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种维生素可以长高是什么?

维生素是什么
维生素是什么
不区分大小写匿名
维生素(vitamin/ヴィタミン)又名维他命,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必需的一类有机物质,也是保持人体健康的重要活性物质。维生素在体内的含量很少,但在人体生长、代谢、发育过程中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各种维生素的化学结构以及性质虽然不同,但它们却有着以下共同点:①维生素均以维生素原(维生素前体)的形式存在于食物中②维生素不是构成机体组织和细胞的组成成分,它也不会产生能量,它的作用主要是参与机体代谢的调节③大多数的维生素,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必须经常通过食物中获得④人体对维生素的需要量很小,日需要量常以毫克(mg)或微克(μg)计算,但一旦缺乏就会引发相应的维生素缺乏症,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维生素与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3大物质不同,在天然食物中仅占极少比例,但又为人体所必需。有些维生素如 B6、K等能由动物肠道内的细菌合成,合成量可满足动物的需要。动物细胞可将色氨酸转变成烟酸(一种B族维生素),但生成量不敷需要;维生素C除灵长类(包括人类)及豚鼠以外,其他动物都可以自身合成。植物和多数微生物都能自己合成维生素,不必由体外供给。许多维生素是辅基或辅酶的组成部分。
  人和动物营养、生长所必需的某些少量有机化合物,对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健康有极重要作用。如果长期缺乏某种维生素,就会引起生理机能障碍而发生某种疾病。一般由食物中取得。现在发现的有几十种,如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等
维生素是一组具有相似生理功能及营养意义的营养物质。它们是人体生长、繁殖必需的物质,在食品中虽然含量很少,但必须有这些物质,因为它们不能在人体内合成,又不能充分地贮存。
维生素,有时会直接音译成为维他命(Vitamin),但“维生素”是营养学上的正式称呼。是一系列有机化合物的统称。它们是生物体所需要的微量营养成分,而一般又无法由生物体自己生产,需要通过饮食等手段获得。
维生素不能像糖类、蛋白质及脂肪那样可以产生能量,组成细胞,但是它们对生物体的新陈代谢起调节作用。缺乏维生素会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适量摄取维生素可以保持身体强壮健康;过量摄取维生素却会导致中毒。
维生素(Vitamin)这个词是波兰化学家卡西米尔·冯克最先提出的,是由拉丁文的生命(Vita)和氨(-amin )缩写而得,因为他当时认为维生素中都属于胺类(后来证明并非如此,但是名称仍然被保留了下来)。在中文中,曾经被翻译为威达敏(陈宰均译)、维生素(高似兰译)、生活素及维他命(直接音译)。维生素有“维持生命的营养素”的意思;而维他命被有人解释为“唯有它才可以保命”,当然实际上即使缺乏维生素生物体也不会死亡。
维生素分为两种,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易溶于水而不易溶于非极性有机溶剂,吸收后体内贮存很少,过量的多从尿中排出;“脂溶性维生素”易溶于非极性有机溶剂,而不易溶于水,可随脂肪为人体吸收并在体内储积,排泄率不高。每一种维生素通常会产生多种反应,因此大多数维生素都有多种功能。
人体一共需要13种维生素,其中包括4种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D,E,K)和9种水溶性维生素(8种维生素B,维生素C)。
人体会储藏脂溶性维生素,所以摄入过量会积存在身体特别是肝脏中,有中毒危险。水溶性维生素会通过肾脏排泄,相对安全,但是也不可摄入过量,因为有可能超量的维生素会在体内发生其他生物化学反应。
通常从食物中正常摄取维生素不会存在过量的问题,但是食用过多维生素药品就有可能发生危险。
一般人体所需维生素量较少,只要注意平衡膳食一般不会导致维生素缺乏。缺乏维生素不会致死,但是由于新陈代谢紊乱会导致很多病征:
维生素A ——夜盲症、干眼症、视神经萎缩等;
维生素B1 ——神经炎、脚气病、魏尼凯氏失语症等;
维生素B2 ——脂溢性皮炎、口腔炎等;
维生素B3 ——失眠、口腔溃疡、癞皮病等;
维生素B6 ——肌肉痉挛、过敏性湿疹等;
维生素B9 ——恶性贫血;
维生素B12——恶性贫血;
维生素C ——坏血病;
维生素D ——软骨病(佝偻病);
维生素E ——不育症、习惯性流产等;
维生素K ——凝血酶缺乏,不易止血
一旦患有维生素缺乏病征,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维生素药品或服用富含维生素的食品。
