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给我推荐几本关于临床基础医学与临床的书?最好...

有哪些医学基础入门书籍?
市面上医学科普的书籍可以说是林林总总,但要么是厚厚一本书其实是翻来覆去讲那几句话的xx百问,要么是像将给小孩子听的图画书,基本都不够权威,也不够全面。对一个非医学科出身的人来说,有没有适合阅读的,又比较权威的从西医的角度来讲解的医学基础书呢?主要目的是为了1. 在发生某些症状时能对症看病,不忽视重大疾病的前兆2. 明白基本医理药理,从而不被某些大夫忽悠,在看病的时候能提出实质性的问题,能在医生有限的时间和只言片语中得到更多有意义的信息
按投票排序
类似的问题,平时也被问过,知乎上也被问过,也被邀请回答过。 首先要说明的是,对这个问题我没有很好的答案,因为确实没有见到比较靠谱的介绍医学类的入门书籍,市面上见到的绝大多数介绍养生、医疗的大众读物都是忽悠人的。 看了一些同行或者医学生的回答,我也想说两句。 首先,lz提问的心态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每个人都不希望自己得病,得了病都不希望被忽悠,这种想法天经地义,换做我也是一样。所以说,我认为医学科普是有必要的。很多医生怕的是,非医专业的人,看了一些科普的东西,就自以为是,从而不接受医生的指导,降低了依从性,不利于医患沟通。我觉得这要从两个方面来说。 一方面,在医学科普书里,应该反复强调医学的局限性,接受专业医生指导和建立良好医患信任的重要性,应该让读者明白,如果真的得了毛病,不是说通过看一两本医学科普书就可能自医的,即使是医生得了毛病,也要去医院找专科医生就诊。而且医学是在不断进展的,很多地方充满了争议,不能因为一本科普书上的说法,而降低对专业医生建议的依从性。我想如果反复灌输这种观念,倒是会更利于医患沟通。 另一方面,好的医学科普书也是有助于医生加强自己的专科业务修养的。有些地方可能是因为医生本身专业知识的不扎实,其实自己就没弄清楚,如果病人不了解,真的是忽悠两句就过去了,但是如果病人有了初步的认识,确实就不那么容易忽悠了,这有助于医疗质量的提高。 当然,医学知识实在是很繁杂,内容非常多,学个五八年,再在临床干个三五年也才勉强能摸清楚一点门路,要通过简单的一两本科普书就讲明白确实很难。但这是医学科普工作者的事儿,或者说是医生的事儿,并不妨碍大众对这类书籍的需求。
我是来泼冷水的。1. 在发生某些症状时能对症看病,不忽视重大疾病的前兆好吧,感冒、咳嗽、胸痛可能是数百种以上疾病的前兆,其中不乏各种绝症。如果想不忽视,那么照着2000块钱做检查吧亲!2. 明白基本医理药理,从而不被某些大夫忽悠,在看病的时候能提出实质性的问题,能在医生有限的时间和只言片语中得到更多有意义的信息念了5年医科的学生表示,我就算再念5年,老师要是想忽悠我随便一忽就是悠。你想通过看几本书就能达到抗忽悠的程度是不可能的。
这么多答案里,除了@田吉顺 先生之外,貌似专业人士都不认同普通人学习医学知识,原因不外乎两个:一是医学很难,二是患者一知半解降低了依从性。对于第一个原因,我想说任何一门成系统的学科,都很难,但这并不妨碍普通人了解一些学科常识,当然目前没有靠谱的医学类科普书是一大难题。第二个原因,我想医生不应该先把患者推到对立假设上去:你有医学知识了就一定会自作聪明跟我对着干(虽然有这种患者存在)。换个角度想,患者掌握了医学常识也是促进医生提高业务能力、提高医疗质量的手段(@田吉顺先生语)。对于题主的两个目的,我觉得通过了解一些医学常识是可能做到的。1. 在发生某些症状时能对症看病,不忽视重大疾病的前兆举个真实的例子:有朋友的妈妈大便带血,一直以为是痔疮嘛,没当回事儿。直到扛不住的时候才去医院,一查是直肠癌。如果她有些常识的话,知道便血的严重性,就可以早去医院检查,早发现早治疗了。简单一点的例子:了解点儿常识之后,起码知道哪儿不舒服挂哪个科。我见过有患者挂号时说不清楚,挂号的MM一个劲催。对于一些常见的慢性病,比如糖尿病、高血压等等,病人掌握了相关知识,服药、护理,不用总跑医院,也可以缓解一下医疗资源紧张的问题。当然,病人不要自己给自己看病,不尊重医生的专业意见。2. 明白基本医理药理,从而不被某些大夫忽悠,在看病的时候能提出实质性的问题,能在医生有限的时间和只言片语中得到更多有意义的信息这个目的稍微有点儿偏颇,如果改成看病时能更有效地与医生交流(未必一定要讲医学术语),显得更有正面意义一些。如果交流充分了,自然被某些大夫忽悠的可能也小了。
