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离异家庭对孩子的伤害有多大,表弟嚣张也...

当前位置:>
想想离异家庭对孩子的伤害有多大,表弟也是这样的一个例子。在广州急需抑郁好的心理治
更新时间: 16:59:07
从小弟弟就看见他爸爸妈妈打架、吵架,一个孩子受得了这些吗?现在患上抑郁了,不知道大人到底怎么当的!
提问者已采纳
发表时间: 7:21:04
您好,一般治疗抑郁症的疗法有阳光疗法,体育疗法, 营养疗法。阳光疗法是指很多抑郁症病人在阳光的照耀下病会有一定的好转。锻练是抗抑制症的最好的药物,你可以建议你多运动一下。
友情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投诉(<font
id="replysta_)
刘风华医生信息
职称:主治医师
所在科室:内科
帮助用户:22277个用户感谢:542次
所在医院:
擅长疾病:从事外科、男科临床工....
咨询刘风华医生
如:今天早上发烧,医生说是细菌性的,白细胞15.6H,还有一个是87.5,体温是38.2,发烧,头有点疼,浑身酸疼,没有其他症状了......
河北省邢台人民医院
帮助用户:39852个
副主任医师
冠县儿科医院
帮助用户:18064个
河北省威县人民医院
帮助用户:22277个
河北威县贺钊医院
帮助用户:34771个
河北省南宫市长城医院
帮助用户:10514个隐私原因暂不显示
[婚姻,该不该为了孩子而凑合]
有人要离婚了,总有人劝:为了孩子别离了,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比什么都重要!婚姻,到底为谁而存在?该不该为了孩子而凑合?
应该说,两个人从不相识到相知相爱,而后走入婚姻,有了爱的结晶,这份婚姻理应珍惜。而且每一对夫妻都有个相互磨合的过程,都需要宽容与理解。但如果经过理性思考后,觉得爱情已逝,两个人再一起没有幸福可言,那么,还是分开得好,即使已经有了孩子。其一,凑合的婚姻最终伤害的不只是三个人。婚姻的实质是两个人相爱,家庭的实质是亲人们相亲相爱,夏天想要瘦的健康美的自然?加薇信BSM101教你轻松瘦身家庭是一个人奋斗于世的最后一张底牌,是一个生活的最安全的避风港。一个名存实亡、貌合神离的婚姻是不符合人性的,也是不道德的。爱情是婚姻的基础,在没有爱的家庭里成长起来的孩子怎么会有幸福可言?在一个缺少欢乐和温情的家庭里,孩子又会养成什么样的健康性格和心态?何况,凑合的婚姻不仅伤害着夫妻双方,还伤害着孩子,而且还可能把这种不幸殃及到双方的父母和兄弟姐妹。孩子不仅需要父母的爱,他也需要父母的互爱带给他的幸福感。我们的父母与兄弟姐妹不仅希望看到你有一个完整的家,更希望看到你有一个幸福的婚姻,有一张快乐、平实、温暖的笑容。
其二,凑合的婚姻最终不会长久。现代人的思想观念中,还是渴望一份美好的婚姻,人生苦短,生活与事业有着难以复加的压力,如果常年冷战,人前微笑,人后冷笑,在家里形同陌路,没有彼此的关心和体贴;如果没有婚姻幸福的体验和感受,勉为其难的日复一日地背叛自己的心,谁都坚持不了长久。再者,凑合了事,实则就是在把矛盾积累并且叠加,这种心理负担将会随着生活的继续而越发沉重,最终大家都要放下这个担子。熟不知,这凑合的过程已经荒废了多少宝贵的时光!其三,孩子幸福与否与父母婚姻没有必然关系。现代的教育要求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长,对于孩子而言,一种科学的教育远比一个完整的家更重要!《家有儿女》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吗?
总之,孩子需要的是真实的感情而不是虚无的情感!很多时候,成人总是自认为自己痛苦一些,就是孩子的成长做牺牲,而为了孩子的牺牲总会有回报的。想要拥有傲人身姿吗?!加薇信vipmx8教你轻松丰乳其实错了,这样不仅是对自己的感情不负责任,对孩子的成长更是不负责任!
若要为孩子的幸福着想,首先,自已就得有幸福的心态。有句话说得好,予人一壶水,自己就得有一桶水。这句话对于父母和孩子而言,同样如此,父母希望孩子坚强勇敢,自己首先就得坚定执着,父母希望孩子快乐上进,自己首先就得乐观努力。其实,在现代社会中,婚姻中出现各种各样的状况,实在是太正常了。当问题与矛盾来临,要理性地去解决问题,去相互包容,婚姻不是一条平坦的大道,如果真的到无可挽回的地步,那么,就离吧!
只是,当你离开原来的婚姻后,不要放弃对幸福的追求。即便你对婚姻失去了信心,也一定要相信,单亲家庭中的孩子一样会有幸福的人生!
可能涉及隐私,需安装她社区查看
可能涉及隐私,需安装她社区查看
可能涉及隐私,需安装她社区查看
可能涉及隐私,需安装她社区查看
可能涉及隐私,需安装她社区查看
可能涉及隐私,需安装她社区查看
隐私原因暂不显示
我觉得应该为了孩子凑合的,因为离婚对孩子伤害很大。
隐私原因暂不显示
不该,如果我跟我老公真的是过不下去了的话我不会因为孩子凑合的。
隐私原因暂不显示
是啊亲爱的,我也是这样觉得。???
隐私原因暂不显示
对呀,如果家庭过得不幸福孩子也不会开心的呀!
