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脾不能运化水湿,休内的阳气即温度...

阳气是人身上最好的治病良药
发布时间:&&&来源:&&&36人关注
  &阳气是人身上最好的治病良药&&养生治病首要扶阳&&80%的现代人都阳气不足&&阳气若足千年寿&&&在市面上热销的养生保健书籍中,常能看到这样的话语。确实,阳气对人体至关重要。《黄帝内经》中《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提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阳者,卫外而为固&。也就是说,人体的阳气就像天上的太阳一样,若天上没了太阳,地上就没有生命;人若没有阳气,生命就会停止。人的寿夭就要落实在阳气上面。长寿的人往往是阳气足的,相反,若阳失其所,则有折寿短命之虞。我们的身体壮不壮实,能不能抵御外邪的侵袭,就要看这个阳的卫外作用。
  中医认为,人体阳气主要有三大作用:一是生化作用,人体靠阳气生化气血、精血津液;二是宣化作用,人体的气血、津液主要精微要靠阳气输送、散布;三是卫外作用,阳气有防御和卫外作用,即抵御疾病。
  阳气是如何被损耗的
  阳气既然这么重要,大家一定很想知道,身体内的阳气有怎样的脾性?又是怎样被损耗掉的?
  作息紊乱伤阳气
  阳气有升降出入的规律,春天阳气开始生发,夏天生发至极限,秋天开始收敛,到了冬天则潜藏起来。若以一天来算,白天相当春夏,夜晚相当秋冬。也就是说,每天早上当我们醒来睁开眼睛时,体内阳气开始生发。到了中午,阳气生发到极限,然后渐渐衰退。傍晚时阳气入阴,到了夜晚则潜藏起来。阳气入阴,人就准备睡觉了。人的生物钟实际上就是根据阳气规律来运转的。
  过度劳累耗阳气
  剧烈运动、过度劳累也会加速阳气耗损。张大夫介绍,人体内的阳气处于一种动态的状态,但当人进行剧烈运动时,阳气就会向外发散。她曾经接诊过一位患者,每当劳累时就会发烧。张大夫认为该患者属于内伤发热。《黄帝内经》中说&阳气者,烦劳则张&,张即腾跃的意思。中医主张以静养生,尤其是傍晚、夜晚或秋冬季节阳气潜藏的时候,要避免进行剧烈运动。
  过食生冷损阳气
  南宁长年天气炎热,不少市民有喝冷饮吃寒凉食物的习惯。市民覃女士吃冰冻食物,很容易就拉肚子。医生表示,这实际上就是阳气不足的表现。张大夫解释,阳气在春天开始生发,逐渐往人的体表走。到了夏天,阳气最旺盛,人体内的阳气基本都散发到体表,留在体内的阳气就少,抵御疾病的能力就随之减弱,此时过食寒凉食物,就容易引起身体不适。
  脏腑阳气不足会怎样
  专家指出,阳气对人体的作用,主要反映在功能方面。阳气好比热能,五脏六腑的正常运转,全靠它来推动。体内的阳气一旦损耗过多,那么五脏六腑的功能就会出现问题。
  肺阳不足人易外感
  主要症状:肺阳虚的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容易感冒、咳嗽,且病的时间也较长。肺阳不足的小孩,常会面色晃白,容易外感。
  调理要点:中医认为&形寒食冷则伤肺&,因此肺阳不足的人调理最关键的地方,张大夫认为是,&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咸&,也就是说饮食要根据自身状况,不宜过食五味,并要随着气候变化来添减衣服。
  肾阳不足,泌尿系统多疾患
  心阳不足人体血运则差
  脾阳虚消化功能差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
  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
  《黄帝内经?素问》里说:"阳者卫外而为固也",就是指人体有抵御外邪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阳气。在中医里又叫"卫阳"、"卫气"。卫就是卫兵、保卫的意思。阳气好比人体的卫兵,它们分布在肌肤表层,负责抵制一切外邪,保卫人体的安全。任何人,只要阳气旺盛,就可以百病不侵。
  古人把阳气比作天空与太阳的关系,如果天空没有太阳,那么大地就是黑暗不明的,万物也不能生长。所以天地的运行,必须要有太阳。而人身的阳气,要调和才能巩固它的防护功能,不然就会招致病邪的侵入。《黄帝内经》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所以,养护阳气是养生治病之本。
  人体血液、津液在体内的运行循环,都需要阳气为之敷布运行,而血液、津液需要通过阳气的汽化作用,才能营养全身而产生精神活动和一切的脏腑机能活动,如此才能生生不息。人体正常的体液都需要阳气来养护推动,体液占人体70%,阳气不足,最明显的一个表现就是人体湿邪过重。正常的体液是滋润人体肌肤和运行五脏六腑必不可少的,过多或过少都会引起人体的病态反应。少了就是火,多了就是痰湿。现代人大部分的慢性病或疑难病症都是由阳气不足引起的体内阴液失调造成的。
  有的朋友会想,现在生活条件这么好,怎么好端端的阳气就跑掉了呢?其实,生活中到处都有伤害我们阳气的不利因素,只是被我们忽略罢了。
  那么什么消耗我们的阳气最多呢?是精神。从中医角度讲,人体阳气五种外在表现的神、魂、魄、意、志,与人体器官有着紧密的联系。神属心,魂属肝,魄属肺,意属脾,志属肾,精神上的不调和,也会引发脏器的病变。这种无形的阳气,随时左右着人体的健康,这也是养生最大的秘密。今天把这个秘密告诉大家,就是希望更多的人能明白其中的道理,早日脱离疾病之苦,都能健康长寿。
  就我们的形体来说,除去先天带来的疾病,24岁以前发的病,一般都没有大问题,因为人24岁之前先天的元阳之气很足,人体神经、肌肉、骨骼都处于最佳状态。24岁以后,人们身上的压力会逐步增多,耗费精神过度,也就是耗费阳气过度,身体呈现出阴盛阳虚的状态。所以24岁以后的成年人生病,更应该从精神、情志层面去找病因,大部分疾病是精神、情志受到损害造成的。
  损害人们精神最大的因素之一,是现代社会的信息污染。我们现在一天内接触到的信息,可能比古代人一辈子接触到的都多,每个人的心里都装满了事,脑子里也充斥着各类信息。长此以往,人的精神受到的损害可想而知!比如说,一个人听到不好的消息,生气发火了,很可能马上就能感到血冲到头顶了,甚至一些人还会突发心脏病。信息污染是伤人于无形的,遗憾的是,目前没有多少人意识到这一点,还单方面地认为是科技发展的象征。
  俗话说,病从口入。阳气遭受损伤比较大的另一个根源还来自于我们的饮食。别看我们现在想吃什么就买什么,其实大部分食物都受农药、化肥或者各种添加剂的污染,包括转基因食品。长期食用被污染后的食物,会让我们五脏六腑的功能发生紊乱,反过来,五脏受损也会侵害到人的情志,肝不好的人易怒就是这个道理。久而久之,人体也呈现出阳虚状态了。现在非常流行吃反季节蔬菜,这恰恰违反了蔬菜自身的生长规律,因为食物本身所含有的生命能量发生了变化。比如东北一年一季的大米看起来油润光泽,吃起来口感细腻圆润,就是因为它吸收了一年的天地精华之气,蕴涵的生命力也旺盛。我经常听到一些人向我抱怨:"哎呀,现在的东西越来越不好吃了,我越来越没有食欲了。"这些食物蕴涵的生命能量,满足不了身体的需求,这样的食物又如何能美味呢?
  人的身体好比银行,阳气就是我们使用的货币。今天透支一点,明天透支一点,日积月累,银行就不干了。当健康不断被透支时,身体就会告诉你哪儿不舒服了,腰疼、背疼、落枕、感冒等,都是身体在提醒你:阳气不足了,货币透支了。补足阳气也像理财那样,需要开源节流。
  每个人生来都具有很强的抵御外邪的能力,发挥这种能力的根本是培固自身阳气。我后文将要提到的养生桩,就是让你把心静下来,以形控意,以意固形,让气血通畅运行,让机体自愈力处于最佳状态,养生桩是目前我发现的养阳最快捷有效的方法。人之生长壮老,皆由阳气为之主。精血津液之生成,皆由阳气为之化。"阳强则寿,阳衰则夭",所以阳气决定长生。
  【用之有道--武医师如是说】
  我在生活中还发现,在天热的时候尤其要注意不能伤"阳"。我的一位朋友,对孩子十分溺爱,有一年,他的儿子特别喜欢吃冷饮,每天冰激凌不断,到了冬天,那孩子就总是伤风感冒。第二年,在我的劝说下,他很少给孩子吃冷饮了,那年冬天他的孩子感冒就少多了。
  如果在夏天经常喝冰镇饮料,吹空调,露宿雨淋,很容易患伤阳之病,比如感冒、拉肚子、风湿等。同样的道理,如果在冬天衣着太厚,久居温室,大汗淋漓或过用辛热,多患伤阴之病,如咽喉肿痛、食欲不振、腹胀等。
  很多时候,这些细节容易被人忽略,第二年得了病也不知因何而起。如果我们事先改变一下自己的生活习惯,那么大部分疾病也就很难找上门了。
  "三阳开泰"开启人生大运--升发阳气的无上心法
  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
  有一次在外地讲扶阳保健,一位听众提了个问题:如果不用药物和灸法,您还能有什么方法让我升发阳气呢?对于这个问题,我当时给了一个回答,就是减少欲望,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但我对这个回答并不满意,讲课回来后我查阅了大量的道家古籍文献,发现道教的教理和仪轨当中,蕴藏着不用借助药物和灸法却行之有效的升阳方法,我对此进行了归纳总结,把这个方法形象地称为"三阳开泰"。
  "三阳开泰"出自《易经》六十四卦之中的泰卦。古人发现冬至那天白昼最短,往后白昼渐长,故认为冬至是"一阳生",十二月是"二阳生",正月则是"三阳开泰"。"三阳"表示阴气渐去阳气始生,冬去春来,万物复苏。"开泰"则表示吉祥亨通,有好运即将降临之意。人体的阳气升发也有类似的渐变过程,我称其为人体健康的"三阳开泰",即动则升阳、善能升阳、喜能升阳。
  动则升阳
