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课认真听也听不进,强迫自己听课心得 脑子总想到别…

|/|/|/|/|/|
//|//|//|//|//|
【讨论】我的听课经验(请各位进来说说)
当了十几年的学生,听课听了不少。总结点感受。首先,要知道这节课的重要性,重要的课要养好精神去听,因为一个昏睡的大脑,是不可能跟着老师的思维走的。当然,课前预习只要简单的花几分钟扫一眼即可。其次,要准备一个笔记本,如果老师讲的与教材不同,当然要记,课本上没有多少空白记录,况且记了后东一块西一块的条理不清,复习起来不方便;如果老师讲的与教材相同,除了在书上划出老师讲的内容,也要记笔记,因为每一次老师要讲什么你大概会知道,你有足够的时间思考,对于老师说讲的你可能有不同的看法,当时老师讲的性起,你不可能打断,你可以抓住稍纵即逝的念头,记下来,有适当机会提出来与老师商讨。不重要的课,你可以坐靠后一点,备一本你感兴趣的书,边读边听课,切记不要趴在桌上睡觉,宁可跑回宿舍睡觉,在课堂上睡觉一是让讲课老师难堪并对你留下不好的印象,二是睡觉时的呼噜和流口水的丑态让同班mm看到不好。课后及时在见习和图书馆里总结和深化,考前再作一次系统复习就差不多啦。听课经验很多,但因人而异。我上课就跟不上记笔记,老师说完就顾着想了,就算记也是乱七八糟的。再说上课效果好与不好,与老师讲得好坏太有关系了,上大学那些老师讲得都不好,唉,可惜呀,没听说一节让我觉得不错的课。有机会一定听一听牛老师讲课。讲课很有学问:遭遇的一个老师就会背书,哇塞,课下去问她,也能把书上的句子从头到尾背下来,还是生化哩;一个老师,为了让大家记笔记,从头念一遍,一百字,我们只记下了十几个,“再念一遍吧,没记下来”,于是又念一遍,记下了二十几个字,“再念一遍吧”,于是三十几个字,老师不愿意了“我都念三遍了,还没记下来?”;一个老师,上课就照书念,一个同学说“我要是普通话好也能教高数了”。。。。。唉,这样老师的课,想听好也难啊。一提到上课,就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旷课。记得在高中读书时流行这样一句话“想旷课都难”。原因有二:第一,旷课后没什么事情可做;第二,高考的明确目标作为每一个中学生的强大学习动力会让学生乖乖地回到课本上来。可是,一到大学,同样也流行一句话“想不旷课都难”。  纵然,大学生旷课有种种理由,比如有重要的急事要请假,老师是可以理解的,当然也有可能是有一些学生不想上课、厌倦学习。我们不排除某些老师由于自身的原因而导致有些学生不愿听他的课。但是,老师讲课讲得不好不能作为学生逃课的惟一理由。一个老师可能再有学问,不一定能讲得出来,这和个人的性格、话语言辞、表达能力等都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上课是学生的权利和义务,也是对老师的尊重。学生可以选择自己的课堂,比如,那些精彩的课或是讲座,会有很多学生去旁听,教师爆满的现象是时常发生,这其中很多都是逃课去的。从这个意义来说,逃课是可以宽容的,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在逃课的时间里能够获得更多的知识。对于学生而言,花了那么多钱来上大学,获取知识、早日成才的欲望是十分强烈的。 一般而言,喜欢逃课的学生有两种:一种是特别爱学习但又很有个性的学生,另一种就是厌倦学习、颓废堕落的学生。介于二者之间的大多是比较“老实”、比较“本分”的“好学生”,他们一般不会逃课。因此,要提高到课率,就必须在前两种人中去努力。前后两种人个性都比较突出,挑刺情绪比较强烈。面对这两种人,我想老师应该可以通过自己的教学经验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可以作到对症下药。
