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手足口病的症状的有效方法?

手足口病今年具体情况
  资料显示,今年手足口病主要流行的病毒类型和往年没有很大差别,主要还是两大类型:第一个类型就是柯萨奇病毒A组的16型,简称为COXA16;还有肠道病毒的71型,简称为EV71。
  这两个病毒类型在以往几年都是主要流行的病毒株,
  但是从去年和今年的对比情况来看,今年EV71型仍然占据主导的流行趋势,相对来说,儿童对肠道病毒EV71型的易感性比柯萨奇16型高一些,所以在孩子的应对状态中出现了并发症,而并发症才是导致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
  一般来说,从春天到夏天的时候,季节转换,是手足口病发病的高峰期。
  以往,疫区每年都是从南往北地向上移动。例如去年,主要是南方的发病比较早见,早发地区是:安徽、浙江、江西、江苏。
  而今年,似乎在北方,发病比较也早,从3月下旬起到4月,在北京地区甚至华北地区都出现了相当大的疫情。
  从严重程度来看,今年和去年也差不多。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患儿情况,症状绝大部分还是很轻的。
  只有少数的例子,是在有并发症的情况下,并且没有得到及时抢救,才会导致了不幸的结果。而且这些患儿发病的传播途径都和去年的情况也基本相同,因为病毒类型都是以EV71占主导的,仍是这种消化道传播的病毒。
  一般来说,肠道病毒流行的主要条件还是人群的相对集中和外界环境的适宜性,而且和气候温度也有一定的关系。
  所以,这个时候要达到一定的温度,病毒才能在外界的条件下生存。
  5月份—7月份之间的温度,提供给肠道病毒在自然环境中最佳的生存条件,因此认为5—7月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每年的高发期,估计时间都差不多。
  但是今年早期病例的出现,现在有一些不一样,比往年稍微提前了一些,在3月下旬就出现了。
  但是我们可以估计,到5—7月的时候还将会出现一个手足口病发病的小高峰。
  去年,国家和卫生部发表了一个《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今年,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是依照去年这个指导方针在执行。
  北京市监控今年抓的比较好,要求已经下达到各个医院,如果有任何的手足口病病人,医院要在24小时内及时上报到卫生局。
  可能这在北京是今年一个新的措施,其实这个措施去年也在要求,但今年又有特别的强调。
  总的来说,整个指导方针和去年差不多,没有大的调整。
手足口病预防指导
  我们还是可以从手足口病的名字开始分析,因为手足口病主要涉及的就是口、手和足。而且一般来说,有一个前驱期症状的表现,是可以来判断的。
  首先:潜伏期差不多是2—6天左右,当感染了病毒以后,孩子一般出现一些前驱期症状.
  前驱期症状往往就是:低烧、食欲不佳、神志萎靡,孩子精神也不好。
  进一步的表现就是:嘴巴里面出现了咽喉的疼痛或者口腔的干燥,接着就逐渐在口腔粘膜面出现1—3毫米大小的水泡,再过几个小时或者到24小时,这些水泡就会变成溃疡。
  所以一般来说,我们如果看到孩子的嘴巴溃疡以后,也就是在1、2天左右,可以在孩子的手上或者脚上或者皮肤上看到水泡一样的疹子。
  这些疹子是在比较深层的表皮下的,所以水泡比较厚、比较坚实,跟一般的疹子不一样。
  也不是说所有的疹子都要怀疑是手足口病的症状,手足口病在手上发现疹子的时候,往往是在手指和手掌的边缘部位,疹子生长的部位也和其他出疹性疾病有所不同。
  手足口病全过程是手足口出现病情,并不是说全部同时有才是典型症状。
