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8是萎缩性胃炎0性胃炎3,胃炎...

胃萎灵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研究
您所在的位置: >
胃萎灵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研究
胃萎灵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研究
中医杂志 2000年第9期第41卷 临床研究
作者:张喜奎 陈亦 张振忠
单位:张喜奎(福建中医学院,福州市五四路282号 350003);陈亦(南京中医药大学);张振忠(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关键词: 胃炎;萎缩性;中医药疗法;@ 胃萎灵
  摘要 为探求中医药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有效方法,本文将70例CAG患者随机分为胃萎灵治疗组(40例)和胃苏颗粒对照组(30例)进行观察,结果显示,治疗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90%,病理总有效率65%,且能显著降低患者胃泌素血症,治疗前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还显示,两组均有清除HP作用,但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胃萎灵对CAG具有缓解和消除症状,改善和逆转病理的作用。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系临床常见病,目前缺少满意疗法,严重威胁着类,为探求中医药的确切疗效,笔者在导师临床经验的基础上,以《伤寒论》名方乌梅丸化裁组成胃萎灵,进行了系列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收治70例,随机分为胃萎灵治疗组(以下简称治疗组)40例,胃苏颗粒对照组(以下简称对照组)30例。治疗组男18例,女22例;年龄29~70岁,平均54.24±7.59岁;病程1~30年,平均8.42±7.19年;症状积分8.64±2.23;腺体萎缩轻度11例,中度25例,重度4例;肠化生程度阴性9例,轻度13例,中度10例,重度8例;对照组男13例,女17例;年龄28~69岁,平均53.87±10.12岁;病程1~31年,平均7.92±8.14年;症状积分8.17±2.28;腺体萎缩轻度8例,中度19例,重度3例;肠化生程度阴性6例,轻度10例,中度9例,重度5例。经统计学处理,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
  诊断标准:主要参照1982年10月在重庆召开的全国胃炎诊治座谈会所制订的《慢性胃炎的分类及纤维胃镜诊断标准及萎缩性胃炎的病理诊断标准》(试行方案)[1],并参考1990年在澳大利亚悉尼召开的第九届世界胃肠病学术大会制订的“胃炎新分类悉尼系统”[2]收集病例。凡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皆可纳入。
  排除标准:(1)恶性肿瘤及有外科情况者。(2)妊娠或哺乳妇女,18岁以下,70岁以上者。(3)合并有心、脑、肝、肾、造血等系统严重疾病,精神病患者。(4)不合作者。(5)未按规定用药治疗,或中断治疗,无法判定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或安全性判断者。
  2 治疗方法
  2.1 给药方法:治疗组服用胃萎灵胶囊(乌梅丸),组成:乌梅肉660g,细辛198g,干姜300g,黄连528g,当归132g,桂枝198g,参198g,附子198g,黄柏198g,蜀椒(去目)132g。制胶囊剂1000粒,每粒重0.5g,口服,每日3次,每次5粒,3个月为1疗程。
  对照组给胃苏颗粒,扬子江药业集团生产,主要成分:苏梗、香附、陈皮、佛手等,口服,每次5g,每日3次,3个月为1个疗程。
  2.2 观察指标:症状观察:分别于治疗前、治疗中及治疗后记录主要症状:胃脘痛、腹胀、纳差、嘈杂、泛酸、嗳气及舌脉变化。症状采用打分方法,分为4级,即无记零分,轻记1分,中记2分,重记3分,分别合计,以判定疗效。病理观察:参照1982年全国癌防治协作组病理组制订的标准,将胃腺体萎缩、肠化生分为轻、中、重三级,分别观察治疗前后变化。胃泌素变化:分别观测治疗前后血清胃泌素的变化。HP感染情况:分别检测治疗前后HP感染情况。
  3 结果
  3.1 疗效判定标准:参照1989年11月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制订的《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断、辨证和疗效标准》(试行方案)[3]规定如下:(1)症状疗效标准:显效:临床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症状分值≥80%[症状分值=(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有效: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或明显减轻,症状分值≥20%。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症状分值<20%。(2)病理疗效标准:显效:粘膜萎缩改善两个级差以上,或改善两个级差同时伴肠化生和异型增生轻度改善以上。或粘膜萎缩改善一个级差同时伴肠化生和异型增生的改善或消失。有效:粘膜萎缩、肠化生和异型增生三者之一有轻度改善。无效:病理无改善,甚至加重。
