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班主任工作总结的心理

匿名信箱公共讨论区网站留言板网站收件箱视频点播在线考试学生校长助理信箱首页百年名校校务公开价格服务进校园党建园地管理部门教务平台教师主页新课程网络资源德育频道国际部校长信箱校友网
浅论高中班主任与学生有效心理沟通的原则与方法
发布者:德育网&&&发布时间: 9:26:16&&&阅读次数:124
浅论高中班主任与学生有效心理沟通的原则与方法
高中班主任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经常会与学生进行心理沟通,但有时候往往因为不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生理发展特点,或者对心理沟通原则与方法知识的缺乏,造成教育工作的被动,所以,如何与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沟通,对高中班主任来说,至关重要。
&&& 一般来说,沟通是指人与人之间(这里指师生之间)信息的传递和反馈过程;心理沟通是指人与人之间思想、感情等的传递和反馈过程,并运用语言和非语言的形式,通过信息的交流和传递,以争取达成思想的一致和感情的通畅;当然,这种心理沟通可能是有效的,有时可能是无效的,也有可能介于二者之间,但对班主任来说要力求有效;达到有效,必须要做到二点,即班主任要准确、恰当、清晰地表达信息的内涵,以便学生能确切、充分地理解,在心理上产生认同;同时班主任还要重视学生的反应,并根据其反应及时修正信息的传递及方式;免除不必要的误解,两者缺一不可;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效的心理沟通。当然,这里特指高中阶段的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沟通。
&&& 高中阶段的学生年龄一般在十六七八岁,是人生中最宝贵,最有特色的黄金时代,也是充满活力的时期;他们的生理发育已基本成熟,这一时期的高中生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心理特点:第一是认知的独立性,具有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成人的批判倾向,在言行上产生一定的叛逆特性;第二是情感的波动性,表现为情感丰富,易动感情,也重感情,有时情绪极端,摇摆易变,两极分化,在日常学习生活的某一时点上会出现冲动性,但平时具有一定的内隐性;第三是自我的专注性,表现为自尊敏感,即对别人评价敏感,羞耻感增强,也表现为自我评价不稳定,言行中会出现自我中心倾向;第四是交往差异性,表现为对同伴友谊渴求,和对成人交往中出现了一定的封闭性。
&&& 高中班主任一般都承担着繁重的学科教学任务,在完成教学工作中还要管理好班级与学生,履行好班级管理岗位责任;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日常行为规范和学习规范的过程中,必然要面向全班每一位同学,进行必要的思想与感情等的交流与沟通,也就是心理沟通;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我们体会到,有效心理沟通是化解师生隔阂、解决班级问题、处理好男女生之间情感纠葛等一系列问题的有效手段,那么,有效心理沟通的原则与方法有哪些呢?
&&& 一、高中班主任地与学生沟通中的角色定位
&&& 要做到有效心理沟通,班主任的角色定位很重要,传统教育下往往以“严师”、“权威”等形象出现,现代教育意义上的班主任更多的体现出“管理专家、活动组织者、关系协调人、学生的朋友与知己”等的角色,这些在实际操作中也很有效,但我们在与学生交流沟通中更侧重于以下二方面:
&&& (一)营造“拟亲人”场景
&&& 沟通场景的设计,是班主任与学生有效心理沟通的前提,也是角色定位的重要方面,所以营造“拟亲人”的沟通场景很重要,“拟亲人”就是班主任要以学生亲人的形象出现,使学生进入一种与亲人交流的场景中,让学生有一种亲切感、信任感和愿意沟通的迫切感;为此,在行动上,要有让学生感到与亲人交流的空间与环境,并进行适当的私下交流;策略上,多给学生私人空间,营造让学生想谈愿谈多谈的气氛和信任感,并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自由,学生不愿意说的不勉强,时机不成熟尽量保持沉默;言语上,多与学生平行交流,就是尝试以亲人的语气、亲人的语言、亲人的态度、亲人般的随和进行沟通,若板着脸,居高临下,学生会敬而远之,“拟亲人”场景会使班主任让学生感到亲切,因而愿意亲近老师,倾心沟通。
&&& (二)树立“准家长”形象
