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方:地榆升白片.苦参.野菊花.金银花....

治疗湿疹经验分享
来自妈妈帮社区:
真不错啊,给宝宝湿疹搞的头疼
我是坚持用金银花煮水来给宝宝擦的,每次擦完再上一层凡士林
很棒,谢谢收集得这么详细!!
很棒,谢谢!!
好详细啊,谢谢
希望帮到大家
宝妈能帮我看看我家宝宝这个是什么,前几天长湿疹,宝宝脸上蜕皮干燥还有小疙瘩,摸上去很粗糙,后来用了加州宝宝金盏花面霜,用了两三天就好了,后来又用了三四天,然后就发现宝宝脸上有细纹,之后就红了,仔细看有红血丝,那层皮摸上去感觉很薄,比别的地方脆嫩,看着宝宝原来白白嫩嫩的小脸变成这样,好心疼啊!
才看见你的回复,宝宝的脸现在怎么样
哎,我家的是干性湿疹,看着宝宝难受,真的好心痛呀,都不知看了多少医生了,都说没有好的办法,今天看了用金银花洗脸希望有用,真的谢谢宝妈了。
都是无锡的宝宝么?我们三利月姨是专门做宝宝湿疹养护的
我家宝宝用的杏 璞 霜,三四天就消了
妈妈帮百科热门内容
微信服务号
礼包领取指南NO.1
关注妈妈帮服务号
即送育儿百宝箱
还有海量免费试用不要白不要!
礼包领取指南NO.2
第1步:扫码成功下载后,首页即可领取新人专属礼包。
第2步:填写收货信息,轻松领取帮宝适新生礼盒,更有机会获得?198帮Box大礼盒!
&&手机客户端&&备孕&&相同预产期&&同龄宝宝2017年2016年2015年2014年2013年2012年2011年&&同城(21个)(11个)(13个)&&妈妈兴趣&&宝宝兴趣&&特别关注&&非常有用
|||||
上海丫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沪B2- 沪ICP备号用到中药地榆的方剂
医学百科提醒您不要相信网上药品邮购信息!
地榆为中药名,出自《神农本草经》。为蔷薇科植物地榆Sanguisorba officinalis L. 或长叶地榆Sanguisorba officinalis L. var. longifolia (Bert.) Yü et Li 的干燥根。《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药的药典标准。详见百科词条: [ 最后修订于 13:32:54 共2611字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用到中药地榆的方剂如下:拼音:dìyúsǎn英文:概述:地榆散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四十四首。《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七方之地榆散:别名:阿胶散处方:地榆、炒当归、龙骨、川芎、阿胶珠、乌贼骨(烧灰)各三分,炮姜一分,炒艾叶、白术、蒲黄各半两,熟地黄、牛角勰(烧灰)各一两。地榆3分(锉),干姜1分(炮裂,锉),当归3分(锉,微炒),龙骨3分,芎穷3分,艾叶半两(微炒),阿胶3分(捣碎,炒令黄燥),熟干地黄1两,蒲黄半两,黄牛...拼音:dìyútāng英文:SanguisorbaeD概述:地榆汤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十九首。《圣济总录》卷七十七方之地榆汤:组成:地榆、犀角(镑)、炒黄连、侧柏叶(微炒)、炙黄柏、当归(微炒)、黄芩、生地黄、赤地榆各半两。制法:上药为粗末。用法用量:每服三钱匕,水煎,不拘时服。功能主治:《圣济总录》卷七十七方之地榆汤主治蛊痢下血,如鸡肝片,腹痛烦闷。《圣济总录》卷二十九方之...拼音:dìyúhuáijiǎowán英文:diyuhuaijiaopills概述:地榆槐角丸为方名,出《增补万病回春》卷四。中成药地榆槐角丸的主要成分为地榆、槐花(炒)、槐角(蜜炙)、大黄、黄芩、地黄、当归、赤芍、红花、防风、荆芥穗、枳壳(麸炒)。具有疏风凉血,泻热润燥的功效。用于脏腑实热、大肠火盛所致的肠风便血、痔疮肛瘘、湿热便秘,肛门肿痛。《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载有地榆槐角丸的部颁...拼音:dìyúyǐn《圣济总录》卷一六五:地榆饮:处方:地榆(锉,焙干)1两,酸石榴皮1两,黄连(去须)3两,当归(锉,炒)2两。制法:上为粗散。功能主治:产后赤日痢,久不止,脐腹(疒丂)痛。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食前温服。