  三国时期的名医华佗创编的《五禽戏》里面有一句至理名言:"动摇则谷气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人只要动一动,摇一摇,那么就气血流通,百病不生了。学五禽戏的人都知道这句话,却不知道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动摇正是对动则升阳最好的诠释。现代社会是以脑力劳动为主体的,人们大多动摇的是精神,不动的是身体。上班时坐在办公室里,出门就坐车,回家又坐在沙发上看半宿电视,一天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坐着的,不动则阳气不得升发,气血都瘀滞了,长此以往身体怎能不病呢?动摇精神损耗的是我们的阳气,动摇身体则能升发阳气,所以要想身体健康,就一定得先让身体动起来。
  中医有一句话:"阳光普照,阴霾自散。"如果你体内阳气严重的不足,阴气过盛,可以选择一些柔和舒缓的传统功法,如养生桩、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等。运动有一个标准,就是以心脏不剧烈跳动,身体微微出汗发热为宜,运动过度反而会伤害身体。
  善能升阳
  道家名著《太上感应篇》中对"善"作了三个定义:第一是语善;第二是视善,第三是行善。
  "语善"就是要求我们说一些鼓励人、激励人、柔和的话,比如说这个孩子今年考试成绩不理想,没考好孩子也不高兴,如果是会教育孩子的家长,他一定不会去埋怨孩子,而是用激励、鼓励的方式,让孩子的信心建立起来,聪明的小孩都是夸大的,这样孩子才会越来越聪明。
  事实上,现实中很多有成就的人,大都是在父母和亲朋好友的夸奖中长大的,在这种肯定的阳性语言激励下,人的阳气就会持续得到升发,身心都会得到平衡的发展。古人讲,"良言一句三冬暖",讲的就是语善升阳的道理。
  视善,就是要让眼睛经常去看美好的事物。风景秀丽的名山大川,是天地间的大美,所以久居尘世的人要经常出去看看,以此养目调心。亲近大自然的过程,也是与天地交换能量,升发阳气的过程。说到视善,德国有一位科学家做了一个实验,结果证明男人看漂亮女人,如果每天看上5分钟,可以延长10年的寿命,女人看帅哥也可以延长寿命。所以,逛街时看看过往的美女、帅哥,养养眼,我想,这也是一种视善吧。眼睛是心灵的窗口,眼睛所见之物反过来也会影响心灵,生活中不要总看到社会、人生的阴暗面,凡事要多看阳光的、积极的一面。如此,不用刻意追求,也能做到随处视善了。
  那什么是行善呢?在日常生活当中,也能看到很多这方面的例子。像汶川大地震,无数人伸出了关爱之手,捐出善款,还有的人做义工,亲自到一线去支援灾区,这都是行善的表现。再比如一个人用车拉着一车煤或者其他货物,爬高坡时上不去了,这时你帮他推一把,过了这个坡以后,拉车的人会回头道一声谢谢。这个时候你心里是什么感觉呢?一定会感觉到暖暖的,这种暖就是阳气升发的表现。日常生活中帮助他人的行为其实都是行善。
  《礼记?礼运篇》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不管是语善、视善还是行善,都是在讲做人做事要去掉私欲,内心光明磊落,多为他人着想,那种累在身暖在心的感受,也是能延年祛病的。
  喜则升阳
  古人说,喜则阳气生。生活当中应该是很好做到的,多想一些高兴的事情,看一些欢快的娱乐节目,听自己喜欢的歌曲,读自己喜欢的书,业余时间多做自己喜欢的事,都可以使人的阳气升发。
  喜能升阳,最典型的应用就是"冲喜"。按照道家医学的观点,冲喜是很高明的升阳方法,冲喜冲掉的是身体的邪气,换回的是正气,过去的人用办喜事的方法来治病或者转运。久病或长年身体不好的人,有意地操办些喜事,对病情是很有帮助的。实际上冲喜是借助外在的环境改变病人的身心状态。
  只生欢喜不生愁的人,在古代就被称为神仙。喜是人生的一种大境界,能够保持一颗欢喜心,对身体的滋养是比吃什么灵丹妙药都管用的。
  命运是每个人穷其一生都想去把握和改变的事。从医学的角度来看,命运赋予了每个人更加切实可把握的意义。阳气旺盛不仅不会受到病邪侵害,还能使人的精神平和愉悦,心想事成。所以,升发阳气还是改变命运的最好方法。
  【用之有道--武医师如是说】
  在锻炼时间的选择上,按照动则升阳、静则生阴的原理,上午和春夏都属于阳长阴消的阶段,阳主动,动则升阳,所以阳虚的人应该在上午锻炼。相反,傍晚和秋冬属阴长阳消的阶段,阴主静,静则生阴,那么,阴虚的人,当然应选择傍晚静养,效果会更好。
  /link?url=7HEv_lZA1Sq4yWUH3bPt9WjYILxM1ykVjMGyaOCAoQ7D25JKuIjEXO98_L6Yh8ibP9tqB_56ypfcTVTy3NDY4ijJde7oxe3NJpo_9f2qbna
  亚健康状态的本质是阳气的不足
  重视阳气的理论同样适用于亚健康状态的治疗。在这方面,中医扶阳思想显示出了积极的生命力,对于亚健康状态的治疗也收到了显著的临床效果。
  亚健康状态的本质是阳气的不足
  什么是亚健康状态?
  按照现代医学的道理,所谓亚健康状态,多指无临床症状和体征,或者有病症感觉而无临床检查证据,但已有潜在发病倾向,人体处于一种机体结构退化和生理功能减退的低质与心理失衡状态。亚健康状态的临床表现非常复杂多变,可能会涉及到多个系统的功能下降,病人也处于痛苦状态。
  从中医理论来看,所谓亚健康状态,就是阳气不足的状态。看看我们周围的人,多少人不是阳的功能释放过度。我认为人是体阴用阳的,阳用太过,则会出现一些症状。什么症状呢?就是亚健康状态的大部分症状。另外,抗菌素的滥用也导致阳用太过,还有激素的大量使用,也耗伤了不少真阳。也许你说,我不吃激素,我不用抗生素。好,你吃鸡,吃牛肉吧。当前城市里所供应的肉类、蛋类多数是工厂生产出来的,这些肉是用什么长大的?各种激素、抗生素!!!如此伤阳,怎么能不出现各种亚健康的症状来?
  如何促进亚健康状态的康复
  1、重视肾阳,不妄作劳。
  少房事。房事过度则伤肾阳,而肾阳为一身根本之阳,寄存于下焦之中。因此,气功理论中把下焦称为丹田,认为此处之阳非常重要,关乎人之生死寿命。肾阳不伤,则一身五脏六腑之阳有根。《类经》中把肾阳比作:&天之大宝只此一轮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认为此阳不息则生命之火不熄。
  夜半早睡。早睡以养少阳,少阳内存相火,为肾阳所支配之阳。简单地说,如果肾阳是体,是根本,那么少阳就是用,是枝叶。少阳受肾阳所使而安排五脏六腑的正常功能,因此少阳阳气旺盛则全身脏腑机能旺盛。晚上11点至1点为少阳胆经之时辰,此时睡觉可以养胆之少阳升发之气,叶旺则根自然旺。
  不妄作劳,不剧烈体育运动。过度劳累则会耗伤真气,并会伤及肾中元阳,因此古代的大医以及气功家一再强调要养气,不可过劳。根据阳主阴从的观点,阳气是人体生命的根本,但过耗阳气则会导致阳损及阴而阴阳俱损。因此,比如跑马拉松、长途跋涉等,都会伤阳气,不利于养阳。
  2、重视脾阳,不吃寒凉
  饮食要温。特别是夏天,不可多吃寒凉之物。自从有了冰箱之后,人类的饮食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以前多以热食,现在则贪凉食。特别是在夏天,更是肆意食冷,如雪糕、冰淇淋、凉茶、冰啤酒等。殊不知过食寒凉之物会伤及中阳。中阳伤则易见腹泻、腹胀、腹痛、食欲减退等症状。而且,中阳为人生后天之本。先天不足是父母给的,后天就完全在自己的掌握之中了。
  再者,天地人合称三才,人居中,靠天地之气而生。鼻以呼吸天气,口以饮食地气,中焦阳气则是人一生饮食天地的基础,舍此则无缘得地气之养。不少人不知谨养中阳,结果面暗肌瘦、精神不振、饮食不香,皆是中阳不足所致。后天得伤则寿命自然不能得到谨养,且杂病从生。
  3、扶助阳气,少用西药。
  不要滥用抗生素以及各种西药,以防伤正。多数西药都是以化学理论合成的,其根本不属于人体所有,而是外来的东西。机体不能直接接受化学药物,需要阳气去消化吸收。况且西药本身多属寒凉,会伤害人体阳气。
  西方更有大量服用各种复合维生素保健的作法,更是蠢不可及。维生素根本不是什么宝贝,仅仅是些化学物质而已。当前滥用西药的现象非常严重,直后果非常可怕。一方面导致了不少新病大病的出现,另一方面,也让机体抵抗病邪的能力下降。
  4、中药调理。
  正确地应用中药可以有效地改善亚健康状态的各种症状,相比西医治疗,这才是治本之道。
  注意多用温性药物,少用寒凉,或合理地配伍应用。
  有虚热不见得是阴虚,当然肯定不是热盛,因此需要从阴阳平衡上考虑,不可肆意攻伐,否则阳气一伤,病必不除。制附片是一味扶阳的好药,与一些寒凉中药配合可以取得非常好的退骨蒸虚热的效果。
  中年妇女过度操劳,或者长期服用西药后,往往会出现面色晦暗,或者面颊多见黄褐癍等,此时当重视机体的阳气,从扶阳入手进行调理。在扶阳的基础上,适当地配合苦寒中药以清泻少阳的相火,数剂即可以取得非常明显的效果。这远远比去美容院从表皮上治疗黑癍要高明地多,而且是治本之法。
  人过四十,或者在更年期时,多容易疲劳,整天没有力气。这是阳气不足的表现,这样的症状其实是提示机体累了,不能再过度消耗了,需要温养阳气了。大家都知道用西洋参,用人参来补气,部分病例的确效果不错。但这仅仅是补了气,治疗了症状,并没有治疗产生疲劳的本质病因。人为什么会容易疲劳呢?那是因为五脏六腑不协调了,产生能量的能力减退了,导致了机体的能量不足。此时治疗的关键是扶助阳气,协调阴阳,以恢复五脏六腑的正常功能。因此,既要补气,也要扶阳,还要考虑气血的平衡。
  亚健康状态最常见的症状是烦燥,容易上火。往往有一点儿小事不顺心,即容易火冒三丈。当然不少人修养很好,表面上看不出来上火,但压抑的郁火在机体里面燃烧,对健康的影响更坏,发出来反而会好一些。当然,正确的治疗就不能光让病人去发火,而是要治疗产生烦燥的病因。往往这样的病人伴有两膝酸软,或者腰酸背痛,或者性欲下降等其他症状。这提示了所谓的烦燥、上火其实根本就不是实火,而是虚火,是由于肾中的阳气不足而产生的阴火上火。因此,千万不能喝凉茶来降火,那只会越喝越伤阳气,越喝火越大。正确的治法是扶助肾中的真阳,适当地配合一些降火中药,把上浮的阴火引下来,潜下来,归入丹田里面。这样自然心静神安而阳气得养。
  但当前的不少中医好象不这么认为,反而辨出不少的阴虚内热证来。如此辨证,自然喜用寒凉药物了。
  这里我分析一下当前偏用寒凉药的原因。
  受近两三百年温病学的影响,大家治病都在滋阴上作文章,六味地黄汤成了万能的安慰剂,误人太多。而且温病思想主张多用寒凉药物,这直接导致了当前中医的现状是什么病都用考虑是热,都用寒凉药。如此怎么能取得疗效呢?
