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知道相思苦犯罪是从贪小便宜开始为什么总是控制不了贪…

分享本文到:
在微信上关注知道二维码
近日,泰国网友通过脸书分享了中国游客在泰国清迈一酒店自助餐厅疯狂铲虾的视频。视频中显示,部分游客不仅用盘子直接铲,而且一次带走2-3盘。(新华视点微博截图)
中国游客泰国自助餐铲虾子、公厕免费厕纸一日八卷、老年人成群结队去超市吃免费水果&&好像就中国人爱贪小便宜&&事实果真如此吗?其实,&占便宜&是来自消费者潜意识的本性心理冲动,不受社会环境、身份地位、教育背景等因素影响,是一个具有人性享受乐趣的具体行为。
&知道&(nz_zhidao)告诉你,为何大家都爱占便宜。
前段时间,一则视频刷爆了朋友圈。一名泰国网友通过脸书账户分享了中国游客在泰国清迈一酒店自助餐厅疯狂铲虾的视频。视频中,部分游客不仅用盘子直接铲,并且一次带走两三盘。视频发布21小时即突破31万观看次数,泰国网友纷纷留言吐槽:中国人生下来到现在都没吃过虾吗?《用盘子铲虾,铲出了文明的缺憾》、《吃自助餐疯狂铲虾,中国游客遭吐槽:没吃过虾?》、《&铲虾&难补就餐文明之饿》&&一时间指责声铺天盖地。
然而,事情很快发生了反转。通过社交网络发酵的&中国人在泰国抢虾&事件,原来是两年前的故事,且拿盘子铲虾子是因夹子不够用,拼命拿虾、吃虾是因为在有限的用餐时间内只有虾子供应足够,而别的食物都供应不足。这下子,所有被曝光的&丑态&都有了合理的解释,当初跳出来声嘶力竭的&道德帝&们消失得无影无踪。
似乎每当面对中国人在国外不文明的新闻时,总有大批正义者们不管真相如何,就开始义正辞严地数落国人。如&中国人在泰国裸晒&、&卢浮宫前洗脚&、&中国老人在日本碰瓷讹人10万日元&这些新闻后来都被证明与事实不相吻合。这仿佛已经成为一种全人类逻辑思考的惯性:就中国人爱贪小便宜&&事实果真如此吗?
首先,是中国人&穷&怕了。过往的人口过剩导致资源稀缺,产生群体间的恶性竞争,人们本能地去抢一切能抢的东西,有种&不抢白不抢,没用抢了再说&的定性思维。而在此背景下,中国人真的只是爱&小&便宜,比如老年人爱去超市里吃免费水果,每逢周二、周四去宜家商城搞聚会,一下午吹吹空调,喝喝咖啡,嗑瓜子谈谈心&&
对大多中国人来说,占小便宜是守本分地过日子,并不可耻,甚至延伸于做生意和交友的领域,如果你肯吃亏让我占点小便宜,那就代表你舍得付出,值得与之打交道。《战国策》中的一个例子也得以佐证。战国时期的智囊冯谖投靠到孟尝君门下时,整天无所事事,却要求锦衣玉食、宝马香车。冯谖并非想捞好处,是在考验孟尝君,看他是否值得效忠。最终,孟尝君通过了考验,有了&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的千古佳话。
除此之外,中国特殊的社会结构也是导致国人爱占小便宜的重要原因。用费孝通先生的&差序格局&理论分析,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是根据生育和婚姻事实所发生的同心圆型的社会关系,每个人都通过亲属关系撒开一张网,可是没有一个网罩住的人是相同的,我的父母不是你的父母,各人也有各人的妻儿,唯独相似的是以自己为中心。
在差序格局里,公和私是相对的,站在任何一圈里,向内也能说是公的。圈里的界线从来就是不清不楚的,是从自己的中心推出去向社会势力里的一圈而已。所以,具体的只有&己&、克&己&成了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德性,但过于克&己&造成了&私&的毛病。&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屋上霜&,一说是公家的,即大家可以拿一点便宜的意思,意味着有权利而没有义务了。小到两三家合住的院子,公共的走廊上照例是尘灰堆积,满院生了荒草,谁也不想去拔拔清清,更难以插足的自然是厕所。没有一家愿意去管&闲事&,谁看不惯,谁就得白服侍人,半声谢意都得不到。于是像格兰亨姆的公律,坏钱驱逐好钱一般,公德心就在这里被自私心驱走,公家的就是不拿白不拿,&公厕免费厕纸一日八卷,擦皮鞋、扔地面乱踩、打包带回家&的例子比比皆是。
