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咨询:如果觉得自己这辈子没活好 很糟糕糕该怎么办?

> 国家级专业心理咨询师在线为您解答
请在此输入您的问题,即有国家级专业心理咨询师在线为您解答...
心理案例推荐
请在此输入您的问题,即有国家级专业心理咨询师在线为您解答...
正在加载数据...
正在加载数据...
大家在看什么心理案例爱了社区旗下
ELLE中文网
心理月刊中文网
健康之友中文网
伊周中文网
.cn/boubleyu/
这是个4岁孩子的妈妈,清清瘦瘦,干净利落的样子,见到咨询师的第一句话就是:“我是个抑郁症患者,我已经吃药吃了5年了。”看她精神抖擞意气风发自在惬意的样子,咨询师也轻松自然地说:“是的,看来那些药的使命已经完成了,今天开始,如果你愿意,就可以不再需要那些药了。”她的眼睛一亮:“真的?!”咨询师说:“是的,我现在看到的,是一个比很多“正常人”还要乐观积极开心快乐的人。还有,你知道吗,所有的抑郁都有一份意义,很多时候,抑郁是在心里守候着一份不为人知的幸福。”听到这里,她突然间安静地沉思起来。
接下来的时间里,她谈到父亲,因为少年得志,不仅在外面有了“小三”离开母亲与当时年幼的自己,更加因为经济的问题横遭破产之灾流落他乡至今下落不明。而她,自从父亲离开家,已经23年未联系更未见过。她不去想他,因为他从未对她尽过父亲的责任,她也从不在妈妈面前提他,因为只会徒增妈妈的伤心。她能做的,就是拼命努力、工作、赚钱,让自己、女儿和妈妈生活得更好。当然,她做到了,却在几年前罹患了抑郁症几度住院治疗。虽然有老公陪在身边,婚后不久老公居然动辄家暴,怀孕期间甚至还要打骂。几年下来,她终于决定要离婚,却要面对老公的无赖、要挟与纠缠,甚至因此不敢回家,惊动公安,雇佣保镖,她要解决的是:我怎么才能把婚离掉。
案主对咨询师十分的信任,当然,更重要的是她内在的需求,因此当咨询师说先从跟父亲的关系方面做点工作时,案主十分配合地同意了。
咨询师引导案主放松,想象父亲站在面前。当她在想象里看到父亲苍老、悲伤的样子,忍不住嚎啕大哭。在咨询师的引导下,她述说了对父亲的愤怒、怨恨、期待、渴望和爱,也感受到了父亲的无奈、愧疚、凄凉和挂念。她也终于明白,父母之间的恩怨她不能左右也无须承担,她不需要代替妈妈来谴责爸爸,更不需要为了妈妈故意地遗忘爸爸。无论爸爸妈妈发生任何事情,在她的心里,他们都同样重要。当她在想象中流着泪终于和父亲和解,再去看到父亲,父亲变得如此的温和坦然有力,而自己感到从未有过的轻松释然安详和踏实。
她说,我有预感,爸爸已经不在了,今年他已经70多岁了。我回去就要去找他,如果他真的去世了,我要把他的骨灰带会家。我也会跟妈妈做工作,其实,我也知道,妈妈跟我一样,心里都在惦记着爸爸,只是不想提。
咨询师再继续处理她跟先生的关系,引导她看到,在这份关系里,她将自己对父亲的期待投射在先生身上时产生的委屈和怨恨;她也看到,原来是自己的“精神家暴”引发了老公的“身体家暴”,自己阻止孩子与爸爸父女相见对先生的伤害如此之深,她也开始思考在几年相处的时间里,老公的存在、陪伴、在她“病发期间”对她的照顾是一份如何的价值和意义……当她面对真相,真诚地对先生说出“其实,在我们的关系中,我也有错。我知道,你一直都是,也永远都是孩子最好的父亲”的时候,她终于第一次理解了先生内在的痛苦、愤怒和无奈,也看到了先生接下来的放松、释然和平和。她也终于可以第一次面对先生,平等、平静、温柔地说:“我们在一起的日子,你能为我做的,都已经作了,谢谢你。那些有用的东西,我会把它们放在心里,也因此把你放在我的心里,那些对我没有用的,我会把它还给你。在这段时间里,我能为你做的,也已经作了。现在,我决定放开你,让你开始你新的生活,我祝福你。我也会开始我另外的生活,请你也祝福我。”收到先生的祝福,她更加的安定、坦然、祥和。
她说,我相信,我会和他好和好散的,他也是个好人。
个案结束后两个星期,案主发来短信:“我在和妈妈已经打听到父亲的下落。离婚手续办好了,没想到这么简单!”