  3.2 结果
  3.2.1 症状疗效:两组病治疗后症状改善及积分情况分别见表1、表2。由两表可见,胃萎灵治疗组及对照组均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前后差异均有显著性,大部分患者经1个疗程的治疗后,自觉症状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变化比较(分,x±s)
8.69±2.23
3.21±2.49**△
8.17±2.58
5.38±2.73*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表3 两组治疗前后病理改变情况(例)
  - + ++ +++
  -  + ++?+++
表4 两组患者血清胃泌素含量变化(pg/ml,x±s)
85.27±6.34
71.22±5.06**△
82.49±4.32
74.94±5.12*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13.2.2 病理疗效: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腺体萎缩及肠化生程度比较见表3。从表3可见,治疗组治疗后腺体萎缩及肠化生绝大部分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以疗效判定,显效8例,占20%,有效18例,占45%,无效14例,占35%,总有效率65%,与文献报道及动物实验基本一致。对照组对腺体萎缩亦有改善作用,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对肠化生虽有部分改善,但治疗前后经统计学处理,差异不显著,依疗效判定,显效2例,占6.67%,有效12例,占40%,无效16例,占53.33%,总有效率46.67%,治疗组疗效较对照组为优(P<0.05)。
  3.2.3 血清胃泌素变化:治疗前后血清胃泌素变化见表4。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胃泌素含量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1),提示二者对胃泌素的含量有显著性影响,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1)。
  3.2.4 治疗后对HP感染改善情况:治疗组治疗前HP感染共28例,治疗后消失12例,减轻4例,无效12例,阴转率42.85%,总有效率57.14%;对照组治疗前HP感染共20例,治疗后消失8例,减轻3例,无效9例,阴转率40%,总有效率55%。提示两者均有清除HP作用,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
  4 讨论
  CAG被WHO列为癌前状态之一,其基本病理变化包括胃固有腺体的萎缩、肠上皮化生及炎性反应,常伴有粘膜上皮不典型增生。对其病机,多认为属本虚标实[4],寒热错杂,肝胃不和[5],阴阳两虚等,主要病位在胃,与肝脾至为密切。是故采用乌梅丸,以乌梅之酸,黄连、黄柏之苦,蜀椒、细辛、附子等之辛,参、当归之甘,成酸苦辛甘复法以治,取辛开苦降,斡旋中州,酸辛相合,柔肝疏肝,调木扶土,酸甘化阴,辛甘化阳,扶助正气,甘缓和中,顾护气血,酸苦泻热,辛温散寒,祛除病邪。
  CAG与HP感染密切相关,方中乌梅、黄连、黄柏、桂枝、细辛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抗菌作用,本研究结果表明,该方对HP有清除作用,此可能系本方疗效的机理之一。酸味药在该病治疗中日益受到重视,如陈德贤认为辨病治疗体现在用酸味药上,并经临床证实乌梅等疗效确切[6]。本方乌梅为主药,古今皆用之以除恶肉,消瘤块,此似与逆转肠化、增生有利;胃粘膜屏障作用破坏,血流量减少,系CAG普遍存在的现象,有效改善这一状态,不仅有助于阻止胃体进一步损伤,且可促进受损的粘膜、腺体修复。方中细辛,蜀椒、干姜、附子等辛辣之品可使胃粘膜产生刺激后保护作用,从而纠正了上述状态。另外,乌梅丸中的全部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抗炎作用,可针对该病的基本病理。该方中干姜、桂枝、当归等松弛平滑肌的作用,加之细辛、附子的镇痛作用, 有利于临床症状的缓解, 而其促进消化液、 酶分泌的作用, 又有利于改善CAG消化不良状态等, 以上多方面的相互作用与协调, 构成了乌梅丸对CAG疗效的产生——减轻、 消除症状, 改善、逆转病理变化。
  参考文献
  1,李益农,萧树东,张锦坤,等.慢性胃炎的诊治问题.中华内科杂志,):261-262.