推荐《身体使用手册》,基本把内科书科普一下,只能让非医学专业的人了解疾病的皮毛,通俗易懂,至少没有像很多养生书一样误导消费者。药理方面推荐《药理学》,虽说是专业人士的教科书,但我老妈,没有医学背景,也看得乐此不疲,至少把她用的药都了解到很深入的程度了。唯一的缺点是她自认为半个医生,不再听专业人士的意见了。这两本对于扫盲还是很有用的,但真正遇到各种症状时,还是要去医院,医学的复杂性超乎常理。
大多数人没病的时候,什么医学书籍都是看不进去的。说句不吉利的话,等你有了病,才去看相应的医学科普,事半功倍,假如不幸得了高血压、糖尿病等一辈子的病,那就朝着专科医生的方向迈进吧。
由于我个人对医学是否属于严格意义的科学持保留态度,所以我对于医学方面可以有很出色地科普读物也同时持保留态度。临床医学直到现在也仍不能逃避其依赖经验的问题,实验的难以重复,理论与实践的不相一致,对同一问题共存多种解释,这些都与严格意义的科学存在距离。所以医生才会需要读更多的书,需要更多的时间,需要身处权威的医疗机构以经历更多的病例;所以病人才会迷信年龄更大的医生,牌子更大的医院。以上种种,无外乎“经验”二字。举急性心梗的症状作为例子,一般会有劳力性胸痛、胸憋、压榨感、濒死感、左肩背放射痛、下颌放射痛、心梗所致的内脏反射症状、恶心呕吐(未列全)等等多种症状描述,而每一症状又可能同时存在于其他疾病中。那么判断某一症状出现时是此病不是彼病就只能依靠既往经验,整合症状和其他现有资料,据此再补充其他相关资料,最后将多种证据整理并与既往经验对照来做出综合评价,即便如此仍可能出现判断的错误。希望靠一两本书来达到目的,我想很难。
推荐一本《药物简史》 讲近代医药史的,覆盖多种疾病和药物,讲解深入浅出。
《诊断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八版。之所以推荐这本书是因为这是正规医疗教材。别去看那些不知道哪来的医疗健康书籍了。害人,又不负责任。说得冒犯些,这个问题让我忍不住联想到了张悟本和健康一身轻之类的电视节目。我想这些节目的初衷是好的,便民的健康知识普及节目,可是到了最后成了个人的推销。然后用一些蹩脚的医疗知识,教给了百姓一些错误的医疗理论,但是又塑造了大众对自己医疗能力盲目的自信,最终害了很多人。我们学医的,少说读五年,动辄八年十年,不是一两本书能解决你所说的两个问题。
要学医学。得先学生物。学生物得先学化学。如果有机化学已经学过的话可以从生物化学开始
不要指望了,不然我们都白学了啊。。。总之相信,还是好医生多,这么怀疑大夫的话,真的最后吃亏的是病人自己。没有大夫希望害死病人的。
1. 在发生某些症状时能对症看病,不忽视重大疾病的前兆诊断学教材,想不到更好了。2. 明白基本医理药理,从而不被某些大夫忽悠,在看病的时候能提出实质性的问题,能在医生有限的时间和只言片语中得到更多有意义的信息如果你已经被确诊是换了某种病,这样的话看看还可以,对于配合治疗也有帮助。但如果你现在好端端的没事跑去看这些砖头书只为了将来不被医生忽悠,我想这就不必要了。“基本医理药理”虽然标榜着基本,但其实非常高端大气啊。
医学本科教材!教材才是最好的书,就把自己当个医学生第一接触到医学书那样,既专业又相对易懂!科普书确实没啥意思,太专业的可能看不懂。
默克家庭医学手册
你可以试试
几乎都有 这本也不错
要是站在非专业人士角度,个人推荐以培养医学价值观为重点。我个人最早关注医学是从健康、人体气血运行规律以及增强体质为出发点来看医学书。 第一本书,我看的是《从头到脚谈健康》,这个算不上典籍,但对初学者和非专业人士来说,曲黎敏教授带领我们简单了解了人身体的结构以及人身体和自然规律的关系,比如一天12个时辰中身体不同经脉担任的主要职责。 第二本书,我个人看的是《黄帝内经》,这个是需要一定耐心和时间来阅读的,而且是中国人医学理论的根基典范。我觉着但凡是经久不衰的好书,一定是有经得起百世检验的真理和价值观存在于其中。这本书的书写与《论语》非常相似,是以问答形式记录。我个人觉得主要有这么几点收获,首先点出中国人从身体内脏如何考察人的 健康,五脏六腑所代表人的不同气机以及相互之间的五行规律,这些可能需要更多中国朴素唯物主义的基本观念作为支撑,如果你有兴趣深入研究,我相信你会得到更多乐趣,还是等你读完,自有体会,例如金木水火土的相生相克。其次是这本书告诉人们一些基本的健康观念,在每天不同的时刻该做怎样的事情,在不同的季节人的作息、饮食该怎样配合大自然去生活。可以说我看到目前市面上所有的所谓养生之道的书都是基于《黄帝内经》的基本思想。 第三本书,我个人有兴趣读了读《汤头歌诀》,据说这是所有中医必读的开方口诀,非常基础,但这个对于非专业人士去读,很是缺乏职业动机,因为要记忆的东西太多了,再说真要是有个头疼脑热,咱还真不敢凭自己看了几天医书就给自个儿开方子。