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的年纪怎么活的不快乐?怎么能开心点的面对生活 ?诚…

推荐这篇日记的豆列
&&&&&&&&&&&&
&(64758人关注)
&(1502人关注)
&(7526人关注)
&(21031人关注)
&(24161人关注)拒绝访问 |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3a196ce-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从小到大一直过得不开心怎么办?
请将本文分享给你的朋友:
我女,有个哥哥,父母很奇怪地偷生了我。几个月大就由姥姥、姥爷抚养,父母完全撂开手不管我。姥姥懦弱、冷酷,姥爷孤僻、暴躁、专制、冷酷。两岁时姥姥、姥爷的儿子在结婚当天出车祸死了,对二老影响很大,他们的情绪可能对我的成长影响也很大。从小就没人理
【从小到大一直过得不开心怎么办?】
请将本文分享给你的朋友:
------分隔线----------------------------我贫穷我快乐
 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  一位国王南征北战,征服了许多国家和地区。他拥有辽阔的土地,强大的军队,贤明的大臣,智慧的军师以
及无数后宫佳丽和无数随从奴仆。可谓是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吃不尽的山珍海味,穿不尽的绫罗绸缎。然而,国
王却长期郁郁寡欢,闷闷不乐。于是,他就派自己的大臣们四处寻找欢乐的人。  大臣们搜遍了王国的各个角落,寻找了许多年,始终没有发现一个真正快乐的人。终于有一天,他们走过一
个穷乡僻壤,路过旷野时,听到一阵阵欢快的歌声。循着歌声,他们找到一个正在田间犁地的农人。  大臣问农人:“你快乐吗?”  “我没有一天不快乐。”农人回答道。  于是,国王的使者喜出望外地将自己此行的使命告诉了农人,农人不禁大笑起来。  “你始终都是如此快乐吗?”大臣问道。  “不!我也曾因没有鞋子而沮丧。但是有一天,我在街上遇见一个丧失了一条腿的人,他的乐观和豁达感染
了我,我才知道自己没有理由不快乐。”  这是古希腊一个流传久远的故事,其寓意在于:快乐和富有并没有必然的联系,穷人也可以过得很快乐。也
许人们会说,寓言毕竟是寓言,道理总归是道理,我们必须面对现实。现实是残酷的,在财富分配上,存在着“
马太效应”的怪圈: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生活在困境中的人往往既自卑又怨天尤人,这种矛盾的心理
让他们痛苦,也让他们失去了对生活的热情,从而陷入更加贫困的境地。  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贫穷带给人们的种种心理问题。大多数人没有意识到,贫穷其实是一所最好的学校
,通过消除贫穷的过程,我们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很多的伟大人物正是从贫困中成长起来的。只有弱者才会被贫
穷吓倒,而强者总是对贫穷充满感恩之情。  在此我并不想宣传安贫乐道的观点,只想告诉人们,当命运之神让我们处于贫困处境时,我们用怎样的心态
去面对。  谨以此书,献给所有生活在困境中的人们,尤其是那些为贫穷所困扰的莘莘学子们。
第一章 我贫穷,我快乐(1)
 焦虑和抑郁像一颗毒瘤  焦虑和抑郁是心灵的杀手,影响着我们的身心健康。这种心理状态很容易让人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越是
焦虑抑郁,生活和工作就越糟糕;生活和工作越是糟糕,就越发地焦虑和抑郁。  一名学生在写给一位心理咨询专家的信中说:“我对任何事情都充满忧虑。我担心自己生病,因为没有钱医
治;担心自己不断地掉头发;担心自己可能永远无法赚到足够的钱娶老婆;担心自己因为没钱买像样的衣服而给
别人留下许多不好的印象;担心同学们老是在背后嘲笑我……我的内心充满了紧张感,就像一个没有安全阀的锅
炉,压力终于到了无法承受的程度,突然爆发了――我的精神彻底崩溃了。如果你没有经历过精神崩溃的话,真
希望你永远不要有这种经历,因为没有任何一种肉体上的痛苦能够超过精神上的极度折磨。”  另外一名因焦虑而接受治疗的学生也描述了自己的心理:“我的精神崩溃严重到无法和家人交谈的程度。我
无法控制自己的思想,内心充满了恐惧感,一点声音都会吓得我跳起来。我逃避所有的人,常常无缘无故暗自哭
泣。”  “我终日痛苦不堪,觉得自己被世界抛弃了。有时候,我真想跳河自杀,一了百了。”  这就是焦虑,一种困扰我们思想的毒瘤!它究竟是如何滋生出来的呢?  社会学家调查发现,经济原因是导致人们焦虑心理的主要因素之一。贫困往往让人产生一种不安全感。在调
查过程中,一位家里困难的大学生谈到自己的感受时说:“我内心深处总是感觉到莫名其妙的焦虑,无论如何也
摆脱不了。”问其原因,他坦言道:“上中学时,大家的经济条件都差不多;进入大学后,差距大了,心理就有
些不平衡。”  穷人在人格特质上更多地表现为内向、谨慎、情绪不稳定,参与社会的程度较低等特征,这让他们更为封闭
,常常为一些细小的事情而烦恼,总是担心他人瞧不起自己,厌恶自己,久而久之甚至成为一种心理疾病。  在校园里,那些家庭困难的学生因为衣着陈旧而羞于见人,因为缺钱而勒紧裤带,处于半饥半饱状态;至于
购买手机、泡吧之类奢侈消费更是望尘莫及。他们常因同龄人花钱如流水、自己囊中羞涩而抑郁自卑。于是,一
时间“郁闷”一词在学生中广为流传。  心理的紧张和焦虑,物质生活的匮乏,如同两种毒素缓慢地损伤年轻一代的身心。  遭遇挫折的人很容易将自己的不幸归咎于命运。其实,生活快乐与否完全取决于自己对人生、世界和万物的
看法,甚至可以说,生活是由思想决定的。  几年前,一位成功人士在一家广播电台参加过节目,主持人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曾经学过的最重要的课
程是什么?”  对于这位成功人士来说,问题十分简单,他的答案是:思想的重要性。如果能知道你在思考什么,就可以了
解你的为人。个人的特性从某种意义上说都是由思想决定的。人的命运,也完全取决于我们的思想状态。  人们必须面对的最大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几乎是必须面对的惟一问题――那就是怎样选择正确的思想
。倘若能做到这一点,也就可以解决所有问题了。曾统治古罗马帝国的伟大哲学家阿流士,将它总结成一句话―
―一句决定命运的话:“生活是由思想决定的。”  的确如此,如果我们整天沉浸在快乐之中,所思所想都是快乐的事情,我们就能找到快乐;如果我们所想的
都是悲伤的事情,我们就会悲伤;如果我们想像一些可怕的事情会发生,我们就会满怀恐惧;如果我们所想的念
头都是邪恶的,我们就不会心安理得;如果我们害怕失败,结果就会失败;如果我们顾影自怜,人们就会像躲避
瘟疫一样躲着我们。  这种说法并不是指心理暗示,也不意味着对于所有的困难,我们都应该用乐观的态度去对待。不是!生命绝
对不会如此简单。这句话的意义在于鼓励大家,以正面积极的态度,而不要用反面消极的态度去面对生活。换言
之,我们必须关注自身的种种问题,但不能仅仅停留在忧虑上。  关注和忧虑之间的区别在哪里?譬如当我们遭遇到交通堵塞时,一些人会表现得焦躁不安,而另一些人会注
意到自己的处境,但并不会因此而忧虑。关注的意思是要了解问题的关键所在,然后冷静地采取行动加以解决;
而忧虑却是在一个狭小的圈子里打转,使自己变得疯狂。  有这样一个故事,可以让人们了解对付忧虑的办法。罗威尔.托马斯是个电影导演,他曾经拍摄过一部在第一
次世界大战中有关艾伦贝和劳伦斯的著名电影。在他准备拍摄一部在印度和阿富汗生活的记录片时,他破产了,
要经常靠朋友的接济才能生活。  然而这些都不是问题的要点,问题的关键在于:当罗威尔.托马斯身处债务危机时,他对此予以重视,但并不
因此感到忧虑。因为他深深懂得,如果自己因厄运而垂头丧气的话,自己就变得一文不值了,尤其是对那些债权
人来说更是如此。为此,他每天早上出门前,总是要买一朵花,插在衣襟上,然后昂首挺胸地走上牛津街。他的
头脑中充满了积极和勇敢的思想,决不让挫折将自己击倒。对他而言,挫折不过是人生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攀
登高峰必须经历的有益的训练。  这个故事告诉我,人们可以一边面临人生的重大困境,一边在衣襟上插上一朵花,扬扬得意地走在大街上。  避免强烈的情绪波动  焦虑与抑郁会使人走向两个极端,其中一个极端是易怒。动怒者不知为何易怒、易烦恼,但也不能自我控制
这种情绪。他们往往拒绝他人的善意帮助,甚至对此大发雷霆。另一个极端是优柔寡断,犹豫不决,缺乏自信,
做事拖拉,事倍功半。那些因为贫困而焦虑的人表现得更加敏感,情绪更易于波动。  这些心理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妥善的解决,很可能导致极端行为的发生――自杀或者杀人,以此来报复社会。
第一章 我贫穷,我快乐(2)
 一位敏感的大学生,因为家里穷,总以为同学们看不起自己。有一次因为一件很小的事情与同学发生了冲突,
争执过程中偶然提及贫穷的话题,他顿时火冒三丈。后来他回想这件事时说:“我当时恨不得锤死他。”这是一
种多么危险的心态啊,如果不能及时纠正,就会酿成悲剧而后悔莫及。  学会控制情绪是成功和快乐的要诀。实际上没有任何东西比我们的情绪――也就是我们心里的感觉――更能
影响我们的生活了。内心的平静和生活中的快乐,并不在于我们身在何处,拥有什么,或者我们是什么人,而在
于我们的心境如何。  300年前,密尔顿在瞎眼后,也发现了同样的道理:“思想的运用和思想本身,就能把地狱造成天堂,把天堂
造成地狱。”  拿破仑和海伦.凯勒是密尔顿这句话最好的例证。拿破仑拥有普通人所追求的一切:荣耀、权力、财富,可是
他却对圣海莲娜说:“我一生中从未有过一天快乐的日子。”海伦.凯勒,一个又瞎、又聋、又哑的女子却表示:
“我发现生命是如此美好。”  美国思想家爱默生在那篇著名的《自信》散文里说道:“如果有人说,政治上的胜利、财富的增加、疾病的
康复、好友的久别重逢,或者其他纯粹外在的东西,能提高你的兴趣,让你觉得眼前有很多的好机会,不要相信
