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着坚强,学着如何从新分盘振作,学着慢慢忘记以往的爱,是…

(盛夏光年)
(万人咨询黄老师)
(@你好哇塞)
(小黄OG??.)
第三方登录:颠覆传统家教思维
破解学习的核心密码
&作者:张清羽
&(常青藤教育学堂版权所有,转载敬请注明出处)
常青藤思维教育――带您寻找孩子的心灵地图
楼主邀你扫码
参与上面帖子讨论
发表于:11-10-14 08:18
&&&&&&&&&&&&&&&&&&&&&&&&&&&&&&&&&&&&
第一章笑傲江湖:什么是孩子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1.平坦的世界下什么是有价值的知识
2.什么是孩子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第二章把诊问脉:您的家庭教育位于在哪一个层次?
1.从马斯洛心理需求模型分析什么是孩子真正的幸福感
2.深入分析中国现代家庭教育的三大误区
3.前瞻性教练型家教培养儿童自主型人格
4.学习问题的本质是身心灵未能同步发展
第三章任督二脉:打通智商-情商二脉,发展智慧型学习
1.一元思维指导下的童工式学习
――死记+硬背,是传统学习的惯用招式。
2.二元思维指导下的自主性学习
――兴趣+动机,是自主学习的不二法门。
3.多元思维指导下的智慧型学习
――高度+角度,是智慧型学习的独门秘笈。
第四章玄门探珠:为您抽丝剥茧解开学习的核心密码
1.知识的密码――表达
2.理解的密码――联想
3.科学思维的密码――系统
4.思维障碍的密码――定式
第五章秘笈真经:怎样练就慧商型学习高手的盖世神功
1.身份的使命感――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
2.信念的坚定性――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的,就成了路
3.习惯的严谨性――习惯是一种顽强巨大的力量,可以主宰人生。
4.能力的独特性――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5.学习的策略性――智者顺时而谋,愚者逆时而动
第六章秘笈之一:建立与自我的这个圈
1.慧商型学习高手最重要的人格特征之一――独特自信(天生我才必有用)
2.慧商型学习高手最重要的人格特征之二――积极进取(我的字典里没有失败)
3.慧商型学习高手最重要的人格特征之三――勇于负责(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第七章秘笈之二:完善孩子与他人的这个圈
1.慧商型学习高手最重要的品格之一――情绪自主
2.慧商型学习高手最重要的品格之二――同理之心
3.慧商型学习高手最重要的品格之三――团队合作
第八章秘笈之三:拓展孩子与世界的这个圈
1.慧商型学习高手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多元思维
2.慧商型学习高手最重要的能力之二――善用规律
3.慧商型学习高手最重要的能力之三――追求共赢
第九章:万元归一:慧商型学习高手的葵花宝典
1.用慧商型学习法激发孩子的天赋潜能
2.用慧商型学习法引导孩子真正的学习
3.用慧商型学习法训导孩子的心智成长
常青藤思维教育――带您寻找孩子的心灵地图
发表于:11-10-14 08:19
为您拨开教育的迷雾
――改变势在必行!您准备好了吗?
这是一本写给
“深爱孩子,却不知道如何去爱”的普天下父母看的书;
这是一本写给时常感叹“孩子学习困难”的家长与老师看的书;
这是一本写给希望给孩子不一样的童年成长之路的有识之士看的书。
本书颠覆传统家教思维,致力于帮助家长提升教育眼光与理念。站在思维学习的高度,解开科学学习的密码。引导家长运用21世纪最先进的“智商-情商-慧商”三位一体激发及深度训导法则,
“亲近自然、融入社会、自主学习、快乐成长”的人本教育理念,引导儿童由一元局限思维向多元创造思维模式飞跃,全面提升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
世界的大门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向中国的孩子开放过,也从来没有如同今天一样把如此激烈的竞争放在我们的面前,卷入这场竞争的不只是孩子、学校、老师,更是我们的父母。
哈佛大学校长郑重其事地提出:孩子未来要面对的世界将是多元社会文化背景的。在21世纪,一个有教养的人需要了解整个世界,并且不能存在对任何地区、任何民族的偏见。
但我们都知道,孩子们认识世界的视野不会在将来的某一天突然宽阔起来,这需要从小的培养积累。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千差万别的儿童成长之路。每个孩子都在自己的轨道上前进着,选择着。而这条或长或短,或宽或窄的成长之路,很大的决定权掌握在我们父母的手中。
《华尔街日报》把雇主对商学院毕业生的素质期望进行排列,结果88%的雇主认为沟通与人际关系的能力最为重要;87%的雇主认为合作能力最为重要;85%的雇主认为个人的道德和品性最为重要。可遗憾的是,现在孩子们每天拼命积累的仍然只是数理化学科方面的"深度",对能力与品格的训导几乎为零。
我们需要用国际型人才的标准来衡量孩子,这些是国际竞争对孩子们提出的要求,孩子们具备了吗?我们的孩子是否已经在储备面对这些竞争的力量了呢?这些标准绝对不是数学、语文、物理、化学,而是与国际接轨的知识结构和综合能力。这些是我们需要给孩子们的。
以美国的哈佛,耶鲁,普林斯顿为代表的世界最著名8所大学的常青藤联盟,是所有莘莘学子心目中向往的圣地。人们把常青藤教育称之为培养国际型人才的精英教育。常青藤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培养一个成功的人。这种成功,不是我们一般意义上的有权有势的世俗的成功,而是以人的全面成长,以培养一个能让自己幸福,也能给别人带来幸福的人为最高目标。
&“独立思考、勇于表达、敢于创造,自主发展、团队协作、服务社会”,这些代表着常青藤精神的优秀品质,应该成为每一个孩子的成长目标。
薛涌在他的《一岁就上常青藤》中写到: “在当今这个全球化的时代,常青藤不再是一个美国的概念,而且是世界的概念。”让孩子拥有常青藤的精神并不局限于在这些大学就读,而是成长于这样的教育环境中。优质的教育理念都有一个最本质的核心:就是让孩子自主成长、自我发展。
我们,无论是父母还是教育者,都应该有责任为孩子提供这样的氛围,并且尽可能为孩子们提供这样的成长机会。
要接受挑战的不仅仅是孩子,更是父母!
因为,父母是孩子生活的策划者。孩子需要具有前瞻眼光的父母。
很多父母说:“我看得很长远啊,他上什么样的中学、大学我都已经计划好了,就连出国留学的费用都准备好了。”
然而,我们听过太多高分低能的博士的故事。您能保证孩子在走出学校之后也能够顺利走完他的人生之路吗?
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只教会孩子如何考试的家长是短视的家长!您还是那些家长中的一员吗?
我们已经被逼到了世界的面前,无可逃遁。改变,势在必行!
面对来自世界的竞争,我们的孩子准备好了吗?
深爱孩子的我们,准备好了吗?
常青藤思维教育――带您寻找孩子的心灵地图
发表于:11-10-14 08:19
第一章&笑傲江湖:什么是孩子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毋庸置疑,今天我们赖以生存的江湖真的变了。
地球的地理结构依然是圆的,但我们却日渐处于一个“平坦的世界”。
“平坦的世界”这一形象的说法,来源于美国著名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的畅销书《世界是平坦的》。这是一个“全球化”概念的形象暗喻:在二十一世纪全球化的进程中,国家地域之间的竞争与通商的传统壁垒,即地理、国界、距离、物流成本、及至人才,文化与体制等都被渐渐碾平。各类信息、知识及创意,通过互联网的自由流动,将人们的生活、学习、社交、生产、管理等均连接成为一个全球化的体系。网络的飞速发展让世界不同角落的人们变成了隔壁的邻居,地球村的居民在网络世界上分享经验与竞技合作。
简言之,世界在二十一世纪已变得微小,世界已经成为每个人的舞台、竞技场、工作站与学堂。世界已无外乎是圆的还是平的了。圆形只剩下地理意义。平坦更接近现在人们的感知,因为全球语言、文化、习俗都在不断的交融之中。“地球村”已从一种遥远飘渺的概念变为触手可及的现实。
这个世界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对知识与人才的定义也发生着翻天覆地改变。
我是在中国传统教育体制下成长起来的。
记得在我小时候,父母就对我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我上中学的时候,老师对我说,光数理化还不够,还要学好英语,有了英语,走遍天下都不怕;
我上大学了,师长又对我说,光英语还不行,还要玩转电脑,有了英语与电脑,走遍天下都不怕。
如今,大批英语计算机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却找不到一个对口的工作。
各种跨国性人才被放在一个平台上惨烈地竞争,许多曾经风光一时的“海归”也大批变成了无人问津的“海待”。
这个世界的变化速度之快,让我们有些措手不及。
人生的江湖再也不可能是雄霸一方的诸侯割据,而是在“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感叹中不断比拼的精武擂台。你也休想如南宋帝王偏安一隅,时代已经把每个人推上了战鼓擂动的竞技场。
问题是:我们的教育准备好了吗?我们的父母准备好了吗?我们的孩子准备好了吗?
薛涌在他的《一岁就上常青藤》中写到:
“在当今这个全球化的时代,常青藤不再是一个美国的概念,而且是世界的概念。”(注:所谓“常青藤”,意指美国东北部最著名的8所大学(哈佛、耶鲁、普林斯顿、哥伦比亚、康奈尔、布朗、达特茅斯和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联盟。它是世界精英人物的摇篮。人们把精英教育称为常青藤教育,它代表不断超越自我的成功教育。)
让孩子拥有常青藤的精神并不局限于在这些大学就读,而是成长于这样的教育环境中。
优质的教育理念都有一个最本质的核心:就是让孩子自主成长,充分体验,自由表达。
哈佛大学的校长提到,孩子将要面对的世界是多元社会文化背景的。在21世纪,一个有教养的人需要了解整个世界,不能存在对任何地区、任何民族的偏见。然而孩子们所看到的世界不会在将来的某一天突然宽阔起来,而是需要从小的积累。
这是一个终生学习的新年代。知识更新的速度之快令人瞠目结舌。
你知道吗?在中国,即使你有幸成为百万中取一的菁英,至少也有1300个与你势均力敌的竞争对手;在中国,智商排名前四分之一的人,比北美洲的总人口还要多;全世界最多说英语的国家,不久将成为中国;
如果今天的美国把所有的工作,都外包到中国来,中国仍然会存在劳动力过剩的问题;
我们看这本书的时候,中国正有244个婴儿呱呱坠地;
根据美国劳工部预测,今天的学生,未来在38岁前,会换大约14份以上的工作;四分之一的工作者在目前的工作岗位上工作不会超过一年;二分之一的工作者在目前的工作岗位上工作不会超过五年;
美国前教育部长RICHARD
RILEY认为:2010年最迫切需要的十种工作岗位,在2004年时根本不存在。我们必须教导现在的毕业生投入到目前还不存在的工作中去,使用根本还没有发明的科技,解决我们从未想象过的问题。
我们生长在一个十倍速爆炸成长的时代,每个月谷歌搜索必须处理10万亿次以上的搜索请求;(那么,在谷歌发明之前,我们依靠什么查询信息呢?)我们每天发送的短信数量已超过全世界的人口总数;美国一天出版3000本以上的新书;《纽约时报》一天所包含的信息量,可能比十八世纪一个人一生所接收的信息还要多。
新的科技与知识,大约每两年就要增长一倍;未来的电子纸会比真的纸还要便宜。
对于正要就读大学的学生来说,他们在前二年所学习的知识,在三年级就已经过时了;
今天无论在世界的哪一个角落,只需要一台互联网电脑,就可以学到世界最顶尖的哈佛大学的经典课程;网络上的名师课程,讲座,教案丰富得令你眼花缭乱。
转变正在发生,既然你已经知道了,那么你准备如何应对呢?