隐私原因暂不显示
我觉得应该为了孩子而忍受一切,不能让宝宝在单亲家庭长大。
隐私原因暂不显示
亲爱的我和你想法很不一样呢,环境对孩子也很重要呀!如果家庭环境不好孩子成长也不会快乐的。
隐私原因暂不显示
如果。两夫妻还没有感情的话。是可以为了孩子而在一起的。。
隐私原因暂不显示
如果是我的话,我会为了孩子而凑合的。
隐私原因暂不显示
如果没有一点感情了,不能凑合!我的前姨夫是个渣男,经常酗酒撒酒疯闹得鸡犬不宁不说,还在外面玩女人,找各种借口不往家里拿钱。我姨妈头几年还跟他吵跟他闹,后来心灰意冷了再不理他,但当时我表弟才几岁,为了他一直没离婚。后来姨夫外面的女人跑了,他身体垮了也不喝得了,就又像普通人那样早上出门上班晚上回家。但姨妈对他没感情了,两个人像陌生人一样。等我表弟大了,两个人终于离婚了。现在姨妈孤身一人,年纪大了不想再找伴。表弟和她和前姨夫的关系都不好,三天两头吵架,我们劝也劝不好。关键是表弟的性格有点古怪,很闷,明明挺高长得也还行就是没有女朋友,都三十出头的人了。有时问他,他说为什么要谈对象结婚?一个人很好。要我说当初姨妈还不如早点离婚,表弟也不至于现在这样。
隐私原因暂不显示
凑合不好,真的!能挽救就挽救,不能挽救别凑合。
隐私原因暂不显示
为了孩子是应该适当牺牲,但如果说忍受一切我觉得不好。
隐私原因暂不显示
如果是一个很不和睦的家庭,对孩子伤害同样不小,甚至更大。
隐私原因暂不显示
隐私原因暂不显示
我觉得也是生活环境对孩子也很重要。
隐私原因暂不显示
那你要考虑清楚了。为了孩子的婚姻孩子并不一定过的幸福。
隐私原因暂不显示
哎呀,反正每个人的想法都是不一样的啦!
隐私原因暂不显示
是的啊亲爱的小猪,么么哒。??
隐私原因暂不显示
但是确实舍不得孩子,而且两个孩子。
隐私原因暂不显示
对的,家庭不幸福对孩子有影响啊!第一胎孩子对于第二胎孩子的抵触,可能会来自于哪些方面?
&blockquote&44岁的肖女士和丈夫努力一年之后,终于如愿怀上二胎,但是13岁的女儿雯雯(化名)百般不愿意,相继以“逃学”、“离家出走”、“跳楼”相威胁。在女儿尝试用刀片割手腕后,怀孕13周零5天的肖女士不得不含泪到医院终止了妊娠。&br&&p&肖女士家住徐州新村,是一名家庭主妇。由于丈夫王先生开公司,家里经济情况较好,国家“单独二胎”政策放开后,自己也是独生女的肖女士与丈夫备孕一年,终于成功怀孕。然而,面对家里将新增一个成员的事实,13岁的女儿雯雯却非常生气。&/p&&p&“她是我们家的小公主,被宠坏了,从小就非常任性,说一不二。自从得知我怀孕,就常说如果生弟弟妹妹,她就跳楼。”肖女士说,“一开始,我们以为她就说说而已,但是随着我怀孕时间越来越久,她脾气越来越大,经常在家里乱扔东西。”&/p&&p&除了扔东西发泄不满,就读于武汉市某重点初中初三的雯雯还威胁父母,要逃学、要拒绝参加中考、要离家出走。最近一个月,雯雯常常吵着要自杀,经常折腾到半夜也不肯睡。1周前,肖女士清理雯雯房间时发现刀片,她观察雯雯手臂,有几条清晰的刀痕。意识到情况严重后,夫妻俩与雯雯谈心,但女儿态度强硬,一直坚持,只要生二胎,她就自杀。&/p&&p&经过反复考虑,3天前,肖女士在丈夫的陪同下,来到市汉口医院妇产科做了终止妊娠的手术。&/p&&p&“父母想生二胎,孩子有排他情绪都是正常反应。”市汉口医院心理康复科主任胡红涛说,现在的独生子女从小被‘4+2’包围,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所以,父母首先要和孩子沟通,告诉他(她)为什么要再生一个孩子,并让孩子明白,即使有了弟弟妹妹,对他(她)的爱不会减少。&/p&&p&胡红涛认为,对像雯雯这些反应太过激烈的孩子,家长应该反思下平时的教育是不是存在问题,或是太溺爱了,如果结果如此,家长要及时纠正自己的行为。&/p&&p&&a href=&///?target=http%3A///15/0118/11/AG84DD.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13岁女孩自杀逼父母放弃二胎 怀孕妈妈含泪打胎&i class=&icon-external&&&/i&&/a&&/p&&/blockquote&当然这只是一个新闻,我想问的是,为什么部分家庭的第一个孩子会对弟弟妹妹有所抵触(而且这个案例这么极端)?家长应该如何做才能消除?&br&相关问题:&br&&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父母及其精力,感情,财产是独生子女的附属品么?是否是独生子女的势力范围,不容第二胎或其他人享用? - 法律&/a&&br&&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生二胎是不是和找小三一样的行为? - 知乎用户的回答&/a&&br&&br&&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在你的家中,做老大(第一胎)是怎样的一种体验? - 人际交往&/a&