  一般来说,嘴巴总是有它的表现,而且嘴巴的表现比四肢的表现要早,如果有发热加上嘴巴的表现,有时候我们都已经作出诊断了,可以看出来它是手足口病,因为它在手上和脚上的皮疹往往要到中期才出现。
  手和脚的皮疹出现不一定说一定要手、脚同时出现,可以是仅仅有手上的皮疹或者脚上的皮疹,或者有时候我们在肛门周围发现一些皮疹。
  所以皮疹的发病部位不一定全都达到手、足、肛门,但是口的症状一般都是有的。
  春天,首先还是要减少带孩子到人多的地方去,减少孩子到公共场合,尤其是尽可能减少孩子在外面饮食的机会。
  在任何的时间,如果孩子出外回到家里面都强调要孩子把手洗一下,饭前要洗手,上厕所以后要洗手,“洗手”是在EV71控制中,很重要很重要的措施。
  孩子上园的话,如果幼儿园里没有典型的病例发生,或者其发病数量没达到流行病学意义上的时候,我们不建议马上把孩子留在家里面,孩子还可以继续上学。
  因为作为家长来说,还是要理解,手足口病是儿童的一个常见病和多发病,总的来说,大部分儿童还是属于轻症,不太会出现很危险的趋势。
  危险的病例的出现,往往也是在每年早期的时候,我们的警惕性还不够,往往早期发病的案例不是很典型,所以就会被延误了治疗或者等到并发症的出现才导致了死亡的后果。
  到了真正的手足口发病高峰的时候,病例会出现很多,医生或者幼儿园老师也很容易发现这些病例了,所以,“发现早”是治疗控制手足口病的最主要环节。
  最常见的还是3岁左右的孩子,一般说从6个月以上一直到5岁是高发年龄段。
  手足口病的早期发病还是会有一个上呼吸道感染的表现。
  所以我建议:如果孩子有发烧的表现,加上有咽喉疼痛,嘴巴里面有任何的疱疹或者是溃疡出现的时候,要尽早去看医生,不要等到手上出现了典型的水泡时再去看医生,那时候已经疾病已经到了中期的表现。
  出现疱疹已经是发病中期了,一般中后期会有什么表现呢?
  中后期,如果没有什么并发症的话,一般已经在慢慢恢复的状态了,因为整个出疹的过程,从发现手上的疹子到疹子的消失,大概也就5—7天的时间。
  首先还是注意儿童个人的防护问题,我们在这个季节中一定要养成很好的卫生习惯,任何情况下教育孩子不要把手放到嘴巴里面,从外面回来以后都要把手洗干净。
  春季是一个流行病高发的季节,不仅仅是预防手足口病,预防任何的传染病都需要减少到人多密集地方去、空气流通不好的场所去,尽可能到阳光充足、空气新鲜、氧离子充足的地方去。
  每天注意幼儿园的疫情,幼儿园的儿童中间有什么发病的情况家长能够及时的留心一下,发现确实有案例的话,还是可以提前把孩子带回家里。
  手足口病目前来说没有特效药物或疫苗可用来预防。
  因为首先,手足口病不是一种病毒所导致的,它是由好几十种病毒所导致的。而且像我们刚才提到,差不多是两大类的病毒导致的。
  这些病毒的类型可能今后还会有一些变化,比方EV71都还有A,B,C 三个基因型在变异。
  如果我们现在病毒在变化中间制造的疫苗跟不上病毒的变化,很难确定的预防它。
  EV71型病毒感染以后是有免疫力的,对同一个型病毒感染以后的免疫力可以持续终生,但是对不同的型病毒缺乏交叉保护力,因此,儿童可以反复感染发病。
  如果去年感染的EV71型,今年碰到CoxA16型可能还会再度感染。
  还要提个醒,不能说去年得过今年就不得了,不能带有一个侥幸的心理。
  病毒感染的期间,我们认为孩子能够增加营养,增加锻炼。
  营养的丰富和营养的均衡是第一要点,如果孩子在一个健康的状态下,任何的病毒、任何的细菌都不容易侵犯到我们的身体,提高特别的免疫力也不需要一种人为的手段,因为很多人为手段都是带有相应的副作用。
手足口病护理与防治
  首先还是全身的护理,要给孩子最好的支持。
  在孩子患任何疾病的时候,如果全身的抵抗力处在一个很好的状态的话,任何疾病的感染都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
  因为手足口病的感染主要是病毒的感染,针对病毒,目前来说我们还是以支持疗法为主,没有什么特别针对性的治疗,也提倡用病毒唑,但是总的来说效果都不是很理想。
