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孩刚满月,去医院打针,医生说有黄胆,总胆红素偏高…

小孩刚满月黄疸过高怎么办总胆红素是237
悬赏10个健康币
健康咨询描述:
小孩刚满月黄疸过高怎么办总胆红素是237.70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怎样治疗(感谢医生为我快速解答——该。)
附件:点击查看大图
时间: 22:23:34
十大相似问答推荐
医生答案显示区
帮助网友:24108称赞:317
病情分析:到满月黄疸都还没下去,那就有可能是母乳性黄疸!指导意见:建议暂停母乳两三天,以奶粉代之,顺便到药房买丁维葡萄糖给宝宝兑水喝,每天喂两三次,每次兑30、40ml即可。应该很快就会退的
百度智能推荐
挂号科室消化内科
常见症状、、病理性、、、、、、、发烧、伴黄疸、
检查项目、、、、、血清总蛋白(TP,TP0)、白蛋白(A,Alb)、血清球蛋白(G,GL0)、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并发疾病、、、脑病
常用药物、、、、、、、、、、
其他信息治疗费用、是否传染、好发人群
浏览:5261·
浏览:4794·
浏览:1947·
浏览:7485·
参考价:10
参考价:31
参考价:11
治病成功案例/我的经验分享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用于湿热泻痢,黄疸...
参考价格:¥10.9
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用于湿热泻痢,黄疸...
参考价格:¥31
疾病问题推荐
亲:您现在哪里不舒服?
如何收藏问题?
方法一:同时按住Ctrl键和D键收藏问题。
方法二:点击浏览器上的收藏按钮收藏问题。孩子4个月了,黄疸还没有退,胆红素高120,孩子能吃母乳吗?肝功正常,去保健站那也不能打针,不知道为什么_百度知道
孩子4个月了,黄疸还没有退,胆红素高120,孩子能吃母乳吗?肝功正常,去保健站那也不能打针,不知道为什么
患者信息:男 0岁 辽宁 辽阳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等):孩子第2个月还能打针,可是3到4个月的时候又开始黄了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我想让孩子吃母乳!母乳的孩子感觉好!
提问者采纳
这么大了还没有退,要去儿童医院看看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茯苓渗湿汤 治小儿黄胆,寒热呕吐,渴欲饮水,身面俱黄,小便不利,不得安卧,不思饮食。白茯苓(五分) 泽泻(三分) 茵陈(六分) 猪苓(二钱) 黄芩 黄连 栀子 防己 白术 苍术 陈皮 青皮 枳壳(各钱)上咀,水一小盏煎六分,徐徐温服。
按默认排序
其他4条回答
先去医院查一下,确认下是母乳性黄疸还是病理性黄疸,如果是母乳性的就没关系停几天母乳然后喂点葡萄糖水,但是这样退的效果很慢.也可以配点黄疸颗粒冲剂是中成药没什么副作用,喝这个退得快.我老公当初就是不愿意让他喝冲剂结果宝宝黄疸退得非常慢,我们是隔个3天就去医院复查下黄疸值,医生还说如果黄疸老是不退会对脑部发育有影响,吓的我马上让他喝黄疸颗粒冲剂.喝了没几天就退了,早知道这样就早点让他喝了,没退之前我们是让他喝奶粉的一直到打好满月预防针才让他继续喝母乳的.因为宝宝黄疸值最好退到4以下再打预防针比较好.
你好,宝宝生病是不能打疫苗的生理性黄疸表现:宝宝出生后一切正常。可是3-5天后,宝宝的脸却开始发黄,而且有越来越黄的趋势,这就是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原因:胎儿在子宫内靠妈妈供给营养,生长发育代谢后产生的废物也由妈妈的脏器帮助排泄出来,胎儿体内衰老的红细胞\&寿终正寝\&后,产生的胆红素就是这样由妈妈的肝脏帮助转化排泄的。所以宝宝出生时并没有黄疸。 婴儿出生后,与母亲脱离了联系,他的一切新陈代谢产物也就由自己来处理了。红细胞破坏后产生的胆红素要经过肝脏转化一下,才能从体内排泄出去。而这时新生 儿的肝脏处理胆红素的能力是很弱的。胆红素就不能从正常的渠道排泄到体外,多余的没有经过肝脏处理的间接胆红素蓄积在体内。到了一定的程度,孩子就表现出 黄疸。 应对:随着宝宝肝脏功能的逐渐成熟,新生儿黄疸会逐渐消退。一般在一周到半个月的时间内,黄疸就会退尽。所以父母不用惊慌,可以置之不理
四个月黄疸还没退的话得去医院看一下,不行吃药啥的啊。我们家宝宝退黄疸的时候吃的茵栀黄口服液,吃了半个月退了。当时黄疸值比较高
这种情况极有可能是母乳性黄疸,最好去医院检查一下,让医生开店退黄的药物吧。
胆红素高的相关知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我家小孩出生15天了黄疸没有消除,化验后总胆红素316,现在住院了,我担心会不会影响智力?_育儿问答_宝宝树
我家小孩出生15天了黄疸没有消除,化验后总胆红素316,现在住院了,我担心会不会影响智力?