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五《圣济总录》卷二十六:地榆饮:处方:地榆3两,赤石脂1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伤寒后下痢赤白。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拼音:dìyúwán《普济方》卷二○七:地榆丸:处方:地榆(微炒)当归(微炒)阿胶(糯米炒)黄连(去须)诃子肉(炒)木香(晒干)乌梅肉各15克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主赤白痢疾。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空腹时用陈米汤下,每日二至三次。备注:本方原名地榆散,与剂型不符,现据《证治准绳·类方》卷六改。摘录:《普济方》卷二○七《明医指掌》卷六:地榆丸:处方:白术半...拼音:dìyúfángfēngsǎn《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中:地榆防风散:处方:地榆防风地丁香马齿苋各30克制法:上药研为细末。功能主治:主破伤风,邪在半表半里之间,头微汗,身无汗者。用法用量:每服9克,热米汤送服。摘录:《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中《保命集》卷中:别名:地榆防风汤组成:地榆、防风、地丁香、马齿苋各等分。主治:破伤中风、半在表、半在里、头微汗、身无汗。用法用量:每服3钱,温米饮调...拼音:píngwèidìyútāng英文:概述:平胃地榆汤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两首。《卫生宝鉴》卷十六方之平胃地榆汤:处方:苍术、升麻、炮附子各一钱,地榆七分,陈皮、厚朴、白术、干姜、茯苓(一方为赤茯苓)、葛根各五分,炙甘草、益智仁、人参、当归、炒神曲、白芍药各三分,生姜三片,大枣一枚。苍术3克升麻3克黑附子3克(炮)地榆2.1克陈皮厚朴白术干姜白茯苓葛根各1.5克甘草(炙)益智仁人参当归神曲...拼音:huáijiǎodìyúwán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HuaijiaoDiyuWan标准编号:WS3-B-2056-95处方:槐角(炒)200g枳壳(炒)100g地榆(炭)100g栀子(炒)100g地黄100g白芍(酒炒)100g荆芥100g椿皮(炒)100g黄芩100g制法:以上九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40~160g制成大蜜丸,即得。性状:本品为黑褐色的大蜜丸;味...拼音:pōhuǒsǎn明·方贤着《奇效良方》:泼火散:处方:青皮(去白)、赤芍药、黄连(去须)、地榆,各等分。炮制: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伤暑烦躁发渴,口苦舌干,头痛恶心,不思饮食,昏迷不省人事欲死者,及治血痢,妇人热血崩。用法用量:每服三钱,凉水调下。如蓄热而气血妄行,加甘草等分。治血痢,水一盏煎服。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杨氏家藏方》卷三:方名:泼火散别名:地榆散、四...拼音:huáijiǎowán英文:HuaijiaoWhuaijiaowan概述:槐角丸为方名,同名方剂约有13首。中成药槐角丸的主要成分为槐角(炒)、地榆(炭)、黄芩、枳壳(炒)、当归、防风。具有清肠疏风,凉血止血的功效。用于血热所致的肠风便血、痔疮肿痛。《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的药典标准。《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八(宝庆新增方)之槐角丸:方名:...拼音:yìnǎosǎn《颅囟经》卷上:方名:益脑散别名:益脑吹鼻地榆散组成:地榆(炙)1分,虾蟆(烧)1分,蜗牛壳20个,青黛2分,石蜜2分,麝香2大豆许。主治:孩子脑疳鼻痒,毛发作穗,面色赤。用法用量:吹鼻。当有黄水出。制备方法:上为末。用药禁忌:忌甜物。附注:益脑吹鼻地榆散(《圣济总录》卷一七二)。