,事情绝对不是如此简单。除了你自己以外,没有别人能给你带来更多的。”  依匹克特修斯,一位伟大的斯多噶派哲学家也曾告诫人们:我们应该想方设法剔除思想中的消极观点,这比
割除身体上的肿瘤和脓疮要重要得多。这句2000年前的话,也得到了现代医学的证明。坎贝.罗宾博士说:“约翰
.霍普金斯医院收容的病人中,有五分之四都是由于情绪紧张和压力所引起的。甚至一些生理器官的病例也是如此
。寻根究底,许多问题都可以追溯到心理的不协调。”  伟大的法国哲学家蒙坦曾将以下两句话作为自己生活的座右铭:“人们因意外事件所遭受的伤害,不及因自
己对这件事情的看法更深。”而对所发生的一切事情的意见,完全取决于我们自己。  引用以上名人名言不过是想说明,当你困扰于各种烦恼之中,整个人精神高度紧张、情绪反复波动时,你完
全可以凭借自己的意志力来改变心境。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经表达过这样一种观点:“通常的看法认为,行动是随着感觉而来的,可实
际上,行动和感觉是同时发生的。如果我们能使自己意志力控制下的行动规律化,也能够间接地使不在意志力控
制下的感觉规律化。”也就是说,我们不可能只凭“下定决心”就改变我们的情感,可是却可以改变我们的行为
,而一旦行为发生了变化,感觉也就会自然而然地改变了。  他继续解释说:“如果你感到不快乐,那么惟一能发现快乐的方法就是振奋精神,使行动和言辞好像已经感
觉到快乐的样子。”  这种办法十分简单,是不是真的有效果呢?不妨试一试。脸上露出十分开心的笑容,挺起胸膛,深深地呼吸一
大口新鲜的空气,唱段小曲――如果你唱不好,就吹吹口哨……这样,你很快就会领会威廉.詹姆斯所说的意思了
:当你的行动显出你快乐时,就不可能再忧虑和颓丧下去了。  这是一个能造就生活奇迹的基本自然规则之一。  逃出忧郁的陷阱  痛苦、忧郁就像疾病一样有违于我们的本性。我们随处都能看到一张张忧郁、愁眉紧锁、快乐不起来的面孔
,一副副愤愤不平的表情,但我们决不能认为有这些情形就会破坏这个充满欢乐的美丽世界。事实上,这些掠夺
我们幸福、阻碍我们前行脚步的敌人原本就不存在,这些敌人仅仅是我们内心的一种不和谐。  对有些人来说,忧郁是一种痼疾。如何逃出忧郁的陷阱呢?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不要根据眼下所面临的困境来猜测自己的未来,而是学会用更开阔的视野来看待人生,
那样,你的处境就会大不相同了。  每当我们遇有不快乐之事时,每当我们情绪低落时,每当我们遭遇挫折时,我们总是让这些令人泄气的想法
和怀疑、焦虑、沮丧情绪像公牛冲进了瓷器店一样,破坏自己的头脑,使我们那些历尽千辛万苦获得的工作成果
毁于一旦。我们不断地从头开始,人们的工作就如同井底之蛙,拼命地向上爬,仅仅为了往下掉。  什么时候我们才能懂得,这些毫无用处却破坏性极强的想法乃是我们人生的大敌呢?烧毁一座历经数年才建成
的房子仅仅需要几分钟,要毁掉画家呕心沥血画出来的一幅画只要加上一笔。同样,焦虑、嫉妒、悲伤、忧郁、
憎恨这些极具破坏力的情感也能毁掉我们历尽了千辛万苦精心创作的人生大画卷。  如果你深受自己情绪影响之苦,你干脆顺应潮流,以真正的热情积极地、全身心投入到你周围正在发生的事
情上去。不要老是忧心忡忡,老是想着自己如何如何。  你应该以极大的热情参加到各种有利于你自己的活动中,或者参加到能使你周围的人愉悦的活动计划中,让
你真正快乐起来。  怨天尤人是那些多愁善感、郁郁寡欢之人的一个显著特征。不少人在用乐观的思想、用积极的自我暗示、鼓
励自己方面还做得远远不够。  你应该坚信,你是注定要过和谐、安逸的生活的;安逸舒适地生活是你与生俱来的权利;你应该坚信,你的
人生道路上一定会充满欢声笑语。  没有什么能够动摇你的这一信念――即你完全能够征服破坏你幸福安宁的思想敌人,也不要让任何人任何事
动摇你生来就要过舒适安逸生活的信念。  下面介绍一下美国伟大的成功学家卡耐基总结出来的五种摆脱忧郁的方法:  一、专心致志地做一件事,心理上的兴奋是完全可以战胜身体不适的。  二、可以通过阅读一本引人入胜的好书,将烦恼抛到九霄云外。  三、当心情十分沮丧时,可以强迫自己从事剧烈的运动,让沮丧和忧愁随着汗水统统流光。  四、在情绪过于紧张时,试图学习威伯.克洛斯的生活哲学――面对繁杂的工作时,让自己坐下来松弛一下,
抽抽烟,整整一个小时,什么事也不做。  五、耐心和时间对于消除烦恼大有裨益。烦恼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殆尽。
第一章 我贫穷,我快乐(3)
 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  我们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没有钱那有快乐可言。其实,快乐和财富,两者并无必然的联系。甚至在有些场
合,快乐和财富恰恰成反比。  有许多人,他们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刻,正是他们与贫穷作斗争、逐渐摆脱贫穷的时候。正是这段时间,他们
为了别人牺牲自己,为了将来的自立放弃眼前的享乐;也正是这段时间,他们一方面每天为面包而辛苦,一方面
又滋养自己的心灵,努力使自己的智能更多、境况更好、生活更幸福、对社会更有贡献。  一位著名的作家谈到他早年辛勤工作时说:“当我回顾那段艰难却令人难忘的岁月时,内心却充满喜悦。当
我的口袋里没有一分钱,在一个没有炉火的小屋里专心写作时,我感到无比快乐,比我现在坐在舒适体面的会客
厅里感觉到的快乐要大得多。”  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一次,一位东方的暴君因为生活太富足而感到无聊和空虚,便派一位皇差去寻找世界
上最快乐的人,倘若发现,立刻脱下他的衬衣带回皇宫。这位皇差在大街上发现了一个流浪汉,看到他整天唱歌
跳舞,异常开心。这位皇差便认为他就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人,于是抓住他,试图脱他的衣服,哪知这位流浪汉身
上竟然连衬衣也没有。  快乐到底是什么呢?为什么那么多富人抓不住快乐,而一些穷人却能沉浸在快乐甜美的生活中?  一位哲人说得好:“让空虚和谎言都离我而去,贫穷非我所欲,富足亦非我所欲;粗茶淡饭,我足矣。”人
快乐的天性是不平等的。这种不平等,较之财富的不平等,更为重要。财富所赐予人的其实是有限的,人天性的
快乐和忧伤,并不取决于它。精神的力量远大于财富,它决定了人们天性的快乐或者忧伤。常言说:“知足者常
乐。”一个穷人知足天性所带来的快乐,足可抵过一个富翁穷奢极欲的欢愉。  快乐不是昂贵的宝石,非要用金钱才能买得到;快乐其实就是人生路上的小石子,只要你用心去拣,就能得
到它。到处寻找快乐的人们,哪里知道快乐就在自己的脚下。  每个人都应该了解其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了解自己存在哪些不健康心理及其原因,学会如何改变自己的不
良情绪,完善应对的方式。  在学校里,通常会安排接受助学金的同学们聚会,大家在一起交流学习和生活上的种种心得。因为大家处境
都差不多,一般不会有心理障碍。通过交流,许多人会发现:像我这样处境的学生原来大有人在,而且大家都在
健康地活着。  经济状况不好的同学,更应该学会接纳自我。既接纳短处,也接纳长处。要不断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说
“我能行”。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东西,只有不完美的才是真实的,不苛求完美,也不要抱怨身世。只有积极面对
才会有出路。  诸葛亮有句名言,叫“宁静以致远”。经济状况不好的同学应该将主要精力放在学业上,而不是放在花钱上
。提高自身的受挫能力和情绪调控能力,积极进行自我心理调适,寻求支持,减轻心理压力,坚持自己的追求,
在追求中找寻到无限的精神快乐。  培养富足之心  心理学家指出:“有个可以富裕的方法,那就是改变我们的思考重心,试着去想你已经拥有的东西。不要抱
怨你的薪水,而要感激你拥有一份工作;不是期望你去法国度假,而是想到你家后院的小山上体会乐趣!”  为什么我们觉得自己是穷人呢?又为什么我们是穷人呢?答案只有一个,缺少一颗富足的心。  一个懂得知足的人,就能够笑看得失输赢,笑看拥有多少,而不觉得自己什么也没有。他们深信水到渠成,
经过自己的辛勤耕耘来满足自己的需求,做一个心里踏实的人。下面这个故事将有助我们学会如何培养富足心。  一个刚刚大学毕业的年轻人,闷闷不乐地在大街上漫无目的的溜达。对面过来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年轻人
不小心撞倒了老人,但他仍若无其事地溜达。老人自己爬起来,追上年轻人并向他道歉,年轻人很纳闷但很高兴
,顿时他感到自己的存在与伟大。  年轻人忽然间意识到自己撞倒老人是多么无理,他随后向老人解释说:“老大爷,真对不起,您没事吧!我
刚才心情特别糟糕!”老人就问他:“什么事让你情绪这么低落?”年轻人就把他的遭遇详细地告诉老人:“我大
学刚毕业,在毕业前我女朋友找到了一份薪水不菲的工作离我而去,我找了两个月的工作还是没有结果。刚才我
去一个小餐馆应聘杂工,老板说我身体不结实学历又太高,他们那里不需要我这种人。我上大学花了家里的所有
积蓄,现在一无所有,我实在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很想一死了之。”  老人说:“年轻人,别这么悲观,谁说你一无所有呢,现在你就是个百万富翁!”  年轻人问道:“我是百万富翁就不会是现在这样,你别拿我开笑了。”  老人说:“我问你,我出20万买你一只眼睛,你愿意吗?”  年轻人说:“那不行,我不成了‘独眼龙’了,就不能欣赏美丽的世界了!”  老人又问:“我出20万买你的青春,你愿意吗?”  年轻人答:“眼睛都不卖给你,还想买我的青春,那不是天方夜谭吗?!”  老人又问:“我出20万,让你和你的父母反目为仇,你愿意吗?”  年轻人气愤地说:“你让我背信弃义,冒天下之大不韪,做不孝之人。我不是那种人!”  老人又问:“我出20万买你的自由,你愿意吗?”  年轻人气急败坏地说:“你做梦吧!”说完准备转身离去。  老人又说:“你等等,我还有最后一个问题,我出20万让你去杀人抢劫,这是最后一次机会,你愿意吗?”
