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哪里可以买到中药红花和桃仁红花粥啊?

中草药红花和桃仁,苏木的作用_百度知道
中草药红花和桃仁,苏木的作用
提问者采纳
提问者评价
谢谢你,我已经试过了。
其他类似问题
桃仁的相关知识
按默认排序
其他1条回答
红花 Flos Carthami(英)Safflower别名 草红、刺红花、杜红花、金红花。来源 为菊科植物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的管状花。植物形态 一年生草本,高约1m。茎直立,上部多分枝。叶长椭圆形,先端尖,无柄,基部抱茎,边缘羽状齿裂,齿端有尖刺,两面无毛;上部叶较小,成苞片状围绕状状花序。头状花序顶生,排成伞房状;总苞片数层,外层绿色,卵状披针形,边缘具尖刺,内层卵状椭圆形,白色,膜质;全为管状花,初开时黄色,后转橙红色;瘦果椭圆形,长约5爉m,无冠毛,或鳞片状。1年生草本,花期5~7月,果期7~9月,高30~90厘米,叶互生,卵形或披针形,质地坚硬,两面光滑无毛,边缘有刺齿,头状花序,全部为两性的管状花,花冠桔红色,含红花素(carthamine),可作纺织用的红色染料。花又可作通经药,有破血、活血、消肿止痛的作用,主治妇女月经不调。它不仅有药用价值,而且种子可以榨油,是一种重要的油料作物,瘦果含油量34~55%。油中含谷维素0.5%,每千克油中含80毫克,并有丰富的磷脂。红花油含有很高的不饱和脂肪酸,其亚油酸的含量高达70-80%,对人体心血管系统具有较好的保健作用,同时,红花油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E(146mg/100ml)这些都是油脂类无法比拟的。红花油不仅可直接被人们食用,也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同时还可以开发出亚油酸胶囊,维生素E和化妆品,红花油柄粕中的红花蛋白也是一种高附加值的产品。红花种子油中含有较高的亚油酸,有降低血脂及血清胆固醇、软化和扩张动脉、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增加血液循环、调节心脏和老化了的内分泌系统的效果。红花种子油也是良好的工业和医药用油。还可作油漆、精密机件的喷漆和涂料,也是制造醇酸树脂的原料。在医药上用作抗氧化剂和维生素A和D的稳定剂。榨油后的饼粕含丰富的蛋白质,可作精饲料喂养牲畜。
红花生长期短,从播种到收种一般只需要120天。适应能力强,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主根发达(深可达2米以下),具有抗旱抗寒和耐盐碱的能力,适于中国北方及西北地区栽培。全国各地均有栽培。采制 夏季花橙红时采摘,阴干、晒干或烘干。性状 管状花长1~2cm,表面红黄色或红色;花冠筒细长,先端5裂,裂片狭条形,长5~8mm;雄蕊5,花药聚合成筒状,共同白色;柱头细长圆柱形,顶端微分叉。质柔软。气微香,味微苦。化学成分 含红花甙(carthamin)、新红花甙(neocarthamin)、红花醌甙(carthamone)、红花多糖、棕榈酸、肉桂酸、月桂酸。性味 性温,味辛。功能主治 活血通径、散瘀止痛。用于经闭、痛经、恶露不行、症瘕痞块、跌打损伤。附注 果实称白平子,含“红花子”油,油能降胆甾醇和高血脂;软化和扩张血管,防衰老,调节内分泌。药用红花:
[来源] 本品为菊科植物红花 Carthamus tinctorius L. 的干燥花。 [植物形态]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30~90cm。叶互生, 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4~12cm,宽1~3cm,先端渐尖,边缘具不规则锯齿,齿端有锐刺;几无柄,微抱茎。头状花序顶生,直径3~4cm,总苞片多层,最外2~3层叶状,边缘具不等长锐齿,内面数层卵形,上部边缘有短刺;全为管状花,两性,花冠初时黄色,渐变为橘红色。瘦果白色,倒卵形,长约5mm,具四棱,无冠毛。花期5~7月,果期7~9月。 [药材性状] 花多聚集成不规则的团块。红色或红黄色。单个花长约1.5cm。花冠筒细长,先端5裂,裂片呈狭线形,长5~7mm。雄蕊5枚,花药聚合成筒状,黄色。柱头长圆柱形顶端微分叉。质柔软。具特异香气,味微苦。用水泡后,水变金黄色,花不退色。 [功能主治] 活血通经,散淤止痛,用于闭经,痛经,恶露不行,症瘕痞块,跌扑损伤,疮疡肿痛。 [附注] 孕妇慎用。 桃仁 桃仁Semen Persicae(英)Peach Seed别名 毛桃仁、扁桃仁、大桃仁。桃核仁来源 为蔷薇叶植物桃Prunus Persica(L.)Batsch的种子。植物形态 落叶小乔木,高3~8m。叶互生,在短枝上呈簇15cm,宽2~3.5cm,先端渐尖,基部阔楔形,边缘有锯齿。花单生,先叶开放;萼片5,外面被毛;花瓣5,淡红色,稀白色;雄蕊多数,短于花瓣;心皮1,稀2,有毛。核果肉质,多汁,心状卵形至椭圆形,1侧有纵沟,表面具短柔毛;果核坚硬,木质,扁卵圆形,顶端渐尖,表面具不规则的深槽及窝孔。种子1粒。花期4月,果期5~9月。全国各地均有栽培。采制 果实成熟后收集果核,除去果肉及核壳,取出种子,晒干。性状 种子扁卵形或椭圆形,一端尖,另端钝圆而偏斜,边缘较薄,长1.2~2cm,宽1~1.2cm,厚3~5mm。表面黄棕色或红棕色,有纵脉纹及密布细粒状突起,近尖端侧边有长4~6mm的线形种脐。种皮薄,子叶两片肥大,黄白色,富油质。味微苦。化学成分 含苦杏仁甙(amygdalin)、苦杏仁酶(emulsin)、脂肪油等。性味 性平,味苦、甘。功能主治 活血祛痰,润肠通便。用于经闭、痛经、症瘕痞块、跌扑损伤、肠燥便秘。附注 同属植物山桃P.davidiana(Carr.)Franch.的种子亦作桃仁入药。【英文名】 SEMEN PERSICAE【来源】本品为蔷薇科植物桃Prunus persica (L.) Batsch 或山桃 Prunus davidiana (Carr.)Franch.的干燥成熟种子。果实成熟后采收,除去果肉及核壳,取出种子,晒干。【制法】 桃仁:除去杂质。用时捣碎。燀桃仁:取净桃仁,照燀法(附录Ⅱ A)去皮。用时捣碎。炒桃仁:取燀桃仁,照清炒法(附录Ⅱ D)炒至黄色。用时捣碎。【性状】 桃仁:呈扁长卵形,长1.2~1.8cm,宽0.8~1.2cm,厚0.2~0.4cm。表面黄棕色至红棕色,密布颗粒状突起。一端尖,中部膨大,另端钝圆稍扁斜,边缘较薄。尖端一侧有短线形种脐,圆端有颜色略深不甚明显的合点,自合点处散出多数纵向维管束。种皮薄,子叶2 ,类白色,富油性。气微,味微苦。山桃仁:呈类卵圆形,较小而肥厚,长约0.9cm,宽约0.7cm,厚约0.5cm 。【鉴别】 本品种皮粉末(或解离)片:桃仁 石细胞黄色或黄棕色,侧面观贝壳形、盔帽形、弓形或椭圆形,高54~153μm,底部宽约至180μm,壁一边较厚,层纹细密;表面观类圆形、圆多角形或类方形,底部壁上纹孔大而较密。山桃仁 石细胞淡黄色、橙黄色或橙红色,侧面观贝壳形、矩圆形、椭圆形或长条形,高81~198(279)μm,宽约至128(198)μm ;表面观类圆形、类六角形、长多角形或类方形,底部壁厚薄不匀,纹孔较小。【性味归经】苦、甘,平。归心、肝、大肠经。【功能主治】活血祛瘀,润肠通便。用于经闭,痛经,癓瘕痞块,跌扑损伤,肠燥便秘。【用法用量】 4.5~9g 。【注意】孕妇慎用。【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蛀。【摘录】《中国药典》 苏木 一、药用植物名 (一)概述
苏木,别名戈梅芳、苏枋。苏方,苏方木,棕木,赤木,红柴
为苏木科苏木属植物苏木(Caesalpinia sappan L.)的干燥心材。行血通络,祛瘀止痛,散风和血。主产于云南等省。 (二)植物特性
落叶乔木。树干有刺、幼枝细,有铁锈色短绒毛,叶为二回偶数羽状复叶,小叶10~20对,平滑无毛。花黄色,蝶形花冠。荚果坚厚,偏斜扁平,先端有尖啄。 (三)生长特性
野生于海拔500-1800米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多栽培于园边、地边、村前村后。 (四)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
苏木树干、枝具刺,为少占农地,可选园地。地边、住宅围墙边或村边栽种,亦起到一定的防牲畜作用。在播种前按株距150厘米挖穴,穴深30厘米,宽45厘米,每穴施入腐熟牲畜粪或绿肥作基肥。挖穴后晒土2-3星期,将土填入穴内与基肥掺合均匀,填土应高于地面10厘米左右,使下雨后,不至因土陷落而低于地面,待到雨季播种。
5月下旬至7月,雨季到来,即可播种,选饱满无虫蛀的种子,每穴播3~4粒,盖土20厘米。播种时,穴内土面不能低于地面以免造成积水,影响出苗和幼苗生长。
3.田间管理