《外台》卷三十六引刘氏方:方名:益脑散别名:益脑地榆散组成:地榆6分,蜗牛12分(熬),青黛3合...拼音:línxièyàodìyúsǎn别名:淋渫地榆散处方:地榆、蒴藋、荆芥穗、苦参、蛇床子各等分。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肛门痛痒或肿。用法用量:淋渫地榆散(《卫生宝鉴》卷十七)。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地榆散”。摘录:《御药院方》卷八...拼音:huáijiǎodìyútāng《证治准绳·类方》卷六:槐角地榆汤:处方:地榆槐角白芍药(炒)栀子(炒焦)枳壳(炒)黄芩荆芥功能主治:清肠凉血。治痔漏下血致虚,脉芤者。用法用量:上入生地黄,水煎服。摘录:《证治准绳·类方》卷六《准绳&类方》卷六:方名:槐角地榆汤组成:地榆、槐角、白芍药(炒)、栀子(炒焦)、枳壳(炒)、黄芩、荆芥。主治:痔漏,脉芤下血者。用法用量:上入生地黄,水...拼音:cāngzhúdìyútāng《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中:苍术地榆汤:处方:苍术60克地榆30克制法:上药研末。功能主治:健脾燥湿,凉血止血。主脾经受湿,痢疾下血。用法用量:每服30克,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温服。摘录:《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中《保命集》卷中:组成:苍术2两,地榆1两。主治:泻利,先血后便者。脾经受湿,下血痢。用法用量:每服1两,水煎服。加减:如心下痞,加枳实...拼音:xījiǎodìyútāng《普济方》卷二一二:方名:犀角地榆汤组成:犀角屑半两,地榆半两(锉)。主治:血痢日夜不止,腹中(疒丂)痛,心神烦闷。用法用量:以水2大盏,加蜜3合,煎至1盏,随大小增减服之。《圣济总录》卷一七八:方名:犀角地榆汤组成:犀角(镑)1两,地脉草1两,地榆(锉)3分。主治:小儿蛊毒血痢。用法用量:1-2岁儿,每服半钱匕,水1小盏,入蜜半匙,煎至5分,去滓,分温2服。制备...拼音:quánshēngsǎn《洞天奥旨》卷十五:组成:生黄耆4钱,当归1两,金银花1两,茯苓3钱,薏仁5钱,牛膝3钱,地榆1钱,白术3钱,萆薢3钱,天南星1钱,生地黄5钱。主治:内外膝痈。用法用量:水数碗,煎1碗,空腹服之。不论已溃未溃俱效。加减:倘是阴症,加肉桂1钱,去地榆,多加熟地。...拼音:xiāngfùdìyútāng《普济方》卷二一五引《指南方》:方名:香附地榆汤组成:香附子(切)不拘多少,新地榆(切)不拘多少。主治:尿血。用法用量:上药各浓煎汤1盏,先呷附子3-5呷,地榆汤以尽为度,未效再进。...拼音:dìyúyǐnzǐ《圣惠》卷七十九:地榆饮子:处方:地榆1两,当归1两(锉,微炒),酸石榴皮1两(锉,微炒),秫米1两,薤白(切)2合。制法:上锉和匀,分为6服。功能主治:产后赤白痢,腹痛不止。用法用量:以水1大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摘录:《圣惠》卷七十九方出《本草纲目》卷十四引《全生指迷方》,名见《鸡峰》卷十:组成:香附子、新地榆各等分。主治:小便尿血,凝涩。用法用量:各煎汤,...拼音:jiùsǐdān《辨证录》卷十:救死丹:别名:救急丹处方:生甘草2两,瓜蒂7个,玄参2两,地榆5钱。功能主治:服砒霜毒,疼痛欲死者。用法用量:救急丹(《救急选方》卷下)。各家论述:甘草最善解毒,得瓜蒂必上涌而吐,砒霜原能上升,故引之而尽出也。然而砒霜又善下行,得玄参、地榆最解大肠之火毒,砒之火毒从上而出,走下者不过余毒耳,又得玄参、地榆而解之,则上下共相解氛,毒何能施其燥烈之虐哉。况玄参、地...前胡3钱,甘草3钱,茯苓3钱,枳壳2钱(炒用),抚芎2钱,桔梗2钱,生地榆1两,紫竹根1把,生姜3片。主治:中狂犬毒,症见卒病心腹痛,神志不清,痛极无聊,自咬肌肉,甚者嚼瓷器衣服,闻声及风则战慄惊惕不安。用法用量:水煎服。临床应用:狂犬病:道光丙午路经湘潭,见米船伙卒病心腹剜痛,烦躁欲死,医不识何疾。同舟醴陵客大呼曰:殆哉,此癫犬略发,乃死证也。速用地榆败毒散大剂浓煎,一剂神识清。再剂其病若失。...yúgǔwán英文:概述:乌贼鱼骨丸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六首。