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双歧胶囊益生菌能提高免疫力吗

登录人民网通行证 &&&
益生菌的作用到底有多大?
日16:26&&来源:
喝酸奶,买益生菌片,吃发酵食品……那些咽下去的各种菌,到底有效果吗?
1.什么是益生菌
益生菌是一类通过改善宿主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平衡而发挥作用的活性微生物,能够产生确切健康功效从而改善宿主的微生态平衡、发挥有益作用。2001年,世界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也对益生菌做了如下定义:通过摄取适当的量、对食用者的身体健康能发挥有效作用的活菌。人体、动物体内细菌或真菌主要有:酪酸梭菌、乳酸菌、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放线菌、酵母菌等。
益生菌与我们人类的健康长寿息息相关,数千年来人们一直食用的美味食物,如酸奶、泡菜、酸菜、豆豉、纳豆、红茶菌等都是益生菌食品,这些食品中有益的的微生物,如酵母、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放线菌、枯草杆菌等给我们带来美味和健康。
肠道菌群是人类最庞大的菌库,也是最大的微生态系统,栖息着大约1000多种,100万亿个细菌,是人体细胞总数的10倍,其中包括了细菌、真菌、古菌以及原生动植物(甚至病毒)等种类众多的微生物。肠道菌群与人体有着密不可分,是共生互利关系的统一体,又被称为人的“第二基因组”。肠道内细菌总重量可达1-1.5公斤,人体每天排出粪便重量的50%以上由细菌及其“尸体”构成。
肠道菌群又可分为共生菌、条件致病菌和致病菌。
一般都是专性厌氧菌,占据了肠道菌群所有细菌数量的99%以上,绝大部分的细菌隶属于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是肠道菌群的主体。
人体为共生菌提供生存场所和营养,而这些细菌如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拟杆菌等,则为人体:
产生有益的物质,如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能合成多种人体生长发育必须的维生素,如B族维生素(维生素B1、B2、B6、B12),维生素K,烟酸、泛酸等;
还能利用蛋白质残渣合成必需氨基酸,如天冬门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和苏氨酸等;
参与糖类和蛋白质的代谢,同时还能促进铁、镁、锌等矿物元素的吸收。
这些营养物质对人类的健康有着重要作用,一旦缺少会引起多种疾病。
条件致病菌
在肠道菌群内数量较少。在正常条件下,由于大量共生菌的存在,条件致病菌并不容易大量繁殖以致对人体造成危害。大多数常见的条件致病菌是肠球菌和肠杆菌。
一般不常驻在肠道内,但人体若不慎摄入,它们则可能在肠道内大量繁殖,导致疾病的发生。常见的致病菌有沙门菌和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等。
“健肠长寿”是70多年前日本京都大学代田博士提出的。他认为人体衰老的原因之一就与肠道的衰老直接相关,有害菌增加,就会造成菌群的失调,有害细菌分解代谢食物残渣和产生的有害毒素,使机体中毒,肠道就衰老,“肠道年龄”远大于实际年龄。与我们研究发布的国人0-100岁肠菌群基因图谱正好是一致的。为此,人类的健康和长寿,应把衰老阻止在肠道内,益生菌在人体肠道菌群平衡中就起到了非常关键性的作用。
2.益生菌的作用或功效
近二十年来,由于测序技术的提高,科学界越来越关注肠道菌群的研究。发现益生菌可以帮助消化吸收,促进肠道菌群平衡,维护人体健康。很多的证据表明,不同的人具有着不同的肠道菌群组成,饮食、药物以及环境因素都可以影响到个人肠道菌群的组成;益生菌对于人体的健康影响不仅局限于肠道,还有更广的作用,如免疫平衡调节,还对大脑、肝脏这样的器官产生影响,肠道菌群紊乱与许多诸如糖尿病、肥胖症、抑郁症等慢性疾病有关。同时,人体也对肠道菌群有影响,如情绪、作息会干扰肠道菌群平衡等。数以百计的研究表明不同种类的益生菌赋予不同的健康益处。《益生菌(凯西亚当博士著)》:补充益生菌有超过100种效益。
益生菌的作用概括为以下10个方面:
维持肠道正常功能,缓解乳糖不耐受症状,促进消化吸收,增强人体免疫力,预防癌症和抑制肿瘤的生长,缓解过敏反应,降低血清胆固醇,益生菌对肥胖的作用,益生菌对糖尿病的作用,益生菌对脑及行为作用等等。
近几年来,科学家对肠道菌群对人类的有益性进行了大量研究,揭示肠道微生物如何帮助改善宿主的机体健康以及帮助预防疾病,研究者发现益生菌中的重要成员--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G,LGG),可以帮助治疗肠道问题、呼吸道感染以及某些皮肤障碍,而且还发现该菌可以帮助减肥。那么LGG是否可以真的给人类带来好处呢?
