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孩16个月她吃零食引起的小孩感冒吃什么么

我老婆自从生小孩后,身体比较差,容易感冒及免疫力差,吃什么补品好?谢谢!
基本信息:女&&27岁
发病时间:不清楚
病情描述及疑问:患者性别:女
患者年龄:27详细病情及咨询目的:我老婆自从生小孩后,身体比较差,容易感冒及免疫力差,还会掉头发.如果一感冒,就会头痛(两个太阳穴痛),腰痛.请问医生是什么病症及吃什么补品好?本次发病及持续的时间:5个月病史:无药物过敏史
您输入的回答少于20个中文字,请补充输入。
网友满意:
回答速度:
www.39.net&&&
建议:实施阶段性食补
产后第1周的主要目标是“利水消肿”,使恶露排净,因此绝对不能大补特补。正确的进补观念是:先排恶露、后补气血,恶露越多,越不能补。
还要掌握阶段性食补的概念。简单地说,就是前2周由于恶露未净,不宜大补,饮食重点应放在促进新陈代谢,排出体内过多水分上。如,第1周以“麻油猪肝”为主要食品,帮助子宫排出恶露与其他废物;第2周则以“麻油腰子”活化血液循环,预防腰酸背痛。等到第3、4周,恶露将净,才可以开始吃“麻油鸡”,补血理气。有些产妇不忍心拒绝家人的爱心表示,生产一结束就吃麻油鸡,从第一天到月子的最后一天,不胖才怪!
除此之外,饮食上更应力求清淡、少盐、忌脂肪、趁热吃饭、细嚼慢咽、谢绝零食等等,如能遵守这些原则,月子内的进补就不会有发胖之虞,可谓两全其美。使用腹带和及时运动
爱美的妈妈注意了,生产过后一定要绑腹带,最好连睡觉也不例外。这样不但可以帮助身材的恢复,还有预防内脏下垂和皮肤松弛、消除妊娠纹的作用。不过,要用真正为孕妇生产的腹带,是一条长条状的带子,可以自由绑腹,由下往上沿着身体曲线缠绑,这样才能将下垂的腹部完全提起并予以支撑、塑型。此外,产妇虽然应避免劳动,但适度运动以消除腰部、臀部的赘肉、恢复弹性是有必要的。
一般来说,产后14天就可以开始进行腹肌收缩、仰卧起坐等运动,喜欢有氧舞蹈的妈妈,则要等上6周才可以重新开始。亲自哺乳
妈妈的身体为了制造乳汁,会将怀孕期间所储存的脂肪组织一点一点消耗掉。每天制造乳汁,大约消耗2 092~3 347.2焦耳(500~800卡)的热量,一个月后,会比不喂哺母乳的妈妈多消耗62 760~10 0416焦耳(15 000~24 000卡)热量,换算成脂肪的话,那就是将近2千克的肥肉!
因此,许多医学研究都证明,亲自哺乳的妈妈比较能早日恢复身材,并且降低乳腺癌、卵巢癌的发生率。
擅长:肿瘤
网友满意:
回答速度:
金华防疫所&&&肿瘤科
建议:女人一般生孩子后,体质都明显下降,有些在坐月子的时候,没有照顾好,影响更大,所以平时要注意身体的,提高自身的免疫抗病能力,预防癌症的发生,中药吃吃也好的,人参皂苷RH2中药提取成分对女性预防妇科肿瘤效果很好
有关的更多问题,
疾病百科(别名:急性鼻咽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上感,卡他性鼻炎,普通感冒,伤风)(别名:急性鼻咽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上感,卡他性鼻炎,普通感冒,伤风)  感冒总体上分为普通感冒和流行感冒,一般我们所说的都是普通感冒。普通感冒,祖国医学称&伤风&,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道常见病,其...  感冒总体上分为普通感冒和流行感冒,一般我们所说的都是普通感冒。普通感冒,祖国医学称&伤风&,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道常见病,其中30%-50%是由某种血清型的鼻病毒引起。普通感冒虽多发于初冬,但任何季节,如春天、夏天也可发生,不同季节的感冒的致病病毒并非完全一样。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毒存在于病人的呼吸道中,在病人咳嗽、打喷嚏时经飞沫传染给别人。  普通感冒可分为:急性鼻炎、病毒性咽炎、病毒性喉炎、病毒性支气管炎、疱疹性咽峡炎、咽结膜热、细菌性咽扁桃体炎。  