《圣济总录》卷一五十一方之乌贼鱼骨丸:方一:组成:乌贼骨(去甲)、羚羊角、龟甲(醋炙)、茯神(去木)、炙卷柏、炙鹿角胶、煨诃子皮、炙地榆、当归、熟地黄各一两。制法:上药为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用法用量:每服二十丸,温酒或大枣煎汤送下。功能主治:《圣济总录》卷一五十一方之乌贼鱼骨丸主治妇人气血失度,月经不止,面无颜色,食少力乏。方二...拼音:dòuménsǎn英文:概述:斗门散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八首。《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方之斗门散:处方:葛根五钱,地榆、炙甘草各二两,炮姜、当归各一两,炒黑豆、罂粟壳(蜜炙)各四两。干葛(去皮)半两,地榆(去芦)、甘草(炙),各二两;干姜(炮)、当归(去芦),各一两;黑豆(炒.去壳)、罂粟壳(去瓤.蜜炙),各四两。炮制:上药为末。功能主治:《圣济总录》卷七十四方之斗门散主治毒痢,脓血...拼音:xùduàndìyújiān《鸡峰》卷十五:方名:续断地榆煎组成:续断13铢,甘草13铢,地榆13铢,鹿茸13铢,丹参13铢,小蓟根13铢,干地黄1两半,龟版3两,川芎1两半,阿胶1两半,石脂1两半,当归1两半,柏子仁1两,秦牛角腮3两。主治:崩漏。用法用量:每服10丸,日再,稍加至30丸,空心温酒送下。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拼音:xījiǎodìyúwán《疡医大全》卷二十三:方名:犀角地榆丸组成:犀角、黄芩、黄连、地榆、枳壳、槐米、当归、防风各等分,生地黄加倍,乌梅肉加倍,木耳加倍。主治:肠风。用法用量:每服3钱,早空心滚汤送下。制备方法:炼蜜为丸。...盏,煎汤同化调停下。如人行5里,再进1丸,以愈为度。摘录:《普济方》卷三二七《宋氏女科》:当归煎:处方:当归(酒洗,浸)1两,牡蛎(火煅)1两,阿胶(炒)1两,白芍药(酒炒)1两,续断(酒浸)1两,地榆5钱,白茯苓1两,荆芥(炒黑)1两。制法:上水煎服;或为末,醋糊为丸。功能主治:赤白带不止,腹内疼痛,四肢烦疼,不用饮食,日渐羸瘦。用法用量:每服50丸,米汤送下。摘录:《宋氏女科》《济生》卷六:组...bǎiyèsǎn《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三:柏叶散:处方:柏叶45克(微炙)续断45克芎藭45克禹余粮75克(烧,醋淬七遍)艾叶30克(微炒)阿胶30克(捣碎,炒令黄燥)赤石脂30克牡蛎30克(烧为粉)地榆30克(锉)生干地黄30克(锉)当归45克(锉,微炒)鹿茸30克(去毛,涂酥,炙微黄)龟甲45克(涂酥,炙令黄)鳖甲45克(涂酥,炙令黄)制法:上药捣细罗为散。功能主治:治妇人崩中漏下,不问年月远近...拼音:shēngxīntāng《石室秘录》卷二:组成:人参2钱,当归5钱,地榆3钱,生地5钱,三七根末3钱。主治:下血之症,多因好酒成病。用法用量:水煎服。各家论述:此方之妙,全在不去治酒病,亦不去治血病。全以生地、当归活其血,血活则新血生而旧血止。况又佐以地榆之寒,以去大肠之火,又佐以三七之末,以杜塞大肠之窍,自然血止而病愈矣。此敛之一法也。...拼音:bǔqìtuìxuètāng处方:当归(酒洗)1钱,阿胶1钱,人参1钱,黄耆1钱,白术1钱,栀子(炒黑)1钱,荆芥1钱,黄芩1钱,地榆1钱,艾叶(酢炒)1钱,川芎7分,芍药8分,防风8分,地黄1钱半,黄连1钱半,蒲黄1钱半,甘草3分。功能主治:妇人血崩,气血两虚而兼热者。用法用量:水煎,或姜、枣汤煎服。摘录:《产科发蒙·附录》《产科发蒙&附录》:组成:当归(酒洗)1钱,阿胶1钱...令黄燥)。主治:热病,下痢脓血不止。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制备方法:上为散。《圣惠》卷五十九:方名:茜根散别名:茜根汤组成:茜根1两,黄连2两(去须,微炒),地榆1两(锉),栀子仁半两,生干地黄1两,当归1两(锉,微炒),犀角屑1两,黄芩1两。主治:血痢,心神烦热,腹中痛,不纳饮食。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入豉50粒,韭白7寸,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拼音:shèngshīwán《济阴纲目》卷三:方名:胜湿丸组成:苍术(盐炒)1两,白芍药1两,滑石(炒)1两,椿根皮(炒)1两,干姜(煨)2钱,地榆5钱,枳壳(炒)3钱,甘草3钱。主治:因湿热胜而下赤白带。用法用量:空心米饮送下100丸。制备方法:上为末,粥为丸,如梧桐子大。各家论述:1.《济阴纲目》汪淇笺释:此方加苍术以燥中宫,地榆以温下部,枳壳宽气于上,滑石利湿于下,干姜从而燥湿也。2.《医略...本页仅显示前30条,更多结果请