&&& 班主任与学生进行心理沟通时的角色定位,从实际操作中感到定位在“准家长”比较好,更能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所谓“准家长”,我的理解是“不是家长但有家长的亲情,似家长但更有老师的专业原则”,前半句保证了师生沟通的流畅性,后半句保证了师生沟通的实效性;“准家长”形象可以让老师们逐步放弃“严、凶、威”的形象,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树立起“宽、善、亲”的形象,达到有效的心理沟通;同时“准家长”形象还要克服大包大揽的做法,应给予学生自主权,让学习学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所以,适当的引导、合理的放权是必须的,也为这些头脑聪明,心理脆弱的学生提供一个磨练的机会。
&&& 二、有效心理沟通的原则
&&& (一)原则之一是就事论事原则,即不针对个人的个性和品格
&&& 班主任要就某一问题与学生进行沟通时,一定要就事论事,什么问题就谈什么问题;切勿“借题发挥”、“举一反三”,节外生枝;避免产生“联想”,翻老底,絮絮叨叨,没完没了,这样做只会加大有效沟通的难度;在和学生沟通时最忌讳的是从一个问题牵联到另外一个问题,这只会增加学生们的反感。如同样与作弊的同学进行沟通,甲班主任第一句话是“怎么又犯错误了,这下班级评文明班被一票否决了”,既翻老底又借题发挥,沟通效果肯定不会理想;乙班主任让学生座下,情绪稳定后,很贴切地说了一句“这件事,您一定有话要跟我讲”,激发了学生对班主任的信任度,话闸子也一下打开了,为有效沟通与教育奠定了很良好的基础。
&&& (二)原则之二是重视非言语沟通原则,即肢体语言
&&& 非言语沟通主要指班主任的肢体语言,是以复杂丰富的肢体动作为载体,传达情绪或信息,有效地达到心理沟通。如以下班主任面部表情被公认为好的肢体语言:⑴面部挂着微笑;⑵关注、欣赏的表情;⑶真诚、亲切有亲和力;⑷不皱眉头、不常叹气、不板着脸;⑸常对学生表现出有信心、有希望的神情。班主任在沟通时要适当地运用“赞许点头、竖起姆指、眼睛发光、鼓掌”等认可的肢体动作,使沟通更通畅有效。
&&& 当然,有效心理沟通的原则还有很多,操作中可综合运用,但以上二个方面是最有实效,也是运用最多,需要重点把握的方面。
&&& 三、有效心理沟通的方法
&&& (一)沟通方法之一:专注行为
&&& 对学生专注表示在意对方、对他有兴趣,是最能表达对对方的尊重。专注行为包括面向对方、眼神适当注视对方、肢体及表情轻松自然等。其英文为SOLER,即S――面向对方;O――采取开放的姿态;L――指身体上半部适当向对方前倾;E――眼神适当注视对方,使对方感到受关注、尊重;R――保持身体轻松自然。是班主任与学生进行有效心理沟通的常用也是非常实用的方法。
&&& (二)沟通方法之二:积极倾听
&&& 积极倾听是一种非常好的回应方式,既能鼓励对方继续说下去,又能保证你理解对方所说的内容,包括第一要倾听学生口语表达的内容,他说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情绪;第二要观察学生非口语行为所蕴藏的意义;第三要对所听到、观察到的,给予适当而简短的反应;例如“难怪你这么生气”、
“原来如此…”等。当然在积极倾听中,也会发现部分虚假信息,如某班主任在与学生沟通中,总结出学生是否撒谎的六个关注点,即眼睛、笑容、微表情、音调变化、停顿时间、动作变化,一旦出现异常即表示有撒谎可能,很实用。
&&& (三)沟通方法之三:同理心
&&& 就是站在对方立场设身处地思考的一种方式。
又叫做换位思考,即透过自己对自己的认识,来认识他人。包括第一要站在对方立场,设身处地地了解对方;第二要辨识,正确了解对方的世界及感受;辨识内容包括对方的意思是什么以及情绪是什么、强度如何等;第三要把对对方的了解表达出来,让对方知道;如某班一女生拒绝交数学作业,班主任采用同理心方法,通过沟通了解到,数学作业量大、女生平时动作慢、又从来不愿抄袭他人作业等原因造成无法上交后,及时与科任教师协调,很好地解决了问题;所以同理心在实际操作中具有满足学生心理需求、充分尊重学生,化解师生矛盾、融洽人际关系,消除逆反情绪、避免沟通障碍,便于迅速解决问题等功效。
&&& (四)沟通方法之四:沟通中的自我暴露
&&& 自我暴露的意思是指把自己个人的有关信息讲出来,使别人知道这样一个过程。这种方法在实际操作使用中也很有效,班主任与学生沟通时,适时地把自己的学习感悟、成长亮点、成功事例进行自我暴露,有时会成为学生学习与奋斗的动力;班主任把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与分析、对人际关系的理解与处理会让学生受益无穷,且进一步拉进与学生的距离。沟通中的自我暴露也是师生之间的一种“寻找共同点”,从而产生相似的人让我们觉得自己正确,相似的人喜欢我们的可能性更大的正效应。
&&& (五)沟通方法之五:人格魅力
&&& 乌申斯基所说:“教师的人格对学生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班主任在与学生沟通中,若以渊博的知识、高尚的品德、无私的爱心、厚实的人文修养等展示人格魅力,必对学生产生巨大的示范、激励、熏陶作用。
&&& 从实际调查情况看,以下十种老师是学生最喜欢的:①严而有度的老师;②像妈妈的老师;③实习老师;④有宽容心的老师;⑤热爱学生的帅哥老师;⑥温柔的美女老师;⑦风趣幽默的老师;⑧充满爱心的老师;⑨以身作则的老师;⑩真才实学的老师。从中可以看出,教师人格魅力的重要性。
&&& 以下是学生最不喜欢老师行为的问卷调查
学生最不喜欢老师行为问卷调查(800份)