  世上的医生都想治好病人的病,但就是因为温热药如附子等有毒,明知可用而不敢用。这是什么医生?要这样的医生何用?张仲景可以用生附子70多克。我临床上也经常用到生附子。为什么?病人需要,效果明显呀。如今不少的中医不敢用重药,恐伤害病人。按照中医的观点,病证如此,用药则当重则重,当轻则轻,又何需虑哉。真正要虑的,反而应该是诊断的水平。
  为什么我倡导补阳,因为病人有这样的证。什么证?阳虚证。
  我遇到过不少大病,不用扶阳药,效果不算满意。后来,思考了阳的功用:&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明白了阳气才是我们生命存在的唯一原动力。没有太阳,地球上的生命也就结束了。没有了真阳,我们人也一样不能生存。因此,我开始重视人体真阳的作用,临床上重视补阳法,发现效果也上来了,特别是治疗一些顽固性疾病,效果非常地明显。如果医生懂得了扶阳药是好药,而且对症,但知而不用,就是庸医!
  /view/ca.html
  身体恢复阳气的秘诀
  如果看到美女、脑子里乱想的话,很多精华照样消耗掉了,因为心火重就会消耗肾水,所以还要培养自己的清净心和定力,如果能够念佛、持咒、诵经、做善事的话,就会加快身体的恢复!我这个师兄告诉我了一个养生最关键的秘诀:&善!&人要有了善心,阳气就慢慢开始恢复,阴气就慢慢开始消退。所谓阳气,就是身心的健康表现:如精力充沛、身体健壮、声音洪亮、内心光明、爱心、清净、真诚、自在、随缘等等。所谓阴气,就是身心的各种疾病,身体的五脏六腑的毛病,内心的肮脏的、黑暗的、潮湿的,如贪婪、好色、凶恶、嫉妒、傲慢、嗔恨、生气、烦躁等等,都属于阴暗的不好的内容。人的身体大自然设计的本来都是完美无缺的,小孩子在12岁之前一般内心比较清净,没有太多污染(现代的个别小孩子除外),男女之事不懂,所以身体基本不会有太大损伤,一旦12岁之后,身体和内心的双重发育,各种欲望随之而来,阳气渐渐褪去,阴气渐渐增长,身体的毛病慢慢就多起来了。阳气耗尽,阴气充满,人就死了,所谓到阴间了。老祖宗传下来的儒释道医武五家,任何一家到位,都会帮助人身心恢复到初始状态,也就是纯阳。佛家最为直接、究竟、快速。(我说的是真学佛的人),修行法门就不一一说明了。道家性命双修,一开始就是恢复身体,但前提是这个人德性圆满,仁义礼智信五德圆满,身体才能转化,否则功夫出不来,任督二脉是不会开的。有一个道家的老师说:&奸诈之辈永远练不成&!对现代人来说,最重要的我认为是儒家,也就是讲究做人的道理,这在佛家来讲属于小乘&&人天乘,人天的福报之一就是身体健康长寿,可以通过德性的圆满修好!在这里我负责任地告诉大家,我所接触的所有的真正孝顺父母的人,身体都非常好,眼神都很有定力,元气足!内心也非常清净,厌恶黄色淫秽的东西,这都是阳气足之后自动的表现。医学和武学的基础是师道,也离不开做人的基本道理!特别是要想把医学弄明白,需要德性和慈悲心,否则智慧开不了,天机无法发动!我在这了再叮嘱一句吧,凡是身体想要迅速恢复的人,首先第一个途径就是行善,行善使人阳气足,内心的阴霾一扫而光,元气就会恢复。第二:要孝顺!父母是天,也是我们每个人的根本,元气的根本,我们的那口气是父母吹的,生机要想茁壮,要往根上浇水,我们的命根就是父母啊!这是肾气真正的总开关,伤精不可怕,可怕的是内心的冷漠和阴暗。孝顺的人,慢慢的智慧就会开,身体自动就会恢复正常,速度非常快!伤精的师兄们,我们要反省:是否自己顶撞父母的、让父母操心的、爱和父母闹别扭较真的、让父母日夜焦虑愁苦,平时多多念诵《佛说父母恩难报经》,把自己变成大孝子,相信你的身体迅速就恢复原,眼睛变得有神,有定力并不很难!
  /view/b36bdd0eda71d1.html
  人要活到多少岁才算尽其天年
  多大岁数才能称为&天年&呢?《黄帝内经》说:&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乃去,而尽终其天年。&早在几千年前,充满智慧的中国人就能按照自然界的运行规律来推演人的一生了。
  美国学者海尔弗里根据细胞分裂次数来推算人的寿命,得出的结论是人的寿命应该为120岁。这些研究结果,与我们祖先对天年寿数的记载惊人的一致。但是,为何现代人的平均寿命才七八十岁,而且大多是死于疾病!为什么今人比古人所预期的天年寿命减少了将近三分之一呢?是什么导致我们生病,是谁偷走了我们四五十年的阳寿呢?当然是阴气。
  阴气是我们自己造成的。我们经常人为地伤害自己的阳气,助长自己的阴气,以至于半百而衰,不能终其天年。这一点,我们的先人早在几千年前就帮我们指出来了。《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中说:不善养生的人喝酒就像喝饮料那样没有节制。喝酒喝多了以后,既伤人的精神,又伤人的脏腑和血脉。还有,常常把有害身心健康的生活方式当成正常的,深陷各种健康误区而浑然不觉。比如,醉酒之后入房纵欲,伤于酒又劳于色,只贪图一时的欢欣,而肆意地纵欲妄泄,不知道保持自身的精气。另外,像熬夜、暴饮暴食、生活起居没有规律等等诸多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都能导致人们半百而早衰,疾病缠身而不能终其天年!
  其实,我们的老祖先早就在《黄帝内经》中给我们指出了一条活到天年的光明大道:&法于阴阳,和于术数,起居有常,食饮有节,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什么意思呢?就是让我们随时随地都不要人为地去伤害自己的阳气,但我觉得这还说得不够,依我看,任何时候我们都还要积极主动地以各种方法培养自己的阳气,以增强人体的自愈能力。要记住,无论你现在多大年纪,只要阳气一足,活到天年就不是梦想。
  养生就是养阳气
  现在,有很多病比较难治,用常规的方法很难获得好的疗效,如何才能迅捷地解除这些疑难杂症,这成了困扰我多年的一个难题。直到有一天重新研读《黄帝内经》,才发现其中暗藏着一个很重要的玄机。
  这个玄机就是固护阳气。《黄帝内经》中的《生气通天论》篇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阴阳应象大论》篇说:阴阳为&生杀之本始&。张景岳注曰:&生杀之道,阴阳而已。阳来则物生,阳去则物死。&正是这两段话使我悟出了治病和养生保命的真谛,困扰多年的难题一下子豁然贯通了。原来,人的生命全在&阳气&二字上做文章。只有固护阳气,才能百病不生,也只有阳气旺盛,人体的自我康复能力才能正常发挥,医药才有用武之地。
  养生,就是养阳气。当人体有不适的时候,体内就好比是阴冷潮湿的天气,但只要太阳一出来,这种环境就不利于疾病的生长、发展了。所以,我们一定要用自己的双手,把人体的太阳托起来,让它光耀我们的五脏六腑,给我们带来长久的健康。
  人生天地之间,大自然中的风、寒、暑、湿、燥、火时时刻刻都在威胁着我们的健康,这就是中医所说的&六淫邪气&。一年四季,春有风邪,夏有暑邪、湿邪,秋有燥邪,冬有寒邪。它们侵入人体后,有的很快就发病,有的则要潜伏相当长一段时间,转化成各种形式的其他病变。然而,同在六淫邪气的包围之中,为什么有的人会生病,有的人不生呢?原来,人体自身是有抵御外邪的能力的,这种能力就是阳气,在中医里又叫&卫阳&或&卫气&。卫就是卫兵、保卫的意思。阳气好比人体的卫兵,它们分布在肌肤表层(腠理),负责抵制一切外邪,保卫人体的安全。
  任何人只要阳气旺盛,就可以百病不侵。在六淫邪气中,阳气旺盛的人可以轻而易举地把邪气拦在身体之外。所以,不管环境如何恶劣,不管外面流行什么样的病菌,他都不会生病。为什么有的人能逃过瘟疫,还是因为他的阳气非常旺,而阳气虚的人就不同了,邪气在体表没有遇到什么抵抗,就长驱直入,直伤人体。所以,那些身患各种疑难杂病、重病或慢性病的人,基本上都是卫阳不固、腠理不密的,都是由于阳气不盛,以致外来的各种邪气陆续占领人体并日积月累而成。
  产生疾病的原因,在人体外有六淫,在人体内则有七情,就是: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种情绪。大喜伤心,大怒伤肝,忧思伤脾,大悲伤肺,惊恐伤肾,五脏的病变很多都是由于情绪波动产生的。人的情绪在什么时候波动最大呢?还是在阳气不足的时候。阳气充足的人乐观、通达,阳气不足的人悲观绝望,忧思绵绵。所以,把阳气升提起来了,人的精神面貌就会有一个重大的改观,所谓&七情&产生的病,也都会统统离我们远去。即使偶尔不慎生病,人体的自愈功能也会在最短时间内把我们的身体修复如初。
  还有,所谓衰老,就是阳消阴长而已。衰老是自然规律,但是,通过努力却可以使衰老延期,一直延期到自然赋予我们寿命的极限。当人活到天年的时候,死亡不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而是一种大解脱、大欢喜。
  总而言之,只要阳气足,我们就不怕生病、不怕衰老,再没有对死亡的恐惧。医生能做的,只是用针用药调动人体的阳气,复活人体的自我修复功能而已。如果我们自己懂得固护阳气,培养阳气,那么,我们可以毫不惭愧地说:最好的医生就是我们自己。
  判断&体内有湿&的简易方法
  为什么现代人的病那么复杂,那么难治?因为他们的体内有湿,体外的邪气总是和体内的湿气里应外合,纠缠不清。为什么以前仅仅盛行于我国西南的川菜风行全国?因为川味是辛辣的,以前只有生活在湿邪比较重的西南一带人需要用它来化解体内的湿气。现在,全国很多人的体内都有湿气了,都需要辛辣来化解,于是大家本能地爱上了川菜。
  在致病的风、寒、暑、湿、燥、火这&六淫邪气&中,人体最怕湿邪,寒、热都好办,寒则温之,热则寒之;有风咱就驱风,有燥咱就润燥,有暑咱就清暑。然而,有湿呢?那就有点难办了,用燥湿的方法,十有八九会伤了津液,湿邪还是除不去,所以中医里除了燥湿,还有利湿、化湿、渗湿等对付湿邪的方法。方法越多,就意味着这个敌人特别狡猾,更难对付。
  湿是无孔不入的。湿邪伤人时从来不孤军奋战,总是要与别的邪气狼狈为奸。湿气遇寒则成为寒湿,这就好比冬天的时候,如果气候干燥,不管怎么冷,人都还是能接受的,但如果湿气重,人就很难受了。湿气遇热则成为湿热,这就好比夏天的桑拿天,又热又湿,让人喘不过气来,明显不如烈日当空、气候干燥的时候来得痛快。湿气遇风则成为风湿,驱风很容易,但一旦成了风湿,就往往是慢性疾病,一时半会儿治不好了。湿气在皮下,就形成肥胖,也是不好处理的健康问题&&
  有病之人的体内,肯定是顽固的湿邪在作祟;貌似健康的人体内,也有湿邪埋伏在那里伺机行事。那么,怎么判断自己体内是不是有湿呢?
