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一下美国医学院的实习生管理制度,例如要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哪些科室、完成那些操作、查体或者病历等等,谢谢!

轮转医师出科小结5篇
轮转医师出科小结
轮转医师出科小结
1轮转医师出科小结
时间过得真快啊,一转眼一个月又过去了,神经外科的轮转也完成了,小结一下。
本人在神经外科轮转1月,在朱先理主任、李新伟主治医师的带教下,共管理病人19例。其中颅脑外伤8例(脑挫裂伤、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willis环动脉瘤)2例,颅内肿瘤5例(胶质瘤,垂体瘤,松果体瘤),脑出血2例(壳核出血),椎管内肿瘤3例(神经鞘瘤,脊膜瘤和室管膜瘤)。作为二助参与手术有“去骨瓣减压硬膜外血肿清除术”,“椎管内神经鞘瘤切除术”。掌握了脑出血、颅脑外伤、颅内肿瘤、椎管内肿瘤和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手术指征和保守治疗原则。轮转期间不迟到,不早退,事假0天,病假0天。
另外这个月还做了好多其他的事情:
1)顺利通过了专科医师培训基地的检查,好好准备了有将近1个月,其实真正检查的时候还是挺快的。听说其他科室检查的时候,检查人员问的很详细,所以我还是有点紧张的。嘿嘿,到检查的时候才发现,来检查的有一个是我以前的外科老师,吴文溪。他一听说有个南医大的学生在邵逸夫轮转,就挺感兴趣的,而且还听说是励主任的学生,就格外亲切,就聊了几个家常的问题;
2)完成省卫生厅课题申请书的写作,不过还要继续修改,希望能申报成功;
3)完成低频刺激仪器的改造,以后可以在电刺激引导下完成BTX的注射;
4)股骨头缺血坏死造模仪器初步制作完成,进一步改进后预计下月中旬可以开始动物实验;
下个月去心内科轮转了,嘿嘿,一晃就是到明年啦。
2轮转医师出科小结
1.在科主任和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一定数量临床患者的收治工作,圆满完成了神经内科的实习任务。
2.工作中耐心、细致对待病人,及时向上级医师汇报患者的病情变化、提出诊疗过程中的疑问及难点并给予相应处理,认真汲取各项临床经验。
3.能够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工作相结合,掌握了脑卒中、tia、颅内感染等神经内科各种多发病、常见病的诊疗常规和病历书写,熟悉了腰椎穿刺等各项专科技能及头颈部ct、mr(dwi)的典型病理改变。
4.通过科内学习、院内讲课等途径,认真学习国内外的先进医学科学技术,提高专业技能。
3轮转医师出科小结
今日结束了呼吸科的全部住院医轮转,明天正式向接替我的住院医生,移交所有病人,累,但舍不得。
呼吸科轮转有三大悔:
1、此前没实习过心内科
2、此前没实习过呼吸科(军总会诊不是亲自管病人)
3、此前没好好实习过消化科。
说是呼吸科,其实用“综合科”冠名,更为妥当,虽然主体为呼吸系统疾病的病人,但心肺从来不分家,心脏问题,不可能坐视不管。
从实习生到住院医生的跨越,两个月,收获颇多,分享,收藏,小病小灾没什么,但是当一个医学生第一次独立处理病人的时候,难免慌乱,慌乱,为医者,大忌。
下面就简单写写,小住院医生的危机处理应对。
医生,是个复杂的行业,你的对象,不光是疾病,现在倡导“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病人你得关心,家属情绪你也得照顾,护士的意见,你也得听取,一个字,难。
1、病人,不论你当的是什么班,来了一个病人,不论什么情况,都绝对不能慌,绝对不能让家属发现你是个生瓜蛋子,怎么办?
速查患者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这些若是稳定,没什么,你可以先吐一口气,歇歇,慢慢处理,也不用太急。
若有其中一项,出现异常,最好的做法是先心电监护,该吸氧吸氧、该吸痰吸痰、该扩容扩容,简要询问病情后,让家属签署病危通知书。
若是病人的生命体征已经极其不稳定,威胁到生命,马上现场抢救,让当班护士给你的二线打电话,切记,不要自己打,让护士打,或者让实习同学打,不能让病人家属觉得,病人都不行了,你这个医生还有功夫打电话。
2、抢救?我生瓜蛋子,我不会啊,我没遇到过啊,怎么办?