  2,胡品津节译.悉尼系统:新的胃炎分类法.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289-292.
  3,周建中,陈泽民,危北海.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断、辨证和疗效标准(试行方案).中西医结合杂志,):318-319.
  4,李恩复,刘建平,戴晓玲,等.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型特点探讨.中国医药学报,):28-30.
  5,肖芳.中药治疗自发性肠胃返流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研究.中国医药学报,):40-41.
  6,陈德贤.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治经验.湖北中医杂志,-12.
收稿日期:;修回日期:
页面功能 【】【字体:
】【】【】
焦点新闻:
········
温馨提示:如果您怀疑自己有某种健康问题,可到或尽快去医院就医治疗。我已经阅读了这个提醒
字体大小:小中大
什么是萎缩性胃炎?
答: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指胃黏膜上皮遭到反复损害后导致的黏膜固有腺体的萎缩,甚至消失。该病检出率约占受检人数的13.8%。萎缩性胃炎可由慢性浅表性胃炎发展而来,也可两者并存。有的呈隐袭性,发现时即为萎缩性。本病可能与遗传有关,常有家族中呈发病集中的趋势。因其与胃癌的发生关系密切,因此萎缩性胃炎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但也有一定的规律及特点。一般常见的症状有:
(1)疼痛症状:胃脘部疼痛是主要症状之一,疼痛可以是隐痛、胀痛、钝痛、也有绞痛或剧痛者,或见饱痛、饥痛。有的胃中不适或胃中难受无可名状,除胃脘部疼痛外,也可表现为胁部、背部、腹部或胸部疼痛。可伴有局部压痛或深压不适感。
(2)上腹部胀满、痞闷:胃胀或腹、胁、胸、背部胀满或见胃堵、痞闷,有些患者有堵塞感,多数较顽固。
(3)嗳气:嗳气可持续不断,频繁发作,亦有间断发作,有的声小,有的声音响亮。
(4)饮食方面症状:可出现无食欲或善饥、食少,纳呆或进硬凉食物后即感痞胀、消化不良。
(5)情绪症状:可见悲观厌世、烦躁、易怒、忧思焦虑,每因情绪变化病情亦随之变化,疼痛、胀满、嗳气加重,并可影响食欲。
(6)衰弱症状:常见精神萎弱、疲乏无力,工作或学习不能持久。严重者软弱乏力,行走困难。
(7)出血症状:可有吐血或便血,或大便隐血试验阳性。
(8)大便方面症状:便溏尤为多见。胃病患者多见大便粗糙,呈消化吸收不好性状也有便秘者。
(9)睡眠方面症状:入睡困难、多梦、易醒或醒后不解乏等.失眠为慢性胃炎常见的兼症之一。
(10)烧心、吐酸症状:烧心宜分清有无吞吐酸水情况,烧心吐酸多因湿盛,烧心不吐酸多因津亏。若萎缩性胃炎伴胆汁反流者,可出现口苦、口干、胁痛、恶心等,胃大部切除术后萎缩性胃炎者还可出现消瘦、头晕、乏力;伴恶性贫血者,还可见头晕、乏力、睑结膜色淡、甲床色淡或苍白、面色萎黄。
萎缩性胃炎的诊断主要根据胃镜和病理检查结果。如果出现上述10条症状中的1-2条,应到医院做胃镜和胃黏膜活体组织检查。
胃肠专家李恩复的人气博文
访问(13867)评论(0)
访问(10975)评论(1)
访问(10160)评论(0)
访问(9549)评论(0)
访问(8253)评论(0)
本博文的最近访客
不亏是专家啊~!
