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内的钾转移到细胞外引起高钾血症的症状见于

病理生理期末练习题(10-12)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9页1下载券56页免费7页免费5页免费12页免费14页免费50页免费5页免费3页免费80页2下载券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19页免费100页免费80页免费69页2下载券6页免费
病理生理期末练习题(10-12)|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病理生理学期末复习1
病理生理学期末复习1
本文作者: yjs
文章出处:
发布日期: 日
病理生理练习题
名词解释:
基本病理过程;完全康复; 不完全康复;脑死亡;病因;条件和诱因;因果交替规律;低容量性高钠血症、低容量性低钠血症、等渗性脱水、高容量性低钠血症、水肿、高钾血症、低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碱中毒,呼吸性酸中毒、碱中毒及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缺氧、低张性缺氧、发绀、血液性缺氧、循环性缺氧和组织性缺氧;发热、过热、发热激活物和内生致热原;应激、应激原、全身适应综合征、热休克蛋白和急性期反应蛋白;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代偿性抗炎反应综合征;混合性拮抗反应综合征;缺血-再灌注损伤;氧反常、钙反常和pH反常;心功能不全、心力衰竭;充血性心力衰竭;劳力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呼吸功能不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性脑病;肝功能不全;肝功能衰竭;肝性脑病;假性神经递质;肝肾综合征;肾功能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氮质血症、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代谢综合征和胰岛素抵抗。
单项选择题:
1.病理生理学是研究
A.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
B.患病机体形态结构变化的科学
C.正常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D.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和机制的科学
E.疾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的科学
2.基本病理过程是指
A.& 每一种疾病的发病机制和规律
B.& 机体重要系统在不同疾病中出现常见的共同的病理生理变化
C.& 各系统的不同疾病所共有的致病因素
D.& 在多种疾病过程中出现的共同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病理变化
E.各系统的每一种疾病所特有的病理生理变化
3.下述哪项属于基本病理过程
B.心功能不全
D.呼吸衰竭
4.下列哪项不属于基本病理过程
5.下列哪项不属于基本病理过程
6.死亡是指
A.& 反射消失、呼吸停止、心跳停止
B.& 细胞死亡
C.& 意识永久性消失
D.& 脑电波消失
E.& 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性停止
7.损害胎儿生长发育的致病因素属于
&& &A.生物性因素
&& &B.遗传性因素
& &&C.先天性因素
&& &D.营养性因素
&& &E.免疫性因素
8.能够加速或延缓疾病发生的因素称为
& &&A.疾病发生的条件
&& &B.疾病发生的原因
&& &C.疾病发生的诱因
&& &D.疾病发生的外因
E.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
9.导致疾病发生必不可少的因素是
&&& A.疾病发生的条件
& &&B.疾病发生的原因
&&& C.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
&&& D.疾病发生的诱因
&&& E.疾病发生的外因
10.全脑功能的永久性停止称为
&&& A.植物人状态
&&& B.濒死状态
&& &C.脑死亡
