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前食品安全检查查计划?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16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
信息来源: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
2016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
国办发〔2016〕3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2016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已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办公厅
                            日
  (此件公开发布)
2016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
  2015年,全国食品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但食品安全基础依然薄弱,风险隐患不容忽视。为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食品安全工作的部署要求,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保障水平,现就2016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作出如下安排:
  一、加快完善食品安全法规制度
  全面宣传贯彻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配合全国人大常委会做好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国务院食品安全办会同各省级人民政府负责)推动制修订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粮食法和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农药管理条例、畜禽屠宰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农业部、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国务院法制办、国家粮食局负责)深化食品生产经营许可改革。(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负责)加快标识管理、监督检查、网络食品经营、特殊食品注册、保健食品目录管理、铁路运营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和国家口岸食品监督管理等规章制度的制修订工作。(国家卫生计生委、质检总局、食品药品监管总局、中国铁路总公司负责)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年)》,完善食品安全行政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行为,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农业部、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负责)推动加大食品掺假造假行为刑事责任追究力度。(中央政法委、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负责)
  二、健全食品安全标准体系  建立并公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目录、地方标准目录。(国家卫生计生委、农业部会同各省级人民政府负责)加快制修订一批重点食品安全标准和农药兽药残留标准。加快公布整合后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废止、修订其他相关食品标准。建立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定、调整、公布工作机制,加强标准跟踪评价,强化标准制定工作与监管执法工作的衔接。(国家卫生计生委、农业部、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质检总局等负责)实施加快完善我国农药残留标准体系的工作方案(年),新制定农药残留标准1000项、兽药残留标准100项、农业行业标准300项。(农业部、国家卫生计生委会同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负责)组织实施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国家卫生计生委负责)
  三、加大食用农产品源头治理力度  采取完善标准、制定行为规范、建立追溯体系、加强市场抽检等措施,实行严格的农业投入品使用管理制度,开展禁限用农药、&三鱼两药&(鳜鱼、大菱鲆和乌鳢非法使用孔雀石绿、硝基呋喃)、兽用抗菌药、&瘦肉精&专项整治行动和畜禽水产品违规使用抗生素综合治理,着力解决农药兽药残留问题。落实食用农产品种植、畜禽水产养殖等环节管理制度,规范生产经营行为。严肃查处非法添加违禁药品、病死畜禽收购屠宰、农资制假售假等违法违规行为。建立重点风险隐患监管名录,加大巡查检查和监督抽查力度,实施检打联动。以食用农产品优势区域和&菜篮子&产品为重点,加强&三园两场&(蔬菜、水果、茶叶标准园和畜禽养殖标准示范场、水产健康养殖场)建设,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大力发展无公害食用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理标志食用农产品等安全优质品牌食用农产品。(农业部负责)加强产地环境保护和源头治理。加大大气、水、土壤污染治理力度,降低污染物排放对食品安全的影响。(环境保护部、农业部会同各省级人民政府负责)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粮食重金属污染治理的各项措施。(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农业部、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国家粮食局会同相关省级人民政府负责)加大对境外源头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查力度,继续推动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质检总局负责)健全食用农产品和食品冷链物流建设和运行标准,提高冷链物流水平。(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部、商务部、质检总局、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负责)