  因为抗病毒药一般在发病24小时到48小时前使用才是最佳的。而往往我们确诊手足口病的时候,都已经过了最有效的治疗阶段,现在也不提倡用这些抗病毒的药物。
  总的来说,还是要提高孩子本身的抵抗力。
  比方,提供给孩子容易消化的饮食,保持一定量的饮水,如果孩子体温高过摄氏38度的话,用适当的退热药物,将体温控制在比较适合的温度范围。
  如果孩子口腔里面有口疮的话,让孩子用1%淡盐水或者温水经常漱口,这样做可以将疼痛控制在较轻的程度里面。
  如果孩子出现严重的口腔疼痛或者溃疡时,家长可以带孩子到医院,医生可以用一些抗菌素软膏或者用带有局部麻醉性剂的液体减轻孩子的疼痛。
  孩子身上的皮疹主要是保持干净、清洁,不要让皮肤受到二度感染,这是最主要的。
  如果没有任何的并发症出现,一般情况下,孩子在很好的护理氛围中,5—7天都可以痊愈。
  从描述来看,不能下确切的诊断,目前看来不太像手足口病。
  首先因为体温37.2摄氏度是一个正常的体温,不算发烧。
  其次手足口病的皮疹往往最常见的部位应该是手掌和脚掌,不是在脚腕子的地方,腿部和腕部也不是常发的部位。
  臀部也有可能出现疹子,因为是肠道病毒,往往在肛门的周围出现,而不是整个大臀部。
  手足口病全过程是手足口出现病情,并不是说全部同时有才是典型症状。
  一般来说,嘴巴总是有它的表现,而且嘴巴的表现比四肢的表现要早,如果有发热加上嘴巴的表现,有时候我们都已经作出诊断了,可以看出来它是手足口病,因为它在手上和脚上的皮疹往往要到中期才出现。
  手和脚的皮疹出现不一定说一定要手、脚同时出现,可以是仅仅有手上的皮疹或者脚上的皮疹,或者有时候我们在肛门周围发现一些皮疹。
  所以皮疹的发病部位不一定全都达到手、足、肛门,但是口的症状一般都是有的。
  这个孩子的症状看起来也不像手足口病,因为反复的口腔溃疡是一种口疮,在某些营养素不够的情况下是常见的。而且这些口腔溃疡,也可能是有一些厌氧菌的感染所导致的,儿童最常见的溃疡还是维生素的缺乏,厌氧菌还是成人比较多见,但是表现都是口疮。
  实验结果证明,板蓝根冲剂对目前病毒感染的预防没有很有效的作用,中华医学会主席钟南山院士就已经指出了,板蓝根在抗病毒上缺乏严谨的循证医学的证据,因此,板蓝根冲剂不能起到预防手足口病的作用。
  手足口病属于中医学“温病”的范畴,被称为湿热疫毒。脾胃湿热,脾开窍于口,火上炎至心,开窍于舌。故治疗原则为清热祛湿解毒。
  常用方剂:如藿香正气液,小柴胡汤,银翘散、牛黄解毒片、清热祛湿茶、泻心导赤散、沙参麦冬汤。
  单药:金银花、茵陈、灯芯花、木棉花、绿豆,冬瓜等同煎当茶饮用。
  疾病一定会有一个发展过程,总是有前驱期、早期、中期。大部分孩子患了手足口病,都是由早期、中期就进入了恢复期,所以我们不用担心,因为大部分孩子都能安全渡过很轻的病毒自限性的过程。
  但是也有少数患儿,如果高烧持续不退,出现了精神萎靡不振,加上有剧烈头痛,呕吐,这些都应该引起家长注意的。
  特别是如果孩子的精神状态不好,伴随着嗜睡,肢体无力或抽搐,或伴随着呼吸心跳突然加快,出现了任何呼吸困难、发绀,面色苍灰、皮肤发花、四肢发凉,出冷汗等症状就要及早地带孩子去医院就诊。
  家长在有任何怀疑的时候,都要尽早带孩子去医院检查,早发现、早治疗是关键。
  有些个别情况,如果没有及时诊断、治疗的话,就会导致一些并发症。
  去年和今年目前发现最多的并发症,第一个就是造成了无菌性的脑膜炎和脑炎;也会导致像麻痹症一样的急性的驰缓性瘫痪;再晚一些,就会导致肺水肿和心肌炎;当孩子全身有多个脏器同时被侵犯到的时候,往往会造成多脏器的衰竭,这也是孩子死亡最常见的原因。
  一般发展到这样的阶段也得要3、4天的时间,不可能一下子的,从疾病开始一般到第3到5天才能达到并发症期。