马里兰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mBio杂志上刊登了最新研究成果,发现LGG可以扮演一种推进者的角色,来修饰其它肠道细菌的活性:研究对12名受试者进行了测试,参与者连续28天每天摄入两次LGG,分别分析疗程前和疗程后的肠道菌群,结果发现,摄入LGG可以增加许多基因的表达,进而促进其它肠道菌群的生长,包括拟杆菌属、双歧杆菌属等菌群,这些菌群都被认为对人类有益处,包括可以促进免疫系统的健康发育等。
奥克兰大学的研究者Rinki Murphy发现,极低热量饮食及益生菌的摄入或可帮助有效抑制2型糖尿病的发生。特定的益生菌菌种抑制糖尿病的效应可以帮助有效降低妊娠糖尿病的发生,并且可以改善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及体重情况。抑制2型糖尿病,间歇性禁食可以通过补充鼠李糖乳杆菌益生菌使有益效应被放大。
关于补充益生菌的作用,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有几千项相关的研究发表,其中益生菌相关的临床研究的数量也在逐年上升。在针对肠道调节、调节免疫、缓解过敏、抑制癌症以及女性健康等方面,都有许多积极的实验结果。虽然大多数被声称的功效仍欠缺充足的证据,但也几乎没有副作用的报道。
美国微生物学会曾组织了一个益生菌研讨会,会议总结明确指出:“迄今为止,绝大多数益生菌在人体中的使用对于疾病处理而言都是预防和支持性的,而不是治疗性的”。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认为,具有比较强的证据证明益生菌能预防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DD);比较弱的证据证明益生菌可能有助于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乳糖不耐受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并发症;此外益生菌可能有助于保护一些早产儿不发生肠道疾病;而其它的有助于婴儿肠绞痛、增强免疫、重新平衡肠道菌群、炎症性肠炎(IBD)、湿疹等都证据不足。2010年之后,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不再允许食品企业声称益生菌饮品能“增强免疫系统”。2014年9月,欧盟食品安全局就肠道和免疫健康声称指南的修订开始征求意见。
3.如何正确补充益生菌经过胃酸的洗礼有多少能进入肠道?
许多人都听说过“益生菌”这个词,至少酸奶广告中是有大肆宣扬的。也因此,不少人认为喝酸奶就是补充益生菌,这个说法是很片面的。事实上,市场上益生菌产品种类繁多,有些食物中也含有益生菌。究竟应该怎样正确补充益生菌呢?
人体到底需要多少益生菌一直是科学家们研究和争论的焦点。不过,大多都赞同每日摄入益生菌的量取决于补充益生菌的目的,目前越来越多的益生菌研究者或者机构会通过动物与临床实验和临床试验对益生菌起效的剂量进行反复验证。而我们平时可以通过适当选择一些含有多种益生菌的食物来摄取益生菌。
据专家称,要想通过补充益生菌来促进健康,必须要“特定的细菌”、“保持活性”、“有足够的细菌数量”而且“连续服用”。而且益生菌的不同品种、活菌数量、剂型、储藏方法、服用方法也会对其效果产生影响。
经查询, WHO益生菌主席reid教授临床研究原文数据显示,胃液的ph值一般在0.9-1.8之间,这样的酸度益生菌很难存活,3小时后最好的在1%左右。(实验设计是0小时,0.5小时,1小时,2小时,3小时和4小时观察结果,这里仅摘录了3小时的结果。因为人的混合饮食,是3小时后排空,也就是3小时后就饿了。)如,嗜酸乳杆菌ADH,在pH1胃液中消化3小时后,活菌数(log10 cfu/ml)由7.0下降至<3.0,嗜酸乳杆菌N2,活菌数由6.2下降至<2.0,保加利亚乳杆菌,活菌数由9.3下降至<1.0,嗜热链球菌,活菌数由5.0下降至<1.0。
源自中国益生菌网的资料显示,干酪乳杆菌zhang,在pH2.0的人工胃液中消化3小时后继续在pH8.0的人工肠液中消化24小时后的存活率高达73.5%;乳双歧杆菌V9,在pH2.0的人工胃液中消化3小时后继续在pH8.0的人工肠液中消化8小时,其存活率高达92.44%;植物乳杆菌P-8,在pH2.5的人工胃液中消化3小时后继续在pH8.0的人工肠液中消化12小时,其存活率高达94.87%。最终能有多少益生菌能通过胃液进入肠道定植下来,还要看这些菌株的特性。
个人认为,这要看每一个人的胃排空情况,比如说正常人空腹时喝凉白开水,5分钟就排空了,同时喝下菌粉,可能损失就少。
用一句话概括益生菌对人类的功效作用和如何补充:益生菌参与人体健康的核心平衡--营养平衡、菌群平衡、免疫平衡,是否需要补充益生菌,要了解个体菌群状态,通过测菌群,补充缺乏的益生菌和益生元,精准调菌群,把衰老阻止在肠道内,从而增强体质健康长寿。(作者:肖永良 中国营养学会科普专家团队委员)
来源:中国营养学会
(责编:李轶群、许晓华)
很多人都听过,老人过冬是个坎,很多老人在冬天去世,特别是高龄老人。老人要是能扛过冬天,熬到春天,又能平安过一年。不管是研究数据,还是专家分析,事实也的确如此。
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0个。进入该节气,中国广大地区西北风开始成为常客,气温下降。南方地区北部也开始进入冬季。小雪节气提示我们到了御寒保暖的季节,广州市中医医院杂病门诊主治中医师高三德提醒,我们要重视调养自己的情绪,宜吃温润益肾的食物,亦可配合药膳进行调养。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益生菌真的是有益无害吗?