  四、强化风险防控措施  开展行政审批、抽检监测、监督检查事权划分研究,健全事权明晰、权责匹配的监管体系。研究建立风险等级评价体系,制定食品生产经营风险分级管理办法,推动实施分级监管。(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负责)统筹食品、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计划,国家和地方、部门和部门之间合理分工、全面覆盖,将日常消费食品中农药兽药残留、添加剂、重金属污染的监督抽检责任落到实处。(国务院食品安全办会同农业部、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负责)完善食品安全风险会商和预警交流机制,整合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监督抽检和食用农产品风险监测、监督抽检数据,加大分析研判力度,提高数据利用效率。加强应急工作,健全突发事件信息直报和舆情监测网络体系,拓展风险交流渠道和形式。(国务院食品安全办会同农业部、国家卫生计生委、质检总局、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国家粮食局负责)加强食用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农业部、国家卫生计生委负责)健全信息公开机制,及时公开行政许可、监督抽检、行政处罚、责任追究等信息。(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负责)改革进口食品口岸检验监管机制和出口食品监督抽检制度。(质检总局负责)
  五、突出重点问题综合整治  制定食品安全风险隐患、突出问题和监管措施清单。规范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保健食品的注册管理。继续加强对婴幼儿配方乳粉和婴幼儿辅助食品、乳制品、肉制品、白酒、调味面制品、食用植物油、食品添加剂等重点产品的监管。(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负责)着力整治非法添加和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等突出问题。开展进口食用植物油、养殖水产品、肉类、酒类等重点产品专项检查,对进口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开展全面检查。(质检总局、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负责)妥善做好污染粮食收购处置工作,防止流入口粮市场。(国家粮食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农业部会同相关省级人民政府负责)加强农村食品安全治理,规范农村集体聚餐管理,开展学校食堂和校园周边食品安全整治,开展旅游景区、铁路运营场所等就餐重点区域联合督查。(食品药品监管总局会同教育部、国家旅游局、中国铁路总公司等负责)规范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经营和互联网食品经营。(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负责)
  六、严格落实生产经营主体责任  强化食品生产经营主体责任意识,督促企业严格落实培训考核、风险自查、产品召回、全过程记录、应急处置等管理制度,加强覆盖生产经营全过程的食品安全管控措施。实施食品进口商对境外企业审核制度,严格实施进口食品境外生产企业注册。开展食品相关认证专项监督检查。继续推进餐饮服务单位&明厨亮灶&和分级管理。推动建立企业责任约谈常态化机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质检总局等负责)督促和指导企业依法建立肉类、蔬菜、婴幼儿配方乳粉、白酒、食用植物油等重点产品追溯体系。(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部、商务部、质检总局、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等负责)加强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开展食品安全承诺行动,完善食品安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等负责)推广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制度,鼓励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参加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国务院食品安全办、食品药品监管总局、保监会负责)
  七、保持严惩重处违法犯罪高压态势  以查处走私冻品、利用餐厨和屠宰加工废弃物加工食用油、互联网食品安全违法犯罪等案件为重点,强化部门间、区域间案件移送、督办查办、联合惩处、信息发布等沟通协作。加强对违法线索、案件信息的系统分析,及时总结共性问题,依法严打行业&潜规则&。继续严厉打击非法添加、制假售假、违法使用禁限用农药兽药等严重违法行为,加大重点案件公开曝光力度。(中央政法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农业部、海关总署、工商总局、质检总局、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等负责)
  八、加强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建设  编制国家食品安全&十三五&规划,加大政策支持,强化保障措施。研究编制国家食品安全中长期战略规划,提出发展目标、重大任务、综合保障措施,明确实施步骤。(国务院食品安全办会同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各成员单位负责)加强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食品安全监管执法能力建设。继续加强食用农产品、食品安全检(监)测能力建设,支持检验检测仪器设备购置和实验室改造,强化基层检验检测能力。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办发〔2015〕95号),推进重大信息化项目建设,加快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化工程立项和平台建设,推进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建设,统一标准,互联互通,尽快实现食品安全信息互联共享。