中医感冒分型: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湿感冒、暑热感冒、时行感冒。就诊科室:呼吸内科典型症状: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检查方法: 发病部位:鼻 咽喉常用药品: 疾病自测: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外科_乳腺外科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妇产科_产科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妇产科_产科
为保障患者权益,我们仅接受有资质的医学专业人士的回答,请您先认证为医生经常感冒吃什么好小孩经常有感冒_易健网
经常感冒吃什么好小孩经常有感冒
孩子容易感冒还是考虑身体免疫力低下1、平时多注意水果,蔬菜的摄入2、说喝水3、可以多领孩子活动活动,有效提高宝贝自己身体免疫力,才能抵抗细菌病毒,你孩子的状况看,应当是抵抗力比较低,我提议你继续去看中医,不要好了就停用药,我提议你的孩子多吃一段时间,巩固zhì liáo。考虑孩子抵抗力差,与是否缺锌有关系的。提议化验微量元素试试,假如是孩子缺锌主动补充,吃点葡萄糖酸锌或是甘草锌,补充一段时间,再就是提议吃点中药制剂,吃点玉屏风散,平时注意饮食均衡营养多喝水喝白开水,少吃容易上火助热的食物,小孩子有内热就容易外感通常是因为宝宝体质差免疫力低下引起的,应当在宝宝健康的时候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可以多让宝宝晒太阳,及时补充各种微量元素,适当的吃一些玉屏风或者牛初乳提高免疫力。三岁的孩子频繁感冒咳嗽的情况,要注意保暖的,给孩子多喝点水吧,甜食一类的要少吃的,后背不要受凉了,孩子也是气管不太好的,给孩子平时穿个马夹,也要服用点川贝枇杷膏的,或者频繁煮冰糖梨水喝。出现的表现支气管炎,缺钙,贫血等引起的抵抗力低下。如今注意休息和营养,最好多喝水多吃水果和蔬菜,还要增加锻炼 提高抵抗力,提议平时可以服用人体免疫白蛋白口服液进行调养。bì yào时做血常规,微量元素及胸片jiǎn chá进行确诊提议你平时增加体育锻炼,多喝(吃)些温补的汤等来进行调养,发病时服用消炎药控制急性期,进入缓解期也可用中药调养。可以注射免疫球蛋白来增强免疫力提议肌注免疫球蛋白zhì liáo。如你果你觉的不够详细,欢迎你再次询问:材料,提议须要给孩子做微量元素和免疫功能两项jiǎn chá为宜,因为微量元素缺乏或机体免疫功能低下都可以引起频繁感冒发烧的状况,提议须要给孩子做微量元素和免疫功能两项jiǎn chá为宜,三级甲等yī yuàn通常是可以做上述jiǎn chá的,希望我的回答能够给你提供帮忙!首先的应当要考虑和有身体的抵抗力降低引起的有直接关系的,其次的也要和有饮食或是生活不当有联系的。应当要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其次的我提议你应当要多给孩子吃些含有蛋白质的食物比较好的,还要的防止吃过度的甜食的,否则的对huī fù不利的。你反应的状况跟家长的护理和孩子的免疫力低有关系,是不是孩子挑食或者是缺乏运动还有家长是不是溺爱,都会引起孩子娇嫩娇气如此体质的孩子平时注意饮食均衡营养,多晒太阳,注意避寒保暖,还可以去yī yuàn化验微量元素是不是缺锌缺钙,而后对症zhì liáo,祝他健康宝宝在秋冬季节更容易得感冒,因为冷空气和室内的暖气都会使宝宝的鼻粘膜发干,让感冒病毒更容易入侵。并且在寒冷的天气里,宝宝在室内待的时间更长,而在室内感冒病毒更容易在人群中传播。要注意室内的通风,饮食方面要注意正餐前1个小时不要吃零食,
今日排行 总排行榜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 热门推荐 ] RECOMMEND开心俱乐部
育儿网用户登录
欢迎您nickname
专家在线回答网友问题。
婴幼儿护理
情商与品德
赏识与挫折
感知觉训练
行为与习惯
艺术潜能开发
儿童常见病
玩具游戏运动
玩具游戏运动
发育关键期
发育关键期
&&&宝宝现在9个月了,可以吃些什么零食?