不能平等、公正对待每一位学生,偏袒好生,歧视差生
知识贫乏,教学不认真,总有“我是老师”而高高在上的感觉
教学方法陈旧,讲课死板,没新意,枯燥乏味
对后进同学讽剌、挖苦、放弃,课堂上放任其“自由”
没有亲和力,语言不文明,经常说粗话、喜欢骂人
不注重兴趣、能力的培养,学法指导少,只会让学生死记硬背
不守信用,对学生承诺的事不能兑现
言语哆嗦,经常拖堂
应付式上课,上完课后不与学生交流
喜欢当着众人面批评学生,动辄告政教处,动辄请家长
作业多而机械,不注重作业质量,不注重知识的渗透性
女老师衣着打扮过于时髦,涂脂抹粉,男老师在课堂上抽烟或酒气熏天
仪容不整,不讲卫生
上课迟到、早退,或精神不振,或无故不上课,随意改上自习
经常在门窗外观察学生行为
&&& 从上表中可看出,没有原则性,缺乏爱心,没有宽容心,缺少平等意识,语言呆板,没有亲和力等成为学生最不喜欢的内容,成为老师缺乏人格魅力的外在显现;所以,老师们平时应尽力地去改掉这些坏的习惯,与此同时,还要进一步提升自身言行方面的修养,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和道德品行,完善自己的人格魅力,这样也为师生之间有效心理沟通奠定良好的基础。
&&& 《礼记》云:“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
,高中班主任掌握必要的心理沟通的原则与方法,并能综合熟练地运用,可以帮助学生正确地克服学习生活中的困难,有利于师生间的相互理解与信任,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也有利于班级凝聚力的产生,形成团结、向上、健康的班级氛围,更有利于和谐校园的创建。
主办单位:福建省泉州第五中学
&&&地址:泉州市桂坛巷49号
&&&服务电话:6
请使用IE6.0以上浏览器、分辨率以上(建议用IE6.0、分辨率为)、16位以上颜色
&Copyright
版权所有 R&Z网络工作室 Tel:
互联网备案记录&闽ICP备号摘要: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 看似是简单地管理好学生就行, 其实不然, 还有很多困难。只有采取具体策略, 比如营造平等的氛围,让学生将班级当成自己的家; 以及采用幽默的语言, 拉近班主任与学生的距离等等, 把握学生的心理, 让学生信服班主任。如此,班主任才可以管理好一个班级, 培养学生成才。本文对高中班主任管理中应如何把握学生的心理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高中; 班主任管理; 心理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   一、高中班主任教学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难点   1、少数学生开始坚持“读书无用论”   首先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在生活中学生经常会看到一些学历不高的人收入要比知识分子高许多,这给高中学生们的思想造成了极大的冲击,总是以悲观的心态去学习。其次我国地域性贫富差距较大,东部沿海城市经济发展速度快,许多低学历者在这些城市打工收入颇丰,这就让很多学生认为读完高中就可以,然后去沿海地区打工。   2、学生法制观念淡薄   由于我国法律法规尚不健全,致使很多不法分子钻了空子,所做的违法事件还未被查处,这就对高中生的思想造成了影响,学生法制观念淡薄,总是存在侥幸心理,在学校经常违反校规校纪,目无尊长,经常在课堂上捣乱,不遵守课堂纪律,对学校公共财产进行破坏,同时深受网络不良信息的侵蚀,几个学生组建小团伙,欺负弱小学生,有些学生甚至到校外干一些违法勾当,导致走上了违法的不归路。   3、学生娇生惯养、攀比心理较强   随着社会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开放,许多家庭的经济条件得到改善,而且很多家庭都是一个孩子,对于孩子娇生惯养,尽量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这就导致孩子缺乏独立生存的能力,在学校学习中经常互相攀比,在高中校园中学生攀比风气较为严重,这不仅给家长造成了经济上的负担,也对学生今后的成长十分不利,在毕业工作后容易四处碰壁,而且当今社会“啃老”现象十分严重,这都无形中增加了高中班主任管理的一些难题。   二、高中班主任管理中应如何把握学生的心理   众所周知,学校教学管理要从班级做起,班级是学校的基础组成部分,而班主任就是整个班级的管理者,尤其是高中班级,学生们面临着高考,班主任的工作相较之其他科任教师的责任较重,所以高中班主任必须要承担起自己的职责,要在教学管理方式上进行创新,在遇到困难时要耐心解决,一切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   1、班主任要加强自身素质修养   随着社会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升级,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广泛,这样就使得学生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必须要从自身做起,要加强自身修养,要不断学习,掌握渊博的知识,要用自己的真才实学去震慑学生,让学生对自己信服,获得学生爱戴,作为高中班主任不仅要教授给学生教学知识,还要不断扩充学生课外知识的学习,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创设课堂教学气氛,要以学生为中心,不断加强素养修养,从而快速提升教学效率。   