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连性肩关节囊炎阿囊死给是什么意思?怎么得的啊?治...

| 新闻 | 台海 | 视听 | 网视 |
教育 | 房产 |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 北京肩周炎怎样治疗比较好?
来源:本站
编辑:联创兄弟
发布日期: 15:22:45
  北京肩周炎怎样治疗比较好?【北京恒安中医院】肩周炎又称冻结肩或粘连性关节囊炎,是肩关节囊、滑液囊、肌腱及肩周肌肉等软组织的慢性无菌性炎症的结果使肩关节内外粘连,阻碍关节活动。临床特征为肩痛及肩关节活动障碍,特别是患臂外展、外旋、后伸时受到明显限制,日久可见肩部肌肉萎缩、粘连。引起肩关节粘连的因素很多,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些。  风寒湿侵袭。由于肩部的特殊位置,睡眠时很难做到始终保暖良好。从而反复感受“风寒”之邪,引起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障碍和组织代谢异常,致使肩关节周围软组织发生无菌性炎症和组织粘连,最终导致肩部出现疼痛和功能障碍 。所以中医学中又将肩周炎称之为冻结肩。  解剖学因素。肩关节结构复杂且功能灵活,在活动中非常容易损伤。特别是存在于肩前部的喙肱间隙 ,当肱骨内旋时喙肱间隙缩小,间隙内软组织受压,如持续时间过久,即可出现缺血性改变,引起周围组织无菌性炎性,导致疼痛和继发的保护性肌痉挛,并引起恶性循环,最终使局部软组织变性、坏死。以上病因在睡眠侧卧是最易发生。另外,岗上肌几乎呈90°附着于肱骨大结节近端,在上臂外展和上举动作时产生巨大的摩擦力,久之则可引起慢性损伤,继发炎症反应。  肩关节的急性创伤。急性创伤的形式较多,如肩部挫伤、肱骨外科颈骨折及肩关节脱位等。由于局部出现炎性渗出、疼痛和肌肉痉挛,可导致肩关节囊和周围软组织出现粘连,而发生肩关节的冻结,出现肩周炎。  另外,一些年轻人长时间伏案工作或使用电脑,肩关节缺乏必要的活动,使其功能逐渐减退,肩关节囊与肩关节也易发生粘连,并进一步发展为纤维化而限制了肩关节自如的运动,这时如受到冷气的刺激就会引发肩周炎。这也是肩周炎发病率呈年轻化趋势的原因之一。  北京肩周炎怎样治疗比较好?【北京恒安中医院】因为工作性质的原因,现在患上肩周炎的患者越来也多,那么患了肩周炎有什么表现呢?这个问题是很多患者特别想了解的吧。下面一起去了解下吧!  肩周炎的症状之一:肩部疼痛  疼痛起初时为呈阵发性慢性发作,以后肩部疼痛逐渐加剧或顿痛,或呈刀割样痛,且呈持续性。在气候变化或劳累后疼痛加重,疼痛可向颈项及上肢(特别是肘部)扩散,当肩部偶然受到碰撞或牵拉时,常可引起撕裂样剧痛,肩痛昼轻夜重为肩周炎一大特点,多数患者常诉说后半夜痛醒,不能成寐,尤其不能向患侧侧卧,此种情况因血虚而致者更为明显;若因受寒而致痛者,则对气候变化特别敏感。  肩周炎的症状之二:肩关节活动受限  发生肩周炎时肩关节向各个方向的活动均可受限,尤其以外展、上举、内外旋更为明显。随着病情进展,由于长期废用会引起关节囊及肩周软组织的粘连,肌力逐渐下降,加上喙肱韧带固定于缩短的内旋位等因素,使肩关节各方向的主动和被动活动均受限,当肩关节外展时出现典型的“扛肩”现象,特别是梳头、穿衣、洗脸、叉腰等动作均难以完成,严重时肘关节功能也可受影响,屈肘时手不能摸到同侧肩部,尤其在手臂后伸时不能完成屈肘动作。  肩周炎的症状之三:肌肉痉挛与萎缩  肩部周围的三角肌、冈上肌等肌肉在肩周炎早期可出现痉挛,晚期可发生废用性肌萎缩,形成肩峰突起,上举不便,后弯不利等,此时疼痛症状反而有所减轻。三角肌有轻度萎缩,斜方肌痉挛。岗上肌腱、肱二头肌长、短头肌腱及三角肌前、后缘均可有明显压痛的肩周炎的症状。肩关节以外展、外旋、后伸受限最明显,少数人内收、内旋亦受限,但前屈受限较少。  肩周炎在治疗上一般都使用保守治疗,别小看保守治疗,其它治疗方法有些是需要适应症的,不适合是没法做的,而保守法在这点上就比较有优势,大部分的患者都可以使用。治疗肩周炎快速缓解疼痛是很多患者所需要的。而这个,用保守治疗就能做到。  当然,治疗肩周炎保守法中也还是可以选择一些合适的方法的,所以,我们患者应该先去医院检查,然后再选择治疗方法。