(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部、商务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工商总局、质检总局、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国家粮食局负责)出台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建设管理规范,探索建立乡镇监管员持证上岗制度。(农业部负责)加大风险监测和监管执法、技术人员培训力度,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能力建设和食品监管基层执法装备配备标准化建设,提高装备配备水平,确保基层风险监测和监管有职责、有岗位、有人员、有手段。(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卫生计生委、食品药品监管总局会同各省级人民政府负责)规范基层监管执法行为,推动基层监管网格化、现场检查表格化、监管责任人公开化,强化基层监管部门对种养殖、生产、加工、销售、餐饮企业的现场检查能力。(农业部、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负责)推动内陆地区进口食品指定口岸建设,建立进出口食品安全监管大数据平台。(质检总局负责)
  九、落实食品安全责任制  强化食品安全责任制,制定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办法,进一步加大食品安全督查考评力度,将食用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全面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考核、社会管理综合治理考核范围,考核结果作为综合考核评价领导班子和相关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督促地方政府建立健全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管理无缝衔接机制,制定对食品生产经营小作坊、小摊贩、小餐饮的管理办法。督促监管部门切实落实日常检查和监督抽检责任。督促地方政府对本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进行评议、考核。(国务院食品安全办、中央政法委、农业部、食品药品监管总局会同各省级人民政府负责)深入推进食品安全城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试点工作,及时总结推广试点经验。(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农业部、食品药品监管总局会同相关省级人民政府负责)编制并实施负面清单、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健全各级食品安全责任制,制定食品安全责任追究制度。严格食品安全责任追究,严肃追究失职渎职人员责任。(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监察部负责)
  十、推动食品安全社会共治  加强投诉举报体系能力建设,畅通投诉举报渠道。举办&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鼓励广播电视、报纸杂志、门户网站等开通食品安全专栏,运用微信、微博、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手段加大食品安全公益、科普宣传力度。(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各成员单位、各省级人民政府负责)科学发布食品安全风险警示或消费提示,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工商总局、质检总局、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负责)推动食品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引导和督促食品生产经营者严格依法生产经营,宣传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负责)。推动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兼并重组。(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负责)组织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研究,建立食品安全共享数据库,促进&互联网+&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新业态发展。实施食品安全创新工程,开展技术创新引导示范。(科技部负责)将食品安全教育纳入中小学相关课程。(教育部负责)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食品安全监督,充分发挥基层食品安全信息员、联络员队伍作用,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要把食品安全监督作为志愿服务工作的一项内容。(国务院食品安全办、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负责)
  十一、完善统一权威的监管体制  加快完善统一权威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和制度,增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专业性和系统性。研究制定关于完善统一权威食品药品监管体制的意见。(国务院食品安全办、食品药品监管总局、中央编办等负责)建立职业化检查员队伍,充实检查力量。(食品药品监管总局会同中央编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负责)研究与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特点相适应的技术职务体系。(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负责)实施以现场检查为主的监管方式,推动监管力量下沉。(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负责)发挥好各级食品安全办牵头抓总、协调督促作用,加强信息通报、宣传教育、隐患排查、打击违法犯罪等方面的协调联动。明确食品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职责分工,健全形势会商、风险交流、应急处置、协调联动等工作机制。(国务院食品安全办负责)索 引 号: & &6-00023 信息分类: & &食品药品监管 / 重点工作安排情况 / 通知
发布机构: & &雨花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生成日期: & &
生效日期: & & 废止日期: & &
信息名称: & &关于印发2016年食品安全监督检查计划的通知