专家点评:
海灵格老师说:抑郁守候着一份不为人所知的幸福。父母子女之间的铁三角关系,不为任何原因(哪怕是父母中的一方)而被破坏。当亲子之间的爱的流动被阻断,爱就会以其他的方式包括精神、身体和生活中的症状来体现。解决的通道往往是,表达出来,让爱流动。
与父母的关系影响着我们的情感和婚姻关系,对于伴侣的投射、潜意识里身份的双重转移很多时候深受其害而不觉知。而一旦觉察,即使覆水难收,也可以带着感谢、感恩彼此祝福,开始彼此新一程的人生。编辑整理:全程心理咨询.cn
每当你爱上某个人时,两个人处于深深的爱与交融之中,在那当下你找不到一丝恐惧的踪影,如同灯被点亮的时候,你就看不见黑暗一样,秘诀即在于:去爱得更多一些。
没有爱,所以才会有恐惧。
用爱去做一件事,将恐惧忘却,因为当你爱得全然时,恐惧就会消失。
假如你爱得深刻,你将找不到恐惧。恐惧是当爱不在时的一个负面现象,这点你要深入地去了解个透彻,如果错过了,你将永远不知道恐惧的真面目,它就像是黑暗,表面上看起来存在,说穿了,它只是光的不在,光原本存在,将光移走之后,就剩黑暗在那里。
黑暗并不存在,因此你无法移走黑暗,任你怎么做就是无法移走黑暗。你不能带进黑暗,也不能赶走黑暗,假如你想对治黑暗,你该对治的其实是光,因为只有存在的东西你才能与之发生互动。
关掉了光,黑暗就出现,将光打上,黑暗就消失;你是在与光打交道,对于黑暗你并无法做些什么。
恐惧是黑暗,是爱的不存在。你无法对恐惧怎么样,你愈想做什么,恐惧反而加深,因为你发现愈是要做什么,问题只会愈复杂。假如你与黑暗对抗,你注定吃败仗;你可以持剑去杀掉黑暗,保证换来的只会是一身筋疲力尽,最后你的头脑会告诉你:“黑暗实在大厉害了,所以我才会被打败。”
整件事的逻辑就是从这里出错的,虽然听起来绝对合乎逻辑。假如你与黑暗交战已久,而你怎么样都赢不过,怎么样都消灭不了它,于是你做了一个结论:“黑暗这个对手十分强大,我无能为力。”这么说确实很合逻辑,可是事实却正好相反,无能为力的是黑暗,而不是你。
黑暗实际上并不存在,所以你才打不赢它,你要如何打败一样不存在的东西?
别跟恐惧对抗,不然你只会更加害怕,且导致新的恐惧进入你里面对恐惧的恐惧。这很危险,因为恐惧是一个“不在”,而对恐惧的恐惧则是对“不在”的恐惧,如此下去你会发疯!
没有爱,所以才会有恐惧。用爱去做一件事,将恐惧忘却,当你爱得全然时,恐惧就会消失。
每当你爱上某个人时,就算只有短短的一瞬间,你在当时有恐惧吗?在任何一段关系里,当两个人处于深深的爱与交融之中,即使只有短暂的片刻,在那当下你找不到一丝恐惧的踪影,如同灯被点亮的时候,你就看不见黑暗一样,秘诀即在于:去爱得更多一些。
深圳总结如果,你感觉自己有恐惧,就去爱得更多一些;在爱之中更勇敢些,去冒险,爱得更多一些,而且没有条件地去爱,因为当你爱得愈多,恐惧就会愈少.更多精彩请访问深圳青少年心理咨询中心
谈起儿子小雨上小学一年级这一年的经历,郑女士真是苦不堪言。她因为工作关系要孩子比较晚,儿子一出生就受到了双方老人和他们夫妻俩百般呵护,从小就给他报书法、画画、珠心算等种种增强其综合素质的辅导班,钢琴也从四岁就抓起。儿子长得也比较乖巧,受到了所有亲戚朋友和邻居的盛赞。
上幼儿园后,儿子的各种特长使他有了很多发挥才能的机会,只要有演出他就会被作为主角推出,还拿了不少奖。
可就是这么一个被身边的人称为“小神童”、“天才”、“小帅哥”的可爱孩子,从上小学第一天就开始抵触上学。起因是小雨想跟从小一个小区里长大的朋友坐同桌,结果老师没有同意。
据老师说,小雨当时就眼圈红红的,回到家更是又哭又闹,声称再也不想上学了,连续几天都是郑女士连哄带骗送到学校的。座位的事刚平息,班里选班干部,班长没选上,自己想当的文艺委员也落选了,小雨这次不哭闹了,回到家就恹恹地回到自己的房间,一声不吭,连饭都不想吃。
从未有过的挫败感给了小雨很大的打击,郑女士跟小雨讲了很多道理,小雨就是一句话“你们不是说我很棒吗?是不是老师和同学都不喜欢我?”看着孩子委屈的小脸,郑女士真是后悔万分,从小被捧大的儿子现在输不起了!