我也是生瓜蛋子,所以,我理解,大家这时候的心情,书到用时方恨少。
首先,心里,你自己要告诉你自己,你一定能HOLD住全场,一定。
其次,冷静下来,分析,即使你没学过医,脑子一片空白,你也先考虑,任何一个问题的出现,无非是产生和消耗,是产生不足,还是消耗太多?
比如,如果是呼吸不好,血氧饱和度差,是什么原因,到底是气体进入不足(产生),还是交换差(消耗)。进入不足?痰堵?氧气管破损漏气?喉头水肿?交换差,是循环障碍导致,还是高热导致通气血流比值的异常?
血压、心率等以此类推。
再次,分析好原因,及时对症,此时,如果你的二线不跟我的二线一样慢的跟蜗牛,也许已经到了现场,即使没到现场,你要相信,有时候,有经验的老护士,能顶一个学富五车的老学究,自己不懂,也可以听她们的意见,特别是ICU护士的意见,她们见多,自然识广。
3、家属,最难缠,特别是期望值特别高的家属。对于此等家属,建议各位把病人的病情,稍微说重一点,争取让他转其他医院,继续治疗,如果家属仍旧要求住院治疗,一定要及时让其签署病危通知书,告诉其我们的医疗力量有限,只能尽力,千万不能给“保证”两个字的承诺。
当然,在许可的条件下,可在患者病情稍微有所好转的情况下,与家属或者患者,开一些无伤大雅的玩笑话,注意,适当二字。
这就是我这两个月管理病人,平安完成所有病人治疗任务的套路,有的可采纳,有的,还得根据具体实际情况,具体实施。
4轮转医师出科小结
作为一名外科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骨科是我培训的外科第一站。骨科在外科系统中是一门很重要的科室,骨科患者的年龄层次从小到老都很多,他们的就诊病因也因就诊人群的年龄而呈现不同的变化。我轮转的科室在浙一医院骨科3-5病区,这里有优秀师资力量,高端的辅助检查工具及良好的学习氛围,让我在骨科轮转的3个月中收获颇丰。时光飞逝,骨科轮转的3个月很快就结束了,回顾这3个月的骨科生活,我感触很多。
我是20XX年刚毕业参加临床工作的医务工作者,虽然实习期间我已经接触过临床工作,有一定的了解,但是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我还需很多磨练。浙一医院是一家国际性大医院,这里的就诊患者源源不断,相同的疾患中总会有不同的临床表现,但是万变不离其宗,这就是值得我去学习地方。回想起刚进入浙一骨科病房的第一天,总有一种茫然的感觉,新环境、新同事、新患者。对于这里的护理工作、自己所需做什么事、所能做什么事还是没有一种成型的概念。随着住总的介绍和各带教老师的日日教导,我可以渐渐地适应了骨科的工作,并熟悉了一般的护理计划等。
在患者方面,骨科的患者以60岁以上老年患者多见,大多数因年纪偏大,伴骨质疏松而不慎摔倒致骨折,或者是脊柱的压缩性骨折及椎体退形行变引起的疼痛等。年轻患者因剧烈的外伤致使的骨折较多见,另因过度锻炼或外伤致使的肩袖损伤或韧带损伤等。小儿有先天性病因及外伤两种可能。
在专科查体方面,骨科患者就诊时物理查体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物理查体的准确到位,再加上相关的影像学检查,大多数的诊断可以明确。我对于骨科的一般查体有所知晓,但是经过上级主任、主治医师(顾鹏程、郭方、王宣伟、潘俊)不断的指导,渐渐可呈现一体系,视患者病情的需要而做相应的查体,另加上骨科常规查体,不再是想到什么就检查什么,这是我们的通病。如,1.颈椎病(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又称Eaten试验、头部叩击试验、椎间孔挤压试验、Jackson压头试验、直臂抬高试验、转身看物试验、头前屈旋转试验,也称Fenz试验),2.肩袖损伤(neer征、hawkins试验、冈上肌试验、冈下肌试验、摸背试验、疼痛弧、落臂试验、肩峰撞击试验等),3.肩关节脱位(杜加斯(Degas)征、卡拉威(Callaway)试验、布莱恩特(Bryant)征、肩三角试验),4.髋部疾病(“4”字试验、髋关节撞击试验、单腿独立试验、内拉通(Nelaton)线、大腿滚动试验、腰大肌孪缩试验、托马斯(Thomas)征、外旋畸形),另还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直腿抬高试验,半月板损伤的研磨试验、麦氏试验、下蹲试验,交叉韧带损伤的抽屉试验等等。