宝宝现在9个月了,可以吃些什么零食?
宝宝现在9个月了,可以吃些什么零食?水果里可以吃西瓜吗?
&&&&我的宝宝16个月了,一直以来我都很少给她吃零食.只有哄她时才让她吃一点.因为我认为宝宝吃了零食之后,吃主食的胃口相对就小了,对宝宝营养不好.建议在你宝宝主食里添加鱼泥、肝泥、胡萝卜泥、菜泥等等,总之每天进行荤素合理的搭配,我想这样对宝宝会更好。至于吃西瓜汁,当然可以啦,由其是象现在这样的夏天。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他长牙了吗?你可以给他一些比如磨牙饼干之类的小点心.既可磨牙,又可当零食,填些肚子.西瓜可以吃啊,但这么小的孩子可能不太会咀嚼,所以建议榨成西瓜汁喝.
  零食,该如何吃?●马冠生  面对货架上琳琅满目、品种繁多的零食,家长常常会依照孩子的意愿,以口味、颜色、包装、电视广告来进行选择,而不太注意零食的营养成分和作用。那么,应该怎样为孩子选择零食、安排零食,以发挥零食的正面功能呢?  人们一般认为,零食是指那些在休闲时间吃的小食品。其实,零食可以是任何食物或饮料(不包括水),只要是在一日三餐之外吃的食物或饮料都可以看做是零食。水果、面包、饼干、膨化食品、甜点、糖果等都是孩子包括大人常吃的零食。  为什么孩子需要吃零食?  孩子的胃肠容积比较小,难以容纳很多食物,饱得快,饿得也快;孩子天性好动,出去玩,很容易累、渴,自然要及时给他吃、喝。如果不能一日多餐,那么零食可以补充正餐的消耗与不足。  儿童少年正处在体格和智力发育的关键时期,需要充足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来保证他们正常的生长发育。他们对能量和各种营养素的需要量相对来说比成年人还要多。  专家的分析:  *零食可以提供一定量的能量和营养素。三餐之外吃些零食,可以为身体提供一定的能量和营养素。  *目前,不少零食颜色鲜艳,形状可爱,口味不错。与玩玩具一样,对不少孩子来说,吃零食也是一种精神享受。  为什么要限制孩子吃零食?  零食提供的能量和营养素在膳食营养摄入中占一定的比例。据统计,儿童每日所需能量的20%~30%,营养素的14%~27%是由零食提供的。但是对零食的营养成分进行分析发现,零食中糖和能量的含量明显高于正餐,而它所提供的能量和营养素远不如正餐均衡、全面。  专家的分析:  *影响食欲:零食的体积比较小,吃起来难以控制数量,如果三餐之间不断有零食填充孩子的肚子,到吃饭的时间孩子就不想吃,或吃几口就不吃了。  *消化不良:不停地吃零食,消化系统没有一张一弛的节律,得不到休息,使胃肠负荷过重,容易造成消化不良,生长发育迟缓。尤其是冷食、冷饮,会对孩子的胃肠产生刺激。  *营养不足:经常毫无节制地吃零食,甚至用零食代替营养平衡的三餐,营养素的摄入就会不全面。时间长了,会影响孩子的正常生长发育,造成营养不良,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  如何为孩子选择零食  家中零食的选择和购买往往由家长决定,孩子经常是从家中现有的食物中选择。因此,家长在购买零食时就应注意营养的均衡性,科学地为孩子选择零食。  几个原则:  *选择清洁、卫生的食品,不要选择过期、变质的食品。  *选择含糖少的零食,防止龋齿的发生。  *选择含脂肪少的零食,以免发生肥胖。  *不宜用太咸或腌制的食物做零食。  零食的营养成分分析:*糖和能量的含量明显高于正餐。  *所提供的能量和营养素远不如正餐均衡、全面。  调查与研究  国外的儿童普遍吃零食,我国的孩子也不例外。