文  号: & &雨市监管〔2016〕12号 关 键 词: & &
内容概览: & &
在线链接地址: & &
关于印发2016年食品安全监督检查计划的通知
雨市监管〔2016〕12号
各分局、各科室:& & 我局《2016年食品安全监督检查计划》已报经区政府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各单位根据计划安排,制定本单位具体实施方案,认真贯彻执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南京市雨花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6年3月28日2016年食品安全监督检查计划为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规范食品安全日常监督检查行为,进一步提升食品安全监管水平,按照《食品安全法》相关要求,根据市食药监局工作部署和区局《2016年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要点》,结合实际,制定本局2016年度食品安全监督检查计划。本计划所称监督检查,指本局及其派出机构,组织监管人员依法对食品生产经营者执行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规章及标准、生产经营规范等情况,按照年度计划和工作需要实施的监督检查。一、检查依据依据《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食品添加剂生产监督管理规定》、《食品经营许可管理办法》、《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食品生产经营日常监督检查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定和相关标准,依法开展监督检查工作。二、检查方式监督检查分为日常监督检查、有因检查和双随机飞行检查。1.日常监督检查。指针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的常规检查事项,由业务科室、辖区分局按照事权划分,组织网格监管人员按年度计划实施。2.有因检查。指按照举报投诉线索或上级部署交办,针对特定的对象、品种或特定区域,由稽查科或辖区分局按照分级管理要求或具体实施方案实施。3.双随机飞行检查。针对特定对象实施的突击检查。由业务科室会同稽查科,抽调骨干人员分组实施。三、检查对象监督检查的对象为依据《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取得食品、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许可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和取得商事登记的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举办者、农产品上市销售者和食品贮存运输服务提供者。四、检查频次日常监督检查的频次按照《日常监督检查分类计划表》(附件1)执行,有因检查和飞行检查按照工作需要开展,其检查计入日常监督检查频次。本年度新办食品生产企业年度监督检查频次另行明确,本年度新办食品经营单位对照分类计划表的检查频次要求执行,原则上本年度新发证单位应在发证后3个月内对其实施首次日常监督检查。五、检查重点以高风险、敏感食品和消费量大的乳制品、酒类、食用植物油、肉制品、大桶水等为重点品种,以大中型、风险高食品生产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食品专业市场、食品批发商、大型商场超市、大型以上餐饮单位、学校食堂为重点单位,以许可条件持续保持情况,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生产、经营、使用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合法合规情况为重点内容开展监督检查。六、检查内容对照《食品安全监督检查要点》,按照分类检查计划要求实施全项目或重点项目检查,原则上食品生产企业按照“三分”监管的频次要求实施全项目检查,大型商场超市、大型以上餐饮单位、学校食堂等重点单位每年实施不少于1次全项目检查。其他经营主体可按照其经营项目和风险因素,对重点必查项目实施监督检查。七、工作要求(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各科室、分局要高度重视食品安全监督检查工作,加强组织领导,按照事权划分和网格管理要求,明确工作任务和监管责任,按照年度总体计划,科学制定各单位的月度检查计划,明确对象、人员、时限和工作要求,并督促抓好落实,确保责任到人、措施到位,形成统一、协调、高效、无缝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6月30日前应完成食品生产企业和重点食品经营单位首次检查全覆盖。各单位于每季度月末25日前报送《食品安全监督检查实施进度季报表》(附件2)至食品科。(二)严格现场检查,注重监管实效。各单位要规范监督检查行为,严格实施现场检查,如实记录检查情况,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当提出限期整改要求,并按时实施复查。涉及违法违规的,及时流转办案机构依法开展后续查处。对检查中发现的突出问题,严重隐患,要深入剖析成因,编制风险问题清单,适时开展专项整治。(三)优化结果运用,确保检查留痕。日常监督检查结果作为信用分类、量化分级的依据,在检查同时同步进行分类分级评定。每户检查完毕,应分户建立食品安全监管信用档案,及时将检查和处理资料汇入档案保存。附件:1.日常监督检查分类计划表& & & 2.食品安全监督检查实施进度季报表附件1日常监督检查分类计划表(一)食品生产企业:
南京市雨花台园林建设有限公司茶厂
南京天业食品有限公司
雨花台区好味道火锅底料加工厂
赛虹桥分局
南京市雨花台区宫宴食品中心
西善桥分局
南京市雨花台区源盛食品厂
西善桥分局
南京市雨花区宁惠光鸭加工部
西善桥分局
南京市雨花台区王永军食品加工部
西善桥分局
南京市雨花台区王现食品经营部
西善桥分局
南京卜紫食品有限公司
西善桥分局
古田县金星商贸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
铁心桥分局
南京秸泰食品有限公司
铁心桥分局
南京腾琪食品有限公司
铁心桥分局
南京华发食品厂
铁心桥分局
南京波尔纯净水有限公司
南京市雨花台区聪明炒货厂
南京华兴消泡剂有限公司
南京苏都食品有限公司
板桥新城分局
南京市雨花台区六味脯副食品加工厂
板桥新城分局
南京市雨花台区多维食品厂
板桥新城分局
南京甲天下水业有限公司
板桥新城分局
南京市雨花台区王年食品加工部
板桥新城分局
南京市雨花台区万荣食品厂
开发区分局
江苏三鸿食品有限公司
开发区分局
南京鸡鸭加工厂
开发区分局
协旺浩恩(南京)食品有限公司
开发区分局
南京桂雨鸭食品有限公司
开发区分局
南京韩复兴清真食品有限公司
开发区分局
南京南分纯净水厂
开发区分局
南京倍成食品有限公司
开发区分局
南京皇晶食品配料有限公司
开发区分局
(二)食品经营单位
食品批发商
特大型餐饮单位
1000人以上就餐学校食堂
中央厨房、集体配送