常青藤思维教育――带您寻找孩子的心灵地图
发表于:11-10-14 08:20
平坦的世界下什么是有价值的知识
在网络时代,什么样的知识更有价值呢?如果我们掌握的知识,跟其他人脑子里掌握的知识相差无几,老板为什么要花重金聘用你呢?什么才是孩子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呢?
世界经合组织(OECD) 在1996年的年度报告《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中将知识分为四大类
知道是什么的知识(
Know - what) ,主要是叙述事实方面的知识;
知道为什么的知识(Know
- why) ,主要是自然原理和规律方面的知识
(c) 知道怎么做的知识(Know
- how) ,主要是指对某些事物的技能和能力;
(d) 知道是谁的知识(Know
- who) ,涉及谁知道和谁知道如何做某些事的知识。
我认为,还应该有第五类知识:知道在哪里的知识(Know - where),就是知道在哪里可以寻找到需要的知识。
前二类知识,我们可以通过学校教育从书本上积累获得,而后三类知识,则涉及到一个人的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信息搜索能力和判断推理能力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创造力,是一个人真正的区别于其他人的能力。正是这种能力,需要教育实施者(包括学校与家长)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不断的加以引导,训练,熟练化,技巧化,模型化。这也是终生学习的时代对一个人才的基础要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埃德加.富尔先生预言:“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这句名言提示了一个道理:重要的是学会学习。
学习的过程,重点并不是记住了多少知识,而是通过学习知识的过程训练学会学习的能力。学会学习,就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从繁杂的知识中吸取精华。在未来世界,学会学习是每一个人都必须面对的时代课题。学会学习,是打开终生学习之门的钥匙,也是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通行证。
学会学习可以说是未来最具价值的能力。然而学校传统教育仍以知识的传授为主,对此能力的的培养、总结、升华是非常有限的。无论从广度上还是深度上都不可能满足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许多大公司到名牌大学招聘人员时更看重的不是这些学生在学校里修的课程,而是他们所具备的进一步发展(即获取知识)的能力和潜质。它从另一个角度告诉我们:仅仅依赖学校教育就想成为一个杰出的人才,在未来是不太可能的。我们应该重新定位家庭教育的意义与重要地位,在家庭中从小训练孩子学会学习的能力。
问题是:我们的家庭准备好了吗?我们的父母准备好了吗?如果,我们想送孩子到海边,就要修建一条通往大海的路,孩子们只要上了这条路,就能到达目的地,不过是快慢的问题。但是如果修建了一条通往沙漠的路,那么,孩子就永远看不到美丽的海浪。我们的父母知道自己正在给孩子修建的,是送他去何处的路吗?还有没有更好的路呢?
常青藤思维教育――带您寻找孩子的心灵地图
发表于:11-10-14 08:20
什么是孩子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从牛顿由掉落的苹果发现万有引力的开始,直到今天比尔盖茨为了自己的梦想弃学创业,成就微软帝国的商业神话。从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中,我们不难发现,创造能力推动了这个世界的发展,未来社会一定是掌握在那些有创造能力的人手中的。所有的行业都不断提到创意,创新,创造。IPAD,FACEBOOK,TAOBAO,QQ,BAIDU,一个个创意产品让执牛耳者赚得盆满钵溢,成为人人艳羡的翘楚之秀。
然而的确让人感到非常遗憾,我们所给予孩子的教育往往无法把他们培养成一个有独立思想、有创造力、很好的融入社会的人。我对现行的教育体制与未来日新月异的世界是否匹配有着深深地担忧。
纵观我们今天的学校教育,更多的依然是进行着知识的灌输与填压。传统教育流传下来的,以书本,以教室,以老师为中心的教育形态;以考试,以习题,以分数为中心的应试机制;以书本,以标准答案,以老师之话为准则的教条主义,仍在我们的身边上演着。孩子们鲜有机会,也没有场合,更没有时间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自己的思想。更可怕的是,在课堂上,他们没有这样的机会;在课外,他们仍然要被焦虑中的家长送入以一些知识灌输为主的补习班和他们并不感兴趣的兴趣班。他们失去了时空的自由,思想的自由,他们的大脑被学校、家长、补习班不断的接管着,填压着,麻木着,僵化着。在这样的环境下一天天成长,只会让他们渐渐失去自己的思想,失去表达的欲望,最终只会成为别人思想的附拥,习惯于活在前人与他人的阴影之下。如此发展下去,我们国家未来一代的创造力多么令人担忧啊。更重要的是,当他们大到需要承担责任时,他们能够快乐而坚强的承担吗?他们能在承担的同时依然能体会生命的意义吗?
儿童的创造潜能普遍高于成人,被视为天生的科学家。可随着年龄的渐长,我国学生的创造力却呈减退状态,据教育部1997年开始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中学生的创造力在高二年级降至最底点,另据2001年报载,21个国家中学生相比,我国中学生的创造力排名仅为倒数第五。钱学森之问不能不引起我们深深的思考。
引发这种创造潜能衰退的现象,我们的家庭教育也难辞其咎。据心理学家调查,70%家庭属对孩子过分干涉,过度保护或严厉惩罚,而非培养创新人才所需的“民主+激励”类型。父母过分强调孩子“听话”,忽视培养“知其所以然”的探索精神,荒费了独立思考的能力。许多家长重主科,轻副科,孩子课外知识很少涉猎,知识面狭窄,兴趣爱好单调。家长只重孩子成绩“硬指标”,忽视其课余兴趣,动手能力,协作精神等“软黄金”。
罗马俱乐部在《回答未来的挑战》研究报告中指出:学习有两种模式:一种称之为维持性学习或适应性学习,其功能在于掌握已有的知识、经验、拥有解决当前已经发生的问题的能力,即我们所理解的“学会”;还有一种称之为创新性学习或自主创造性学习,其功能在于通过学习提高一个人发现新知识、吸收新信息、提出新问题的能力,以迎接和处理未来新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即我们所倡导的“会学”。
学会学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克服传统学校教育所形成的窒息学生独立思维、主动求知,主动学习的陋习,转变学习观念,树立新时代的学习意识、培养独立思维、主动学习的的态度与习惯,创新学习方法,从新的高度来认识学习,规划学习生涯。要想在未来社会中脱颖而出,仅仅适应当前的社会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把握未来发展的时机。因此,发现和创造新知识的能力,是未来社会竞争力的关键。为了自我的发展与终生学习的需要,我们的教育重点必须从“学会”转向“会学”,即培养一种创新型的学习能力。
未来世界的发展需要创造力,未来人才的竞争是创造力的竞争。在现行教育制度下成长起来的我们寄于厚望的孩子们,能否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真正找到一种作为独立个体而存在的人生意义,并能真正适应这个世界,以自己的能力,幸福的为社会创造新的财富与价值呢?怎样避免学校统一化的教育对孩子们创造性的扼杀,是我们家长与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起来的问题。
抱怨社会与现行的教育体制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责任人,不能仅仅埋怨学校,更不能单纯的依靠学校。在目前的教育背景下,父母们应该更多的考虑:我们自己能做什么来帮助孩子的成长?我们需要具备什么要的眼光、能力,才能引导孩子走向“会学”之路?
为学知识去死学知识(知识是绝对目标),为培养能力去运用知识(知识只是载体),为发现新问题去遗忘知识(知识是旧经验),你定位孩子的学习目标是哪一个呢?
“平坦的世界”下,什么是孩子未来的核心竞争力?答:创造性学习能力。
“平坦的世界”下,我们父母如何引导孩子走出一片专属于自己的竞争蓝海?答: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与创新型学习能力。
常青藤思维教育――带您寻找孩子的心灵地图
发表于:11-10-14 08:21
第二章& 把诊问脉:您的家庭教育位于在哪一个层次?
既然孩子未来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是创造性学习能力,而这种学习能力的培养单单依靠学校统一标准的大锅饭式的教育,很难完成这个任务。因此,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从没有比现在更加重要。家庭教育急需要升级到一个新的高度与平台。
现代家庭教育面临不可回避的三大挑战:
社会转型时期,日新月异的变化,信念与价值观受到各种冲击。孩子的成长面临生理、心理与学业、社交等多重压力。父母需要练就前瞻性的教育眼光、学习一套科学有效教育理念与可操作性的教育方法,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
学校教育的“大锅饭”、“应试型” 与“灌输填鸭式”,孩子的童工式学习,难以满足未来具有职业竞争力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这需要父母运用“终生学习”的理念指导自己不断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升级家庭教育的平台,真正抓住孩子成长的关键期,对孩子进行适当激发、因材施教。
教育领域的市场陷阱星罗棋布,各种教育理论观念层出不穷、鱼龙混杂,右脑鼓吹、神童情节,让父母过度消耗孩子宝贵的童年时光。父母需要一双慧眼,运用哲学的、批判的、高屋建瓴的思维去芜取精、去伪存真。给予孩子真正有价值的教育引导。
在中国,似乎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天才”情节。每个父母都渴望自己的孩子金榜提名,功成名就。孩子就是父母的脸面:孩子学习好,父母的脸上就是艳阳天;孩子学习不好,父母的心头就乌云笼罩。
&&&&&&&&&&&&&&&&&&&
挥之不去的“神童情结”
  每年的5月,是京城名校招收“少年班”、神童超常班的考试季。这两年,超常班的热度不断升温,报考人数每年都创出新高。报考少年班的有5000多人。家长为报名差点打破头。目的本来为“选拔、发现神童”的超常班考试最终演变成了一场“培养、创造神童”的全民大竞争。
在孩子“被神童”的狂热背后,有着家长们挥之不去的“神童情结”。
  在孩子参加超常班考试的这一个月,龙龙妈妈几乎每天都挂在QQ群里,这是一个超常班考生家长群,数百名家长每天聚集在这里互相交换信息,分享经验。这里真是热闹非凡。最有意思的是,最初这个QQ群叫作“超常宝宝平常家长”,很多报考的家长认为孩子确实在某方面具有天赋,属于超常。但是,随着考试一轮一轮进行,绝大多数孩子被刷下来,家长心态逐渐转变,最后群名改成了“平常宝宝超常家长”,意思是宝宝也许并非神童,但是超常的父母可通过后天教育把孩子塑造成“准神童”。
  龙龙妈妈告诉记者,她在这个群里受益匪浅,“真是找到组织了!”这里很多家长绝非等闲之辈,为孩子早教花了无数的心思,谈话间对超常儿童培养的各种中外著作信手拈来,还有能人分析历届考试的特点,让大家回去有重点地给孩子做练习。“群里推荐一位教育专家写的书,书里的很多思维训练和超常班考试的思路很接近,大家四处去找这本书,给孩子狂练,也算是临阵磨枪,不快也光。”
  QQ群的谈话记录显示,这里出色的孩子比比皆是,不少孩子的早教从一两岁就开始了,认识2000多字属于很平常的,数学两位数加减法口算不成问题,而这个水平已经相当于小学三年级。
  除了全家齐动员抓孩子的教育,各种针对超常班的培训也必不可少,家长们晒自己孩子的培训费时表示,“一年三万肯定打不住。”还有一年五六万的。此外,还要从各种渠道给孩子找来思维训练、锻炼智商的题目,在考前的几个月里对孩子进行“填鸭式训练”。有人说:每个牛孩的背后都是疯狂的父母!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心理所超常儿童研究中心主任施建农表示,许多家长并不知到底什么是“超常儿童”。
“神童培训说”是很多家长的误区,他说:“我们可以发现神童,但我们却创造不了神童。如果面对一个处于常态水平的孩子,非要把他强化培养成神奇人物,这是不可能的,也没有意义。家长们要有一个清醒认识,用平常心看孩子,不要有过高期望。”他他认为,超常儿童占整体儿童群体的比例大约是1%至3%,对于不适合超常班的儿童,家长不应勉强让他们进入。
  令人惊讶的是,中科院权威专家的说法并没有扑灭家长们培养神童的满腔热情,即使培养不成真神童,把孩子培养成“准超常”也是目标。
 但是教育专家却指出:“过早的环境压力,过度的能力要求,是提前的伤害。过早地给孩子超过他的生理成熟度的教育或刺激,硬让他去做他还不会做的事,他能力发展的链条可能终止。有些孩子早期被强迫灌输很多所谓的知识,上学后他可能会有一种恐惧、厌恶感,甚至干脆拒绝,就是这种损失的表现。”
面对众多父母的神童情结与疯狂培养,我们不禁要问:中国的教育到底缺失了什么呢?