播种后,如遇久旱无雨,则需盖草保水,土干时,还须浇水,出苗时将草拔去,待苗高10厘米时,进行间苗,每穴留苗一株。注意除草、松土、施肥等管理工作。几年后,可砍伐,并对砍伐的树克进行施肥培土等管理,促使其萌生新枝。
果实于2-3月成熟,在果实变黄时,即时采收,如晚至果实变黑时采收,则种子多遭虫蛀。用木棒或竹竿敲落果实,待果皮晒干,敲开果实取出种子,注意保存,防虫蛀,以待播种。 (五)采收加工
四季皆收,但以秋天为好。伐取树干或粗枝,锯成60厘米长,削去外皮和边材(白木),取中间紫红或红黄色心材,放通风处阴子即可。采收时应注意保护资源,不要连根挖取。
(六)《中华药典》中对“苏木”的解释【英文名】 LIGNUM SAPPAN【别名】苏方木【来源】本品为豆科云实属植物苏木Caesalpinia sappan L. 的干燥心材。多于秋季采伐,除去白色边材,干燥。【制法】锯成长约3cm 的段,再劈成片或碾成粗粉。【性状】本品呈长圆柱形或对剖半圆柱形,长10~100cm ,直径 3~12cm。表面黄红色至棕红色,具刀削痕,常见纵向裂缝。横断面略具光泽,年轮明显,有的可见暗棕色、质松、带亮星的髓部。质坚硬。无臭,味微涩。【鉴别】 (1) 取本品一小块,滴加氢氧化钙试液显深红色。(2) 本品横切面;射线宽 1~2 列细胞。导管类圆形,直径约至 160μm,常含黄棕色或红棕色物。木纤维多角形,壁极厚。木薄壁细胞壁厚,木化,有的含草酸钙方晶。髓部薄壁细胞不规则多角形,大小不一,壁微木化,具纹孔。(3) 取本品粉末10g ,加水50ml,放置 4小时,时时振摇,滤过,滤液显橘红色,置紫外光灯(365nm) 下观察,显黄绿色荧光;取滤液 5ml,加氢氧化钠试液 2滴,显猩红色,置紫外光灯(365nm) 下观察, 显蓝色荧光,再加盐酸使呈酸性后,溶液变为橙色,置紫外光灯(365nm) 下观察,显黄绿色荧光。【性味归经】甘、咸,平。归心、肝、脾经。【功能主治】行血祛瘀,消肿止痛。用于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胸腹刺痛,外伤肿痛。【用法用量】 3 ~9g。【注意】月经过多及孕妇慎用。【贮藏】置干燥处。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中药:丹参、红花、桃仁、益母草、泽兰
丹参 Danshen
  《神农本草经》
  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的根。多为栽培,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主产于四川、安徽、江苏、河南、山西等地。春、秋两季采挖,除去茎叶,洗净,润透,切成厚片,晒干。生用或酒炙用。
  【性能】 苦,微寒。归心、心包、肝经。
  【功效】 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除烦安神。
  【应用】
  1.月经不调,闭经痛经,产后瘀滞腹痛。丹参功善活血祛瘀,性微寒而缓,能祛瘀生新而不伤正,善调经水,为妇科调经常用药。《本草纲目》谓其“能破宿血,补新血。”《妇科明理论》有“一味丹参散,功同四物汤”之说。临床常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及产后瘀滞腹痛。因其性偏寒凉,对血热瘀滞之证尤为相宜。可单用研末酒调服,如《妇人大全良方》丹参散;亦常配川芎、当归、益母草等药用,如宁坤至宝丹(《卫生鸿宝》)。若配吴茱萸、肉桂等用,可治寒凝血滞者。
  2.血瘀心痛、脘腹疼痛、癥瘕积聚、跌打损伤及风湿痹证。本品善能通行血脉,祛瘀止痛,广泛应用于各种瘀血病证。如治血脉瘀阻之胸痹心痛,脘腹疼痛,可配伍砂仁、檀香用,如丹参饮(《医学金针》);治癥瘕积聚,可配伍三棱、莪术、鳖甲等药用;治跌打损伤,肢体瘀血作痛,常与当归、乳香、没药等同用,如活络效灵丹(《医学衷中参西录》);治风湿痹证,可配伍防风、秦艽等祛风除湿药用。
3.疮痈肿毒:本品性寒,既能凉血活血,又能清热消痈,可用于热毒瘀阻引起的疮痈肿毒,常配伍清热解毒药用。如治乳痈初起,可与金银花、连翘等同用,如消乳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4.热病烦躁神昏及心悸失眠。本品入心经,既可清热凉血,又可除烦安神,既能活血又能养血以安神定志。用于热病邪入心营之烦躁不寐,甚或神昏,可配伍生地、玄参、黄连、竹叶等;用于血不养心之失眠、心悸,常与生地、酸枣仁、柏子仁等同用,如天王补心丹(《摄生秘剖》)。
  【用法用量】 煎服,5~15g。活血化瘀宜酒炙用。&