一位美国儿童说:“童年十分幸福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很少遭受挫折的孩子,长大后往往会因不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而痛苦不堪。现在的爸爸妈妈总是竭尽所能,为孩子打造一个“无障碍”的环境,希望孩子顺顺利利长大。
然而,研究显示,越是没有经历过挫折的孩子,长大后应变能力越低。特别是从幼儿园升入小学的这个过程,对于孩子来讲是个重大的变化,竞争时常都有,能分出“高下”的场合也很多,很多从小被捧大的孩子往往因不适应而厌恶上学。所以,入学前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非常有必要。
如何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
日常生活中多给孩子一些自己作主、自己动手的机会。对于孩子来说,挫折的含义,不是衣不蔽体、食不裹腹,而是在适当的时候让他们明白:有自己完成不了的任务,有自己必须要面对的困难,有自己要去体验的失败和沮丧心情。为此,父母首先要明确:
1)哪些事情是孩子可以轻轻松松完成的?对于那些轻松任务,家长就放手让孩子去做吧,不要在这些事情上剥夺孩子锻炼的机会,同时也不需要给予过分的关注和表扬。比如3岁的孩子自己穿不用系带的鞋子,比如吃饭时孩子夹自己喜欢的菜到碗里等等。
2)哪些事情是孩子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才能完成的?对于那些需要孩子付出一定努力才能完成的任务,父母的角色应是充当一名观察者和帮助者:观察孩子为什么遇到困难,遇到了什么困难,是否需要父母的帮助,需要什么帮助…
在父母的指点下,孩子如果成功地完成了任务,这时候给予孩子一个肯定和鼓励,能够增强孩子克服更多困难的信心和决心。
3)哪些任务又是孩子不可能完成的?而对于那些孩子还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就要避免让孩子去尝试了,例如让3岁多的幼儿书写笔画复杂的汉字,或是拼500块的小拼图等。这些过于困难的任务会容易让孩子产生严重的挫败感,丧失自信心和积极性。
创造挫折教育的家庭环境:
1)把选择留给孩子。家长不要把自己想当然的想法强加在孩子头上,而要给孩子更多选择,让TA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真正从内心去激发TA的抗挫能力,使之从自己选择所致的挫折中成长。
2)家长以身作则。生活中孩子最好的榜样是父母。“身教胜于言教”,父母对待挫折的言行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父母可以经常把自己生活和工作中克服各种大小困难的事例告诉孩子,并与之分享战胜挫折后的快乐。
3)培养孩子自立。挫折教育不是简单的创造困境让孩子去经历,而是当孩子面临困难的时候,父母不要急于去为TA排除一切障碍。父母应确立与孩子的“顾问”与“询问者”关系。父母向孩子提供建议和咨询,由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困难。这样会很有助于培养孩子战胜挫折的能力以及对其行为自我负责的精神。
4)磨练孩子意志。父母要精心设计一些磨练孩子意志的活动,让孩子适当吃苦,培养其承受挫折的能力。比如,让孩子参加夏令营或登山活动等。
5)帮助孩子总结失败原因。当孩子遇到失败的时候,家长不能只告诉孩子“输就输吧,没关系”,而应该帮助TA分析失败原因,让TA找到自己的不足,从失败中收获经验和教训。
6)当孩子面对困境的时候,我们要鼓励孩子有坚定的信念。正确地引导孩子学会如何从困境中走出来,帮助孩子去摸索成功的方法,并跟孩子一起分享最终成功的快乐。就像我们不会把一个新生婴儿放到野外的恶劣环境中,让他们经受风吹雨打,任他们自生自灭一样。在孩子经历精神和心理上的风雨时,我们也应该提供温暖的支持。更多精彩欢迎访问深圳青少年心理咨询.cn