而保守治疗中,以下这些治疗肩周炎的方法很常见也很重要:  1、口服药物  肩周炎发作十分疼痛,而过度的疼痛会造成患者不敢继续锻炼或锻炼的幅度越来越小。口服药物能快速止痛,适当使用在治疗肩周炎时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2、拔罐治疗  拔罐比较安全,可以在肩前部、肩外侧和后部。寻找最痛的部位,可以用火罐,也可以使用真空抽气罐。拔罐之后要活动肩部,否则反而不利于治疗肩周炎。  3、外敷药膏  自我按摩、锻炼之后,肩关节会感到疼痛、发热、活动范围增加,这是血液循环增加,粘连组织松解的表现。此时贴上药膏,能有效缓解症状,活血化瘀。使我们治疗肩周炎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4、激光针刀松解术  治疗肩周炎采用“激光针刀松解术”,小针刀不是刀,是一种高薪的微创技术。以现代激光技术、传统中医学以及外科手术理论为基础,运用中医经络理论和现代高科技医学激光技术相结合创立的激光针刀,具有针、刀、激光多项功能,针对疾病病因病理病症,根除病变,有效治疗肩周炎。  “激光针刀松解术”治疗过程:  1.局麻后,选择适合型号的针刀进入病灶部位,松解剥离粘连,疏通经络,恢复动态平衡。  2.导入适合频率的新型He-Ne激光,消炎镇痛,促进机体修复,提高免疫力,避免组织再次粘连。  3.对治疗部位进行常规护理创可贴外敷。整个治疗过程仅需30分钟,治疗后观察15-20分钟如无不适即可出院。  北京肩周炎怎样治疗比较好?【北京恒安中医院】我们治疗肩周炎时,不能只选择一种固定的方法,多种方法结合使用达到的效果远比单一方法来的好。所以,我们在治疗肩周炎的时候,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他们知道的治疗肩周炎的方法比我们多的多。北京恒安中医院官方微信国粹堂脊柱健康淘乐汇订阅号淘乐汇最终二维码
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及选购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惠州行业新闻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电话:010-
业务合作热线:段志琴 QQ
Tel: 顾敏 QQ:
医学是严谨的,生命是唯一的,因个体差异不同,请勿将本网站信息当做诊疗依据!本网站本着服务于民、健康大众的原则致力于提供正确的、完整的、科学的、严肃的健康服务资讯,但所提供的任何 及治疗方法仅供参考,不能替代专业医务人员的建议,如未到医院就医,并未遵照医生诊断和治疗建议,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肩周炎有哪些类型,我们该如何区分肩周炎的因为肩周炎的分类可以有很多种,根据肩周炎的分类依据。肩周炎的分类不同,划分依据也不同。所以对待肩周炎的分类,我们也要采取不同的态度。
我国专家学者在参考国外分类方法的基础上,根据国内病例的实际情况,按病变部位、疾病性质和临床表现,将肩周炎的分类如下:①冻结肩。②喙突炎。③肩袖病变:包括冈上肌腱病变(冈上肌腱炎、钙化性冈上肌腱炎、冈上肌腱断裂),冈下肌腱炎,小圆肌腱炎。④肱二头肌长头腱炎及腱鞘炎。⑤肩峰下滑囊炎(又称三角肌下滑囊炎)。⑥肩锁关节病变。⑦胸锁关节炎。⑧肩关节不稳定。⑨肩部纤维组织炎。⑩其他肩周病变(包括肩挫伤、肩峰下撞击综合征、肩胛上神经卡压综合征、三角肌肌腱炎等)。
安达长夫根据病变部位进行肩周炎的分类,有以下三总:①肩关节滑动机构的损害:肩袖的肌腱炎、肩袖的断裂、肩袖的钙沉着等。②肱二头肌机构的损害: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等。③冻结肩。