那读这个书的意义在于关注了解基本病理所对应的基本药方组合,很多经典的药方组合都是基于此歌诀。我想对于求知欲强的人来讲,更多是一种方法论的学习。 第四本书,呵呵,就不该是理论了,道理和观念明白了一些,我觉着关键就是如何让身体保持健康状态。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总有适合的方式,但我个人更坚信适当的运动,我猜提此问题的兄台定是过了而立之年,那不妨推荐你多增加些有氧运动或柔韧运动,我个人长期坚持有效的中国传统方式的一些运动,若有兴趣可以深讨。
医学基础书籍就两本:《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解剖都没弄懂的话,别的医学知识学了都是白搭。
题主不知道有种病叫大三病,看了点诊断书包括我在内我们的同学不知道跑医院看了多少次病做了多少次检查,最后都是被老师训不要瞎想打发回来的。说句不好听的,临床分科尚且隔行如隔山,我一个医学生在自己不熟悉的领域都很可能会被忽悠,你打算怎么确定自己可以不被医生忽悠?你不在乎浪费医疗资源的话我推荐默克诊疗手册和诊断学。看书不如关注一些微博上的科普。
嗯同意朱蓓英的话第一点很难做到,因为这需要你熟悉每个病的临床特征。一个小小咳嗽气喘膝盖痛都要联系全身实际。想做到第一点,你也要浑沦吞枣的读上基本厚厚的医学书第二点,实际问题不是你提的是医生问你的,医生问病人的就体现出水平了,别看医生有时候跟你闲唠嗑,其实是用教委婉的方式问你诊疗所需要的信息。病人的主诉甚至不能出现医学专业术语。
除了教科书之外的医学书貌似就看过两本,《趣味人体手册》《心外传奇》,或许可以看一下,但真要入门这两小本书是远不够的,五年制基础医学书有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 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病理学 ,这些看完绝对入门。
其实是比较困难的,尤其是诊断这方面在第七版《诊断学》中,“症状”一共只有28种,可见很多病的症状乃至体征都是相似的在缺乏有效的辅助检查和临床思维的情况下,一个没有医学基础的人以自己几本书的知识给自己下诊断恐怕更可能的是延误病情。。
为毛线我首先想到的就是解剖,组胚,生理,生化,病理,病生,免疫,微生物,内科外科,妇科儿科还有中医,耳鼻喉学临床医学的平时应该看些什么书?_百度知道
学临床医学的平时应该看些什么书?
现在正实习,平时一直在看课本。我想看一些有关医学辅助的资料。请推荐几本好的书籍,谢谢,来提升一下对学医的兴趣和增加一些医学知识
一个中国医学生的赴美旅程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写我自己
作者:裘法祖 人民卫生出版社生活之道 作者:威廉·奥斯勒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住院医生日记 人民卫生出版社治学与从业协和医事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小强海外行医记
提问者评价
谢谢,很满意!
其他类似问题
其他9条回答
你还是看看英语吧 专业课去学校学就行 英语挺重要的
我有个学姐就是学临床~其实不用可以去看的~认真一点就能学好~如果一定想看~建议也别看那种特别高深的~ 还是看看药学的书吧~
有点相关知识还是好的
可以看看英语,别的可以等上学后再看
好不容易有机会放松的时候应该尽情的放松,因为虽说大学很轻松,那只是不爱学习的人的看法,想学习的人还是有很多事要做的。上大学只是学习的时间比较自由而已~~如果你真的很想学习的话,那我可以推荐你去学基础,因为医学里这是基础中的基础,这两门学好了,才可以让其他科目学的轻松,学的好~~那就是《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希望对你有帮助~~因为我也是医学生哦~~
为医者的课外书之二十--《临床医学的诞生》
买一些实习手册吧 最好买人卫的
建议你看豪思医生,电视剧,呵呵
实习医师手册
临床医学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基础医学与临床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