老师讲课除了传授知识之外,更是一种个人魅力在深深地影响着学生的行为举止。即使讲课有些缺陷,大多数学生还是可以接受的,也会去听他的课。要解决逃课问题,点名不是最有效的方法,有时甚至会适得其反。最根本的方法是一些老师需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努力在学生的建议和批评中建设自我,努力引导学生产生互动。用自己的知识素养、人格魅力和传授能力将学生的心灵紧紧地拴在一起,用一种平和、宽容和反思的心态来培植自己的文化人格和塑造自己的学术灵魂。期待有那么一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安静地坐在舒适的教室里聆听着老师的讲授,彼此体验着授课的愉悦和学习的快乐,这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双向、互动的交流。老实说,听课想把老师讲的东西完全记下来是不可能的,特别是对于我这样的比较懒惰的,记性差的人来说,我上课时一般如果老师讲课精彩就听多一点,记下有创意的,自己有兴趣的东西,而其它的所谓考试的重点,自然有人记的,课后抄一下就行了,呵呵至于课前的自习,我也很少,因为我对比过,课前课后花同样的时间,课后自习所记住的东西远比课前自习所记住的东西多。总之,听课的方法嘛,因人而异,只要找到自己适合的方式就行了听课的方法的确因人而异,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方法。我的听课经验是,老师讲课时,全神贯注的去听,很重要的地方简单的记一下,关键是将老师这堂课的思路和精髓所在把握住,现在很多老师为了能使我们知道该学科的最新信息,将一些最新的进展备成课,而不象以前那样,全部照本宣科了,把这样的课听好会有非常大的收获!课后再找习惯边听边记的同学互通有无,借阅一下他们的笔记,将自己的笔记整理一下即可!我感觉这样听课效果的确不错!!
非常赞同dugsh 的方法!对此我有近似的经验.对于一些很重要的课,尤其是老师讲一些新进展,而一般教科书上又没有的东西时.应力争紧跟老师的思路,努力争取当堂课就搞懂,同时记下一些要点,关键词和记一些自己能看懂的符号,以及一些体会.不要花太多时间去记下老师讲的所有东西,这样你反而得不偿失.你可能过后再也没有时间去看笔记,而听的效果又不好,且会错过一些思想的火花,你在听棵时的顿悟,猛醒和联想.而在课后再去整理一下笔记和思路,当时的体会,再有目的去查阅一些参考资料,和要好的同事同学们讨论一下就会印象深刻,事半功倍了.高中的听课给经验就不说了.以大学来说,讲的好的老师是不多.但是有的老师给人感觉的确听课象享受喔.这样的课不要找理由逃啊.
关于听课记笔记的问题,我觉得应该以听课为主,有些笔记多了,就完全顾不上听课了,这样听课效果不够好啊.老师不会为你再讲一遍的.现在老师讲课都用多媒体.课后拷老师的笔记自己放到电脑上看或者借别人的笔记看看.再补齐笔记.听课拼命记笔记而顾不上听是很损失的.听课,就是人坐在教室里啊.我的经验是,记下老师讲的范围,提纲足够.课后自己看书充实. 当然碰上难得的好老师所得就非浅了。上大学哪会,不知是老师的语言枯燥还是自己睡眠总是不充分,上课总睡觉,全考课后自己充实笔记,算一种自学方法的培养吧.个人观点:预习很重要.将纲要在脑中先有个印象,这样听课时即使有某几分钟没跟上(如走神或考虑之前的某个概念而漏听等)也会很快跟上老师的思路,不会越往后越迷糊.还有就是课堂笔记.书上有的不必记,书上没有,老师口中讲出的经验方法窍门及注意事项等才是笔记的主要内容.那要看老师讲的了,有的老师就是对着课本讲课,他自己都快睡着了。我们还能听什么。当然遇到好老师我们就有福气了听课听课,似乎就是听而已,其实不然。以前条件差,没有电脑课件,老师上课用普通幻灯投影,教室前面挂了很多挂图。现在方便了,用电脑课件,什么文字、图、动画都在里边。所以,我们不光是在听,视觉上也受到冲击。以前上课,有时还要记下老师的板书,现在好了,课后还可以把课件拷下来带回去。可见,课堂记录也不重要了。要记,就简要记录下重要的、有启发性、或者没有理解的内容。因此,听课不重在听,重在理解,重在理解基础上记忆。要做到真正的理解,课前的预习、课后的复习当然也不可缺。而课堂上老师的作用就是帮助我们理解、加深我们的记忆。实际上,若干年后,你会发现,老师上课的内容还能留在你记忆中的好象只剩下那些精彩的例子和妙言警句,而其它的东西已溶入我们的记忆中,不知道是谁讲的了。我也谈点我个人的经验。总结起来有以下几条:1