根据病变部位及诊断意义上的相似性,进行肩周炎的分类,有四种:①肩关节腔病变:冻结肩、疼痛性肩挛缩症、粘连性关节囊炎、疼痛肩及肩关节周围粘连症等。②滑液囊病变:粘连性肩峰下滑囊炎、粘连性滑液囊炎、钙化性滑囊炎、闭塞性滑囊炎、三角肌下滑囊炎、腱滑液鞘炎等。③肌腱炎及腱鞘炎:肱二头肌长头腱炎、粘连性腱鞘炎、冈上肌腱炎、疼痛弧综合征、钙化性肌腱炎、退行性肌腱炎、肩袖炎等。④其他肩周病变:肩纤维组织炎、喙突炎、退行性肩关节炎、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信原氏根据病变部位、性质和临床特点,将肩周炎分为九类:①肱二头肌长头腱炎及腱鞘炎。②喙突炎。③冈上肌腱炎,包括退行性和损伤性两种。④钙化性冈上肌腱炎。⑤肩峰下滑囊炎。⑥冻结肩,又称疼痛性关节挛缩症。⑦继发性肩关节挛缩,多因肩外伤、手术或长时间固定引起的继发性肩关节挛缩。⑧肩部纤维组织炎。⑨肩关节不稳定或肩松弛症,包括因外伤或病变引起的韧带、关节囊松弛,盂唇病变等引起的关节不稳定和半脱位。
希望肩周炎的分类可以帮到您!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不喜欢这些
万名医生在线为您免费解答
请您详细描述您感到不适的症状、部位及发病时间
在寻医问药您还可以
百万医生在线解答问题,100%回复
手机客户端,让您随时随地问医生
免费咨询、预约三甲医院专家
与患友和专家一起,交流分享治疗经验
查看药品信息,帮您合理选择药品
帮您了解疾病知识,一本疾病百科全书
擅长:处理泌尿外科疾病[第131期] [第115期] [第097期] [第089期]肩关节周围炎12种&&
肩关节周围炎
肩关节周围炎,是肩周肌肉、肌腱、滑囊和关节囊等软组织的慢性炎症。临床以肩痛和活动受限为主症。
肩关节周围炎
肩关节周围炎 病理概述
肩关节周围炎又称粘连性肩关节囊炎,俗称冻结肩、漏肩风、肩关节周围炎是一种中、老年人的常见病。起病多缓慢,病程较长。主要表现为肩关节疼痛及关节僵直。疼痛可为阵发性或持续性;活动与休息均可出现,严重者一触即痛,甚至半夜会痛醒。部分病人疼痛可向颈、耳、前臂或手放射,肩部可有压痛。
由于肩部上下左右活动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病情严重的病人,连刷牙、洗脸、梳头、脱衣、插衣袋等都有一定困难。
肩关节周围炎 疾病病因
肩关节周围炎
近年来医学研究发现,肩关节周围炎并不是一种完全孤立的疾病,它可能是某些潜在疾病,如糖尿病、颈椎病、冠心病、肺癌等的特殊表现,因此应引起警惕。
据国外对咖例糖尿病患者研究证实,肩关节周围炎与糖尿高的确有着关联,糖尿病人中不少患有肩关节周曙炎。另外的研究也发现,在肩关节周围炎病人中,有较高比例的糖尿病病人。
肩关节周围炎与颈椎病的关系则更为密切。
患颈椎病时,增生的骨质压迫颈神经前根中的交感纤维,这种慢性刺激会改变肩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的血液供应,导致肩关节萎缩性改变。同时,颈神经根受压后的刺激也可以引起肩部牵涉痛,使其活动减少。
肺癌病人中,时有以肩痛为首发症状者,但这种肩痛自有其特点:尽管疼痛很剧烈,通常不伴有明显的上肢活动障碍;肩部找不到压痛点。
1.肩部原因
①本病大多发生在40岁以上中老年人,软组织退行并变,对各种外力的承受能力减弱是基本因素;
②长期过度活动,姿势不良等所产生的慢性致伤力是主要的激发因;
③上肢外伤后肩部固定过久,肩周组织继发萎缩、粘连。
④肩部急性挫伤、牵拉伤后因治疗不当等。
2.肩外因素颈椎病,心、肺、胆道疾病发生的肩部牵涉痛,因原发病长期不愈使肩部肌持续性痉挛、缺血而形成炎性病灶,转变为真正的肩周炎。
肩关节周围炎 病理生理
肩关节周围炎
肩关节周围炎是肩关节周围肌肉、肌腱、韧带、筋膜等软组织的病变。
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清楚由于本病多发生在40—50岁以上的中年或老年女性,推测与老年性的退行性改变有关;此外,慢性外伤和肩部软组织退行性变也是引起肩关节周围炎的主要原因。
中医认为,漏肩风即露肩当“风”的意思,“风”是指一种病邪。“风为百病之长”,风邪有挟持寒、湿、热等其他病邪侵犯renti的特征;临chuang上以风寒之邪多见。逢年老体弱,正气不足者,风寒之邪易乘虚而入。寒邪侵入经络,则血脉凝滞,“不通则痛”,所以漏肩风以疼痛为主。寒邪侵入筋脉关节,则关节活动受限,屈伸不利。
肩关节周围的病变主要发生在盂肱关节周围,其中包括:
①肌和肌腱。可分两层。外层为三角肌,内层为岗上肌、岗下肌、肩胛下肌和小圆肌四个短肌及其联合肌腱。联合肌腱与关节囊紧密相连,附着于肱骨上端如袖套状,称为旋转肩袖或肩袖。肩袖是肩关节活动时受力最大结构之一,易于损伤。肱二头肌长腱起于关节盂上方,经肱骨结节间沟的骨纤维隧,此段是炎症好发之处。肱二头肌短头起于喙突,经盂肱关节内前方到上臂,受炎症影响后肌肉痉挛,影响肩外展、后伸。
②滑囊。有三角肌下滑囊、肩峰下滑囊及喙突下滑囊。其炎症可与相邻的三角肌、岗上肌腱、肱二头肌短腱相互影响。
③关节囊。盂肱关节囊大而松驰,肩活动范围很大故易受损伤。上述结构的慢性损伤主要表现为增生、粗糙及关节内、外粘连,从而产生疼痛和功能受限。后期粘连变得非常紧密,甚至与骨膜粘连,此时疼痛消失,但功能障碍却难以恢复。
肩关节周围炎 临床分期
肩关节周围炎
疼痛期: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肩关节周围的疼痛。疼痛剧烈,夜间加重,甚至因此而影响睡眠。
冻结期:由疼痛期肌肉保护性痉挛造成的关节功能受限已发展到关节挛缩性功能障碍,肩关节功能活动严重受限。
恢复期:疼痛逐渐消减,而且随着日常生活,劳动及各种治疗措施的进行,肩关节的活动范围逐渐增加。
肩周炎的治疗方法很多,如推拿按摩、针灸、拔火罐、膏药外敷、热敷、中药内服等,一般疗效良好。
采用微型针刀疗法,配合局部用药、理疗以达到治疗目的,一般一个疗程即可痊愈,无刀口,无痛苦,深受患者好评。
如果不治疗,肩周炎其症状总的持续时间可达12~42个月。
肩关节周围炎 临床表现
肩关节周围炎多为单侧发病,极少数患者双侧同时发病。
初期从肩部隐痛,发展到持续性疼痛。疼痛范围广泛,剧烈者呈刀割样,常可放射至臂部,昼轻夜重,夜间常可因睡眠体位不当而痛醒不能人睡。
白天常可因劳累、牵拉、碰撞、受寒等因素而肩痛加剧。
肩关节活动受限是全方位(前屈、后伸、内收、外展、内旋、外旋及环转)的,逐渐加重。
患者常可因肩痛和活动受限失去正常梳头、穿衣、系腰带等基本生活自理能力,十分痛苦。
后期因肩关节周围软组织广泛粘连,关节僵硬、运动功能丧失,出现肩部肌肉萎缩,尤以三角肌最为明显。
在体征方面有“扛肩”现象,在肩峰、喙突或肱二头肌长头等肩关节周围有明显压病。
肩关节周围炎 鉴别诊断
肩关节周围炎
(1)中年以上患者,肩痛和肩关节活动功能呈缓慢性发展无其他原因者。
(2)经肩关节X光摄片排除骨关节病变即可明确诊断为本病。
2对年老体弱、进行性消瘦、精神萎顿、肩痛剧烈伴夜痛者,应高度警惕,怀疑肿瘤时,必须作进一步的肩关节和全身检查。
早期X线片无异常,病程长者可见局部骨质疏松。肩关节造影可见关节囊明显缩小,腋窝部的囊腔皱褶部消失。通过关节镜检查,可见关节滑膜与肱骨头之间有粘连。当疑及其他疾病时,可根据需要,作血糖、糖耐量试验、血脂等检查,并可颞颈椎和肺部X线片。
1.肩周炎有其自然病程,一般在1年左右能自愈。但若不配合治疗和功能锻炼,即使自愈也将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
2.早期给予理疗、针灸、适度的推拿按摩,可改善症状。
3.痛点局限时,可局部注射醋酸强地松龙、能明显缓解疼痛。
4.疼痛持续、夜间难以入睡时,可短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并加以适量口服肌松驰剂。
5.无论病程长、短,症状轻、重,均应每日进行肩关节的主动活动,活动时以不引起剧痛为限。
肩关节周围炎 疾病治疗
肩关节周围炎一辨证治疗
主穴:肩髃、肩贞、肩内陵
1. 风寒湿痹
肩部窜痛,遇寒加重或日轻夜重,得温痛减,肩酸痛不举,动则痛剧;舌淡,苔薄白,脉弦滑或弦紧。
处方曲池、外关
2. 经脉失养
肩痛日久,肩臂肌肉挛缩,关节僵直,动作受限,酸痛乏力,局部得温症减,受凉加剧;舌淡或有瘀点,脉细(弱)。
处方气海、足三里、三阴交
肩内侧痛,加尺泽、阴陵泉;
肩外侧痛,加合谷、阳陵泉;
肩后痛,加后溪、条口透承山;
其它疗法:
耳穴贴压:肩、肩关节、锁骨、肾上腺、压痛点
透针法:取穴:条口透承山、阳陵泉透阴陵泉。单肩病取健侧穴,双肩病则双侧取穴。
针刺方法:病人坐位,两腿屈成直角,用3-4寸长毫针针刺入条口或阳陵泉穴,徐徐进针,频频捻转,在得气的情况下,嘱病人活动患肢,动作应由慢到快,用力不宜过猛。本法适用于病程短的病例。