在治疗方面,患者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需要固定或制动的先予以相关固定处理,完善检查后,排除手术禁忌实行手术治疗,另视患者情况予对症处理。急诊患者急查相关检查,急诊手术治疗。如:股骨颈骨折,一般是老年患者,入院后支具患肢牵引致关节制动,缓解疼痛,同时可防止骨折碎片损伤到周围神经与血管,排除手术禁忌后行手术治疗,手术的患者术前要禁食禁饮12h,接台予以相关补液处理(糖尿病患者糖水补液时注意加胰岛素),术后去枕平卧,予心电监护、吸氧及相关止痛、消肿处理,术后护理和病人的随时观察尿管,引流管通畅,无异常术后24-48h内拔除,查房时亦注意和询问四感觉运动及肢末梢血运。
因此在这,我将这三月来的所见、所学、所识、所感做一小小总结,当然关于学习的情况,我只是列举了一些典型的病历情况,还有很多的其他情况及病史。另外让我认知到了一点,医生的工作需要优秀的护理工作及良好运行的工作系统作为辅助和补充,这都是我要学习的地方,人文关系及科技的力量亦不容小觑。我会继续努力,充分完善自身,尽量缩短我与合格医务工作者的距离。
5轮转医师出科小结
20XX年7月,我正式的成为了人民医院的一员,在这一年的时间里,不论在思想上,技术上还是个人方面,我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并努力朝着一个合格的医学工作者而努力。在政治思想方面,始终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主导思想,坚持改革、发展和进步,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积极参加各项政治活动、维护领导、团结同志,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工作尽职尽责、不计较个人得失。
本人在一年时间中,轮转了ICU、呼吸、内分泌、普外、骨科、妇产科、儿科及急诊科,对各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有了充分的了解和一定程度的掌握,在科室中,认真做好本职工作,遵守无菌原则,执行查对制度,培养着良好的工作方式,同时临床工作过程中,我对一些临床常见疾病做了总结,有脑出血,脑栓塞,蛛网膜下腔出血,头痛,周围性面瘫,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高血压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部感染,脾肿大,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贫血,糖尿病,低血糖昏迷等。这应该算的上是一种收获吧,虽不能说很大,却也是非常重要,不可或缺的收获。
在临床工作中,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按时上、下班,坚守工作岗位,积极配合医院领导及科室领导的工作,努力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如配合学校完成新生入学体检等。在工作中,本人深切的认识到一个合格的临床医生应具备的素质和条件。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不断加强业务理论学习,积极参加各种医学学术会议、讲座,学习新的医疗知识和医疗技术以及管理方法,从而开阔了视野,扩大了知识面。始终坚持用新的理论技术指导业务工作,能熟练掌握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在科室领导的带领和指导下,现在能独立完成日常的看病及出诊,并且在科主任及各位上级医师的帮助和指导下能完成一些有一定难度的疾病的的紧急情况的处理。
工作中严格执行各种工作制度、诊疗常规和操作规程,一丝不苟的处理每一位病人,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医疗意外与医疗事故的发生。手术时,每次看完病后自己都会认真总结,总结诊断及治疗的心得,以求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能更好的为病人服务。在值班时,也曾参与过多次危、急、重的病人的抢救与治疗,过程中学到了不少的东西,深刻体会到理论知识必须结合临床实际的重要性,只有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才能处理好临床工作中的疑难病例,而临床实践又可以使理论更加扎实与完善。