2、发掘学生的管理才能   当前高中学校生源较多,每个班级的容量都较大,而高中班主任教学工作繁琐,经常是无暇管理班级,对于每个学生不能更好地管理,所以高中班主任就必须要学会发掘学生的管理才能,要通过对学生的日常观察,找出几个有管理能力的学生,组建班干部小组,这样就可以减轻班主任的教学负担。此外,大多数学生都对班主任有一种敬畏心理,高中学生正处于叛逆阶段,不喜欢别人对自己强加管教,但是学生与学生之间是平等的,学生在班干部面前不会存在拘束,教师就完全可以利用这点,让班干部小组成员去替自己管理班级中的一些事情,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管理才能,还可以加强整个班级的团结性。   3、关爱学生,注重情感教育   当前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表面上看学生们都很幸福,但是学生很少与家长进行沟通,在心理上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障碍,这对高中学习十分不利。作为高中班主任,要具有一颗仁爱的心,要走到学生身边去,与学生进行心理上的交流,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学生明白学习的重要性,让学生将班主任当作朋友,获得学生的信任,这样学生就可以快速将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从而快速提升高中教学质量。   4、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新课改要求中明确提出对高中学生素质培养的重要性,高中班主任不仅要加强对学生教学知识的传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开拓学生的思维渠道,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让学生能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要为学生营造一个愉悦的课堂氛围,可以通过专题讨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展实验教学,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5、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高中班主任应该在课余时间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高考生以考大学为主要目标, 这个目标在高中生的入学时期就已经达成了共识。 高中班主任如果想要进一步提高管理效率,就要对学生的学习之外的日常生活表示关心和理解,让学生能够明白其考大学的梦想和喜欢的何种专业, 让学生能够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 与此同时,教师应该明白家长把学生交给学校是因为在根本上相信老师能够教好孩子, 教师应该像为人父母一般亲切对待每一个学生。 对此,教师应该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关心和理解每一个学生, 关注其学习上和生活上所遇到的困难。   结束语   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 看似是简单地管理好学生就行, 其实不然, 还有很多困难。只有采取具体策略, 比如营造平等的氛围,让学生将班级当成自己的家; 以及采用幽默的语言, 拉近班主任与学生的距离等等, 把握学生的心理, 让学生信服班主任。如此,班主任才可以管理好一个班级, 培养学生成才。   参考文献   [1]牛宗静. 高中班主任应如何把握学生的心理[J]. 文理导航(中旬),.   [2]尹大伟. 高中班主任与单亲学生家长沟通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4.   [3]赵珍宝. 高中班主任工作压力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   [4]蒋小玉. 高中班主任胜任力对学生的影响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4.