第一章 我贫穷,我快乐(4)
 年轻人头也没回地说:“你做梦吧!”  老人说:“年轻人,你已经是个百万富翁了,五个20万不是100万吗?”  年轻人又回来向老人道了谢,面带笑容、充满自信地走开了。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很富有的人,关键在于你是否懂得自己拥有的财富。  做一个懂得知足的人,你将会得到很多意外的收获。你将会摆脱贫穷的枷锁,天天笑口常开,快乐陪伴。  美国的诺曼.麦克伊斯文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我换班的时候在外面扫地,看见一名老妇来到角落。她
身穿旧式印花洋装,褪色的黄毛衣,一双破旧的黑鞋。那一晚奇冷无比,我注意到她没穿袜子。  我问她袜子在哪里,她说她连一双袜子也没有。我低头看着这位瘦弱的老妇,我知道她需要的东西很多,不
过那时我能给她的就是一双温暖的袜子。我脱下运动鞋,脱下白色的新袜子,就在停车场上把袜子穿在了她的脚
上。我想这只不过是举手之劳,可是她的回答叫我终身难忘。她用充满爱意的眼神抬头看着我,仿佛祖母看着自
己的孙子,她说:“谢谢你,十分感谢你。如果有什么是我最爱的,那就是晚上睡觉时有双暖和的脚。这种感觉
我已经记不得了。”那晚我开车回家,内心洋溢着喜悦。  隔天晚上我在热汤供应站轮班时,有两名警察走进来,他们想打探一个女人的消息,她的邻居发现她死了。
他们拿那个女人的照片给我看,就是我给了她我的袜子的老妇人。  我难过地问:“发生了什么事?”  警察告诉我,她是个老寡妇,没家人,也没什么朋友。她住在一间没有暖气的简陋房子里,就在两条街外。
有位邻居偶而会去看她,昨天去看她时发现她死了。警察抬起头来继续说:“你知道吗?验尸官处理尸体的时候,
我也在场。很奇怪,我看到她一脸祥和。她面部的表情既满足、安详,又平静。我希望我走的时候也能看起来像
那个样子。”  我想起了我把袜子穿在她脚上时她所说的话:“如果有什么是我最爱的,那就是晚上睡觉时有双暖和的脚。
”  对于一个贫穷的老妇人来说,有一双温暖的袜子就能够心满意足,甚至死而无憾了,这对那些“人心不足蛇
吞象”的人来说,难道不应该有所启迪吗?  贫富只是一种感觉,与你的处境和物质条件没有太大的关系。拥用一颗富足的心是贫穷的人不再感觉到自己
贫穷的源泉。物质上的贫穷算不了什么,物质上的富有也算不了什么:如果没有一颗富足的心,无论自己拥用多
少财富,也始终感到自己是穷人。  以平常之心接纳生活  人的生活是不可能一帆风顺、一世无忧的。生活中有顺利的时候,也有挫折的时候,有富足奢华的时候,也
有一贫如洗的时候,无论处在顺境还是逆境,贫穷还是富有,如果都能以一颗平常的心去坦然面对,生活就不会
出现如此多的烦恼与忧愁。  我们往往对自己所拥有的财富视而不见,而去盲目追逐暂时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这是为什么?美国成功学大师
卡耐基曾追寻过其中的缘由。而使他得到这种结论的是他先前的教务主任哈罗.艾伯特。那时他觉得哈罗先生每天
都生活得特别快乐,因此追问其原因,哈罗先生告诉卡耐基一个他永远也忘不了的故事。  “我以前常为很多事情而忧虑,”他说,“可是,1934年春天的某一天,我正在韦伯镇西道提街,有一幕景
象使我以后永远不再感到忧虑,事情发生的前后只有10秒钟,可是就在那10秒钟里,我学到的关于如何生活的道
理,比我过去10年里所学到的还要多。我在韦伯镇开过两年的杂货店,我不仅赔光了所有的积蓄,而且还欠了债
,花了7年的时间才还清,我的杂货店刚在前一个礼拜才关门,当时我正准备到工矿银行去借点钱,以便到堪萨斯
去找一份差事,我像一个一败涂地的人那样在路上走着,完全丧失了斗志和信心。突然,我看见迎面来了一个没
有腿的人,他坐在一个小小的木头平台上,下面装着从溜冰轮鞋上拆下来的轮子,他用手抓着一片木头,撑着地
让自己滑过街来。我看到他的时候,他已经过了街,正准备把自己抬高几英寸上到人行道上来,就在他把那小小
的木头车子翘起来的时候,我们两人的眼光遇个正着,他对我咧嘴笑了一笑。‘你早啊先生,早上天气真好,不
是吗?’他很开心地说,当时我站在那里看着他,我才发现自己是多么富有。我有两条腿,我能走路,我对我的自
怜感到羞耻。我对自己说,如果他缺了两条腿还能够如此快活,这么高兴,这么充满自信,我怎么不行呢?……我
从此在我浴室的镜子上贴着下面这几句话,好让我每天早上刮胡子的时候能够读到:‘人家骑马我骑驴,回头看
看推车汉,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哈罗先生继续说:“从此我再也没有感觉到不安与焦虑,我不再因财富的多少影响我的心境,因此我总会感
到快乐如常。”  坦然去面对生活中的无常,需要有一颗经得住考验的心。面对生活中的财富,如果有能力,就可以去尽情享
受。富足也能使人开阔眼界,陶冶性情。有了足够的财富可以饱览世界风情,过上充实的生活。  如果不能去享受富足的生活,也可以追寻人生的快乐。贫富之间的转化最能体现一个人的品格。快乐是每个
人的权利,其中最重要的是看一个人能不能正确对待。当一个人感到生活贫乏时,要学会去探寻如何快乐的艺术
,也要学会思考,不要把思维局限在一个框框里。这样就会发现,当一个人在追寻快乐的时候,快乐其实就在自
己的周围。  不要总为缺这缺那而去抱怨,抱怨并不能带来任何适合于自己的东西。一个人也绝不会因为抱怨而能得到其
他人所拥有的东西。一切都得靠自己的动力。  当一个人为贫困而烦恼的时候,就应该像死里逃生的艾迪.里根伯克那样:“当我毫无希望地迷失在太平洋里
,和我的同伴在救生筏上漂流了21天之久后,我所学到的最重要一课是:如果你有足够的新鲜水喝,有足够的食
物可以吃,就决不要再抱怨任何事情了。”  很多生活贫困的人对目前的生活和现状的不满意表现在:朋友很少,经常感受的是孤独和空虚;不认为生活
会给予他们机会等。  其实贫困好比一把双刃剑,它可以伤害你,也可以造就你,帮你成才。我们应该以一颗平常心接纳自我、贫
穷的家庭和清苦的现实生活。贫困的条件会给个人的发展带来一些限制,比如,教育条件差制约着我们外语能力
的提高,制约着我们文体活动和多种兴趣的发展,影响见识等。但应当看到,在受到限制的同时,我们还拥有困
难带来的种种优势:我们没有富家子弟的骄气,能够自立。我们朴实、吃苦耐劳,拥有克服困难的毅力。而这些
优秀品质则是巨大的精神财富,它不但能够使我们克服眼前的困难,弥补与别人暂时的差距,还能给予我们成就
一切的勇气。任何事物都有利有弊,换一种认识角度,你就是赢家。
第二章 我贫穷,我自信(1)
 自卑是最大的障碍  自卑的人,常常轻视自己,总认为自己无法赶上别人,并因此而苦恼。其实自己不一定比别人差。  抑郁是贫穷者心理问题较严重的方面。很多人由于自卑而导致自轻、自贱、自我鄙视,对自己持有完全否定
的态度和情感体验。他们缺乏生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抑郁孤僻,自我封闭。生活困难对他们的心理造成了重大
的挫折,面对挫折,他们往往感到自己无能为力,从而丧失挑战困难的勇气和信心。他们在心理上往往采取逃避
、退缩的应对方式;缺乏人生理想和生活目标,消极地对待人生,消极地看待生活中的一切,使整个人生带有浓
重的灰色调。  在社交中,具有自卑心理的人表现为孤立、离群、抑制自信心和没有荣誉感,使自己成为不受欢迎的人,甚
至受到周围人的轻视、嘲笑或侮辱。心理学中,自卑是一种性格上的缺陷,它表现为对自我的能力评价偏低,因
而使人忧郁、悲观、孤僻,总觉得自己不如人,总感到别人瞧不起自己。他们事事回避,处处退缩,不敢抛头露
面,害怕当众出丑。这是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能导致一个人颓废落伍,以致心理扭曲。  1951年,英国有一位名叫弗兰克林的人,从自己拍得极好的DNA(脱氧核糖核酸)的X射线衍射照片上发现了DNA
的螺旋结构之后,就这一发现作了一次演讲。然而由于生性自卑,又怀疑自己的假说是错误的,后来他放弃了这
个假说。1953年,科学家沃森和克里克也从照片上发现了DNA的分子结构,并提出DNA双螺旋结构的假说,从而标
志着生物时代的到来,二人因此获得了1962年度诺贝尔医学奖。可想而知,如果弗兰克林不自卑,而是坚信自己
的假说,进一步进行深入研究,这个伟大的发现肯定会以他的名字载入史册。  由此可见,一个人若被自卑感所控制,其精神生活将会受到严重的束缚,聪明才智和创造力也会因此受到影
响,无法正常发挥作用。可以说,自卑是束缚个人发展的一条绳索。  在大学校园里,因自己的家庭困难而自卑、痛苦的人大量存在。他们对自己没有信心,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
,常常自惭形秽,郁郁寡欢。不少人因害怕被别人看不起而自我封闭,不与同学交流,不参加集体活动,顾影自
怜。  有些学生总觉得生活困难是没面子的事,与同学相处时敏感而自卑,往往采取逃避、自闭的做法。久而久之
,产生诸如极度自卑、不安、孤僻等心理问题,有的发展成自闭症、抑郁症,甚至因此而退学。  在北京某知名高校,一名来自边远山区的学生入学不久,就发生了这样的心理危机,并最终因人际交往中的
严重障碍而被迫休学。他休学后在写给学校的一份材料中写道:我在学校中生活和学习的压力很大,城市孩子中
很多基本的技能我都没有,我不会打球、不会唱歌。高中的时候,我学习很好,能够赢得大家的尊重,可到了大
学,同学们学习都很好,而且大学生活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学习,在其他方面我再也找不到自信。对于手机、电脑
,我不仅不会用,而且几乎没有见过。我觉得自己实在是很差,也总觉得周围的同学、老师都在嘲笑我。  他无法忍受的是,室友讨论的电脑、游戏、明星话题,他一句也插不上嘴,从而造成极度自卑、封闭,人际
关系也紧张。因为贫困,他无法集中精力学习,因为自卑,他无法和同学们快乐地共处,他甚至想过以结束生命
的方式来结束这种痛苦。  还有一位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在日记中写道:我终于明白我带进大学的,除了压力和一身土气外,还有先天不
足。  大学校园里,同学们朝夕相处,大家难免互相比较。在一次次比较中,有的家境困难的学生在同学面前不敢
抬头。极端自卑的人十分敏感,总怕被人瞧不起。他们自卑的原困,大多来自经济和学习。由于家庭贫困,自尊
心在同学间巨大的贫富差距中受到严重打击;另一方面,原来在高中可能备受老师喜欢的同学进入大学后,因为
显得普通而失去往日的荣耀,这些同学都可能走进自卑的阴影。  在自卑阴影的笼罩下,这些同学的心灵备受煎熬,长期的自卑使他们显得郁郁寡欢,意志消沉。一个忧郁的
心灵必然是脆弱的,是难以抵制外界的不良诱惑的。  著名的奥地利心理分析学家A.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一书中提出了富有创见性的观点,他认为人类的所有
行为,都是出自于“自卑感”以及对于“自卑感”的克服和超越。  阿德勒认为人人都有自卑感,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他说,因为我们都发现我们自己所处的地位是我们希望加
