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衰竭饮食是选择中医治疗还是西医治疗好...

百度文库-信息提示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对不起,该文档已被删除,无法查看
15秒后,自动返回首页尿毒症用西医治疗好还是中医治疗?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尿毒症用西医治疗好还是中医治疗?
我有更好的答案
中西医结合治疗吧。请问患者现在是什么病情?血肌酐是多少?血压高吗?
采纳率:65%
来自团队: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尿毒症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
【资料】慢性肾衰竭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
慢性肾衰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摘要:慢性肾衰竭是一种发生在各种慢性肾实质疾病的基础上,缓慢地出现肾功能减退而至衰竭的一个临床综合症。本文主要介绍目前中西医在治疗慢性肾衰的一些方法。主要分为中医治疗、西医治疗、综合治疗,中医辨证治疗分正虚和邪实,其他有中药保留灌肠、中药药浴、穴位外敷、针刺疗法、西医有饮食疗法、必需氨基酸疗法、钠扩容后利尿疗法等,实践证明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显著。关键词:慢性肾衰、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慢性肾衰根据其临床表现的不同,可分属于中医“癃闭”、“关格”、“虚劳”、“溺毒”、“水肿”等范畴。由于其病程迁延,病机错综复杂,是正虚和邪实都比较突出的阶段,其正虚主要责之于脾肾二脏功能虚损,随着病情的发展,可波及胃、三焦、肝、心、肺等脏腑,导致五脏六腑气血阴阳俱虚。邪实主要与水湿、溺浊及瘀血等有密切关系。  
  1中医治疗:  1.1辩证治疗:
1.1.1正虚:  ①脾肾气(阳)虚:倦怠无力,纳呆腹胀便溏,小便短少,口淡不渴,畏寒肢冷,舌胖大有齿痕,脉沉细。治法:补脾益肾。方药:党参、黄芪、白术、茯苓、制附片、桂枝,白芍、仙灵脾、菟丝子、炙甘草。  ②脾肾气阴两虚:面色萎黄,神疲乏力,心慌气短,口干唇燥,手足心热,尿少色黄,舌淡有齿痕,脉沉弱。治法:益气滋阴。方药:党参、黄芪、茯苓、熟地、山萸肉、山药、麦冬、丹皮。  ③肝肾阴虚:头晕头痛,口苦咽干,五心烦热,腰膝酸软,舌淡红无苔,脉弦细数。治法:滋养肝肾。方药:生地、山萸肉、山药、丹皮、知母,茯苓、丹参、菊花、枸杞子。   ④阴阳两虚:腰酸腿软,极度乏力,畏寒肢冷,手足心热,口干欲饮,大便偏溏,小便黄赤,舌淡胖有齿痕,脉沉细。治法:阴阳两补。方药:党参、黄芪、生地、丹皮、山药、茯苓、泽泻、牛膝、车前子、制附片、山萸肉,肉桂。  1.1.2邪实:  ①湿浊:恶心呕吐,头昏嗜睡,面色灰滞,口中尿臭,苔腻。治法:降气化浊。方药:旋复花、代赭石、半夏、苏叶、黄连,生姜汁。  ②水气:全身水肿尿少,胸水腹水,心悸气短,胸闷气喘不能平卧,苔水滑。治法:蠲饮利水。方药:茯苓、白术、桂枝、炙甘草或葶苈子、大枣。  ③血淤:面色晦暗,唇色发紫,肌肤甲错,舌有淤魔淤点。治法:活血化淤。方药:桃仁、红花、当归、赤芍,川芎、牛膝、丹参、枳壳、桂枝、茯苓,益母草。
1.2其他治疗
1.2.1中药保留灌肠:中药保留灌肠是中医治疗CRF的重要方法,特别适用于伴有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而不能服药的病人。灌肠所用的药物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类:①通腑泻浊类:大黄、芒硝; ②重镇安神类:牡蛎、龙骨;③温阳类:肉桂、附子;④清热解毒、燥湿化浊类:蒲公英、山栀、土茯苓、六月雪、槐米、蛇舌草、石韦等;⑤活血化瘀类:丹参、桃仁、红花、益母草、川芎、赤芍等。另外,有的还配以益气药人参、黄芪,有的还伍以行气药莱菔子等。泻下类药物,大黄为首选,其性味苦寒沉降,荡涤肠胃积滞,还有活血止血、健脾利胆、降压利尿等作用。用大黄灌肠治疗CRF的主要机理是通过大黄的泻下作用,促进肠腔中氮质的排泄。重镇类药物,牡蛎为首选,既能制约大黄泻下太过,又能增加灌肠液的渗透压,有利于周围组织向肠腔内分泌毒素。温阳类药物附子、肉桂对外周血管有扩张作用,能改善肠道血运,增加肾血流量,促进利尿。解毒类药物能清热解毒、抗菌消炎,以阻断氮质代谢的肠肝循环,且能促进肠蠕动。活血类药物能增加肾和肠壁血流量,提高肠壁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有利于血中代谢产物向肠腔分泌。总之,中药保留灌肠能促进血液及肠管周围组织向肠腔中分泌代谢产物,并排出体外,从而减轻了氮质潴留,减轻了健存肾单位的负担,缓解了临床症状,延缓了肾衰的进行性发展。
1.2.2中药药浴:俗称皮肤透析,能发汗排毒、利水止痒,主要适用于水肿严重、经病因治疗及利尿剂和补充白蛋白等治疗效果不明显者,顽固性高血压者,常规降压无效者,尿毒症皮肤瘙痒严重者。住院患者可采用药浴机雾化薰蒸。在家中,可以用大木桶或浴缸,先将药物煎煮两遍后去渣倒入,再加温水至45℃左右。人坐在木桶或浴缸中,用毛巾搓擦肌肤,以全身微微汗出为宜,拭干后不必用清水再洗。心衰明显、老年体弱者需有家属配合,并注意浴后保暖防止感冒。处方由生麻黄10克、浮萍30克、桂枝10克、白鲜皮30克、苦参30克、苏叶30克、黄连10克等