大型商场、超市
大中型餐饮单位
1000人以下就餐学校食堂
其他食品经营者
附件2食品安全监督检查实施进度季报表报送单位(盖章):
单位总数(户)
本季计划检查(户次)
本季实际检查(户次)
食品生产企业
食品批发商
大型商场、超市
其他食品销售
特大型餐饮
大中型餐饮
报送日期: &&年 &&&月 &&&&日 &&&&&负责人(签字):填表说明:1、“单位总数”为辖区内应各类型应监督检查的单位数;2、“本季计划检查数”为各单位季度计划检查户次数;3、“户次”指按照每户应检查频次汇总的检查次数。
附件下载: & &
主办:南京市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苏ICP备号
网站群总访问量: &&主站总访问量:
运行管理:南京市信息中心
(建议使用分辨率 IE8.0版本浏览器)坚持问题导向,着力加强源头治理,强化过程监管,完善法律法规,构建统一权威监管体系,提高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切实保障“从农田到餐桌”食品安全。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2015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以下简称《安排》),对2015年全国食品安全重点工作作出部署。为此,本报刊发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院长罗云波,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郑风田 ,国家行政学院副教授胡颖廉对《安排》内容的深刻解读。
食品安全监管 稳步常态化
□ 罗云波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院长
2015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覆盖七个方面,明确细化出三十个点,点面结合,虽面面俱到却又重点突出。认真学习后,我从我的角度总结为:重建设,严监管,抓落实。
首先是监管重点在问题清单中一一列出,强调知己知彼,知根知底,摸清现状,心里有数。问题清单突显环境对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和当前的紧迫性:农药兽药残留问题,化肥、农药兽药等投入品使用问题,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问题,农产品产地重金属污染问题,种养业用水污染问题,持久性有机物污染问题等都和环境紧密相关,和食品安全直接相关。找到问题和列出问题,本身也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部分,强调从源头开始治理,找问题和想办法相辅相成,一气呵成。专项整治是建设,标准制定是建设,追溯体系是建设,行为规范是建设,餐桌治理是建设,风险交流和科普教育更是建设,用建设的态度来解决已经存在的老问题和将要出现的新问题,既是积极务实的选择,也是理性的精神。其中引人注目的亮点有六个方面,“十三五”国家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规划的编制,统一高效、资源共享的国家食品安全信息平台的建立,食品生产经营许可改革,保健食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分级分类管理制度,以及基层执法装备的配备,另外,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十二五”规划项目,基层的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和转移支付投入力度都会加大。这些实实在在的体系建设,都会在这一年和以后的若干年,持续地发挥作用。建设的理念和建设的内容,是为食品安全工作稳步进入常态化夯实基础。
保持高压态势,巩固既往成果,取得更大战绩。对违法违规企业食品安全主体进行责任追究,依法加大行政处罚力度,推进处罚结果公开。同时,严肃追究失职渎职工作人员责任。继续强调严厉打击非法添加有毒有害物质、病死畜禽收购屠宰、私屠滥宰、农资制假售假等违法违规行为,继续打击无证无照、销售和使用无合法来源食品和原料、侵权仿冒等违法违规行为,强化进出口食品监管和风险管控,严格进口食品准入和回顾性检查,严格实施进口食品境外生产企业注册。两次明确提到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的问题,强调要推动公安机关食品安全犯罪侦查队伍建设,充实人员力量。同时,也强调对食品安全监管执法本身的监管,全面落实监管执法责任制,完善纠错问责机制,强化制约监督,加大问责力度。在行政执法程序得以进一步完善,执法操作流程得以进一步规范的基础上,食用农产品和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监督抽检计划逐一实施,进一步继续强化食品生产经营全过程监管。重心下移和保障下倾,都是确保最初一平方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安全,抓好“餐桌污染”的治理。监管的严格和监管的力度,是为食品安全工作常态化运行保驾护航。
首先是明晰权利范围和边界,进一步理顺部门之间,以及地区之间的协调联动,对严重失信者的惩戒,也力求跨区域、跨部门联合惩戒。堵漏洞抓疏导,比如研究建立餐饮服务单位排放付费及餐厨废弃物收运、处理企业资质管理等制度,加大餐厨废弃物处理利用力度,这就是对地沟油泛滥从源头抓落实。再次专门提出奶粉的问题,引入食品安全审计的新鲜概念,组织对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开展食品安全审计。社会共治平台及其激励机制,投诉举报渠道的畅通,举报奖励专项资金的落实,以及村级监管员队伍的逐步建立,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地方领导干部食品安全知识专题培训,提高处在食品安全第一线的地方领导干部的食品安全工作决策能力和管理水平。这些举措都旨在让监管能落到实处,不会陷入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尴尬,走出“基层难、执行难”的怪圈。落实的广度和落实的程度,是食品安全工作常态化运行的根本所在。
引领食品安全 治理新常态
国家行政学院副教授
确保食品安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环节,创新食品安全治理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实现最严格食品安全监管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有力抓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能不能在食品安全上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交代,是对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2015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以下简称《工作安排》)从找问题、抓改革、出实招入手,打造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升级版,主动适应食品安全新常态。
