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心理说服术>> 武汉 武汉市汉阳区财政局在那里可以买到

&&白话鬼谷子&&全文加注释(七、猜疑篇)
猜疑篇&鬼谷子-揣篇第七
[原文]古之善用天下者,必量天下之权,而揣诸侯之情。量权②不审,不少强弱轻重之称③;揣情不审,不知隐匿变化之动静。何谓量权?曰:“度于大小,谋于众寡。称货财有无,料人民多少、饶乏,有余不足几何?辨地形之险易孰利、孰害?谋虑孰长、孰短?群臣之亲疏,孰贤、孰不肖?与宾客④之知睿孰少、孰多?观天时之祸福,孰吉、孰凶?诸候之亲孰用、孰不用?百姓之心去就变化,孰安、孰危?孰好、孰憎?反侧孰便、孰知?如此者,是谓量权。”揣情者,必以其甚喜之时,往而极其欲也,其有欲也,不能隐其情;必以其甚惧之时,往而极其恶也,具有恶也,不能隐其情:情欲必知其变⑤。感动而不知其变者,乃且错其人勿与语,而更问所亲,知其所安⑥。夫情变于内者,形见于外;故常必以其见⑦者,而知其隐者;此所谓测深揣情。故计国事者,则当审量权;说人主,则当审揣情;谋虑情欲必出于此。乃可贵、乃可贱、乃可重、乃可轻、乃可利、乃可害、乃可成、乃可败,其数⑧一也。
故虽有先王之道、圣智之谋,非揣情,隐匿无所索之。此谋之本也,而说之法也。常有事于人,人莫能先。先事而至,此最难为。故曰“揣情最难守司”。言必时其⑨谋虑,故观蜎飞蠕动⑩,无不有利害(11),可以生事变。生事看,几之势(12)也。此揣情饰言成文章,而后论之。
①揣:推测对方的心理。
②量权:量是秤称重量,权是秤所用的砣。
③称:又作秤,天平。
④宾客:古代称被礼遇为军师和策士等人。
⑤变:指好恶喜惧变化而言。
⑥所安:安身立命的根据。
⑦见:显现。
⑧数,通术。
⑨时其:抓住时机。
⑩蠕动:这里泛指能飞行、蠕动的小虫。
(11)无不有利害:世间没有不具备利害之心的东西。世上之事无不包含着利与害的因素。
(12)几之势:几,细微,细微的态势。
古时候,善于治理天下的人,必然会审慎地把握国家的发展趋势,揣度各诸侯国的具体情形。如果不能周密切实地审时度势,权衡利害,就不会知道诸侯国的强弱情况。如果不能周密地揣度形势,便不知道个中隐蔽的情况的发展变化。
什么叫权衡得失呢?就是能准确揣测(对方)大原小,明察多与少,衡量财货有与无,预测百姓众与寡,丰足与贫乏,不足与有余各有多少?(在战争中)分辨山川地貌的险要与平易,哪处与己有利,哪处与己有害,(研&究计策时),哪个是长策,哪个是权宜之计。在君臣亲疏关系中,要知道哪些人贤德,哪些人不正派;在谋士与宾客中,哪个足智多谋,哪个是平庸之才。考察命运的福祸时,什么是吉利的,什么是凶险的;与诸侯交谊中,谁是可以效力的,谁是不能效力的;在判断老百姓的心理趋向时,哪种是平安的,哪种是具有危险的,什么是老百姓喜好的,什么是老百姓厌恶的;不顺从者,哪些要审察,哪些可相契。以此明察百姓心理变化的趋势。在准确地把握上述事态发展变化之后,才能称为审时度势,权衡利弊得失。
揣摩人情,游说人主的谋士,应在对方最高兴的时候去游说,要使其愿望极度膨胀。只要对方有欲望,他就不愿隐瞒事物的真实情况。而在对方怀疑,戒惧时去游说他,则要使其对所厌恶的事情恨至极点。倘若对方有所厌恶的事,此时也不会隐瞒其真实情况。(因为)对方在有欲求的时候,常会反映在他们外在神态变化之中。如果对方有所感动,却不显露在外部神态中,可先不要着急,不要与他直面地讨论,可与他说一些另外他能熟悉的东西,说一些使他感到亲近的事情,就可以知道他安身立命不露神色的依据。一般地说来,心中的欲求,能形之于外部神态,因此,不时地察颜观色,就能知道人的心灵深处的欲求。这就是所谓“测深揣情”。
因而,决策国家大事的人,必须会权衡得失利弊;同理,游说人主的谋士,也必须会揣摩人主的心理。策划、谋略、探察人的欲求,均同此理。
揣情之术,可以使人富贵,也可以使人贫贱;可以使人有重权,也可以使人微不足道;可以使人受益,也可使人受害;可以使人成功,也可以使人失败;这些都是揣情之术产生的后果。所以,即使有贤明君王的大德,有上智之人的聪慧,若无忖度时势,探人心理的揣情之术,面对着隐藏了真实情况的事实,也依然不能识破它。由此可知,揣情之术是策划事物的基本条件,游说人主的基本法则。