我在住院医师培训的这一年里,能自觉的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以一个医学工作者的身份要求自己,一切服从院上和科室的安排,积极参加院上和科室举行的集体活动,努力完成院上和科室布置的工作内容。在工作中,时刻为病人着想,千方百计为病人解除病痛;救死扶伤,。尊重病人的人格与权利,对待病人不分民族、性别、职业、地位、财产状况,都应一视同仁;文明礼貌服务。举止端庄,语言文明,态度和蔼,同情、关心和体贴病人;廉洁奉公。
自觉遵纪守法,学习和了解医学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做一名懂法守法的临床医务工作者,正确处理同行同事间的关系,相互学习,团结协作;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水平、工作能力,扩大自己知识面,参加与临床工作有关的考试,同时也学习医学理论知识,并结合着自己的实际工作,虚心向身边年资高的老师请教,通过看、听、想,做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严谨求实,奋发进取,钻研医术,精益求精。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术水平。医生是一个神圣的职业,做一名好的医生必须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对病人负责,对疾病负责,是我们每一个临床医生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们在临床学习中要学会做聪明的医生,有自我保护意识,避免医疗纠纷,胆大心要细,耐心地为病人家属讲解病情的危重程度,这样一来也能改善医患关系,能更好地促进医生与病人及其家属之间的交流。医患关系很重要,只有相互理解,相互配合,才能有利于疾病的转归,彼此应当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角度体验,疾病的难度,患者的焦急,医生的尽力,都需要很好的交流与沟通。我们医生应当把病人与疾病放在第一位,以治好疾病为目的,以减轻病人痛苦为原则,认真耐心地对待每一个病人及每一个疾病。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一年的时间就过去了,在理论学习后的临床工作我才刚刚起步,临床经验还需要很大程度的积累,临床技能还需要很大程度的加强。这段轮转学习的日子,也开始收获临床的点点滴滴,这些就是我第一次临床轮转工作过程中对自己的学习评价,对自己不足的总结,对学做医生的体会,对自己学医路上的重新思考,也含有一些对医学事业的瞻望。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以十二分的热忱,全心全意的努力工作,通过不断的学习与经验的积累,更进一步的提高个人的政治觉悟、业务水平,认真履行职责,努力做好各项工作,将自己打造成一个合格的医务工作者。您当前所在位置: >
在哈佛医学院做实习医师的点滴感触
    时间:     点击率:27285
编者按:本刊在这里转载一篇博文,它虽然是杨远帆在哈佛医学院做实习医师的点滴感触,并着重谈论哈佛与协和培养住院医生的不同之处,但我们希望年轻的学生和研究者从中领悟到&严格训练、刻苦实践、注意积累&对于个人成长是十分重要的经验。
&&&&在哈佛医学院做实习医师的点滴感触
&&&&杨远帆
&&&&今年3月、4月我在学校的支持下,参加了在哈佛大学医学院的医学生交换实习项目。在波士顿短暂的两个月里,既经历了神经外科这样每周100小时高强度的严酷训练,也亲身参与了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这样全民动员的危机事件,还和美国同行、协和校友、台湾的交换生们建立起合作与友谊。两个月的生活,满满当当,连周末都没有空下,但给我带来无数美好回忆。这里给出一些点滴感悟,让我们一起分享一些在Harvard Medical School&最有感触&的时刻。
&&&&庄严的哈佛大学医学院
&&&&1. 最意料之中&&我们的时钟和正常人不同: We are on a different cycle!