以问题为工作导向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要让民众对改革有更多获得感,必须保障食品安全这一基本民生。《工作安排》结合当前经济新常态特征,系统梳理与日常消费关系紧密的食品品种、产业和区域,根据“点、线、面”的逻辑架构,着力解决食品安全突出问题。
一是“点”,围绕重点品种加大整治力度。由于环境对发展的承载能力已接近上限,土壤、水体等环境污染问题严峻,食用农产品源头治理压力加大。必须严格管控化肥、农药兽药等投入品使用,加大粮食、畜禽、农资等监管力度。强化县乡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探索建立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管理衔接机制。在食品生产经营环节,围绕婴幼儿配方乳粉、婴幼儿辅助食品、乳制品、肉制品、食用植物油、“大桶水”、白酒等重点大宗食品开展综合治理。针对超范围、超剂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和食品中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食品中检出塑化剂、食品标签标识不符合规定等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治理。严格进口食品准入和回顾性检查,严格实施进口食品境外生产企业注册。
二是“线”,抓住重点企业和新型业态等“关键少数”。简政放权放宽了事前准入门槛,食品生产经营主体数量呈“井喷”出现,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经济下行带来的生存压力势必影响到企业诚信守法观念和质量安全意识,一些非法利益链条的形成极易导致“破窗效应”。因此要加强对大型食品生产加工、流通餐饮企业的监督检查,规范对小作坊、摊贩等的管理,继续打击无证无照、销售和使用无合法来源食品和原料。与此同时,随着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第三方餐饮服务平台、O2O食品零售等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层出不穷,将带来安全隐患新形态、违法违规行为新类型。监管部门需要未雨绸缪,主动应对未来未知风险。
三是“面”,排查和防控重点区域风险。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同推进过程中,食品安全问题容易引发区域性和系统性风险。有必要加大对农产品主产区、食品加工业聚集区、农产品和食品批发市场、农村集贸市场、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区域的监管力度。加强对学校食堂、旅游景区、繁华商圈、交通枢纽等就餐人员密集场所的监管,对农村集体聚餐进行指导,防范食物中毒事故发生。具体要开展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基本情况统计调查,制定实施农产品和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监督抽检计划,加强结果分析研判。在此基础上制定风险清单,根据风险特征明确关键节点、责任人、检查频次等内容。
全面深化改革提升治理能力
转变政府职能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食品安全则是考量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标尺。《工作安排》从机构队伍专业化、监管模式科学化、工作格局系统化三个层面深入推进改革,全面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
一是突出食品安全首要职责,完善统一权威监管体系。当前食品安全监管任务繁重,而体制改革仍处于过渡期。要合理划分各级食品安全监管事权关系,强化各级食品安全委员会综合协调作用。加快完成市、县食品安全监管机构改革任务,抓紧职能调整、人员划转、技术资源整合,充实专业技术力量,尽快实现正常运转。尤其要健全乡镇(街道)或区域食品安全监管派出机构,研究建立有关管理制度,着力解决基层监管能力薄弱问题,打通“最后一公里”。完善基层食品安全网格化管理体系和责任体系,改变“牛栏关猫”的状况,防止食品安全在第一线失守。值得注意的是,综合设置市场监管机构的地方,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工作,把食品安全作为综合执法的首要责任。
二是将风险分析、日常监管和应急处置有机结合,优化食品安全监管模式。从理论上说,食品安全监管要顺次解决风险隐患、违规行为、危机事件三类问题。
首先是提高风险监测和评估能力,完善食物中非食用物质名单,开展相关检验方法研究。建立部门间风险监测数据共享与分析机制,提高大数据利用度。其次是提高全过程日常监管能力,用科学监管的规则和方法开展分类分级重点监管,健全以随机抽检、飞行检查、动态监督为主要手段的日常监督检查制度,立体式监控违法违规行为。最后是提高应急能力,强化跨区域、跨部门应急协作和信息通报机制,建立覆盖全国的突发事件信息直报网和舆情监测网,健全国家食品安全应急体系。
三是用好“钱袋子”,借力“笔杆子”,亮出“刀把子”,构筑食品安全工作格局。食品安全不是监管部门一家的事,而是各级地方政府承担的属地责任,必须综合发挥资金投入的激励作用、宣教科普的引导作用和刑事司法的威慑作用。一要加大投入力度,加强技术创新和基层执法装备配备,强化检验检测能力建设,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持续开展“餐桌污染”治理,扩大食品安全城市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试点工作。二要强化宣传引导,动员社会力量参与食品安全公益宣传和科普工作,提高公众食品基本安全知晓率。三要加快出台行刑衔接的指导意见,继续推动公安机关“食药警察”队伍建设,依法严惩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
在法治框架下探索新招实招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定,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工作安排》着重强调健全法规标准,在严守法治的框架下探索“两张清单”,进一步推进食品安全治理体系现代化。