欢迎转载:
推荐:    班主任的心理素质_班级管理
& 班主任的心理素质
班主任的心理素质
班主任掌握应具备的心理素质,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解剖自己的心理狰征,扬长避短, “长善救失”,自觉培养和发展优秀班主任的心理品质,使工作做得更有成效。班主任的工作实践是极其复杂的活动过程&,尤其承担的职责形成了特有的心理特征,只有心理素质优化的班主任,才能出色地完成所肩负的重任。班主任应具备哪些心理素质呢?一,明确的班主任意识 教育意识是指人们对教育的看法,想法和态度,也可以说是在头脑中形成的教育思想。班主任的教育意识是对班主任工作的认识、理想和信念。它在班主任心理品质优化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重.班主任认识。是指教师对班主任工作的社会意义的深刻理解和把握。心理学告诉我们,人们的情感是人的行动的内部动力,而情感是在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 “知之深,爱之切、行之坚。”教师只有深刻理解班主任在培养人中的地位和作用,才能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并且进而转化为积极行动,自觉而热情地忘我工作。2.班主任理想。是指教师做好班主任工作所应有的志向和抱负。理想是在正确世界观的指导下,符合现实生活发展规律,并且是可能实现的想象,是人生的精神支柱。有理想才有追求,才能自强不息地去实现自己的目标。如果立志做好班主任工作,为社会主义需要培育人才作出最大贡献,就要刻苦学习,勤奋工作,同时,只有把自己的理想和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才能使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更加充实丰富,更高尚和更有意义。3.班主任信念。是指教师在教育实践中把对班主任的认识化为具体行动时所形成的一种内心体验和行为准则,是对班主任的认识、情感和意义的合金,并坚信其正确性的心理品质。它是教育理想得以实现的可靠保证。又是产生教育行为的强大动力。教师如果坚信自己的教育理想一定会实现,就会始终不渝地为之奋斗,百折不回。二,深厚的教育情感班主任的教育情感是指对自己所担任的班主任工作的一种态度,是伴随教育意识而出现的一种内心体验,并且随着教育意识和世界观的发展而丰富起来。列宁说: “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深厚的教育情感会使教师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班主任工作,努力在教育实践中有所建树。1.强烈的事业感。事业感是指教师热爱、忠诚和献身于部动力,而情感是在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 “知之深、爱之切、行之坚。”教师只有深刻理解班主任在培养人中的地位和作用,才能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并且进而转化为积极行动,自觉而热情地忘我工作。2.班主任理想。是指教师做好班主任工作所应有的志向和抱负。理想是在正确世界观的指导下,符合现实生活发展规律,并且是可能实现的想象,是人生的精神支柱。有理想才有追求,才能自强不息地去实现自己的目标。如果立志做好班主任工作,为社会主义需要培育人才作出最大贡献,就要刻苦学习,勤奋工作,同时,只有把自己的理想和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才能使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更加充实丰富,更高尚和更有意义。3.班主任信念。是指教师在教育实践中把对班主任的认识化为具体行动时所形成的一种内心体验和行为准则,是对班主任的认识、情感和意义的合金,并坚信其正确性的心理品质。它是教育理想得以实现的可靠保证。又是产生教育行为的强大动力。教师如果坚信自己的教育理想一定会实现,就会始终不渝地为之奋斗,百折不回。二,深厚的教育情感班主任的教育情感是指对自己所担任的班主任工作的一种态度,是伴随教育意识而出现的一种内心体验,并且随着教育意识和世界观的发展而丰富起来。列宁说: “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深厚的教育情感会使教师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班主任工作,努力在教育实践中有所建树。