二中医辨证治疗
肩及臂疼痛,手不能上举,肩关节外展、外旋受限。肩前、后、外侧有压痛,舌质淡红,苔白,脉弦细弱。
根据穴位刮痧治疗肩周炎
1.当归胡椒瘦肉汤:胡椒12克,当归20克,猪瘦肉60克,水煎,饮汤吃肉,每日1次。
2.北芪肉桂瘦肉汤:北芪30克,肉桂6克,猪瘦肉50克,水煎吃肉饮汤,每日1次。
3.归芎粥:当归头20克,川芎10克,粳米100克。将当归、川芎入砂锅内水煎半小时,去药渣,加粳米煮粥服,每日1—2次。
肩及臂疼痛、日久不愈、夜间尤甚,手足麻木、头晕目眩、臂不能上举、也不能外展,舌质淡红,苔白,脉弦细。
肩周炎自我锻炼方法
1.当归猪肝粥:当归20克,猪肝50克,糯米60克,同煮粥,佐膳食用。
2.入地金牛煲鸡蛋:入地金牛根20克,鸡蛋1枚,水2碗煎煮,蛋熟去壳再煮10分钟,煮成1碗,饮汤食蛋。
3.黄芪当归猪胰汤:黄芪30克,当归20克,猪胰1具,水煎,饮汤吃猪胰,每日1次。
肩关节周围炎三针灸治疗
主穴:肩髃透极泉,天宗透秉风、肩贞、条口透承山。
配穴:曲池、尺泽、肩陵、肩井、合谷、阳陵泉。
肩陵穴位置:阴陵泉下8~9分。
以主穴为主,酌加配穴。嘱病人垂曲肘。宜以28号针,长3~4寸,行深刺透刺,使局部有较强的酸麻胀感。条口透承山及肩陵穴、阳陵泉均宜针对侧穴,为提高疗效,可先针此类穴,待明显得气后,令患者活动肩部,内外旋转、前伸后屈等;然后再针局部穴。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5天。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共治448例,结果痊愈226例,显效100例,有效111例,无效11例,其总有效率为97.5%。
电针加穴位注射
主穴:肩髃、天宗、曲池、肩井。
配穴:条口透承山、臂(骨需)、阿是穴。
以主穴为主。配穴,病程<30天者,加条口透承山;>30天者,选余穴。先取肩髃,快速刺入1寸,得气后,再向极泉方向刺入3-4寸,行针2-3分钟,余主穴用常规刺法,然后接通电针仪,用密波或疏密波,留针30分钟。电流强度以患者可耐受为度。如病程<30天,先取患侧条口透承山,针深2.5寸,得气后通电针仪之正极;手握负电极,电针法同上。>30天者,针其余配穴,方法同上。选2穴行穴位注射,药物用丁公藤注射液或5%当归注射液,每穴1毫升。电针每日或隔日1次,穴注每周2次。电针、穴注不同日进行。
(三)疗效评价
共治226例,结果痊愈或基本痊愈135例,显效45例,有效4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7.6%。
穴位激光照射
肩关节周围炎(一)取穴:
主穴:肩内陵、曲池、阿是穴。
配穴:肩贞、肩髃、天宗、臂(骨需)。
肩内陵穴位置:垂肩,腋前纹端与肩髃连线中点。
主穴均取,配穴酌加1-2穴。用低功率氦氖激光仪照射,输出功率为7毫瓦,波长6328埃,光斑直径4毫米,治疗面积12.26平方毫米,照射距离50厘米左右。每穴照射5分钟,痛点可8~1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歇3-5日。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共治257例,结果,痊愈95例,显效50例,有效100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95.3%。
主穴:阿是穴。
阿是穴位置:肩部压痛点(下同)。
首先在患肩上进行按压,找到压痛点,在最明显的一处用三棱针或铍针迅速刺入,深1-2分左右,即出针。如此上、下、左、右,进行点刺,共5针,呈梅花状,范围以稍大于罐具口径为宜,点刺处则应血出如珠。如痛点较分散,每次刺络2-3个痛点。用闪火法或真空拔罐器拔罐10-15分钟,拔出1-3毫升血为度。去罐后,用消毒棉球按压针孔,并行被动活动5-10分钟,每隔2-4日一次,连续3次为一疗程。患者平时加强功能锻练。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共治228例,结果痊愈120例,显效54例,有效39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93.5%。