&&& D.生物学死亡
&&& E.临床死亡
11.下列哪项不宜作为脑死亡的判断标准
&&& A.心跳停止
&& &B.自主呼吸停止
&&& C.颅神经反射消失
&&& D.瞳孔散大或固定
&&& E.脑电波消失
12.有关健康的正确定义是
&&& A.不生病就是健康
&&& B.健康是指体格健全
&&& C.健康是指精神上的完全良好状态
&&& D.健康是指社会适应能力的完全良好状态
& &&E.健康是指没有疾病或病痛,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全良好状态
13.有关疾病的概念,下列哪项陈述较确切
& &&A.疾病即指机体不舒服
& &&B.疾病是在在一定病因的损害作用下,因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 &C.疾病是不健康的生命活动过程
&& &D.疾病是机体对内环境的协调障碍
E.疾病是细胞损伤的表现
14.死亡是指
F.& 反射消失、呼吸停止、心跳停止
G.& 细胞死亡
H.& 意识永久性消失
I.& 脑电波消失
J.& 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性停止
15.高烧患者出汗多、呼吸增快易出现
&& &A.高渗性脱水
&&& C.低渗性脱水
&&& D.等渗性脱水
&&& E.低钠血症
16.下列何种情况可引起低钾血症
A.& 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
B.& 大量输注库存血
C.& 严重组织损伤
D.& 消化液大量丢失
E.醛固酮合成减少
17.细胞内钾转移到细胞外引起高钾血症见于
A.& 碱中毒
B.& 静脉输入大量葡萄糖
C.& 静脉输入大量胰岛素
D.& 组织损伤
E.& 静脉输入大量氨基酸
18.引起低渗性脱水常见的原因是
&& &A.大量体液丢失只补充水
&&& B.大量失血
&&& C.大量腹腔积液形成
&&& D.大量出汗
&&& E.消化液大量丢失
19.低容量性高钠血症又称为
A.& 水中毒
B.& 高渗性脱水
C.& 低渗性脱水
D.& 等渗性脱水
20.下列哪一项不是低钾血症的原因
&&& A.长期使用速尿
&&& B.大量使用胰岛素
&&& C.禁食
&&& D.醛固酮含量增高
&&& E.代谢性酸中毒
21.低容量性低钠血症又称为
B.高渗性脱水
C.低渗性脱水
D.等渗性脱水
22.下列何种情况可引起高钾血症
A.& 急性肾功能衰竭多尿期
B.& 醛固酮分泌增多
C.& 大量应用速尿
D.& 酸中毒
E.大量应用胰岛素
23.水肿时钠水潴留的基本机制是
A.& 毛细血管血压升高
B.& 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C.& 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D.& 微血管壁通透性增高
E.淋巴回流受阻
24.过量使用胰岛素引起低钾血症的机制是
A.& 大量出汗导致钾丢失
B.& 醛固酮分泌过多
C.& 肾小管重吸收障碍
D.& 结肠分泌钾增多
E.& 细胞外钾向细胞内转移
25.高渗性脱水患者尿量减少的主要机制是
A.&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口渴中枢
B.&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抗利尿激素分泌
C.& 肾血流量明显减少
D.& 细胞内液减少
E.& 醛固酮分泌增多
26.急性重症水中毒对机体的主要危害是
A.& 急性血容量增多,血管破裂
B.& 脑水肿、颅内高压
C.& 肾脏负担过重
D.& 急性肺水肿
E.& 低钾血症
27.高烧患者出汗多、呼吸增快易出现
&& &A.高渗性脱水
&&& C.低渗性脱水
&&& D.等渗性脱水
&&& E.低钠血症
28.下列何种情况可引起低钾血症
E.& 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
F.& 大量输注库存血
G.& 严重组织损伤
H.& 消化液大量丢失
E.醛固酮合成减少
29.慢性呼吸性酸中毒时,机体的主要代偿方式是
A.& 血浆蛋白缓冲系统
B.& 增加肺泡通气量
C.& 细胞内、外离子交换
D.& 血红蛋白缓冲系统
E.肾重吸收HCO3- 增加
30.酸中毒可使心肌收缩力
A.& 先增强后减弱
B.& 先减弱后增强
31.严重失代偿性呼吸性酸中毒时,下述哪个系统的功能障碍最明显
A.& 心血管系统
B.& 血液系统
C.& 泌尿系统
D.& 中枢神经系统
E.消化系统
32.代谢性碱中毒常可引起低血钾,其主要原因是