一项由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主持的在广州、上海、济南和哈尔滨四城市进行的调查发现:  *我国城市儿童普遍吃零食,比例在90%以上。  *学龄前儿童和小学生中男女生吃零食的比例基本相同,初中女生吃零食的比例明显高于男生。  *吃零食的时间主要是晚上和下午;周末吃零食的比例要高于平时。  *地点主要是在家中和学校。  零食备选名单(此处需根据内文配图)  *奶和奶制品:如牛奶、酸奶等,含钙丰富,有益于骨骼和牙齿健康。  *新鲜蔬菜和水果:如番茄、黄瓜、苹果等,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道蠕动,防止便秘的发生。  *坚果类:如瓜子、花生、核桃等,含丰富的微量元素。  如何为孩子安排零食  *不要在接近正餐的时间吃,以不影响正餐食欲为宜。  *临睡前不宜吃零食。  睡觉之前吃零食,留在牙齿间的食物残渣不利于牙齿健康,容易引起龋齿。同时还会增加胃肠道的负担,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也不利于孩子的睡眠。可以给孩子喝一杯牛奶,但要注意喝完后玩一小会儿,漱漱口再入睡。  *看电视时不宜吃零食。  边看电视边吃零食,会在不知不觉中吃下去过多的零食,容易引起能量过剩,从而导致肥胖。  不宜多吃的零食  *含糖高的食品和饮料:如糖果、各种甜味饮料,经常食用会造成无饥饿感而影响正餐,还很容易诱发龋齿。  *膨化食品、油炸食品:如炸鸡腿、炸薯条等。这类食品所含的能量高,多吃会造成热能过剩,脂肪容易在体内堆积导致肥胖。  *街头食品如烤羊肉串等:常引起食物中毒;烟熏的食物中含致癌物,经常食用会增加癌症发生的危险。  吃点零食又何妨?  ●佳佳妈  佳佳1岁左右的时候,我开始教她吃零食。朋友听了有点吃惊:“不是不提倡孩子吃零食吗?你怎么还教她吃?”  事情是这样的,前段时间,邻居家的小朋友总给佳佳零食吃,佳佳吃得也特别香!我想,既然她爱吃,而且她长得又比较快,仅靠正餐不容易满足营养素,特别是能量的需求。孩子在一天天长大,与外界的接触越来越多,孩子迟早会学会吃零食,还不如从一开始就合理安排好吃零食和进正餐的关系,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于是,我有意识地在每天上午10点左右、下午午睡后和晚上进餐后1小时左右,为她准备一些比较适宜的零食,如巧克力、山楂片、研碎的坚果,集中时间吃,吃过以后让她用清水或淡茶水漱口。其实,我们很多大人不是也很喜欢吃零食吗?更何况生长发育期的孩子。世间的许多美味,我希望她都有机会尝一尝,何必那么多限制呢?关键在于不要影响正餐,吃完零食要清洁口腔。零食完全不吃不可能,关键是要学会正确吃零食。一生不断奶,及时添辅食刘纪平  平常,我们习惯这样问一个小宝宝的妈妈:你给孩子断奶了吗?一个“断”字将不少父母引入断掉所有奶和奶制品的误区。实际上,人应该一生不断奶;同时,为了宝宝的健康成长,又必须及时正确地添加辅食。  断奶期?换乳期?  人类不同于动物,不会从吃奶直接过渡到吃固体食物,因此,换乳期是人类不可逾越的一个阶段。给一直靠吃液体食物(单纯母乳)生存的婴儿渐渐喂一些泥糊状食品,让他逐渐习惯并最终接受固体食物(成人食品)的过程,就叫换乳期,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断奶期。  但是,一个“断”字将不少父母引入断掉所有奶和奶制品的误区;其间也有人称之为“转奶期”,而“转”字又有由奶转向非奶之虞。提出换乳期的概念就是为了清楚地指出:断奶并不是断掉所有的奶和奶制品。从离开妈妈的乳房到能跟家庭成员一样吃饭大概需要8~9个月的时间,这是一个学习和成长的过程。