  最便捷的方式,还是看大便:如果大便不成形,长期便溏,必然体内有湿。如果大便成形,但大便完了之后总会有一些粘在马桶上,很难冲下去,这也是体内有湿的一种表现,因为湿气有黏腻的特点。如果不便于观察马桶,也可以观察手纸。大便正常的话,一张手纸就擦干净了。但体内有湿的人,一张手纸是不够用的,得多用几张才行。
  如果有便秘,并且解出来的大便不成形,那说明体内的湿气已经很重很重了,湿气的黏腻性让大便停留在肠内,久而久之,粪毒入血,百病蜂起。
  再者,还可以根据大便的颜色来判断。什么样的大便才是正常的呢?&金黄色的、圆柱体;香蕉形的,很通畅&,说真的,现在像如此健康人的大便还真不多见,多是青色的、绿色的,而且成形的也少。是什么原因导致大便颜色成为深绿色的呢?首先是吃肉吃得太多,加上现代人运动量少,身体阴盛阳虚,湿邪内郁,所以大便无法正常。
  为什么成形的大便很少呢?中医里讲,脾虚则便溏,中国人本应以五谷杂粮为主食,现在反以肉食为主了,荤素搭配极不合理,长期这样,伤害的是脾胃,脾是运化水湿的,脾受到伤害,水湿不能完全运化,就在身体内堆积。所以,大便不成形意味着脾虚,也意味着体内有湿气,体内有湿气,是现代人健康的最大问题。
  如果你每天早上7点该起床的时候还觉得很困,觉得头上有种东西缠着,让人打不起精神,或是觉得身上有种东西在裹着,让人懒得动弹,那么,不用看舌头,也不用看大便,也能判断自己体内湿气很重。中医里讲&湿重如裹&,这种被包裹着的感觉就是身体对湿气的感受,好像穿着一件洗过没干的衬衫似的那么别扭。
  看舌观指,辨证养生
  我们养生保健要因人而异,但也并不是一万个人就有一万种养生之道。怎么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确定属于自己的养生方案呢?有一个基本点,就是辨寒热。这一点,我们只要跟着感觉走就行了:寒性体质的人比较怕冷,喜欢温热的饮食,热性体质的人怕热,喜欢凉性的饮食,我们只需要根据自己的喜好,随心所适就可以了。此外,不管是寒性体质的人还是热性体质的人,在不同的时期,体内的环境还会发生变化,有时是偏寒,有时又偏热,这就要求我们经常留意观察自己体内的寒热情况,安排自己的饮食起居。这里有两种简单的方法。
  我们每天早上起床后,洗漱完毕,不妨抽出宝贵的一秒钟,看看自己的舌头。中医里讲:舌为心之苗,又为脾之外候,它能敏感地反映出人体寒热。如果体内寒热均匀,那么,我们的舌头应该是淡红而润泽的,舌面有一层舌苔,薄白而清静,干湿适中,不滑不燥;如果舌苔过于白,滑而湿润,那说明体内有寒;如果舌苔很粗糙,或者很厚、发黄带腻,那说明体内有湿热;如果舌头赤红无苔,那说明体内已经热到一定的程度了。
  还有一种方法,更为简单适用,就是看手指甲根部的月牙。正常的月牙占整个指甲盖的1/5左右,如果远远不及1/5,那说明我们体内有寒,如果远远超过1/5,那说明我们体内有热。正常的月牙应该是奶白色的,越白越健康。每个指甲的根部都有可能出现月牙,但是,它们的含义却不一样。一般来说,健康之人的拇指和中指应该出现月牙。拇指通于肺,中指通于心,这两个指头上的月牙正常,就说明我们的身体寒热比较适中,不会有什么大的健康问题;小指上一般没有月牙,如果出现月牙,说明肾中有热。当然,也有人说:&我10个手指头都没有月牙。&这还得区别看待,如果是从小没有,这说明你是寒性体质;如果是以前有现在没有,那说明你体内寒气较重,平时需要多做祛湿的工作了。
  抱住健康,万病皆除
  现在,我们一般人的身体都缺乏适量运动,所以更应该通过卓有成效的运动方式来把身体调理好。但&没时间锻炼&和锻炼后效果不明显的原因把很多人锻炼身体的信心减弱了,在这里,我为大家介绍一种简单易学又不占时间且效果特别快、特别好的方法,这个方法我自己每天就在用。
  我从小练习中国传统武术,练的是大成拳。这个拳没有什么招数和套路,就是&两手往胸前一抱,静静地站着&。这个动作在武术里叫做&站桩&,我把这个源自武术的方法运用到养生治病上,称之为&抱住健康&养生法。
  至今为止,我发现,这个集养生、中医、武术于一体的保健方法,居然是目前所有锻炼身心的方法中最简捷,而且见效最快的一种。
  &抱住健康&养生法非常简单:随意地站立,双手在胸前环抱,全身都放松下来。使用这种&抱住健康&养生法,既节省时间又不占地方,我们看着电视也可以做,聊着天也可以做。每天下班回家后看着电视这么站半个小时,什么时间都不浪费。
  有人会发出疑惑:这么有效的养生方法会这么简单吗?天底下还有这样的好事?大成拳的创始人王芗斋先生,在七八岁的时候,身体极度虚弱,得了顽固性哮喘,这种病在当时是没有什么好办法治的,万般无奈时,著名的形意拳大师,武林中有&半步崩拳打遍天下&美誉的郭云深先生把形意拳中的不传之秘&&站桩养生功传授给了他,王芗斋先生就通过练这种养生功来调养身体,不仅病好了,而且身上不知不觉有了很深的功夫。
  我现在介绍的这个&抱住健康&养生法,就是融合了王芗斋先生的神功和我自身的经验而成,其&随意站立、双手环抱、全身放松&的动作,恰恰会让人不自觉地形成最优的养生状态,能够直接把人体的很多特效穴位功能调动起来,因此,&抱住健康&养生法的原理就是在刺激人体的经络,它兼容人体经络穴位的众多养生功能。
  首先,它调动的是足三里这一对大穴;另外,&抱住健康&法做得多了,就会感觉头顶上有一根线悬着,这就调动了头顶的百会穴;而手掌的环抱状态,正好又调动了劳宫穴;脚掌的站立状态,还调动了涌泉穴,让补心和养肾的两大要穴起作用。所以,练&抱住健康&法的时候,人往往手心、脚心会发热;还有,胸部、腹部和背部会充分放松,这又调和了任督二脉&&全身所有对人体有用的穴位和经络,通过&抱住健康&法都能充分地调动起来,可谓&一站通经穴,一抱健康来&!
  多年的练习经验使我体会到,&抱住健康&是静中有大动,看似静静站着,只有轻微晃动,实则全身的奇穴都在动,这是最具效率和效果的动,&抱住健康&又是不静而真静,虽不能全无杂念,但却能心生欢喜,精神愉悦。
  &太极护身&,生生不息
  前几天,有一位朋友从武当山旅游回来,带给我一个精美的太极图护身符。当时,我把这个图拿在手里仔细端详:这么简单的一个图案,就是宇宙间万事万物演化规律的模型,是古圣先贤智慧的显现,至于它能否有护身的神秘力量,我也不知道。不过,既然是朋友的好意,我也就非常高兴地收下了。同时,我对朋友说:&你给了我一个护身的太极,我给你点什么呢?要不,我也给你一个护身太极吧。&
  &不用,不用,&他连忙说,&这次带回来很多呢,各种各样的应有尽有,你要是喜欢我还可以给你多拿几个。&我笑道:&不,你给我的是有形的太极护身符,我给你的是一个无形的护身太极,是一个小小的养生方法,你天天练,练久了,自然就有太极护身了。&
  我教给他的这个保健方法,其实非常简单。如果把人体也比为太极的话,那么,人体前方的肚脐(神阙穴)就相当于人体太极的前方&鱼眼&,而人体后方和肚脐对应的位置,称之为命门,相当于人体太极的后方&鱼眼&。前方的神阙(肚脐),是人体元气的根本;后方的命门(在后腰与神阙相对的地方),则是人体的生命之门。所以,拍打这两个要穴,可以行气通血,调和阴阳,激活人体的元阴元阳,祛病强身。
  至于怎么拍打,就要看您怎样顺手了,不拘形式,您感觉舒服、顺畅就好。最初的时候,您可以先用一只手的手心拍打神阙,然后,再用另一只手背拍打命门。分开来拍打,以舒畅为度,就这么简单。当然,熟练的时候,您可以变着花样来,甚至可以左右手的手心、手背轮流拍打神阙和命门。比如:先把右手手心按在肚脐眼上,左手手背按在命门穴上,接着,上身右转,带动两手甩动,右手往后甩,去拍命门;同时左手往前甩,去拍神阙。手掌拍下,马上随着身子的左转而弹起,右手往前甩拍神阙,左手往后甩拍命门。如此来回重复。不过,没有必要拘泥于形式,拍打熟练了,您自然而然就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拍打方法。
  那么,人体健康的&太极&何在?我们不妨再把这个养生法练起来。我们的神阙和命门两个穴,就像太极阴阳图的黑白点,而当我们把手自然甩起来的时候,就是在画阴阳鱼那优美的曲线了。因为手在每一次拍打的过程中,力度是越来越大的,拍到穴位上的时候,力度达到最大,这种拍打的力量是有穿透力的,拍到穴位后还要往里面深透一些。这样一来,不就正好拍成一对阴阳鱼了?练这个功法,我们的身体周围就有一个左右转动的太极,这不就是有太极护身了吗?