有些女性不会温柔,似乎比男性更容易脾气暴躁,具有侵略性和敌意。匹兹堡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如愤怒,敌视和侵略行为,要考虑遗传因素,根植于5 – 羟色胺受体基因的变化。哈尔德博士在美国匹兹堡大学的心血管行为医学计划,在2007年美国心身学会的年度会议,发表了新的研究成果。以往的研究人类和动物的愤怒和侵略,激素5 – 羟色胺起着关键性作用,并且增加血清素的活动有关的愤怒和攻击行为会减少。在提交的研究中,研究人员试图确定这种行为特质是否由基因决定。这项研究首次确定5 – 羟色胺2C受体基因和愤怒和敌意的变化之间的关系。
匹兹堡大学的行为心理学实验室完成的这项研究,在550个随机欧洲女性样本,为了观测到基因和行为的正常的变化,妇女们没有预先筛查行为类型。 研究人员发现,那些有一个或两个改变了的5 – 羟色胺2C受体基因启动子区域都更容易愤怒,同时敌视和侵略这的两个常见预测得分也较高。
这些发现有助于我们中进行有效的行为制约,我们有清晰明了的建议使你少走弯路少花冤枉钱,精神分析能有这些清楚的科学结论为你解除精神痛苦吗?不可能的。他们只会将你拖入似是而非的陷阱。相信科学的行为研究,潜在的侵略和愤怒才能获得改善,人际关系质量得以提升。
侵略和敌视的人易患高血压,心脏疾病、糖尿病,这些都是生理疾病的有效预测指标。 当我们发现了敌意的遗传标记,也可用于预测一个人未来疾病的倾向。来源:西部心理
丽是位28岁的女士,她感觉沮丧。她解释说在过去几个月里,她感觉很糟糕。她的朋友给她打电话,几乎大多数接听的地点都是在超市或商场,她自己也很自嘲。最近她没有了工作的兴趣,在家呆着,但和爱人的关系却越来越紧张。我问她:在你身上发生了什么?她说她控制不住自己的购物冲动,感觉很郁闷。“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越来越难以控制,总是买东西。过去我很少买那些额外的‘有趣’东西,也没有那些没用的奢侈品。老公的经济状况不错,但我们还是很注意花费”。
她的老公常常需要出差,有着大把时间的她开始泡在网上,又开始了对网络购物产生兴趣。开始是小物品,丝巾、书本、鞋子。慢慢地她需要买更昂贵的东西来停止这些冲动,那些不太需要的珠宝首饰,直至家电。每月消耗在八九千块。“我需要对老公撒谎来掩饰那些帐单,但是谎言让我感觉受折磨”。
“ 我在这一年来总想好好工作,但是很难集中思想,当我感觉心情不好的时候,我就需要去商场,开始感觉在商场我好像得到了一些解脱,在我平静地买东西的时候,我觉得心理上有种释放感。另一方面,有什么原因阻止我购物,我感觉很糟糕,像有一种压力,想要尖叫和发泄,我变得易怒”。
“我很爱我丈夫,但是他经常要应酬或出差,我不知道他怎么看我,我们之间的沟通越来越乏味。这时我的购物冲动就更强烈。我原来试着隐瞒,不想让丈夫看出我有多么的脆弱和没有原则,几乎是很放纵自己。但花钱的数额还是让丈夫感到了吃惊。我看到他拿着对帐单时的表情,他觉得我像背叛了什么,我的钱花的莫名其妙,我的婚姻开始出现了问题”
强迫性购物是一种痛苦的过程。这是女性常用来派遣焦虑和无助感时所用的策略。常人只以为她们没有自制力,但当事人却常为此感到羞愧和窘迫。这样的行为有着对后果明显的奖励效果,就是得到想要的东西,那么那些冲动的诱因,比如耻辱感和孤独感是我们主要进行消除的方向,而抑郁、厌烦、焦虑可能是体验的表面。整理编辑
无论是从心理健康的认识提高还是现实中心理问题的增多来看,心理咨询是正常缓解心理压力与提高心理承受能力的好办法。几乎每一个人一生中都需要心理咨询,但现实中还有不少人对心理咨询存在有一些认识误区:
1、“心理咨询就是聊天”
心理咨询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聊天,尽管心理咨询的方式主要是谈话,但心理咨询利用心理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还有社会学、哲学、医学等方面知识,有严格科学的理论体系和操作规程,从而达到解决心理问题的目的,帮人解除心理危机,促进人格的发展。
2、“我的心理素质好,不需要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不仅仅是解决你的心理危机和大宗的心理问题。无论你多么坚强、聪明、正直、热情和博学多识,你都不可能十分了解自己,你需要从其他人那里了解自己。你不可能时时刻刻的反省自己,也不可能始终站在局外人的立场审视自己。从别人那里了解自己可能是错误的暗示。心理咨询是一面比较标准的镜子,可以不变形的从各个角度正确的了解自己。正确的了解自己可以扬长避短,促进人生发展与成功。越是高层次的人士越是需要心理咨询,心理医生也需要心理咨询。你呢?