1.2.3穴位外敷:穴位外敷是内病外治的一种方法,将中药研成细末,掺以渗透剂外敷在特定的穴位,通过经络和穴位的刺激,调节人体功能,改善肾衰的症状,延缓肾功能恶化进程。常用的药物由桃仁、红花、苍术、附片、川连等组成,研成细末,加用皮肤助渗剂桂氮酮外敷肾俞、关元等穴位,有使血肌酐和尿素氮下降的作用。
1.2.4针刺疗法:国内尚未开展,日本学者已试用。选用调节全身状态的穴位有:中脘、气海、膻中、孔最、足三里、三阴交、肾俞、心俞、三焦俞、风池;用于促进排尿的有:关元或中极、阴廉、肾俞、三焦俞;用于调整血压的有:中脘、百会、正营、玉枕、肩井。治疗结果表明,对稳定肌酐、尿素氮、血压以及增加尿量和改善临床症状等皆有疗效,针刺疗法对推迟血液透析开始时间完全可行。  2西医治疗  2.1积极治疗原发病:不使用损害肾脏药物,及时去除诱发因素(如感染、发热、出血、高血压等),常可使病情恢复到原有水平。  2.2延缓慢性肾衰的疗法  2.2.1饮食疗法:①蛋白质摄入量应根据患者的肾功能加以调整,一般采用低蛋白饮食,但以不产生负氮平衡为原则。应给优质蛋白,如蛋类、乳类、鱼、瘦肉等。限制植物性蛋白质的摄取。②高热量,每日不少于125.5kJ/kg体重。③补充维生素。④饮水量应视具体情况而定,尿量在每日1000ml以上。又无水肿者不应限水。⑤钠盐不必过分限制,因储钠功能减退,尿中有钠盐丢失。⑥少尿者应严格限制含磷含钾的食物。   2.2.2必需氨基酸疗法:口服或静脉点滴必需氨基酸液,成人每日9-23g。凡用该法应忌食含非必需氨基酸丰富的食物,并进食低量优质蛋白(每日0.3g/kg体重),以促进机体利用尿素合成非必需氨基酸,继而与必需氨基酸合成人体蛋白质,从而达到降低血尿素氮的目的。
2.2.3钠扩容后利尿疗法:即先服碳酸氢钠3g/d,(如患者已有水钠潴溜者,不必先服碳酸氢钠),然后给予速尿,开始用量为100mg/d,静注,使每日尿量达2000ml左右,否则,速尿量每日加倍,直至达到上述尿量为止,但每日速尿总剂量不宜超过1000mg,如速尿每次超过200mg,应加入葡萄糖液内静滴。
2.2.4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多巴胺20mg,酚妥拉明10mg加于5%葡萄糖液250ml中静滴,滴速1ml/分,每日1次,共7次。可改善肾血流,尿量增加,促进尿素氮排出。   2.2.5口服氧化淀:20-40g/d,可使肠道中尿素与氧化淀粉相结合而排出体外,1-2周后,血尿素氮可下降30%左右,因其有头晕、恶心、腹泻等副作用,目前多用DASC(白蛋白涂饰氧化淀粉制剂),该制剂副反应轻微。   2.3纠正水、电解质平衡失调   2.3.1脱水和低钠血症:尿毒症病人容易发生脱水和低钠血症,特别是长期食欲不振,呕吐和腹泻者,更是如此,一旦发生,应及时补充。但要注意对水、钠耐受的特点,补充不应过量,以免引起高钠血症和水中毒。   2.3.2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尿毒症病人的血钾一般处在正常的低值,但使用利尿剂后,则极易发生低钾血症。这时应口服氯化钾或枸橼酸钾补充,只有在紧急情况下,才需要静脉滴注补钾,无尿或使用保钾利尿剂后,则可引起高钾血症。   2.3.3低钙血症和高磷血症:口服葡萄糖酸钙或乳酸钙可以使低血钙改善。当发生低钙搐搦时,应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或5%氯化钙10-20ml,加以纠正。口服4%氢氧化铝凝胶15-30ml,每日3-4次,可抑制磷从肠道吸收使血磷降低。维生素D(特别是活性高的1.25-(OH)2D3)可帮助提高血钙水平和改善肾性骨营养不良症。   2.4对症处理:有高血压者,应限制钠盐摄入,并适当给予降压药物,控制高血压。伴有严重贫血者应补充铁剂,并输少量鲜血,以静注或皮下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为最佳,一般使用50u/kg,6-8周后,当红细胞压积上升30-40vol%后,改为维持量(25u/kg),在应用过程中,可因红细胞增加,而使血液粘稠度增加,血管阻力增加,使血压升高,宜注意。并发肾性骨病者、应适量补充钙剂及维生素D或1.25羟D3(罗钙全),如血钙升高而病情无好转,应探查甲状旁腺,如有腺瘤应切除。
2.5血液净化疗法:是用人工方法部分代替失去功能的肾脏,以维持患者生命。常用方法有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   2.6肾脏移植:将异体的健康肾脏移植给尿毒症病人,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自从上世纪中期开始作肾脏移植疗法以来,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我国亦已积累了不少经验。随着免疫抗排异研究的不断进展,肾移植将成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措施