预习,我说的预习要做到几点首先知道这节课讲什么,其次,在预习过程中一定要思考,哪些是自己能理解的,哪些是不理解的,哪些是似东非懂得。后两者,在听课时是重点。2 联系,在老师讲课时,你要不断地联系相近的事物或原理等等。比如,老师在讲肝移植时,你要联系到肾移植方面 ,两者是共同点有哪些,不同点有哪些?可以加深理解和记忆。3听课时的简略。老师在说明一个问题时,会说很多,但精神却很简单,你只需要用几个字作总结 就好。比如肾结石的诊断,肾绞痛+血尿+B超见结石,基本就可诊断。当然只是一般情况。4 课后复习。这一点没什么可说的。拙见仅供参考当了这么多年的学生,谈到听课经验也可以说上一二吧。对于学医的学生来说,课本很厚,每堂课的容量也非常大。所以课前预习对于我来说从来没有做过。而且即使看了一下,也是走马观花,什么都记不住。所以我也索性不预习。上课头一天晚上一定要休息好,也许很多人一看到这个会笑。但是我觉得对我来说非常重要,第二天上课的时候充沛的精力非常重要,上课时可以集中精神,而且每天的课程自己没有看过,自然会感觉有兴趣,听的时候非常认真,而且还可以记住很多。有些人喜欢记笔记,如果可以边听边记当然很好,但是往往不可能这样,一心怎么可以二用。要记就记那些总结性的知识和书本上没有而很新颖的东西。书上可以找到的就不必要记录了。因为通常上大课,可以几个同学分工合作,把精华记下来,这样既保证了听课质量,又可以记录下宝贵的资料,效果真得不错听课,上了半辈子的学,听课最有经验了。我听课最大的经验是记笔记了,而且记笔记最关键的是分类,就是要把重点记录好,这对于考试非常重要。另外就是思考问题要在课堂上找,毕竟老师在这一学科了解的多和全,从听课中能找到一些值得自己思考的问题,因为课堂上没时间思考,下课后思考思考,不明白找人讨论或请教老师,这样能锻炼自己思考能力,最重要的是理解能力。经过这样的方法,我取得了非常满意的学习成绩,而且对知识的掌握深度比较好,很多知识到现在仍然优新。对我后来的工作和科研都很有帮助。但现在回想起来,大学期间应多学习一些科研有关的知识才好。可惜当时不懂,一点也不懂,而且老师对这些方面也不重视。这比较遗憾。听课经验太丰富了,从小学到高中到大学,大学之前是老师一言堂,上大学才真正是动脑子听课.我曾经试过3种方法,1.上课把老师讲的全部记下来,下课自己慢慢消化,纯粹是个机器2.上课前认真把老师要讲的预习一遍,上课时专心听老师讲,主要针对预习时不太懂的地方有的放矢3.上课认真听,把老师讲的想办法全部消化,课下再自己边回忆边理解的记笔记,再和同学的笔记作个对照上述3种方法,我觉得第3个比较好,1最不好,2因为提前预习对自己懂得就不太注意听讲,3是我最常采用的,保证自己上课有极高的效率,记得比较牢对于 听课,我有很深的体会:以前电脑没有普及时,听课那叫认真啊;有了幻灯之后,反正可以拷回去慢慢看,对听课倒是没有往日的神圣感了,听课的效果倒是没有往日好了,我想这也应该算是现代工具给人带来的变化吧。我个人认为对我最有效的听课方法是课前预习,把自己搞不懂的记下来,课堂上闭上书本认真听,有的放矢的听,课后在最短的时间内再复习一遍,这样效果就比较好了。我觉得所谓听课的经验只能对应授课风格类似的教师。大体说来基础阶段的老师一般讲课都比较中规中矩,讲义条例清楚,重点突出,唯一缺乏的就是生动,所以记好笔记(copy ppt)就显得比较重要。临床阶段的老师很多因为有繁重的临床工作,所以鲜有精彩的讲义,讲课往往只有一条主线,辅以大量的实例,这种情况下就要着重体会课本上没有的一些新东西和一些差异性的东西。不过听最终只是听,细细的看书是必不可少的。我觉得听课要有目的性、针对性。不同的听课内容,应当采取不同的听课策略。听课讲究方式方法、以及良好的听课态度。好的方式方法可以提高你的学习效率。