3、“心理咨询师能看透我的想法,知道我的过去和未来”
有人犯把心理咨询简单化的错误,也有的人犯把心理咨询过分复杂化和神秘化的错误。个别人把心理学等同于神秘学说,如同算命、占卜、特异功能等,现在市场上有利用电子计算机打着心理测验的幌子进行骗人,有的人故意让心理咨询师去猜测自己的心理活动,并以此来来衡量心理咨询师的水平高低等。心理咨询师除了心理学方面的专业知识与一般人不同外,并无其他特别之处。心理咨询师有经过训练的良好观察力,知道心理活动科学规律并非常客观的逻辑分析能力,可以判断某些潜意识的心理活动,但是一切都必须来自现实、客观、全面的资料。
4、“去做心理咨询丢人”
对心理咨询的惧怕与怀疑可能源于对“精神病”的无知,去心理咨询怕被当成“精神不正常”看待,心理问题当成“心理病态”、“思想问题”。有时可能轻微的心理问题不加以科学解决,造成最后发展成重性精神病。“捂”着、“瞒”着地让心理问题任其发展,实在悲哀。心理咨询的最基本原则里面包括“绝对保密”。你可以把内心世界坦诚给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师会给予精心的维护保养。心理咨询将使你远离愚昧及封建迷信,接受现实、挑战自我。认为“看心理咨询师丢人”的人是软弱的人,是不敢接受自我与现实的人,其心理也不太健康。
5、“心理咨询应该一次解决问题”
许多初次心理咨询的人都幻想心理咨询师能一次把自己长期压抑与痛苦一扫而光,开拨心灵的迷雾,远离烦恼与困惑,心理咨询是帮助人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只是提供一些正确的认识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必须是求助者本人多次具体实践才能解决的。除非是非常简单的心理问题,可以一次心理咨询就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许多问题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些有性格方面的问题。有些现实问题而且还可能涉及方方面面,心理咨询也不可能一次解决。心理咨询是帮助求助者认识自己,接受现实从而超越自我。所以心理咨询需要一个了解的过程,一个讨论、分析、操作、反馈、修正、再实践的过程,一般不能一次解决问题,并且心理咨询每次有时间的限制。心理咨询需要很长时间(几个月至几年)才能解决问题。
6、“心理咨询就是传授处理问题的良策 ”
心理咨询工作的基本理念是“助人自助”。心理咨询师并不是神仙,更不是有什么超出常人的功夫。“解铃还须系铃人”。
通过心理咨询过程,纠正求助者错误地认识观念和提高求助者的认识能力,通过求助者自身认识和观念的改变、求助者自身资源和潜能的调动来协助求助者解决问题。心理咨询工作者的一个信条是 “每个人都是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求助者的问题只有求助者有能力、有资源来解决,而求助者的能力和资源只有求助者自己最了解,因此解决问题的方法主要靠求助者自己发现。
心理咨询的目标并不是给求助者支招、提建议,而是通过心理咨询的理论与技术帮助求助者全面、客观、深入地理解自己的问题,认识到自己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咨询师的任务是和求助者一起分析他遇到的问题,协助和引导求助者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俗话说:四两拨千斤。咨询师只是外因“四两”,而来访者是内因“千斤”,来访者困扰的解决、自我成长和人格完善的程度根本决定因素在于其本人。假如一个人向不同的几位心理咨询师咨询,都给他传授了几种良策,到最后他肯定会不知所措了,再假如他走捷径按照讨得的决定去做了,丧失了目己的个性不说,下一步心理咨询师该给他纠正的就是“咨询依赖”了。
7、“心理咨询就是思想教育工作”
有些人认为心理咨询没多大用处,无非是讲些道理、做做思想工作,因而忽视或未意识到心理问题是需要治疗的。心理咨询作为一门医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有着严谨的理论基础和诊疗程序,它与单纯的思想工作和教育工作是有很大区别的。单纯的思想工作和教育工作的目的是说服对方服从、遵循社会规范、道德标准及集体意志,而心理咨询则是运用专门的理论和技巧寻找心理障碍的症结,予以诊断治疗,心理咨询师持客观、中立的态度,而不是对来访者进行批评教育。另外,某些心理障碍同时具有神经生化改变的基础,需要结合药物治疗,这更是思想工作所不能取代的。