  【使用注意】 反藜芦。孕妇慎用。  【古籍摘要】
  1.《日华子本草》:“养血定志,通理关节,治冷热劳,骨节烦痛,四肢不遂;排胀止痛,生肌长肉;破宿血,补新生血;安生胎,落死胎;止血崩带下,调妇人经脉不匀,血邪心烦;恶疮疥癣,瘿赘肿毒,丹毒;头痛、赤眼;热病犯闷。”
  2.《滇南本草》:“补心定志,安神宁心。治健忘怔忡,惊悸不寐。”
  3.《本草便读》:“丹参,功同四物,能祛瘀以生新,善疗风而散结,性平和而走血,……味甘苦以调经,不过专通营分。丹参虽有参名,但补血之力不足,活血之力有余,为调理血分之首药。其所以疗风痹去结积者,亦血行风自灭,血行则积自行耳。”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主含脂溶性成分和水溶性成分。脂溶性成分包括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丹参酮ⅡB、丹参酮Ⅲ,隐丹参酮、羟基丹参酮、丹参酸甲酯、紫丹参甲素、紫丹参乙素、丹参新酮、丹参醇Ⅰ、丹参醇Ⅱ、丹参醇Ⅲ、丹参酚、丹参醛等。水溶性成分主要含有丹参素,丹参酸甲、乙、丙,原儿茶酸、原儿茶醛等。
  2.药理作用:能扩张冠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缺血,促进心肌缺血或损伤的恢复,缩小心肌梗死范围;能提高耐缺氧能力,对缺氧心肌有保护作用;能改善微循环,促进血液流速;能扩张血管,降低血压。能改善血液流变性,降低血液粘度,抑制血小板和凝血功能,激活纤溶,对抗血栓形成;能保护红细胞膜。能调节血脂,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能保护肝细胞损伤,促进肝细胞再生,有抗肝纤维化作用。能促进骨折和皮肤切口的愈合。能保护胃粘膜、抗胃溃疡。对中枢神经有镇静和镇痛作用。具有改善肾功能、保护缺血性肾损伤的作用。具有抗炎、抗过敏的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多种杆菌、某些癣菌以及钩端螺旋体等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3.临床研究:丹参舒心片(每片含丹参提取物0.2g),治疗冠心病323例,结果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80.9%,心电图改善的有效率为57.3%(心血管疾病,):5)。复方丹参注射液4ml(含丹参、降香各4g)加入2.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40ml缓慢注入瘫痪肢体对侧颈动脉内,隔日1次,共治疗5次。共治疗脑溢血10例,脑血栓19例,脑栓塞1例。结果总有效率96.7%(上海中医药杂志,1987,(1):26)。以丹参注射液(每ml含生药1.5g)静脉滴注,每日1次,每次15~20ml,治疗急性病毒性肝炎104例,痊愈85例,总有效率97%(陕西中医,1980,(6):15)。复方丹参注射液12ml加入0.9%
生理盐水500ml中静脉滴注,疗程20天,治疗糖尿病并发末梢神经炎325例,结果使其症状明显改善,疗效81.8%(中西医结合杂志,1988,(2):504)。此外,丹参在临床上还广泛地用于治疗慢性肝病、慢性肾功能不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脉管炎、硬皮病、流行性出血热、过敏性紫癜、精神分裂症、肺炎、血管性头痛、鼻炎等。
  4.不良反应:个别患者在丹参使用过程中,会出现胃痛、食欲减少,口咽干燥,恶心呕吐,与丹参能抑制消化液的分泌有关,宜停药,并可口服胃舒平、普鲁苯辛等药,重者可皮下注射阿托品。个别晚期血吸虫肝脾肿大患者在服用大剂量丹参后会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应停用丹参,并给予止血剂、维生素等。丹参可引起过敏反应,表现为全身皮肤瘙痒、皮疹、寻麻疹,有的还伴见胸闷憋气,呼吸困难,甚则恶寒、头晕,恶心呕吐,烦躁不安,随即面色苍白、肢冷汗出、血压下降,乃至昏厥休克等。立即肌注肾上腺素或地塞米松以及非那根等抗过敏药,同时用中药生脉散加减调理。
红花 Honghua
  《新修本草》
  为菊科植物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的筒状花冠。全国各地多有栽培,主产于河南、湖北、四川、云南、浙江等地。夏收开花,花色由黄转为鲜红时采摘。阴干或微火烘干。