好的听课态度很大程度上则是对授课者的一种尊重。在大学时代以前,因为迫于升学压力,上课时态度绝对没的说,对老师非常尊重。在上课前,不外乎首先预习。这样对老师要讲的东西,有一个总的轮廓,不至于很被动。同时,通过预习,可以发现问题,在听课过程中,更有针对性。这样以主动的姿态去听课比被动的接受效率更高。大学时代,则更能体现出自学的重要性。这时候的听课过程,你会更为主动。你可以对老师的讲课水平有一个评估,可以采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原则去听。这时候的我们,听课时应该更主动,思维应该更活跃,可以与老师共同探讨对问题的看法。(说的有点跑题)一句话:听课时,要认真听、认真记、认真想。一定要坐前面!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听课的位置影响你的注意力。坐过一次后排,原本以为自己能经受考验,谁知道那一排有情侣卿卿我我,有人疯狂发短信,还有人在讨论着小说、游戏,偏偏那天老师不用幻灯,写起板书来,一节课下来,一无所获,从此发誓不坐后排,再听不下去的课也要勇敢面对。预习第一。书本很厚,预习起来很吃力,可我却不辞辛劳一定每课都预习。这样预习就相当于自学,而听课就变成了复习,当然老师会讲许多书本上没有的东西,这时笔记就显得很重要。以后总复习就可以看书并对照笔记,万无一失。不懂下课马上就问。因为预习了,听到不懂的地方也有时间思考,没想通的一下课就要问,因为老师很忙的,以后想问就难了。小学时都记不清了.初中时我听课时班主任的课总是把手背在后面,注意力全集中在老师,从不记笔记.也许大家觉得好笑.因为我一方面怕自己的小动作影响听课的效果,最主要的是怕班主任找我事.物理笔记记在本子上,化学笔记记在书上.(两个老师要求不一样)英语是想记就记,很自由,由于英语成绩一直好,老师曾借我书去看,希望发现一点学习的方法,结果很是令她失望!高中时不管多认真,每科都记笔记,还是考不好!大学时我听课前一般先预习,熟悉大体内容和准备疑问,以便带着问题听课.我的笔记本一般在每页的右侧划上一竖线,留一点空间标明重点(用星号)或疑问(用?).我这样方法,鉴定老师还专门借去看过呢!另外,就是必须坐在前三排,一方面看得清,听得实,另一方面免受其它不想听课的同学影响.现在一般都用多媒体,只需记重点和自己不懂的,以及那些书本上没有的.整个内容可带个U盘拷贝去.说道听课经验,听了近20年的课,经验嘛也不少了。但是,我觉得听课这个东西的主要作用是练习可以不听课就学东东的本领。所谓听是为了不听。不知道是不是有点佛家的味道。但是,听课来说还是各个阶段,各有不同的技巧和侧重点。
小学的时候,当然就是听了,如果你说要注意小孩子的开创思维,但是中国现行的教育体制来说,这一点的空间较小。如果,能结合自己玩的东西,就最好不过。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嘛,所以,玩的东西最能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中学得时候就要开始学会自学了,但这个时候还是以听为主。青春发育期的原因,这个时期比较逆反,听课这个东东往往会带有自己的东西。
高中听课就要有所重点了,这个时候东西就多起来了,如果还是眉毛胡子一把抓,肯定学不好,这就是为什么高中时有人学的很努力 但就是成绩不好的原因。
大学的听课就没那么重要,主要靠自学,学习也应该有个方向, 但听课还是有一点经验,坐第一排,这个很重要,坐第一排,你才能感受到。