1.强烈的事业感。事业感是指教师热爱、忠诚和献身于教育事业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情感。有了这种事业感,教师就会把自己的工作和时代的需要,四化建设紧密地联结起来,从而以教为荣,以教为乐,就会把自己的工作看成是一项神圣的事业,而不单纯是谋生的职业,从而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化为春雨去浇灌祖国的花朵。吉林市七中华淑秋老师在25年的班主任工作中,以“传授知识,培养社会主义所需要的合格人才”为目标,孜孜以求。在教育实践中,她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探索教育规律,把一颗爱祖国、爱教育事业的赤诚之心无私地奉献给学生。60年代,她做蜡烛,无私地点燃自己,70年代,她以锲而不舍、滴水穿石的韧劲,教育“双差生”,挽救失足青少年;80年代,以一团火的爱去温暖每个学生的心田,充分体现了一位人民教师对事业的极端负责,对学生的极端热忱,成为教书育人的典范。2.高度的责任感。责任感是指教师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和应该完成的任务时所产生的一种情感。按照时代需要培养学生成才,这是时代赋予教师的使命和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有当教师具有这种深厚的情感时,才能不遗余力,一往无前地献身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新的教育思想的核心就是新的人才观。华淑秋老师的人才观是在她眼里没有差生,关键在于教育者怎样去实施教育。从这个观点出发,她公平地对待每个学生,尊重每个学生,使学生在智力和人格方面都得到了发展。因而在她班里,学生的精神是解放的,学习环境是宽松的,每一位同学都是学习和生活的主人。有一个学生入学成绩双科120分,在其他方面表现很差,华老师发现他智力不差,尤其对数学有兴趣,于是让他参加各种数学活动,培养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迁移“闪光点”,激发学习动机和锻炼学习意志,使这个学生进步很快,中考数学得120分,1984年获全市数学竞赛第一名。所以说,教师的职责应是善于发现人、培养人和教育人。3、深厚的爱生感。爱生感是指教师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和期望学生成才的一种崇高的情感。高尔基曾经说过:“只有热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和期望是无形的教育手段和教育力量,也是教师感情生活的主要支柱,是工作动力的源泉之一。热爱教育事业必然热爱学生,只有热爱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去教育学生。反过来,教师看到了自己努力教育学生的成果――学生才华的发展,高尚品德的形成,鲜明性格的成长,纯真感情的流露等等这些爱的效应,也使教师内心产生了快慰和激励,更加增进了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师生情感的双向交流和反馈,相互的感染强化,形成了巨大的内动力,从而推动师生向共同的目标奋进。班主任教师除应具有深厚的爱感外,在情感世界中还应该以乐观向上的情绪,昂扬振奋的精神去影响、感染、激励学生努力奋进:以轻松的心境,愉快的生活节奏去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4.紧迫的进取感。进取感是指教师对工作永不满足,努力向上、立志有所作为,有所追求的一种情感。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是塑造灵魂的工程师。班主任教师则肩负着更加具体而艰巨的任务。这独特的艰辛劳动,形成他们求知好学,追求真理、自尊自强,积极热情,努力进取等优良心理品质,成为思想政治和文化业务提高的内在积极因素。教育的重要任务在于面向四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根据时代的要求,中小学教师必须是“全能型”和“完整型”或“多能一专型”的教师。