  【性能】 辛,温。归心、肝经。
  【功效】 活血通经、祛瘀止痛。
  【应用】
血滞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腹痛。红花辛散温通,为活血祛瘀、通经止痛之要药,是妇产科血瘀病证的常用药,常与当归、川芎、桃仁等相须为用。治痛经,单用奏效,如《金匮要略》红蓝花酒,以本品一味与酒煎服;亦可配伍赤芍、延胡索、香附等以理气活血止痛;治经闭,可配伍当归、赤芍、桃仁等,如桃红四物汤(《医宗金鉴》);治产后瘀滞腹痛,可与荷叶、蒲黄、牡丹皮等配伍,如红花散(《活法机要》)。
  2. 癥瘕积聚。本品能活血通经,祛瘀消徵,可治疗癥瘕积聚,常配伍三棱、莪术、香附等药。
胸痹心痛、血瘀腹痛、胁痛。本品能活血通经,祛瘀止痛,善治瘀阻心腹胁痛。若治胸痹心痛,常配桂枝、瓜蒌、丹参等药用;治瘀滞腹痛,常与桃仁、川芎、牛膝等同用,如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治胁肋刺痛,可与桃仁、柴胡、大黄等同用,如复元活血汤(《医学发明》)。
跌打损伤,瘀滞肿痛。本品善能通利血脉,消肿止痛,为治跌打损伤,瘀滞肿痛之要药,常配木香、苏木、乳香、没药等药用;或制为红花油、红花酊涂擦。
瘀滞斑疹色暗。本品能活血通脉以化滞消斑,可用于瘀热郁滞之斑疹色暗,常配伍清热凉血透疹的紫草、大青叶等用,如当归红花饮(《麻科活人书》)。
  此外,红花还可用于回乳、瘀阻头痛、眩晕、中风偏瘫、喉痹、目赤肿痛等证。
  【用法用量】 煎服,3~10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 孕妇忌用。有出血倾向者慎用。
  【古籍摘要】
  1.《新修本草》:“治口噤不语,血结,产后诸疾。”
  2.《本草衍义补遗》:“红花,破留血,养血。多用则破血,少用则养血。”
  3.《本草汇言》:“红花,破血、行血、和血、调血之药也。”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含有红花醌苷、新红花苷、红花苷、红花黄色素和黄色素。另含红花油,油中包括棕榈酸、肉豆蔻酸、月桂酸、硬脂酸、花生酸、油酸等。
  2.药理作用:有轻度兴奋心脏、降低冠脉阻力、增加冠脉流量和心肌营养性血流量的作用;保护和改善心肌缺血,缩小心肌梗死范围;红黄色素分离物能对抗心律失常;煎剂、水提液、红花黄色素等能扩张周围血管、降低血压。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强纤维蛋白溶解,降低全血粘度。注射液、醇提物、红花苷能显著提高耐缺氧能力,对缺血乏氧性脑病有保护作用。煎剂对子宫和肠道平滑肌有兴奋作用。红花黄色素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镇痛、镇静和抗惊厥作用。此外,红花醇提物和水提物有抗炎作用;红花黄色素有免疫抑制作用。
  3.临床研究:以50%红花注射液15ml(含生药75g),加入10%葡萄糖液5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共治137例脑血栓,总有效率94.7%(山西医药杂志,):297)。以红花注射液15ml加入5%葡萄糖液2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半月为1疗程,疗程间隔5日,共治疗2个疗程,治疗62例冠心病。结果心绞痛有效率为76.7%,心电图有效率为65%,血粘度也有显著改善(中医药研究,1990,(5):33)。用0.5%红花酊局部外敷,治疗砸伤、扭伤所致的局部充血、肿胀775例。结果痊愈347例,好转399例,无效29例。红花临床上还用于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精神分裂症、胃溃疡、骨质增生、静脉炎、神经性皮炎、突发性耳聋等疾病。
  4.不良反应:临床红花应用不当会有中毒反应。主要表现为腹部不适、腹痛、腹泻,甚或胃肠出血,腹部绞痛,妇女月经过多。主要与红花对肠管及子宫有兴奋作用有关。中毒发生时,有的可出现神志萎靡不清、震颤,严重者可致惊厥,呼吸先兴奋后抑制,以至循环、呼吸衰竭;少数病人出现头晕、皮疹和一过性寻麻疹等。与红花对神经系统的兴奋作用和过敏反应有关。红花中毒的主要原因一是误用,二是用量过大。因此临床上对孕妇应忌用,有溃疡病及出血性疾病者应慎用用量(煎服)不宜大,以3~9g为宜。