事情发生在人们面前,往往人们难以事先预料。(事先预料)是一般人难以做到的。所以说揣情之术是最难以把握运用的。揣情之时,必须根据不同时势、情态作出判断。在现实中,连昆虫的飞行与蠕动,都是按照自身的生理规律存在,应变于环境。世上万物都是利害共生,而且全在变化之中。
事情一开始,都会产生一种微小的态势。揣情者,就要用合情合理的言词装饰成文章,而后再与对方论说。
一键转帖:&&白话鬼谷子&&全文加注释(六、万全计)
万全计篇&鬼谷子-忤合第六
[原文]凡趋合倍反②,计有适合。化转③环属④,各有形势⑤。反复相求,因事为制⑥。是以圣人居天地之间,立身御世,施教扬声明名也,必因事物之会,观天时之宜,国之所多所少,以此先知之,与之转化。 世无常贵,事无常师。圣人常为无不为,所听无不听。成于事⑦合于计谋⑧,与之为主⑨。合于彼而离于此,计谋不两忠⑩,必有反件。反(11)于是,忤于彼;忤于此,反于彼。其术也,用之天下,必量天下而与之;用之国,必量国而与之;用之家,必量家而与之;用之身,必量身材能(12)气势而与之。大小进退,其用一也。必先谋虑,计定(13)而后(14)行之以忤合之术(15)。古之善背向者,乃协四海、包诸侯,忤合(16)之地而化转之,然后以之求合(17)。故伊尹(18)五就汤(19)、五就桀(20),而不能所明,然后合(21)于汤。吕尚(22)三就文王、三入殷,而不能有所明,然后合于文王。此知天命之钳(23),故归之不疑也。
非至圣人达奥,不能御世;不劳心苦思,不能原事;不悉心见情,不能成名(24);材质不惠,不能用兵(25);忠实无真,不能知人(26)。故忤合之道,已必自度材能知睿,量长短、远近孰不如,乃可以进、乃可以退;乃可以从、乃可以横。
①忤合:忤,抵触、背逆。合,符合,不违背。忤合,在这里是指以忤求合,先忤后合。
②趋合倍反:趋合是趋向合一,相当于“合”;倍反是背逆,相当于“忤”。
倍,同“背”。
③化转:变化转移。
④环属:像铁环一般连锁起来而没有裂缝。
⑤形势:事物发展变化的态势。
⑥因事为制:因,依据、凭借;制,法则,法度,控制。这里是指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控制。
⑦成于事:把事情办成功。
⑧合于计谋,实现或符合预定的计谋。
⑨与之为主:与之,与他们。为主,为主人。指都是各为其主。
⑩计谋不两忠,必有反忤:忠,忠实;反,背反,忤,抵触,背逆。任何计谋都不可能同时忠于两个主人,必然要相抵触。
(11)反:此处当顺从解释。
(12)材能:才质和能力。
(13)计定:确定计谋。
(14)而后:然后。
(15)忤合之术:即反台之术。
(16)忤合:逆合。
(17)合:耦合。
(18)伊尹:古代传说人物,辅弼商汤消灭夏桀,是商朝开国名相。
(19)汤:商朝的开国之君,重用伊尹消灭夏桀,开创商王朝,推行善政。
(20)桀:古代传说人物,他是夏朝最后一个暴君,被商王汤消灭。
(21)合:契合。
(22)吕尚:即太公望,辅佐周文王,周武王,对周朝的建立贡献极大,是齐国的始封主。
(23)天命之钳:天命的制约。
(24)成名:树立名声。
(25)兵:这里指军队。
(26)知人:了解他人。
大凡联合与对抗的行动,都有相应合宜的计策。变化和转移就像铁环一样连锁而无中断。然而,变幻着的事物各有具体情况,彼此间互相依赖,要根据实际情况处理。圣人生活在世界上,立身处世是为了教化众人,扩大影响,宣扬名声。他们必须根据事物之间的联系,来观察天时,抓住有利时机,根据国家哪些方面有余,哪些方面不足,据此先把握实质,并设法促进事物向有利的方面转化。世上没有永远显贵的事物,事物没有永恒的师长和榜样,圣人常常是无所不做,无所不听。办成要办的事,重要的是不违背预定的计谋。如果为了自己的君主,合乎这一方的利益,就要背叛那一方的利益。凡是计谋不可能同时忠于两个对立的君主,必然违背某一方的意愿。合乎这一方的意愿,就要违背另一方的意愿;违背另一方的意愿,才可能合乎这一方的意愿。这就是“忤合”之术。如果把这种“忤合”之术运用到天下,必然要把全天下都放在“忤合”之中权衡之;如果把这种“忤合”之术用到某个国家,就必然把整个国家放在“忤合”之中权衡之;如果把这种“忤合”之术运用到某个家族,就必然要把整个家族都放在“忤合”之中权衡之;如果把这种“忤合”之术用到某一个人,就必然要把这个人的才能气势都放在“忤合”之中权衡之。总之运用“忤合”之术的范围或大或小,其功用是相同的。所作之事都要预先谋划、分析、计算之后再实行“忤合”之术。