  然谷是开胃的大功臣
  生活中,我们很多人在伤心、生气、紧张或者生病的时候都不想吃东西,感觉不到一点饿,这是一种病理反应,因为这个时候,人的脾胃功能很弱,胃气消耗也往往比平时更大。越不吃,脾胃更没有东西可以运化成气血,身体就会更受损,这时怎么办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开胃,让人产生饥饿感。有了饥饿感,就说明肠胃已开始恢复了正常功能。
  很多上班族没有饥饿感,他们早饭一般不吃,中午12时吃午饭,晚上要么在家里要么去餐馆跟朋友同事大吃一顿。饮食如此不规律,久而久之,脾胃不出问题才怪。如何改变这种习惯呢?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人产生饥饿感,使人到了该吃饭的时间就马上想吃饭。只有让饥饿感正常,肠胃才能恢复应有的敏感。
  此外,还有很多类似的问题:暴饮暴食,吃多了,撑得不行,怎么办?老人有病,小孩挑食,这也不吃,那也不吃,怎么办?回答都是一样的:要赶紧想办法让他们的身体产生饥饿感!
  然谷穴是人体产生饥饿感的要穴。在我们的脚内侧,足弓弓背中部靠前的位置,可以摸到一个骨节缝隙,这就是然谷穴。&然&字就是&燃&的本字;&谷&表示这个穴的位置在足内踝前起大骨间,这个位置精气埋藏得特别深。之所以叫&然谷&,也就是有火在人体深深的溪谷中燃烧的意思。这是前人的解释,我认为是非常正确的,但我觉得还没能解释完全。因为,穴位的名称具有多义性,应该把其所有的意义加起来,才能完美地使用这个穴。
  在我看来,然谷,也就是&燃谷&,还有&燃烧谷物&的意思。谷物就是我们吃进胃里的食物,燃烧就是消化。然谷穴就是增强脾胃功能、促进胃里食物更好消化的一个穴。推拿然谷,可以让人很快产生饥饿感,同时还能治疗过度饮食后的不适,具有双向调节的功能。总之,每天坚持推拿然谷,能让人的胃口长开、肠道常清。
  推拿然谷是很有讲究的:首先要准确地找到然谷穴,用大拇指用力往下按,按下去后马上放松。当大拇指按下去的时候,穴位周围乃至整个腿部的肾经上都会有强烈的酸胀感,但随着手指的放松,酸胀感会马上消退。等酸胀感消退后,再按上面的方法按,如此重复10~20次。双脚上的然谷穴都要按。如果是自己给自己做,则两个穴位可以同时进行。
  为什么要用这种手法?我告诉您,针灸里有&补&和&泻&的手法,推拿也一样。一般来说,快速的、强烈的刺激为泻法,柔和的、缓慢的刺激为补法。一个穴位,用补法与用泻法进行推拿,效果是不一样的,甚至相反。我们对然谷这个穴,用的是泻法。要把这个手法做对,才有明显的效果,不然,如果只是随便按一按、揉一揉,效果虽说仍然会有,但就要大打折扣了。
  还有朋友要问了,重复按10~20次,到底是10次还是20次呢?那就要看您是否按到火候了。当您感觉酸胀感越来越难以退去,最后再也不退的时候,火候就算到了。这也是检测您这套开胃推拿动作做得是否到位的一个标准,做得到位,10次就足够了,做得不到位,20次以上恐怕也不行。当然,即使没到火候,效果总还是会有一些的。
  推拿然谷后,我们会很快感到嘴里唾液腺兴奋,唾液分泌得多了。20分钟后,人会产生饥饿感。这时候,可以吃东西了。不过这时千万不要暴饮暴食,吃到八分饱就可以了。平常体弱多病的中老年人和素来胃口不好的孩子尤其要注意,&物壮则老&,任何事情都不可过度,人生如此,养生亦如斯!
  颈椎、腰椎有病,后溪穴百用百灵
  以前,颈椎病是40岁之后人的专利,但现在不是了,20~30岁的颈椎病患者到处都是,我甚至见过得颈椎病的小学生!原因很简单:伏案久了,压力大了,自己又不懂得怎么调理,所以颈椎病提前光临了。
  这一系列问题,都出于同一原因,那么,通过一个穴,也就可以全部解决,这个穴就是后溪。后溪是小肠经上的一个穴,把手握成拳,掌指关节后横纹的尽头就是该穴。这个穴是奇经八脉的交会穴,通督脉,能泻心火、壮阳气、调颈椎、利眼目、正脊柱。临床上,颈椎出问题了,腰椎出问题了,眼睛出问题了,都要用到这个穴,效果非常明显。它可以调整长期伏案或在电脑前学习和工作对身体带来的不利影响,只要坚持,百用百灵。
  用这个穴位非常简单,而且容易坚持。我们坐在桌子旁,把双手后溪穴的这个部位放在桌沿上,用腕关节带动双手,轻松地来回滚动,即可达到刺激的效果。
  我们想想,当我们坐在电脑旁阅读文件的时候,手是怎么放的?肯定是一手不离鼠标,一手仍在键盘上吧,保持这个姿势不动,人都变僵了。这时,不妨灵活一点,把手解放出来,让双手的后溪穴抵在桌沿或键盘上,来回滚动,揉一揉,每次刺激3~5分钟,每个小时刺激一次就足够了。
  大家可以试一下,坚持一天这样做下来,肯定到了下班的时候腰不会酸、脖子不会累,眼睛在很大程度上能得到缓解。每天坚持这么做下去,首先是腰椎、颈椎轻松挺直,同时,你会发现眼睛也比以前好使了。如果因为忙,总是忘记怎么办呢?我建议,甚至可以定个闹钟,每隔一个小时提醒我们揉动一下后溪穴。不管忙到什么程度,我想这么一点时间还是能抽出来的。因为,这是能真正拯救我们健康的好方法。
  承山灭顽湿
  第一次见识承山穴的神威,还是我在学校学中医的时候。当时,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我们的教室在地下室里,这样过了一段时间,问题出来了,我感觉两腿像灌了铅似的,不想动,身上很疲倦,脑袋也感觉大了、木了,昏昏沉沉地抬不起来。一连好几天都是这样。一次下课后,班上有个同学,是北京当时一位著名推拿接骨专家的孙女,她对我说:&你怎么啦,天天上课就睡觉?&我就把这种难受的感觉告诉了她,这位同学很热心地说:&我来帮你看看吧!&她让我站了起来,蹲在我身后,把住我的小腿,双手拇指各按住我小腿肚子下方正中的一个部位,猛然用力,我当时感觉身上像触了电似的,一阵剧痛,不由得大叫一声!等缓过神来后,一下觉得自己头脑清醒了,也有精神了,腿脚也利索了,一切毛病消失于瞬间。我高兴坏了,赶忙问这是什么绝技,她说:&没什么啊,只是给你点按了一下承山。&学医后,结识了很多高人,再加上自己在临床上的经验,我慢慢悟出了承山穴的神奇。当时身上出现那些毛病,主要是因为一天到晚处在地下室那样阴暗潮湿的环境中,感受了湿邪,再加上学习任务重,心理的疲劳又带来了身体的紧张。疲劳加上湿邪,人就丧失精神了,好比绵绵秋雨中的树,枝叶低垂,有气无力。而承山穴正好有缓解疲劳和驱除湿气的功效。
  承山穴,在小腿肚子下方正中,这里,肌肉分成&人&字形,承山穴就在人字中间。它为什么会有这些功效呢?顾名思义,承山就是承受一座山,山,就是我们的人体,人站着的时候,小腿肚子会紧张,承山穴位置是筋、骨、肉的一个纽结,是最直接的受力点。人体这一百来斤,全落在这一点上。山,还有一层意思,就是我们承受的压力,每个人又要承受学习、生活、工作的压力,这些压力对于一个人来说,都是无形的山,压力在身上背久了,就会使人感到累,让人疲劳不堪。这种压力,承山穴最会帮人承担,所以说,它是一个为人扶危解难的穴位,无论我们遇到多大的&山&,只要轻轻按压承山,它都会挺身而出,义务帮我们承担压力,缓解疲劳。
  我在临床上经常用双承山配双肩井,治疗由疲劳引起的腰酸腿疼,有很好的效果。下班累了的时候,我也会用这两对穴位,为自己消除疲劳。
  承山穴是我迄今为止发现的祛除困扰现代人健康的最大顽症&&人体湿气的最好的穴位,其效果跟薏米红豆粥有异曲同工之妙。这是为什么呢?承山在足太阳膀胱经上,膀胱经主人体一身之阳气。承山穴一方面是全身承受压力最多的筋、骨、肉的集结之处,另一方面又是人体阳气最盛的经脉的枢纽,所以,它能通过振奋膀胱经的阳气,排出人体湿气。大多数人,只要轻轻一按他的承山穴,都会有明显的酸胀痛感,这都是因为体内有湿的缘故;而按揉承山一段时间后,我们会感觉身上微微发热,这就是膀胱经上的阳气在起作用了,身上的湿邪,正随着微微升高的体温向外逃逸。
  另外,游泳的时候,一些人的小腿肚子会抽筋,这是因为人在水里感受了寒湿之邪,这时,只要赶紧揉一揉承山,抽筋的症状就会缓解或者消失。
  按压承山穴,是有讲究的。前面说的那位同学帮我按压承山穴,手法相当狠,因为要用来帮我发汗、治病,所以不得不用这样的重手法来一鼓作气,驱除病邪。但平时我们生活中用来驱除湿气、缓解疲劳的时候,就没有必要如此了。承山穴按上去会非常酸痛,如果手法重了,人会受不了,所以,揉按承山的时候,我们开头只能轻轻地按、轻轻地揉,以感觉到酸胀微痛为宜,慢慢地可以加重手法,千万不要把别人或自己按得剧痛难忍。
  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既可以调动承山穴的能量,又没有任何疼痛呢?当然有,那就是前面介绍过的&抱住健康&养生法。很多朋友反映,自从坚持练习&抱住健康&养生法后,腿肚子变得有力了,精神变好了,大便也成形了。尤其是&大便成形&这一项,有人不解,说:&我还没来得及熬您说的薏米红豆汤喝呢,怎么体内的湿气说少就少了呢?&我说:&&抱住健康&难道就不能祛湿气吗?&
  我们练习&抱住健康&"的时候,脚跟要稍稍抬起,重心要落在脚掌前2/3处,也就是涌泉穴上,这样一来,我们可以感受一下,受力部位是不是偏于两腿前外侧和小腿肚子?两腿前外侧受力,鼓动了多气多血的足阳明胃经,能促进人体气血的通畅;而腿肚子所受的力,正是作用于承山穴。所以,&抱住健康&也是在按揉承山穴,同样能达到减缓疲劳,驱除体内寒湿的效果。
  我们摸摸普通人的腿肚子,会感觉软软的,但如果练了一段时间&抱住健康&,再摸他的腿肚子,你会发现变硬了。腿肚子硬实了,全身的抗疲劳能力、自动去寒湿能力也就强了,这是因为,那里有一个无怨无悔的承山穴在辛勤工作着。所以,&抱住健康&的最高境界是不练而无时无刻不在练,因为人体在长期&抱住健康&时,体中不断体会和调整,已经练就了一套自我强大的自我调节功能,使人体无时无刻不在调动相关大穴的作用。
  不要以为这个境界高不可攀。在练习站桩的日子里,经常摸摸你的腿肚子吧,哪天你发现它比以前硬实了,就说明你离这个境界不远了。这个境界就是古代平人的境界,成为平人、精神似仙的日子也就不远了,到那个时候,你再看看自己的身体是一个什么状态。
  健康随&风&而至
  很多年龄比较大的病人,以前都是叱咤风云的人物,如今却被健康打垮,所以格外忧心忡忡。一般我会在诊断完毕送他们出门的时候,轻轻拍拍他们的后背。往往在这时候,他们会回过身来感激地说:&谢谢武大夫!&
  别看这么一个小动作,其实颇有深意。在使用时,它实际上调动了三个穴位:后脑勺下的风池、风府和肩背部的风门。这三个穴,历来都被古代大医定为一级保护穴位,因为它们是风邪侵入人体的入口。其实,它们不仅仅是风邪的入口,而且还是更多能量和气息的入口。我们抚摸孩子的后脑勺,就是在抚摸他的风池和风府,他能够感觉到我们的爱心,这阵风吹去了他的顽劣,使他听话了。对于那些年长的病人,我拍拍他的背,正好拍在风门穴上,我把我的祝福和鼓励化作一阵风,从他的风门送入,唤醒病人的意志,让他勇敢、坚强、乐观地面对一切。
  那日常生活中我们怎么调动这股风来为自己和亲朋们送健康呢?