&&& A.K+ 摄入量减少
&&& B.细胞外液量增多使血钾稀释
&& &C.细胞内H+ 与细胞外K+ 交换增加
&&& D.消化道排K+ 增多
E. 肾滤过K+ 增多
33.可以引起AG增高型代谢性酸中毒的原因是
&&& A.服用含氯酸性药物过多
&& &B.酮症酸中毒
&&& C.应用碳酸酐酶抑制剂
&&& D.消化道丢失HCO3-
&&& E.肾小管泌H+ 功能障碍
34.氰化物中毒可引起
A.组织性缺氧
B.低张性缺氧
C.血液性缺氧
D.缺血性缺氧
E.淤血性缺氧
35.下述哪项原因可引起AG正常型代谢性酸中毒
&&& A.糖尿病
&&& B.休克
C.消化道丢失HCO3-
&&& D.严重饥饿
E.过量服用水杨酸类药物
36.下述哪项原因不易引起代谢性酸中毒
&&& A.糖尿病
&&& B.休克
&&& C.呼吸、心跳停止
&&& D.呕吐
&&& E.腹泻
37.引起呼吸性碱中毒的原因是
&&& A.吸入CO2过少
&&& B.输入NaHCO3过多
&&& C.肺泡通气量减少
&&& D.输入库存血
& &&E.呼吸中枢兴奋,肺通气量增大
38.代谢性酸中毒时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与下列哪项因素有关
A.& 脑内谷氨酸增多
B.& 脑内乙酰胆碱增多
C.& 脑内多巴胺增多
D.& 脑内γ-氨基丁酸增多
E.& 脑内谷氨酰胺减少
39.碱中毒时出现手足搐搦的主要原因是
&&& A.血钠降低
&&& B.血钾降低
&&& C.血镁降低
&&& D.血钙降低
&&& E.血磷降低
40.慢性呼吸性酸中毒时,机体的主要代偿方式是
E.& 血浆蛋白缓冲系统
F.& 增加肺泡通气量
G.& 细胞内、外离子交换
H.& 血红蛋白缓冲系统
E.肾重吸收HCO3- 增加
41.酸中毒可使心肌收缩力
E.& 先增强后减弱
F.& 先减弱后增强
42.静脉血分流入动脉可造成
A.& 血液性缺氧
B.& 缺血性缺氧
C.& 淤血性缺氧
D.& 乏氧性缺氧
E.组织中毒性缺氧
43.慢性缺氧时红细胞增多的机制是
A.& 腹腔内脏血管收缩
B.& 肝脾储血释放
C.& 红细胞破坏减少
D.& 肝脏释放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多
E.骨髓造血增强
44.一氧化碳中毒可引起
A.低张性缺氧
B.组织性缺氧
C.淤血性缺氧
D.缺血性缺氧
E.血液性缺氧
45.循环性缺氧最具特征性的血气变化是
A.血氧分压降低
& B.血氧含量降低
C.血氧容量降低
D.血氧饱和度降低
E.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大于正常
46.血液性缺氧时
A.& 血氧容量正常,血氧含量降低
B.& 血氧容量降低,血氧含量正常
C.& 血氧容量和血氧含量均降低
D.& 血氧容量和血氧含量均正常
E.血氧容量增加,血氧含量降低
47.静脉血分流入动脉可造成
E.& 血液性缺氧
F.& 缺血性缺氧
G.& 淤血性缺氧
H.& 乏氧性缺氧
E.组织中毒性缺氧
48.发热激活物的作用部位是
A.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C.产致热原细胞
D.皮肤血管
4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外致热原
A.革兰阳性菌
B.革兰阴性菌
C.抗原-抗体复合物
50.下述哪种情况引起的体温升高属于过热
A.女性月经前期
B.妇女妊娠期
C.剧烈运动后
D.流行性感冒
51.下述哪种物质不属于内生致热原
A.& 白细胞介素-1
B.& 5-羟色胺
C.& 干扰素
D.& 肿瘤坏死因子
E.白细胞介素-6
52.下述哪种情况引起的体温升高属于发热
A.女性月经前期
B.妇女妊娠期
C.剧烈运动后
D.流行性感冒
53.高热持续期热代谢特点是
A.散热减少,产热增加,体温升高
B.产热减少,散热增加,体温升高
C.散热正常,产热增加,体温保持高水平
D.产热与散热在高水平上相对平衡,体温保持高水平
E.产热减少,散热增加,体温降低
54.发热激活物的作用部位是
A.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C.产致热原细胞
D.皮肤血管
55.应激性溃疡是一种
A.消化性溃疡
B.外伤后形成的皮肤表浅溃疡
C.心理应激时出现的口腔溃疡
D.癌性溃疡
E.重病、重伤情况下出现的胃、十二指肠黏膜的表浅溃疡
56.根据应激原的性质可将应激分为
A.良性应激和劣性应激
B.急性应激和慢性应激
C.躯体应激和心理应激
D.早期应激和晚期应激
E.生理性应激和病理性应激
57.应激是指
A.机体对刺激的特异性反应
B.机体对刺激的功能性反应