  出疹性疾病分为几大类。免疫类的,像皮肤湿疹往往是过敏性的反应,一般来说没有上呼吸道的表现,没有发烧,不会有全身明显的中毒性反应,往往有皮肤的搔痒、皮肤的表现为各种各样皮疹和皮损,及各种各样的溃疡、局部感染,还有全身其他系统会伴有免疫性的疾病,这一大类往往就把有没有感染分开了。
  但是带有感染性的皮疹就有很多了,不仅仅是手足口病,还有水痘、麻疹、猩红热等好些疾病,首先都有感染性的特点,一般要有一个潜伏期,再有发烧,然后全身的症状,胃口不佳,随着疾病发展到一定程度都有典型的皮疹表现出来。
  比方说手足口病和水痘表现就不一样,手足口病的皮疹往往是在离心型的,是表现在四肢的末端出现皮疹;但是水痘的皮疹往往是从脸部、颈部往躯干,然后四肢发展,所以水痘的发展是从上到下的。
  我在美国行医了十多年,在美国手足口病也看的很多,基本上治疗的方法也就是这些常见的手段。
  因为是病毒感染造成的,没有什么特别的有别于中国的治疗方法,在美国也是以支持治疗比较多一些。
  但是相对来说,国外的治疗比我们更人性化多一些,像孩子我们早期给的手段都比较多一些,比方说口腔的止痛,最常用利多卡因调成的液体,让他漱口,可以很快的减轻孩子的口腔疼痛。在每次吃饭之前,如果用这样的液体给孩子漱口的话,就可以让孩子的食欲不至于由于口腔疼痛导致本身抵抗力的下降。
  国外的幼儿园好像也控制的比较严格,看到任何怀疑手足口病的案例出现,一定要马上到医生这里来开证明,证明是不是手足口病,如果有确诊手足口病的话,回幼儿园之前还需要医生再开证明,证明他已经痊愈了,才能够回到幼儿园去。
  总的来说,手足口病一年四季都可以看到,在美国纽约4月份也看到一些,4—8月份发病的情况的比较多见一些,跟气候也有关系,比较暖和的季节才开始有这种病毒。
手足口病网友热点提问
  光以疱疹来诊断是否是手足口病的话很难确认,因为皮肤上的疹子是多样形表现的,要记住:如果是手足口病发生的情况下,一、要有发烧,低烧的症状;二、有口腔的溃疡早于四肢的皮疹产生。
  一般来说,手足口病的易感性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降低的。
  我们可以看到,例如12岁以上的青少年手足口病的感染率已经低于1.2%以下了,所以大人出现嗓子疼痛或者手上起泡,我们首先会怀疑是不是咽喉炎症或者是在抵抗力不足的情况下出现了口腔溃疡疱疹,这种情况不一定和手足口病有直接关系。
  手足口病在手上表现、脚上表现的疱疹压上去是不疼的,有水泡,而且看上去表皮比较厚一些,有一些痒。但是成人的手指丫好像和这个也没有关系的,首先成人的感染机会非常非常少,这个病是一个的疾病,其实在青少年期的患者,我们基本上都排除是感染了手足口病。
  我们认为6个月以内的婴儿还有相当多的抗体,来自母体的抗体,这个年龄段手足口病的感染率相对来说是很低的。
  手足口病的疱疹不会发红,不会流脓水,一般皮肤不会有破溃的现象。不过,也不是绝对的,也有一部分可能因皮肤二度感染会流脓。
  手足口病有一个潜伏期。
  潜伏期过了以后,看孩子有没有手足口病症状的表现,如果没有表现不用很着急。
  因为幼儿园目前只有一个病例,也不能说所有的儿童都被感染了,所以只要能把幼儿园玩具和儿童之间的传染,这个环节切断的话。我认为,幼儿园不会马上被手足口病击垮的。
  当我们在发烧和上呼吸道感染的时候,很多所需要的维生素也在增加,平时维生素缺乏或者某些营养素不足的情况下,就会在口腔上面出现一些溃疡,这样的溃疡最多见怀疑是维生素的缺乏,而不是说手足口病的发病。
  口腔溃疡最常见的还是维生素B2、维生素B族或者维生素A,这一类的维生素缺乏,如果平时这些维生素的摄入不够,就没有一个足够量的储存。当在发热或者病毒性感染的时候,就出现了相对性的不足,这些维生素不足的时候就会表现在口腔的溃疡上面。
  手足口病基本上也没有特别的忌口,应该要增加容易消化,并且不要发的食物就可以了,像海鲜类的东西或者坚果类的、辛辣的类的食物要少吃,葱也要少食用一些。
