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游风怎么如何治疗头痒呀 痒死了

请选择栏目:
当前位置: &&&&&&&&& > 正文
面游风的治疗
 来源:&&   |
  面游风又名白屑风,是因皮肤油腻而出现红斑、覆有鳞屑而得名,是发生在皮脂溢出部位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   1.   (1)内治   ①风热血燥证   证候:多发于头面部,为淡红色斑片,干燥、脱屑、瘙痒,受风加重,或头皮瘙痒,头屑多,毛发干枯脱落;伴口干口渴,大便干燥;舌质偏红,医学教育网整理苔薄白,脉细数。治法:祛风清热,养血润燥。方药:消风散合当归饮子加减。皮损颜色较红者,加牡丹皮、金银花、青蒿;瘙痒较重者,加白鲜皮、刺蒺藜;皮损干燥明显者,加玄参、麦冬、天花粉。   ②肠胃湿热证   证候:皮损为潮红斑片,有油腻性痂屑,甚至糜烂、渗出;伴口苦,口黏,脘腹痞满,小便短赤,大便臭秽;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健脾除湿,清热止痒。   方药:参苓白术散合茵陈蒿汤加减。糜烂渗出较甚者,加土茯苓、苦参、马齿苋;热盛者,加桑白皮、黄芩。   (2)外治   ①干性发于头皮者,用白屑风酊外搽,每天3次。   ②干性发于面部者,用痤疮洗剂外搽,每天2次。   ③湿性皮损有少量渗出者,可用马齿苋、黄柏、大青叶、龙葵各30g,或单味30g,煎汤,放凉后外洗或湿敷患处,每次30分钟,每日2~3次。湿敷后,外搽青黛膏;或用脂溢洗方(苍耳子30g、苦参15g、王不留行30g、明矾9g)煎水洗头。   2.其他疗法   (1)全身治疗可口服维生素B&2、B&6等,瘙痒剧烈时,可用镇静剂、止痒剂。   (2)局部治疗以溶解脂肪、角质剥脱、消炎止痒为主。常用药物有硫黄、雷锁辛、咪唑类、水杨酸等。按不同部位、不同皮损选用不同的剂型。医学教育网整理如头皮上可选用2%酮康唑溶液外洗。   预防与调护   1.忌食荤腥、油腻,少食甘甜、辛辣以及浓茶、咖啡、酒等,多食水果、蔬菜。   2.生活规律,睡眠充足,保持大便通畅。   3.避免搔抓,不用刺激性强的肥皂洗涤。
2017中医|中西医执业医师网络辅导班次介绍
中医/中西医医师
教学服务教学材料
43大类,1000多门辅导课程
助考之星--百万题库软件:
1、凡本网注明“来源:医学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医学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医学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
4、联系方式:
编辑信箱:
电话:010-
 |  |  | 面游风简介
面游风是一种因皮脂分泌过多所引起的慢性、亚急性炎症性皮肤病。因其多发于面部,表现为皮肤瘙痒、脱屑,故称之为面游风。本病以皮肤鲜红色或黄色斑片、表面覆以油腻性鳞屑或痂皮、常有不同程度的瘙痒为临床特征。多见于青壮年或婴儿,男性多于女性。好发于皮脂腺较多的部位。相当于西医的脂溢性皮炎、皮脂溢出症。
医保疾病:
患病比例:0.001%
易感人群:
多见于青壮年或婴儿
传染方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
就诊科室:中医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7-21天
治愈率:80%
常用药品: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0——10000元)
可多食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以保证维生素的摄入量。
经典网上问答
回复医生:
回复医生:
回复医生:
回复医生:
回复医生:
咨询在线医生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皮肤痒怎么治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