呵呵呵, 说了不少,和大家分享一下偶的听课经验是带着问题去听课!!偶平常的问题最多了,而且多是一些奇思怪想的问题,惹得老师都烦了,偶有个物理老师见了偶都想躲了偶觉得只有多想问题听课才有效果,偶一般课前瞅瞅书,找几个自己不懂得问题,上课仔细的听着看看老师如何解释的,这样听课效果一般比较好偶说说偶得成长经验:小学轻轻松松中学马马虎虎高中:死记硬背、做笔记、有了错题集。开始了问问题。大学:占位、自学、记笔记、开始与老师探讨问题。现在是一个网络的社会,偶是出门都带着电脑、U盘(又跟姐姐的一样)因为原来(读研前)是当老师的,因此听课时有些自己的心得!1。抓住老师的思路。一堂课有一堂课的主线。比如将阑尾炎时,以阑尾炎的病理生理变化为主线,着重掌握起变化过程,所有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均以此为基础展开!2。如果您现在已经不可能在上课时保持良好的接收状态,那么就一定要抓住重点听。什么是重点呢?这和第一点有共同之处。主线是重点。当老师将主线时,提高注意力。老师不可能一堂课每分钟都保持高效率,因此,当他讲的内容是过渡性的或是调节性的时候,您可以适当地放松精神,或是休息。然后再转入下一个精神集中的阶段。实际上这样的效果也相当不错!3。关于笔记,是上课思路的一个概括和总结,也是一条线索,帮你回忆上课的内容。因此,不要因为笔记而耽误上课。好的笔记就像是帮你回忆的心理咨询师,不好的笔记就是上课和你说话聊天的“朋友”。4。关于课件。现代化的手段当然是有好处的。尽量使用吧!其实如果有mp3,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将老师的话录下了。以助回忆。其他的朋友说的很多了。不重复了。如有相似之处,请见谅!读了近二十年的书,听过的课真是不记奇数,总结一下经验,真的是不少。1 听课之前一定要先阅读上课所讲的内容。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只有是上课前阅读过上课所讲的内容的,听过课后,思路清晰,要掌握的东西基本都在脑子里;上课前没有阅读过上课所讲的内容的,许多时候听起来觉得颇为吃力,有时听不明白就放羊了,干脆不听转而干其它的事。2 听课时不记笔记。其实我个人认为,听课记笔记是分心二用,所以效果不会太好,我的经验是上课只听老师讲以及重要的在书上记一下或划一下,至于笔记,下课后找个女生的笔记抄一下就行了(她们做的可是又工整又详细,比自己做强多了)3 上多媒体课最吃力。一般来说,老师用多媒体讲课就是一张张放幻灯片,嘴上说着手里按着,速度比板书快得多,所以有时想跟上都不太可能,只好是听多少算多少了,下课赶紧拿U盘出来拷课件,所以我一直都不太喜欢这种方式,当然我上课我是比较喜欢这种省力的方式的。4 下课后同学之间的讨论是非常有益处的。我们几个同学下课一般就聚在一起,就一些上课中没听懂的问题进行一下集体讨论,各自发表看法,很长见识的。上面得讲得都很好啊,这么多年当学生的体会就是听课一定要化被动为主动,不能只是把自己的大脑当作书橱使用,填鸭一样接受知识,而是要在复习预习的基础上思考几个问题:1老师讲课的重点和难点在哪里,他为什么这样讲授2我哪些地方要仔细听,我受到什么启发。3如果课后让我给别人讲这堂课我给他们讲什么听课时手脑并用,选择性地批判性地去听,这样你一定不会睡觉和开小差,对有疑问的可以自己查阅资料或咨询老师,这样才那将听课的效能发挥到最大。当学生这么久,大家的听课经验一大堆,但我最大的体会是――没有需求,就没有学习
在没上临床实习以前,听课温书是非常机械的被动接受,所以记忆不深理解也不透彻,考完试学的东西就又还给老师了。而当在临床上遇到问题时,反过头来看书,竟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而且记忆也深刻。现在回想起来,上课时老师随口讲过很多很有价值的经验,可当时也就当故事听了。
所以说同样的课不同的人听,收获是不一样的。比如一些讲座,我一点专业基础都没有去听,肯定要睡觉,就算不睡觉,也吸收不到多少精华;而进修大夫听,就会收获颇丰。所以学习源于需求,源于问题。