全程深圳心理咨询中心:http://www.qcxl.org
全程青少年心理健康中心:.cn
从的角度来说,人格是一个人的独特思维、情感和行为模式。每个人都是由独特的才智、价值观、期望、感情、仇恨以及习惯构成,这就使得我们形成了一个与众不同的自己。人格不仅具有独特性,同时也具有稳定性,这也决定了你以前是什么样,现在和将来都是什么样。
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将人格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本我”是人出生时就有的固着于体内的一切心理积淀,是被压抑的、非理性的、无意识的心理本能,如生命力、内驱力、本能、冲动、欲望等。它就像一个小孩子一样,不考虑其他因素,只想满足自己。“超我”与“本我”相反,是人格系统中专管道德的“司法部门”。它凌驾于“自我”之上,仿佛是社会道德训条、高尚道德的代表,来监督控制“自我”。它遵守的是一种道德原则。
它就像一个执法机关,随时监督你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自我”则介于“本我”和“超我”之间,是一个人后天学习形成的,是对自身与社会的理智的认识。它正视现实、符合社会需要、按照常识和逻辑行事。它遵照现实原则,压抑本我的种种冲动和欲望以进行自我保存,另外也尽量使本我得以升华,将其盲目冲动、欲望引入社会认可的渠道。比如,抑制自己的性欲;虽然饿,但知道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这都是“自我”的控制和压制。那些对自己要求严格,容不得丝毫错误的人,往往“超我”过于强大,经常对过去的事情懊悔、自责,感到抑郁;而那些随心所欲,无所顾忌的人往往“本我”过于强大,“自我”在现实面前无能为力,动不动就摔东西、发怒;有强迫症的人多是“超我”与“本我”都非常强大的人,“自我”夹在中间左右为难,总要强迫自我去做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反复洗手、做过的事情不停地检查等。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人格是一个人的独特思维、情感和行为模式。每个人都是由独特的才智、价值观、期望、感情、仇恨以及习惯构成,这就使得我们形成了一个与众不同的自己。人格不仅具有独特性,同时也具有稳定性,这也决定了你以前是什么样,现在和将来都是什么样。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将人格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本我”是人出生时就有的固着于体内的一切心理积淀,是被压抑的、非理性的、无意识的心理本能,如生命力、内驱力、本能、冲动、欲望等。它就像一个小孩子一样,不考虑其他因素,只想满足自己。“超我”与“本我”相反,是人格系统中专管道德的“司法部门”。它凌驾于“自我”之上,仿佛是社会道德训条、高尚道德的代表,来监督控制“自我”。它遵守的是一种道德原则。
它就像一个执法机关,随时监督你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自我”则介于“本我”和“超我”之间,是一个人后天学习形成的,是对自身与社会的理智的认识。它正视现实、符合社会需要、按照常识和逻辑行事。它遵照现实原则,压抑本我的种种冲动和欲望以进行自我保存,另外也尽量使本我得以升华,将其盲目冲动、欲望引入社会认可的渠道。比如,抑制自己的性欲;虽然饿,但知道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这都是“自我”的控制和压制。那些对自己要求严格,容不得丝毫错误的人,往往“超我”过于强大,经常对过去的事情懊悔、自责,感到抑郁;而那些随心所欲,无所顾忌的人往往“本我”过于强大,“自我”在现实面前无能为力,动不动就摔东西、发怒;有强迫症的人多是“超我”与“本我”都非常强大的人,“自我”夹在中间左右为难,总要强迫自我去做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反复洗手、做过的事情不停地检查等。