  附药& 番红花
  为鸢尾科植物番红花Crocus sativus
L.的花柱头。又名“藏红花”、“西红花”。产于欧洲及中亚地区。以往多由印度、伊朗经西藏输入。现我国已有栽培。常于9—10月选晴天早晨采收花朵,摘下柱头,烘干。性味甘、微寒,归心、肝经。功效与红花相似,临床应用也基本相同,但力量较强,又兼有凉血解毒功效,尤宜于斑疹火热,疹色不红活,及温病入营血之证。因本品货少价贵,用量宜小,1.5~3g。孕妇忌用。
桃仁Taoren&
  《神农本草经》
  为蔷薇科植物桃Prunus
persica(L.)Batsch或山桃P.davidiana(Carr.)Franch.的成熟种子。桃全国各地均产,多为栽培;山桃主产于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四川、云南等地,野生。6~7月果实成熟时采摘,除去果肉及核壳,取出种子,去皮,晒干,生用或炒用。
  【性能】 苦、甘,平。有小毒。归心、肝、大肠经。
  【功效】 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
  【应用】&
  1.瘀血阻滞病证。本品味苦,入心肝血分,善泄血滞,祛瘀力强,又称破血药,为治疗多种瘀血阻滞病证的常用药。治瘀血经闭、痛经,常与红花相须为用,并配当归、川芎、赤芍等,如桃红四物汤(《医宗金鉴》;治产后瘀滞腹痛,常配伍炮姜、川芎等,如生化汤(《傅青主女科》);治瘀血蓄积之癥瘕痞块,常配桂枝、丹皮、赤芍等药用,如桂枝茯苓丸(《金匮要略》),或配三棱、莪术等药;若瘀滞较重,须破血逐瘀,可配伍大黄、芒硝、桂枝等药用,如桃核承气汤(《伤寒论》);治跌打损伤,瘀肿疼痛,常配当归、红花、大黄等药用,如复元活血汤(《医学发明》)。
  2.肺痈、肠痈。取本品活血祛瘀以消痈,配清热解毒药,常用治肺痈、肠痈等证。治肺痈可配苇茎,冬瓜仁等药用,如苇茎汤(《千金方》);治肠痈配大黄、丹皮等药用,如大黄牡丹皮汤(《金匮要略》)。
  3.肠燥便秘。本品富含油脂,能润燥滑肠,故可用于肠燥便秘证。常配伍当归、火麻仁、瓜蒌仁等,如润肠丸(《脾胃论》)。
  4.咳嗽气喘。本品味苦,能降肺气,有止咳平喘之功,治咳嗽气喘,既可单用煮粥食用,又常与杏仁同用,如双仁丸(《圣济总录》)。
  【用法用量】 煎服,5~10g,捣碎用;桃仁霜入汤剂宜包煎。
  【使用注意】
孕妇忌用。便溏者慎用。本品有毒,不可过量。  【古籍摘要】
  1.《神农本草经》:“主瘀血,血闭癥瘕,邪气,杀小虫。”
  2.《珍珠囊》:“治血结、血秘、血燥,通润大便,破蓄血。”
  3.《本草经疏》:“桃仁,性善破血,散而不收,泻而无补。过用之及用之不得其当,能使血下行不止,损伤真阴。”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含苦杏仁苷、苦杏仁酶、挥发油、脂肪油,油中主要含有油酸甘油酯和少量亚油酸甘油酯。
  2.药理作用:桃仁提取液能明显增加脑血流量,增加犬股动脉的血流量,降低血管阻力,改善血流动力学状况。提取物能改善动物的肝脏表面微循环,并促进胆汁分泌。桃仁可使小鼠的出血及凝血时间明显延长,煎剂对体外血栓有抑制作用,水煎液有纤维促进作用。桃仁中含45%的脂肪油可润滑肠道,利于排便。桃仁能促进初产妇子宫收缩及出血。水煎剂及提取物有镇痛、抗炎、抗菌、抗过敏作用。桃仁中的苦杏仁苷有镇咳平喘及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3.临床研究:用桃仁中提取的有效成分苦扁桃仁苷注射液500mg静脉滴注,隔日1次,观察20例血吸虫性肝硬化患者。结果患者乏力、体力、体重、血红蛋白、红细胞、血小板、血清白蛋白等指标均有明显好转或改善;肝脏缩小3cm以上者11例(55%),且肝左叶肿大明显缩小(中医杂志,1986,(6):24)。以通脉冲剂(桃仁、红花、当归、川芎等)口服,治疗气虚血瘀之脑血栓患者46例。结果基本恢复29例,显效14例,好转3例;伴有高血压者23例,治疗后半数以上血压下降(中西医结合杂志,1982,(4):212)。用二仁一皮汤(桃仁、乌药、丹皮等)治疗阑尾炎83例,结果76例痊愈,6例有效,1例无效,总有效率98%(浙江中医杂志,):465)。桃仁或含有桃仁的复方在临床上还用于治疗脉管炎、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慢性肾炎、精神病症、肺炎、冠心病等。