&&&&由于我在去年在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CSD)神经外科做过见习医师,对美国外科医师工作时间已经有相当的了解,所以刚开始到来的时候,对于每周100小时以上的工作,是有一定心理准备的。在美国,神经外科是外科领域最吸引人的专科,工作的技术性强,挑战最高,成就感大,收入也远高于其他专科,所以每年录取住院医师的时候都是百里挑一,这些人的能力与特点各不相同,但是一个最基本的共同点就是愿意承担长时间高强度的日常工作。
&&&&去年在UCSD的时候,我们医学生基本上每天3:30AM起床,吃过早饭之后3:45AM出门(搭当地医学生的顺风车),4:00AM之前到达医院,开始Pre-Round,4:30AM早查房之前准备好全病房病人的信息,包括夜间的生命体征、意识状况、入出量和引流、静脉注射的液体和药物以及基本的电解质情况(多数都是神外ICU护士记录好的,不用自己量,只需要填在早查房表上,查房的时候用英文报出来就可以了)。在波士顿没有能开顺风车搭我的同学,所以必须得搭早晨四点多第一班公交,这样等到MGH的时候住院医都快写完病历了。因为早晨出门早,所以傍晚回家就只能赶紧休息了(刚去的时候加上时差,有两次连晚餐都没吃,外套也没脱就累得睡着了,真是深刻的体验!),工作日一般都会在10点之前准时休息,保证第二天工作的精神状态。外科住院医的生活就是这样,清苦而自律:清晨4点在路上的,十有七八都是医生,剩下的就是医学生,即便这样的下雪天也不例外,走在路上能认识很多MGH的同事。
&&&&在医院里,上级医师们经常会和我们讲&If you are in the lowest rank of the team, you should be the first to know everything happened.&意思就是作为小大夫,在团队中必须勤快,态度端正,如果你对病人发生的状况自己不了解,而等着上级医师告诉的话,就会难堪一些。当然也有很多同学有志于做其他的相关领域,例如神外的麻醉,他们如果轮转神外的话,第一天可以和神经外科的教育处主任协商,不一定需要参加早查房,省下的时间老师可能会安排做一些文献阅读、文献汇报这样的工作,或者对神经电生理监测的要求会高一些。总之一切合理的要求都可以协商,学校鼓励不同人在自己感兴趣的不同方向上做到最好,这样能让更多毕业生成就一番事业,而不是所有人都走一样的路,只有少数人受到较多的关注,得到奖励,实际浪费了许多人力和人才。
&&&&对我而言,最喜欢的方向是神经外科,自然没什么好挑剔的,基本上和住院医师保持相同的时间,所以每天搭波士顿早晨的第一班公交车(我出门的时候地铁还没发第一班车,必须搭汽车),再转两次地铁,才能赶在最早到达医院。这早晨4点多的第一班车上,绝大多数人都是医院的外科大夫或者实习医生,到了麻省总院之后几乎都会下车,而且很多医生路上直接穿着刷手服,所以公车上一片浅蓝,这趟车也被人称为Boston Medical Train,上面可以认识各个科室的医生和实习生,聊起天来也很有意思。
&&&&医生可以说是美国社会中&勤奋&,&博学&,&有社会责任感&等等这些美好词汇的代言人,但是看一眼美国青年医师所付出的时间,就知道这样的尊敬来之不易。每次早查房时病人们感叹医生来得好早时,我们常笑笑说&We are on a different cycle!& 外科医生加班加点工作时家常便饭,但是麻省总院将给医生的待遇和福利很好,不论何时下手术,病房都有牛奶、酸奶、面包,来不及吃饭的时候还有肠内营养素&&&Ensure&(其实就是国内的安素,非常难喝,但是很有能量和营养)。
&&&&2. 最没想到的&&外科住院医训练量远大于协和