44岁的肖女士和丈夫努力一年之后,终于如愿怀上二胎,但是13岁的女儿雯雯(化名)百般不愿意,相继以“逃学”、“离家出走”、“跳楼”相威胁。在女儿尝试用刀片割手腕后,怀孕13周零5天的肖女士不得不含泪到医院终止了妊娠。肖女士家住徐州新村,是一名家庭主妇。由于丈夫王先生开公司,家里经济情况较好,国家“单独二胎”政策放开后,自己也是独生女的肖女士与丈夫备孕一年,终于成功怀孕。然而,面对家里将新增一个成员的事实,13岁的女儿雯雯却非常生气。“她是我们家的小公主,被宠坏了,从小就非常任性,说一不二。自从得知我怀孕,就常说如果生弟弟妹妹,她就跳楼。”肖女士说,“一开始,我们以为她就说说而已,但是随着我怀孕时间越来越久,她脾气越来越大,经常在家里乱扔东西。”除了扔东西发泄不满,就读于武汉市某重点初中初三的雯雯还威胁父母,要逃学、要拒绝参加中考、要离家出走。最近一个月,雯雯常常吵着要自杀,经常折腾到半夜也不肯睡。1周前,肖女士清理雯雯房间时发现刀片,她观察雯雯手臂,有几条清晰的刀痕。意识到情况严重后,夫妻俩与雯雯谈心,但女儿态度强硬,一直坚持,只要生二胎,她就自杀。经过反复考虑,3天前,肖女士在丈夫的陪同下,来到市汉口医院妇产科做了终止妊娠的手术。“父母想生二胎,孩子有排他情绪都是正常反应。”市汉口医院心理康复科主任胡红涛说,现在的独生子女从小被‘4+2’包围,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所以,父母首先要和孩子沟通,告诉他(她)为什么要再生一个孩子,并让孩子明白,即使有了弟弟妹妹,对他(她)的爱不会减少。胡红涛认为,对像雯雯这些反应太过激烈的孩子,家长应该反思下平时的教育是不是存在问题,或是太溺爱了,如果结果如此,家长要及时纠正自己的行为。当然这只是一个新闻,我想问的是,为什么部分家庭的第一个孩子会对弟弟妹妹有所抵触(而且这个案例这么极端)?家长应该如何做才能消除?…
按时间排序
2376 个回答
当做树洞好了。97年,我11岁。我妈怀我弟弟被计划生育,所以躲躲藏藏,所以没人管我了大概10个月。我很无助。当妈妈生下他的时候,每个人都很开心。我去医院看他,不知为什么,我那天哭了。我爸妈说其实当时看见了,不过因为我偷偷哭,他们觉得我是不想被安慰的。弟弟偷偷被在亲戚家养着。每次看他,也觉得很可怜。弟弟五岁得以回家,我去上寄宿高中。基本一个月才回家。可每次回家,弟弟都说你为什么要来我家,你回来就抢我的东西,爸妈只管你。你为什么要回来。我每次听都很生气,就打他。我心里想,明明是你抢走了我爸妈。我本来有百分之百的爱,现在只有五十了。我和弟弟发生争执的时候,我爸妈总告诉我,你大,要让着你弟弟。他也常常这么说,我小你要让着我。我就会很愤怒,凭什么我大我就理亏吗?后来我爸妈就对弟弟说,让着你姐姐吧。我很困惑,为什么不是,听你姐姐的话?后来我弟弟告诉我,他小时候是不知道我是他姐姐的,只是奇怪我为什么总来他家。现在我弟弟长大了,有时很孩子气,有时又把我当做比他还小的女孩来哄。他们虽然是重男轻女的爸妈,可是基本上已经很努力让我和其他独生女一样。为什么写到这里会哭呢?我应该记住父母的养育,不去计较爱谁更多一点,可是还是忍不住比较一番。我常常想起来,弟弟五岁的时候,有一次问我妈,假如有一天她和我爸死了,他要怎么办?问完了就自己趴在床上哭。我妈一时不知道怎么回答他。后来,他抬起头,尽管脸上全是湿的却笑嘻嘻的说,我知道啦,我还有我姐姐呢。弟弟,我很爱你哒~
因为在天涯上又看到关于二胎的问题了,遂决定回答一下。一家之言,勿喷勿骂。作为一个独生子女且是这一辈的老大,有些问题真的是通用的,表兄弟姐妹在某些问题上也是一样的。不要问为什么没有堂兄弟姐妹,我唯一一个堂弟才半岁,至今还没见过。举例的两个表妹,都分别在在同一个屋檐下生活过好几年的。家长们对待我们的态度可以说是二胎问题的一正一反两个典范。先说表妹A,就小我一岁,一起被外公外婆带大,在同一个幼儿园上学。首先,要感谢下我的外公外婆、我妈以及我的两个姨妈,至少他们做到了两个孩子一碗水端平。A的性格比较好强,小时候为了第一会争得你死我活。据在家庭聚餐时的透露,我小时候没少挨她的打,有次大年初一被她挖破脸=L=有记忆以来,我们基本上吃的穿的都是一样的,吃饭的碗一样、穿的衣服一样,包括就外公外婆给的压岁钱而言都是一样的。影响比较深的是,有一次买衣服了,因为同款只有不同的两个颜色。我妈、我姨妈、我小姨轮番对我进行“洗脑”:一定要告诉A黄色的衣服好看,我是没有黄色的衣服才换成红色。毕竟她们也害怕A认为是她们偏爱于我才会买不同颜色的衣服。小孩子的心思是很敏感的,他们可以从穿衣吃饭这种“小事”中感受来自大人的偏爱。更何况这是十几年前的事,现在媒体、科技更加发达,小孩子可以从各个方面接受关于“二胎”各式各样的信息,自然不良信息也会被照单吸收。所以,二胎有个很大的问题是父母会不会平等对待。但我觉得吧,现在中国许多父母不是为了组建家庭而生二胎,而是为了繁殖而繁殖。