍然固执地再重复了一遍法语。
  我拿出唯一带着的一本中文书来看。火车飞驰,什么都被抛在身后了。
  山河岁月,绵绵的来,匆匆的去。什么?什么人在赶路?不会是我。我的路,在去年的梦里,已被指定是这一条了,我只是顺着路在带着我远去罢了。
  列车停了一站又一站,左边那对夫妇什么时候已经不见了。
  有人上车,有人下车,好似只有我,是驶向终站唯一的乘客。
  身后有几个人走过来,大声的说笑着,他们经过我的身边,突然不笑了,只是盯住我看。
  梦幻中的三个兵,正目光灼灼的看着我,草绿色的制服,肩上缀着小红牌子。
  看我眼熟吗?其实我们早已见过面了。
  我对他们微微的笑了一笑,不怀好意的笑着。心里却浮上了一种奇异虚空的感觉来。
  窗外流过一片陌生的风景,这里是蜂蜜、牛奶、巧克力糖、花朵还有湖水的故乡。大地挣扎的景象在这儿是看不见的,我反倒觉得陌生起来。
  难道在我的一生里,熟悉过怎么样的风景吗?没有,其实什么也没有熟悉过,因为在这劳劳尘梦里,一向行色匆匆。我怔怔的望着窗外,一任铁轨将我带到天边。
  洛桑是一个重要的起站,从那儿开始,我已是完完全全地一个人了,茫茫天涯路,便是永远一个人了。我是那么的疲倦,但愿永远睡下去不再醒来。
  车厢内是空寂无人了,我贴在玻璃窗上看雨丝,眼睛睁得大大的,不能休息。
  好似有什么人又在向我传达着梦中的密码,有思想叹息似的传进我的心里,有什么人在对我悄悄耳语,那么细微,那么缓慢的在对我说&&苦海无边&&我听得那么真切,再要听,已没有声息了。
  &知道了!&
  我也在心里轻轻的回答着,那么小心翼翼的私语着,你好在交换着一个不是属于这个尘世的秘密。
  懂了,真的懂了。
  这一明白过来,结在心中的冰天雪地顿时化作漫天杏花烟雨,寂寂、静静、茫茫地落了下来。
  然而,春寒依旧料峭啊!
  我的泪,什么时候竟悄悄的流了满脸。
  懂了,也醒了。
  醒来,我正坐在梦中的火车上,那节早已踏上了的火车。
  以上是出国留学网散文栏目为你带来的《三毛经典散文:梦里梦外》,希望对你的写作有所帮助,写出好的作文。
  更多精选的散文在等你欣赏&&&
  想了解更多关于经典散文网的资讯,请访问:
本文来源:/z/2376598.html
下页更精彩:1
经典散文点击排行榜
经典散文编辑推荐精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毛的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