在这一阶段中,乳类(母乳+配方奶或牛奶)仍是供应能量的主要来源,泥糊状食品是必须添加的食物,是基本的过渡载体。奶和奶制品仍然是3岁以下儿童的主要食品,“中国人一生不断奶(牛奶)”应该是我们努力的目标。  为什么必须重视宝宝换乳期的营养?  充分发挥宝宝生长潜能孩子生长发育潜能的发挥有赖于不同阶段食物充分的营养供应。  第1阶段出生后4~6个月的母乳喂养。  第2阶段换乳期及时给予适宜的泥糊状食品。  第3阶段固体食物期提供均衡膳食,保证各种营养充分提供。  人在每个阶段有各自不同的时间依赖性效应。过了该阶段,被压抑的潜能就无法再充分表达。因此,这三个阶段缺一不可,任何一步发生偏差均会造成不可逆的损失,也就是说,一个阶段的损失在下一阶段无法弥补。为了生长潜能的充分表达,我们必须重视换乳期营养。就像发射卫星的三级火箭,少了哪一级,卫星也无法到达预定轨道。  母乳已经满足不了半岁宝宝成长的需要  随着婴儿月龄的增加,半岁之后,母乳所含热能、蛋白质和其他营养素已不能满足孩子生长发育所需,因此必须及时补充。仅以铁元素为例,即便半岁时每日母乳量达1000毫升,也只能提供铁供给量的1/8,只有靠添加蛋黄、肝泥、肉泥等补充。  婴儿营养不良往往会对脑细胞发育和智力带来严重影响,错过2岁前脑发育的关键年龄,提供再好的营养也无济于事,孩子的智力很难赶上同龄儿童。换乳期营养不良还会导致免疫力低下,容易反复感染,加之患病后“忌口”的不良习惯,愈发加重营养不良,反反复复恶性循环最终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锻炼宝宝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  婴儿出生时消化系统未臻成熟,只能适应乳类食品。随着月龄的增加,宝宝的胃容量逐步扩大,消化吸收功能不断完善,但要直接接受固体食物还是不可能的。其间必须有泥糊状食品作为过渡。因为直接进食固体食物不是发生喂养不足,就是出现喂养过度;不是腹泻就是便秘;不是发生营养不良,就是造成单纯肥胖。总之,喂养不当会造成营养失衡,并最终表现为体重偏离。  4~6个月的孩子对营养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液体食物体积大,而婴儿的胃容量相对偏小,这个矛盾只有通过改变食物营养密度来解决。即增加营养密度,缩小体积。另外,孩子的胃肠功能、消化酶的活性均需要通过食物性状改变,如食物颗粒渐大,硬度渐增等来锻炼。有些孩子“胃弱”,吃的稍不合适,非吐即拉,要么就积食、便秘,这些都和从小胃肠道缺乏锻炼有关。  可以帮助宝宝的心理发展  换乳期以完全断母乳为终结。这是孩子迈向独立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母乳是母亲与婴儿的中间物,孩子不可能永远靠它生存。断母乳在心理上可减少孩子对母亲的依赖,也是精神断奶的开始。在以后的生活中慢慢地学会父母外出时不哭,见到生人不躲……断掉母乳还是孩子建立自信心,为日后自立于社会打下基础的。因此,“断奶”的意义决不仅限于吃。  总之,换乳而不是断乳,使孩子从小得到良好的营养供应;从吃辅食到吃主食,让孩子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人。  换乳期的时间  换乳期长达8~9个月。从宝宝4~6个月起至1岁3个月、1岁半甚至2岁才完全断掉母乳,完成向其他奶的转换以及完成从学吃泥糊状食品到会吃成人固体食物的过渡。  换乳期开始的关键年龄是4-6个月。具体选择哪一个月开始,可依据母亲是否急于上班,母乳是否充足等因素综合考虑。