他们都以多生孩子为自己不可侵犯的权利,并声称能平等的对待两个孩子,从而忽略了与第一个孩子及时沟通。事后在以“你是哥哥/姐姐,让着弟弟/妹妹”来协调孩子之间的矛盾。再说说表妹B,小我三岁,和我跟着爷爷奶奶生活了五六年。我跟B的关系就没有跟A的关系好。一方面年纪不一样,另一方面是我奶奶有时候做的太过分了。是的,我奶奶偏心一直偏到现在,加上她就是那种说话没有眼里劲儿的人,你们懂的。举个栗子,B早上上学时从楼梯摔了下来,我奶奶立即把她揽在怀里,紧张兮兮的看她有没有受伤,东摸摸西摸摸,就差喊心肝宝贝了。有人可能说这没什么,奶奶都会这样对待小辈的。呵呵,我从楼梯上摔下来的时候,我奶奶就是“哦,没有受伤就好”。再加之我奶奶曾经因为B上学的问题,骂我骂的我妈都哭了,事后反来安慰我妈说“我只是心急了点,不要在意”。再来就是中考后,我奶奶害怕要她出钱让我读最好的省重点高中,直接跟我爸说叫我去读“3+2”的技校,当时把我爹气的半死。结果,B中考的时候,她早就把钱准备好了。顺道一提我爷爷认为我在B准备会考时说话声音太大影响了人家复习,我能说我复习的时候他老人家看的什么我关着门都听到一清二楚吗。再后来………再后来……不能再说下去了,说下去我的黑暗面就要爆发了。得亏B是女孩,要是她是“表弟”的话,我爷爷奶奶的心不知道会不会偏出银河系。面对孙辈,老一辈都不会把一碗水端平:在他们普遍影响中,他们认为孩子都是自己生的,生出来就行,孩子什么都听父母的才是对的。当然这种教育观念也会间接传递给下一代。说到我爹和我姑了,正好把他们的童年拎出当个反面例子。我要严重说一下我的爷爷奶奶,他们就是那种典型生而不养的父母。作为那个年代出来的大学生,进了部队当了工程兵,一直在自己的工作岗位尽忠职守。生了我爹就丢回我爷爷的老家,生了我姑就我奶奶的老家。据我爹心酸透露,他是六岁了才跟自己的妈和自己的妹妹见面。而后成长过程中,也是我爷爷奶奶的父母照顾我爹和我姑的时间比较多。扯远了,回归正题说说老大和老二打架的问题。我跟B没少打架,因为那时候已经很敏感的觉得爷爷奶奶偏心于B,争宠心里很严重,常常为了一点小事打架,比如我们可以为了吃饭的时候谁坐在哪个位置而打一架。接着他们就用老一套的“你是姐姐,让着妹妹才对”来教育我。其实打架问题、争宠问题可以归根于家长的偏心。小孩子的嫉妒心很可怕,就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嫉妒心很可怕而可怕。但不懂得化解嫉妒、一味指责的家长更是蠢得可怕。当然一些说“爸爸妈妈有了弟弟妹妹,就不会要你了”的傻逼亲戚更是可怕。最后说说二胎问题的扩大化,总而言之一句话:傻逼媒体、傻逼亲戚。关于以后生孩子会不会生二胎,根据我外公(老二,爹不疼妈不爱,没分着房子还给被自己弟弟遗弃的老妈养老送终)、我外婆(两个兄弟因为房子和自己的妈养老问题反目)、我爹(自己父母生而不养)、我妈(她们三姊妹都是她们奶奶重男轻女的受害者)的经验,要么第一胎就是双胞胎,要么不会考虑二胎。我非圣贤,我很清楚的明白,两个孩子我无做到公平对待,让他们知道对他们的爱被分享是一件很残酷的事。最后给大家说个段子:过年时,长辈问:什么时候生二胎?故作惊恐的答:“什么!你要生二胎!”
我今年18,我姐24,我妈49。前两年我妈有一段时间频繁的跟我说想再要一个,多是“倩倩啊,妈妈再给你抱个弟弟吧”之类的话,我的回复是“你要是有了,我就在你各种吃的喝的东西里下药弄死他”、“十个月这么长我就不信搞不死”、“小孩子还在肚子里的时候并没有法律权利搞死也不犯法”、“反正我不会让他活着来到这个世界”这之类的话。后来她再也没有提这件事。擦,一奔五的小老太太生小孩,能是生小孩吗,这特么是在玩命啊!!我是那个二胎,但对这种东西,应该不是第几胎,而是下一胎。而这,是我对 “下一胎”的排斥所在。以上。
10岁的时候,有了妹妹。想说完全没有排斥感,很期待。可能跟生活环境有关,有4个表姐2个表妹。从小在妹妹和姐姐的角色之间转换自如。妹妹在我10岁那年到来,说起来很好笑,当时第一反应竟是跟老爹说我不是独生子女中考高考都不能加分了。妹妹长的不像我,所有人都这么说,没有家族代表性的大鼻子,还是单眼皮。她只是完美遗传了妈妈的白皮肤,小时候像个洋娃娃,长大之后却像个假小子。有个妹妹真的是很幸福的事情,她让你相信纯真性本善这些美好字眼的存在。我现在完全理解15岁时为了吃的玩的跟妹妹发生争执之后父母无理由的偏袒,是的我大10岁,可是青春期的偏执的我也需要关注呵护。有很多次这种温柔来自妹妹,每次心塞躲起来偷偷哭,她都会过来哄,拿出自己的珍藏。上大学后室友不相信我有妹妹,她们不知道我被这样一个妹妹温柔对待。现在依然不是圆滑的人,有些任性,有些固执。妹妹很聪明,在市里最好的初中,从班里30多名进步到第一名,她玩游戏很厉害,玩双人游戏我只是辅助,她喜欢运动,小学时立志考体院被我们大家鄙视,她很搞怪,拍照时几乎没有正常的表情,她是我的宝贝。今年第一年工作,回家的箱子里只带了一身衣服,其他大都是给她的礼物。明天晚上的火车,迫不及待想要见到她了。