学而不思则妄,思而不学则怠,古人的话很又道理。简单的记录背诵,和书柜没什么区别,临床上的东西很活,比如简单的腰穿,书上写得操作都一样,但实际做起来就有人成功机会高,有人低,在一个思考体会的过程;而只是一味的思考,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相应专业知识的积累,异想天开的要有创新,难!或者说不可能。也说说我的经验吧!1。听课,说的简单点,要知道自己这节课需要学什么,应该学什么。老师讲的东西并不一定是你都要记住的,你的精力有限,需要知道自己在学什么,应该学什么!2。至于笔记,我近二十年的经验认为,全记的是书呆子,不记也不行,不能都走极端!记自己该记的东西,还有自己的一些看法与体会,以及老师自己的一些见解和一些这堂课你极需要明白的东西!记笔记的目的,是让你复习时更轻松,知道自己需要知道的东西。3。不要总寄希望于下课再学自己不会的东西,而上课时却老走神,不好好听。现在自己讲课了才明白,台上两节课,真的需要自己花十倍的时间去备课,所以跟着老师的思路走,是十分重要的。暂不说上课没学会的下课自己能不能自学会,下课后还不知道自己会不会去看,有没有时间看呢。再说了,到了咱们这个阶段,很难有时间来糟蹋了,上课不去听,而下课又自己忙活!4。每个老师都有你不会的东西,而你也有你老师不会的东西。多交流与讨论,学自己不会的东西!老师乐意,你也受益非浅!至于听课经验么,二十几年的学生生涯经验吗到谈不上,体会到能说一二,我听课时总喜欢看着老师的面孔和手势,这样呢一般不会走神,总是感到老师也在看自己,注意力就集中多了。另外把老师写的计下来,我认为不要备笔记本,直接记书上就行了。以后看书结合书本好知道侧重点。希望指正!提出更好的学习方法!谢谢!首先我觉得应该筛选要听的课,没有意思的,去了也不会好好听的,听了也不会有用的,干脆旷课算了,我不反对因为课程设置不佳,教师素质不良出于珍惜时间和担心浪费生命的原因旷课,这不是你的错,这是制度、学校、教师的错,当然首先你必须有眼光,能够知道挑选而不是挑食!这可以通过听取高年级学长的意见获得部分信息。第二,听的不耐烦了,课程枯燥、老师无能,尽量退场,悄悄地走还是给老师面子,他讲课差、准备不充分还要别人伺候他梳着耳朵听,这才是对于下面听众的不尊重,如果不是在课堂上,仍臭鸡蛋他都没法诉苦,听众退席是客气的抗议!第三,能不记的笔记不记,不要干扰听课,尽量利用先进的技术,拷贝PPT文件,录音笔等等技术,不要告诉我没有钱买,多数学生的经济情况可以承担电脑与录音笔等学习用品。二手的产品更便宜,毕业生离校时常常会出血大奉送,此时不买更待何时?第四,不要怕老师,敢于质疑,敢于挑战,上小课时可以当时提问,让他脸红,让他下不来台――谁叫你以前听课时不问自己的老师?谁叫你备课时马马虎虎、不求甚解?上大课可以在课后追到讲台上,问到他结巴为止,这充分证明了你的听课效率!第五,不要把听课局限于学校、教室,现在的各种讲座多得很,多听听瞧瞧,现在的多媒体素材多得很,多载载看看,有些编排的很好,非常真实,有时候非常珍贵,大家完全可以从中获得比课堂里真切的多的教益!听课不光是单纯的课堂学习,而是预习、听课、复习、作业、总结归纳这些步骤有机的结合体。预习我个人认为有必要,但要根据具体情况,如果时间不允许,可以简单看看标题。如果有时间,预习时要找出不懂的地方,做好标记,认真阅读,并作好笔记。预习要和听课联系起来。听课时我很专心,笔记我一般是在课本上划,简单补充,不要因为记笔记而耽误听课。反正现在科技这么发达,记录工具有的是。课上没听明白的地方作个标记,这是课后复习的重点。课堂上我听课时也注意看,看老师的表情,看老师的板书,看挂图和实物。听和看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复习时我先不看书,把课上学的知识先回忆一遍,然后把作了没弄懂标记的地方弄明白,同时整理一下笔记。有时间我还把以前学过的知识再复习一下。复习之后才能做作业,做错了要弄明白原因。定期总结,想想学了什么,会了什么,知识要融会贯通。窃以为上课最重要的是课前和课后。课前看十分钟书,上课时事半功倍;课后查阅二十分钟相关资料,不仅强化认识,而且提高层次。我也来说一说。先讲高中的,我上高中的时候,挺喜欢我的数学老师,上他的课,不用记笔记,带个脑袋过去好好听,人真想就可以。在他的教导下,小弟本来数学很差,对数学很没信心,结果到毕业的时候就有很大的进步了。窃以为,最重要的上课能听懂,上课记笔记,有几个人下课能看的。