主穴:尺泽、曲池、曲泽。
配穴:肩贞、肩髎、肩内陵、阿是穴。
主穴每次仅取一穴,配穴据症酌取,均为患侧。先在穴位及其周围仔细寻找有瘀血现象之静脉,然后用消毒三棱针刺破血管,出血10-20毫升,血止后拔罐5分钟。每10-20天治疗1次,3次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共治30例,经1-3次治疗,痊愈28例,显效2例,总愈显率达100%。
扎针(一)取穴
主穴:肩、锁骨、神门、肩关节。
配穴:肝、脾、皮质下。
肩关节穴位置:在肩穴与锁骨穴之间。
主穴取2-3穴,酌加配穴。探得敏感点或阳性反应物后,用5分普通毫针快速刺入,得气后,行捻转手法,中强度刺激,约持续半至1分钟。在运用手法的过程中,令病人适量活动患肩。疼痛较剧烈者,肩或肩关节穴用三棱针点刺出血数滴。毫针刺每日1次,刺血隔2~3日1次。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共治78例,结果临床痊愈37例,显效28例,有效6例,无效4例,其总有效率为94.4%。
主穴:阿是穴。
以左手食指、中指绷紧阿是穴,右手持锋钩针迅剌入皮下组织,病人有酸、麻、胀感时停止进针,然后上下提动针柄,钩割数下,出针。加拔火罐,10-15分钟。每周2次,4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1周。
(三)疗效评价
共以上法治60例,痊愈56例,显效4例,有效率为100%。
肩关节周围炎 治疗建议
布洛芬一、可选用的西药
本病无特效药物,急性期可选用吲哚美辛、保泰松、布洛芬、阿司匹林、地西洋等消炎止痛镇静的药物。还可选用维生意B1、B2、C、E、烟酸、双嗜达莫等,以利于促进炎症消退和肩关节功能的恢复。酷酸氢化可的松局部封闭对明显局限压痛者有效,而对病变广泛、多处压痛者常难奏效。
二、可选用的中成药
1.国公酒:每次10-15ml,一日2-3次温饮。
2.希莶丸:每次1丸,一日2—3次,温开水送服。
3.穿山龙注射液:肌肉注射,每次2ml,一日1-2次。
4.伸筋丹胶囊:每次5粒,一日3次,饭后服用。
5.大活络丸:每次1丸,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6.伤湿止痛膏:外用,先将患处皮肤洗净擦干,再将橡胶膏药贴于患处,用手掌将药膏按摩,使其牢固地粘在皮肤上。
7.追风壮骨膏:外用,用生姜擦净患处,再将膏药加温化开,贴患处。
8.骨刺消痛液:口服,每次10一15ml,一日2次。
9.舒乐热熨剂:外用,除去员外层塑料袋,将药袋揉搓两分钟贴敷患处,半小时左右即发热,每次1包,5包为一疗程。
肩关节周围炎 预防保健
1、应注重身体锻炼,增强体质,尤其应注意肩关节的活动锻炼。
2、注意肩部保暖,尤其是季节交换,夜间睡觉等更应注意,应避免风寒潮湿直接影响肩部。
3、应注意肩部不受损伤,如有损伤应及时治疗。
总之,肩关节周围炎是中老年的常见病,它会给患者带来痛苦,影响生活、工作。但只要我们注重预防,积极治疗。是能在较短时间里达到治愈目的。
被转藏 : 3次JAAOS:肩关节镜并发症及预防措施
作者:黄立
摘要:过去的30年,肩关节镜已经得到巨大发展。虽然肩关节镜在某些方面优于开放手术,但肩关节镜手术并发症并不比开放手术少。 其中一些并发症如复发性不稳、软组织损伤、神经失用症等,通过严格控制手术适应症、合理选择患者及术中体位、熟悉解剖等可大大降低。肩关节镜术后深部感染发生率很低,但却较容易出现轻症状、低毒性疮疱丙酸杆菌感染,术者必须警惕这种低毒性感染。血栓性并发症在肩关节镜中发生率也很低,同时研究表明药物预防效果不佳;因缺乏相关高质量研究,很少有效预防血栓形成措施推荐。 并发症概括起来包括:术前、术中、术后三方面。通过严格控制手术适应症、合理选择患者、正确选择术中体位、详尽熟悉解剖、合适的麻醉,可将这些并发症降至最低。术前并发症 患者选择及手术适应症 创伤性肩关节前方不稳,以前开放手术是治疗金标准,现随着关节镜设备及技术的进步,镜下手术也能达到开放手术疗效;一些人就提出关节镜手术应成为新的金标准,但肩关节不稳手术治疗的金标准仍存在争议。