本性,可能由于人自身的私心和不安全感吧。小的时候,可能我危机感比较弱,一直想要个弟弟妹妹,觉得有个至亲的玩伴挺好的,后来长大了觉得独生子女有的时候真的很无助,父母还是多些依靠才比较安心,所以总归来说一直都是半点都不抵触的。另外,过去的孩子兄弟姐妹也有和睦的也有弄的很僵的,二胎三胎的也是普遍现象,而如今,许多独生子女可能习惯了这种生活模式,所以才会形成这个问题。总之,与骨肉至亲的矛盾和争夺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只不过不同环境背景下的表现形式不同罢了。
这么多的回答。。目测是黑压压的一群90后吧。我也是,而且在初中的时候很严肃地面对过这个问题。后来因为我爸坚决不同意而放弃了这个决定。其实我到现在还在考虑最后决定的正确性。估计都看过这个故事:你每天都给张三一块钱,突然有一天,你不给张三钱了,转而给李四一块钱甚至要求张三也给李四钱。这个时候,张三必然恼火,嫉恨李四,顺便怨恨你。故事擅自改动了一点,见谅。分析一下张三恼火的原因:首当其冲的是利益损失。在张三的潜意识里,你明天的一块钱,虽然还没给,但是已经是他的了,更别提你昨天给他的一块钱,前天给他的一块钱...这里我们假设一块钱对于张三的生活改善非常非常大。注意这里就出现了上面答主
提出的“都是你们90后,自私,那以前家里都好几个孩子的时候,怎么没事”。我们可以比较一下父母的童年和我们的童年。我大胆地假设我们的父辈70后,他们得到的,可能是5毛,甚至3毛。按理说在巨大的生存压力下,我们的父母的父母一定是不如我们的父母通情达理,疼爱孩子的。这样,70后的张三,本来就没从你那里得到多少好处,所以不会有太多怨言。再者,70后应该会有不少的兄弟姐妹,老大或者老幺在概率上来说是比较少的,更多的是中间“不大不小党”这些人尝过了李四的甜头,转而要去做张三,心里大概也是明白“出来混总是要还的”道理而不愿多言吧。受到改革开放?西方文化?电视剧?(抱歉不太清楚)的影响,90后很早就把自己当成大人,或者一个具有各项人权的成年人来看了(这里突然想起来是初中的政治课教的)。我们对权利的敏感,不亚于利益。这也使得我们在各种事情的处理上,更加拒绝逆来顺受,拒绝家长集权。家长们的不理解和行为上的失误(比如新闻中的父母),简称代沟,需要有技巧的沟通和引导,成年人尚不能化解,强求一个小孩子是不科学的。再者是情感上的问题——妒忌。人是社会性动物,猴子和猩猩都需要同伴或者叫做盟友,独生子女在很大程度上缺乏社交,缺少盟友,父母无疑是自己最重要最强大的盟友。张三有被需要的需求,而这一切被李四夺走之后,张三会感到情感受伤,内心空虚没有寄托。这一切在社交或者恋爱上都是可以解决的,朋友绝交可以找新的,分手也可以有新恋情,但是父母不能另找啊。(抱歉脑洞大:我觉得这一点跟女人害怕高龄离婚是差不多的)综合来看这也是一种损失。以上是亲子关系的一个建模,但是,模型在人际社会面前是无力的。现实中的人际情感不可能这么简单,而且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各种因素缺一不可,但是以上总结的“弊端”,大概可以反映大多数孩子的心理。理性人。很多人认为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趋于理性,但是这里的“理性”很有可能是被用错了,应该被替换为“通情达理”。事实上人还没有出生就是理性的了,小孩子还不能get到法律和道德对他形成的约束作用,所以暴力事件who cares,各种令大人吃惊的恶性事件层出不穷,理性人嘛,总是追求自己所了解得世界的最大效益。大人们也不要自我感觉太好,你们也只是在更大的世界,约束更多的世界里的一个理性人。有点跑题,回来。怎样让理性人选择看起来不那么理性的option呢?那你只能让那个option变得更加Tempting.前面的答主提到要让孩子相信,有了弟弟妹妹,自己的生活会变得更好而不是更差。也许会有情商高且精力旺盛的父母可以做到,但是我觉得这是小概率事件。大概率是什么?你通过这样的引导,让孩子半信半疑地地跳进这个坑,然后在坑里觉得被骗了。那么这个问题是无解的吗?不可能,只是有些解实现起来太累,太久。------------------------------------------我是思维跳跃线-----------------------------------------13年亲戚家生了一个小表弟,我表妹和他(亲姐弟)相差17岁,出生当年我妹升高三。没注意过我妹的表现,但是这次回家我去她家玩,感受到的就是爱,发自内心的保护和喜欢。当然2岁的小表弟也不是熊孩子啦,非常讨人喜欢的,也很逗。---------------------------------------------跳跃结束-----------------------------------------------前面有知友说到,相差十几岁的孩子怎么可能玩得起来,当然不可能,但是他们会爱对方。在世界上能多一个你可以无条件信任,依靠,爱的人,是多么幸福的事情。爱,是所有以后的前提。又如前面知友说过的,年纪小的孩子不可能对还未到来陌生孩子产生好感甚至爱意。这就是可操作的部分了,教育,宣传(电视剧,公益广告),其他家庭的成功案例都是解。既然这已经成为这么多人关注的社会问题,对这个问题进行正确的引导也不算是小题大做了。(我是说假如有天不再提倡计划生育的话)END