我们不缺少知识渊博的学者,却忙于职称,头衔;我们不缺少学富五斗的教育专家,却忙于“将教育变成一种产业”。大量的老师和家长,都在想尽办法,让孩子多学,多记,多背,我们似乎有一种天生的恐惧感,总是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然而事情总是会产生事与愿违的戏剧性效果,那些可以为孩子提供丰厚物质生活的家庭,却总是面临着孩子不爱学习的困境。当所有的物质刺激都无法换得孩子一个令人满意的学习成绩时,无数的家长便开始寻找更多的外界支持,于是孩子放学后,又被塞进一个个补习班,继续充当着一个个被填充的容器。直到所有的方法(找名师,请家教,买教辅……)都尝试过后,家长与孩子都苦不堪言,谈到学习就皱眉头,甚至亲子关系恶化,家庭气氛紧张时,父母于是只能长叹一声“看来我的孩子真的不是学习的料,我已经尽力了。”借以宽慰自己的无奈与愤闷。事情的真相果真如此吗?
当我们看到孩子天真的快乐一天天的减少,当孩子清澈的目光被厚厚的镜片遮住,当孩子与我们的共同语言越来越少,我们是时候深深的反思了,我们一定忽视了对孩子成长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压抑了孩子与生俱来的灵性?我们一定是在做着一些自以为聪明,却极为愚蠢的举动。
常青藤思维教育――带您寻找孩子的心灵地图
发表于:11-10-14 08:21
从马斯洛心理需求模型分析什么是孩子真正的幸福感
给孩子一口深井,他可能是一只井底蛙;
给孩子一个笼子,他可能是一只金丝雀;
给孩子一片草原,他可能是一匹骏马;
给孩子一片蓝天,他可能是一只雄鹰。
给孩子怎样的世界,他们必将还世界怎样的未来。
为人父母的我们,给予了孩子什么呢?还有什么东西,是我们忽视了,却对孩子而言至关重要的吗?
如果问父母,你希望孩子将来有什么样的人生?相信每个父母都会言之凿凿地说:“我当然希望孩子有一个幸福的人生。”
套用一个经典句式:对幸福人生的追求是相似的,但关于幸福的定义却各有各的不同。有的人把成功当幸福,一生追求功名利禄。有的人把享乐当幸福,醉生梦死,娱乐人生。有的人把遁世当幸福,采菊东篱,离群索居。
您认为什么是人生的幸福呢?闭上眼睛,用半分钟时间思考一下。我想,你的脑海中一定浮现出那个幸福的场景,那就是你所认为的幸福了,对吗?
父母对幸福的不同定义,其实也影响着您培养孩子的方式。
然而,您有没有问过孩子,你所认为的幸福,是他所期待的幸福吗?
当代儿童的父母努力为自己的孩子营造出一种“世外桃源”的环境,在这个真空环境中,各种物质的欲望得到无节制的满足,家长可以说是对孩子百依百顺。对孩子种种无理百般容忍。如果说还有什么事让孩子感觉到不那么顺畅,那就是家长对孩子学习上依然有要求,而且不是一般的要求。然而就在这种家长苦心经营的“爱”的氛围中,孩子们却渐渐地消失了开怀的大笑,默默地耗散了童年的天真灿烂,渐渐丧失了天马行空的想象。连对为他们辛苦付出的父母,孩子们也较少有感恩之心。
我们可以看到,每个周末,不管酷暑寒冬,辛勤的父母们带着被动的孩子,奔波于绘画、唱歌、舞蹈、书法等培训班。学龄前的幸福时光就是在这样充实和忙碌中度过。到了小学,又开始让孩子攻数奥、练英语,不断施压加码。没有一个父母会甘于平庸,说:“我就不让我的孩子学这学那,让他(她)自由发展。”结果呢?却造就了一个个小眼镜、小胖墩、小霸王……这就是教育的真谛吗?
目前对许多低年级孩子来说,幸福已演变成能得到昂贵的玩具;对许多高年级孩子来说,幸福已演变成能买名牌的运动服。而得到这些幸福的手段就是学习成绩好,考试得高分。只要考试好,家长就能无条件地满足孩子这些物质需求,甚至有的家长考试前就与孩子签订了所谓的考试合约:只要考试能达到全班前十名,就奖励一万元钱,想买什么买什么。所以对许多孩子而言,学习已成为了一种满足物质追求的手段,而学习本身的意义与乐趣,探索的好奇与快乐,他们却根本忽略,不再能体会到了。
我曾在大学留学机构工作。每天面对的,是高考失利,选择出国留学的学生及其家长。看到家长为孩子忙前忙后的咨询,报名,还要支付高额的留学费用;而许多的孩子却耳朵里塞着耳机,嘴里嚼着口香糖,一付事不关已的样子。有的孩子身高超出父母许多,却还要父母帮助拿行李,找宿舍,填写报名材料。出国前在机场送机时,场面更是让人哭笑不得:九十多岁的祖母,坐着轮椅来送孙子;有个孩子的妈妈还蹲在地上,为儿子的耐克鞋系好松了的鞋带;安检通道上,还有个体重明显超标,一米八几的大小伙子,一边通关,一边还吃着父母送上的一串烤香肠……还有一次,有个家长半夜打来电话,焦急地说孩子登机后三四天都没和父母联系,是不是遭遇了什么不测?后来多方联系,才得到孩子的音讯,原来他下飞机后早忘记了要和家人报个平安,只管自己找朋友上网去了。可怜天下父母心啊。能够选择出国留学的,都是家境殷实的人家。为什么丰厚的物质条件,却没能培养出一个有能力、知感恩、懂回报的孩子呢?为什么孩子对父母的付出总认为理所当然,视而不见呢?这些出了国的孩子,将来又有多少会变成“海龟”,“海带”呢?
很多父母总是苦恼:我们创造了生命却难以让生命更精彩;我们付出了爱,却收获不到爱的果实。我们给了孩子最好的照顾,却无法换回孩子对知识的渴求与对生活的感恩。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我经常面对满面愁容、眉头紧锁的家长,向我细述孩子的种种问题。他们细细罗列孩子的种种表现,猜测着孩子为什么会上课不认真,作业做的慢,考试粗心。几乎所有的咨询都关注于学习的层面。然而,又有几位家长能真正了解孩子所思所想呢?
曾经有一个五年级的男孩子和父母一起来到我这里。初见面时我觉得他非常开朗,甚至有些调皮。家长对他不认真学习的态度简单直是无可奈何,所以只好来向我求助。可是谁也想不到,这个看似什么都无所谓的男孩子,在单独与我交流后,竟流着眼泪,说出老师对他的轻视,同学对他学习不好的取笑,让他觉得生活的无趣,甚至好几次想到了自杀。孩子这样的心理状态,父母真正了解吗?
有一个四年级的学员,哭着对我说,他在学校没有一个朋友,同学给他的印象就是不断地欺负他,取笑他。他的妈妈在家中除了让他好好学习,还是让他好好学习,每天他除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一大堆作业外,还要完成妈妈给他布置的大量补充习题。他说不知何为友谊,也不知道学习有何乐趣。
一个六年级的孩子的妈妈焦虑地打来电话,说孩子很郑重其事的问她:“妈妈,人活着到底有什么意思?每天我除了做作业,就是作业,每天抄一大堆课文,单词,这样的生活真没有意思。”
&&& 2011年5月8日,南京江宁区又一名中学生跳楼。仅2011年上半年,南京及周边地区选择跳楼自杀的中小学生就达6人之多……这些都是发生在我们身边血淋淋的事实。足以引起我们的警醒。
我在一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无奈的逝去后心痛地写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个年轻生命的逝去,又引起了人们心中的死水微澜……然而这样的热议,又能维持多久呢?或许明天,就被人们遗忘了…….然而,对于当事人的父母,当事人的学校老师,那种伤痛、震惊,无奈……应该要维持一生吧。谁对谁错?我们都想做一个评判,却又那么无力。对于一个生命的消逝而言,追究对与错无非是生者为寻求心理平衡的一种无奈的方式。如果生命可以重来,我想谁对谁错将不再重要,只要生命可以重来……然而,不可能…..爆发出来的,是让人震惊,然而,还有多少沉默中的,象一颗颗定时炸弹,随时会给人们的心理致命的一击。不是在沉默中爆发,就是在沉默中灭亡。从事教育工作的我,每天接触各种类型的家长,大多数家长只把眼睛盯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为也优秀,那也优秀,却很少有家长愿意改变自己,为孩子提供一个心灵的港湾。当我看到有的孩子小小年龄脸上就失去了天真的笑容,棋琴书画样样都行,就是不快乐。我想,这些孩子将来会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回报父母的“苦心培养”呢?这真是一个大大的问号啊……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到了一个克不容缓时期,希望越来越多的父母能够意识到这一点。”
那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们最需要的到底是什么?&
答案是相当简单的,孩子需要幸福感。
然而这种幸福感到底是什么呢?