  4.不良反应:桃仁中的苦杏仁苷在体内分解出较多的氢氰酸,对中枢神经系统先兴奋后麻痹,其中引起呼吸麻痹是其致死的主要原因。此外氢氰酸对皮肤有局部麻醉作用和对粘膜有刺激作用。桃仁中毒的主要表现首先是对中枢神经的损害,出现头晕、头痛、呕吐、心悸、烦躁不安,继则神志不清、抽搐,并引起呼吸麻痹而危及生命。也有引起皮肤刺,出现红疹块等皮肤过敏的报道。桃仁的毒性反应主要是因口服剂量过大或使用不当。因此,临床用量不宜过大,并应禁止儿童食用。同时,孕妇,血虚血燥及津液亏虚者慎用。桃仁中毒时根据其轻重反应,可用静脉注射硫代硫酸钠,高锰酸钾或双氧水溶液洗胃等方法救治,亦可用中药甘草、大枣、绿豆等煎汁频服。
益母草Yimucao
  《神农本草经》
  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Leonurus heterophyllus
Sweet的地上部分。我国大部分地区均产,野生或栽培。通常在夏季茎叶茂盛,花未开或初开时采割,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段后干燥。生用或熬膏用。
  【性能】 辛、苦,微寒。归心、肝、膀胱经。
  【功效】 活血调经,利水消肿,清热解毒。
  【应用】
  1.血滞经闭、痛经、经行不畅、产后恶露不尽、瘀滞腹痛。本品苦泄辛散,主入血分,善活血调经,祛瘀通经,为妇产科要药,故名益母。治血滞经闭、痛经、月经不调,可单用熬膏服,如益母草流浸膏,益母草膏(《上海市药品标准.上册》1980年版);亦可配当归、丹参、川芎、赤芍等药用,如益母丸(《集验良方》);治产后恶露不尽、瘀滞腹痛,或难产、胎死腹中,既可单味煎汤或熬膏服用,亦可配当归、川芎、乳香等药用,如送胞汤(《傅青主女科》)。
  2.水肿,小便不利。本品既能利水消肿,又能活血化瘀,尤宜用于水瘀互阻的水肿。可单用,亦可与白茅根、泽兰等同用。用于血热及瘀滞之血淋尿血,可与车前子、石韦、木通同用。
  3.跌打损伤,疮痈肿毒,皮肤瘾疹。本品既能活血散瘀以止痛,又能清热解毒以消肿。用于跌打损伤瘀痛,可与川芎、当归同用;治疮痈肿毒,皮肤瘾疹,可单用外洗或外敷,亦可配黄柏、蒲公英、苦参等煎汤内服。&&&&&&&&&&&&&&&&&&&&&&&&&&&&&&&&&&&&&&&&&&&&&&&&&&&
  【用法用量】 10~30g,煎服;或熬膏,入丸剂。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外洗。
  【使用注意】
无瘀滞及阴虚血少者忌用。  【古籍摘要】
  1.《本草拾遗》:“主浮肿下水,兼恶毒肿。”
  2.《本草纲目》:“活血、破血、调经、解毒。治胎漏难产,胎衣不下,血晕,血风,血痛,崩中漏下,尿血,泻血,疳、痢、痔疾,打扑内损瘀血,大便小便不通。”
  3.《本草正》:“益母草,性滑而利,善调女人胎产诸证,故有益母之号。然惟血热血滞及胎产艰涩者宜之。若血气素虚兼寒及滑陷不固者皆非所宜,不得以益母之名,谓夫人所必用也。盖用其滑利之性则可,求其补益之功则未也。”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含有益母草碱,水苏碱、益母草定、亚麻酸、β-亚麻酸、油酸、月桂酸、苯甲酸、芸香苷及延胡索酸。
  2.药理作用:煎剂、乙醇浸膏及所含益母草碱对多种动物的子宫有兴奋作用;对小鼠有一定的抗着床和抗早孕作用。益母草碱小剂量使离体肠管紧张性施缓,振幅扩大;大剂量则振幅变小,而频率增加。益母草有强心、增加冠脉流量和心肌营养性血流量的作用,能减慢心率,对抗实验性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缩小心肌梗死范围。粗提物能扩张血管,有短暂的降压作用。对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以及红细胞的聚集性有抑制作用。益母草能改善肾功能,益母草碱有明显的利尿作用。
  3.临床研究:取益母草、马齿苋各30g,水煎服,每日1剂,共服9剂,治疗100例妇科出血性疾病。结果痊愈率为83%,总有效率为96%(中医杂志,1990,(7):47)。用大剂量益母草(90~120g,鲜品加倍,小儿减量),治疗急性肾炎水肿患者80例,全部治愈(中医杂志,1966,(4):26)。用益母草注射液8支(每支含生药4g),加入5%葡萄糖500ml静脉滴注,日1次,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100例。结果临床症状总有效率84%;心电图总有效率为61%(中医杂志,):29)。另有用益母草治疗高粘血症。