一方面是法无授权不可为,用“权力清单”优化市场准入。理想的治理体系应减少企业行政许可负担,通过优化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提升产业整体素质。例如积极稳步推进食品生产经营许可改革,逐步扩大保健食品备案范围。制修订食品安全标准,加快形成符合我国国情和国际通行做法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推进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探索建立统一的食品信用分级分类标准,构建守信激励、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开展食品安全责任保险试点,探索建立政府、保险机构、企业、消费者多方激励约束机制。继续推进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兼并重组,组织对其开展食品安全审计等等。
另一方面是法有规定必须为,用“责任清单”约束企业行为。企业是食品安全的第一管理方、知情者和责任人,其行为贯穿全产业链条。监管部门应在资金、设备等微观要素上少设“路障”,在市场行为规则上多设“路标”,培育食品企业的主体责任意识。譬如加强执法规范化、信息化建设,全面落实监管执法责任制。探索建立食品检查员制度,加大企业现场监督检查和现场行政处罚力度。建立统一高效、资源共享的国家食品安全信息平台,加快建设“农田到餐桌”全程可追溯体系。建立食品生产企业风险问题报告制度,督促食品经营者履行进货查验和查验登记义务,在餐饮服务单位推行“明厨亮灶”。研究建立餐饮服务单位排放付费即餐厨废弃物收运、处理企业资质管理制度。
党和政府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人民的利益,柴米油盐的安全就是人民的突出愿望。除了政府监管,还应积极发挥市场机制和社会监督的作用。只有以改革为动力,以法治为保障,才能从根本上提升食品安全治理水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夯实基础。
围绕七大重点 提升食品安全
□ 邓风田 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食品安全一直是全民最关注的问题之一,如何提升我国食品安全治理水平十分重要。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15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对2015年全国食品安全重点工作作出部署。工作安排从七个层面提升中国食品安全水平。既有针对近年来问题异常突出的农产食品源头治理方面的工作安排,也有针对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标准的制定修改完善的布置;既有针对食品安全核心主体企业的责任落实办法,也有构造食品安全风险沟通与风险交流的工作安排;既有完善中国食品监管体系最后一公里的政策措施,加强着眼监管硬件与软件能力提升的工作安排,也有落实监管责任的考评体系布置。通过这七大层面的工作安排,逐步提升中国的食品安全水平。
坚持问题导向 治源头 抓重点
食品安全涉及到近2亿的小农户,又有几十万家小作坊,产业链从田头到餐桌还十分漫长。虽然工作十分复杂,但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是农产品和食品源头生产,施用过量的化肥农药,土壤污染严重;其二是涉及整个产业链的,主要包括婴幼儿奶粉、肉制品、食用油等问题较多,其三是某些专门区域问题屡现,比如城乡结合部。针对这些特点,今年的工作安排通过四个方面的布置去逐条治理。
针对农产品和食品的源头治理,主要开展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采取完善标准、制定行为规范、加强抽检、建立追溯体系等措施,综合治理农药兽药残留超标,对重点污染区域进行安全治理。而针对婴幼儿配方乳粉、肉制品、食用油 、“大桶水”、白酒等要加强全过程监管,保证产业链无缝对接无死角。针对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和食品中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食品中检出塑化剂、食品标签标识不符合规定等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治理,规范生产行为。对小作坊、摊贩、网络销售等的管理要严加监管,打击无证无照行为。
针对某些风险高发区域,比如农产品主产区、食品加工业集聚区、农产品和食品批发市场、农村集贸市场、城乡结合部等,还有学校食堂、旅游景区、交通枢纽等就餐人员密集场所等加强监管力度。
除了上述重点与难点外,加强“面”上的抽检等工作,制定并实施农产品和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监督抽检计划,加大监测抽检力度,加强结果分析研判,及时发现问题、消除隐患。完善抽检信息公布方式,依法公布抽检信息。
针对这些高发问题,监管部门要持续保持高压严打态势。针对严重危害食品安全的突出问题,强化刑事责任追究,依法严惩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构建食品安全法治秩序
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过去由于我国食品安全工作分散在多部门,导致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存在许多问题,要么不完善,要么太滞后,要么相互打架。对这些相关规定进行基础层面的梳理,并逐步加以解决。今年的工作安排既要推动包括《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药管理条例》《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等立法与修订,也要加快对食品安全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清理。既要推进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管理的地方立法工作,也要完善制度规范,制修订食品生产经营许可、监督检查、食品召回、标识等监督管理、风险监测、风险评估等规章制度。
食品安全工作也需要制度政策创新,今年工作提出在经营许可方面加快改革,要加快研究制定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分级分类管理制度,深化保健食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逐步扩大备案范围。探索建立食品检查员制度,加大企业现场监督检查和现场行政处罚力度。
针对我国现行食品安全标准滞后混乱等问题,今年的工作安排还提出对现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进行清理整合,加强重点、急需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开展重点标准的跟踪评价。在执法规范化建设方面,提出规范执法操作流程,量化自由裁量标准,统一执法文书,统一执法标识,依法实施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收费和行政检查等行为。建立执法活动全过程记录制度,依法公开行政处罚信息,推动执法联动和区域合作。全面落实监管执法责任制,完善纠错问责机制。