  在我们的大腿外侧,胆经之上,有一个特殊的穴位,叫风市。特别好找,我们站立双手自然下垂,中指指头在腿上所点的凹陷处,就是这个穴。风市除了风邪,还有很多对人体有益的风,如果用得好,健康自然随风而至。前一阵子流行敲胆经,有人问我敲胆经究竟有没有效,我说:&当然有效。不过,胆经属少阳,有人少阳之气偏旺,敲胆经就有生发太过之嫌了,说不定能敲出问题来。&
  &那该如何趋利而避害呢?&我说,只要敲风市就可以了。其实,敲胆经中最起作用的是敲风市。它把人体内的风鼓动起来了,也就是鼓动了少阳胆经的生发之气。没有必要把整个胆经都鼓动起来。敲风市是最易于操作的,坐着、站着都可以敲,尤其是当我们感觉累了,甚至连自己都感觉到身体的免疫机能正在下降的时候,敲一敲风市,会马上变得有精神,而且免疫机能也会迅速提高,因为,风市最能把对人体有害的虚邪贼风拒之门外。
  神仙也怕脑后风,有风就找风府穴
  冬天出门的时候,很多人喜欢用一条围巾围住脖子,围巾的一头往背后一搭,显得很美观,其实围巾搭在背后也是有医理的。围巾虽小,但它恰到好处地护住了我们身上几个非常重要的穴位:风府、风池和风门。
  我们在后脑的正下方可以摸到一处凹陷,这就是&风府&穴了,是脑部最薄弱的地方之一。风邪袭人,往往从此而入。风府在督脉上,而督脉总督一身的阳气。如果风邪从此而入,首先伤的就是人的阳气,使人出现恶寒、发热、头项强痛等症状。在风府两侧两寸许,各有一处凹陷,像两个池子,这叫&风池&,也是风邪的入口,它在足少阳胆经上,风邪从风池进入后,往往会带来口苦、目眩等与肝胆相关的症状。&风门&,顾名思义是风之门,在膀胱经上,人体第二椎下两旁各一寸五分处,又名热府,不但是风邪的入口,而且是寒、湿、热等各种邪气入侵人体的门户。正是因为我们后脖子这一块有风府、风池、风门这3大漏洞,所以有句话说得好,叫做&神仙也怕脑后风&,当&虚邪贼风&从脑后偷袭、侵入人体的时候,人轻则伤风感冒,重则中风瘫痪。
  我们脖子上的围巾,会把后颈窝上的风府、风池护住,而它往背后搭着的那一头,会把风门给盖上,虽然冬天我们身上的衣服已经够多,但再加这么一搭,也还是能让人感觉非常体贴而舒适。这样一来,脑后风就基本上被拒之门外了。
  脑后风果真有如此厉害吗?有一个病人,得的是慢性颈椎病,找了很多医生,吃了很多药,试过各种推拿手法,每治疗一段时间后虽有所减轻,但过不了多久又复发了。他找我的时候,我深知常规的治疗对他没有什么好的效果,因为他颈椎病的病因未除,要不了多久还得复发。于是我跟他聊天,聊他的工作、生活,他的工作轻松而体面,而且不需要长期伏案,不太可能是导致颈椎病的病因,后来,他无意间说出他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头正对着窗子。我眼睛一亮,找到答案了!原来,他晚上睡觉的时候,风从窗口进来,从他的风府、风池或风门入侵体内,久而久之,既伤了阳气,又留下了寒邪,可不就有了颈椎病吗?
  他说:&不会吧?除了夏天,我一般不开窗子睡觉啊,通常我只把窗子开一条缝儿,透透气。&
  我说:&窗户是进气的,中国有句老话&针眼大的窟窿,斗大的风&,这种空气的流通会顺着窗户的缝隙直接影响到人的机体。哪怕你的窗子是完全关着的,从窗子进来的风就足以让你的颈椎僵硬起来了。&
  我在他的颈椎部位做了一些推拿,又扎了针,顿时,他的颈椎就不疼了,精神也提起来了。我说:&你回去把床搬一搬,床头别靠窗就行了,不然要不了多久又得犯。&他连声点头,说:&我回去就搬!&大概两个月后,我打电话给他做回访,他接到电话,感激得不得了,说自从把床挪了一个位置至今,他的颈椎从来没有出过什么问题,而且晚上睡觉也睡得很香了。
  在这里,我郑重向大家建议:夏天吹空调,千万不要对着自己的后颈窝吹。
  足三里,上中下一起理
  在人体所有穴位中,最著名的是哪个穴呢?恐怕要算足三里了。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个强壮身心的大穴,经常按压或者艾灸,可以调和肠胃、强身健体、益寿延年。《四总穴歌》中说:&肚腹三里留。&意思是说,凡是肚子、腹部的病痛,都可以通过足三里穴来摆平。上面这些知识,都是书里讲的,或者是老师教给我的。但实际上,很多人都反映:&我肚子疼的时候,按足三里就不行,这是怎么回事呢?&比如,有一次我在给一家银行的员工做养生培训,正讲足三里的时候,就有一位痛经的女士这样问我。
  &不可能不行!&我非常肯定地说。
  她也较真了:&我现在就痛,而且正在按足三里,根本没用。&
  &请你过来按给我看看。&我说。
  这位女士立即走到讲台上,当着大家的面紧紧地按住足三里不放。&我给你按吧。&说完,我用手把住她的小腿,拇指按住足三里穴,稍稍向下方一用力,按了不到一分钟,这位女士就说:&好多了,果然有效啊!这怎么回事啊?&
  我向他们解释说,足三里这个穴为什么叫&足三里&呢?其实,&里&通&理&,就是管理、调理的意思。足三里可以写作&足三理&,意思是可以通过这个穴对身体进行多种多样的调理。&三理&到底是哪三理呢?就是理上、理中、理下。胃处在肚腹的上部,胃胀、胃脘疼痛的时候就要&理上&,按足三里的时候要同时往上方使劲;腹部正中出现不适,就需要&理中&,只要往内按就行了;小腹在肚腹的下部,小腹上的病痛,得在按住足三里的同时往下方使劲,这叫&理下&。这位女士的痛经就属于需要&理下&的这一种,怎么能一味用理中的手法按着不放呢?
  有了这一手,足三里这个穴可以说能真正治疗或缓解肚腹上的众多病痛了。我们在使用足三里为人体保健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质和健康状况调整手法。如果是胃不好,乃至有头颈心肺系统的症状,可以往上方按按;如果有小腹部不适,乃至有便秘或泌尿生殖系统的症状,可以往下按按。就这么简单,这样一来,足三里这个穴的作用起码是原来的3倍。其他的穴位也有这样的规律,所以有时候,当我们按压一个穴位不起作用的时候,可以试试换一种手法,换一个方向。
  再探合谷穴
  有很多脑中风病人,治疗起来颇费工夫。自然就有人问:&脑中风太可怕了,中风前有没有什么先兆?有什么方法可以预防吗?&
  当然有!中风前最明显的征兆是在大便上。如果你心脑血管存在问题,或者血压偏高,忽然有一天,又出现了大便干燥,或者干脆就便秘了,这时就得非常小心,因为中风很可能马上就要光顾了,遇到这种情况千万不要惊慌,咱们有防患于未然的办法,那就是:按揉合谷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虎口&。
  我们知道,大便是从大肠中排出来的。一旦大肠中有多余的热,热盛伤津,这层津液就少了或者没有了,于是大便就变得干燥,甚至秘结在大肠中,排不出来了。大肠中有热,其实就是手阳明大肠经上有热。大肠经与肺经相表里,大肠经有热上冲,肺气势必不能肃降,于是,一股热气上冲脑门,脑必然出问题。最严重的就是上面说的脑中风,头脑对身体的一部分控制功能直接失灵;比较轻微的呢,就是头晕、头痛、头脑昏沉。
  合谷穴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原穴就是原气出入之穴,按揉大肠经的原穴就能激发大肠经的原气,原气足了,病气就消除了,大肠经上的实热也就随之慢慢退去,这么一来,脑门子就会清凉下来,头脑也变得清醒而理性了。
  再进一层,从五行的角度看,肺和大肠属金,金克木,肝属木。当肺和大肠功能失调的时候,肝木失去约束,进而产生与肝相关的病症,如中风、抽搐、口眼歪斜、头晕、眩晕等。《黄帝内经》中说&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就是这个意思。因此,大肠经有热必然导致肝火旺,金不能克木,所以肝火得不到控制。肝主筋,肝火得不到克制,人体的筋就会松的松、紧的紧,松紧不均,自然就歪到一边去了。所以,就会产生病人脑中风后经常出现的口眼歪斜、偏瘫等症。因此,手阳明大肠经上有热,是大多数脑中风病的根源。
  中老年人应该随时注意观察自己的大便,从中获得大肠经上的消息。一旦有干燥、便秘的预兆,马上揉合谷,是完全可以补救的。揉合谷会泻掉大肠经的热,肺和大肠的气机顺畅了,肝火就会平下来,就不会出现与肝相关的那一系列病症了。
  当然,人体是有一定的反应速度的,这种连锁反应的快慢因人而异,在有的人身上会慢一点,这时候,我推荐合谷配上太冲,两对穴同时用,仍采取按揉的方法,既清大肠之热,又泻肝火,首尾夹击,效果更为迅速。太冲在脚拇趾与脚食趾间向后的位置,肝火旺者压上去会有酸胀疼痛的感觉。
  除了穴位调节,还得注意饮食。大便跟饮食的关系最密切。首先,不要吃油炸食品,要多喝热粥,以确保肠胃中的津液。其次,要多吃水果蔬菜。在所有的水果中,我最推崇香蕉和柚子。香蕉可以软化大便,是通便的佳品;柚子的力量更强大,它甚至有催泻的功能。不过,不用害怕,柚子在这时候是不会泄掉人体原气的,而它泄掉的不仅是体内的粪便残渣,而且还是大肠里面的燥热。
  生甘草做&孝心汤&
  我曾拜过一个医术非常精湛的老先生。每个病人第一次来的时候,他基本上是开300克或500克生甘草,让病人回去喝半个月再来。这是何意?我起初大为不解,甚至想,难道这就是老先生的秘方?难道老先生见病人没救了,就靠这个打发掉?但不管我是怎么想的,那些病人回去喝了半个月生甘草后,都回来了,说感觉好多了,此时,老先生再给他们仔细诊断,开别的方子。
  慢慢地,我学明白了,才觉得老先生这一招实在是高。来老先生这里的这些老病人,哪个不是吃了无数的药?他们的病有时可能根本就没那么严重,但因为吃了这些药就变得严重和复杂了。老先生首先用大剂量的生甘草,就是为了给病人解药毒的。
  甘草,在中药里有&国老&的美誉,它好比医药王国里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处处缓和矛盾,调节纠纷,劝善救人,是一位&和事佬&。所以,大多数药方的最后都得加一味甘草,调和诸药,让所有的药在一起和谐共处,密切配合,扬长避短,共同为治病而努力。这就是甘草最神奇的地方。甘草能解百药之毒,不但能解中药之毒,而且能解西药之毒,尤其能解那些长期郁积在人体内的顽固性药毒。所以,病人一来,老先生先用生甘草给他解药毒,药毒一解除,病人浑身就轻松了一半。
  甘草不仅能调和诸药,解百药之毒,而且还能调和五脏六腑,涤荡脏腑中的病气。而且,甘草熬成汤后,温性增加,能温养脾胃。脾胃得到温养,能比较正常地吸收营养物质了,加上五脏六腑得到调和,药毒也得到解除,病人就会轻松六七分。这时候剩下的就是病人本身的病了,需要重新望闻问切,进行诊断。还有很多病人,病已经治好了,但总感觉有某种&后遗症&,感觉身体不如以前,这时,我能判断出病因是过去服药太多,身体里还有没有排出去的药毒,于是建议其喝生甘草水,每天20克,煮两次,当茶喝。他们喝了一段时间后,感觉马上好多了。
  30岁之前,是你去找病,30岁以后,是病来找你。人到中年以后,谁没生过一些病?谁没吃过药?尤其是我们家里的老人,很少有机会认真诊治。他们的身体里明显是有很多药毒的。如何解毒呢?只要心脏没有问题,我们不妨给他们来点生甘草汤。谁说良药都苦口?这味良药不仅是甜的,更是儿女的孝心汤,能涤除老人一生的辛苦!