我来评两句
本周推荐博文胃肠欣贴,适用于各类胃炎肠炎,急慢性胃炎肠炎,萎缩性胃炎
现&&&&&&价
运&&&&&&费
快递至吉安市
约送70个集分宝
看会员等级,最高多25%
该商家不支持优惠券与集分宝同时享受
新人首次购买加送0个集分宝
用手机一淘&&购买此商品
手机一淘扫码购买
胃肠欣贴,适用于各类胃炎肠炎,急慢性胃炎肠炎,萎缩性胃炎
当前商品价格详情
正在加载...
正在加载...
正在加载...
正在加载...
什么是”优惠购“?
「一淘优惠购」为用户提供最优惠的购买方案,帮您了解商品价格趋势、商品详情、买家点评等信息,您只需点击“优惠购买”即可享用一淘提供的如下优惠:
1)优惠券:自动匹配该商品可使用的优惠券,点击“优惠购买”即可领取,在商家下单时享受抵扣立减;
2)集分宝:当您完成下单并确认收货后,一淘会返还相应的集分宝,至“我的一淘-我的集分宝”查看;
3)促销:同步该商品参与的促销活动,在商家购买时会自动享受相应优惠;
4)优惠码:当您得到优惠码,请先在优惠购页面兑换,再使用支付宝付款,即可享受相应优惠扣减。
什么是“到手价”?
1)到手价=商品现价-优惠券优惠金额-促销活动优惠金额-优惠码优惠金额-返还集分宝;
2)以上优惠并非在您点击“优惠购买”时立即生效,而是逐步享受的;其中,优惠券及促销优惠在下单时享受扣减,优惠码在支付宝付款时享受减免,集分宝在您确认收货后返还至您的一淘和支付宝账户。
优惠券相关问题
如何查看和使用优惠券?
1)领券成功后,您也可在“我的一淘-我的优惠券”查看已领取的优惠券。
2)B2C商家优惠券:点击“优惠购买”领券成功后,会得到相应的卡号/卡密,在商家选购提交订单前,复制您在一淘领取到的优惠券卡号/卡密,如果满足满减条件,即可享受相应的抵扣立减;
3)淘宝/天猫优惠券:点击“优惠购买”领券成功后,会绑定到您的淘宝帐号,当订单金额满足满减条件,在提交订单页面可匹配优惠券,直接抵扣立减。
优惠券为什么不能使用?
1)有些优惠券有满减条件的限制,如果您选购的订单金额不满足优惠券的限额,优惠券将不能使用,您可以挑选该商家其他商品凑单满足限额后即可使用;
2)根据商家设置,部分特价、秒杀、团购商品无法享受优惠;
3)使用优惠券下单后未付款,或者发生退款,该优惠券将无法使用。
集分宝相关问题
集分宝什么时候返还?
不同订单的集分宝返还时间有所不同,一般规律如下:
1)淘宝和天猫订单,在确认收货7-15个工作日后到账;
2)B2C网站订单,将在确认收货后4-8周到账,如遇节假日可能会有所延长;
3)您可以在“我的一淘-我的集分宝”查看集分宝返还情况。
同一店铺不同商品加入购物车,是否也能获得集分宝?
不同订单的集分宝返还时间有所不同,一般规律如下:
1)淘宝和天猫订单,在确认收货7-15个工作日后到账;
2)B2C网站订单,将在确认收货后4-8周到账,如遇节假日可能会有所延长;
3)您可以在“我的一淘-我的集分宝”查看集分宝返还情况。
优惠码相关问题
为什么优惠码会验证失败?
为了让更多的用户能享受到优惠,对于优惠码的使用做了以下限制:
1)您的账户需要通过支付宝实名认证;
2)在一淘、淘宝、天猫有作弊行为的用户无法使用;
3)若同一时间验证用户过多,也可能会导致验证失败,请稍后尝试。
为什么优惠码验证成功,却没看到有优惠?