也许有的父母会质疑道――我已经给予了孩子最好的吃穿,让他上最好的学校,给他配备尽可能多的资源,甚至于为他付出了自己全部的时间,为什么他还是觉得不幸福呢?
然而,这些物质与付出真的足以让孩子成为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吗?
对于这样的质疑,我们必须引入心理学中的需求理论,借以回答这个问题。
马斯洛心理需求理论认为,人的需求从低到高可以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生理上的需求是最基本,最原始的需求,它意味着饿了要吃饭,冷了要穿衣,病了要吃药,困了要有房间让他睡觉。
安全的需求指的是保证自己免于灾难,不遭飞来横祸。
归属的需求是要有家庭、朋友、同学的关怀、爱护和理解,是对友情、信任、温暖、爱的需要。
尊重的需求,指的是自尊、他尊,以及权力欲等,像我们的许多孩子都希望能当上班干部,每天在同学们敬佩的眼神中生活,即属于这方面的需求。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等级的需要。满足这种需要就要求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工作,最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
&&&从马斯洛心理需求发展理论模型中,我们得到的最重要的启示是:人一旦达到初级层次的生存生理需要的满足后,就开始不断追求更高的心理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也就是成长和成功的需求)是我们最高的精神需求。人生就是从最基本的生理需要开始,一步一步地向更高的层次迈进,能够实现这个转移过程的,人生就会很快乐,很充实,心理就会比较健康和积极。相反:如果人生的需求无法向上转移,就会觉得很压抑和失败。如果不仅不能够向上提高需求层次,反而被剥夺了更高的需求层次,被迫向更低的层次转移的话,往往会带来巨大的挫败感,心理上常不能够接受,容易导致各种心理障碍,甚至会自杀。
现在我们都知道,对于被家长悉心呵护的孩子来说,前二种需求(生存与安全)基本不成问题,孩子最需要的东西是幸福感,而要达到这种感觉,最好的获取源头既不是吃不尽的零食,也不是玩不完的玩具,更不是一流的学校,比起这些东西,唯一能让孩子体验到最强烈幸福的只有从家长那里得到的认同、支持并使其向更高的目标前进的激励。他们唯一需要的,就是在家人给予的尊重中,用最喜欢的方式来完成自己愿意做的事,继而在自我实现中得到最大的满足。如果一个孩子具有了自我表达、自我实现、自我创造的能力,那么他从中所得到的幸福感,要比由物质欲望的满足中所得到的幸福感更大。
&&&&&&其实,人是生来就是热爱学习的。因为真正的学习就是人生的成长,符合人的需求心理层次向上转移的要求。因此真正的教育就是用科学的方法不断让学生心智成长。任何一个人,如果找到了一个自己愿意不断成长进步的领域,都可以获得极大的成功。所以,教育的过程,就是让孩子们发现和参与选择自己人生目标的过程。西方的教育,特别尊重孩子的自主选择,西方的家长和老师,普遍教育孩子的人生学习目标就是追求真理和智慧,鼓励孩子追求自己的理想,家长只是尽量为孩子提供选择最佳的路线的方法与环境。这其实更符合孩子成长发展的需要。
当我们的孩子在家长的支持与信任下,通过自己的努力画好一副画、或是搭好一架模型、唱好一支歌后,他就已经因此得到了相当程度的满足感,他从一幅画、一架模型中获得的精神欢乐,要远比昂贵的奢侈生活所能提供的物质欢乐大的多。如果再能够获得家长的认可与夸奖,那么由此带来的幸福感是无可比拟的。而这也正是家长能够给予孩子心灵上最好的关怀与慰藉,其价值要远胜于给予孩子不胜丰厚物质财富。
当我们了解到孩子的这一心理特征(自我实现,自我超越)之后,也就知道了孩子真正渴望得到的幸福究竟是什么――即自我实现、自由探索与父母支持。
然而当我们把目光投射到家庭教育的现状中时,却发现几乎绝大多数的中国孩子,都无缘体验到这一层面的幸福。
对他们而言:美术只强调是不是画得象,却不问问这是不是他们想画的东西;
音乐只是看他们弹琴的技法是否娴熟,却不去管他们是否从音乐中感受到心灵共鸣;
学习只看成绩与分数,却忽视他们探索的能力与兴趣。甚至很多自发的探索世界的行为(如动手拆装一些玩具,或者到野地里寻找宝藏等)都被家长看成是不务正业,给予无情的制止。
中国的家长,基本上只关心孩子的低层次物质需求,却忽略了孩子的高层次需求。甚至更可恶的是:家长们经常剥夺孩子们高层次的需求而用低层次的需求来“满足”孩子,并灌输一整套违反心理需求原则的人生价值观,造成孩子的心理病态。
比如说,家长目前普遍对孩子的教育价值观就是:好好读书,将来考好大学,才有好工作,才能够养活自己,才能够买车买房,成家立业。这些可怜的家长们,把丰富多彩,具有无限可能性的精彩人生,变成了类似于动物的“生存下去和繁殖后代”的最低层次需求。把马斯洛心理学中的高层次心理需求全部抹煞,只用最低一级的“生存需要”来“激励”孩子,这怎么可能让孩子拥有真正的学习热情?
然而现在的孩子们基本上感受不到“生存压力”,日常生活在“尽职尽责”的家长们的全方位帮助下,他们过的很舒适很满足。这种低层次的生存教育目标和激励方式,对于他们来说简直是毫无感受,毫无意义。所以孩子们失去了奋斗的激情,混一天算一天,甚至找到了网络和游戏,用这些虚幻的游戏来麻木自己。中国整个社会的金钱拜物教,违背人的精神发展的规律,不仅培养了孩子畸形的人格,而且培养了他们失败的,不快乐的人生。
常青藤思维教育――带您寻找孩子的心灵地图
发表于:11-10-14 08:22
&深入分析中国现代家庭教育的三大误区
可以说,目前中国有80%左右的家庭还无法走出教育观念的误区,而且很多父母并未意识到这些误区的严重后果。总认为孩子树大自然直,直到问题很严重时才来后悔补救,却往往无回天之力了。
我们列举在家庭教育方面的三大典型误区,统称为“九个一”。或许很多家庭都可以在当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如果你的孩子目前正面临着这样或者那样让你心烦的问题,不妨回忆一下,你们的家庭教育是否也存在以下的现象。可以说,正是这些过份的溺爱、放任、包办、过份的严厉、指责、批评,造成孩子自主性的磨灭,心灵的麻木与感恩心的丧失。
误区一:放任型
孩子一有要求就满足、孩子一用哭闹就迁就、家长一嫌麻烦就放任。
豆豆(化名)是个人见人爱的小男孩。小伙伴都喜欢到他家玩。为什么?因为他的玩具多啊。只要市面上出现什么新式玩具,豆豆马上要求去买。所以,他家的玩具已经堆了五大箱了,可他还是不停的向妈妈要。可以妈妈很无奈的发现,他每次玩玩具都不长久,这个摸摸,那个碰碰,每次都拉出一大堆来,却都玩超不过五分钟。有时,连他自己有什么玩具都忘记了。有一次,他到玩具店,又买了一个玩具跑车,回来才发现,家中已经早已有一辆类似的玩具车,只不过被压在箱子底了。
是谁吃饭的时候大哭大闹啊?原来是动画片《喜洋洋和灰太郎》开始了。小蓓蓓(化名)可是喜洋洋的铁杆粉丝,到了吃饭时间,爸爸一下把电视关了。这下可惹恼了小蓓蓓。她马上大哭大闹起来:“我不吃饭,我要看电视,我要看电视……”爸爸说:“全家都在吃饭,饭一会就冷了,你吃完了再看。”“不行嘛,我不吃,就不吃,我就要看电视。”小蓓蓓把饭碗一推,就是不吃。奶奶见了,赶紧说:“算了,算了,让她看吧,我来喂她吃。”于是小蓓蓓破涕为笑,打开电视津津有味的看起来;奶奶端着饭碗,一口一口的喂小蓓蓓吃饭;爸爸低声不语,不再坚持了。
壮壮(化名)的父母工作很忙,壮壮平时都交给爷爷奶奶照顾。只有在周末,壮壮被接回来和爸爸妈妈一起生活。一大早,壮壮就打开了电视看了起来。妈妈说:“你先学习一会,把作业做完,再看电视吧。”壮壮却象没有听到,还坐在沙发上。这时,爸爸的朋友来作客了,爸爸在客厅和同事谈话。壮壮只好到房间去了。妈妈洗衣完衣服,去房间看壮壮,却发现他又把电脑打开了,在玩游戏。妈妈生气了:“你怎么还不做作业,再不写作业,中午不带你出去吃肯德基了。”壮壮只好慢腾腾的拿出作业,写了起来。中午到了,壮壮的作业却只写了两三行。妈妈气坏了,不肯带壮壮出去吃肯德基,壮壮只好去求爸爸。爸爸说:“算了算了,先去吃肯德基吧,回来再写作业。”于是,一家人还是去吃肯德基了,只有作业本静静的躺在桌子上……
误区二:包办型――孩子一想尝试就干涉、孩子一做不到就帮助、家长一不放心就包办
莉莉(化名)很喜欢画画,可以她却不喜欢在家中画画。什么原因呢?原来她有一个当老师的妈妈。妈妈也很喜欢画画,每次画画,妈妈总喜欢在边上指导斧正。比如说:小花应该是红色的,太阳应该再画圆一些,小狗不应该在天上出现……慢慢地,莉莉再也不喜欢画画了。
小强(化名)已经七岁了,可他自己在学校吃饭时,还不会吃虾。因为每次在家吃饭,奶奶总是把虾剥好了喂到他的嘴里。他本来是一个爱做事的孩子,看到妈妈炒好了菜。她说:“妈妈,让我来帮你端吧。”妈妈却说:“不用,不用,汤会烫到你。”看到妈妈在缝衣服,她说:“妈妈,让我来帮你缝吧。”妈妈却说:“不用,不用,针会扎到你。”慢慢地,华华什么都不要求做了。他知道,妈妈对他的要求,就是学习好。每天只需要学习就可以了。他也不会叠被子,收书桌,理书包。因为这些都有妈妈帮他做了。“妈妈,这道题怎么做啊?”他遇到难题的时候,总是第一个想到妈妈,妈妈总是有办法帮他解决的。可不知怎么的,他每次考试都会空很多题,理由就是想不出,不会做。
华华(化名)的妈妈带着他来到常青藤教育咨询。我问他:“你有什么爱好啊?“妈妈抢着说:“他也就是喜欢画画,不过画的也不太好。”我又问他:“你喜欢运动吗?”妈妈又说:“他也不是很爱运动。”华华在一边小声的说:“我爱剪纸。”妈妈又说:“你说这孩子,又不是女孩子,喜欢什么剪纸啊。我认为男孩子应该多运动一下,打个篮球什么的,我们给他买了全套的运动衣,运动鞋,还专门请了教练。可他练了一二次就打退堂鼓了。说基本功训练太辛苦,再也不肯去了。”我看到华华目无表情的坐在一边,好象妈妈说的和自己无关一样。
可以说,放任与包办的本质都是溺爱。溺爱是毁灭性的教育方式,它会压制而不是助长孩子的成长。溺爱是父母对孩子伤害最大的行为,当孩子的愿望实现得太容易时,他们就会认为是应该的,而且当他们长大后反而认为社会倒欠了他们一笔债。当家长向孩子的无理取闹投降时,实质上是在教孩子把精力用来控制那些爱他们的人。娇宠过度的孩子其自我形象就是唯我独尊,目空一切,为所欲为,不知德为何物,不知感恩。家长的过份迁就、放任和对孩子无原则的溺爱是孩子自控力缺乏的首要原因。
在公园里,我看到过有一个五岁左右的孩子,因为奶奶吃了一口自己的饼干,竟然抬手打了奶奶一个耳光。而妈妈在旁边看到,竟然责备奶奶不应该动孩子的东西。
在书店里,我看到一个八岁左右的女孩子,让奶奶把带来的小板凳给自己坐,而让奶奶坐在冰冷的大理石地面上。并说:“妈妈让你带这个小板凳来是为了给我坐的,不是为了给你坐的。”奶奶无言的站着,拿着衣服与包,陪着孙女儿看书。
溺爱中的孩子从小很少经受被拒绝,被反对的挫折心理体验,缺乏自我约束的经历。大脑和精神系统司职“自我控制”的功能区域缺少相应的刺激和锻炼。用进废退,大脑思维和精神发育的幼稚化就不难理解了。
如果孩子在家从来都是要什么有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家长事事顺着孩子来,从不给他立规矩、提要求,不去及时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错误言行及不合理的欲望。(当然这种纠正和规范在方式方法上要科学合理)。当环境不尽如人意时,又怎能指望他保持良好心态和心理的平衡,有效地自我调适和控制,去融入环境,而不与周围格格不入呢?