&&&&在中国的时候,我们常常会以医院庞大的患者数量而在外人面前略显自豪,于是也形成一些印象,比如说外国医生看病人不多也很悠闲,但这种印象和北美实际是有很大偏差的,尤其是住院医培养阶段。所以虽然协和的病人总数多,但是按照医生人均管病床的数量来说,麻省总院外科住院医师的人均工作量是协和的4倍左右。这里有一部分是成本控制方面的考虑,因为在哈佛医生的劳动力极其昂贵,雇佣10个辅助人员也比1个医生便宜,所以会降低效率的杂活是绝对不会让医生来做的,主要由工资相对低的助理来帮助解决(例如医生写病历和手术记录只需要说,有专门的打字员帮助打字,或者用昂贵的语音识别系统,但再贵也比医生便宜)。另外一方面也有利于住院医师管理病人经验的积累,人均参与的手术量也大了许多,虽然辛苦,但成长很快。在国内由于医师的待遇,以及医院的辅助团队达不到美国这样富足的程度,所以很难苛求医师付出美国这样的努力和动力,但是人均病人数量不多,住院医参与手术量小,外科的人均锻炼量不足,是我们不愿承认的事实。
&&&&在麻省总院神外,与国内不同的是,主治医师不参与早查房,主要由住院医师负责。两位住院医会一起看全病区的25个病人外加5-10个急诊留观,平均下来每个病人用3分钟时间,有时还需要解答患者自己查《新英格兰医学周刊》产生的问题,30个病人加起来就要查将近2小时。这就是为什么每天早晨5:00AM前就必须开始查房的原因,这样在7:00AM之前查完病人,一边吃早餐一边向主治医师分别汇报他们自己的病人情况和存在疑问的地方,7:30AM一般都要开始第一台手术。主治医师在白天会抽时间去看自己的病人,做一些大的决策,而不用所有人在一起查房,这种设置是非常注重效率的。我们在协和的时候,曾有外科主任提到人力资源方面有极大的浪费,许多年轻人的时间和能力没有被完全发挥和利用起来,也有许多空余的时间和设备,本来可以创造更大的临床、科研价值,说的也是这个道理。而协和依靠的是富集了华北地区的疑难病例,有利于青年医师经验积累和成长,所以我们还保留有自己的一些优势和特色,允许医师同时有着相对较好的工作周期,虽然比其他行业辛苦,但和美国比比就很幸福了。
&&&&早晨6:45查完房,天刚蒙蒙亮,波士顿这座城市才刚刚苏醒,而医生们已经忙完所有事情准备开始一天的手术了。查房之后,我们回到办公室,由住院医师向主治医师汇报病人情况,一起做一些决定,旁边的女士是执业护士,会帮我们落实所有事务性的工作,不需要医生操心。
&&&&查房之后回到办公室
&&&&白天的手术量很大,有的主治医师一个人甚至要排6-7台手术,这就需要强有力的住院医师,协助完成主要的操作,主治医师在一旁指导和教学。没有这些经验丰富,吃苦耐劳的住院医师,他们不可能完成如此大的手术量。值夜班的晚上是完全不能休息的,不仅要管住病房,还得不断收急诊的专科病人,因为麻省总院是转诊的最后一线,不能够向外推病人,所以急重症在这里很多。每天晚上平均收12-15个病人,大多数是急性的脑出血和外伤。
&&&&医生在手术中
&&&&3. 最五味杂陈的体验&&在美国了解协和
&&&&在BWH的神外手术室里,给我最多触动的,不是世界颅底外科巨头Al-Mefty教授,而是旁边的总住院林宁。 这次因为机缘巧合,在手术室里碰上了华人大夫林宁。他在北京长大,高中到美国读书,在Duke大学本科毕业后,又考进哈佛大学医学院,现在已经是哈佛大学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神经外科总住院医师(Neurosurgery Chief Resident),即将完成历时7年的神外住院医师训练。以前有朋友和我讲过在美国神经外科这个高强度、快节奏的领域,华人医师很少,而林宁医师一定是里面的佼佼者,他的成长是美国梦的典范。
&&&&当我告诉他我是来自PUMC的交换生,他马上开心地说起自己与协和的渊源。原来8年前他在哈佛做医学生的时候,也来到协和交换,轮转了神经外科。那期间他总结了协和神外用神经导航辅助进行垂体手术的特点,以及治疗Mccune Albright综合征的经验,在王任直教授、窦万臣大夫指导下,写成文章发表在Journal of Neurosurgery上,是神外在那时候少有的高水平英文文献,协和神外的老师们至今为止都对这个&孩子&记忆犹新。