特别提示:本文内容为开放式编辑模式,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
关于医学百科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链接及网站事务请与Email:联系
编辑QQ群:8511895 (不接受疾病咨询)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东院区&& 河北 沧州061000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09-0135-02
&&&&&&& 肛周湿疹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一种非传染性、过敏性皮肤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病变多累及肛门周围浅层真皮及表皮,亦偶有蔓延至臀部、会阴及阴囊,局部可出现瘙痒、红疹、红斑、糜烂、渗出、结痂、脱屑。病久肛周皮肤可呈苔癣样变,并反复发作。各种年龄均可发病,以中年人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生活、工作、学习。中医称之为&浸淫疮&、&血风疮&。目前多采用中药外用熏洗坐浴治疗肛周湿疹,笔者将近年来国内所采用的外用熏洗坐浴药物、治疗方法总结如下:
&&&&&&& 薰洗疗法是中医外治法之一,是将中药煎沸后先利用热的蒸气薰洗皮肤,待药液不烫时再外洗患处的方法。早在《素问》中就有&其有邪着,渍形以汗&,意为用汤液使其汗出,这是使用熏洗法以祛邪的最早记载,为熏洗疗法初步奠定了理论基础。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浸淫疮,黄连粉主之& ;元代齐德之在《外科精义》&疮肿初生,经一、二日不退,即须用溺水淋射之,其在四肢者溻渍之&&其在下部委曲者,浴渍之。&;明代王肯堂《证治准绳.疡医》&淋洗之功,痈疽初发,则宜拔邪气,可使消退;已成洗之,则疏导腠理,缩大为小。红肿蔓延,洗之则收;殷紫黑,洗之红活;逐恶气,祛风邪,除旧生新。&清代吴师机《理S骈文》 &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 清代徐灵胎云:&外治可补内服汤药之不足&。说明熏洗坐浴疗法在我国的应用具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经验和理论基础。
&&&&&&& 金骏N[1]采用四妙散加减(药物组成:苍术、黄柏、怀牛膝、生苡仁、荆芥、防风、何首乌、白芍、苦参、地肤子、土茯苓、枯矾等)外用治疗肛周湿疹150例,治愈92例,好转5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达96.66%。石建民等[2]采用自拟止痒消疹汤(药物组成:秦艽、苍术、大青叶、百部、蛇床子、地肤子、苦参、土茯苓、黄芩、泽泻、艾叶、赤芍等)外用治疗肛周湿疹40例,治愈38例,好转2例,总有效率达100%。王冬敏[3]采用化湿止痒汤(药物组成:苦参、薏苡仁、黄柏、白芍、白鲜皮、蝉衣、蛇床子、车前子、生地、地肤子、地骨皮、何首乌、苍术、丹皮、甘草等)外用治疗肛周湿疹256例,治愈159例,好转97例,总有效率达100%。张尚华等[4]采用祛湿止痒合剂(药物组成:苦参、大菖蒲、花椒、苍术、九里光、黄柏、蛇床子、马齿苋、艾叶、苦楝皮、地肤子、芒硝等)治疗肛门湿疹122例,治愈113例,显效2例,有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达99.20%。李欣[5]采用自拟湿疹洗剂(药物组成:苦参、石榴皮、生地榆、侧柏叶、蛇床子、五倍子等)治疗肛门湿疹210例,治愈168例,好转42例,总有效率达100%。孙跃[6]采用自拟苦参洗剂(药物组成:黄柏、苦参、地肤子、野菊花、防风、生百部、大菖蒲、生地榆、徐长卿等)治疗肛周湿疹146例,显效104例,有效42例,总有效率达100%。