3综合疗法:为中药灌肠、结肠透析配合口服、静滴、外治等方法治疗CRF,这样能提高疗效。路晋红[1]在西医治疗的同时给予中药汤剂、冬虫夏草制剂口服,配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肾衰30例。对照组30例为西医常规治疗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60.0%,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马增伟等[2]用中西医综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49例。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中西医综合治疗:⑴黄芪注射液40ml加入液体中静脉滴注每天一次。⑵中西药结合灌肠结肠透析,中药采用大黄30g、牡蛎30g、蒲公英30g、桂枝30g、丹参30g浓煎为200ml上午行灌肠;西药采用静脉制剂配制的腹膜透析液:5%葡萄糖注射液250ml、5%葡萄糖生理盐水500ml、0.9%生理盐水250ml、5%碳酸氢钠50ml、10%葡萄糖酸钙10ml,取500ml下午行灌肠,水肿明显者加50%葡萄糖注射液40ml。对照组31例口服主要成分为大黄的中成药新清宁胶囊。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75%;对照组总有效率61.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杨霓芝等[3]采用中药综合措施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103例。综合措施治疗组和单纯辨证治疗组82例同时给予中医分型辨证治疗:脾肾气虚用香砂六君子汤合二仙汤加减;脾肾阳虚用实脾饮加减;脾肾气阴两虚用参芪地黄汤加减;肝肾阴虚用六味地黄汤加减;脾肾阴阳两虚用肾气丸加减。综合措施治疗组还加用尿毒康,通脉口服液,大黄胶囊,并予中药辨证结肠透析:结肠透析液1号(大黄、蒲公英等)50ml加生理盐水150ml保留灌肠,每天2次,辨证属脾肾阳虚者改用结肠透析液2号(大黄、附子等),同时以复方丹参注射液40ml加5%-10%葡萄糖5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30天,连续两个疗程。西医对照组80例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包醛氧淀粉,每日10g,每日3次,疗程30天,连续两个疗程。结果:综合措施治疗组的总有效稳定率(83.3%)与显效率(23.3%)均明显高于单纯辨证治疗组及西药对照组(P&0.05,P&0.005)。朱虹等[4]用中药灌肠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早期肾功能不全患者32例。对照组1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优质低蛋白饮食,静脉滴注肾安(湖北峰江氨基酸有限公司制造),积极控制血压、血糖、纠正贫血。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外还给予前列地尔(吉林玉皇业有限公司制造)80ug加入5%葡萄糖溶液(糖尿病患者用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中药保留灌肠(大黄、附子、牡蛎等)每天1次,15天1疗程。结果: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连叶琴等[5]用中药灌肠加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慢性肾衰27例。对照组27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保留灌肠及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血管内激光照射:它是通过纤细柔软的光导纤维将激光导入循环血流直接进行照射,每次照射90min,15天为1疗程。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衰疗效显著,提高了病人生存率及生活质量。在西医体现在控制感染、抗心衰、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调、贫血、降压等诸多方面。上述药物较中药见效快,为中医的进一步治疗赢得了时间,中药起效慢,但疗效确实、稳定,副作用小。中西药结合有相互促进、协同作用。参考文献:[1]路晋红,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30例. 陕西中医. ):884-885.[2]马增伟,任勇健,李春旭,等. 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观察. 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 ):243-245.[3]杨霓芝,余鹏程,王立新,等. 中药综合措施治疗慢性肾衰竭103例临床观察.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459-462.[4]朱虹,陈文莉. 中药灌肠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早中期肾功能不全的疗效观察. 湖北中医学院学报. ):48.[5]连叶琴,黄中新,张昱. 中药灌肠加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慢性肾衰疗效观察. 中医药学报. ):12.
您的位置: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慢性肾衰竭饮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