美国罗森塔尔等人于1968年做过一个著名实验,他们到一所小学,在一至六年级各选三个班的儿童进行煞有介事的“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然后实验者将认为有“优异发展可能”的学生名单通知教师。其实,这个名单并不是根据测验结果确定的,而是随机抽取的。它是以“权威性的谎言”暗示教师,从而调动了教师对名单上的学生的某种期待。8个月后,再次智能测验的结果发现,名单上的学生的成绩普遍提高,教师也给了他们良好的品行评语。
这个实验取得了奇迹般的效果,人们把这种通过教师对学生心理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使学生取得教师所期望的进步的现象,称为“罗森塔尔效应”,习惯上也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皮格马利翁是古希腊神话中塞浦路斯国王,他对一尊少女塑像产生爱慕之情,他的热望最终使这尊雕像变为一个真人,两人相爱结合)。
教育实践也表明:如果教师喜爱某些学生,对他们会抱有较高期望,经过一段时间,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爱护和鼓励,常常以积极态度对待老师、对待学习以及对待自己的行为,学生更加自尊、自信、自爱、自强,诱发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激情,这些学生常常会取得老师所期望的进步。相反,那些受到老师忽视、歧视的学生,久而久之会从教师的言谈、举止、表情中感受到教师的“偏心”,也会以消极的态度对待老师、对待自己的学习,不理会或拒绝听从老师的要求,这些学生常常会一天天变坏,最后沦为社会的不良分子。尽管有些例外,但大趋势却是如此,同时这也给教师敲响了警钟。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等人于1968年做过一个著名实验,他们到一所小学,在一至六年级各选三个班的儿童进行煞有介事的“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然后实验者将认为有“优异发展可能”的学生名单通知教师。其实,这个名单并不是根据测验结果确定的,而是随机抽取的。它是以“权威性的谎言”暗示教师,从而调动了教师对名单上的学生的某种期待心理。8个月后,再次智能测验的结果发现,名单上的学生的成绩普遍提高,教师也给了他们良好的品行评语。这个实验取得了奇迹般的效果,人们把这种通过教师对学生心理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使学生取得教师所期望的进步的现象,称为“罗森塔尔效应”,习惯上也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皮格马利翁是古希腊神话中塞浦路斯国王,他对一尊少女塑像产生爱慕之情,他的热望最终使这尊雕像变为一个真人,两人相爱结合)。
教育实践也表明:如果教师喜爱某些学生,对他们会抱有较高期望,经过一段时间,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爱护和鼓励,常常以积极态度对待老师、对待学习以及对待自己的行为,学生更加自尊、自信、自爱、自强,诱发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激情,这些学生常常会取得老师所期望的进步。相反,那些受到老师忽视、歧视的学生,久而久之会从教师的言谈、举止、表情中感受到教师的“偏心”,也会以消极的态度对待老师、对待自己的学习,不理会或拒绝听从老师的要求,这些学生常常会一天天变坏,最后沦为社会的不良分子。尽管有些例外,但大趋势却是如此,同时这也给教师敲响了警钟。
美剧中有很多人物乘坐电梯的场景。在《广告狂人》中,往往是同事们下班时一起乘电梯下楼。在《格雷医生》中,剧中人物在电梯相遇的情形往往比较尴尬,大多是上级和下级、男女恋人在电梯中不期而遇。《生活大爆炸》是一个例外,那架电梯一直坏着。