  参杞鹿龟酒让父母永远不老
  我多年前根据古人的记载泡过的一种养生酒,一共只有4味药:人参、枸杞、龟板胶、鹿角胶,我当时起名叫参杞鹿龟酒。这是特地为一位同学泡的,这位同学,身体瘦弱,虚不受补,加上工作又忙,根本没有时间按时熬药喝药,我于是想出了这么个招儿,泡了一罐参杞鹿龟酒,让他每天早上起床后喝一杯,慢慢补养。结果,同学感激不已,说才喝了一个星期,食欲就大了,身上就有力气了,精神头也足了;还说,这种酒最大的特点是效果来得迅速,只喝一杯,人顿时就感觉有底气了。至今,他仍在泡我当年教他泡的参杞鹿龟酒,全家都在喝。
  参杞鹿龟酒怎么泡呢?先得准备好药材:人参15克、枸杞30克、龟板胶16克(如果是盒装的,两块即可)、鹿角胶24克(盒装的4块即可)、黄酒2升。
  看人参的质量有一个窍门,就是看它表皮的横纹的多少,横纹越多,质量越好,正宗的野山参,几乎每隔一两毫米就会有一圈横纹,现在人工种植的人参没有这么好的品质,一般说来,一厘米之内只要还能看见一两圈横纹就不错了,就可以用了。买人参的时候,要让药房将其尽量捣碎,这样容易泡出汁。枸杞子以粒大籽少者为佳。现在的龟板胶和鹿角胶都是盒装的,里面有小块,一般来说,鹿角胶每块6克,龟板胶每块是8克,往往一盒就有10来块,如果买不到散装的,不妨买整盒的,用不完留着慢慢用。这四味药都要到正规药房去买,千万不要买小摊小店的便宜货。黄酒就是绍兴的花雕酒,超市有卖。
  把药和酒买回来后,先泡人参和枸杞。把人参和枸杞倒入1升黄酒中浸泡,如果人参没有捣碎,是囫囵放进去的,那么,在浸泡3~4天后,应将其捞出来切成薄片再放进去。这时候,人参已经吸饱黄酒,泡软了,很好切。浸泡20天后,将酒倒出,盛在瓶中备用。再在药渣中倒入另外1升黄酒,浸泡10天,然后滤去药渣,将两次浸泡出来的酒放在一起,再加入龟板胶和鹿角胶。为了使这2种胶能迅速溶化,可将其适当捣碎,方法是:用棉布将胶块包好,然后再用锤子砸,这样不会使胶块砸得到处飞溅。在浸泡的过程中,可以经常搅动或晃动,加速胶块的溶化。待到龟板胶和鹿角胶全化在酒里了,我们的参杞鹿龟酒就做成了。每天早上喝一杯,对中老年人特别好。
  龟板和鹿角是一对动物药,能直接补养人的血肉之躯。乌龟是至阴之物,龟甲能通任脉,补心、补肾、补血、养阴,龟甲能使人像乌龟那样益寿延年。鹿是至阳之物,鹿角长在鹿的头上,是阳中之阳,而且鹿角是春天长出来的,长得奇快无比,其中生机无限,同样可以迅速地补足人体的阳气。所以说,鹿角能通督脉,补命、补精、补气、养阳。人参是大补元气的,枸杞是滋阴助阳的。这两种药,都是阴阳双补的,将它们溶化在黄酒中,借助黄酒微微的辛温,迅速行遍周身,发挥滋补作用,所以其补养之功非常迅速,而且非常到位。
  粥皮滋阴又补阳
  我的一位朋友听说吃糙米粥能调和脾胃,保养皮肤,所以马上买来糙米,吩咐家里的保姆:&以后每天晚上咱们就以糙米粥为主食。&
  吃了一个多月,他发现妻子的脸色好了,但皮肤依然不好。倒是那位保姆,简直变了一个人:精神旺,脸粉嫩如桃花,白里透红。
  后来,他发现,粥熬稠后,会有一层厚厚的皮浮在表面。这位保姆真是忠心耿耿,每次盛粥的时候,总是自觉把这层粥皮盛给自己,把底下的粥盛给主人。他恍然大悟,从此让保姆把粥皮盛给妻子。这样又吃了一段时间,妻子的皮肤红润多了。
  &我是这样想的,&他说,&糙米是仅仅碾掉了黄色外壳,与精米的差别就是多一层皮,正是这一层皮中含有很多好东西。所以吃糙米粥能补充我们身体必需的很多物质,最终让人的健康由内而外,从脾胃到皮肤,都有一个彻底的改观,所以皮肤变好了。简单地看,就叫&以皮补皮&,你说对不对?&
  我说:&你说得太对啦,不过以皮补皮的食品还有很多,糙米只是其中的一种而已。&他迫不及待地接过话茬,&还有麦皮,也可以熬粥。还有,苹果皮儿、梨皮儿、葡萄皮儿,都含有人体需要的某种特殊的好东西,都可以吃的。&他想了想,又说:&对了,还有动物的皮。你看,阿胶,是驴皮熬成的,为什么对女人有用?它滋阴、补血啊,最终不还是补到皮肤上来了?还有,猪皮冻,是猪皮熬出来的。&
  我本想给他讲讲《伤寒论》里的猪肤汤就是用猪皮做的,再讲讲医学上的一些证明。但忽然觉得这些高深的理论很苍白,而我这位朋友所掌握的,对于他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来说,已经足够了。只要大家在生活中多关注自己的身体,多思考,多总结,我们就可以成为自己和家人最好的医生。
  九蒸九晒黑芝麻
  &世上只有芝麻好,可惜凡人生吃了。&这是一位&老神仙&亲口传给我的。老神仙其实是一位道士,年逾六旬,须发乌黑,精神抖擞,仙风道骨。他在深山里修行了40多年,淡泊名利,每日粗茶淡饭,自得其乐。道家养生是从养肾开始的。肾主水,其色黑,黑芝麻是黑色的,养肾的佳品莫过于黑芝麻。芝麻有黑的,有黄的,还有白的,但与肾的本色相应的黑芝麻,才有更好的药用价值和养生之功,黄芝麻和白芝麻都只能用来做一般的食品。我们经常有人抱怨说:&我吃了很多啊,怎么没有效果呢?&要真正学会用芝麻进行食疗,后面的学问还大着呢。
  黑芝麻禀厥阴春生之气而生,为五谷之首,可以补五脏,长肌肉,填脑髓,在《神农本草经》中列为上品。因为它是用来补虚羸,填脑髓的,所以,一定要用籽粒饱满的芝麻,如果它本身都不饱满,哪能指望它有填补之功呢?