当时年龄:
还没有宝宝
来自:网页;
,是指皮肤发黄,眼睛发黄、小便色黄的一类疾病:则指小儿出生后周身皮肤、双眼、小便都发黄为特征的疾病,中医称之为胎黄。
新生儿黄疸,有真有假,真黄疸是指病理性黄疸,如,、新生儿、等等。而假黄疸特指小儿生理性黄疸,是不需要治疗的。
小儿出生24小时以后发现黄疸,并能够在14天以内自然消失,没有其它症状,称之为生理性黄疸,有50%正常出生的小儿会出现生理性黄疸,对于来言,生理性黄疽的发生率要更高,可达80%。
生理性黄疸,大都在生后第3天出现。早者在生后第二天出现,迟者可在第5天出现黄染,其色泽&般较轻浅,呈浅黄色,&般2-3天消退。稍重者可延迟到出黄疸的5-6天后消退,而早产儿的黄疸,最多也不应超过7-10天。超过14天的黄疸为迁延性黄疸,或由它病引起的病理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出现的顺序,一般先见于面部、颈部、然后遍及胸腹及四肢,巩膜&&即眼睛中发白的部分也出现黄染。生理性黄疸产生的原因,是与小儿山生后体内胆红素的代谢有关。有一种能够消除体内多余的胆红素的转移酶,要在小儿小生后3&5天才能成熟,所以此期间,新生儿体内会出现过多的胆红索而表现为黄疸。当这种转移酶成熟后,就会将多余部分的胆红素消除,黄疸也就消失了。所以生理性黄疸是不需要治疗的,它是人生长过程中的一种自然现象。
病理性黄疸则不然,它是因各种病因引起。有些疾病还相当严重,可危及到小儿的生命。新生儿溶血是最常见的黄疸性疾病,它是由于新生儿与母亲的血型不合而导致胎儿红细胞凝集破坏出现溶血,引起、、肝脾肿大、高胆红素血症。若体内大量的胆红素侵犯到人的中枢神经细胞核,其发生的黄疸就比较严重,医学上称之为核黄疸,其病死率较高,并且容易留有后遗症。最常见的治疗办法是换血。轻症可采用光疗,又叫蓝光照射,此法为治标之法,不能治本。因此,光疗不能代替换血,但可减少换血的次数。新生儿肝炎的主要表现为黄疸,常常出现在新生儿期,因生理性黄疸持续不退而就诊,在检查确诊后,经一定的治疗60&70%的病人可以治愈,并且预后较好。先天性胆管闭锁的病人出生时,外表均正常,在生后1&1周后,开始出现皮肤黄染,并逐渐加重,其黄色较暗,略带棕绿色。西医称之为绿色黄疸,中医认为属阴黄范畴,其粪便为灰白色是其另一大特点。由于外科手术技术的限制,只有部分病人可采用手术治疗。此外还可采用激素疗法,但本病预后较差,儿3个月后,肝脏开始硬化,6个月到2岁内因肝功衰竭而死亡,仅少数患者存活较长。
中医一般将黄疸分为阴黄和阳黄。阳黄是热毒实邪所为,其黄如桔色鲜明。阴黄为寒湿所致,其黄色晦暗。但临床发现仅用阴黄、阳黄尚不能全面反映其复杂病情,所以临床一般将小儿黄疸分为湿热型、热毒型、瘀滞型、脾湿型四种。
湿热型黄疸可见到小儿皮肤黄而鲜明,其色如枯色,伴见发热、烦躁、啼哭、口渴、呕吐、尿黄、等症状,常用茵陈、栀子、大黄、黄芩、车前子、竹茹、陈皮等中药治疗,也可使用茵栀黄注射液静点,每日1次
热毒型黄疸的发黄多在生后较晚的时间出现,伴见高热、烦躁喘促,或抽搐、或昏迷,并且有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此型&般病情较重,多为核黄疸病人。中成药可灌服安宫牛黄丸、紫雪丹等,汤药可用水牛角、生石膏、炒栀子、黄连、茵陈、菖蒲、大黄、钩藤等药,水煎服。若患儿已昏迷则中药灌不进去时,可用茵陈、栀子、大黄、甘草煎汤,保留灌肠,一日一次,或采用针灸,西药抢救等办法综合治疗。
瘀滞型黄疽可见面目及全身发黄,黄色较深且晦暗,并逐渐加重,身体消瘦,饮食减少,溏稀,并伴有皮肤出血而见瘀斑瘀点等,中医认为此为热邪深入,伤及脾胃,瘀阻血分,因此治疗要活血化瘀,养肝健脾,中药可用柴胡、赤芍、白芍、当归、桃仁、红花、川芎、佛手、陈皮、茯苓、山药、鸡血藤等药物。
脾湿型黄疸的小儿皮肤发黄,日久不易退,其色晦暗,面色无华,体质消瘦,乏力纳少,大便溏软,四肢欠温,治疗可用健脾化湿、和中之法,中药可用茵陈、白术、干姜、党参、山药、茯苓、佛手、菖蒲、郁金、焦山楂等,中成药可用健脾丸,地茵合剂等。
总之,新生儿黄疸多有不同,应在婴儿出生后密切观察,其皮肤黄疸的变化。对于肤黄过早出现或逾期不退者和黄疸逐渐加重者,或黄疸退后复出者,应特别注意并及时就诊。当婴儿出现黄染时,还要注意观察小儿精神、呼吸、吃奶、大便颜色等情况,以便及早发现病理性黄疸,及早治疗。
最佳回答者:
智力不会有什么影响的呢,现在都已经开始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总胆红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