  拉肚子和手足口病也不能说完全没有关系,因为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典型的发病过程当中可能大便会有稀薄,会有轻度腹泻的症状。
  在添加辅食的过程中,有时候辅食添加得不恰当也会造成胃肠道的不适应,胃肠功能的紊乱。
  有高烧和咳嗽的症状,也不能马上联想到手足口病,应该更多的考虑到是上呼吸道病毒的感染影响到咽喉所以会咳嗽。高烧也是上呼吸道病毒最常见的表现,不一定是手足口病。
  先天免疫力缺陷的程度如何判断?一般来说,能够很好的从水痘的感染中间恢复过来就是一个抵抗力完整的孩子,如果不能从水痘感染中恢复才要真正的担心抵抗力有问题。
  对手足口病来说,也是和其他疾病一样,任何的病毒都可以在我们周围侵犯我们,我们应该一样地戒备,一样地去预防它。
  水痘在儿童的传染病中,也是一个很轻的疾病。
  为什么水痘的疫苗早就发明了,但是到最近几年才开始推广在儿童中间应用?因为在年童中间,比如5岁之内的儿童能够患上水痘,他产生的天然免疫力将是终身的免疫力,他以后都不会再得水痘了。而用水痘疫苗,尽管预防接种过两次,所产生的免疫力,到一定年龄也会衰减到不能抵抗的程度。
  讲个笑话,在美国,儿童还有“水痘聚会”,当一个家庭的儿童发生水痘以后其他的父母亲就带着自己的孩子到这个生了水痘的患儿家去开聚会。他们的目的就是趁这个机会让自己的孩子也感染上水痘,儿童如果在5岁之内生水痘的表现症状是往往很轻的,在很短的时间就可以恢复,但是得来的效益将是终生的免疫,所以很多家长采取了这样的办法。希望中国的家长和孩子对水痘不要带有很恐惧的心理。
  但是,青少年时期再患水痘的话,全身或局部的表现症状就往往很重的。像11岁以上的青少年,未预防接种过水痘疫苗的青少年,如果有明确的水痘病例接触史,甚至已出现水痘症状的早期表现,就要用药物来治疗。
  湿疹发病不只是在春季,准确的说是冬季高发的一种儿科常见病。因为这种皮肤病和气候的干燥和潮湿有关系,冬天当我们开暖气的时候室内的空气特别干燥,这个时候湿疹就会明显比较明显地发作;当大气中的湿度达到一定湿度以后,相对来说就好得多。
  同样,在北京由于气候比较干燥,患湿疹的孩子发病就很常见,同样的孩子到了南方以后马上身上的湿疹就会好了很多,这就和大气的湿度差别有很明显的对照。
 专题出品:搜狐母婴频道     邀请专家:徐志信(和睦家医院)   访谈制作:芯蕊幼儿园如何预防手足口病_百度知道
幼儿园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提问者采纳
  托儿所、幼儿园在本病的流行或高发季节应做好以下工作:  1、做好对儿童家长的宣传工作,要求家长发现孩子在家期间发热、出皮疹后不要送入托儿所、幼儿园,及时去医院就医。患儿应在家中休息,直至痊愈或明确非传染性疾病方可入托、入园。  2、加强晨检,一旦发现发热、皮疹的孩子,立即请家长带孩子去医院就诊。保健老师在晨检时接触不同的儿童之间应进行彻底的洗手或快速手消毒。  3、对入托、入园儿童加强全日健康(医学)观察,一旦发现在园儿童发热、出皮疹,立即与其他儿童分开,单独安置在隔离(观察)室内,并及时通知家长带病儿去医院就诊。  4、发现有发热、皮疹的儿童后,要立即对发病班级的玩具、被褥、桌椅等进行消毒。发病班级物品必须与其他班级分开进行消毒和保存。对患病儿童所在班进行医学观察,尽量减少发病班级的儿童与其他班级儿童接触的机会,在观察期间不得进行分班、并班和接受新生在隔离观察期内。  5、加强儿童、工作人员等手的清洗消毒。教室、宿舍要加强通风,对通风不良的教室应辅以机械通风。  6、日常加强对儿童经常接触的环境物体表面、玩具、厕所等的清洁消毒。7、根据规定,发现手足口病患儿时,要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并配合教育和卫生部门采取相关控制措施。  一、认真做好晨午检工作  每天早上幼儿入园时,由园长亲自带领教师在门口对入园的幼儿进行晨检,仔细检查每位幼儿的手、口腔等部位,如发现可疑患儿严格执行上级部门的有关规定,及时劝其到医院就诊,如诊断不是手足口病,必须持医院诊断证明书方可入园。