上大学,我总体感觉大学的课程没几个上的有高中好的,对大学里的年轻一代老师上课没什么好感。我门学校的很多课程,就是老师从书上抄点东西,做成PP,上课的时候读一读,下边呢,很多人哗哗,抄笔记,这写东西有什么好抄的?有什么价值?基本都是书上有的东西,还抄?我是极度痛恨这样的做法的,我上课就是喜欢仔细听,喜欢自己问自己。上课不好好听,那什么时候好好听?有些东西是要记记的,可是有些本不需要的东西还在记,这样就没意思了,无非是为了考试的时候有个东西背,复印一分别人的不就可以了吗?我是不喜欢记笔记。毕业多年,翻翻读书时的笔记还是深有感触。我的笔记有一大特点:中英混杂,自持英语水平在同学里算拔尖的,放心地尽可能用英语来记笔记,结果有二:1,的确对提高英语水平有帮助;2,过一段时间后有些地方就翻译不回去了,只好翻词典看看可能的含义(当时的理解已经记不清了),再对照教材或别人的笔记,看看究竟应该是什么意思。没想到,这样倒也促进自己复习课程内容了,哈哈。光说笔记了,其实还是想说说听课的经验,当然,记笔记还是我认为最重要的经验之一。不能单纯copy老师的讲义,记笔记主要就是记自己认为重要的,或是不明白的,让日后复习时一看就有提示作用。经验之二是预习,有些内容感觉自己挺明白的或是觉得不甚重要,于是乎,翘课大吉,找个地方看看英语小说,翻翻感兴趣的资料,比强迫自己听课要有意义。当然,这样翘课也有过惨痛教训,虽说你不认为此课重要,可老师认为你很重要,一点名……惨了!对于需要重点掌握的课程,预习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老师的讲授,所以,十分重要。经验之三是培养系统回顾的本事,每次开课前我都会略早一点到课,不开书,先想想上次上上次老师都讲了什么,这次该讲什么,久而久之,形成了习惯,对于每门课都会有清晰的思路,对考试非常有帮助。就这样,混完大学混硕混博,倒也一路平安了。1 预习,我说的预习要做到几点首先知道这节课讲什么,其次,在预习过程中一定要思考,哪些是自己能理解的,哪些是不理解的,哪些是似东非懂得。2 听课时的简略。我听课最大的经验是记笔记了,而且记笔记最关键的是分类,就是要把重点记录好,这对于考试非常重要。另外就是思考问题要在课堂上找,毕竟老师在这一学科了解的多和全,从听课中能找到一些值得自己思考的问题,因为课堂上没时间思考,下课后思考思考,不明白找人讨论或请教老师,这样能锻炼自己思考能力,最重要的是理解能力。3 联系,在老师讲课时,你要不断地联系相近的事物或原理等等。比如,老师在讲肝移植时,你要联系到肾移植方面 ,两者是共同点有哪些,不同点有哪些?可以加深理解和记忆。4 课后复习。这一点没什么可说的。我也来说一说作了将近二十年学生,平均就算每年上180天课,每天上4节课现在也已经听了快15000节课了,要说一点经验没有,那是不可能的。我认为作为一个学生,就是再菜的老师也比你强。所以,应该尊重每一个老师,尽量去听懂每一堂课,尽自己的努力去向每一个老师学习。这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真的有难度。因为不可能每堂课你都感兴趣,没兴趣的课谁爱听呀!所以刚才我提到要“尽量、努力听懂”,这个时候就需要毅力了,如果你把一堂你不爱听的课坚持下来了,而且听懂了,你会非常有成就感,也许还会培养出兴趣哩!那有些课真是很难听懂,这怎么办呢?我同意楼上几个站友的的做法:预习,预习对于难理解的课非常重要,绝对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至于笔记,我想应该是因人而异,有些人手快,那就记吧;但是若因为记笔记耽误了听课,尤其是有些重要内容没听到,那就太不值了。听课嘛,重要的是要听懂,要理解,笔记可以课后整理。
您的位置: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东奥会计在线听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