电梯也是电影里的“常客”,它可以表现悬疑的气氛。美国大片《生死时速》一开始就是一场惊心动魄的电梯人质劫持案。还有《007:大破天幕杀机》,这部电影可能有点误导人,克雷格能从电梯顶上的窗户爬出去吗?答案是最好别那么想,因为那个窗户是锁住的,仅供救援人员从外面爬进来。
心理学家说,我们在乘坐电梯时大部分情况下都会感到很尴尬,这是常态。乘电梯那不长的时间是比较尴尬的时刻。正在谈话的人,一走进电梯,就会马上不出声。为什么在电梯里我们感到那么尴尬呢?心理学家解释说,因为电梯里空间狭小。通常我们遇到他人时,会相互之间保持一臂的距离,在乘电梯时,基本上做不到这一点,所以我们会感到很不自然。在电梯这种狭小、封闭的空间里,我们的行动必须不能让别人感到受到威胁、奇怪或暧昧。最容易做到这一点的办法就是避免直视。
工作场所心理学家菲茨吉本说,电梯打破了所有常规的人与人之间保持距离的“保护罩”,乘客没有移动的选择,这引起了某种类型的紧张。在电梯里,人们最害怕的就是碰到过度友善的人,他们把电梯当作自己的迎宾马车,另外还有不知道自己要去哪一层的“走失的灵魂”,以及自说自道的可怕怪客和经常对镜梳妆的自我形象狂。
有社会心理学家专门研究了人们在进电梯时如何选择站立的位置。走进电梯时,一般我们会面朝电梯门站立。如果有人进来,我们可能需要移一移。研究者发现,电梯乘客的移动有着固定的模式,乘客好像本能地知道如何在电梯中安排自己的位置,就像骰子上的点。
中心的总结如果电梯里只有你一个人,你可以随便站。如果又进来一个人,设想电梯空间是骰子的一个面,你和他这两个点会各选择一个角落——对角线两端的两个角落,这样二人之间的距离最大。第三个人进来后,你们会无意识地把电梯的空间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第三个人站到电梯中央、对角线的中点。第四个人进来后,四个人站成一个方向,各把一角。第五个人会站在电梯中央。再往后,进来的乘客就自己审时度势,决定站在哪儿了。一旦进来之后,大家都会低着头,或者抬头看天花板,或者查看手机。大概每个人乘电梯时空闲的时候都会设想它不会自由落体一般地坠下。让人释然的是,这种情况在历史上只发生过一次,还是因为大楼里的电梯被飞机拦腰撞着了。现代安全电梯的理念是,电梯刹车系统可以保证升降机即使失控也不会掉在地上。从业人员说,电梯是最安全的交通方式,想想电梯每年要运行数十亿英里,而出事故的次数是非常非常少的(.cn)。
1.《24重人格》
推荐理由:
这是一个令人着迷的故事。作者,亦即本书的主人公,以自己的真实经历描述了他作为一个拥有24个分身的严重精神分裂患者,是如何与他心中的不同角色相处,如何逐渐面对那些不堪回首的过往,以及如何与善良的心理医生和他至深的妻子一道整合了21重人格,逐步回到正常的生活。
每个人的心底,都有一座秘密花园。我们守口如瓶,学会了遗忘伤痕,可是某些深藏的记忆,却拥有着不可思议的力量,那是连我们自己也渐渐难以了解的世界。
我们敬畏神灵,不如敬畏自己的心灵。阅读这本书,它会让你敬畏心灵的自我保护力量,也能使你为韦特勇于把握自己的命运而喝彩。
2.《20世纪最伟大的心理学实验》
推荐理由:
如果有人抓你去精神病院,你能否证明自己是正常人?为了1元钱而说谎的人和为了100元而说谎的人,谁会承认自己的错误?
你的记忆可靠吗?如果你爱错了人,能否将刻骨铭心的伤痛经历从记忆里去掉?来吧,打开你的大脑,切断所有的烦恼!
作者重新诠释了20世纪心理学探索人类心灵的非凡成就,以10个设计精巧的天才实验为例,结合小说、传记、采访等多种体裁,让你仿佛与作者、实验当事人共处一室,倾听他们的生命叙事,深刻体会心理实验背后的深邃涵义。
3.《图解心理学》
推荐理由:
这是一本浅显易懂的介绍心理学发展、概念和简单应用的书,配以图解更让人有读的兴趣。即使你之前对心理学全无接触,读其这本书来,也不会折磨死你很多脑细胞。是一本不错的心理学入门读物。
读完这本书,你会发现很多社会现象后面的心理秘密。如,女性的择偶标准是什么?什么最能打动异性?儿童发展各个阶段的心理特点是什么?这是一扇众妙之门,打开它,你会更了解自己,了解人性,了解社会。为您推荐:.cn
访问量 1064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小姐心情很糟糕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