而包办型的孩子,家长把孩子捧在手掌心中,怕冻了、热了、跌了、摔了,这也不能去,那也不能去,一个人出去怕不安全,与小朋友在一起又怕被欺侮,只好把孩子关在家中,限定在周围的小圈子中。即使孩子玩耍,也要设定种种戒律,怕孩子弄脏衣服,划破皮肤,不让孩子全身心投入,更不说去尝试冒险。孩子只能远远站在一边,成为一个旁观者。
这些过分呵护与清规戒律,限制了孩子体验和认知世界的探索活动,扼杀了他的好奇心。使孩子的大脑缺少足够的信息刺激和激发,不足以对外界产生兴趣和兴奋。长此以往,孩子生活圈子狭窄,视野不开阔,感觉迟钝,趣味索然周围的一切缺乏新鲜与好奇,缺乏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冲动。丧失了学习的原动力。这就是许多孩子似乎对什么都不感兴趣的重要原因之一。
有的家长则大包大揽、越俎代庖,喜欢事事替孩子做主。由于剥夺了孩子自主选择、自主决断的机会,孩子从不考虑做好做坏的后果,不必为自已的行为负责,学习成为父母老师的事,推一推,动一动,完全失去了自主性,更谈不上自我约束了。
如果事事家长都要为孩子安排妥贴到位,甚至学习作业都要全程陪伴,剥夺了孩子自去独立思考和克服困难的机会,养成他处处依赖家长,思想懒惰,一有困难就放弃的脆弱心理。由于得来太容易,不需要自己去努力争取,一切似乎都轻而易举,有人代劳。造成孩子对事物复杂性的茫然无知。使孩子丧失了思考、丧失了进取、丧失了责任。变得头脑简单,不思进取,遇事慌乱,情绪失控。
误区三:严厉型――孩子一有缺点就指责、孩子一犯错误就打骂、家长一不满意就唠叨
“啪――”美美(化名)的小手就被妈妈狠狠的打了一下。妈妈就是不明白,自己堂堂一个钢琴老师,为什么就是教不好自己的女儿。每次一看到刚才还神气活现的美美一坐到钢琴前就变得无精打采,她就气不打一处来。“不行,钢琴老师的孩子都不会弹琴,讲出去不被人笑话?自己的女儿不能给我丢脸。?美美从三岁起就坐在高高的钢琴前练习了。只要一弹不好,就会被妈妈严厉的打小手。为了弹琴这件事,美美不知道哭过多少次。美美还是很爱妈妈的,除了弹琴的时候。
小海(化名)今天又被老师留校了。老师又打了电话请爸爸到学校。爸爸一来学校,
就气呼呼的责问小海:“你又犯什么错误了?”小海倔强地低头不语。从他被抓破的脸颊看,一定又是和同学打架了。果然,老师说他下午和一个同学发生了争执,把别人的眼镜给打碎了。爸爸听了,气得随手就打了小海一巴掌。小海倔强地忍着眼泪。老师说:“小海爸爸,你好好和孩子说,不能打。你老这样大脾气,孩子是不是跟你学的啊……“
小虎(化名)是一个四年级的小学生。每天,他放学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写作业。小虎的妈妈是个全职妈妈,每天,孩子放学后她的任务就是陪着孩子写作业。每天的作业时间,可以说就是小虎和妈妈的“受难时”。只要打开书包,看看小虎放的乱七八糟的书和本子,妈妈气就不打一处来。“你看看,怎么也不收整齐一些?”开始写作业了,小虎一会翻翻书,一会尺子又找不到了,一会橡皮又不见了,气得妈妈忍不住唠叨起来:“你看看你,头抬高点,你的眼镜妈妈花了三百元才配好的,难道你想马上又换度数更深的吗?早就和你说过了,不要老是擦来擦去的,怎么错这么多,不能想好了再写吗?难怪考试也老是错。你看看你的同学小美……”
失控状态下的打骂与溺爱一样,也是教育的恶魔之一。过于严厉的父母,总是会对孩子寄托很高的期望。教育孩子是他们身心上很重的压力。他们担心将来孩子不能出人投地,不能脱颖而出,会落后于人。他们无形之中把这处压力转稼到孩子身上。如果孩子们达不到他们的期望,他们就会责指责,唠叨,至于有时还会打骂。他们有时不能正确看待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错误,用一种极端的方式希望这些孩子听话,不惹是生非。遇到孩子犯错,不能帮助孩子端正认识,而是责骂,甚至会动手打孩子。最终造成亲子关系的隔膜,孩子或者变得胆小怯懦,或者变得粗暴叛逆。
这些家长希望孩子言听计从。“听话的孩子好”这种教育是中国特色。实际上过于听话的孩子,本质就是丧失自我。从心理发育上其实就是无选择的继承父母的一切缺点。丧失思考,判断与选择能力。如果父母个性完全不同,又要求孩子听话,那么孩子会在无所适从的心理扭曲与矛盾彷徨中成长,这些心理问题会陷藏得很深,往往要到成年才会爆发出来。父母可能永远无法意识到,可到孩子成长为平庸无能之辈时,还在奇怪原来小时乖巧的孩子到哪里去了。
全国独生子女人格发展调查发现,在被看作“听话”的孩子中,自述胆小的占34.3%,不爱提问的占38.8%,对创造发明不感兴趣的占27.5%。乖乖的孩子出现心理问题或者自杀冲动的比例远高于淘气的孩子。其实,能够坚持自己想法,不人云亦云,是自我意识产生的表现。不听话是成长的需要,是独立的表现。当孩子能够把内心的想法自由的表达出来时,就可以维持心理的平衡;而当孩子只敢听话或者懒得再去争辩时,表明他内心开始进行压抑状态。
放任,包办,严厉,如同三个家庭教育的泥潭与深渊,让孩子的成长举步维艰,裹足不前,甚至还可能落入万丈深渊,万劫不复。
常青藤思维教育――带您寻找孩子的心灵地图
发表于:11-10-14 08:23
前瞻性教练型家教培养孩子自主型人格
《世界是平坦的》作者托马斯有一句名言:“there is no substitute for
good parenting.任何教育都不可能取代好的为父为母。”
&&现在社会,可以说是一个孩子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更需要父母的时代。原因如下:
1、知识资讯呈爆炸性增长,孩子要达到知识的前沿,需要越来越长的学习生涯。教育开支不断攀升,名校越来越抢手。孩子需要家庭的经济支持。
2、培养工程越来越复杂,已经到了任何学校都不足以承包的地步。培养孩子创造力与情商的任务越来越多的分摊回家庭与专业教育咨询机构,孩子需要家庭更多的智力支持。
3、瞬息万变的世界、竞争激烈的社会,不可避免地造成孩子的心理压力与迷惘困惑,孩子的成长需要家庭更多的心理支持。
回想我们的孩子自哇哇坠地后带给父母的生活改变,多少事无巨细与漫漫长夜,多少辛苦付出与默默期待,相信每一个为人父母者都会感同身受,感慨良多,无需多言。
成长于今天的儿童,其教育环境与20年前截然不同,至少在四个方面有绝对的区别:信息泛滥、物质丰富、独生子女、崇尚个性。在这样的教育环境里,如何培养真正成功的人,是个异常复杂的教育问题。许多父母的教育思想还停留在凭感觉、摆权威、随大流、赶时髦的摇摆状态,大多数家长在头脑中还没有形成一种稳定的教子思想与方法,对孩子的教育缺乏一贯性与长远眼界。
2010年1月14日,南京《扬子晚报》刊发《幼儿入园高门槛,父母连夜排队抢名额》的报道,搜狐网、新浪网等多家媒体均予转载。上幼儿园难已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关于入园难和幼儿园收费昂贵等问题也成为广大市民热议的重点。
上一个好的幼儿园竟然比上大学的费用还昂贵,却依然有大批家长趋之若鹜,究竟为何?
“考硕士比考博士难,中考比高考难,小升初最难!”这是近年在家长中流行的一段话,有过小升初孩子的家长对此都有切身体会。许多家长从孩子小学二三年级甚至更早就开始和孩子一起“备战”了。早早开始学习小升初的敲门砖特长项目(奥数、英语、机器人、计算机等)。如此辛苦,究竟为何?