我有一个哥哥大我一岁多,哦十八个月,他正月我九月。 我六岁记事,就是他去上学那天,其它灵星片段不知年月。 我七岁时妈妈外出打工两年(母爱剥夺一),十一岁时妹妹出生(母爱剥夺二),因为违反计划生育政策(1998年)一直在外面躲着(母爱剥夺三)。我性格内向,自闭,从小是哥哥的影子,他们二年级留级了所以跟我同级,任何事都是他去办,我从没有过任何要求。说这些的原因是我二十八了,单身,从未跟异性有过任何实质交流接触,工科。自闭,抑郁,我不知道能活到那天。买了寿险。
我是老大,家里两个妹妹,最小的是弟弟。弟弟出生那天是早晨,本来要去上学的,结果他出生,那天没去学校,记得那天,也记得我爸高兴的在门口放了鞭炮,因为印象中他没那么开心过。重男轻女这个真不好多说,反正弟弟的出生我们全家都是喜大奔庆。听说我二妹出生的时候就给了别人的,给个半个月,我爸妈舍不得,最后还是抱了回来。我是老大,但我在家受到的优待从不曾因为弟弟的出生而减少,我从小成绩就好,长得漂亮又比较懂事,当然我的两个妹妹也不差,但大妹初中毕业就出去打工,二妹上了中专就开始工作,我记得我奶奶说的,我爸把我大妹送上去广州的火车站,回来就哭了,我考上大学的时候我爸给广州的大妹打电话说:“我从来没管过她,她能考上,我很高兴。”我知道我爸的意思是在解释,大妹和二妹小小年纪就工作了,而我一直在上学。我爸妈没管过我们,这是真的,家里的家务事,洗衣服、做饭、洗碗、做清洁,全都是我们姐妹三人分配着做,田地里的,我们能帮上忙的也全都在做,很自觉,知道家里经济条件不好,所以都会很乖,不会做让爸妈操心的事。现在几姊妹都长大了,花钱都没怎么分过,二妹工资低,她每个月的工资我都让她存着,花我的工资,弟弟也上大学了,每年学费都是我们三姐妹给的,2014年底的时候,我还动过给家里买房的心思,主要是想着爸妈承担不起在主城区买房,我先付了首付帮着还贷,等弟弟工作之后他在自己还,这个想法遭到了姑妈的强烈反对,她说我是女孩没必要为家里这样,啪啦啪啦一堆,其实我的目的只是想减轻爸妈的负担。家里四姊妹小时候真的很艰难,这会大了,周边的亲朋好友又开始说我爸妈以后会享福之类,其实也没有好多少,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没有可指望的,只能更勤奋更辛苦,更心酸。现在我看到那些说小baby可爱的也会敬而远之,可能只是因为是别人家的小孩,至于自己,虽然小时候因为孩子多过得很苦,还是觉得孩子多也是件幸福的事。
为了这个问题,我特意把我的邮箱激活了……知乎的处女答……如果当时我有话语权,我的选择是不要妹妹……我家的情况比较复杂,爸爸有弟弟妹妹,叔叔家有弟弟,我的亲生母亲在我不到周岁就离开了,在我四岁多的时候现在的妈妈过门……然后我什么都不懂的情况下就看见妈妈的肚子大起来了,邻居就说以后你爸不要你了什么的……当时那么小的我知道不可改变一定有个弟弟或者妹妹的现实,我就祈祷,生个妹妹吧,天随我愿,真的是妹妹……后来就是我妈各种下地干活,我不到六岁就要各种带妹妹,做家务,经常把饭烧糊了一顿打,妹妹拉屎了没发现一顿打,不带妹妹出去玩一顿打……我各种不喜欢妹妹,不喜欢妈妈,一度希望妹妹夭折,父母离婚,我自己住个小房子老死不相往来什么的……小小年纪就和妈妈这么多矛盾,实在是过不下去,我就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了,也是妈妈也和爸爸一起外出打工了……然后就是喜忧参半,我叔叔家的弟弟也是爷爷奶奶带啊……然后,我以为我可以轻松一点的时候我就更累了……根本就不喜欢弟弟妹妹们……现在20多岁,我平时也和妹妹不联系,甚至我和叔叔婶婶关系很好,很亲近,但是叔叔家的弟弟的电话我都没有存,存了也不会联系……还有,我们那里政府鼓励嫁一个出去,留一个在身边类似的政策,因为从小和父母妹妹的各种关系,我希望我妹妹留,我妹妹希望我留……当然这是和妹妹的讨论,还没有和父母讨论……以上的是现象,而问题根源还是在于经济条件,父母态度,和我的权利与责任……好吧,这些吃完午饭来分析糟了,分析不下去啊
我大我弟弟十岁,他的到来我不排斥没什么太多的想法。
他出生后的一段时间,我已经想不起来在那时候有什么委屈的了,只知道生活变得拮据。不过我爸妈对我特好,对我弟和我都很公平,有吃就平分,买东西就两份,不过有些时候还是会让我让着一下他,毕竟小孩嘛。
不过还是有纠结的地方,比如读书,是要继续呢还是放弃然后去赚钱养家。不过我爸妈和我说,你能读,肯读,就不会那么快让你出来工作的。爸爸在外努力赚钱就是为了我和弟弟。我真的非常感激。