C.机体对刺激的非特异性反应
D.机体对刺激的生化反应
E.机体对刺激的保护性反应
58.在全身适应综合征的警觉期起主要作用的激素是
B.儿茶酚胺
D.糖皮质激素
59.在全身适应综合征的抵抗期起主要作用的激素是
A.肾上腺素
B.去甲肾上腺素
D.糖皮质激素
60.急性期反应蛋白不具有下列哪一项功能
A.抑制蛋白酶活化
B.清除异物和坏死组织
E.抑制凝血
61.严重创伤引起DIC的主要机制是
A.大量红细胞和血小板受损
B.组织因子大量入血
C.凝血因子Ⅻ被激活
D.凝血因子Ⅹ被激活
E.直接激活凝血酶
62.下列哪一项因素可诱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A.严重组织损伤
B.广泛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C.血小板激活
D.血液高凝状态
E.促凝物质进入血液
63.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
C.呼吸困难
64.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时血液凝固性表现为
A.凝固性增高
B.凝固性降低
C.凝固性先增高后降低
D.凝固性先降低后增高
E.凝固性无明显变化
65.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引起的贫血属于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失血性贫血
C.中毒性贫血
D.缺铁性贫血
E.溶血性贫血
66.引起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最常见的病因是
A.感染性疾病
B.胎盘早剥
C.大面积烧伤
D.恶性肿瘤
E.羊水栓塞
76.严重创伤引起DIC的主要机制是
A.大量红细胞和血小板受损
B.组织因子大量入血
C.凝血因子Ⅻ被激活
D.凝血因子Ⅹ被激活
E.直接激活凝血酶
68. 下列哪一项不是休克早期微循环变化的特点
A.& 微动脉收缩
B.& 动-静脉短路关闭
C.& 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收缩
D.& 微静脉收缩
E.后微动脉收缩
69.引起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最常见的病因是
A.感染性疾病
B.严重创伤
C.缺血-再灌注损伤
E.自身免疫性疾病
70.下列哪一项因素与休克淤血性缺氧期血管扩张无关
C.5-羟色胺
71.休克早期“自身输血”主要是指
&&& A.动-静脉吻合支收缩,回心血量增加
&&& B.容量血管收缩,回心血量增加
&&& C.醛固酮增多,钠水重吸收增加
&& &D.抗利尿激素增多,水重吸收增加
E.毛细血管内压降低,组织液回流增多
72.休克时补液的正确原则是
A.& 失多少补多少
B.& 血压正常不必补液
C.& 需多少补多少
D.& 根据血压确定补液量
E.补液量宁少勿多
73.高位脊髓损伤可引起
A.过敏性休克
B.神经源性休克
C.心源性休克
D.感染性休克
E.低血容量性休克
74.休克肺的主要病理变化不包括
B.肺泡内透明膜形成
C.肺充血、出血
D.肺泡上皮细胞增生
E.肺泡水肿
75.休克早期“自身输液”主要是指
&&& A.动-静脉吻合支开放,回心血量增加
&&& B.容量血管收缩,回心血量增加
&&& C.醛固酮增多,钠水重吸收增加
&&& D.抗利尿激素增多,水重吸收增加
E.毛细血管内压降低,组织液回流增多
76.休克是
A.& 剧烈的震荡或打击引起的病理过程
B.& 以血压急剧下降为主要特征的病理过程
C.& 组织血液灌流不足导致重要生命器官机能代谢严重障碍的病理过程
D.& 外周血管紧张性降低引起的病理过程
E.机体应激反应能力降低引起的病理过程
77.休克早期引起外周阻力增高最主要的体液因子是
A.& 儿茶酚胺
B.& 血管升压素
C.& 血栓素A2
D.& 内皮素
E.血管紧张素Ⅱ
78.引起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最常见的病因是
A.感染性疾病
B.严重创伤
C.缺血-再灌注损伤
E.自身免疫性疾病
79. 下列哪一项不是休克早期微循环变化的特点
E.& 微动脉收缩
F.& 动-静脉短路关闭
G.& 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收缩
H.& 微静脉收缩
E.后微动脉收缩
80.钙超载引起的再灌注损伤不包括
A.激活磷脂酶使膜结构损伤
B.激活蛋白酶导致膜结构蛋白分解