古代那些善于以背离一方、趋向一方而横行天下的人,常常驾驭着四海之内的各家势力,控制各个诸侯,在“忤合”中促成转化,然后达到“合”于圣贤君主的目的。过去伊尹五次臣服商汤,五次臣服夏桀,然后才决定一心臣服商汤王。吕尚三次臣服周文王,三次臣服殷纣王,其行动目的仍未显露于世人,最后归服了周文王。这就是懂得天命的制约,所以才能归顺一明主而毫不犹豫。如果不具备高尚的品德,超人的智慧,是不能驾驭天下的;如果不用心冥思是不可能揭示事物的规律的;如果不全神贯注地考察事物的实情,就不可能功成名就;如果才能、胆量都不足,就不能统兵作战;如果只是愚忠呆实而无真知灼见,就不可能有察人之明。所以,“忤合”的规律是:首先估量自我聪明才智,度量自身的优劣长短,分析在远近范围内还比不上谁。这样就可以前进,可以后退;可以合纵,可以连横了。
一键转帖:鬼谷子的说服术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贡献于
评价文档:
69页免费217页免费10页免费9页免费11页免费 69页1下载券63页7下载券7页免费1页免费7页免费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115页免费80页免费93页免费37页免费51页免费
鬼谷子的说服术|这​是​从​书​本​上​打​出​来​的​ ​ ​所​以​大​家​参​考​下​ ​ ​这​个​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感​谢​作​者​ ​感​谢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大小:7.77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白话鬼谷子&&全文加注释(十一、决策篇)
决策篇&鬼谷子-决篇第十一
为人凡决物,必托于疑者,善其用福,恶其有患①,害至于诱也,终无惑②。偏有利焉,去其利则不受也,奇之所托。若有利于善者,隐托于恶,则不受矣,致疏远③。故其有使失利,其有使离④害者,此事之失。圣人所以能成其事⑤者有五:有以阳德之者,有以阴贼之⑥者,有以信诚之者,有以蔽匿之者,有以平素之者。阳励于一言,阴励于二言,平素枢机⑦以用四者⑧,微而施之。于是度以往事,验之来事⑨,参⑩之平素,可则决之。
公王大人之事也,危(11)而美名者,可则决之;不用费力而易成者,可则决之;用力犯勤苦,然而不得已而为之者,可则决之;去患者,可则决之;从福者,可则决之。故夫决情定疑万事之机(12),以正乱治(13)决成败,难为者。故先王乃用蓍龟(14)者,以自决也。
①善其用福,恶其有患:不论任何人得到福就高兴,而讨厌遇灾难。可见不论是福还是祸,都应慎重考虑之后,再决定办法。
②害至于诱也,终无惑:假如进行慎重决定,即使祸患迫近心头而又犹豫不决的事,最后也不致迷惑。
③利于善者..致疏远:假如疑心他人以善为利,实际上做着恶事,不但不能接受,甚至还应疏远。
④离:古通罹。罹,遭的意思。
⑤圣人所以能成其事:圣人都能作成功的事情。
⑥以阴贼之:暗中治人。
⑦平素枢机:平素即平时,枢机是枢要。
⑧四者:指一言、二言、平素、枢机。
⑨验之来事:运用将来的事情进行判断。
⑩参:核对、对照、查对。
(11)危:崇高的意思。
(12)万事之机:万事的枢纽要害。
(13)乱治:指世间的治乱。
(14)蓍龟:占卜的意思。蓍是筮竹,龟是龟甲,都是占卜工具。