1)优惠码验证成功后,在支付宝付款时,可以看到相应的优惠提示;
2)支付完成后在交易记录金额右侧点击感叹号,即可看到该订单金额由实付金额和优惠码金额构成。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根除幽门螺杆菌对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疗效影响的前瞻性、多中心临床研究--《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根除幽门螺杆菌对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疗效影响的前瞻性、多中心临床研究
【摘要】:一、研究背景与目的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寄宿在胃粘膜表面的革兰阴性螺旋杆菌,与慢性胃炎、上消化道溃疡、胃癌、胃粘膜相关性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等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目前多数专家认为萎缩性胃炎或合并肠化时建议根除Hp,是因为根除Hp可改善胃粘膜炎症,甚至可以逆转粘膜萎缩、肠化和基因不稳,进而可能预防胃癌的发生。但是对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是否需要进行Hp根除,国内外尚无统一意见,甚至出现是否根除依据患者的意愿决定,影响治疗效果。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根除Hp对患者临床症状、内镜表现、病理改变的影响,而后结合随访,明确根除Hp对我国的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带来的益处。
二、研究方法
采用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化、对照的队列研究,对内镜诊断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患者,随机分为Hp阳性根除组(根除组)、Hp阳性不根除组(不根除组)和Hp阴性组。Hp根除组治疗方案分为两种:1.序贯方案:埃索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1.0g每天二次共5天,随后埃索美拉唑20mg+替硝唑0.5g+克拉霉素0.5g每天二次共5天;2.三联方案:埃索美拉唑20mg+克拉霉素0.5+阿莫西林1.0g每天2次共7天。不根除组和阴性组治疗方案:饭前口服铝碳酸镁1.0,每日3次,共8周。治疗8周后所有患者复查胃镜,并检测Hp和评价消化道症状、胃镜下表现、胃粘膜炎症改变情况。统计学方法:所有CRF数据采用Epidata软件统计录入,统计分析软件应用美国的SAS统计分析软件,试验数据的比较采用Fisher精确概率分析、Kruskal-Wallis分析、Wilcoxon秩和检验和非参数统计等方法分析。定义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三、研究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311例病例,在试验期间因各种原因脱落的病例数为100例。经过8周治疗,三组治疗前后在症状总评分、内镜下糜烂、慢性炎症和炎症活动方面的变化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根除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的差值为3.56±1.37,显著高于未根除组(2.80±1.30,P0.01)和阴性组(3.13±1.17)。根除组治疗后胃黏膜慢性炎症和炎症活动的分值下降分别达到1.08±1.34和1.42±1.09,亦显著高于未根除组(0.49±1.47和0.61±1.34,P0.01),但两组在内镜糜烂的改善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根除组和Hp阴性组之间在上述指标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果还证实,序贯疗法的Hp根除率达到85.4%,显著高于经典三联的Hp根除方案(66.0%,P0.05)。四、结论
对于Hp阳性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患者,尽管根除Hp不能显著改善内镜下的糜烂评分,但是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慢性炎症评分及活动性炎症评分,故对于这部分患者建议早期根除Hp。在Hp根除方案的选择上,序贯疗法的根除率要优于EAC三联方案。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第二军医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1【分类号】:R573.3【目录】:
中文摘要5-7
英文摘要7-9
缩写对照表9-10
第一部分 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对慢性胃炎疗效影响的临床研究12-31
1.研究对象12-13
2.研究内容和方案13-15
3.技术路线15-16
4.数据统计分析16
5.结果16-29
6.讨论29-31
第二部分 序贯疗法与标准三联方案根除幽门螺杆菌效果比较31-38
1.研究对象31
2.研究内容和方案31-32
3.技术路线32-33
4.数据统计分析33
5.结果33-36
6.讨论36-38
全文总结38-39
参考文献39-43
参考文献47-50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50-51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彭颂兴;杨伟昂;;[J];中国现代医生;2012年18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周丽雅,沈祖尧,林三仁,金珠,丁士刚,黄雪彪,夏志伟,郭慧兰,刘建军,曹世植;[J];Chinese Medical J2003年01期
Masaaki KKazunari MTadayoshi ORyugo SKoichiro WToshio F;[J];World Journal of G2007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楼凯平;;[J];海峡药学;2012年04期
李桢;李保东;张红亚;谢振斌;;[J];河南外科学杂志;2009年03期
张春雷;张慧丽;周炳喜;;[J];肿瘤基础与临床;2012年03期
冯丽丹;刘改芳;;[J];临床荟萃;2009年21期
刘锦涛;余细球;杨建荣;侯华军;黄威;;[J];临床消化病杂志;2007年03期
周思君;詹俊;;[J];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11年05期
李淑红;唐艳萍;李淑云;;[J];辽宁中医杂志;2010年10期
沈长兵;喻钢;朱宝华;;[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呼和;;[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1年06期
张建新;董卫国;吕晓光;华影;刘启胜;;[J];中国全科医学;2011年2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惠娟;[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相宏杰;[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年
申载薰;[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年
谢忆山;[D];武汉大学;2011年
魏玉霞;[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陈树楷;[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舒徐;[D];南昌大学;2010年