  4.不良反应:临床上益母草会出现一些中毒反应。益母草碱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先兴奋后麻醉作用,特别能引起呼吸中枢兴奋;具有箭毒样作用,使肌肉不再收缩而松弛;益母草碱有麦角碱样收缩子宫作用;能扩张小动脉,使血压下降。一般在服药后4-6小时出现中毒症状,中毒量为90~150g。主要表现为突感全身乏力、疼痛酸麻,下肢呈瘫痪状态;重者伴有大汗、血压下降,甚或虚脱。呼吸增快、增强,甚则呼吸麻痹。此外,尚有腰痛、血尿、孕妇中毒可引起流产。
  引起中毒的主要原因为超剂量用药和孕妇误用。因此,控制用量和孕妇慎用是预防益母草中毒的关键。发生益母草中毒时可以催吐、洗胃以及对症处理的方法。亦可用一些中药如赤小豆、绿豆、甘草等以解毒。
泽兰 Zelan
  《神农本草经》
  为唇形科植物毛叶地瓜儿苗Lycopus lucidus Turcz.var.hirtus
Regel的地上部分。野生。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主产于黑龙江、辽宁、浙江、湖北等地。夏、秋两季茎叶茂盛时采割,晒干。除去杂质泥土,润透,切段,干燥后生用。
  【性能】 苦、辛,微温。归肝、脾经。
  【功效】 活血调经,祛瘀消痈,利水消肿。
  【应用】
  1.血瘀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腹痛。本品辛散苦泄温通,行而不峻,善活血调经,为妇科经产瘀血病证的常用药,常配伍当归、川芎、香附等药用,如泽兰汤《医学心悟》。若血瘀而兼血虚者,则与当归、白芍等同用以活血补血,如《济阴纲目》泽兰汤。
  2.跌打损伤,瘀肿疼痛及疮痈肿毒。本品能活血祛瘀以消肿止痛。治跌打损伤,瘀肿疼痛,可单用捣碎,亦可配伍当归、红花、桃仁等药用,如《医学心悟》泽兰汤;治胸胁损伤疼痛,常配丹参、郁金、延胡索等;治疮痈肿毒,可单用捣碎,亦可配伍银花、黄连、赤芍等用,如夺命丹(《外科全生集》)。
  3.水肿、腹水。本品既能活血祛瘀,又能利水消肿,对瘀血阻滞、水瘀互结之水肿尤为适宜。《随身备急方》以本品与防己等份为末,醋汤调服,治疗产后水肿。治腹水身肿,配伍白术、茯苓、防己、车前子等。
  【用法用量】 煎服,10—15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 血虚及无瘀滞者慎用。  【鉴别用药】
益母草、泽兰均能活血调经、祛瘀消痈、利水消肿,常用于妇科经产血瘀病证及跌打损伤、瘀肿疼痛、疮痈肿毒、水肿等证。然益母草辛散苦泄之力较强,性寒又能清热解毒,其活血、解毒、利水作用较泽兰为强,临床应用亦更广。
  【古籍摘要】
  1.《神农本草经》:“主乳妇内衄,中风余疾,大腹水肿,身面四种浮肿,骨节中水,金疮,痈肿疮度。”
  2.《日华子本草》:“通九窍,利关脉,养血气,破宿血,消徵瘕,产前产后百病,通小肠,长肉生肌,消扑损瘀血,治鼻洪,吐血,头风目痛,妇人劳瘦,丈夫面黄。”
  3.《本草纲目》:“泽兰走血分,故能治水肿,涂痈毒,破瘀血,消徵瘕,而为妇人要药。”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含挥发油、葡萄糖苷、鞣质、树质,还含黄酮苷、酚类、氨基酸、有机酸、皂苷、泽兰糖、水苏糖、半乳糖、果糖等。
  2.药理作用:水煎剂能对抗体外血栓形成,有轻度抑制凝血系统与增强纤溶活性的作用。全草制剂有强心作用。
  3.临床研究:泽兰叶30—60g,水煎服,加红糖适量,每日1剂,分2次服,治疗产后腹痛20例。结果治愈1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5%(赤脚医生杂志,1977,(1):33)。以泽兰陈皮汤(以泽兰为主)治疗急性乳腺炎、腮腺炎取得满意效果(黑龙江中医药,1989,(3):46)。以活血黄兰汤(大黄、泽兰、赤芍、鱼腥草)水煎外用熏洗,外涂新加双柏膏(大黄、泽兰、薄荷、冰片,研末,水蜜调成糊状),共治痔疮54例。结果治愈30例,好转23例,无效1例(新中医,1981,(11):22)。&&
此外,泽兰或含有泽兰的复方临床上还用于治疗慢性气管炎、流行性出血热、软组织感染等。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桃仁红花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