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耳朵学中医》 汤头歌诀mp3 是哪个版本...

[转载]中医经典诵读(用耳朵学中医)录音下载
学习经典著作!寻求中医根源!
&试听:上古天真论 
下面是用户共享的文件列表,用电驴或迅雷下载
ISO文件用虚拟光驱打开
中医经典诵读
用耳朵学中系列(盘配书)于09年8月出版
11年2月24日 更新《四圣心源》卷七
11年2月21日 更新《四圣心源》卷六
11年2月1日 更新《四圣心源》卷五
11年1月17日 增《四圣心源》卷五“杂病解”上
11年1月8日 增《四圣心i源》卷四“劳伤解”
10年12月22日 更新《四圣心源》卷一
10年12月19日 增《四圣心源》卷三“脉法解”
10年12月12日 增《四圣心源》卷二“六气解”
10年12月6日 增《四圣心源》卷一“天人解”
10年11月15日 更新《温热病》
10年11月11日 更新《湿热病篇》
10年8月25日 补《温病条辨》(竟然漏发)
10年7月27日 更新《药性赋》,改三处
10年5月18日 更新《药性赋》 改五处
10年5月17日 更新五版《医古文》七发
10年3月26日 更新《药性赋》
10年3月6日 更新《医学三字经》3处
10年2月25日 更新《医学三字经》14处
09年11月11日 更新《汤头歌诀》
09年11月8日 增《温热病》、《湿热病篇》
09年10月27日 更新《黄帝内经》原文朗读
09年10月26日 更新《伤寒论》原文朗读
09年10月18日 增《神农本草经》原文朗读
09年10月17日 更新《难经》朗读
09年9月28日 增《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
09年8月2日 发布《精选中医歌赋》
09年3月31日 更新《大医精诚》,更正三处读音
09年3月26日 增《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治杂病歌》
09年3月21日 增《肘后歌》、《玉龙歌》、《通玄指要赋》、《金针赋》
09年3月20日 重录《标幽赋》、《百症赋》
09年3月19日 增汪昂《汤头歌诀》 重录《药性赋》
09年3月1日,依四库本校对《濒湖脉学》录音、重录《医学三字经》
09年2月28日,重录《金匮》二三-二五
09年2月27日,重录《金匮》十七-二二
09年2月26日,重录《金匮》十五十六
09年2月25日,重录《金匮》十一至十四
09年2月24日,重录《金匮》一至十
09年2月23日,增《医古文》新二版课文朗读
09年2月22日,增《伤寒论》第二十二十一二十二
09年2月21日,增《伤寒论》第十六十七十八十九
09年2月20日,增《伤寒论》第十三十四十五
09年2月19日,增《伤寒论》第十二
09年2月18日,增《伤寒论》第十、十一
09年2月17日,增《伤寒论》第八、九
09年2月15日,增《伤寒论》太阳下第七
09年2月14日,增《伤寒论》辨痓湿暍第四 太阳上第五 太阳中第六
09年2月13日,增《伤寒论》辨脉法第一 平脉法第二 伤寒例第三
09年1月11日 增《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第七十一》
08年11月12日,《濒湖脉学》七言诀更正
08年10月17日,增五版教材《医古文》课文朗读31_60课。
08年10月17日,增五版教材《医古文》课文朗读61_90课。
08年10月9日,增五版教材《医古文》课文朗读01_30课。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转载]《用耳朵学中医》学习方法交流
我很赞同通过听录音来学背经典的方法。
《用耳朵学中医》学习方法交流
  光盘内附带的“读音说明”一文中,笔者提及上学时曾用朗诵录音辅助学习,在此帖中聊聊原来的学习方法与现在的体会,与大家共同学习交流。
  其实这个方法是受英语学习方式的影响。那个时候刚进入针灸临床,很多东西需要背诵记忆,找到了当时在网上流传的朗诵录音(也是白云出岫先生朗诵的)。当时在东直门医院上班,路上有半个小时左右的骑车或坐车时间,总是听着朗诵MP3。有段时间迫切地感觉到需要背诵经脉循行,于是把《灵枢·经脉》不刻意(没有刻意想着内容)地听了十天左右,再拿起来背时,感觉朗朗上口,十分熟悉,很轻松地背下来了。
  很多人提到英语也是这么学的,只是我个人感觉听《黄帝内经》可比听英语享受得多。反正考六级的时候,听英语都没有坚持下来,而对听《黄帝内经》,听了很多,还是觉得不是折磨,而是享受。如今工作繁忙,空闲时听听朗诵,更是一种享受。
  以上是我个人的经历和体会,系统地整理一下,希望能给刚刚接触《用耳朵学中医》的朋友一点启发,或许有其他朋友的方法更好一些,也希望能谈谈,以期共同提高。
  总体原则是浏览(听)大概后,小段式学习。大脑需要反复的刺激,“100分钟*10遍”与“10分钟*10遍*10段”是完全不一样的,后者的效率要明显高于前者。以《伤寒论》为例,你可以先把22篇通听一遍,但之后就该一篇一篇反复听了,“辨脉法”听10遍,熟悉之后再听“平脉法”。如果你反复把《伤寒论》连着听10遍,效果会差很多。
  1.躺着学:根据国外学者研究,“睡眠学习法”是利用人在半睡半醒(假寐期)时,播放要背的内容,加深对读者的学习印象。当深睡期时则让大脑充分休息。当读者下次要再来背这些内容时,脑中就会出现很熟悉的感觉,好像看过了很多次,因此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2.走着学:读者可以在公交车、去学校(医院)的路上、散步的时候边听边记,走到哪,背到哪!
  3.坐着学:上面两个可以说是“旁门左道”,是“懒人学习法”,可作为辅助学习之用。正经的学习,还是需要传统的学习环境的,端正坐姿,本身就是集中注意力。躺着和走着的时候,都不够“全息”。坐着的时候,可以边听边看边读边写边记,眼耳口手脑都用到。
  4.晨读:晨读是应该鼓励的,北京中医药大学就有不少同学有这个习惯,我自己也坚持过不短的一段时间,感觉非常舒服,如今都特别怀念那些日子。早上起来大声读,不但学习效率高,还能锻炼意志、锻炼身体,实在是一举多得。
  若能多种方法并用,我想不管你的记忆力多差,都能背下来吧?至于只想熟悉经文的朋友,那就更为轻松了,“懒人学习法”就能办到。
  丛书名叫《用耳朵学中医》,但是,我和白云出岫先生都希望能用“耳朵”引导大家用“嘴巴”学习,白云出岫先生认为“朗诵是一种享受”,我做这套书的理念也是“在享受中学习”,这样的方式,希望能得到大家的共鸣。
  抛砖引玉,希望“看”到大家的“声音”。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用耳朵学中医 – 聆听中医世界的声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汤头歌诀mp3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