C.影响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过程
D.促进氧自由基生成
E.心肌收缩功能减弱
81.下列哪种灌注条件可加重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
82.自由基损伤细胞的早期表现是
B.线粒体损伤
C.肌浆网损伤
D.内质网损伤
E.溶酶体破裂
83.呼吸爆发是指
A.肺换气量代偿性增强
B.肺通气量代偿性增强
C.呼吸中枢兴奋性增高
D.呼吸加深加快
E.中性粒细胞耗氧量增加产生大量氧自由基
84.心肌顿抑是指
A.心肌细胞坏死引起的收缩功能降低
B.心肌细胞凋亡引起的收缩功能降低
C.缺血心肌再灌注后引起的可逆性收缩功能降低
D.长期缺血心肌通过自身调节使收缩功能降低
E.再灌注心律失常引起的收缩功能降低
85.无复流现象产生的病理生理学基础是
A.中性粒细胞激活
B.氧自由基产生
C.钙超载形成
D.侧支循环未建立
E.微循环血流减慢
86.钙超载引起的再灌注损伤不包括
A.激活磷脂酶使膜结构损伤
B.激活蛋白酶导致膜结构蛋白分解
C.影响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过程
D.促进氧自由基生成
E.心肌收缩功能减弱
87.心脏向心性肥大常见于
A.严重贫血
B.甲状腺功能亢进
C.维生素B1缺乏
D.高血压病
E.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88.左心衰竭引起的主要临床表现是
A.下肢水肿
B.呼吸困难
D.颈静脉怒张
E.胃肠功能障碍
89.高输出量心力衰竭常见于
A.高血压病
C.心瓣膜病
D.甲状腺功能亢进
90.心功能不全发展过程中无代偿意义的变化是
A.心率加快
B.心脏紧张源性扩张
C.心脏肌源性扩张
D.心肌向心性肥大
E.心肌离心性肥大
91.下列哪一种疾病伴有左心室压力负荷增加
A.& 甲状腺功能亢进
B.& 肺动脉高压
C.& 心室间隔缺损
D.& 高血压病
92.左心衰竭时发生呼吸困难的主要机制是
&&& A.心脏缺血缺氧
&&& B.低血压
&&& C.肺淤血、肺水肿
&&& D.体循环淤血,回心血量减少
E.血容量增加
93.引起心力衰竭最常见的诱因是
B.& 酸中毒
C.& 心律失常
D.& 妊娠与分娩
E.高钾血症
94.维生素B1缺乏引起心力衰竭的主要机制是
A.& 心肌能量生成障碍
B.& 心肌能量利用障碍
C.& 心肌能量储存障碍
D.& 兴奋-收缩耦联障碍
E.心肌收缩蛋白破坏
95.心力衰竭患者最具特征性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是
A.& 肺循环淤血
B.& 静脉血压下降
C.& 心输出量绝对或相对减少
D.& 体循环淤血
E.毛细血管前阻力增大
96.心肌能量利用障碍的原因是
A.& 肌动蛋白ATP酶活性降低
B.& 肌动蛋白ATP酶活性增高
C.& 肌球蛋白ATP酶活性增高
D.& 肌球蛋白ATP酶活性降低
E.肌钙蛋白ATP酶活性降低
97.充血性心力衰竭是指
&&& A.心泵功能衰竭
&&& B.急性心力衰竭
&&& C.以心肌肥大为特征的心力衰竭
&&& D.以心脏扩张为主要特征的心力衰竭
E.以血容量、组织间液增多为主要特征的心力衰竭
98.右心衰竭不可能出现下列哪项变化
&&& A.心性水肿
&&& B.肝肿大
&&& C.颈静脉怒张
&&& D.胃肠道淤血
E.心源性哮喘
99.心脏向心性肥大常见于
A.严重贫血
B.甲状腺功能亢进
C.维生素B1缺乏
D.高血压病
E.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100.左心衰竭引起的主要临床表现是
A.下肢水肿
B.呼吸困难
D.颈静脉怒张
E.胃肠功能障碍
101.下列哪一项因素不会引起死腔样通气
A.& 肺动脉栓塞
B.& 肺动脉炎
C.& 阻塞性肺气肿
D.& 肺血管收缩
E.肺泡壁毛细血管床减少
102.Ⅰ型呼吸衰竭的判断标准为
A.& PaO2<30mmHg
B.& PaO2<40mmHg
C.& PaO2<50mmHg
D.& PaO2<60mmHg
E.PaO2<70mmHg
103.限制性通气不足产生的原因是
&&& A.白喉
&&& B.支气管哮喘
&&& C.气管异物
&&& D.呼吸肌活动障碍
E.喉头水肿
104.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主要发病环节是
A.肺毛细血管内压增高
B.肺血管收缩致肺动脉压升高
C.肺泡-毛细血管膜损伤
D.急性肺组织坏死
E.肺淋巴回流障碍
105.造成阻塞性通气不足的原因是
A.& 呼吸肌活动障碍
B.& 胸廓顺应性降低