说到底,都是因为竞争――现在社会的孩子似乎从一出生就处于难以想象的竞争当中。入院竞争,入园竞争,入校竞争,等待他们的明天将是更激烈的就业竞争、人才竞争。由此人们产生了一种逻辑:为了具有职业竞争力,就要不惜代价让孩子进一所好大学;为此就要不惜辛苦进一所好中学;为此就要不惜关系进一所好小学,更为此就要不惜成本挤进一所好幼儿园。如此连锁反应,真的是苦了一个个无奈的家长,伤一个个天真的儿童。
然而,在我看来,好学历、好学校、好教育只是看上去很美的表面竞争力,孩子成长的真正动力却往往不为我们众多的父母所洞见。如果我们看不清在全球化时代父母角色所需要的相应升级,如果我们认不清为孩子提早规划人生方向的有效策略,那么单纯的名校策略并不能使孩子走上成功之路,也无法让孩子在未来具有无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
在知识膨胀、瞬息万变的全球化时代,教育已延伸至家庭之中,在发达国家的教育理念里,学校教育应该只是家庭教育大规划下的选择与补充,而不应该是家庭教育围绕着学校教育盲目随大流。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我们要带领我们的孩子走向何方?如果教育没有一个正确的理念与规划,如果父母心中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与方向,教育将异常盲目;如果家庭,学校,社会不关注这个问题,教育将偏离正轨。
从本质上说,人是由智力、情感与行为三种要素组成的。教育的目的,就是均衡发展这三种要素:智力上就是启发大脑思维的智商教育;情感上就是引导孩子心智成熟的情商教育;行为上就是培养独立人格的行为教育。任何偏废都不应算是成功的教育。
然而现实的学校教育却只片面强调智力的发展。尤其当孩子们走出家庭,走向学校时,几乎所有的关注点都开始向智力的发展所倾斜。“学生”――这一学龄儿童最重要的身份,从孩子走进学校开始,几乎就成为儿童的代名词。曾几何时,学习似乎成了孩子唯一的任务;分数成为孩子唯一追求的目标。在学校,老师考查的是学习与分数;回到家,父母关注的是学习与成绩;同学间,攀比的也是成绩与分数。
“学生”这个身份标签,使全社会都忘记了儿童本身的意义――那就是“成长”。并且,这种成长并不是只以知识的灌输与填鸭就可以完成的。更让人担心的是,对智力的过份关注,使得儿童成长的天秤从未真正达到过平衡。其引发地不良后果足以影响其一生。
马加爵,刘海洋,这些高材生的悲剧人生让人们不禁扼腕长叹。我甚至并不想用这些极端事件来引起人们的警醒。只需要看看我们周围的孩子,看看我们自己的孩子,就知道现今儿童成长的天秤上缺少了什么……
有几个孩子对家人表示过关爱?
有几个孩子承担一定的家务,并形成习惯?
有几个孩子自己上学、放学?
有几个孩子放学后自由地玩耍?
有几个孩子懂得关心、谦让伙伴与朋友?
有几个孩子把学习当成一件快乐的事?
有几个孩子没有参加过课后补习班?
有几个孩子遇到困难会想办法自己克服?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早教鼓吹,学校以分数定英雄的高考指挥棒,独生子女的过度娇宠,使得整个社会都以孩子的智力发展为最高评判标准,却忽视了孩子基本的人格教育、道德教育、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或许有人会反驳说:“我天天都给孩子讲道理,让他做个好人啊;学校也天天做思想道德工作,让孩子乐于奉献啊。”听闻此言,我举双手赞成:此话非但说得不假,而且还一语中的呢!如果让全世界的父母都来作个评比的话,中国的家长一定会摘得“全世界最会说教的父母”之桂冠。君不见,在思想教育永不放松的大环境下一路成长起来的父母,会很自然地把残留在思想深处的那一套套大道理不遗余力地说教给孩子听。可让人遗憾的是,孩子的行为与思想从来都不是依靠说教来塑造的,更多的是“上行下效”的模仿。当有的家长嘴上讲着公德心,却在公交车上却忙着抢座位;有的学校宣传着要关心集体、劳动光荣,三好生却还是只给学习好的学生。所有这些徒有其表的空泛的道德教育与价值观教育,只会让我们的孩子感到迷茫与受骗,造成孩子人生观的混乱,价值观的失衡。
说我们的父母不关心孩子,或许是不公正的。然而更多的父母关注的是孩子吃饱了吗?穿暖了吗?作业写了吗?在学校上课认真吗?考试考得好吗?
外在的身体上的照顾,可以说是无微不致。除此之外,就是对学业的关注。
卢梭有言:“误用光阴比虚掷光阴损失更大,教育错了的儿童比未受教育的儿童离智慧更远。”
真正的教育应该是激发孩子自主学习的动力,帮助孩子拥有判断是非,对错,美丑的能力,提升选择的智慧和选择的能力,进而发展出创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强迫孩子接受死板的知识,脱离社会现实死读书。靠死灌,填鸭教育。只可惜,我们家长目前的许多做法,却违背了基本的心理学原理与教育学的原理。
传统学校学习概念的单一化与局限化(只强调课本,围着成绩与分数转),学习生活的单调性与枯燥性(家庭与学校二点一线,课上满堂灌,课后题海战),使得许多孩子小学阶段就对学习这件事产生了厌恶、排斥,悲观、无奈的情绪。然而,这是真正的学习吗?童年真的只能这么无趣吗?对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孩子来说,如此无趣的学习生活让他们离幸福的心理状态相去甚远。对所谓幸福的感受只能被无奈的定位于物质的追求与生活的享受,而对于心灵上的幸福体验早已如海市蜃楼,虚无飘渺,无可触及。目前,最多孩子感觉到最幸福的事就是“打游戏”与“睡懒觉”,这真是孩子的悲哀,也是父母的悲哀啊!更是教育的悲哀啊!
我们应该是时候好好地思考一下,什么才是对儿童最重要的?什么才是真正的学习?什么才是真正有效的教育了?
如何才能打破这个教育的怪圈,让孩子回归到根本,体验真正的幸福感呢?
中医讲求治病要治本,孩子的教育也要从根本着手。其实,孩子的幸福本来很容易得到,那就是把孩子当成平等自由的独立个体。
许多父母都渴求一剂猛药,希望能立刻让孩子成为学习好,身体好,品德好的全才。然而过多的关注与养份,过分的知识灌输与填充,只会让孩子失去了自我的声音。
有家长说,孩子以学习为本,其它都是次要的。但孩子更是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有着自己鲜活的思想与独特的体验。并不可能象一团陶泥一样完全随着家长的期望去捏造雕塑。
佛学讲究一个“放下”,不执拗于虚妄。
我想说,对孩子的教育,也要讲究这个词:放下一种偏执的家教观念――那就是,“我这样做都是为了他好啊”。
放下所谓的都是为了孩子好的观念,不要试图包办一切,更不要试图帮助孩子扫平成长道路上所有的障碍,而应该让孩子从小就去体验感受真正的人生――不完美但却真实的人生。只有从小丰富各种体验,长大后才有可能面对各种变化与困难,才能从容面对各种压力。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只需要去作一些必要的引导,而不是去控制孩子们所有的行动与思想。真正关心孩子心灵的生长,应该在恰当的时机给予孩子合适的引导,提供知识与心灵上的营养,这样的教育才是事半功倍的。
如果说一个人的生命是由外在的身体与内在的心灵(思想)组成的,那么,孩子的成长绝不只是生理的发育、智力的强化,更应该是心灵的成长。
从表面上看,生理的成长可以通过身高体重的变化来显现,智力的发展可以通过学习与分数来考核,而心灵的成长通过什么来衡量呢?
很多家长捕捉不到看不到摸不着的的所谓心灵,所以只好紧紧抓住可见可测的身体与智力,好似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拯救的却是父母自己的人生梦想与希望。
从孩子零岁胎教开始,父母们就秉承“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信念,不遗余力地运用十八般武艺,一切只为把孩子从小苗拨成大树。
但孩子的外在身体虽然成长为“巨人”,而内在心智发展却仍然是营养不良的“小孩”。许多孩子直到十八岁心灵还未“断奶”,无法承担社会的责任,成为一事无成的“啃老族”。这样的结果恐怕是与当初父母的心愿与期望相去甚远了。
&&&&& &&&&&&&&&&&&&&&&&&&&&
&让父母心酸又无奈的“啃老族”
成年以后,在经济、心理、生活等方面缺乏独立意识和独立能力,依然依靠父母的人被形象地称为“啃老族”。他们并非找不到工作,而是主动放弃了就业的机会,赋闲在家,不仅衣食住行全靠父母,而且花销往往不菲。“啃老族”年龄都在23-30岁之间,并有谋生能力,却仍未“断奶”,得靠父母供养的年轻人。社会学家称之为“新失业群体”。
刘文彪(化名),27岁,熟悉的朋友都叫他“彪哥”。3年前,他从复旦大学某文科类专业本科毕业。如今,当年的同窗好友,或顺利完成研究生学业,或在事业上小有成就。而他,考了4次研,都以惨败告终,无奈“啃”了3年老。
在大学时,刘文彪是校团委调研部副部长,曾以精彩的竞选演说当选学院团学联主席;在全国大专辩论赛上,他是复旦大学辩论队主力队员。在学校里,他是风云人物,“彪哥”的名号也随之流传开来。
大三第二学期,他决定不找工作,专心考研。“我想在中国政坛上干一番大事业。考研是第一步,因为在我看来,学历意味着话语权,本科生说话的分量显然比不上博士。”
刘文彪直到大学毕业都没通过英语四级考试,难度更高的考研英语成了他面前最难的一道坎。第一次考研,他准备了8个月,其间每天至少学习12小时。大学最后一学期开学时,他看到了考研成绩:全部不及格,英语只有36分。“彪哥”随后开始漫长的考研“苦行僧”生涯。
毕业后近3年的时间内,刘文彪没有找过工作。
3年内,他每天晚上11时睡觉,早上6时起床,其他时间要么在看书,要么在去看书的路上。一次次努力换来的,却是一次次挥之不去的失败和一丝丝日渐增多的白发。
伴随失败的还有孤独。“整天就盼着手机响,但这3年来它就没响过几次。”曾经的好友都在忙着各自的学业和事业,他没有可以倾诉的伙伴。他渐渐忘了“彪哥”这个名号,因为已经太久没人这么叫过他了。
考研前,刘文彪的父母远在北京。他们得到消息后立刻决定:来上海,全力支持儿子考研。
一家3口在杨浦区开鲁新村租了一间约20平方米的小屋,月租650元。7年前退休的母亲负责在家照顾儿子饮食起居。父亲辞去北京某大企业副总经理的职务后,在嘉定区某私营企业担任人事主管,月薪明显减少;因路途遥远,每月只能回家一次。
小屋是毛坯房,唯一的电器是电视机。全家的衣服都得靠年过半百的母亲手洗。“高温天最难熬,房间如火炉一般,别说复习功课,就是光坐着也受不了。”
今年3月,他遭遇第4次失败。5月份,他终于决定放弃考研,开始找工作,至今没有收获。
与刘文彪境遇类似的大学毕业生还有不少。他们对辛劳的父母,怀着发自内心的愧疚;对远大的理想,又有着不切实际的执着。矛盾交织之下,他们边“啃”书本,边“啃”父母。陶醉在对未来的种种设想之中,他们连心理“断奶期”都还没过。其实,对父母、对社会,他们很自私。
为什么当代社会出现了很多成年之后还依赖父母生活的“啃老族”?
&&& 根据学前教育理论,正常情况下,一个人的个性和心理素质在6岁以前基本定型,如果儿童6岁以前养成过多依赖父母的习惯,那么以后再培养他独立、自信、顽强的品格就会相当困难。父母对6岁以下儿童的教育方式,会直接影响成年以后的行为方式。6岁以前不当教育方式的后果,是难以挽回的。
所以说,孩子的成长绝不只是生理的发育、智力的强化,更应该是心灵的成长。
说到心灵的成长,其实并非玄而又玄的东西。
心灵是什么?