对于某些手术适应症,如肩关节盂不稳、肱骨头骨质缺损、复发性不稳等仍倾向于开放手术。术者开放或镜下手术经验及对患者病理情况的正确评价,是最大程度降低并发症的保证。 术中体位 不正确的术中体位,将导致某些可预防性并发症出现如软组织损伤、神经失用症。常用的两种体位:沙滩体位、侧卧位。沙滩体位需注意事项:颈椎必须维持在中立位,头部安全固定于头部固定器(如图1);避免过度加压于乳突位置,可能导致耳后神经失用症;避免眼部受压、气管插管后固定入对侧、避免干扰术区。 图1 沙滩椅位 有文献报道舌下神经、颈部浅表神经麻痹与头部过度受压、旋转有关;髋、膝关节必须妥善固定,减少腰骶压力、避免坐骨神经牵拉、避免术中患者向尾侧移动。过度屈曲、牵伸、旋转、侧屈颈椎将导致臂丛损伤,过度牵伸颈椎甚至导致中风。 侧卧位需注意事项:对侧肢体应该妥善固定,腋窝下垫、颈部垫避免对侧臂丛损伤,注意腓总神经在腓骨头处受压(如图2 A)。术侧上肢需纵向、垂直方向两个外力牵引,保持患肢外展(如图2 B)。为保证术中视野,患肢外展度数仍有争议,文献报道范围0o-90o不等。Klein等报道患肢前屈45o,外展0o-90o,可减少臂丛牵拉。一般患肢外展25o-30o,前屈约30o,术中视野较充分。 图2 &侧卧位 A防止对侧肢体受压 &B患肢前屈外展 侧卧时解剖结构随着体位变化,增加术中神经血管损伤可能性,需特别注意。臂丛定位依赖横突椎前筋膜与腋筋膜。注意以最小纵向、垂直牵引力保持患肢外展位及关节间隙,避免臂丛神经牵拉伤。术中并发症 神经血管损伤 肩关节镜手术安全性已得到证实,但仍存在一些医源性神经血管损伤。当然直接神经血管损伤较少见,其中腋神经、肩胛上神经、肌皮神经是最容易直接受损。 腋神经在标准前方及下方入路较易损伤。标准后侧入路位于肩峰后外侧的内下方2cm,最少距离腋神经2-3cm;当后侧入路定位准确时,7点钟方向辅助入路也是认为是安全,因距离腋神经&39mm。对于腋神经,外侧入路、Wilmington入路及前上外侧方入路也是安全的。Burkhead等报道外侧入路安全区位于肩峰外侧缘3cm。(如图3) 图3 前侧、 前外侧、后外侧、后侧入路 相对于后方入路,前方特别是前下方入路神经血管损伤风险更大。一些术中操作如盂肱关节囊松解、热缝合关节囊、镜下Latarjet等增加损伤腋神经风险,应特别注意。腋神经靠近下方关节囊,因此缝合盂肱关节囊不应超过盂唇边缘1cm,以免损伤腋神经。 虽然肩胛上神经损伤发生率低,但独特的解剖位置使其在肩关节镜术中易损伤。既往重建稳定性手术中在关节盂&盲目&钻孔使其较易损伤,现锚钉的应用大大降低了此类损伤风险。文献报道肩袖撕裂过度侧向回缩也会造成肩胛上神经损伤,因此术中肩袖移动范围不应超过2cm。肩胛冈及冈盂切迹镜下减压时也可能损伤肩胛上神经,注意熟悉解剖结构。 随着一些术式如镜下Latarjet开展,肌皮神经与喙突、入路的关系成为研究热点。标准前方入路位于喙突与肩峰前外侧中间(如图4),偏内或偏下都将增加损伤肌皮神经风险。这种风险可通过内旋肢体监视下穿入脊椎穿刺针或inside-out技术入路降低。 图4&标准前方入路位于喙突与肩峰前外侧中间 神经系统并发症 肩关节镜中神经系统并发症比较少见,一旦发生往往是灾难性的,例如耳大神经或脑神经失用症、颈从神经损伤、眼肌麻痹、致命性静脉空气栓塞等。但文献报道最多、最严重的是低灌注相关并发症,如中风、中枢系统梗死、视力丧失等,特别是在沙滩椅位下。全麻后自主神经系统失去控制血压能力,沙滩椅位下易出现脑低灌注。 减少低灌注的风险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侧卧位,该体位低灌注风险小于沙滩椅位。沙滩椅位时术者和麻醉师需警惕患者血压变化,可采取一些预防措施如血压袖带扎于心脏等高位确保血压监测正确、建立动脉通道。现研究表明采用区域麻醉+静脉基础麻醉后低灌注风险大大降低。术后并发症 感染 肩关节镜围手术期感染危险因素同其他骨科手术,如肥胖、糖尿病、吸烟、外周血管疾病、免疫力低下、手术病史、关节注射及穿刺病史等。同其他镜下手术,肩关节镜易感染特定菌(疮疱丙酸杆菌)。 深部感染较少见,发生率在0-3.4%,一般通过清创、敏感抗生素治疗能较好控制,但术后疗效仍差于未感染者。Brislin等人报道263例镜下肩袖修复,仅1例发生感染(0.4%),通过镜下清创灌洗,去除全部固定物行边缘缝合,6周全身抗生素治愈。 