在添加泥糊状食品的同时,有条件的母亲可将母乳喂至1岁3个月、1岁半,甚至2岁。换乳期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其间食物的性状、种类要遵循程序逐渐变化,一旦开始就要坚持添加,不可随大人的情绪今天加,明天停,搞乱了孩子进食的规律。  提示:突然断奶不可取  ◎事先不作准备,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很大的打击。他会认为妈妈抛弃他,不要他了,情绪极不稳定,进而影响进食;  ◎孩子没有适应其他食物的过程,也很容易生病。  换乳期食品的选择  婴儿刚进入换乳期,消化功能较弱,消化酶活性低,咀嚼能力尚待学习和锻炼,决定了他只能从学吃泥糊状食物开始。它是婴儿这一阶段的主要食品,并可逐步替代三顿奶成为孩子的正餐食品。泥糊状食品既包括工业制作的瓶装或盒状装(米粉)类,也包括家庭制作的食品。  工业化泥糊状食品  工业化泥糊状食品是婴儿理想的食品,它包括瓶装泥糊状食品,盒装的各种米粉,符合下列营养学原则:  ①营养齐全,比例恰当。  ②口感好,易消化,适于换乳期婴儿食用。  ③不含激素、糖精、色素、防腐。  ④不含盐和调味剂,不会加重婴儿肾脏负担,也不会造成孩子“口重”的不良饮食习惯,减少成人慢性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几率。  ⑤工艺先进,营养素保全好。  ⑥强化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米粉更是代表了主食强化这一先进的观念,将国际先进的做法引进儿童食品的制作中。  (配图2:工业化泥糊状食品)  家庭制作的泥糊状食品  家庭制作的泥糊状食品也需要制定喂养计划,并精心儿制作。科学的添加顺序为:  ◎菜水、果汁◎菜泥、果泥、肉泥(鱼泥、肝泥等)◎菜末、肉末◎碎菜、碎肉等  ◎米汤、稀粥、烂面◎稠粥、面条  (配图3:家庭制作的泥糊状食品)  提醒:1.从营养学角度来说,用传统的米糊糊、面粥断奶的做法是远远不够的。  2.不要把泥糊状食品(辅食)与成人食物(副食即菜)混为一谈。  在食物选择上既要考虑营养投入又要考虑营养结局。工业化食品和家庭制作食品合理搭配,互为补充是比较合理而经济的选择。  泥糊状食品添加原则  从一种到多种从少量到多量从细到粗从稀到稠少盐不甜忌油腻  一般初次只能从一种少量开始。少量仅为1~2茶匙,可分2~3次食入,连续3~5天孩子乐于接受且大便正常,才可逐渐加量或变换,增加品种。  一般刚添加时可先吃辅食后再吃奶,待孩子适应后,为了不影响他吃奶的兴趣,可先吃奶后吃辅食。  对于小于3岁的孩子,乳类仍为主要食品,即使孩子满周岁也仍应保持每天的饮奶量为500~600毫升(母乳+配方奶)。  在半岁左右逐渐让孩子熟悉配方奶的口味,并逐渐完成从母乳到配方奶的替换。1岁内配方奶优于鲜牛奶,它的成分更适合婴儿。提醒:不要过早添加碳水化合物类食品  4个月以内的婴儿淀粉酶分泌少,活性低。过早过多添加这类食物,未消化的食物会在肠道酵解产酸,刺激肠道以至于引起腹泻;淀粉类在体内代谢中演变为糖,会影响奶的摄取量;过多糖的积累,热卡过剩还会导致肥胖,这种虚胖的孩子体质较差、抵抗力低、易患病。  蛋黄的添加  开始添加的时间宝宝4~6个月时  制作要点  1.在煮鸡蛋时为把蛋黄煮老到最佳状态,应在开锅后再煮10分钟。  2.蛋黄可用少量的水或奶调制成糊状后用小勺喂食。  添加程序  开始添加的1~2周内,每日加1/4个蛋黄,最好分两次喂,然后才可加量至1/3,1/2,1个蛋黄,这个过程大致需要1个月。  