&&&&后来在American Association of Neurological Surgeons年会上,我又遇到了做汇报的林宁医师,最后一天晚上我们专门坐下来聊到十一点钟,说起神外住院医师的生涯与成长,感慨良多。其实协和有着在美国难以企及的疑难病例总数量,但是我们并没有像他们那样珍惜到将每一份标本都拿来仔细研究对比,每个病人都好好做一些随访和观察。对于学生而言,我们在协和轮转一年,其实英文水平也并不差,但很少潜下心去总结资料,做这样的工作,也缺乏类似的意识与动力。我们常常把一些协和的客观条件作为借口,例如工作太忙,工资少,自己更喜欢多看病人,影像和病理资料不好要&&等等等等,而一个美国的学生在中国短短一个月时间,利用着和我们同样的条件与环境,却就能有这样的工作,不能不说是我们自己没有能够好好利用起来协和这座百年老院的资源,换句话就是我们在吃协和的老本而没有为她增光。
&&&&降临在我们身边的每个人、每件事,都是为了教会我们一些什么,只要我们不停留于浅表,去思考和探究,那么交流带给我们的思考与转变,可能超过学到的知识本身。有时候就像《围城》里面描述的故事那样,我们都将目光寄于外面的世界和未得到的东西,憧憬那样的生活和工作,却忘记了我们身边其实也有一点都不逊色甚至更好的人与环境,只是我们一直都没有睁开眼睛懂得珍惜,直到出去看过才知道原来轻易拥有的那些东西是多么宝贵,只是来得太容易,甚至没能理解它的分量。这也是我们这些所谓&好学生&的不成熟之处,而看到林宁大夫在协和的工作,我能感到脸上一阵火辣,心中一缕愧疚。
&&&&人在协和的时候,我没能如此深入了解协和这座&宝库&的意义,并幼稚地认为是客观条件限制了我们思考和总结知识、做到最好的能力,而在美国从哈佛学生的经历中了解协和,让我知道真正限制我们的是我们自己的思想和价值观,是我们的自信与勇气,在大洋彼岸在更好地了解协和,真是五味杂陈的体验。和林宁医师的交往,让我学到很多,他后来也给了我许许多多宝贵的建议,希望我在接下来的神经外科住院医阶段有更多收获,并和他们保持联系。
&&&&4. 最深的感触:我们真的&&没有他们努力
&&&&当我和导师王任直教授提起林宁大夫时,导师赞不绝口,并要我向这位比我高8届的大师兄好好学习。他的成长,是典型美国神经外科住院医师的成长轨迹:读最好的大学、最好的医学院,在最好的医院做住院医师,丰富的临床研究经历,在哈佛神经解剖系的教职,当然还有幸福的小家和孩子。但这些背后,有多少辛苦的工作,多少奋斗的日夜,才能够让他在这个代表医学领域皇冠上明珠的神经外科领域站稳脚跟,在这个白人绝对强势的领域成为Chief Resident,并将继续下去。
&&&&没错,在北京的临床任务的确很繁重,但在这里更甚。ACGME网站上,我们能够看到林宁大夫这7年神经外科住院医期间,作为&一助&或者主刀完成的所有手术记录,共约1900台。美国要求一个合格的神外住院医要在7年的培训期间完成1500台以上的手术,才能够顺利毕业,否则将延期,如果希望申请好的次专科训练,例如功能神经外科,一般在1750例以上会有优势。当我把这些数字拿给我们的总值班包新杰大夫看时,我们都唏嘘不已。
&&&&在中国的时候,我们常常会以医院庞大的患者数量而在外人面前略显自豪,于是也形成一些印象,比如说外国医生看病人不多也很悠闲,但这种印象和北美实际是有很大偏差的,尤其是住院医培养阶段。在麻省总院神经外科实习时,每周轮换一个不同的病区,但是每个病区主管病人的都只有高低年资搭配2位住院医师,1位像我这样没有经验的实习大夫,而这样一个小小的团队,居然要负责整个病区25-35个住院病人,这还不包括每天5-10个在留观室的急诊病人(当然在神外ICU每个病人都有自己的护士,也会帮很多忙),要参与病区的所有手术,相当于在协和整个病房的工作量,而这些工作在北京大约是7-8位住院医师加上2-3位实习医师来完成。
&&&&(转载自《科学网》,本刊略有删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