幼儿入园后,由班内教师再进行一次晨检,以防遗漏,中午教师再进行一次午检,主要检查幼儿的脚心、臀等部位,发现疑似幼儿及时报相关负责人,且当天各班教师把孩子的情况详细汇报于办公室,领导小组针对情况作出相应措施。  二、认真做好各班消毒工作  各班的玩教具每天晚放学后用84消毒液浸泡一个小时,小毛巾、水杯每天定时用高温(蒸车)消毒,每餐前用稀释的消毒液剂擦拭桌面,再用清水擦拭三遍,小椅子每天擦洗一遍。每天用稀释的消毒及拖擦走廊。楼梯地面、楼梯扶手、厕所等按时洗刷,餐具每餐一消毒。  三、加强幼儿卫生教育  对幼儿进行个人卫生方面的教育,勤洗手、勤剪指甲是预防手足口病的有效措施,指导各班幼儿饭前、便后勤洗手,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四、做好正确宣传和讲解工作  每天有教师在门口晨检,及时准确地向家长讲解防疫部门的卫生常识,提高家长和幼儿的卫生防疫意识和能力。同时在各班门前张贴了爱心提示,让家长近期不要带幼儿去公共场所,避免传染。让家长了解手足口病的症状及预防措施,做到家园同步。
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HFMD)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婴幼儿,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柯萨奇病毒A组的16、4、5、9、10型,B组的2、5型,以及肠道病毒71型均为手足口病较常见的病原体,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
其他类似问题
手足口病的相关知识
按默认排序
其他1条回答
卫生防御机制,孩子碗筷要干净,得了病患儿要隔离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每年5月至7月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北京市疾控中心发布健康提示,近期本市已出现个别幼儿园手足口群发情况,个别幼儿园出现了手足口病的群发和重症病例……[]
手足口病对婴幼儿普遍容易感染。大多数病例症状轻微,主要表现为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等特征,多数患者可以自愈。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勤晒衣被,多通风。托幼机构和家长发现可疑患儿,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并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及时采取控制措施。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做好儿童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预防本病感染的关键。
手足口病的预防措施
讲究卫生:对于小孩子来讲,因为自己做不到,所以讲卫生的重担就落在大人身上。在户外玩的时候,大人要注意避免小孩子在地上摸爬玩耍。玩耍前后、饭前便后都要坚持洗手。另外,给宝宝喂食时,不要自己嚼过食物以后直接用嘴喂给孩子,每天陪着宝宝的同时也应注意做好大人的个人卫生。
延展阅读:
勤洗手:很多人认为反复洗手太麻烦,洗手对于杀灭病毒的作用很大。因此洗手并不是简单的冲冲就完了,而要用洗手液或者肥皂,将手上里里外外都认真地搓洗数次,一般来说,这样的程序下来,洗一次手的时间得在1分钟以上。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勤洗澡。