贾钰斌[7]采用自拟清热燥湿方(药物组成:苦参、黄柏、黄芩、枯矾、苍术、地肤子、白鲜皮、芒硝、冰片等)外用治肛门湿疹80例,治愈75例,好转5例,总有效率达100%。许土福[8]采用黄柏百部汤(药物组成:黄柏、百部、土茯苓、蛇床子、苍术、荆芥、地肤子、白鲜皮、苦参、藿香、明矾或枯矾等)外用治疗肛周湿疹35例,治愈24例,显效7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达97.14%。李东平[9]采用加减苦参汤(药物组成:苦参、蛇床子、白芷、野菊花、黄柏、地肤子、菖蒲、金银花、川椒、冰片或当归、百部、陈皮等)外用治疗肛门湿疹150例,显效85例,有效55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达93.34%。陈飞雁等[10] 中药外洗剂(药物组成:苦参、地榆、大黄、百部、五倍子、地肤子、蛇床子、荆芥、枯矾、甘草等)治疗肛周湿疹39例,治愈24例,显效12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达92.30%。曹国芸等采用中药熏洗(药物组成:苦参、大青叶、地肤子、蛇床子、黄柏、防风、冰片、、白鲜皮、川椒、黄连、苍术、土茯苓、当归等)治疗肛周湿疹26例,显效21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达100%。许方方等采用中药熏洗(急性、亚急性湿疹药物组成:苦参、花椒、黄柏、地肤子、蛇床子、白癣皮、茵陈、桃仁、荆芥;慢性湿疹药物组成:荆芥、防风、苦参、蛇床子、制首乌、白癣皮、明矾、黄柏、当归、名花、蝉蜕)治疗肛周湿疹51例,治愈31例,效15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90.2%。吴岚采用丁氏止痒洗剂(药物组成:苦参、蛇床子、地肤子、白鲜皮、土槿皮、土茯苓、防风、明矾、黄柏、生大黄、地榆、艾叶、,当归、白芍等)治疗肛周湿疹67例,治愈34例,好转3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5%。黄海山采用祛湿解毒汤(药物组成:大黄、黄柏、苦参、蛇床子、花椒、明矾、芒硝、威灵仙等)外用治疗肛周湿50例,治愈41例,有效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达98%。任秀芹等采用消毒止痒散(药物组成:苍术、荆芥、防风、独活、羌活、连翘、公英、金银藤、地肤子、蛇床子、甘草等)外用治疗肛门湿疹800例,治愈800例,总有效率达100%。王哲兰等采用除湿解毒洗剂(药物组成:苦参、蛇床子、地肤子、百部、土茯苓、黄柏、生大黄、当归、鸡血藤、艾叶、地榆等)治疗肛门湿疹60例,治愈36例,好转2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96.7%。韩凯[17]采用熏洗Ⅱ号(药物组成:蛇床子、黄柏、蝉蜕、当归、苦参、虎杖、白花蛇舌草等)治疗肛周湿疹185例,显效121,有效6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98.92%。曾奇生采用自拟中药熏洗方(药物组成:苦参、白藓皮、蛇床子、防风、明矾、黄柏、当归、艾叶、白芍等)治疗肛周湿疹80例,治愈63例,好转1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3.75%。李建华采用自拟坐浴方(药物组成:苦参、苍术、黄柏、地丁、生甘草等)治疗肛门湿疹68例,治愈66例,好转2例,总有效率达100%。朱学英等采用自拟中药洗剂(药物组成:苦参、黄柏、五倍子、蛇床子、百部、蒲公英、地肤子、枯矾、生甘草、苍术、龙胆草、马齿苋、白藓皮、防风、紫花地丁、鱼腥草、当归、桃仁、赤芍等)治疗肛周湿疹120例,治愈96例,好转2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达99.17%。吴式光采用自拟肛痒方(赤芍、黄芩、白鲜皮、丹皮、五倍子、苦参、蛇床子、地肤子)外用肛周湿疹疗效显著。崔亚萍等采用化湿解毒汤(药物组成:土茯苓、莪术、川芎、甘草、黄连、金银花、地骨皮、紫草等)外用治疗肛门湿疹136例,治愈67例,显效35例,有效3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98.5。田静等采用苦参汤(药物组成:苦参、蛇床子、地肤子、黄柏、银花、野菊花、白芷、石菖蒲、当归、生地、川芎、猪胆汁等)治疗肛周湿疹40例,治愈36例,好转4例,总有效率达100%。