维生素B1 维生素B1能保持神经机能的正常,一旦摄取不足,会影响神经传导,导致神经痛。B1也是促使醣质代谢的不可缺物质,而醣质正是神经的主要养分。最新研究发现,维生素B1可防酸性体质,保障脑的正常功能,防精神疲劳和倦怠,防多发性神经炎和急性出血脑灰质炎。另外,维生素B1也被称为“心脏与神经的维生素”,可以预防心脏病。对于缺乏维生素B1所引起的多发性神经炎,补充大量的B1最有效。每日剂量约需75-150毫克。 维生素B2 维生素B2可以预防动脉硬化,是增进脑记忆功能不可缺少的物质。脂肪摄取过多、高血压等,都容易导致动脉硬化,这是一种老化现象,过去不容易痊愈,但随着医药的进步,已有痊愈的可能性。防范动脉硬化,摄取足够的维生素B2很有帮助。维生素B2也堪称人体的解毒大师,当我们从日常食物中无可避免地摄取到许多食品添加物之后,B2会将它们分解成无害物质。像牛油、火腿和酱油中的添加物,在进入人体内之后,可以被B2转化为无害的物质。 维生素B6 缺乏维生素B6容易引起过敏性反应,如属于过敏性湿疹的荨麻疹。如果属于过敏性体质,更需补充足够的维生素B6,日常食物中,大豆即是很好的B6来源。有人称B6为“糖尿病的特效药”,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缺乏B6会阻碍胰岛素的因子产生作用。血液中高浓度的高半胱氨酸与动脉血栓疾病症状具有相当的关连性,荷兰科研人员最近报告,通过长达2年的实验,他们发现,受试者每天服用维生素B6250毫克和叶酸5毫克,能够减少血浆高半胱氨酸浓度,并降低心电图运动测试的异常表现。 维生素B12 到了1948年才被科学家发现的维生素B12,是恶性贫血的救星。人体如果维生素B12及叶酸不足,就会引起恶性贫血;因为B12是帮助血液生成的重要维生素,担负主要的造血功能。由于B12多含于动物性食品中,素食者特别容易缺乏而导致恶性贫血,最好能从维生素制剂中适量补充。 维生素C 维生素C在促进脑细胞结构的坚固、防止脑细胞结构松弛与紧缩方面起着相当大的作用,并能防止输送养料的神经细管堵塞、变细、弛缓。摄取足量的维生素C能使神经细管通透性好转,使大脑及时顺利地得到营养补充,从而使脑力好转,智力提高。据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维生素C和维生素E有助于预防妊娠毒血症,让妈妈顺产、宝宝足月出生。伦敦研究人员针对283个有此潜在病因的孕妇进行服用维生素的研究,受试者分成两组,实验组每天服用1000毫克维生素C及400国际单位维生素E,对照组只有服用安慰剂。结果显示,实验组发生妊娠毒血症的比例只有8%,但对照组却高达17%。进一步分析显示,维生素C和维生素E能够让妊娠毒血症发生风险降低21%之多。 维生素D 美国堪萨斯大学医学中心一项对1500名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研究显示:维生素D缺乏是高血压的一个成因。集10年的病例分析发现:高血压病与血内低维生素D水平有关;而大量摄入维生素D能降低高血压。维生素D是人体利用钙和磷的基础,也是维护正常骨结构所必需。通常食物是维生素D的最基本的来源。40-60岁的人有低的维生素D水平,高的舒张压;而这些人也是最多服用降压药的人。 维生素E 研究人员已经发现,老年人记忆力差与其血液中维生素E水平低有极大的关系。另外,饮食结构不当或者饥一顿饱一顿的人比饮食正常的人记忆力丧失更严重。此项由美国瑞根斯特里夫卫生保健研究所和印第安那大学衰老问题研究中心的科学家进行的研究,发现维生素E水平低于4.8/胆固醇单位的人中,11%记忆力极差。而维生素E水平在7.2以上的人中只有4%发生记忆力问题。研究报告指出:“新研究的结果是维生素E水平与记忆力好坏成正比。”最近,日本京都大学农学院食品工程系营养化学研究室河田照雄副教授提出了用维生素A和D控制脂肪细胞数量增加的办法。他的研究结果表明,维生素A确实能够抑制肥胖,而且维生素D也具有同样的作用。维生素A、D是如何控制脂肪细胞增加的呢?河田副教授说:“人吃了高脂肪食品,脂肪在肠内被消化酶--脂肪酶分解为脂肪酸和丙三醇,而且被身体所吸收。当体内有了脂肪酸后,脂肪细胞就会进行分化。维生素A和维生素D就具有使脂肪细胞停止分化的作用。”河田解释说,在生成脂肪细胞时,其前体细胞的脱氧核糖核酸(DNA)被复制成信使核糖核酸(mRNA),于是遵照这个信息,生长出成熟的脂肪细胞。把这个DNA的遗传信息复制成mRNA的开始工作是由于脂肪酸的作用,而停止要靠维生素A和维生素D。因此,如果不能复制mRNA,当然也就不会产生成熟的脂肪细胞。其结果,也就抑制了脂肪细胞的增加,从而达到预防肥胖的效果。
人体必须的,不可缺少的,在水果蔬菜里比较多,
维生素是人体代谢中必不可少的有机化合物。人体犹如一座极为复杂的化工厂,不断地进行着各种生化反应。其反应与酶的催化作用有密切关系。酶要产生活性,必须有辅酶参加。已知许多维生素是酶的辅酶或者是辅酶的组成分子。因此,维生素是维持和调节机体正常代谢的重要物质。可以认为,最好的维生素是以“生物活性物质”的形式,存在于人体组织中。