所以,教师一定要有紧迫的进取感,尽快吸取、扩充新知识,增强创新能力,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三、坚强的教育意志教育意志是指教师完成教育任务的明确的目的性和力求达到这一目的而积极地克服各种困难的心理特征。班主任的意志品质要求具有坚定性,果断性和沉着耐心的特点。这是在教育过程中直接影响学生的内在力量。班主任的教育力量和权威性,不在于他的外貌如何威严,而在于班主任对学生的内在教育力量。喋喋不休的说教未必能使学生接受,而通过说理、启迪、疏导等以平静的态度表现自己的果断和坚定的意志品质,才能产生较大的感染力量,达到较好的教育效果。著名科学家巴斯德说:“字典里最重要的三个词就是意志,工作,等待。我要在这三块基石上建立我成功的金字塔。”学生的成长,班主任自身素质的提高需都要有稳定的意志力。构成这种意志力的重要因素有如下几点:1.目的性。目的性是指班主任教师对自己的工作目的的正确性和重要性有深刻的认识,尤其是明确地意识到班主任工作的社会意义的认识。目的性越明确,自觉性就越高,工作态度也就越积极主动,因此,目的性是意志力的基础,并决定着意志力的方向。2.果断性。果断性是指教师经过深思熟虑迅速地选择目的和确定方法时表现出来的意志品质。班主任经常会碰到一些偶发事件,需要当机立断,如果匆忙决定或犹豫不决,就会造成教育的失误。这两种情况又都属于缺乏果断性的表现。3.坚定性。坚定性是指班主任对工作目标的追求,教育学生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意志品质。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的周期较长,远期教育效果不易一时显现,需要长期努力,坚持不懈。尤其对晶德不良学生的转变,往往是迂回曲折、螺旋式上升的。一般要经历醒悟、转变、反复,再转变,巩固、稳定的过程。学生在进步中出现反复,教师绝不能气馁或放弃教育,应该通过调查分析,找出原因,再“对症下药”一抓到底。教师的坚定性对学生成长关系极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科学世界观的树立,往往都是教师坚持不懈,经常不断地、耐心反复地做细致的转化工作的结果。4.自制性。自制性是指教师自己控制自己的思想感情和举止行为的意志品质。教育是塑造人的工作,它常常给教师带来欢欣、愤怒和烦恼。教师既要善于迫使自己克服一切困难,承担起自己的职责赋予的重任,又要善于排除影响实现目标的内心障碍和轻率行为。教师的感情冲动、态度粗暴,会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从而降低自己的威信,产生与教育目的相反的消极效果。所以,教师能以宁静、平和,耐心、循循善诱的态度去说服、教育学生,这是教师意志品质的外化。四、观察细微,善于了解学生班主任应具有锐敏而准确的观察力,从学生的细微表现中,了解学生的知识智力水平和个性发展特征,以便在教育和教学中采取不同措施,才能取得良好效果。观察了解、分析判断,这是班主任工作必备的基本功。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具有良好的观察力,能善于对学生作心理分析,能发现学生思想、情感、意志、兴趣、性格以及行为等方面存在的各种潜在因素,就能及时地引导学生扬长避短,防微杜渐,争取工作的主动。五、思维灵活,注重客观分析班主任的工作对象是具有复杂心理活动的青少年及儿童,并且各具特点,即使同一个学生在不同的地点,时间和年龄,其身心状态也是千差万别的。因此,班主任所遇到的情况,并非千篇一律,一成不变的。这就需要班主任必须具有客观、全面、深刻、独创和灵活等思维品质,其中思维的灵活性、全面性和深刻性对于教师有着特别重要而明显的作用。反之,教师的思维是表面的,肤浅的,狭隘的、呆滞的、紊乱的、甚至是主观的,片面的,那么,要想准确而迅速地了解,判断和处理所发生的种种问题,则是绝对办不到的。除此之外,持久而精确的记忆、丰富而有预见的想象,稳定灵活而范围较广的注意力等等,也是教师应具备的重要心理素质。上述五点是互相紧密联系的,其中明确的教育意识和深厚的教育情感则是班主任应具备的最基本的心理品质。由于班主任明确教育的地位、作用,并能热爱学生,期望他们成材,因此才能在教育过程中,表现出意志行为的一贯性,坚持性和自觉性,才能对学生的知识、个性特点和智力发展状况有全面的了解与掌握,并善于捕捉新信息、不失时机地、适度地进行教育,这些都是班主任心理素质优化的重要标志。
班主任的心理素质 相关文章:查看更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中班主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