以改进的,人类欲求的这种改进是无止境的,因为人类的需要是无止境的。所以人类不可能超越宇宙的博大与永
恒,也无法挣脱自然法则的制约。也许这就是人类自卑的最终根源。  只有超越自卑,才能坦然面对生活,不断接近自己的梦想。  你是自己最大的敌人  除了自己,没有任何人可以使你沮丧消沉。  你是否曾经觉得自己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经验,不论做什么事,结果往往不能如愿以偿。
事情出了问题,也只好责怪自己。但是,正如“你是自己最大的敌人”一样,你也可能成为自己最好的朋友。当
你了解到世间惟一能左右你成败的人,就是你自己,那么,你就能“化敌为友”,做自己最好的朋友。  当你具备了某种品德,能接纳自己,心灵变得成熟起来,你就会欣喜地发现你已经成为自己最好的朋友了。
确定一个长远的目标,并着手培养自己的能力,修正自己的错误。当你开始行动时,你就会了解到真正支持你迈
向成功之路的人,正是你自己。  西方有句名言:“一个人的思想决定他的为人。”此语概括了人生的全部内容,道尽人间百态。人内心的想
法可以通过其行为不折不扣地反映出来,所有思想都汇集到一起,便形成了其独特而丰富的人格。  如同没有种子的发芽就没有禾苗的茁壮成长一样,人们外在的言谈举止都是由内心隐藏的思想种子萌芽而来
。无论是自然行为,还是人类刻意而为之,这样的过程毫无例外。  如果说行为是思想绽放的花朵,那么快乐与痛苦就可以被看做是思想结下的果实。因此,收获快乐还是痛苦
,全部取决于自己的思想。思想造就出个性,一念之间往往决定一生的命运。如果人心包藏歪念,痛苦就会接踵
而至,犹如车轮一样碾过;如果心诚意正,快乐便如影相随,永远陪伴左右。
第二章 我贫穷,我自信(2)
 人类是自然造化的产物,并非依靠权谋投机取巧成长。如同万物因果循环一样,种因得果的道理同样适用于思
想。  高尚人格的形成不是凭借着个人的爱好和机遇,而是纯正思想的自然结果,是长期心存正念的报偿。同样的
道理,卑鄙蛮横的人格可以说是心怀不轨长久积累的后果。  有一个潦倒落魄的人,非常想使自己糟糕的处境有所改变,然而在工作上却偷奸耍滑,应付了事。他认为自
己的薪金太少,在工作上偷懒是应该的。这样的人并不懂得改变处境的方法,他的懒惰、自欺欺人的想法,不仅
无法摆脱贫穷,而且还会使他深陷于更加困苦的境地。  这个故事说明这样的道理:自身是造成所处环境的原因(虽然人们平时并没有意识到)。一些人一方面展望
美好的人生目标,另一方面却不断抱怨自身的处境,将所有原因全部归咎于他人,失败的例子比比皆是。人只要
真正懂得思想的巨大作用,环境就不会成为失败的借口了。  对工作的态度一旦改变,工作的处境也会随之改变。增强信念,丰富自己的知识,让自己置身于更富有挑战
性的环境中,就能获得更多的机会。一定要记住,什么事都要努力去做。千万不要以为可以脚踩两条船,将所有
的便宜占尽,因为这样做即使取得了成功,也必定是短暂的,很快就会失去。  如同学生必须先掌握一门功课,才能接着学习下一门课程一样,在拥有你梦寐以求的丰硕成果之前,你需要
先充分发挥你的能力。《圣经》告诫我们,如果滥用、忽略或低估我们的能力,即使我们天赋的能力再强,也会
慢慢减弱,因为我们的所作所为不配拥有这样的能力。  我们并非一无所有  孟德斯鸠曾说过:“一个人一无所有并不是贫穷,只有他不去工作,或者不能工作的时候,那才是真正的贫
穷。”一个能够工作,并且愿意工作的人,比之那些拥有万贯家财、无须工作的人,精神更为富有。  有个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个富人和一个穷人谈论什么是幸福。  穷人说:“幸福就是现在。”富人说:“幸福是财富。”富人拥有百间豪宅,千名奴仆,故而对穷人的破旧
茅舍轻蔑无比,可惜一场大火把富人的豪宅烧得片瓦不留,奴仆们也各奔东西。一夜之间,富人变成了乞丐。  炎炎酷暑之日,汗流浃背的乞丐路过穷人的茅舍,想讨口水喝。穷人端来一大碗清凉的水,问他:“你现在
认为什么是幸福?”乞丐只好眼巴巴地说:“幸福就是此时你手中的这碗水。”  幸福到底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富人可以一掷千金,一餐饭花掉穷人一年的收入,富人可以此为荣
,但却不一定感到幸福;穷人能吃上一顿肉夹馍外加一碗牛肉面,就足以使他感到自己是个幸福的人。  每天我们都生活在美丽的童话王国里,可我们却视而不见、充耳不闻,这是为什么?  叔本华有句名言:“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能满足便痛苦,满足了便无聊,人生就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
。”看来一个人的幸福与他对生活的欲望大小有密切的关系。  穷人对生活的欲望低且单纯,非常容易得到满足,所以,穷人离幸福很近;富人对生活抱有很多无法满足的
奢望,所以,富人虽拥有万贯家财,但他离幸福很远。  在对幸福的把握上,也许穷人拥有的更多。即使在很困难的情况下,我们又怎能说自己一无所有呢?  美国《时代杂志》曾经刊登过这样一篇报道,谈到一个战士在关达坎诺受了伤,喉部被碎弹片击中,输了七
次血。他给医生写了一张纸条,问道:“我能活下去吗?”医生回答说:“是的。”他又写了一张纸条问道:“我
还能说话吗?”医生又回答他:“当然可以。”得到这样的答复后,他写道:“那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你为什么不马上停下来问问自己:“那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你会发现自己所担心的种种事情,比起其他人实在是微不足道,一点也不重要。  生活中大概有百分之九十的事情都是对的,只有百分之十可能是错的。如果我们要得到快乐,就应该把自己
的思想集中在那百分之九十对的事情上,而全然不理会那百分之十的错误。如果我们想担忧,想难过,想得胃溃
疡,那么就集中全部思想去想那百分之十的错事,而无视那百分之九十的好事吧。  英国很多新教教堂都贴着“多思考、多感激”字样,这句话也应该铭刻在每个人心上。  《格列佛游记》的作者史维伏特,可谓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悲观的一位作家。他曾为自己的出生而悲哀,因此
每当生日时一定要穿上黑衣,并绝食一天。但在绝望之际,这位悲观主义者却盛赞开心和快乐给人健康的力量。
他宣称:“世上最好的三个医生是节食、安静和快乐。”  你我每天每个小时都在得到“快乐医生”的免费服务,只要我们能把注意力集中在我们所拥有的那么多令人
难以置信的财富上――那些财富远超过阿里巴巴的珍宝。你愿意把自己的双眼卖一亿美金吗?你肯将自己的双腿卖
多少钱?还有你的两只手,你的听觉,你的家庭?把所有的资产加在一起,你就会发现自己如此富有,即使把洛克
菲勒、福特和摩根三个家族所有的黄金都加在一起也不愿意出卖。  可我们能真正理解这些吗?实际上并不能。正如叔本华所说的:“我们很少想到自己拥有的,却时刻想起自己
所没有的。”这正是人生最大的悲剧,它给人带来的痛苦可能比历史上所有的战争和疾病还要多。  美国作家罗根.史密斯言简意赅地说过这样一段话:“生活应该有两个目标。第一,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第
二,充分享受它。但只有智者才能做到第二步。”  如果你想知道如何将在厨房水池边洗碗变成一次难得的人生经历的话,请读一读一本富有启发性的图书,书
名为《我希望能看见》,作者是波姬.戴尔,几乎瞎了50年的女人。在书中她写道:“我只有一只眼睛,而且满是
疮疤,只能透过眼睛左边的小洞来看。看书时必须把书贴近脸,然后努力地将眼睛尽量往左边斜过去。”  但是,她拒绝接受他人的怜悯,不愿意让别人认为她与常人有别。小时候,她渴望与其他孩子一起玩跳房子
的游戏,却看不见地上的线,只好在别的孩子回家之后趴在地上,将眼睛贴在线上瞄来瞄去,将小朋友们玩的地
方都牢记在心,不久就成为游戏高手了。读书时间,她将用大字印的书紧紧靠近自己的脸,连眉毛都碰到书上。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人,却得到两个学位――明尼苏达州州立大学学士学位和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
第二章 我贫穷,我自信(3)
 她在明尼苏达州双谷的一个小村子里开始了自己的教师生涯,后来通过努力成为南德可塔州奥格塔那学院新闻
学和文学教授。在那里她教了13年的书,同时在一些妇女俱乐部发表演说,还在电台主持读书节目。“在我的脑
海深处,”她写道,“常常怀着一种害怕完全失明的恐惧,为了要克服这种恐惧,我对生活采取了一种快活而近
乎游戏的态度。”  然后,1943年,也就是她52岁时,一个奇迹发生了,在一次手术之后,她的视力比以前增加了40倍。  一个全新的、令人兴奋的、可爱的世界展现在她的眼前。她突然发现,即使在厨房水池前洗碟子,也让自己
觉得非常开心。“我玩着洗碗盆里的肥皂泡,”她写道,“将手伸进去,抓起一大把肥皂泡,迎着光举起来,在
每一个肥皂泡里,我能看到小小彩虹闪出来的明亮色彩。”  你和我应该为此感到惭愧,我们这么多年来每天生活在一个美丽的童话王国里,可是我们却混混沌沌,视而
不见,充耳不闻,根本没有充分享受生活。  只要你多想想自己所拥有的,而不是一味对自己所渴望的唉声叹气,你就会省却很多烦恼。  贫穷来自你的思想  同样的贫穷,一种是不思进取的懒惰,一种是直面生活的勤勉;一种是人格的湮灭,一种是不屈的抗争。两
种境遇确实让人感慨。  我们可以看看下面两则对比性很强的故事,了解一下贫穷者的两种不同心态。  在一个美丽的乡村,一天来了一个乞丐,这个乞丐看上去只有30来岁,长得很结实。乞丐每天都端着一个破
碗到村民家中讨饭,他的要求不高,无论是稀饭还是馒头,他从不嫌弃。日子长了,便有人看中他的身材和力气
,想让他去帮着打打零工,并答应付给他若干工钱。岂料此等好事,该乞丐竟一口回绝。他说:“给人打工挣钱
多辛苦,远不如讨饭来得省力省心。”  也是在这个村子,有一个老人每天都到垃圾箱里拾垃圾。老人是个驼背,这使得他本来就矮小的身材越发显
得矮小。老人每次从垃圾箱里拾垃圾都仿佛是在进行一场战斗。为了拾到垃圾,他必须将脸紧紧地靠在垃圾箱的
口子上,否则他的手就不足以够到里面的“宝贝”。而那个口子正是整个垃圾箱最脏的地方。  老人每次拾完垃圾都像打了一场胜仗,他完全不会顾及别人那种鄙夷的目光。看着那些可以换钱的“战利品
”,走在乡村的小路上,他总是显得格外高兴。  同样是贫穷,有的人贫困潦倒,有的人心在梦在。难怪有人断言,物质上的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上
的贫穷。  对于渴望改变自己贫穷命运的人而言,如何认识自己目前的“一无所有”,对其以后的发展至关重要。一般
说来,持“反正我也是一贫如洗,再怎么努力奋斗也无济于事”态度的人,必将贫困潦倒终生,一事无成;而抱