如果从经济学、心理学角度分析&占便宜&,还可以延伸出很多有趣的结论。
何为占便宜?营销学家刘春雄指出:&便宜&与&占便宜&是两个概念。价值100元的东西,100元买回来,那叫便宜;价值200元的东西,100元买回来,那叫占便宜。当你购买商品的价格低于其价值时,你就真正地占到了便宜,但这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是不存在的。按照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观点,商品价格受价值规律支配和其它因素(如市场供求关系、国家宏观调控)影响,两者往往是相脱离的;只能从较长时间和整个社会的趋势上看,商品价格才仍然符合其价值。
因此,中国人经常讲的&物美价廉&(价值与价格相同)都是消费者心理感受,价格为的是衬托更多价值,目的是让顾客感觉有便宜可占。&占便宜&是来自消费者潜意识的本性心理冲动,不受社会环境、身份地位、教育背景等因素影响,是一个具有人性享受乐趣的具体行为。这个过程中产生的&还价&也是一种&占便宜心理&,由于信息不对称,消费者无法获知底价,只靠还价来获得心理满足。
&促销&则是还价原理的另类形式。降价能够给消费者带来实际利益,却不能带来&心理利益&,而促销能同时带来实际利益和心理利益。从消费心理学分析,降价时,消费者购买的是&便宜商品&,却无法获得&溢价收益&,即感觉没有获得额外的好处;促销时,消费者购买的是&占便宜的商品&,获得了额外的&溢价收益&,大大增强了其购买的愉悦感。
如7-11便利店为了庆祝其冷饮品牌思乐冰(Slurpee)创立50周年,在美国发起了一个&Bring You Own Cup Day&(带你自己的杯子来)活动,规定时间内,在美国境内所有的7-11便利店,消费者都可以自己带容器,花1.5美元(约一个中杯冷饮的价钱),能打多少打多少。此促销行为刺激了美国消费者&占便宜&心理,各种奇形怪状的大型杯子蜂拥而至&&
(资料图/图)
此外,美国游戏平台Steam最近出台了一项退款新政策:只要游戏时间不超过2小时,玩家在购买后的2个星期内可以&无条件&退款。在政策推出的3天内,卖出的18份游戏中13个人退了款,达到总销量的72%。你会发现,&小便宜&贪起来是不分国界的。
由此看来,&占便宜&可称得上是组成&人性&的一部分,大家都不免爱占点便宜,但为何此类事件每每能在中国掀起极大的舆论风暴?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媒体的推波助澜。为抢新闻热点吸引眼球,一些媒体不断报道相关事件,甚至未经核实便添油加醋,加深了网民对&中国人爱占便宜&的印象,以至于在网民心中形成共识,最后演变成贴在中国人身上的标签;再者,由于中国的新闻渠道来源单一,对于外国的新闻事件掌握不全,大多数媒体对于国外的报道总以赞赏的基调为主,慢慢贴上了外国人&普遍素质高&的另一种&标签&,网民们怀着&国外的月亮特别圆&的心理来标榜自己的道德高度,遇到此类新闻时就会迫不及待地将自己与&某些人&划分开来。作为表达言论最便捷的方式,其中网络社交途径便成首选。
当然,国民素质并没有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而同步提高的确是事实。&陋习&确实存在,一部分占便宜的行为也确实奇葩。因此,重要的是,批评的目的。如果这种批评是出于一种自醒,而非用来标榜自身、显示自身的优越性,那么,用北大教授温儒敏的话来说,这种民族自省,是文化转型的前提和动力,中国人也不会因这种国民性批判丧失民族的自尊。相反,一味追求轰动效应,媒体为便于传播便有意识进行报道,若言语上再加修饰,很容易引起舆论风暴。
所以,当&中国人爱占小便宜&的标签又被贴上时,是否应想想三人成虎的可能性?是否还应想想如何三省吾身?