心灵就是独立自主的思想、就是坚韧不拨的意志、就是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本质上说,它与孩子的人格独立性,环境适应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力是一脉相承的。
然而纵观我们孩子的教育环境,到哪里去寻找丰沃的土壤去滋养孩子们的心灵呢?
孩子“独力性”的培养,需要家长给予孩子自己作主的空间与时间,如果把孩子的时间全部用学习与补习班来填满,孩子没有自己安排时间的机会;或者把孩子变成学习与考试的机器,其它什么都不想不问。只会让孩子从“没有机会为自己作主”,到“懒得为自己做主”,再到“失去为自己做主的能力”。这样的家庭教育还谈什么孩子的独立性呢?
“环境的适应性”讲的是孩子对环境变化的一种积极的应对态度,这需要坚韧的意识力作为支撑。如果孩子永远只是学校家庭两点一线,没有见识过贫穷艰苦,饥寒交迫;没有体验过严寒酷暑,克制忍耐,又何谈适应环境、挑战压力呢?
难怪有报道社会上竟会出现“有家长听说学校没有空调,在校方又哭又闹”的人间闹剧呢。
武汉大学新生家长哭诉:女儿身体每个细胞都需要空调
在武汉大学校长与家长见面会上,一位新生家长语出惊人,哭诉孩子寝室条件太差。“我女儿身体里的每一个细胞都需要空调!”希望学校能在寝室装上空调。她边擦眼泪边哭诉道:“我怀孕时,家里花了2000多块钱买了一台空调。孩子从小在南方长大,已经习惯了有空调的环境,可以说空调已经成为孩子生活的一部分。”这位家长继续表达她的不满,“我在孩子的寝室住了一晚,孩子难受得不行,还跟我说:‘妈妈,我觉得火已经快烧到心口了。’学校宿舍内太热了,孩子住在里面非常难受。我心里也很不是滋味。”。这位母亲语出惊人,引得在场的其他家长哄堂大笑。
“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是将来孩子立足于社会的根本。在今后的工作中、生活中,有无数的问题与困难需要他们去解决与克服。如果孩子从小所有的生活都由家长安排好,孩子要什么有什么,体验不到缺乏的概念;或者任何事情家长都替孩子考虑得面面俱到,一直给孩子看似完美的生活。孩子生活中没有任何需要去动脑子思考解决的难题,何来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呢?
更不要说创造力了,如果为了分数让孩子从小只知道死记硬背正确答案,只知道模仿而不知道创新,只知道学习而没有想象力,不给孩子异想天开的“胡思乱想”的时间,那么孩子的心灵永远无法成长。
如何才能让孩子身,心,灵得到同步协调发展呢?教育如何回归本质呢?
让我们来倾听一些伟人的教育理念吧!
柏拉图:教育者只能给予推动,让学生自己寻找必须认识的东西。
卢梭:教育应该培养自然的人。
斯宾塞:教育的最大目标不是知识而是行动。
杜威:教育的目的旨在使人能够继续自我教育。
从这些教育家的名言中,我们发现一种本质上的英雄所见略同:自主性人格。
教育的本质――就是要培养自主型的人格!一个独立自主的孩子,才有可能成为乐于探索,敢于行动,勇于挑战,赋予创造的孩子。
教育是一个战略问题,一定要从成功人生的高度去规划与把握。
全世界有多少教育机构和教育研究所数不清,但目的应该只有一个,那就是如何使教育最大限度地合乎儿童的成长规律从而培养出独立自主的人,能够自主性地适应社会和处理个人的心理问题,能够自己找到自己必须学习的东西,能继续自我教育,能自我发展天赋潜能,能自我行动。只有自主性人格才能向着健康,向着创造,向着自由,向着幸福,向着成功发展。
可惜的是,中国的学校、社会与家庭都无法企及这种真正的本质的教育。
斯坦福大学校长约翰亨尼斯在中外校长论坛上曾说:我感觉与你们最大的不同就是,我们从不以得第一和找工作作为教育的目标,我们关注的是学生喜欢什么,思考是否与众不同。可以说很多人都无法抓住教育的本质,他们看到的只是教育的现象,并由此发展中模糊而莫大的人生期望。我们应该把教育分做两类,一是学位教育,即通常意义上的学习,绝大多数的教师,校长,教育管理者们,并不关心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也不追究为什么要教儿童这些东西,他们主要关心效率,即在尽可能少的时间、费用和人力情况下,灌输给学生尽可能大量的知识,其本质目的就是让孩子尽快获得我们这个社会所需要的知识,以便让他们找到一份工作。学生付出一定的时间与精力,教育机构便给他们贴上标签――学历,表明他们可以去工作了。这种批量生产让父母完成了使命,学校完成了任务,社会也完成了目的。
但还有一种被人们所忽略的教育――人本教育。它的重点不在知识、智力,而在人性、道德、意志、创造性,它以培养更好的人为目标,以自我实现,自我超越为目标。
这是比现阶段以学历分数为向导的知识教育、以琴棋书画为代表的技能教育更深远的教育目标。
人本教育是智力、情感与行为三位一体的全方位的平衡式教育,它的学习方式就是自由式自主学习,什么东西吸引你,你发现了什么问题,你就探索什么,研究什么,你缺少什么你就会学习什么,你的课堂就是自然,就是生活本身。主动自学,终身学习,获得成功。
人本教育的前提是培养独立自主型的孩子。独立自主,就是自己作主,自己决定,包括自主的思维(对事物独立的看法)、自主的情感(独立的好恶)、自主的行为(敢作敢当)。培养自主人格,是父母养育子女的最高目标。
如果不能促进孩子智力、情感、行为的全面发展,任何教育都不是成功的教育。然而目前中国90%的父母却只在食物与知识这一低层次上用功。
既然独立性人格如此重要,那么,一个孩子如何发展成为一个独立自主并对自己负责的人?
那就必须从小培养独立意识。整个社会,家庭,学校都需要创造环境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美国的孩子从一出生就独自睡觉,慢慢自己吃饭。中国的父母却总是唯恐照顾不够周到。
美国妈妈从孩子婴幼儿时期就把他们当成成人一样看待,以大人的口吻与之交流。而中国的母亲只会干活,却不懂得如何与孩子平等的交流。抚摸,逗弄,亲密的发腻的动作,是中国家长表现爱的拿手好戏。
如果儿童时期不及早断绝孩子撒娇依赖的环境,只会让孩子形成依赖型的人格,这足以毁了孩子的一生。那么多的啃老族,让父母头痛无奈,正是童年时期种下的恶因。
人本教育尤其重视儿童身心灵的的同步成长,它要求我们不去干预孩子与生俱来探索机制,不要抹杀孩子的探索天性。自主是探索机制发展的必然结果。保护探索天性就是培养自主性人格。
如何保护孩子的探索天性,基本手段就是:“亲近自然、融入社会、快乐体验”。
◎亲近自然――让儿童在大自然中成长
培养孩子不是“制造产品”,很多父母以自己描绘的蓝本来塑造孩子,自己没有出国一定要让孩子出国,自己不会钢琴就让孩子去当钢琴家。塑造的本质就是把孩子雕琢成“精致的盆景”。
&清末思想家龚自珍就在其名篇《病梅馆记》中描写了这样一群雕琢之人,这些人认为梅“以曲为美”“以欹为美”“以疏为美”,以他们的好恶作为品梅的标准。
我们的父母,是否也像这些自以为是的“爱梅之人”,对孩子百般雕琢呢?结果却扭曲了孩子成长的天性。
其实,儿童成长需要广阔无垠的空间:大树、小河、野外探险的儿时回忆会给他带来终生的快乐。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小时候与大自然接触的机会多,长大后无聊的情绪要少得多。农村与田野,让孩子在大自然的活动中进行无数的冒险,爬山,涉溪,过桥,培养他们探索的精神。与大自然接触的人心胸开阔,情感更丰富,更乐观。孩子就象一颗种子,只有在大自然中才能成长为参天大树。
可如今,许多中国孩子被看成是在“蜜罐”里成长的一代。他们不愁吃穿,生活全由大人照顾。与西方孩子相比,他们的生活空间非常狭小,与大自然的接触更少。所以有专家指出,中国孩子患了“大自然综合征”。&&&
其实每个婴儿都有天生的本能,他们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哭,什么时候应该笑。他们本能地探索周围事物之间的。身体的所有感官,各种机能都是在这个摸爬探索的环节中锻炼的。必须给孩子充分的自由让他去探索体验。然而现代许多家庭为了安全起见,总是有意无意地限制孩子的行为,人类的新生儿在日益周密的呵护下显得越来越一无所知了。现在的中国城市建设没有考虑到儿童成长所需要的空间,以及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环境。城市变得越来越拥挤,人们越来越依赖现代工具,孩子们根本接触不到大自然。许多城市的孩子出现了感统失调,弱视,哮喘等城市病。这正是孩子从小与自然接触不足的后果。尤其是感统失调的孩子,成为近年来城市父母的心头大患,发病率节节攀升。这实际上是大脑与身体各自为阵,想的和做的不一致。表现有形形色色:上课坐地东倒西歪,阅读漏行,注意力不集中,不合群,依赖性强等。这些表现让很多孩子上学后被老师屡屡责备,上升为孩子品德的问题。
这正是因为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不自然了,造物主给孩子安排好的很多促进他们自然发展的关键环节都被父母或者爷爷奶奶的“好心”给抹杀了。剖腹产的大行其道,孩子活动范围狭小,爬行锻炼不足,现在生活中的危险性的确比以前增加了许多,大人们又独苗娇宠,保护意识大大增强,让越来越多的孩子被困在摇篮,婴儿车中,使得他们探索世界,锻炼身体能力的自然过程被人为破坏。没有经历爬,就在学步车上学会了走,这是造成感充失调的重要原因之一,也为日后孩子的学习困难埋下了伏笔。
生活中声光电的高级玩具越来越多,让孩子玩泥巴,沙土的机会越来越少;没有同伴,让孩子和电视、电脑游戏这样的智力杀手为伴;春夏秋冬,空调让孩子失去了感受气候温度的适应力。孩子的大量感官处于呆滞状态,或者接受着大量不真实的信息。孩子就这样离真实的大自然,真实的世界越来越远,
据中国媒体报道,今年7月,上海大自然野生昆虫馆推出会员制,买一张价值100元的年卡可在1年内不限次数地参观。这等好事,要是在欧洲,家长一定会带着孩子排队购票,可统计数据显示,办年卡的会员中,一半以上是在上海的外国小孩。昆虫馆馆长陈先生说:“中国孩子来参观,大人会在一旁说,昆虫太脏,不要碰;很丑,不要看。”他说,外国孩子经常来,每次来都带着小纸条做记录,他们用好奇和探索的目光观察各种生物。
  据报道,这家野生昆虫馆,今年初刚被评为上海市先进科普单位及优秀教育基地。原本是希望更多都市孩子走出水泥建筑,但由于孩子们对自然的冷淡,昆虫馆只好重新布置和改装。馆内80%以上的小动物,除了留下活体昆虫、两栖爬虫类和小型哺乳动物外,其他均为龙猫、土拨鼠等“城市宠物”。
  一位教自然课的老师不无忧虑地说:“如今的城市儿童,整天呆在‘围城’中,身边陪伴的是父母或老师,玩的是电动玩具,看的是动画片,最激动的事就是游戏过关,最不屑一顾的便是天空和大地……”
  与此同时,中国官方公布的一项儿童常见病患病率的调查报告显示,人口稀少的高原地区孩子患病率明显低于城市,而人口密度较大的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又高于中小城市。此外,与10年前相比,城市化使儿童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