我妈和我奶奶的关系不好,说我出生的时候,说我是女生就待我不好,等我弟弟出生了态度一下子就转变了,有时候也会不甘心,但是这念头一下就没了,奶奶那年代很多人还是偏男的,能怪谁呢,现在不是挺好的,没必要往事再提。
而且弟弟爸妈爷爷奶奶叔叔姑姑也越来越疼我了,都快让人忘记那些困惑了。
所以真的无论有没有弟弟妹妹,家人对你的态度和影响真的很重要。
感谢给我所有爱的这个家庭。
我家是两个孩子,我还有一个弟弟。
我觉得像新闻中这么极端的长子,一般是因为年纪已经偏大,懂得分享会降低自己的生活质量,父母没有正确教导,以至于性格偏自私。
我弟弟出声的时候我也已经八岁了,我妈怀我弟弟的时候,我被送去了小姨家,在小姨家住了七个月多,回来后有了弟弟,就是说,我根本都不知道我妈什么时候怀孕的,如果我知道,我也会抵触,但也就反感一些,并不会做出什么威胁性的行为。我爸妈属于二婚,我是我妈带过来的,那时候虽然小,但是算是早熟的孩子,爸妈结婚前我跟着姥姥住,那时候舅舅家的表妹刚三四岁,姥姥要看着表妹和我,就经常跟我说你是姐姐你要让着妹妹,甚至有时候会说这种活不能让你妹妹做什么的,因为妹妹是他家的小公主,生活条件好,那个时候,我能明显的感觉到姥姥对我和对妹妹的态度差别不仅仅是年龄,还有农村人对城市小公主的格外关照。不过当妹妹不在的时候,我还是挺受姥姥疼的。因为这些经历,我不喜欢弟弟妹妹。
自从弟弟出生后,我觉得他很可爱,所以我还是很喜欢他的,尤其是在他不会走路不会说话的那段日子里,那时候我刚上小学,爸妈要工作,所以,每天我去上学的时候就用小车子把弟弟推到奶奶家,然后去上学,放学回来把弟弟接回家,然后一边逗他一边做好饭等爸爸妈妈回家,爸妈回家之前我已经喂弟弟吃饱了饭,然后我写作业的时候,还要一边写一边哄着他。
我每天除了上学就是看孩子,爸妈实在忙,甚至弟弟学走路都是我教的,那个时候,有什么好吃的,只要他能吃,不用别人说我也知道先让着他吃,看他吃的开心我也挺高兴的,这大概也是弟弟长这么大以来,相对我爸妈更听我话一些的原因吧,因为他小时候,都是我在照顾他。
大概在他四岁的时候,我家搬家,当时他在搬家车上睡着了,大家都在忙,没人记得他还在车上睡,等到东西卸完车要离开的时候,只有我记得他还在车上睡觉,我跟我妈说,我妈急匆匆追上车把他抱回来,这样看来,那时候我跟弟弟的感情好像真的挺好的,虽然一开始也讨厌他的到来,但是既然来了,我还是舒心的接受了事实。好在爸爸不重男轻女,也并没有因为他是亲生的而我非亲生就对他好,说起来,爸爸好像还是蛮偏向我的,弟弟懂事之后,爸爸就常说,男子汉大丈夫,要让着女孩子,所以在弟弟变得叛逆之前,我一直挺喜欢他的,尤其是小时候,很可爱。
但是随着年纪增长,弟弟也变得有些叛逆,七八岁左右开始有了自己的思想,我并不是想要控制他思想,让他一直听我的话,只是希望他自己能够学着做些正确的决定和选择,但他变得比较坏,所以从那时候开始,我没以前那么喜欢他了,一直到现在,其实我们姐弟俩感情不算好,我在外地上大学,半年回家一次,期间我们俩都不会讲一次电话,说起来挺冷漠的,但是他无所谓,有时候想想很心酸,当年那么疼他,可是也没办法,他总要过自己的生活。
不管怎么说,好像表妹让我受到的委屈更大,因为我比她大三岁,但是我被姥姥当做男孩子养,她是小公主,我要帮姥姥做事,还要让着她,她却什么都不用做。弟弟小时候,我并没有受什么委屈。
所以,我现在很喜欢婴儿,但我不喜欢儿童,这不会影响我将来想不想要孩子,孩子是会要的,是我生命的延续,但是曾经经历的这些也不会忘记,从个人经历来说,长子对次子的感情多受父母影响,父母从小给孩子灌输平等公正分享的精神,敌意就没有那么大,并且,最好两个孩子之间的年龄差要么不大,要么挺大,这样孩子接受弟弟妹妹也更容易一些。
仅仅是个人感悟,不喜勿喷。
我虽是独生,但自认有些发言权。二胎乃至n胎,对家庭成员和其本身的影响都比较大,而且影响的好坏和程度基本取决于父母的态度做法。特别是夹心饼干家庭!很痛苦的,我妈妈就是,她有哥哥和弟弟,她的童年生活对她的影响真的很大,是我都能感觉到深刻,虽然她从来不对我说。
我外婆曾是个小学教师,但我觉得她年轻时必然也有重男轻女的思想:(我的两个舅舅)老大,男孩儿,重点培养;老幺,而且又是男孩儿,似乎理应娇惯。夹在中间的她又是在那个年代,必定受了许多委屈(从一部分亲戚口中得知过一点),以至于她拥有特别倔强的个性和高度的自尊心,有苦有困难委屈从来不对家人说。
在她十几岁毅然独自出去过活直到我十岁那年,期间发生过太多事,这些事在练就了我妈妈女强人般的外显性格的同时,也一层层加重她和我外婆之间复杂的矛盾。
十岁那年我从外婆那回到妈妈身边,在此之前我和外婆在一起,是“留守儿童”(这个称呼我一点也不喜欢!),原因也比较复杂。无语的是,她和我外婆一辈的关系也顺带影响了我!然后我又成了夹心饼干——她们都对我好,可她们之间的矛盾、对对方的不满,却压在我的身上。
我依然常去外婆那边,但我妈妈却基本不去。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那时她们各自最爱对我说的话。
我外婆会说:“你就像你那个妈一样,性格犟到一头出!”