号外号外!
2015年,&南周知道&app诞生,这是南方周末面对数字化转型,重磅推出的一款新媒体产品。
深度!绝对原创,后台解密
有料!严肃知识,八卦内幕
定制!为你而生,述你所想!
想要报题吗?扫二维码,马上下载&南周知道&客户端。
知道ios版本
知道安卓版二维码-豌豆荚
上一页1下一页
在世界500强中,就有24家国有企业,这是值得国人骄傲和自豪的地方。但是,国有企业的发展并...
旧房子赔偿比新房子售价高,开发商不是亏本了?不会的,开发商赚的是地皮开发的钱,他推倒50间...
中国式路权分配中,始终过分偏向机动车;行人和自行车、公交车的路权被严重挤压。在时间上,行人...
如何用一种更加“全面”和“客观”的视角看待黄金周的中国和中国人,正在考验着所有人。
皇权早已被推翻,中国男人怎么就没有翻身做主人,反而越来越挫呢?
不少外国人对中国人的一个印象是,中国人做什么事都爱扎堆。小心了一辈子还是被骗了为什么?还是贪小便宜啊_新浪新闻
小心了一辈子还是被骗了为什么?还是贪小便宜啊
  本报讯(记者 谢鑫名)60多岁的李女士一辈子谨小慎微,从没有上当受骗过。没想到,11月2日她被骗了。
  11月2日下午4点多种,李女士去佳农蔬菜批发市场买菜,见到一个30多岁的男子,站在一辆电动三轮车上叫卖,李女士凑过去一看,车上摆着梳子、h油膏、戒指、项链,还有一些简便的按摩器材。男子的嘴特利索,自称不是卖货的,而是给某大型超市做宣传。随后,男子拿起一把梳子和一盒h油膏,当场做示范。也不知男子是如何弄的,经他那么一倒腾,那把梳子就能将白发染黑。现场围了许多人,大家都叫好。这时候就有人要买他的梳子和h油膏,男子说什么也不卖,还是坚持只宣传不卖货。不过,他声称一会儿会赠给大家一些东西。
  随后,男子与人套近乎,对大家说,有没有给他买一瓶水,买一盒烟,请他吃饭的,他就赠给谁现场的货物。这时,有个戴眼镜的小伙倒是大方,给了他100元钱。男子接过来钱,就夸起了小伙子。夸完了后,又将100元钱退了回去,声称是考验他有没有诚心。小伙子拿回钱,却白得了梳子和h油膏,大家都看在眼里。
  接着,一个女子又以同样的方式,得到了男子的馈赠。之后,男子反复这样,大家更坚定了男子要钱只是考验心诚与否。
  最后一次,给钱的人就多了起来,有的给100元,有的给50元,李女士给了25元,谁给钱男子就给谁相应的货。不一会儿,男子手里的钱就有好几百了。
  给钱的人拿到了心仪的货物,都站在那儿等男子还钱。此刻,男子问大家:“后悔吗?”大家还以为在开玩笑,异口同声地说:“不后悔。”
  男子说,那过会儿再把钱还你们吧。说着,男子乘机溜走了。等大家发现男子不见了,赶忙去找,对方早已不见了踪影。
  李女士说,后来她才知道,男子丢下的电动三轮车,根本不是他的。更让她气愤的是,那把梳子也就值几块钱,那些项链什么的也都不值钱,“大家都上当了”。
  事后李女士说,她遇到过许多骗局,都没上过当,而这一次真是粗心大意了,“通过这次遭遇,我想提醒其他人,小便宜占不得呀。”
  (请李女士领取线索奖50元)  (原标题:小心了一辈子还是被骗了为什么?还是贪小便宜啊)
&&|&&&&|&&
,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明明知道相思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