C.& 肺顺应性降低
D.& 气道阻力增加
E.胸腔积液
106.Ⅱ型呼吸衰竭的判断标准为
A.PaO2<60mmHg,PaCO2>50mmHg
B.PaO2<60mmHg,PaCO2>40mmHg
C.PaO2<80mmHg,PaCO2>50mmHg
D.PaO2<70mmHg,PaCO2>40mmHg
E.PaO2<50mmHg,PaCO2>60mmHg
107.下列哪一项因素不会引起功能性分流
A.& 阻塞性肺气肿
B.& 支气管哮喘
C.& 肺水肿
D.& 肺动脉栓塞
E.慢性支气管炎
108.下列哪一项因素不会引起死腔样通气
E.& 肺动脉栓塞
F.& 肺动脉炎
G.& 阻塞性肺气肿
H.& 肺血管收缩
E.肺泡壁毛细血管床减少
109.抑制肠道内氨吸收的主要因素是
A.胆汁分泌减少
B.血液尿素浓度下降
C.肠道细菌受抑制
D.蛋白质摄入减少
E.肠道内pH小于5.0
110.肝性脑病患者血中支链氨基酸降低的机制是
A.支链氨基酸合成蛋白质
B.支链氨基酸经肠道排出
C.支链氨基酸经肾排出
D.支链氨基酸进入中枢神经系统
E.骨骼肌等组织摄取和利用支链氨基酸增多
111.肝性脑病时血氨生成增多的最主要来源是
A.& 肠道产氨增多
B.& 肌肉产氨增多
C.& 肾脏产氨增多
D.& 肾重吸收氨增多
E.血中NH4+ 向NH3转化增多
112.假性神经递质引起肝性脑病的机制是
&&& A.对抗乙酰胆碱
&&& B.阻碍三羧酸循环
&&& C.抑制糖酵解
&&& D.降低谷氨酸
E.干扰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功能
113.肝功能不全患者出现蜘蛛痣和肝掌与下列哪种激素灭活减弱有关
A.甲状腺激素
D.胰高血糖素
E.甲状旁腺激素
114.肝性脑病患者氨清除不足的原因是
A.& 三羧酸循环障碍
B.& 谷氨酸合成障碍
C.& 谷氨酰胺合成障碍
D.& 鸟氨酸循环障碍
E.肾小管分泌氨减少
115.肝性脑病的正确概念是指
&&& A.肝功能衰竭所致的精神紊乱性疾病
&&& B.肝功能衰竭所致的精神神经综合征
&&& C.肝功能衰竭所致的昏迷
&&& D.肝功能衰竭并发脑水肿
E.肝疾病并发脑部疾病
116.血氨升高引起肝性脑病的主要机制是
A.干扰脑干网状结构的功能
B.使乙酰胆碱产生过多
C.干扰脑细胞能量代谢
D.使去甲肾上腺素作用减弱
E.影响大脑皮质的兴奋传导过程
117.肝性脑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
A.& 皮质结构破坏
B.& 下丘脑结构破坏
C.& 脑干网状结构破坏
D.& 上行激动系统结构破坏
E.脑组织功能和代谢障碍
118.导致肝性脑病的假性神经递质是
&&& A.苯乙胺和酪胺
&&& B.苯乙胺和苯乙醇胺
&&& C.酪胺和羟苯乙醇胺
&& &D.苯乙醇胺和羟苯乙醇胺
E.苯乙胺和羟苯乙醇胺
119.假性神经递质的作用部位是
A.& 大脑皮质
E.脑干网状结构
120.肝性脑病患者血浆氨基酸失衡表现为
&&& A.支链氨基酸减少,芳香族氨基酸减少
&&& B.支链氨基酸减少,芳香族氨基酸增多
&&& C.支链氨基酸增多,芳香族氨基酸增多
&&& D.支链氨基酸增多,芳香族氨基酸正常
E.支链氨基酸正常,芳香族氨基酸减少
121.抑制肠道内氨吸收的主要因素是
A.胆汁分泌减少
B.血液尿素浓度下降
C.肠道细菌受抑制
D.蛋白质摄入减少
E.肠道内pH小于5.0
122.肝性脑病患者血中支链氨基酸降低的机制是
A.支链氨基酸合成蛋白质
B.支链氨基酸经肠道排出
C.支链氨基酸经肾排出
D.支链氨基酸进入中枢神经系统
E.骨骼肌等组织摄取和利用支链氨基酸增多
123.下列哪项不是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表现
A.高钠血症
B.高钾血症
D.氮质血症
E.代谢性酸中毒
124.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早期出现的临床表现是
E.骨营养不良
18.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最常见的酸碱平衡紊乱类型是
A.代谢性酸中毒
B.代谢性碱中毒
C.呼吸性酸中毒
D.呼吸性碱中毒
E.代谢性碱中毒合并呼吸性酸中毒
125.下列哪一项不是肾性高血压的发生机制
A.钠水潴留
B.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增加
C.肾脏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加
D.肾脏分泌前列腺素E2减少
E.肾脏分泌前列环素减少