“虽然我眼下一无所有,但是我将努力去奋斗……”想法的人,则将成为真正的胜者。  近年来有一句流传很广的话,叫“心态决定命运”。下面这个故事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道理。  一个乞丐站在路旁卖橘子,一名商人路过,向乞丐面前的纸盒里投入几枚硬币后,就匆匆忙忙地赶路了。  过了一会儿后,商人回来取橘子,说:“对不起,我忘了拿橘子,因为你我毕竟都是商人。”  几年后,这位商人参加一次高级酒会,遇见一位衣冠楚楚的先生向他敬酒致谢,并告知说:他就是当年卖橘
子的乞丐。而他生活的改变,完全得益于商人的那句话:你我都是商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你定位于乞丐,你就是乞丐;你定位于商人,你就是商人。你给自己定位什么,你就是
什么,定位决定人生,定位改变人生。生活困难的学生思想上的弱势在一定程度上加剧、强化了他们在经济上的
弱势。人生最可怕的不是贫穷,而是自己对贫穷的妥协。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经说:“我们这一代人最重大的发现是,人能改变心态,从而改变自己的
一生。”的确,人生的成功或失败,幸福或坎坷,快乐或悲伤,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人自己的心态造成的。人的心
态是随时随地可以转化的。一个人心里想的是快乐的事,他就会变得快乐;心里想的是伤心的事,心情就会变得
灰暗。  心理态度对我们的生理能力也有着不可思议的影响力。著名的英国心理学家哈德菲尔德在他的书中提到:“
我请来三个人,请他们测试心理对生理的影响,我们用测力计来测量。”他请他们全力握住测力计,并给他们三
种不同的状况。  在正常的清醒状况下,他们的平均抓力为101磅。当他们被催眠,并告诉他们都很衰弱时,就只有29磅的抓力
――只有正常体力的1/3(三人中有一个是拳击冠军,被催眠时告知他很衰弱后,觉得自己的手臂很瘦小,像婴儿
的一样)。第三次测试时,告诉他们,他们在催眠中都非常强壮,平均抓力可达142磅。当他们心中充满积极有力
的思想时,平均每人都提升了将近50%的体力。这正是心理态度不可忽视的力量。  物质上的贫穷并不可怕,因为我们可以用积极的心态去改变这种状况,可怕的是心理上的贫穷。  不要让贫穷接近心灵  真正的贫穷不在于你物质上的贫穷,而在于你的心,你的心灵,那些心灵上的贫穷者才是真正的贫穷者。我
们不要让贫穷接近自己的心灵。  传说苏格拉底的父亲是雅典城中的一个铁匠,由于家里非常贫穷,母亲只好经常去给别人做接生婆,这样可
以赚到一点小钱来贴补家里。而非常懂事的苏格拉底也经常帮着父亲干一些铁匠活。  家里的贫穷并没有给苏格拉底造成什么不良的影响,相反却让苏格拉底养成了许多良好的习惯。妈妈没钱买
布给他做衣服,一年四季苏格拉底都穿着一件衣服。有时衣服脏了他便在夜晚把它洗好,然后拿到火炉边上烤干
。至于鞋就更不用说,苏格拉底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鞋,他总是赤着脚走路。
第二章 我贫穷,我自信(4)
 有一年冬天,雪下得非常大,苏格拉底要出门去给别人家送打好的铁器。妈妈看雪下得那么大,儿子的脚下又
没有穿鞋子,于是不让苏格拉底去。  “孩子,雪太大了,别人在这种天气也用不上它,等到雪化了的时候再去吧!”  “不行,我一定要去,我跟爸爸答应今天给人家送去的。”  苏格拉底顶着大雪,光着脚丫把打好的铁器送到了那个需要铁器的人家里。那些接到铁器的人们总会拿出好
吃的来招待他。但是他们很快发现苏格拉底对美酒佳肴并不感兴趣,他感兴趣的是看书。后来家里有藏书的人们
都愿意把书借给苏格拉底,就这样,苏格拉底逐渐地认识了许多字,读了许多书。  苏格拉底身处艰难和贫穷的环境中,仍然做自己该做的事情,丝毫没有受到贫穷的左右。因为贫穷自始至终
都没有在他的心灵上造成什么影响,始终未能接近他的心灵。因此虽然贫穷,但是苏格拉底仍旧取得了很辉煌的
成就。  我们能够选择好多东西,却有一样东西是不能选择的,那就是每个人的出身。  卢梭诞生没几天他的母亲便去世了,他的父亲是个钟表匠,家里的经济条件非常不好,卢梭从小由姑母抚养
,他聪明机灵,虽然没有像有钱人家的子弟那样受到系统教育,但特别爱读书的习惯,使他成了一个知识丰富的
人。  母亲去世后,留下了许多书,有哲学的、历史的,更多的是小说。五岁的卢梭和父亲在空闲时都喜欢读书,
经常每天晚饭后就开始看书,看得入了神,有时竟忘了睡觉。  卢梭如饥似渴地读书,形成了好学好读的习惯。有很多书的内容他都能记得非常清楚,理解得很深。七岁的
时候,他把家里的书全读完了,又到外祖父那里找书读。这些书不再只是小说了,而是些充满知识和深刻思想的
书,像《教会与帝国历史》、《世界通史讲话》、《名人传》、《宇宙万象解说》等等。  他对这些内容深奥的书有一种一般孩子所没有的兴趣。他把这些大部头的书搬到父亲的工作室里,父亲工作
,他就读书给他听。书中那丰富而生动的知识很快转移了他对小说的兴趣。  读书使卢梭获得了很多知识,也养成了爱思考求真理的习惯。家庭条件的不好从没有阻止卢梭热爱读书学习
的热情,甚至他从来没有把贫穷放在心上。  永远不要让贫穷接近你的心灵,你就不要失去自己的激情。激情是生命力的象征,有了激情,才有了灵感的
火花,才有了鲜明的个性,才有了人际关系中的强烈感染力,也才有了解决问题的魄力和方法。没有激情就无法
兴奋,就不可能全心全意投入工作,不可能创造性地解决工作中的难题,更不可能有创业的力量和勇气,要成为
团队的领袖,更是妄想。可以说缺乏激情的人,他的生活将是命中注定的不景气。  大部分的人不能说没有激情,但是他的激情总是消耗在太具体的事情上:上司表扬了,他会激动;商店打折
了,他会激动;电视剧里的主人公破镜重圆了,他的眼泪一串一串往下流。这种激情仅仅是人的一种生理情绪,
而不是一种对生命的认识,对生活的积极争取。  能不能干成事,首先要看有没有激情。有多大的激情,将会成就多大的事业。法国作家大仲马的写作速度是
惊人的。他一生活了68岁,到晚年自称著书1200部。他白天同生活中的主人公生活在一起,晚上则与一些朋友交
往、聊天。曾有人问他:“你苦写了一天,第二天怎么仍有精神呢?”他回答道:“我根本没有苦写过。”“那
是怎么回事呢?”“我不知道,你去问一棵梅树是怎么生产梅子吧!”大仲马对写作充满了激情,把写作当做生
活的全部了。  有了这样的激情,工作起来得心应手,生活大有起色。有了这样的激情,贫穷是不会接近你的心灵的。  贫穷是一生的资本  贫穷是一生历久弥新的永恒财富,是一种“火的熔炼”,只有坚持下去才能把自己锻造成器。许多人在面临
贫穷时,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挣回了养活自己的钞票,也积攒着别人不曾有的经历和经验,使贫穷成为自己人生
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财富。正如一个著名成功人士所言:“生前没有经历困难的人,他的生命是不完整的。”  一个人在年轻时,贫穷一点其实没有什么关系,许多成功致富的人年轻时也曾十分贫穷。一个人只要有青春
活力,就拥有一笔巨大的财富,贫穷就是他成功的基础,也是绝好的锻炼人的环境。每一个穷人都想脱离贫穷,
世界上再也没有比极力想脱贫、致富这种行动更强大的力量了。因此,年轻时的贫穷是应该感谢的,因为,它给
你带来努力与希望,它让你的青春充满力量。  贫穷往往能够锻炼出非凡的能力。能力是抗拒困难的结果,生长于奢侈之中,自小被溺爱的青年,是罕见具
有大本领的。比较起来,富家子弟像温室里的小树苗,而穷人家的孩子饱受风吹雨打,更容易长成高大的松树。  对于生活困难的大学生来说,首先要改变的是对贫困的看法,特别是不能自己把自己当成了弱者。与其用一
百个理由证明自己贫困,不如用一个行动消除困难,战胜贫困!生活困难的大学生应该积极地自我心理脱贫,使
贫困成为激励自己艰苦奋斗、发奋学习的动力。  在谈起学生时期的生活困难对自己一生的重要影响时,一位50年代毕业的北大学生这样回忆道:“我进入北
大时,也是一个穷学生。由于父亲瘫痪卧病在床,家中失去经济来源,没有一分钱支持我学习。虽然当时不交学
费,伙食也是免费的,但是要买一些必需的学习资料和最低的日常生活用品,总是要花钱的。那时候,我靠的只
是每月两元的丙等助学金过日子。本来系里要给我每月四元的甲等助学金,可是想到这是人民的血汗钱,我没有
接受。在这样的条件下,自然会遇到不少困难。记得第一次手里拿着一个小小的洗脸盆,面对着一床大被子要洗
的时候,真是不知从何下手。我想,一下子洗一床被子,我不行,但是洗一块手绢还是行的。被子有什么了不起
,把它当做是一百块手绢,岂不就不成问题了吗?这样一想,就什么困难都没有了。从此一通百通,面前就没有
困难二字。每学期还要节约一点钱,在同仁堂给父亲买一点药寄回去。虽然这对他的病没有半点儿帮助,但是对
老人家的心理却是莫大的安慰。在北京学习几年,又工作了几年,我吃过几根冰棍,记得一清二楚。有事要进城
,就借同学的自行车,早上在食堂多拿两个干馒头。走在王府井、西单大街上,从来也不对身边飘出阵阵香气的
餐厅回头看一眼,岂不也过来了。寒暑假没有因为多余的钱买车票,所以不能回家,就整天泡在图书馆里博览群
书,或是请教老师,增添了比别人更多的学习机会。那时候,想抓紧学习还来不及,真的没有半点自卑感。与此
相反,我感到非常自傲。因为我付出的代价和收获,比别的同学不知有多少倍。这一段困苦的生活,不仅使我增
长了许多学识,大大突破原有的专业,更加重要的是,锻炼了自己的意志,养成了良好的心态,一生受用无穷。
”  《圣经》上这样写着:“智能胜过勇力,然而那些贫穷人的智能,被人藐视,他的话也无人听从。”从《圣
经》诞生的时代起,犹太人就这样看待贫穷:在贫穷中保持精神的独立,是一件难能可贵的事情。直到现在,这
种想法仍然没有丝毫改变。  因此,《犹太人法典》中有许多为穷人辩解的格言:“不要看不起穷人,因为有很多穷人是非常有学问的;
不要轻视穷人,他们的衣衫里面埋藏着智能的珍珠。”  贫穷就好像运动器械,可以锻炼人,使人体格强健,所以,贫穷是我们成就事业最有利的出发点。卡耐基说
:“一个年轻人最大的财富莫过于出生于贫穷之家。”  贫穷本是困厄人生的东西,但经由奋斗而脱离贫穷,便是无上的快乐。两度出任美国总统的格鲁夫.克利夫兰
起初也不过是个穷苦的店员,每年仅能得到微薄的工资,他后来说:“的确,极度贫困能使人全力地去为之奋斗
。”  贫穷会磨砺人的智能,所以许多伟人最初都是很落魄的;贫穷也能进化人的道德,振奋人的精神。在勇士的
眼里,艰辛也是一种快乐。如果我们从历史中去搜寻证据,便会看到,人的勇敢、正直、大度,并不取决于他的
财富,反倒取决于他的寒微。至勇者往往是赤贫者,他们往往感到自己有足够的力量实现自己的理想。  一个人对于生活有很多无法选择的东西,但一个人永远没有权力由于自己的沧桑而消散对社会的热忱、对理
想的追求。  当然,我们说贫穷是人生中的宝贵财富,并不是说一直处于贫困是应该提倡的。因为贫困会对你产生深远的
影响,而贫困本身便没有意义了。商人、大学校长、教授、发明家、科学家、实业家、政治家,大都是在需要的
皮鞭的驱策下奋勇向前的,是在想要改善自己的地位的愿望的导引下而不断向上的。所以无论穷人富人,当你原
有的优势受到威胁时,你其实正面临着一次机会。贫穷的境地,是一种孤立无援的境地,这时只有拿起锄头去挖
掘宝藏了,而不要抱住已有的东西不放。只有把自己置于贫穷的境地,你才能轻装上阵。到时候你会发现,这种