延展阅读:
多消毒:小孩的玩具、奶嘴,这些每天与小孩密切接触的物品也要经过认真消毒。宝宝的玩具、家具,家长可以蘸些消毒水来消毒;而奶嘴最好每天都能用开水烫一下。这样就能有效地避免病毒直接通过口腔传染给宝宝。托幼机构应每日对玩具、用具等进行清洗消毒,减少间接接触传播。
延展阅读:
增强体质:尽量避免将宝宝带去人多的公共场所,如果去的话,给宝宝戴一个口罩也会有效地做好防护。通常手足口病以及病毒感染都爱“盯上”体质弱的宝宝,家长有必要、有意识地常带宝宝去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比如选择环境优美、空气好、人又少的公园等地。
延展阅读:
预防手足口病的几种消毒方法
盛放排泄物的容器及粪便
用每升500毫克有效氯含氯消毒剂刷粪便容器120分钟。人畜粪便可用生石灰以1∶1的比例与其搅拌均匀消毒。
患者衣、被单、食具、饮具
煮沸20分钟或用每升500毫克有效氯含氯消毒剂作用30分钟。食具、饮具用每升250毫克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作用30分钟。
可用5%氯氰菊酯(奋斗呐)、2.5%溴氰菊酯或其他杀虫剂,按说明书使用。厕所或其他污染地面、墙用每升500毫克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消毒。用量每平方米200毫升。旱厕也可用生石灰覆盖。
饮用水及生活污水
用每升1毫克—3毫克有效氯含氯消毒剂,如漂白粉、优氯净等作用30分钟。生食水产品应防止食源性寄生虫病。生活污水用每升50毫克有效氯含氯消毒剂作用120分钟。
生活用具、书籍、玩具、交通工具
用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拭消毒,作用时间30分钟,或用0.3%过氧乙酸作用60分钟,或用紫外线灯直接照射30分钟。
专家解答手足口病的问题:
专家:刘春阳
专家简介:主任医师,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儿科专业。在新生儿保健、婴幼儿喂养、生长发育、计划免疫、儿童早期教育、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发育及行为指导、儿童语言障碍和常见营养性疾病的诊断及治疗等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
刘春阳: 各位家长好!很高兴今天跟大家一起交流孩子手足口病的一些经验。
手足口病有的孩子会有明显的接触史,这对诊断疾病会有帮助,但大部分孩子没有明显的接触史,一般来说初期症状有些非特异性的症状如发烧、轻微的咳嗽、流涕,有些孩子会有呕吐、腹泻,继之出现手足口疱疹,口腔疱疹很快破溃,出现溃疡,少数孩子臀部和膝关节周围也会出现疱疹,疱疹一般会为豆粒大水泡样,泡内液体不多,周围有红晕,一般来说大部分孩子愈后良好,少数会出现重症并发症以致危及生命。
  手足部的疱疹常多见于手掌和脚掌,其他部位也会有少量的散状皮疹,重症并发症的一般是并发脑炎、脑膜炎、迟缓性麻痹、心肌炎、呼吸衰竭、多脏器衰竭,有并发症的重症病倒会危及生命。
网友淘淘:手足口病和常见水痘有什么主要区别?家长能否根据上述我们说过的症状来判断孩子是否得了手足口病。
水痘是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一般来说水痘发烧1天后出现皮疹,以躯干、头发内为多见,很快皮疹变成水泡样,周围有红晕,一般为绿豆大小,头发内皮疹和水泡是水痘的特异性表现,而手足口病以手掌、脚掌和臀部皮疹多见,口腔内咽颊部疱疹及溃疡很明显,所以一般来说不难鉴别。
网友水中望月:如果得了手足口病,是否容易治愈?