 维生素是个庞大的家族,就目前所知的维生素就有几十种,大致可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大类。(详见下表)有些物质在化学结构上类似于某种维生素,经过简单的代谢反应即可转变成维生素,此类物质称为维生素原,例如 β-胡萝卜素能转变为维生素A;7-脱氢胆固醇可转变为维生素D3;但要经许多复杂代谢反应才能成为尼克酸的色氨酸则不能称为维生素原。水溶性维生素从肠道吸收后,通过循环到机体需要的组织中,多余的部分大多由尿排出,在体内储存甚少。脂溶性维生素大部分由胆盐帮助吸收,循淋巴系统到体内各器官。体内可储存大量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和D主要储存于肝脏,维生素E主要存于体内脂肪组织,维生素K储存较少。水溶性维生素易溶于水而不易溶于非极性有机溶剂,吸收后体内贮存很少,过量的多从尿中排出;脂溶性维生素易溶于非极性有机溶剂,而不易溶于水,可随脂肪为人体吸收并在体内储积,排泄率不高。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理工学科领域专家维生素wéi shēng sù
(名)人和动物营养、生长所必需的某些少量有机化合物,对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健康有极重要作用。
[构成]&&偏正式:维生(素
与“维生素”相关的词语:
维生素维生素(vitamin)是人和动物为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必需从食物中获得的一类微量有机物质,在人体生长、代谢、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o 维生素概述
o 维生素分类
o 维生素缺乏的原因...维生素12是什么?
维生素12是什么?
补充:o 嗯!是的 你知道不!告诉下我吧!
【中文名称】: 维生素B12
  【英文名称】: Vitamin B12
  【别名】 钴胺素 氰钴胺 动物蛋白因子 抗恶性贫血维生素
  【分子式】 :C63H88CoN14O14P
  【外文名】Vitamin B12 ,Anacobin, Berubigen, Cobalin, Cyanocobalamin, Dobetin, Vibicon
[编辑本段]生理作用
  【作用】几乎不含于植物性食物的维生素B12,是素食者最容易缺乏的维生素,也是红血球生成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如果严重缺乏,将导致恶性贫血!
  维生素B12是相当特别的维生素,蔬菜中几乎完全找不到,只有紫菜及海藻类蕴涵。此外,维生素B12也是唯一含必须矿物质的维生素,因含钴而呈红色,又称红色维生素,是少数有色的维生素。维生素B12虽属B群维生素,却能贮藏在肝脏,用尽贮藏量后,经过半年以上才会出现缺乏症状。人体维生素B12需要量极少,只要饮食正常,就不会缺乏。少数吸收不良的人及素食者须特别注意。
  【吸收代谢】食物中的维生素B12与蛋白质结合,进入人体消化道内,在胃酸、胃蛋白酶及胰蛋白酶的作用下,维生素B12被释放,并与胃粘膜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内因子(IF)结合。维生素B12-IF复合物在回肠被吸收。维生素B12的贮存量很少,约2~3mg在肝脏。主要从尿排出,部分从胆汁排出。
  【生理功能】主要有两个:①作为甲基转移酶的辅因子,参与蛋氨酸、胸腺嘧啶等的合成,如使甲基四氢叶酸转变为四氢叶酸而将甲基转移给甲基受体(如同型半胱氨酸),使甲基受体成为甲基衍生物(如甲硫氨酸即甲基同型半胱氨酸),反应如图所示。因此维生素B12可促进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缺乏时影响婴幼儿的生长发育。②保护叶酸在细胞内的转移和贮存。维生素B12缺乏时,人类红细胞叶酸含量低,肝脏贮存的叶酸降低,这可能与维生素B12缺乏,造成甲基从同型半胱氨酸向甲硫氨酸转移困难有关,甲基在细胞内聚集,损害了四氢叶酸在细胞内的贮存,因为四氢叶酸同甲基结合成甲基四氢叶酸的倾向强,后者合成多聚谷氨酸。
  【主要功能】
  1.促进红细胞的发育和成熟,使肌体造血机能处于正常状态,预防恶性贫血;维护神经系统健康
  2.以辅酶的形式存在,可以增加叶酸的利用率,促进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
  3.具有活化氨基酸的作用和促进核酸的生物合成,可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它对婴幼儿的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
  4.代谢脂肪酸,使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被身体适当运用
  5.消除烦躁不安,集中注意力,增强记忆及平衡感
  6.是神经系统功能健全不可缺少的维生素,参与神经组织中一种脂蛋白的形成,
其他回答 (2)
就是维生素12,没有什么解释的
是维生素B12吧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健康常识领域专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哪种维生素可以长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