心态本身就是一笔宝贵财富。
第三章 我贫穷,我自强(1)
 怨天尤人于事无补  强者靠自己,弱者靠同情。怨天尤人实在于事无补。怨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自卑导致的,而自卑正是形成健
康人格的最大敌人。  由于自身经济条件的原因,一些大学生常常存在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当别人接到父母的汇款时,自己却为
背负沉重的助学贷款而叹息;当别人穿着时尚服装时,自己却总是担心被别人笑话“土气”;当别人过生日大方
地请客时,自己却时常为节省一顿饭钱而精心算计;当别人天南地北侃侃而谈时,自己却因插不上嘴而自怨自艾
:同样生活在一个社会里,同样是一个学校里的学生,为什么命运这么不公平?  很多同学因贫穷而自卑、委屈,为自己是生活困难的学生而羞耻,进而生怨,从怨恨父母、怨恨家庭,发展
到怨恨他人,怨恨社会。他们表面上显得很自强,甚至很自负,但事实上内心很脆弱、很自卑。他们往往自暴自
弃、不思进取,或者是不切实际地盲目攀比,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我觉得老天不公,为什么要把我生下来,生下来又不生在一个好人家。”很多生活困难的学生有着这样的
想法。他们认为生活没有给予他们和其他同学一样的机会。其他同学除了学习,就是玩乐,而他们除了紧张地学
习,还得为学费、为养活自己操心、奔波。他们认为出身的不平等造成了机会的不平等,他们愤慨社会的不公平
,不满自己的境遇,甚至对社会充满了敌视。  谭某是北京某大学二年级学生,出生于福建一个普通农家,父母靠卖水果维持生计并供养他读书。“赚钱很
难,有时候荔枝只卖到三四毛钱一斤。”谭某说,高中时代他一直深感自卑,“我不愿意告诉别人自己是农民。
有段时间,我甚至仇视我的家庭。”他为了和同学们一样,拥有一台自己的电脑,铤而走险,去学校的机房偷盗
,结果案发后被学校开除。  有些同学往往缺乏对生活的信心和积极性,面对挫折往往不知所措,逃避退缩,很难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追
求目标,对牵涉到自己的所作所为很敏感,甚至产生仇视财富仇恨社会的心理。这种心理使这些同学无心读书,
厌倦大学生活,严重地影响了他们身心的健康及社会稳定。  很多生活困难的大学生有不平衡心理,对家庭和社会有所抱怨,对其他同学有所排斥。专家指出,生活困难
的大学生适应社会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部分人由于其改变和适应没有很快得到理想回报,变得十分
消极,不再试图改变自己。  问题摆出来了,我们回过头来想想,一旦受到挫折,就愤世怨人,迁怒于社会的不公,这样对吗?  贫困不是我们的错,然而对其所采取的态度却取决于我们自身。  抱怨命苦,怨天尤人,把贫穷的原因一股脑儿地推给了命运,“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
穷,怨天者无志。”古人这么简单的几句话已经把道理说得很明白了。  也许贫困的生活像枷锁一样困扰着你,没有亲朋好友,无依无靠地生活,因此你急切地希望减轻自己身上沉
重的负担。然而,你似乎陷入黑暗的深渊之中,负担那么沉重。你也许会不停地抱怨,感叹自己的命运不好,会
抱怨自己的出身、父母、自己的上司,甚至会抱怨使你遭受贫困、却赐予他人富足和安逸生活的上苍。  我们应该停止抱怨,让烦躁的心情平静下来。  喜欢抱怨的人在这个遵循法则的世界中,是没有立足之地的,而烦恼忧愁更是心灵的杀手。假如你没有一个
正确的心态,就好像收紧了身上锁链的束缚,使自己身陷黑暗之中。  总是听到有人抱怨说,这个世界根本就不公平――机会常降临在权贵、富有者身上。其实,环顾四周,本来
就是有房子的人常能增购第二、第三幢房子;有名望的人能使他们的家人沾光。也不要提什么苦学出身,凭真本
事打出天下的人为例,因为那毕竟是少之又少。但是有一点我们还是要坚持的,那就是机会常常到来,有的人抓
住机会,采取行动;有的人注意到了机会,但却放过了。机会有时是一个刹那即逝的主意。机会有时是别人提出
的一个点子。我们常不理会机会的原因是,机会常附带一点儿风险,机会与我们一贯的想法不符。  《捍卫战土》一片的剧作者起先把这故事提供给美国空军,但空军部长觉得这故事不好,拒绝支持拍摄,于
是他又去见海军部长李曼。李曼觉得这个故事好得不得了。立即提供F―14战斗机、航空母舰支持拍摄。结果那几
年美国海军招生办事处忙得不可开交。好多年轻人看了这部电影后要加入海军。  同样的东西,有的人视为瑰宝,有的人却弃之于地。机会虽然不完全均等,但却一视同仁。更值得庆幸的是
机会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到来。  选择依旧抱怨,抑或抓住机会,要看我们自己。依旧抱怨的话,机会仍旧赶她的路;抓住机会的话,机会会
在你的怀抱里朝你会心地微笑。  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两种心态。一种是“积极的心”,能够拥有财富、成功、快乐和健康;另一种是“消极的
心”,阻拦所有美好的事物,使人一生庸庸碌碌。约翰.福勒的故事,就是很好的证明:  约翰.福勒的父亲是路易斯安纳州黑人的佃户,家中有7个兄弟姐妹。他从5岁就开始工作,9岁时会赶骡子。
这些一点儿也不稀奇,因为佃农的孩子大多在年幼就必须工作,他们对于贫穷是十分认命的。福勒有一位了不起
的母亲,她始终相信一家人应该过着快乐且衣食无忧的生活。她经常和孩子们谈到自己的梦想:“我们不应该这
么穷困,”她时常这么说,“不要说贫穷是上帝的旨意。我们尽管很穷,但不能怨天尤人,那是因为爸爸从来不
想追求富裕的生活,家中每一个人都胸无大志。”
第三章 我贫穷,我自强(2)
 “没有一个人想追求财富。”这句话深植根于福勒的心中,改变了他的一生。他一心想跻身富人之列,开始努
力追求财富。他认为推销东西是最快的致富捷径,并且选择了挨家挨户推销肥皂。12年后,他得知供货的公司即
将被拍卖,底价是15万美元。谈判的结果,他用积蓄的2.5万美金作为订金。答应在10天内筹足尾款12.5万美金
。合约中还规定,若逾时未补齐尾款,将没收其订金。  福勒的工作态度是十分认真的,因而倍受客户们的称赞。现在他需要帮忙,他向朋友、信托公司及投资集团
借钱,到了第10天晚上,他筹到11.5万美金,还差1万美金。  曙光乍现,“我已经想尽所有的办法,”他回忆当时的情形,“时间不早了,房里一片漆黑,我跪下来祈祷
,请求上帝指引,能在时限内供给我1万美金。我决定开车沿着芝加哥第61街走下去,默默请求上帝给我一线曙光
。”  当时是深夜11点,过了几个路口,终于看到一家承包商办公室里还有灯光。  福勒走了进去。那位承包商正埋头办公,由于熬夜加班,已经疲惫不堪。福勒和他略有交情,他鼓起勇气。  “你想不想赚1000美金?”福勒直截了当地问。  那位承包商回答:“想,当然想。”  “借我1万美金,我会外加1000美金利息还给你。”  福勒向那位承包商详细说明了整个投资计划。  福勒的口袋里放着1万元的支票,踏出承包商的办公室。其后他不但从接手公司获得可观的利润,并且还陆续
收购7家公司,其中包括4家化妆品公司,1家制袜公司,1家标签公司及1家报社。  谈到自己成功的秘诀时,福勒用多年前母亲的话回答:“我们很穷,但不能怨天尤人。愈知道自己要什么,
愈能够看到机会,并且抓住机会。”  托尔斯泰说过,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这句话真是道出了人生百态。在这些生
活困难的大学生背后,贯穿了太多的不忍诉说的故事,那种悲怆和坚韧带给人的震撼,已经超过了语言所能表达
的极限。他们作为大学生中的贫困一族,忍辱负重也好,委曲求全也罢,无论以怎样的方式,他们都在尽力来完
善自己的生命。贝克特在《等待戈多》中用象征主义的手法,来表现一种荒诞的人生境况,三个人苦苦等候,盼
来的终是空幻的梦境。我想,美好的理想对于生活困难的大学生而言,就如同这个荒诞剧中的戈多,只是,我希
望最终的结果不要像剧中一样,烟雾缥缈落个空头翘盼。  自暴自弃最可悲  有些人,因为贫穷,终日消沉懈怠、不思进取,最终陷入自暴自弃的漩涡不能自拔。这些人的思想和生活里
充满了失意和空虚,没有一丝阳光和半点儿绿意。生活带给他们的不是美好的享受,而是可悲的痛苦。  他们对自己的现状不满,在抱怨的同时,他们对生活失去了激情,几乎处于一种自暴自弃的状态。怀着破罐
子破摔的心理去混工作,去混生活,去游戏人生。在这样一个自暴自弃的恶性循环中,他们不知不觉地失去了再
学习的机会,失去了被提升的机会,失去了挣钱的机会,最终也就失去了走出穷人部落的机会。  有个故事足以让自暴自弃的穷人心动一番。在美国,有一家袜店,老板雇佣了两个伙计。他们干同样的工作
,吃一样的饭,当然有一样多的收入,一个伙计卖袜子时无精打采,把袜子往顾客脸前一放,愿买就买,不买就
算了,这倒是清静,他的嘴巴也懒得张口,顾客不问,他不会主动去说。而另一个伙计则是眼睛里放着光芒,话
语含着激情。对每一位来到面前的顾客都敬之如宾,他会从一个个货架上拖下一只只盒子,把里面的袜子展现在
顾客的面前,让他们鉴赏,嘴里还忙说:“我想让您看看这些袜子有多美,多漂亮,真是好看极了!”他的脸上洋
溢着庄严和神圣的狂喜,他的工作做得很完美,也让顾客买了袜子,就这样天天如此,把这种热心和激情付诸于
收入不高的工作。后来,这位雇工成了英国著名的短袜大王,而那一位雇工因自弃自己的工作而遭到老板的解雇
,不知流落到何方。  在常人眼里,“象牙塔”里的大学生们应该过的是“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快乐生活。然而,由于种种压力造
成的心理疾病却给他们快乐生活蒙上了一层阴影。  就读于北京某大学的信息科学系学生梁某,来自广西贫困农村生活的家庭。他在上大学之前,头脑中编织了
一幅幅大学生活的美好画面。然而,在进了大学之后,他才发现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强烈差距。因为生活困难,用
他的话说:“只要一有同学说自己丢了东西,我就觉得所有人的眼光都在看着我。”他感到非常自卑和压抑,渐
渐地对自己放松甚至放弃。原本成绩优异的他,常常无故迟到、旷课,不按时交作业,期末考试也频频亮红灯。  还有一部分生活困难的学生,觉得自己家里没有钱也没有背景,读完大学也难找到好工作。于是在大学得过
且过,不求上进:不去上课,不去勤工俭学,不愿接受别人帮助,期末考试成绩最差的人中常有他,甚至申请退
学。他们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可怜的人,没有出头之日,每天抱天怨地,宣扬读书无用论。因而,他们成了老师
口中不可救药的人。  还有一些生活困难的学生,对社会捐助产生了强烈依赖,并认为那是理所当然的。我认识的一个生活困难的
学生,有一家企业每年捐助他一万块钱。可是他不仅没有努力学习,反而学会了抽烟喝酒、上网打牌,每年都把
一万块钱花得精光,从不知道体谅没有钱买油的父母!老师让他学会节俭、专心学习。他却理直气壮地说企业利
用他来做广告,每年一万块钱是他应得的广告费。他的逻辑是多么可怕啊!