李媛;[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静;[D];南京医科大学;2009年
黄静;[D];郑州大学;2010年
杜囚鹏;[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吴蓓;[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1年
张彦卿;[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郝晋雍;[D];兰州大学;2011年
吕林;[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1年
朱倩;[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李花玲;[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肖运庆;[D];遵义医学院;2011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改芹;谢佳平;金红;;[J];临床内科杂志;2008年11期
房静远;;[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08年05期
;[J];中华消化杂志;2000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曹伟民;[D];新疆医科大学;2006年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黄海辉;;[J];中国实用医药;2013年05期
毕永波;;[J];中国医药指南;2013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赵学莹;[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1996年04期
卫永琪;;[J];中国中医急症;2005年12期
魏多祥;李智敏;;[J];航空航天医药;2009年02期
;[J];江苏医药;1976年04期
王大鹏;[J];四川中医;1987年01期
王承健;[J];陕西中医;1987年07期
张镜人;严佩贞;张亚声;张存钧;陈怀红;何家健;巫协宁;陈仕尧;赵葆华;;[J];中医杂志;1987年08期
卢书山,董爱莲;[J];临床荟萃;1993年14期
刘军;[J];中国气功科学;1994年12期
刘韧,王影;[J];四川中医;199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松坡;孔令春;陈志霞;刘巧丽;蒋勇;张存钧;张镜人;;[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十二届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暨2010年脾胃病诊疗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0年
李军祥;赵宁宁;;[A];第二十二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暨消化疾病诊治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0年
张宽智;冯继忠;吕梅;张勇;;[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六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魏金文;张尤历;;[A];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2005年全国胃肠激素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刘玮丽;姒健敏;;[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上册)[C];2007年
王辉;;[A];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十八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6年
刘玮丽;姒健敏;;[A];中华医学会第11届全国内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罗宏超;;[A];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暨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研究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10年
赵建勋;廖永强;黎国友;陈明涛;张佑红;;[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上册)[C];2007年
张道强;随秀梅;刘昌海;王金环;;[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郑州大学二附院消化内科教授
徐志林 郑州大学四附院消化科主任
整理;[N];健康报;2011年
唐蔚波;[N];民族医药报;2003年
程仓瑞 周文平
王占全;[N];大众科技报;2008年
祝康星;[N];大众卫生报;2009年
河北省中医院 周文平;[N];河北科技报;2010年
通池;[N];民族医药报;2002年
泉文;[N];民族医药报;2002年
丁英;[N];民族医药报;2003年
张志强;[N];健康报;2002年
主任医师 陶明春;[N];卫生与生活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康诚峻;[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周雯;[D];浙江大学;2004年
张发明;[D];第四军医大学;2008年
李宗庭;[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宋春芳;[D];中国医科大学;2003年
王芬;[D];中南大学;2011年
刘健;[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王一飞;[D];复旦大学;2009年
许冠恒;[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谢子琪;[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方军;[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陶克;[D];吉林大学;2010年
施甜;[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冯园;[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杜囚鹏;[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王文辉;[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王燚霈;[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2年
唐旭东;[D];青岛大学;2012年
郝彦雷;[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2年
郁岩杰;[D];郑州大学;201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800-810-661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800-810-91813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