通过上述层面的工作,逐步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与标准体系,既相互衔接不留死角,又整体统一适合国情。
强化企业责任,落实责任主体
企业是食品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抓好了这个层面的工作,就抓住了工作的牛鼻子。食品安全是生产出来的,不是监管出来的。所以健全企业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完善企业主体责任体系非常重要。今年的工作安排是全面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扩大食品质量安全授权制度试点,建立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风险问题报告制度和全过程质量安全记录制度。进一步完善企业信用记录,依法及时公布严重违法食品生产经营者相关信息,
从长远看要一定要强化信用体系建设,构建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机制。今年对推进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进行了工作布置。依法及时公布严重违法食品生产经营者相关信息,加大对严重失信者的惩戒力度,建立跨区域、跨部门联合惩戒机制。
强化宣传和应急处置,提高风险管控水平
食品安全事件如果报道不慎很容易引起恐慌。食品安全信息在传播中存在巨大的放大风险。如何加强各利益相关主体间的风险交流,健全风险预警工作体系,加强舆情监测和风险隐患预判十分重要。今年的工作布置提出要强化宣传引导,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和食品安全信息发布制度,及时发布权威信息、消费提示和风险警示,曝光违法违规行为。加强与媒体沟通,主动回应社会关切。要积极发挥第三方在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工作中的作用,建立健全大型企业风险交流机制,强化行业预警交流。开展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等重点宣传活动, 强化食品安全科普网点建设。
提高应急能力,也要强化跨区域、跨部门应急协作与信息通报机制, 建立健全上下贯通、高效运转的国家食品安全应急体系。督促指导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建立事故防范、处置、报告等工作制度。
构建统一权威监管体系,提高食品安全治理能力
我国食品安全机构自去年进行重大调整以来,国家层面与省级层面机构已调整到位。目前比较薄弱的是县乡监管体系。如何加强县乡基层监管力量,完善基层食品安全网格化管理体系和责任体系,打通“最后一公里”十分重要。今年工作布置提出合理划分省、市、县、乡级食品安全监管事权关系。加快完成市、县级食品安全监管机构改革任务,抓紧职能调整、人员划转、技术资源整合,充实专业技术力量,尽快实现正常运转。健全乡镇(街道)或区域食品安全监管派出机构,建立重心下移、保障下倾的工作机制, 强化县乡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逐步建立村级监管员队伍。
食品安全监管仅靠政府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涉及到太多的环节参与,必须完善社会共治体系来布下天网,搭建社会共治平台十分重要。今年的工作安排提出建立社会共治激励机制,畅通投诉举报渠道,落实举报奖励专项资金,调动消费者、新闻媒体、志愿者等社会各方参与的积极性。支持行业协会制定行规行约、自律规范和职业道德准则,监督生产经营活动,交流沟通食品安全风险信息,加强行业自律。还提出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纳入行政决策法定程序,积极发挥专家学者咨政启民作用。促进第三方机构在检验检测、合规性检查和认证等方面发挥作用。开展食品安全责任保险试点,探索建立政府、保险机构、企业、消费者多方参与互动的激励约束机制和风险防控机制。
加大硬件与软件投入力度,提升基础能力水平
食品安全监管的基础能力建设一直是食品安全工作的薄弱环节,2015年工作提出要落实“十二五”规划,解决基层监管能力薄弱问题,要开展“餐桌污染”治理工作,推进食品安全城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试点、出口示范区建设试点工作。另外还要向前看,编制“十三五”规划,完善下一个五年国家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规划,加快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在加强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建设方面,今年的工作安排提出要重点提高风险监测和评估能力,制定农产品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办法及未来五年工作规划,组织实施年度优先风险评估和应急评估项目。加强技术创新和基层执法装备配备,开展食品和食用农产品中危害物监测识别等关键技术研究,加快研发一批适用于快速检测、应急监测的检测方法、试剂、设备,以及适合基层监管执法的移动执法终端。强化检验检测能力建设,扩大县级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资源整合试点。要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建设统一高效、资源共享的国家食品安全信息平台,加快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化工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预警系统、重要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等项目实施进度,推进进出口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信息平台建设,加快建设“农田到餐桌”全程可追溯体系。
通过这些基础能力的提升,可以为食品安全监管的快捷高效打下良好的基础。
狠抓督促落实,强化责任措施
法律法规的实施效果贵在落实,2015年工作安排提出要通过加强领导、落实任务分工 、强化督查考评与严格责任追究等措施来强化落实。尤其是提出将食品安全全面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考核、社会管理综合治理考核范围,考核结果作为综合考核评价领导班子和相关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严肃追究失职渎职工作人员责任等落实到位,将建立一套奖惩分明的激励体系。
责任编辑:E06}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节前食品安全检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