第三章 我贫穷,我自强(3)
 孟子曾教训弟子们说:自暴的人,没有办法跟他谈论道理;自弃的人,没有办法跟他一起做事。什么样的人叫
做自暴自弃呢?自暴的人讲出来的话总是不合礼义,这是在自己害自己;自弃的人不能抱持仁心,做事也不照义
理行事,这是自己放弃自己。“仁”这个字,是使人心安的美好宅第;“义”这个字,是人该遵行的光明正道。
那些有好宅第却闲着不住,有光明正道却不走的人,真是令人感到悲哀啊!  生活困难的学生,他们感觉自己处处不如人,感觉很压抑,轻易放弃应有的努力,索性在放纵玩乐中寻求解
脱,这真是很可悲的事情。  生活困难的学生,自暴自弃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挫折感、享乐主义、自卑和自傲感、交友不慎、感情失
控,还有很多。他们在失败或者困难面前,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放弃了自己的希望。然而这世界上最宝贵的东
西,却正是希望。  自暴自弃是成功的头号天敌。如何从自暴自弃中走出来?有许多人依靠自己,从自暴自弃中走出来:海伦.凯
勒,一个耳朵不能听、眼睛不能看、嘴巴不能说的女子,却成就了一番非凡的教育事业;身残志坚,连任十三年
总统、成为一代典范政治家的美国前总统罗斯福。他们之所以能摆脱自我放弃的阴影,原因在于他们能够面对现
实,“不再”花一分一秒的时间在责怪别人,埋怨上帝、父母或自我控告上;他们让自己身上仅存的优点变成优
势,并且将其发挥得淋漓尽致;他们在“改变”以后,都极虔诚地热爱生命、了解生命的本质。换言之,是生命
的光热和上帝的恩典帮助他们走出自暴自弃的阴影,克服障碍,跨越世俗走向成功。  自暴自弃是最可悲的。请记住鲁迅先生的一段话吧:这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那么,
请永存一线希望吧――有希望,才有明天!  贫穷是相对的  穷和富是相对的,穷和富很多时候其实只是一种感觉。一个在外资公司任职的白领,月薪3000多块,还是觉
得自己很穷;而一个退了休的老大爷,虽然每月只拿1000多块的退休金,却对生活感到满足、有滋有味。在富裕
地区,一个人即使有车有房(多半是贷款买的),可能仍然属于低收入者,每天仍得为生计奔波;但在贫困地区,
他这样的状况已经足以让当地的大款垂涎三尺了。  收入越高的人越觉得自己穷,这并不是荒诞的说法,收入高往往支出也高,反倒入不敷出了。收入高的人常
常自我价值也高,总觉得身价还没抬够,还可以更高,当然感到贫穷。中央电视台曾作过调查,结果表明多数月
收入在1000块以下的人认为自己的生活已经达到小康水平,而部分月薪超过3000甚至5000块的人却认为自己的生
活与小康标准还有很大的距离,处于半贫困的状况。  其实,许多人的心中都有自卑情结,只不过强弱不同而已:单亲家庭的孩子,觉得自己的出生是很卑贱的;
残疾的孩子,让自己的不完美身体时时折磨着自己;学习失败的孩子,认为自己天生就笨,不可塑造等。在大学
生当中也存在着这种现象,但是不同的是,大学生中有些人不是自卑,而是有点过分自尊。原因是把“自我”看
得太重。他们只觉得自己可怜,却不知,那些没有他们那样的智力优势,甚至因为贫困没有机会上学、没有受过
任何生活技能训练的农村同龄人,才是社会上更弱的弱势群体。贫困的大学生毕竟已经靠自己的实力考上了大学
,在智力上已经进入人群中的上层。虽然目前物质上并不富有,但他们有知识、有智能,以后完全可以利用自己
的知识和智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在大学里,甚至在社会中,贫困者的挫折感要比非贫困者大。但贫困只是人生种种挫折和磨难中的一种。贫
富差距是每个社会都存在的,尤其在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这一点会显得尤为明显。但是如果这点贫困背景就成
为杀人犯罪的理由,那么,我们将面临一个什么样的社会?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很富有的,关键在于你是否懂得自己所拥有的财富。那些有钱的学生,他们有钱,但
毕竟是父母的钱,并不能说明他们比我们能力强。  我们在逆境中努力工作,吃苦受累,不仅能减轻经济负担,还能充实我们的生活,锻炼我们的能力。  我们应该树立人穷志不穷的信念,以自尊、自信、自强的态度面对贫困。只有志不穷,才能在贫困的环境里
,以平常、平实、平等的心态面对生活;与他人交往时,才能保持自尊和自信。为人处事,不要太敏感。遇到要
花钱自己又没有钱的情况时,应坦言相告,而不要打肿脸充胖子,给自己造成更大的心理压力;更不要为钱而折
腰,甚至去干坏事。自古以来,许多伟人都是从逆境中奋起并成功的,事实证明逆境更能培养人、塑造人。  面对贫穷,我们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心态呢?还是让我们来听一听一个真正懂得贫穷是什么的人的说法吧:  “我记得从我记事以来,就注定了要比别人多一点不同,那就是我家的清贫。小的时候,我对贫穷的概念还
不明白,还很模糊,我只知道当与同学去春游的时候,我只有一个苹果。在我懂得家境的贫寒的时候,我觉得自
己成熟了。我这个人最大的优点是贫穷没有让我自卑和自我封闭,我很开朗,很积极。有的时候,有人会因为我
的家里穷而看不起我,我不生气,那只能说明他们还不够成熟。没有人可以选择家庭,没有人可以选择出生地,
我们的家庭贫困并不是我们命不好,也许那就是我们的财富。我们不要因此而气馁,没有必要,别人可以看不起
我们,但是我们要看得起自己。”
第三章 我贫穷,我自强(4)
 在大多数情况下,物质的多少是可以区分一个人是贫穷还是富裕的,但这个标准远远不是全部。到底谁穷谁富
?有钱人就可以鄙视寒酸的人吗?没钱的就消极逃避吗?不能!也许我们在物质上匮乏,但这是先天因素,我们
可以在精神上更富有,物质是一时的,而精神财富却是永远的、无价的。我们可以没有物质财富,但决不能失去
惟一的精神财富,没有了精神财富才叫真穷。有副对联是这样写的:无权无钱看似贫困无,有知有识实在富足有
,横批:无中生有。我们没必要羡慕那些富裕的同学,我们应该树立对生活的信心,坚定信念,勇敢地向前面的
道路前进,不要管别人的眼睛怎么看,重要的是自己怎么做,要学会展现自己,不要被别人看扁了,要认真学习
,多参加社会实践,拿出自己的成绩使人刮目相看。我们也不要埋怨什么,更不要埋怨父母,父母始终是我们最
坚强的后盾,贫穷不一定是他们造成的,也许有许多的社会、历史原因我们还不知道。何况埋怨又有什么用呢?