126.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最危险的并发症是
&&& A.高镁血症
&&& B.高钾血症
&&& C.代谢性酸中毒
&&& D.氮质血症
E.高磷血症
127.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常出现
&&& A.血磷升高,血钙升高
&&& B.血磷升高,血钙降低
&&& C.血磷降低,血钙升高
&&& D.血磷降低,血钙降低
E.血磷正常,血钙升高
128.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的肾前因素是
&&& A.急性肾小球肾炎
&&& B.肾病综合征
&&& C.休克
&&& D.汞中毒
E.尿路梗阻
129.慢性肾功能衰竭最常见的致病原因是
&&& A.慢性肾盂肾炎
&&& B.慢性肾小球肾炎
&&& C.肾结核
&&& D.高血压性肾小动脉硬化
E.尿路结石
130.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的肾后因素是
&&& A.急性肾小球肾炎
&&& B.汞中毒
&&& C.急性间质性肾炎
&& &D.尿路梗阻
131.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出现等渗尿标志着
A.& 健存肾单位极少
B.& 肾血流量明显降低
C.& 肾小管重吸收钠减少
D.& 肾小管泌钾减少
E.肾小管浓缩和稀释功能均丧失
132.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输入大量水分可导致
A.低渗性脱水
B.高渗性脱水
C.等渗性脱水
D.黏液性水肿
133.下列哪项不是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表现
A.高钠血症
B.高钾血症
D.氮质血症
E.代谢性酸中毒
134.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早期出现的临床表现是
E.骨营养不良
135.代谢综合征发生的病理生理学基础是
A.腹型肥胖
D.胰岛素抵抗
E.高脂血症
136.下列哪项不属于代谢综合征患者的特征
D.高三酰甘油血症
E.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
137.下列哪种细胞因子与胰岛素抵抗的发生无关
E.肿瘤坏死因子-α
138.肥胖引起胰岛素抵抗的机制是
A.产生异常结构胰岛素
B.产生胰岛素抗体
C.产生胰岛素受体抗体
D.胰岛素降解增加
E.脂肪组织和肌肉组织摄取葡萄糖功能受损
1.高渗性脱水对机体的影响。
2.高钾血症发生的原因及机制。
3.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机制。
4.急性肾功能衰竭多尿期多尿产生的机制。
5.急性肾衰竭少尿期最危险的并发症及其发生机制。
6.慢性肾功能衰竭早期出现多尿的机制。
7.假性神经递质的形成及其在肝性脑病发生中的作用。
8.肝功能衰竭患者发生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机制。
9.肝功能衰竭患者发生凝血功能障碍的机制
10. 肝硬化患者发生腹水的机制11.肺泡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的表现形式及发生机制。12.慢性呼吸衰竭引起右心肥大及衰竭的机制13.左心衰竭患者发生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的机制
14.心肌能量代谢障碍在心力衰竭发生中有何作用?
15.心功能不全时心脏发生功能性代偿的机制。
16. 左心衰竭时最常出现的症状是什么?与哪些因素有关?
17.频繁呕吐为什么可导致代谢性碱中毒?
18.代谢性酸中毒对机体的损伤作用。
19.试分析急性呼吸性酸中毒时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紊乱较代谢性酸中毒时更明显的原因
20.AG正常型代谢性酸中毒的发生原因及机制。
版权所有 安徽省淮南市广播电视大学
设计制作 安徽省淮南联合大学网络信息中心病理生理复习题.doc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病理生理复习题.doc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钾血症的症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