特别提示  将蛋黄研碎后加在一瓶奶中喂的方法并不适宜。学习用小勺吃东西,改变进食方式也是学吃的关键环节。  2.对过敏的孩子可等待肠道发育进一步完善,对异种蛋白的屏障作用进一步加强后再添加,也就是说,过敏的孩子到7个月甚至1岁时再尝试喂蛋黄,到那时过敏的可能性就小多了。关于儿童营养的十个说法如何让孩子吃得更科学更有营养?在你脑袋里,或许已经有了一些传统而且扎了根的“饮食哲学”。可它们也许并不完全正确。看一看,下面的10个说法,以及关于这10个说法的事实真相!  说法1、孩子需要吃红肉(牛羊肉)来预防贫血。  事实:孩子的年龄越小,出现铁缺乏的可能性越大。美国亚特兰大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1~2岁初学走路的孩子中,9%会出现铁缺乏。在3~5岁的孩子中,该比例降至3%,而6~11岁的孩子中,该比例为2%。初学走路的孩子完全可以从他们的饮食中获得大量的铁,这是个好消息。很多家庭是天生的素食者或者不吃牛羊肉。何况,肉比较硬,小孩也难以咀嚼。  红肉含有易吸收的铁,因此,孩子适当地吃一些是有好处的。但是,初学走路的孩子,也可以通过吃强化谷类食品和面包、干果(如葡萄干)、菠菜、糖蜜、大豆、扁豆、鸡蛋、鱼以及家禽肉来满足身体对各种矿物质的需要。10岁以下的儿童每天至少应摄入10毫克的铁,这个数量很容易达到,一杯奶酪(含铁约8毫克)和两小袋葡萄干(含铁约2毫克)就行。  如果你无法确定孩子是否缺铁,可以咨询专业医生。他们会根据孩子的喂养史等情况,给你提供一些建议。  说法2、孩子不吃蔬菜就得不到必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事实:有些孩子不喜欢吃蔬菜,却仍然很健康。原因是,他们喜欢吃水果。在孩子慢慢学习接受青菜、菠菜之类的绿色蔬菜过程中,水果是很好的营养替代品。  如果你的孩子不吃胡萝卜,为了补充可能会缺乏的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你不妨给他吃一些杏或哈蜜瓜;草莓或橙子可以代替菠菜用来满足孩子对叶酸的需要。香蕉可以代替马铃薯作为钾的来源;柑桔类水果可以代替甘蓝满足维生素C的需求。  但是,不论如何,蔬菜和水果毕竟无法完全互相替代。蔬菜不仅富含人体必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而且还含有多种促进健康的植物化学物质。所以,你一定要不断地为孩子提供蔬菜,让他接受并喜欢蔬菜。这一点非常重要。  说法3、乳制品会加重孩子的感冒。  事实:乳制品会增加黏液的产生或者使鼻腔分泌的黏液变稠,这种说法是完全错误的。孩子感冒时,鼻子和嗓子里黏液是由感冒病毒引起的产生。而乳制品只是粘在了嗓子眼里,让人感到有点不舒服。当孩子感冒时,可以继续给他提供牛奶或其他乳制品。如果他不喝牛奶,可给他别的液体,如白开水、果汁、稀粥或鸡汤,直到他感觉好些。即使孩子没有什么食欲,也要让他喝足够的水,以防止脱水,并能使黏液流出鼻腔。  说法4、为了预防肥胖,应该尽早限制孩子的脂肪摄入量。  事实:对于婴儿和刚学走路的孩子,他们的大脑和身体成长极其迅速,每天所需要热量(卡路里)40%是从脂肪中摄取的。发育中的大脑对脂肪酸及脂肪中的其他成分有着特殊的需求。  因此,大部分专家建议,2岁以下的孩子要喝全脂牛奶,而不是脱脂牛奶。大一些的孩子仍然需要从饮食中摄入足量的必需脂肪酸,以利于皮肤健康正常成长、性激素的分泌以及维生素的吸收。但在2岁后,每天从脂肪中获取30%左右的热量(卡路里)就足够了。  此外,食物中的脂肪还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已经吃饱了。