  西方的研究也表明,城市化使年轻一代变得越来越胖、易病和郁闷。现在的孩子缺乏想像力和创造力,动手能力差,与他们远离大自然、远离绿色不无关系。看来,大人们不应该让孩子长期生活在人造的环境中。否则,孩子们可能失去幸福感和安全感。研究表明,亲近大自然的孩子,情绪比较稳定,遇到压力也容易缓解。
  其实,大自然是孩子最喜欢、最乐于研究的一本教科书。
  从这本“书”中,孩子们除了会开心、主动地学到普通常识外,还能学习如何爱护大自然。教育家伽德纳指出,观察大自然也是智能的一种。孩子可以透过观赏植物或动物及探索天文地理来获得知识。孩子们可以看、嗅、触摸、把玩、探索不同的对象,不知不觉地学会观察、比较、分类;在与草、木、蝴蝶、蚂蚁等生物共处中,可以培养他们的爱心及尊重生命的观念,这是培养孩子健全性格的重要元素之一。
我们要创造一切机会让孩子亲近大自然。在南京,我们常青藤私家教育学堂汇集了一大批有共同教育理念的家长,早就开始组织各种家庭户外亲子活动,如“走向大自然”、“走向乡村”等活动,受到了广大家长与孩子的欢迎。在周末、假日,家长们带着孩子去乡间田野接触大自然。在空旷的郊外,活跃的孩子释放过剩的精力,跑的跑、追的追、跳的跳;文静的孩子,则玩捉迷藏、野外寻宝、拾石头、踏单车等。花草树木及清新的空气,令全家有心旷神怡的感觉,孩子显得很活跃。对于平日工作辛苦的父母来说,也是一项很好的减压活动,并有助于增强与孩子的感情。
◎融入社会――不做象牙塔中的书呆子
人是社会中的人,儿童也不例外。在儿童的成长中,只有让孩子充分融入社会,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孩子才可能培养出站在他人角度考虑问题的同理心,责任心。“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说圣贤书”的书呆子,再也不是现代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反而成为被人诟病的教育怪胎。
现在的家庭中大多只有一个孩子, “小皇帝”是近年来人们给独生子女的“桂冠”。由于独生子女一般受着过分的呵护和溺爱,所以身上有着令人担忧的一面:如缺乏独立性,生活自理能力差,在生活上不会照顾自己,一旦离开父母的照顾就会束手无策。另外,独生子女在大人层层包围的家庭环境中,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任性自私,不会关心别人。父母不但望女成凤、望子成龙,还生怕孩子磕磕碰碰有个好歹,对社会环境缺乏必要的了解。如何让独生子女更好地融入社会?这恐怕是众多家长时下最为关心的话题之一了。
我以为其间主导因素还是取决于父母自身。在对独生子女的教育中,家长应该正确地爱、严格地教,消除他们在家庭中的优越感,不要处处插手帮忙、包办代替。只要父母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感情,在对孩子的关爱中多一点狠心,在对孩子的培养中多一点耐心,从小就锻炼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小到穿衣吃饭、洗脸洗脚,大到上下学、购物。总之,只要孩子自己能做的事,父母就尽量不要插手,让孩子走出家庭、走向社会、走入集体,引导他们与周围的小朋友自然交往,一起玩耍;鼓励孩子多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种文体活动;节假日,可以带孩子出门旅游,或参加学校组织的夏令营活动。让孩子在这些实践活动中,成功情商得到不断的磨砺,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个性,增强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
孩子成长的最终目标,就是成为一个符合时代要求的合格的社会人。每一个成功者,都是能够融入社会,并站在时代前沿的弄潮儿。而这样的勇气与判断力,正是来源于成长过程中不断的培养,锻炼,体验,经历。
◎快乐体验――儿童的发展只有一个“玩”字
人的发展来源于兴趣与需要,许多孩子成年后对什么事都缺乏兴趣,原因就是从小没能引导好孩子的好奇心,激发起孩子的求知欲,培养好孩子的兴趣点。
兴趣的培养应该是教育儿童的头等大事。
其秘诀无非广泛接触,广泛、广泛、再广泛;接触、接触、再接触!
让孩子广泛接触、充分体验,从玩中发现孩子的兴趣。
父母的职责就是引导孩子如何更好地玩,引导孩子去玩什么。同样是玩琴,一个孩子在玩中领悟了旋律的美,另一个孩子却只会胡乱按琴键弄出一堆杂音乐。同样是出去旅游,一位孩子学会了摄影与欣赏,而另一个孩子却只是去放风了而已。
孩子没有产生自己的兴趣,只能说明:一是孩子的生活面太狭窄,过早而单一地接受知识,学校与家庭二点一线,生活的其它方面都被忽略。二是浮光掠影,没有引导孩子进行深入的定向探索。三是强制孩子培养父母认为有用的兴趣。如父母强迫孩子看名著而不让看趣味类的书,使得孩子什么书都不愿意看了。
把一个孩子变成问题少年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缺少体验。
感观(五官,身体)的充分体验就是到大自然中去。
情感的充分体验就是让孩子不仅体会到受,还要感受到酸甜苦辣各种情感,挫折,孤独,艰苦等苦难的东西,也需要体验,这是需要父母付出一些智慧的,正如教育家提出的:再富也要穷孩子。
能力的充分体验就是冒险,爬树,跳沟,都让孩子挑战自我。
合作的充体验就是让孩子到集体中去。儿童之间交换玩具,做游戏,夏令营,一起做作业,都是合作的体验。
一堂“手抄纸体验学习”课
我们平时读书看报写作业的纸张是怎样制造出来的?很多人不一定说得清楚。在一所小学,学校给孩子们提供了纸浆、竹帘、烘焙台等必需的用具,孩子们可以利用这些纸浆造出一张宣纸,并且可以用自己造出来的纸进行毛笔书法、拓印等活动,体验纸的应用。
如果我们的课堂,都能让孩子们对学习过程和结果充满期待,那该多好啊!
&&课堂上,老师首先让孩子们明确了“构树”是造纸的好材料,然后大家上山去砍树。但孩子们下不了手,具有环保概念的孩子,担心这样砍树会破坏生态环境。接着,老师引导学生去看果园,了解果农为什么要剪枝。孩子们在调查中明白砍下枝条可以让果树长得更好。之后杜老师带领孩子们取回构树的枝条,除去青色的表皮,刮下白色的内皮备用。他们设法借来石臼,将白色内皮放入,捣碎、浸泡至发酵,研磨成纸浆。仅捣碎树皮这项工作,孩子们就要轮番上阵,每节课下课之后就得排着队一个接一个地上,整整干了一个星期,一个个汗流浃背、腰酸背痛。接下来便是让孩子们自备木条和铁丝网,自己制作抄纸工具,开始抄纸、烘干、裁制。这些过程一点也马虎不得,任何一个环节出错就得重来。就这样,大家用了将近一学期的零碎时间,才完成了每人造出一张纸的体验学习活动。
&&正是经历了这一过程,孩子们才会打心眼里相信每一项工作真的很辛苦,也看到了纸的可贵价值。老师引导孩子们用造好的纸给自己制作了一份最特别的毕业证书。
&亲身体验是学习的最好手段。父母就是要创造一些条件丰富孩子的体验。
只有让孩子在大自然中充分地玩,在社会中充分经历,在生活中独立自理,才能培养出孩子的独立性人格,教育的本质才真正回归到身心灵的同步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家庭首先要提升教育水平。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重要的教育引导者。
常青藤思维教育――带您寻找孩子的心灵地图
发表于:11-10-14 08:24
学习问题的本质是身心灵未能同步发展
常青藤私家教育学堂不断为提升中国家庭教育的品质而努力,在为广大父母与孩子提供教育咨询顾问服务的过程中,每天面对形形色色,各种类型的孩子及其父母,深谙中国家庭教育的偏失与困顿。
&在我接触过的众中孩子中,他们在气质、性格、能力上虽然各有不同,但这些并不是造成他们差异的根本原因。同样聪慧的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们之间却发生了巨大的不同,有些孩子得到充分发展进步很快,有些孩子不仅停滞不前还有非常大的退步。在系统思维中,有一种“滚雪球效应”,一个小小的差异,会自动不断扩大,产生更多同方向的运作,就像一个小雪球滚动起来,越滚越大,形成连锁反应。那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他们在出发的时候相差无几,但在成长的旅途中的距离越来越远呢?
在接待过的家长咨询案例中,多半是因为孩子有了这样或者那样学习上的问题,不知道如何解决而来的。
在系统思维的观点看来,日常生活中人们遇到问题,通常会采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办法来解决问题。实际上,如果不能够了解系统的复杂性,这样信手拈来的办法通常不是真正的解决问题的办法,甚至是对解决问题有害的办法。
家长对待孩子学习的问题,与许多家长对待孩子的身体健康问题一样,平时不考虑如何锻炼孩子的体魄,怎样提高孩子的免疫力,非要等到孩子生病了,才忙着四处求医问药。
孩子学习上遇到问题,家长就忙着给孩子补课,加量学习,批评指责。这些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信手拈来的办法。这些办法,短期内似乎可以使学习问题得到改善,但长期来看只会使问题变得更糟。
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翘起地球。”如果从系统的高度来思考,寻找到问题的关键支点,进行小而专注的努力,就可以产生重大持久的作用。处理难题的关键,不是求显而易见的解决方法,而是要寻找到关键的点,找到那个解决问题的高杠杆解的所在,以四两拨千斤的方法解决问题。
孩子学习上的问题,只是冰山露于水面的一角。我们需要的是深入寻找隐藏于水面之下的关键性问题。从长期的观察来看,那些从小事无巨细帮孩子包办,不培养孩子自主学习能力的陪读型家长,最终会让孩子缺乏学习的动力;那些在学前不注意培养孩子阅读能力的家长,往往后来要尝到孩子学习效率不如别人的苦果;那些不顾孩子心理素质培养,只看重分数的家长,往往遇到孩子厌学的难题。
孩子学习问题的本质是:孩子身心灵的成长未能同步发展。
薛涌在《一岁就上常青藤》一书中提到,美国的教育学家、心理学家、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积累了丰富的证据,得出了令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本草从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