凡是决断事情,都是受托于疑难的人。一般说来,人们总希望遇上好事,而不希望有灾祸,即使灾祸临头了,也不致于被引诱而陷入迷惑。
做决断时,只对一方有利,那么不利的一方就不会接受。这是运用奇策的基础。如果我们觉出有人(决策时)表面上作善事而实际上在暗中作恶,我们不仅不能接受他,而且还要疏远他。所以,有时办事不利,使之受损害都是决策的失误啊。
圣人所以能成就大事业,有五种因素:以公开的道德教化百姓;以谋略惩治坏人;以信义取信人民;以爱心庇护大众;以廉洁净化社会。
实施公开的鼓励法,应坚持守常如一;用谋略控制百姓;要遵循矛盾法则,掌握事物的对立面;还要特别注意平常与关键时刻。如果能小心巧妙地&把握上述四个方面,那么推断以往的事情,预测未来的事情,再参照平日的情况,就可以决策了。王公大臣们,都享有高尚的美名,如果他们可以作出决断,那么不用费力就根容易获得成功,不用气力就能成事的可以作出决断。
有些虽然费力勤苦,然而不能不作出决策,那么可以作出决断;如果能排除忧患,就可以作出决断;如果能带来幸运,就可以作出决断。所以说决断事件,解决疑难,是万事的关键。用澄清治乱来预测成败是很难办的事啊!所以先圣是用蓍草、龟甲卜筮做决定的(避免了错误的人为因素)。
身居君位的人,如果能做到安详、从容、必志、沉稳,既会怀柔又能节制,愿意给予并与世无争,这样就可以心平气和地面对天下纷争。以上主位。
眼睛最重要的就是明亮,耳朵最重要的就是灵敏,心灵最重要的就是智慧,人君如能用全天下的眼睛去观看,就不会有什么看不见的;如果用全天下的耳朵去听,就不会有什么听不到的;如果用全天下的心去思考,就不会有什么不知道的。如将这些集于一身,那么君主就可明察一切,无可闭塞。以上主明。
听取情况的方法是:不要远远看见了就随便答应,也不要远远看见了就随便拒绝。假如答应别人,就要守信从而会多一层保护;假如随便拒绝了就会封闭君主的言路。仰望高山是可以望见顶的;测量深渊是可以测到底的;而圣人处事方法,其端正沉稳是无法测其高深的。以上主听。
奖赏时,最重要的是守信用。刑罚时,最重要的是公正。处罚与赏赐的信守和公正,必须让臣民亲身见闻,这样对于那些没有亲眼看到和亲耳听到的人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君主的诚信如果能畅达天下,那么连神明也会来佑护,又何惧那些奸邪之徒冒犯主君呢?以上主赏。
一叫作天时,二叫作地利,三叫作人和。四面八方,上下、左右、前后不清楚的地方在何处?以上主问。
心是九窍的统治者,灵是五官的首长。做好事的臣民,君主给他们赏赐;做坏事的臣民,君主给他们惩罚,君主根据臣民的政绩来任用,斟酌实际情况给予赏赐,这样就不会劳神。圣人这样做了,才可称赞。故而遵循客观规律,才能长久。根据所求而予之,会使对方喜悦之至。虽无珍物,勉励与赏&赐也是一样的。以上主因。
作为人主必须广泛了解外界事物,如不能这样,那么就容易发生社会骚乱,世间鸦雀无声是不正常的,内外没有交往,怎么能知道世界的变化!开放与封闭不适当,就无法发现事物的善恶。以上主周。
人君首先要有天下之眼观世界,其次要有天下之耳听人间,第三要有天下之心思万物。如果在千里之外,隐隐约约,渺渺茫茫之中有个“洞”,即使在那“洞”的黑暗中藏了奸邪,也可以“洞察”他们。以上主参。
按照名分去做事,按着事实来决断。名实相互助长,相反相依。适当的名称产生于客观事物,而客观事物产生于有关道理,道理产生于决定事物的法则,法则产生于大地之间的智慧,智慧产生于万物之协调。以上主名。
一键转帖:当前位置:
&鬼谷子心理说服术
鬼谷子心理说服术
价格区间:
所属类别:
您看到的商品报价由易购整理
优惠信息:
与鬼谷子心理说服术
最相近的商品
购买最高返利6.5倍易币
购买最高返利3.5%
购买最高返利1.5%
购买最高返利7%
购买最高返利7%
鬼谷子心理说服术
鬼谷子心理说服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武汉市汉阳区财政局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