Marrero等人报道33例镜下肩袖修复,平均随访151月,仅1例在术后2月感染,通过2次开放清创、全身抗生素治愈;末次随访未感染者平均California肩关节评分31.8分,该例感染者18分。 肩关节镜易感染疮疱丙酸杆菌((Propionibacterium acnes)。现研究该菌是多种肩关节镜手术主要感染菌。该菌低毒性,感染一般全身轻症状、局部无明显症状,感染指标监测阴性,培养需要2周,临床医师需警惕该类感染。 此外,需注意镜设备的消毒问题。Armstrong和Bolding调查了同一外科中心9个月内共352例手术,有7例发生感染(2%感染率),他们发现高感染率可能与消毒液、戊二醛使用不足有关;在第二年改进这些设备消毒不足后,感染率下降,579例中只有1例发生感染。 Tosh等人回顾性研究67例手术中7例绿脓杆菌感染患者,发现在镜进水、出水套管及刨刀柄内有残留组织,促进美国FDA发布安全警告注意残留组织在刨刀柄腔内,即使按照制造商的消毒指南操作。 有学者提出特殊的术区准备可减少术区定植菌,降低围手术期感染。Saltzman等人在150例肩关节手术中随机使用三种皮肤消毒方法(洗必泰、皮肤膜、聚乙烯吡咯酮碘)术前消毒;他们发现术前皮肤定植菌最多的是革染阴性葡萄球菌和疮疱丙酸杆菌,皮肤消毒后细菌培养阳性率洗必泰7%、皮肤膜19%、聚乙烯吡咯酮碘31%,三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洗必泰是最有效的清除肩部术区皮肤定植菌,他们推荐使用洗必泰。预防性抗生素使用已被证明可降低肩关节镜手术感染率。D&Angelo和Ogilvie-Harris研究了4000例未使用预防性抗生素肩关节镜术,有9例发生化脓性关节炎,这些患者经过关节镜灌洗、全身抗生素、住院时间增加致187天控制感染,且仍存留有症状后遗症;他们认为预防性抗生素是减少住院费用和感染发病率有效方法。Randelli等人随访了9383例肩关节镜术,发现感染率0.16%(15例),感染确诊平均术后15天,10例仅全身抗生素治愈、5例抗生素+灌洗;他们发现使用预防抗生素感染率0.095%,未使用0.58%,两者存在明显差异。镜下手术转为开放手术将增加感染风险,但开放手术前再次术区准备将降低这种风险。Herrera等人报道360例先行镜下术,后转为小切口修复肩袖手术,感染率为1.9%;作者改进手术过程:镜下手术后再次消毒术区、所有手术人数更换手套、使用新的挂帘,200例类似手术未发现感染。血栓并发症 因血栓并发症发生率低、文献报道少,仍缺乏高质量的预防措施研究。两种术中体位血栓发生率一致。现最全面研究显示药物预防血栓有效性低,甚至在高危患者中也一样;因此肩关节镜中最佳预防血栓措施仍不明确。肩关节镜中DVT或PE危险因素与其他手术类似,如高龄、糖尿病、肥胖、遗传性血栓倾向、恶性肿瘤。在肩关节镜中药物预防血栓可能无效。Jameson等人回顾性分析了英国2005年-例肩关节镜手术,PE发生率0.01%,他们比较了英国血栓预防措施前后血栓发生率,两者并没有统计学差异。Randelli等人报道了9385例肩关节镜发生栓塞6例(5例DVT、1例PE),共59位术者完成,34%术者使用抗凝药物,作者发现药物预防并没有减少DVT发生风险。 肩关节镜DVT或PE一旦发生,应采取同其他骨科手术发生DVT或PE相同的救治措施。Burkhart以及Creighton、Cole等人报道发生血栓并发症治疗后患者肩部无残留疼痛、活动良好;但Kuremsky等人报道在1908例肩关节镜中发现6例血栓并发症,2例患者发展为粘连性关节囊炎、康复延迟、残留疼痛。总结 肩关节镜手术并发症既不比开放性手术少,也不比开放性手术多,与开放性手术不同。严格控制肩关节镜手术适应症、合理选择患者、术中体位正确、详尽熟悉解剖、麻醉方式合适,可将这些并发症降至最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近期热门文章
下载医学时间
每天10分钟成学霸
手机扫一扫
关注丁香园微信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阿囊死给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