&&&&&&& 王中良采用自拟祛湿止痒汤(药物组成:苦参、苍术、黄柏、蛇床子、地肤子、当归、明矾、硫磺、花椒、红花等)外用治疗肛门湿疹66例,治愈35例,显效26例,有效5例,总用效率100%。梁靖华等中药外洗剂(药物组成:苦参、地肤子、土茯苓、白藓皮、蛇床子、五倍子、生百部、陈皮、艾叶、花椒、紫草、生甘草等)治疗肛门湿疹60例,治愈26例,显效20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67%。寇玉明采用中药外洗(药物组成:白鲜皮、地肤子、蛇床子、百部、生地黄、甘草、赤芍、川芎、黄柏、苍术、牛膝、牡丹皮、红花、桃仁等)治疗肛周湿疹60例,治愈14例,有效31例,好转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达95%。李谦等采用中药薰洗剂(药物组成:苦参、黄柏、藿香、香薷、透骨草、白鲜皮、地肤子、蛇床子、川芎、丹皮等)治疗肛周湿疹60例,治愈16例,显效30例,有效1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达93.33%。何健忠采用自拟止痒洗剂(药物组成:黄柏、蝉蜕、土茯苓、蛇床子、地肤子、苦参、白鲜皮、土槿皮、防风、白花蛇舌草、明矾、生大黄、地榆、艾叶、白芍等)治疗肛周湿疹78例,治愈16例,好转5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达94.87%。孙小君等采用自拟止痒洗液(药物组成::苦参、地肤子、生百部、蛇床子、白鲜皮、黄柏、枯矾、苍耳子等)治疗肛周湿疹40例,治愈21例,显效12例,好转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达97.50%。梁宛伶等采用苦参汤加减(药物组成:苦参、黄柏、五倍子、马齿苋、蒲公英、赤芍、川芎、地肤子、蛇床子、白鲜皮、百部等)外用治疗肛周湿疹112例,治愈99例,显效7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达100%。孙士然等采用二妙燥湿止痒洗剂(药物组成:苍术、黄柏、苦参、荆芥、白鲜皮、地肤子、蛇床子等)治疗肛周湿疹300例,治愈186例,好转102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达96%。梁靖华等采用自拟湿痒洗剂(药物组成:苦参、蛇床子、地肤子、蒲公英、金银花、土茯苓、白藓皮、百部、五倍子、黄柏、明矾、紫草、花椒、炙甘草、艾叶等)治疗肛周湿疹62,治愈32例,显效20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达100%。韩义民等采用自拟湿疹方(药物组成:马齿觅、蛇床子、地肤子、黄柏、苍术、川椒等)外用治疗肛周湿疹46例,治愈31例,好转1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达93.80%。黄开冬等采用苦参汤(药物组成:石菖蒲、苦参、黄柏、白芷、金银花、野菊花、蛇床子、地肤子、生百部、蜈蚣、生地榆、冰片、枯矾、玄参、当归等)外用治疗肛周湿疹100例,治愈24例,显效30例,有效35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达89%。孙晓莉等采用祛湿止痒洗剂(药物组成:苦参、白鲜皮、地肤子、蛇床子、千里光、黄柏、黄芩、大黄、龙胆草、当归等)治疗肛周湿疹75例,治愈54例,好转17例,无效例,总有效率达94.67%。陈飞雁等[36]采用苦参止痒汤(药物组成:苦参、大黄、泽泻、黄芩、当归、龙胆草、黄柏、苍术、荆芥、防风、蛇床子、地肤子等)外用治疗肛周湿疹50例,治愈40例,好转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达92.00%。李炯弘采用自拟湿疹方(土茯苓、蛇床子、地肤子、黄柏、苦参、牡丹皮、防风、白鲜皮、五倍子、蝉蜕、滑石粉、冰片等)外用治疗肛门湿疹627例,显效420例,有效175例,无效32例,总有效率达94%。韩吉华[38]采用祛湿止痒方(药物组成:大黄、苍术、金银花、黄柏、地肤子、蛇床子、荆芥、白鲜皮、苦参、花椒、五倍子、芒硝、蒺藜、枯矾等)治疗肛周湿疹30例,治愈12例,显效10例,有效8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达100%。肖兵等采用自拟中药洗剂(药物组成:苦参、黄柏、五倍子、地肤子、土茯苓、白藓皮、蛇床子、百部、花椒、艾叶、生甘草等)治疗肛周湿疹60例,治愈58例,好转2例,总有效率达100%。