  要把不饱满的芝麻去掉,可用淘洗法:在用水淘洗的时候,不能浮起来的芝麻,都是饱满的,浮起来的芝麻都是变质、生虫或籽粒不饱满的,都不能要。
  选出了籽粒饱满的纯黑芝麻后,还要对它进行特制,服用也很讲究。芝麻的制法和服法有两种。一是晋朝道士葛洪传下来的,见《抱朴子》:芝麻3斗,蒸熟后晒干,用水淘去沫再蒸再晒,如此反复9次。这时芝麻皮肉分开了,去掉芝麻皮后,炒香,打成粉末,用白蜜或枣膏调和,制成弹子大的小丸,每天服用3次,每次用温酒送服1丸,忌食毒鱼、狗肉、生菜。服至百日,能除痼疾,1年皮肤光泽,两年白发返黑,3年齿落更生,4年水火不能害,5年行及奔马,久服长生。二是唐朝药王孙思邈传下来的:芝麻3升,蒸30遍,微微炒香,打成粉末,用白蜜3升调和,再用棒槌捣300下,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每天早上服50丸。40岁以上的人,久服明目洞视,肠柔如筋。
  现代养生家通常把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就是:将3升(约4斤)黑芝麻,用水洗净,放在笼屉上蒸熟,晒干,再蒸一遍,再晒干,重复蒸晒9遍后,芝麻皮自然脱落,去掉,将剩下的芝麻仁炒香,捣300次,再用白蜜或枣糕调和,做成直径约2厘米的丸子,每天早晨用好酒送服一丸。
  为什么要一遍又一遍的蒸和晒呢?这就是&九蒸九晒&,是中药炮制中经常见到的,地黄、当归、附子等药材通常都是要经过九蒸九晒才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药效的,这里面的学问非常大。对于芝麻来说,首先,这是为了使芝麻易于消化。大家知道,芝麻是非常难于消化的,吃多了芝麻,再看大便都成了黑色,一化验,你会发现很多芝麻还是原样,根本没有消化掉。我们普通人平时吃芝麻,通常只把芝麻炒一次就吃了,其实这样的芝麻仍接近生芝麻,吃下去很油腻,又难于消化,从肠胃走一遭,人体不得其福,反受其害。经过九蒸,芝麻里的营养成分充分分解,油腻性大为减少,完全变成人体易于吸收的东西;经过九晒,芝麻又获得了太阳的能量,这在养生家看来是得了天地间的阳气,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对人体大有裨益。
  至于送服芝麻丸的&好酒&,不是茅台,不是二锅头,没那么高的度数,古人喝的是米酒或黄酒,我们今天也最好用米酒或黄酒送服这个药丸,而且最好把酒温一温。服药的时候,不能把整颗药丸完全吞下去,这样吸收不了。芝麻丸的味道是很不错的,要像吃某种美味一样,以愉快的心情,细嚼慢咽,体会这丸药对我的身体的滋养,这也是服用芝麻丸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脊背一捏,百病不得
  我们捏积,就是要把这些粘连捏散,把淤积在背部的气血捏开。脊背这个人体大枢纽的气血通了,自然百病不生,而我们身体上一些或大或小的毛病,也会逐渐消失。我&捏积&的方法,跟普通的&捏脊&有些不同,我是用双手同时捏起脊背两边的皮肉,沿着一个方向捏,每捏三下,就要使劲往上提一下,这叫&捏三提一&。
  说实在的,谁的长辈没有生过病?谁没有为父母的疾病揪过心?只是,人在世上,身不由己,更多的人没有那么幸运成为一个医生,也更少有学医的机会摆在面前。
  养生祛病的方法千千万万,但要系统地掌握却需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为了让我们的亲人身体早日好起来,还是让我们先去学会一种最有效的养生手法吧。
  这个方法叫&捏积&。&捏积&就是&捏脊&,其手法最早见于晋代医家葛洪的《肘后方?治卒腹痛方》中:&拈取其脊骨皮,深取痛引之,从龟尾至顶乃止,未愈更为之。&就是用手指捏起脊背上的皮肉,用力往上提,从尾椎骨一直捏到颈椎骨。所不同的是,如果遇到高血压患者,要换一个方向,从上往下捏。坚持这种捏脊法,对身体是有很大的养生疗病作用的。
  脊背是人体的一个重要部位。从生理解剖看,脊柱中有脊髓,这是大脑的延伸,神经从脊髓分支出来,散布到全身各处,大脑通过脊髓和神经网络指挥全身的活动。
  从经络方面看,脊背正中间是督脉,督就是&都督&、&总督&的意思,督脉就是总督全身阳气的一条经脉。脊背两旁,是足太阳膀胱经循行的部位,膀胱经是人体循行部位最广的一条经脉,阳气最多,而且膀胱经跟肾经相表里,肾主水,膀胱于是总管全身的水液代谢。
  可以说,脊背是全身气血运行的大枢纽。更重要的是,膀胱经还有一个特殊的作用:它联系着其他的腑脏。肺腧、厥阴腧(就是心包腧)、心腧、膈腧、肝腧、胆腧、脾腧、胃腧、三焦腧、大肠腧、小肠腧、膀胱腧都在膀胱经上,分布于督脉两侧。所谓&腧&,就是&输&,比如,肺腧就是肺脏的转输、输注之穴,对于保养肺部和治疗肺脏的疾病都有重要的作用。其他腑脏的&腧&穴也是如此。捏脊不仅能疏通全身气血的大枢纽,同时还能把五脏六腑的气机疏通一遍。
  为什么要把捏脊叫&捏积&呢?这里面的含义又要深一层。人体的气血在运行的过程中,由于内感七情、外感六淫邪气,势必出现淤积、堵塞。哪里堵塞得最多呢?&&背部。我们捏一个孩子的脊背,会发现他脊背上的皮肉很松软,一提老高。而一个身体肥硕,明显有湿热壅滞或寒湿壅滞的成年人的脊背就不是那么容易提起来了。并不是因为他肌肉结实,实际上是他体内的淤积造成了皮肉的粘连。
  我们捏积,就是要把这些粘连捏散,把淤积在背部的气血捏开。脊背这个人体大枢纽的气血通了,自然百病不生,而我们身体上一些或大或小的毛病,也会彻底消失。
  我&捏积&的方法,跟普通的&捏脊&有些不同,我是用双手同时捏起脊背两边的皮肉,沿着一个方向捏,每捏三下,就要使劲往上提一下,这叫&捏三提一&。如果手法到位而且感觉被捏着体内粘连比较重的话,到了向上提的时候,被捏者皮肉下面往往会有&啪&的一声响。
  关于捏积的方向,我建议:7岁以下的小孩,从下往上捏;7岁以上的所有人,一律从上往下捏。因为人一过7岁,人体的气机就变了。
  孩子的常见病,通过捏积基本上可以全部解决。
  以前北京有位老中医叫冯全福,专门为小儿捏积,一天要捏200多个。不管什么病的小孩,只要经过他一捏积,基本都能捏好。这一方面是因为老先生在长期的捏积治疗中积累了很多经验,在手法上有独到的功夫,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小孩是&稚阳之体&,生机旺盛,容易调整。而对于一般人来说,捏积虽然没有那么好的功夫,或者已经成年,不再具备小孩的&稚阳之体&,但用捏积来养生防病,已经是绰绰有余了。
  我的孩子最喜欢我给她捏积,有时候她就像一只小猫,往我面前一趴,主动要求捏积。其实我也没有教她什么养生的方法,更没有给她什么特殊的调养,单凭捏积,就使她从小不但身体好,而且头脑聪明,在年级里成绩一直都是考第一。
  还有位朋友,从十几年前起,在我的建议下,每天晚上为他年老体弱的父亲捏积,一直坚持到现在,老人家80多岁了,看着却比十几年前还要年轻。老人一生辛苦,积劳成疾,儿子为他捏积,就是在抚平老人一生的&积劳&。有儿子的这份孝心,老人想不长寿都不行。
  我经常对我的很多学生说,只要你学中医,虽说不能包医百病,但养生肯定不成问题。当然,要成为拯救千万病痛中人的&苍生大医&,还得下苦功。对有志学医的人,我当然要这么说。但对于更多的、没有时间和机缘学医的人,我会说:只要你试着捏积,养生就不成问题了。如果捏了一段时间,手指下有了体会,你也能有一双治病救人的&妙手&。这才是更实用的&真传&!
  每天只吃一顿
  如今,人们的生活方式变了。脑力劳动越来越多地代替了体力劳动,人们的体力消耗越来越小,而心神消耗得越来越多,烦恼越来越多,心理压力越来越大。于是造成一个阴盛阳虚的体质。如何改变我们的这种体质呢?
  首先要在饮食上应变。一日三餐,是人们很久以来就流传下来的生活方式。不过,我发现,在西方风靡一时的&一餐疗法&,竟然和东方中医里的&损谷则愈&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中医在临床上讲究&辨证论治&、&辨因论治&,就是说,把病人的病因找出来,改变造成疾病的原因,从而祛掉疾病的总根子。辨因,则又往往会把疾病的原因追溯到:吃多了。
  过去的人节衣缩食,甚至饥一顿饱一顿,但这并不影响他们的健康;而我们现在的人,则好久没有尝过饥饿的滋味了,苏东坡有一句养生名言:&已饥方食,未饱先止。&但今人的观念则是&未饥先食,未渴先饮,一日三餐,定点定时&。这样就失去了天生的饿感和渴感。这其实是很多疾病的根源,也使我们的身体丧失了应有的免疫能力。
  那该怎么办?如何应变呢?
  有人说应该&辟谷&,就是绝食,这不太现实。辟谷是那些修行的人做的事情,要求很高,操作起来不容易。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生活和工作的压力那么大,烦恼那么多,能量消耗还是不少的,即使绝食一天,也受不了。对于我的病人,我一般建议实行一餐疗法,现代人不需要一日三餐,只吃一顿或者两顿,无论是营养还是能量,都已足够。
  一餐疗法有两种实行方案:
  第一种方案是:只吃一餐。
  就是只吃早晨一餐,并且吃素食。当然这不能每天坚持,只能每周有一两天如此就可以了。这一两天,理所当然地得选在星期六或者星期天了,因为这两天没有工作的劳累,时间可以自由支配,正好在家里打理自己的身体,调和自己的肠胃。这一餐很重要,不妨稍微吃晚一点,早晨起床后,自己动手,给自己做些爱吃的素食,蔬菜、豆制品都有一点,保证营养均衡。等早餐做好后,差不多9时左右,就可以正式享用这一天中唯一的一顿早餐了。吃饭的时候,要特别注意细嚼慢咽,因为今天是肠胃的休息日,要尽量减少它的负担,而且,这是一天中唯一的一顿饭,一定要让它的每一点营养都能被我的身体吸收。千万不要以为,反正这一天只有这一顿,为了防止挨饿,趁现在多吃点,于是狼吞虎咽。吃完饭后,该干什么还干什么,只要别太劳累就行了。千万不要以为今天摄入的能量有限,不敢动。口渴了怎么办呢?喝点白开水就行。
  这样,到了该吃午饭的时候,我们可能感觉不到饿。到了下午,快到该吃晚饭的时候,正常人应该能感觉饿了,如果还感觉不到饿,那说明你的肠胃问题很大,不过也没关系,经过这样的休息,它会恢复正常的。晚饭时间到了,我们可能感觉饥肠辘辘,想吃东西了,坚持住,因为这时到了肠胃按时蠕动的时间,平时它们蠕动是为了消化食物,而这次它们正好借助蠕动清洗自身,肠胃壁上沉积已久的很多污秽慢慢脱落下来。再过一会,饿意会减轻,甚至消失。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饿过了头反而不饿&了。这时,人体已经不指望能从肠胃中获取什么营养了,转而消耗体内的脂肪。
  晚上请早一点睡,9时30分左右就睡吧。这时候,胃里是一片虚空的清净,胃是人体的第二大脑,它的状态会影响你的精神,所以,这时你的心情应该是很宁静,很平和。等
了解该症状的其他治疗方法:
今日坐诊大夫
霍则军副主任医师
擅长:针灸推拿治疗运动系统、神经系统疾病,中医综合疗法治疗颈椎病,...
阳气郁伏&是怎么引起的?
阳气郁伏&如何治疗?
阳气郁伏&吃什么好?
阳气郁伏&病人的经验分享}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脾湿肺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