埋怨能改变什么吗?  我们也不能对社会、对人生失去信心,这是我们生活的支柱。失去了它,我们的价值就没有了,生存也就没
有意义了。我们更不能因此失去人格,怀着不平心理干出一些让我们后悔的事来。相信自己,战胜自我,热爱自
己,相信我们的未来不是梦,我们就不会是一个穷人。  在生命的长河中,意想不到的麻烦会时常发生。这时,不要轻易开口说自己什么都没有,只要你还有一个坚
定的信念,它就会帮助你努力地去寻找属于自己的东西。这个坚定的信念就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有了它我们一
定会从麻烦中脱身而出,一身轻松。  有一位旅行者独自穿过沙漠时迷失了方向,更为可怕的是他已吃完最后一块干粮,喝完最后一滴水。他翻遍
所有的衣袋,只找到一个发黄的梨。  “哦,我还有一个梨!”他惊喜地喊道。他攥着那个梨,深一脚浅一脚地在大漠里寻找着出路。整整两个昼夜
过去了,他仍未走出茫茫的大漠,饥饿、干渴、疲惫却一起涌上来。望着茫茫无际的沙海,有好几次他都觉得自
己快要支撑不住了,可是看一眼手里的梨,他抿抿干裂的嘴唇,陡然又增添了许多力量。  顶着炎炎烈日,他又继续艰难地跋涉,已不知摔了多少跟头了,只是每一次他都挣扎着爬起来,踉跄着一点
点地往前挪,他不停地默念着:“我还有一个梨,我还有一个梨……”  三天之后,他终于走出了大漠。那个他始终未曾咬过一口的梨,已干巴得不成样子了,可他还宝贝似的捧在
手中,久久地凝视着。  一个梨,对我们来说,算不了什么,却是这个旅者在茫茫大漠中惟一的财富,而且成了他生命的支柱,让他
从死神的身边走过。其实,不是我们没有什么,最重要的是什么对我们更重要。一个梨,对旅者而言,胜过黄金
白银,难道能说他贫穷吗?当然不能了!我们每个人也是一样的,不要说自己什么都没有。  每个人拥有的都不少,“上帝给谁的都不会太多”。在你关注别人的美好的时候,往往忽视了在他们美好的
背后有着更多的悲伤。你扪心自问过你真的贫穷吗?你会发现上帝给你的不比给别人的少。别人拥有的东西你可
能没有,在这方面你可能不如他,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你拥有的东西同样也是令别人羡慕的资本。贫穷不是
绝对的,它会随着时间、地点、人的心态和付出的努力而改变的。上帝如果没有给你一个舒适优越的环境,那他
一定给了你一个坚定的要朝着美好的方向努力的信念,而这个信念会换来更大的财富,是无人可以比拟的一大笔
财富。  贫穷是一生的力量  贫穷能锻炼人的意志。当我们不把贫穷看做是一种悲哀,而看成是一种力量时,我们的命运就会因此而改变
。  在知识经济时代,若想改变出身似乎只有一条路可以走――用知识拨去贫穷的外衣,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而要得到可以改变命运的知识,上大学成了一种必然的捷径。  曾经有一股“上大学是为了什么?”的讨论之风弥漫校园,众多同学都陷入了思考之中。每个人的生活环境
,生活经历,人生态度都不尽相同,当然上大学的目的也是千差万别。但是,在这些讨论中,给人印象最深的是
在每个班的讨论中,都有几个同学因家境贫寒而来上大学,上大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跳出贫门,让知识来改变自己
的命运。  在某个班,有30个人参与了关于“我为什么上大学”的讨论,结果有五位同学上大学的目的是为了改变贫困
的现状,占了16.7%,这个比例不算小。正如该班一位姓孙的同学所说:“贫困是根针,刺激着每个贫困的学子。
”出身贫穷不是我们的错,但能不能改变贫穷的现状就是我们的责任了。  家境贫寒的学生走进大学后,有了明确的目标,往往会很认真地对待学习,对待工作,因此他们也会很快脱
颖而出的。  “英雄自古出寒家,纨u子弟少伟男。”对于家庭生活暂时贫困的学生,最重要的是要端正自己的人生坐标
,把握好心态。纵观古今中外不少成功人士,他们的家庭出身也比较贫寒,但贫寒的家境并没有压垮他们。相反
,却磨砺出他们坚忍不拔的意志,陶冶了他们无坚不摧的性情,造就了他们永不向厄运低头的品质。这些优秀的
品质弥补了他们在物质上的贫乏,成为他们迈向成功的巨大精神财富,而贫穷也成为他们一生努力奋斗的动力。  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向贫穷折腰。家庭生活暂时比较贫困的学生,要抛弃自卑的心理,树立乐观向上的
人生观;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来实现自身的价值。  在物质时代,贫穷确实是件令人不好意思的事情。但贫穷本身不仅不可耻,还可以成为一种激励青少年学生
奋发向上的动力。希望家庭、学校和社会都来关心那些家境不好的学生,让他们在逆境中保持奋发的精神状态,
把暂时的艰辛转化为立志成才的动力,让贫穷成为人生的另一种财富和珍贵的记忆。  我们的前人几乎每一步成功,大多经历了一种苦难的过程,而这种苦难一方面是由于社会物质条件的贫乏造
成的,另一方面则是在极度的精神炼狱中所获得的。事实证明,物质贫困所造成的苦难常常是催人走向坚强和成
功的重要因素。  在每年考入重点大学的学子中,有很多是来自于贫困山区或农村而不是什么贵族学校;在这些学生中,不少
人是在一种难以想像的贫困和苦难的环境中长大的。他们根本谈不上有什么好的学习条件,他们每天要做很多繁
重的家务劳动;他们做作业的时候,甚至用一盏灯对他们来说都是那样的奢侈;他们的父母一贫如洗,他们就算
把全家都卖掉也买不起一台电脑;他们家徒四壁,有的连一张写字桌都没有……尽管他们什么都没有,但有一样
珍贵的东西是属于他们自己的,那就是在贫穷和苦难中磨炼出来的人格和力量!  生活困难的大学生应该保持自己的这种人格和力量,努力使自己做到心理脱贫,使贫困成为激励自己艰苦奋
斗、发奋学习的动力。要从认识上改变对贫困的看法,贫困包括物质上的贫困和精神上的贫困。现代社会正进入
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正向我们迎面走来。现实越来越让人们懂得,真正的贫困是缺乏知识、缺乏信息和缺乏获取
信息的手段。懂得知识和拥有运用知识的能力就是财富,并且是人生最可宝贵、永不枯竭的财富。因此,在人的
一生中精神贫乏比物质贫乏更可悲、更可怕。  生活困难的大学生现在虽然面临着物质上的贫困,但却已经站到了获取精神、财富道路的起点,要百倍珍惜
上大学的机会,利用现有条件去改变自己未来的命运,努力消除自卑,增强自信、自强、自立意识,培养自己吃
苦耐劳的品质和社会生存能力,用知识和能力来丰富和武装自己,以自己能够拥有服务于社会和人民的丰富而全
新的知识和能力为荣。借贫困锻炼能力、磨砺意志,消除贫困所造成的消极影响,让人格朝着有益于身心、适应
社会和完善自我的方向发展。  挫折是一把双刃剑,对强者而言,它是愈挫愈勇的动力;而对弱者而言,它就是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生活
在困境中的大学生,你是否作好了笑对挫折的准备?
第三章 我贫穷,我自强(5)
 学会勇敢和坚强  面对贫穷和困难,有人直面正视、勇于迎接,有人观望待救、消极回避。选择哪种方式,就意味着你面临一
个什么样的未来。毋庸置疑,能够经受贫穷和困难考验的人,生活将充满生机。  古今中外,许多业有所成的名人,都是从贫寒的家境中走出来。他们勇敢地面对困难,坚强地挺过了生活困
难时期。他们可以像很多人一样,消极回避,给自己找个冠冕堂皇的借口。但是,他们选择了奋发图强。在他们
看来,求人不如求己。他们独立自主,用自己的双手去开垦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用自己的智能去编织属于自己
的未来。他们没有天天等待机会,而是努力地去争取创造机会;他们没有接受富人的救济,而是靠自己养活自己
。  美国前副总统亨利.威尔逊小时候,家境非常贫困。他在回忆自己早年的处境的这样说:  我出生在贫困的家庭里。当我还在摇篮里牙牙学语时,贫穷就露出它的狰狞面目了。我深深体会到,当我向
母亲要一片面包而她手中什么都没有时是什么滋味。我承认我家确实穷,但我不甘心。我要改变这种情况,我不
会像父母那样生活,这个念头无时无刻不纠缠在我心头。可以说,我一生所有的成就都要归功于我不甘贫穷的心
。我要到外面的世界去!在10岁那年我离家,当了11年的学徒工,每年可以接受一个月的学校教育,在11年的艰辛
工作之后,我得到了一头牛和六只绵羊作为报酬。我把它们换成几个美圆。从出生到21岁那年为止,我从来没有
在娱乐上花过一个美圆,每个美分都是经过精心计算的。我完全知道拖着疲惫的脚步在漫无尽头的盘山路上行走
是什么样的痛苦感觉,我不得不请求我的同伴们丢下我先走……在我21岁生日之后的第一个月,我带着一队人马
进入了人迹罕至的大森林,去采伐那里的大圆木。每天,我都是在天际的第一抹曙光出现之前起床,然后就一直
辛勤地工作到天黑后星星探出头来为止。在一个月夜以继日的辛劳努力之后,我获得了六个美圆作为报酬,当时
在我看来这可真是一个大数目啊!每个美圆在我眼里都跟今天晚上那又大又圆、银光四溢的月亮一样。  在这样的贫困环境之中,威尔逊没有消沉、没有回避,反而勇敢地面对,最终磨炼出了坚忍不拔的意志。在
他21岁之前,他已经设法读了1000本好书,这对一个穷人家的孩子来说是多么艰难的事情啊!他曾徒步到100里之
外的马萨诸塞州的内笛克去学习皮匠手艺。一年之后,他已经在内笛克的一个辩论俱乐部中脱颖而出,成为其中
的佼佼者。后来,他在马萨诸塞州的议会上发表了反奴隶制度的演说,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此时他到这里还不到8
年。12年之后,他与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查尔斯.萨姆纳平起平坐,进入了国会。后来,威尔逊又竞选副总统,并如
愿以偿,当上了副总统。  试想一下,如果当初威尔逊选择了逃避,他后来的人生将会是怎样?我国生活困难的大学生又是怎样的面对
自己的处境呢?  生活困难的大学生杨某说:“9月1日我来到内蒙古某大学,没有钱交学费和住宿费。在外地打工的父母寄回
来的钱,仅仅够我和哥哥的生活费。我父母没有文化,四十多岁了还常年在外奔波。我能体会他们的苦心。他们
一直都想改变家里的现状,但从未成功。接到通知书那天,我去了民政局,开具了家庭特困证明。当时,贫穷深
深地困扰着我。很少有人能明白:一个十几岁的孩子为了参加演讲比赛而向同学借衣服;也很少有人能明白:一个
十几岁的孩子为了交几十元的参考书费而愁得几夜不合眼。我不知道自己出于怎样一种心情,但我却深信:被贫
穷困扰着的生活远比一帆风顺、优越舒适的生活更为真实、更为深刻。我在经历了半个月的大学生活后,发现自
己成熟了许多。生命能承受泪水之重――谁不是一边流泪一边学会勇敢与坚强?我擦干了泪,它已将烦恼与忧伤
冲刷掉,只沉淀下那些令我快乐的阳光往事了。”她说话时,语气的坚定、目光的坚毅,让人深深地感到有一种
不可摧毁的力量在推动着她向前走。  面对贫穷,我们要学会勇敢和坚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承担以后所面临的重任。  态度决定一切  你的态度决定了你一生的高度。你认为自己贫穷,并且无可就药,那么你的一生将会在穷困潦倒中度过;你
认为贫穷是可以改变的,你就会积极主动地面对贫困。处于贫穷中的人,应该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使自己拥有战
胜一切困难的决心和勇气。  我国著名哲学家周国平写过一则寓言,说一个少妇投河自尽,被正在河中划船的老艄公救上了船。  艄公问:“你年纪轻轻的,为何寻短见?”  少妇哭诉道:“我结婚才两年,丈夫就遗弃了我,接着孩子又不幸病死。你说,我活着还有什么乐趣?”  艄公又问:“两年前你是怎么过的?”  少妇说:“那时候我自由自在,无忧无虑。”  “那时你有丈夫和孩子吗?”  “没有。”  “那么,你不过是被命运之船送回到了两年前,现在你又自由自在,无忧无虑了。”  少妇听了艄公的话,心里顿时敞亮了,便告别艄公,高高兴兴地跳上了岸。  少妇的心态放开了,以后就会依旧无忧无虑地快乐生活着。看来态度对人的生活与选择是多么的重要啊!  穷人创业,可能会面对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么能开心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