益生菌的本质是什么?如何分类?除了导致感染,益生菌常见的毒副作用还有哪些?怎样规避益生菌的不良反应,又能对治疗疾病起到最大的帮助?
作者 |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儿科蜡笔小新
来源 | 医学界儿科频道
在《》一文中,着重强调益生菌的不合理应用可导致严重细菌和真菌败血症,甚至导致死亡。通过对文章学习,我们知道,并非所有患者使用益生菌的均能导致感染等不良反应,严重不良反应主要见于免疫力低下的重症患者及早产儿等。事实上,除了继发感染外,益生菌的不合理使用还会导致其他毒副作用。为了让读者更加全面认识益生菌,帮助读者从本质上掌握益生菌的临床应用。
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重病因,正本溯源,才能明辨是非;重病生,明确机制,才能掌舵转归。那么,益生菌的本质是什么?益生菌的分类如何?除了导致感染,益生菌常见的毒副作用还有哪些?怎样规避益生菌的不良反应,又能对治疗疾病起到最大的帮助?
益生菌的来源
益生菌(Probiotic)希腊语称为“For Life”,即赋予生命的意思。早在公元前76年,罗马历史学家Plinius推荐发酵乳制品用于治疗胃肠炎,这是最早有关于益生菌(准确来说是发酵乳制品)的记载。
1965年,Lilly和Stillwell首次提出“一种微生物分泌的,能刺激另一种微生物的生长的物质”,当时尚未予正式命名。后来,Parker首次使用“Probiotic”概念,是指“对于肠道菌群平衡有利的有机体和物质”,提及益生菌包括活菌及其产生的分泌物。
1991年,对益生菌的定义作了补充:“益生菌是含生理活性物质,能通过胃肠或定植于结肠或在肠道增殖,调整肠道菌群,提高机体免疫力的活的微生物”。后来科学家们发现,死菌体细胞成分或代谢产物也具有与活菌相同的生理功能。
1996年,对益生菌的定义不再强调活菌,指出:“益生菌剂是含生理活性菌或死细胞(包含代谢产物与细胞组成),摄取后可改善粘膜表面菌群或酶的平衡,或刺激机体的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微生物制剂”。
2001年,WHO将益生菌定义为“通过社区适当的量,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
因此,从上述对于益生菌认识的变迁史来看,益生菌可以是单一菌株,也可以是多种菌株,甚至是他们的发酵产物。因此,益生菌更为准确的定义是,一类对人体有益的微生态制剂。
益生菌的分类
益生菌主要是人类和动物肠道内正常生理性菌和非肠道菌。我国于1996年公布了10种菌:乳酸杆菌类、粪链球菌、双歧杆菌类、酵母菌等等。目前常用的益生菌军中主要包括三大类: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和链球菌。
青春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两岐双岐杆菌、婴儿双岐杆菌等;
嗜酸乳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发酵乳杆菌、胚芽乳杆菌、短乳杆菌、纤维二糖乳杆菌、乳酸乳杆菌等;
粪链球菌、乳链球菌、嗜热链球菌、乙酸乳酸双链球菌等。
临床上,应用最多的益生菌是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从上世纪59年代开始,酵母菌也做为益生菌在国际上得到广泛的利用。酵母菌的种类繁多,最着名的是酿酒酵母菌。其中,布拉氏酵母菌是酿酒酵母菌的一种,广泛用于抗生素相关腹泻的治疗。此外,明串球菌属、足球菌属、丙酸杆菌属和芽孢杆菌属的菌种也可用作益生菌。
益生菌的毒副作用
近年来,随着益生菌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其所致的毒副作用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益生菌的毒副作用最常见的是感染,其次是基因转移、促发有害代谢活动等,最严重的并发症是酵母真菌血症。
益生菌的毒副作用
在《》一文中,着重强调益生菌的不合理应用可导致严重细菌和真菌败血症,益生菌最严重的并发症是酵母真菌血症,甚至导致死亡。我们还提到,并非所有患者使用益生菌的均能导致感染等不良反应,严重不良反应主要见于免疫力低下的重症患者及早产儿等等。
益生菌经常用于抗生素相关的肠道菌群紊乱,2008年Mater等研究发现,耐万古霉素基因可以从肠球菌转移至商业菌株嗜酸乳杆菌,该基因转移在应用抗生素治疗的小鼠消化道内得到证实。因此推测,耐万古霉素基因转移可能发生在人类消化道,尤其是免疫低下者或在接受抗生素治疗者。当乳酸菌的耐药性转移到致病菌中,将产生耐药!