&&&&&&& 熏洗坐浴的治则不离泻湿解毒、敛湿消肿、活血化瘀,辅以清热、止痛、止痒等。笔者对近十几年国内报道的数十个代表性方剂进行统计分析,主要药物以清热泻火解毒、清热燥湿、祛风止痒、燥湿收敛、杀虫攻毒等为主,其中清热燥湿药以苦参、黄柏应用最多,清热解毒以金银花、连翘、野菊花应用最多,祛风止痒药以荆芥、防风为主,敛湿消肿以五倍子和明矾,杀虫攻毒以生百部、枯矾为主,活血化瘀、辛香止痛的应用也超过半数。辛香止痛药多选川椒,活血化瘀药则选药广泛:乳香、没药、桃仁、红花、赤芍、当归等。外用治疗治则及方药多借鉴古方苦参汤、龙胆泻肝汤等,较之古方所不同的是,活血化瘀药在熏洗治疗中有了广泛应用。
&&&&&&& 李东平[9]认为中药熏洗坐浴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1、疏通腠理、解毒消肿,减轻局部红肿热痛,热毒壅盛,气血瘀滞。2、消毒杀菌、清洁创面,能使坏死组织脱落,促进肉芽组织及上皮组织增生,促进伤口愈合。3、祛风燥湿、杀虫止痒,能够促进血管扩张,血流加速,汗腺分泌旺盛,而达到杀菌止痒4、温药液浸泡皮疹,能使皮肤表面温度升高,毛囊口、汗腺口开放,软化角质层,有助于药物的透皮吸收。中药煎煮后产生的中药蒸汽中含有大量生物碱、氨基酸、苷类、鞣质和各种微量元素,具有抗炎、解热、抗变态反应、免疫调节、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善微循环、促组织细胞恢复等多层次、多途径、广泛复杂的药理活性。可直接通过肌肤、孔窍、经穴渗透、吸收、扩散进入腠理、脏腑,达到疏导全身、温经散寒、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作用。中药熏洗法可以通过肛周皮肤穿透、吸收进入人体,发挥药物与物理温热双重作用,作用于肛门部后,能通过神经体液系统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刺激效应而发挥治疗效应,从而改善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起到治疗效果。之目的。
&&&&&&& 综上所述,外用中药熏洗治疗肛周湿疹,作为治疗该病的常用方法,不仅在药物组成、药物配伍等方面有较大发展,而且对外用剂的临床观察更加规范,毒理药理实验也逐步深入。
参考文献:
[1]金骏N.四妙散加减坐浴治疗肛门湿疹150例[J].中医外治杂志.):9.
[2]石建民、王 萍、慕建华.止痒消疹汤外洗治疗急性肛门湿疹40例[J].中国民间疗法.):15-16.
[3]王冬敏.化湿止痒汤治疗肛周湿疹.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J].):55.
[4]张尚华、张崇泉、邵国强、程进明.祛湿止痒合剂治疗肛门湿疹122例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1.
[5]李欣.中药坐浴治疗肛门湿疹210例[J].中国临床医生.):43.
[6]孙跃.自拟苦参洗剂治疗湿疹146例[J].中医外治杂志.):25.
[7]贾钰斌.自拟清热燥湿方外治肛门湿疹[J].江西中医药.):34.
[8]许土福.黄柏百部汤治疗慢性湿疹35例[J].中国民间疗法.):47.
[9]李东平.加减苦参汤熏洗治疗肛门湿疹150例[J].四川中医.):51
[10]陈飞雁、陈莲芳.中西医结合治疗肛门湿疹78例[J].河北医学.):488-490.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站长推荐
&&期刊推荐
&&原创来稿文章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邮件地址:
写信给编辑
您的邮件地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地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