因此,如果你过多地限制孩子的脂肪摄入量,他可能会通过吃更多的其他食物来加以补偿。  说法5、吃糖多会让孩子过度活跃。  事实:吃糖多对孩子没有这方面的影响。事实上,研究发现,吃了高糖饮食的实验室动物变得并不活跃。那么,这种不正确的说法从哪里来的呢?很可能是,当父母往往发现孩子吃了巧克力之类的糖果或喝汽水后变得异常活跃,而这两者都包含咖啡因。其实,咖啡因才是导致孩子活动过度的原因。  说法6、给小婴儿添加新食物时要特别小心,因为许多孩子都对某些食物过敏。  事实:食物过敏反应并不像人们认为的那样普遍。事实上,真正食物过敏的孩子只有6~8%。荨麻疹、湿疹、呕吐、腹泻,或者在极端情况下,出现过敏性休克等,都属于食物过敏时出现的反应。容易引起过敏反应的食物主要包括:牛奶、鸡蛋、花生、坚果(如腰果和胡桃)、小麦、大豆、鱼和贝类,90%的过敏反应是由于添加这些食物而引起的。因此,添加这些食物时,要注意观察孩子有没有异常反应。如果怀疑孩子有过敏反应,可以带孩子到医院,向儿科医生咨询,必要时医生会为孩子进行过敏原的测试。  说法7、牛奶是强壮骨骼是必需的营养食品。  事实: 是的,牛奶的确是最好的钙源之一。但是,如果你的孩子不爱喝牛奶,他同样可以从其他食物中获得足够的钙质供骨生长发育所需。这些食物包括:酸奶、奶酪、豆浆、甘蓝、豆腐、深色蔬菜以及添加钙的百分之百纯果汁(如橙汁)。  营养学会所推荐的儿童每日钙的摄入量  1~3岁:每天需要600-800毫克的钙  4~8岁:每天需要800-1000毫克的钙  9岁以上:每天需要1000毫克的钙  说法8、当孩子生病时,最好是感冒时多进食,发烧时饿着点。  事实:任何时候都不要强迫或限制孩子吃东西。生病时,孩子需要所有能得到营养的食物和液体,这样,才能保证他有力量与病菌作战。但如果他不想吃或没吃完饭,你也不必太担心。孩子生病时,应当允许他吃想吃的东西,饿了就吃,不饿也没有必要非让他吃。别忘了,最重要的是给孩子补充足够的液体,比如稀粥、汤、果汁、牛奶等,以防止脱水。  说法9、果汁是健康的解渴饮料。  事实:100%的纯果汁肯定比汽水更有营养,但它并不是孩子渴时要喝的最佳的饮料。相反,你必须要限制孩子的果汁摄入量。否则,喝太多果汁会降低孩子对营养更丰富的食物的食欲,并可能取代牛奶而成为唯一一种他想喝的饮料。此外,由于果汁含糖多,过量饮用可能会损坏孩子的牙齿或者引起胃部不适。  营养学家建议:初学走路的孩子,每天将其饮用的果汁限制在100毫升。更大一些的孩子,每天的果汁消耗量也不应超过200毫升。另外,不要把果汁当作解渴的饮料,当孩子感觉渴时,白开水是最佳的选择。  说法10、白面包没有营养。  事实:用全麦面粉制作的面包当然是比较理想的选择,因为全麦面包中的纤维素含量丰富,可预防便秘、心脏病、高血压和糖尿病。但这并不意味着白面包就毫无营养。白面包中常常富含铁和烟酸、叶酸、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如果你的孩子不喜欢吃全麦面包,让他吃白面包也无妨。至于纤维素,他还可以从其他食物中获取比如水果、蔬菜等。  谭 潭(指导专家/刘纪平)
  最好是少吃零食,因为吃了零食都变得不爱吃饭了(不要造成这种不好的坏习惯)。如果一定要给的话,最好是给一些水果,什么水果都可以的了,如果较硬的可以打碎来吃。果汁都可以给他喝。
  给她一点磨牙棒或磨牙饼。也可能给她一些果汁。
  这时可以吃些米粉,我家宝宝那时吃的是旺旺仙贝.果汁对小孩来说浓度太浓,不好.多喝点白开水其实很有好处.
相关未解决
高悬赏问题}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