促发有害代谢活动
有报道1例短肠综合征发生乳酸酸中毒患者经改善治疗两年后,由于应用了益生菌,再度引发乳酸酸中毒;抗生素的应用也导致肠道内耐药性菌种(益生菌)过量繁殖。一些乳酸菌同时具有还原酶和水解酶的活性,如氨基酸脱羧酶及硝基还原酶等,这些酶可能在肠道中催化产生致癌物质或其他肠内毒素。
如何规避益生菌的不良反应
2015年,第4 届耶鲁/哈佛益生菌工作组发布了《益生菌应用推荐意见——2015年会议记录与共识意见更新》。共识中推荐益生菌可以用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炎症性肠病、肠易激综合征、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和儿童腹泻的预防或/和治疗,并首次增加了益生菌在肝病中的应用推荐。推荐等级仍分为A、B、C级。因此,我们在临床选择应用益生菌制剂时,应逐渐由经验治疗向循证治疗转变,并在循证治疗的基础上制定适合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图片来源:/
我们知道,指南和共识是临床实践的重要参考标准,也是规避益生菌相关不良反应最佳盾牌,但该共识同时指出“益生菌制剂的选择应该在询证医学的基础上进行个体化治疗”。这句话很拗口,很官方,似乎每个指南都可以套用,但如果能理解这句话,则在临床上处理类似的问题将大有裨益。为什么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得问另外一个问题:为什么以前提倡询证医学而近年来转向提倡精准医学?
指南和共识,都是根据大样本大数据来统计和分析的,体现的事物的共性,只有抓住事物的共性才不会偏离正确的轨道太远。传统观点认为,按照循证医学办事是一个医生最基本的素养,也是规避个体偏见而犯错的不二法则。但经过大量的实践发现,仅仅依据共识和指南依然治不好病,相反一些专家跳出指南的大胆尝试反而最后取得良好的疗效。然而,由于伦理和样本量的限制,这种疗效并无法通过统计学抑或说循证医学的方法来让大家认可。如此,跳出指南的做法早期被人攻击,直到后来人们发现该方法屡试不爽抑或达到统计学要求时,才为人所接受。其实,如果你长期从事某个专业,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爬滚打,要做到严格依据指南办事并非难事。但是,如何在立足指南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实际,这是专家和我们普通医生的区别的关键。因此,你可能会发现,许多专家经常突破常规而“一语惊人”。
一直以来,循证医学最大的诟病在于将所有患者一视同仁,“一刀切”而不是“两点论”,这样的做法显然不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因为只看到事物的共性而忽视了事物的个性。所以,后来提出了“精准医学”,精准医学讲起来高大上,实际上就是凸显事物的“个性”,就是立足事物共性的基础上区分出个性。如此,才能做到真正的辨证论治和个体化治疗。
言归正传,从我们益生菌共识来看,益生菌如果应用于正常人或者无高危因素的患者的时候,总体来说是比较安全的,且不必过分较真应用哪一类菌种。细心的你可能发现,益生菌的使用公司中的A类证据多半是疾病的非活动状态(缓解期或预防)或不严重的疾病,而C类证据多见于疾病的活动期或严重疾病。我们在谈论益生菌可能导致严重的感染甚至致死的时候,提出严重不良反应主要见于免疫力低下的重症患者及早产儿或有高危因素的患者等。这种提法正是基于:遵循事物共性的基础上,也不能忽视事物的个性。
[1]刘菲, 郝萱语, 李东阳. 益生菌在临床应用中的毒副作用研究进展[J].山东医药,):106-108. DOI: 10.3969/j.issn.16.20.042.
[2]江学良. 益生菌临床应用的共识与实践[J].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电子版),):145-149. DOI: 10.3877/cma.j.issn.16.04.001.
[3]Iannitti T, Palmieri B. Therapeutical use of probiotic formulations in clinical practice[J]. Clin Nutr, ):701-725. DOI: 10.1016/j.clnu..
[4]Boyle RJ, Robins-Browne RM, Tang ML. Probiotic use in clinical practice: what are the risks?[J]. Am J Clin Nutr, ):; quiz .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过敏体质的宝宝能吃益生菌提高免疫力吗?_百度宝宝知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金双歧胶囊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