  刘春阳:
大部分手足口病是轻型病人,属于自限性疾病,好好护理患儿,可自行恢复,大部分轻型病人可以在家治疗,对症处理如有发烧要退热,同时服用抗病毒的药物,如果有条件可检查血象如果白细胞高,可加服抗生素,如果孩子在治疗期间出现精神萎靡不振,严重恶心、呕吐或面色苍白、全身明显乏力或四肢瘫软就有并发症的可能,很可能是重症,要尽快去医院治疗。
  手足口病是常见的传染病之一,一般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为高峰,一般6、7、8、9月份发病最多,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为传染源,消化道、呼吸道如空气、飞沫,接触病人的物品都可以引起传染发病,所以注意孩子的一般卫生和加强护理非常重要。
手足口病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HFMD)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婴幼儿,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手足口病的发展史
1957年新西兰首次报导此病的流行。
1958年分离出柯萨奇病毒,手足口病的病原体主要为Cox A16型。
1959年提出HFMD 命名手足口病与EV 71感染有关。
1972年EV 71在美国被首次确认。
1973年澳大利亚发生过EV 71流行,重症病人大多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1976保加利亚、匈牙利相继暴发EV 71流行。
1981年我国上海首见本病,此后北京、广州、河北、天津等均有报道。
1983年天津发生Cox A16引起的手足口病暴发流行
1995年病毒研究所从手足口病人中分离出EV 71病毒
2000年5~8月山东招远暴发了小儿手足口病大流行
1.本病好发于儿童,特别是4岁以下的婴幼儿;
2.发病无明显性别差异,以春秋季节较为多见;
3.通常有2-5天的潜伏期;
4.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唾液飞沫中的病毒可悬浮在空气中经呼吸道吸入在人群中传播;
5.发病初期全身症状较轻微;
6.后在口腔内颊部、齿龈、硬腭、舌、唇及咽部等处粘膜出现疼痛性小水泡……
手足口病的预防原则:
1.加强监测
2.做好疫情报告
3.托幼机构做好晨间体检,发现疑似病人,及时隔离治疗
4.被污染的用品食具等应消毒
5.饭前便后要洗手
6.少让孩子到拥挤公共场所
手足口病病理?
为口腔溃疡性损伤和皮肤斑丘疹为手足口病的特征性病变。光镜下斑丘疹可见表皮内水疱,水疱内有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碎片,水疱周围上皮有细胞间和细胞内水肿,水疱下真皮有多种白细胞的混合型浸润。
手足口病并发症?
手足口病表现在皮肤和口腔上,但病毒会侵犯心、脑、肾等重要器官。本病流行时要加强对患者的临床监测,如出现高热、白细胞不明原因增高而查不出其他感染灶时,就要警惕暴发性心肌炎的发生。
托幼机构及小学预防措施?
①教室要保持良好通风。
②玩具餐具等进行消毒。
③工作人员应穿戴手套。清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
④每日对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
⑤ 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要对患儿采取及时送诊、居家休息的措施。
⑥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
⑦患儿增多时,要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
⑧根据疫情控制需要采取托幼机构或小学放假措施。
 责任编辑:王洋
 联系邮箱:
妈妈们还看了这些
妈妈们的问题
妈妈们的话题
 京公网安备:82
北京世纪摇篮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所有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京ICP证010534号
客服信箱: & 电话:0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手足口病的症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