而我妈会说:“你看你又跟着‘那边’学了这么些坏习惯!叫你少听她说话!”
每次听到这些话我都一肚子愤怒和委屈,却反驳不出任何话,我知道她们都爱我,她们也爱对方,只是她们习惯了这样吧。
不过现在她们关系缓和了许多,大概是因为外婆老了变得慈祥,妈妈想通一些事了。我想这中间一定也有我努力的结果。
写到这里我脑子完全浆糊状了,家庭中的事都是复杂的,三言两语根本说不清。
我想表达的就是,父母既然决定要二胎乃至更多的孩子,就必然要做到,能使他们每一个都感受到父母的尊重、爱和平等的对待,没有人理所应当的就要迁就谁,也没有人天生就应该承受隐忍。人们在婚后,会无意识的延续原生家庭的经营模式,而孩童时期,家庭对他们的影响和学校一样重要,或者更甚!而且会影响到他们的下一代啊啊啊,比如我。
我认为生n+1胎需要考虑到的对家庭和睦及孩子成长的影响因素:1.父母及家庭其他成员对孩子们养育、教育态度及方式2.前面孩子的性格3.家庭结构(单亲、重组)4.经济条件再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请你的亲戚邻居朋友们,管好他们的嘴!
要生的话,最好两个孩子年龄差距尽量小。其实年轻父母在生第一胎的时候是对孩子最用心的,之后如果生第二胎物质条件会好一点,但照顾孩子方面可能就不如第一胎那么花心思了,毕竟第一胎生下来家里只有一个孩子,父母全心全意照顾,第二胎不管怎么说父母还是要匀出精力照顾另一个孩子。主要看父母怎么教育了。我是姐姐,下面的妹妹比我小13岁,但是生她的时候父母都忙,也没有年轻时候的精力了。我高中住校,也没有被要求花时间照顾妹妹,基本上妹妹小时候都是阿姨带的。。。挺可怜的。不过我妈之后工作时间比较灵活了,就把更多时间花在照顾妹妹上了,我觉得也是应该的。妹妹胆子有点小,很听话,不叛逆。小小年纪音乐体育什么都学,长大应该很有前途。其实大的现在照顾小的,对小的好,等你老了,小孩子心里清楚谁对她好,以后会知恩图报的。年龄差的多的话其实也是半个家长了,也要适当学着怎么教育小孩子,不要一味宠着惯着,把她当大人一样尊重她的想法什么的,也很重要。小孩子都是教出来的,现在怎么教,以后她就变成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事,用什么态度对待你。
人都怕比较,特别是本来认为一直该是自己的东西。
第一胎对第二胎的抵触甚至是敌意是非常正常的,因为这是本能,自然界中也存在先出生的幼崽竞争甚至故意杀死后出生幼崽的现象。生得多了资源就不够,存活率就低;生得少了资源就充足,存活率就高。就个体而言,每个个体幼崽都不希望自己是被淘汰的那个。
琪琪我觉得一胎抵触二胎还是很好理解的,就好像有一个皇帝,本来呼风唤雨习惯了,突然来了和陌生人说要垂帘听政,而且权利好像更大!而且大臣们还认为这是对的,这让这个皇帝怎么能忍受!
我姐姐比我大三岁,是世界上最好的姐姐。从小到大,父母忙于生计,常常让她带着我。从三岁起,我就是她的小尾巴。桌上若有两个苹果,她永远是主动把大的苹果拿给我,自己留下小的。熟人即使只给她一颗糖,她也要收起来,放学带回家给她的妹妹。小孩子之间总有争执,妈妈基本都是批评我。小时候不理解,总觉得妈妈偏心。现在想来,妈妈做的是对的,若总是否认我姐姐,她有多么伤心和失落。今年我姐姐31岁,我28岁。姐姐是我的福分,若有下辈子,我希望反过来做她的姐姐,好好疼爱她,给她我的一切。
作为双重二胎享受着独生待遇。怎么说呢,姐姐是同父异母(离异),哥哥是同母异父(父亡)。没有生活在一起的。本人生来比较弱小,然后小时候很容易欺负,大概从学前班开始进入自我封闭状态(但是没到自闭症的程度)……接着小学这段时间开始憧憬有一个在一起的哥哥多好,并且对男生有更多的好感。初中开始设想找个男朋友就好了,得天天陪着我。高中也还是这样想:哥哥要是找了BF或者GF,就不管我了,我肯定得找个BF。但是学业繁重,反正中学时代一直都没找到男朋友。也就几个论坛或者Q群认的哥哥。大一到了大城市,认了好多哥哥而且失身了。大二觉得这恋爱比想象的难,沉迷到网络游戏中。大三开始有了第一任,结果...大概两三个月吧,被甩了。继续沉沦在网络游戏中……大四下学期,有了第二任,大概半年,然后又分了。大四到研一上学期,和一两个人产生了的感情上的纠结,一个是刚“在一起”不久就撕破脸,这个简直不能算一任,另一个一直处于暧昧状态,原因是比我小了四岁我实在担心。此外,见了一个七年前在网上认识的人,他打算考研回本省了。研一上学期末尾,和这个七年前认的哥哥就...那个了,照他说的意思是成为异地的一对(距离仅160km)嗯?然后现在研二了,也就是持续了一年多,虽然见得少也不完全靠谱。总之就是每天都会在意我几分钟。写完发现,我跑题了。
来自哪个方面?就是惯的。过去五口之家都很正常的年代,没听说哪家孩子不让爹妈生啊?
小逼崽子怕家产被均分…对门12岁女孩给她妈说别给我生弟弟,到时候家里的楼房我只能分一层了,她妈说,狗屁,家里有了男孩你一间都分不到…ps,北方小县城约定俗成的继承规矩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表弟嚣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