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疗法刘开运液体疗法的护理按医嘱要求安排24小...

外科护理学题库(专科)章节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138页免费8页免费106页免费495页7下载券41页免费 12页免费25页免费123页免费72页免费64页2下载券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138页免费106页免费264页1下载券69页1下载券90页免费
外科护理学题库(专科)章节|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小儿液体疗法的护理特点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2页免费28页免费41页1下载券2页¥1.0032页3下载券 57页2下载券50页1下载券10页1下载券11页免费58页7下载券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34页免费32页免费28页免费56页免费7页1下载券
小儿液体疗法的护理特点|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第五章住院患儿护理及其家庭支持课件.ppt71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1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补液护理 记录24小时出入量:
液体入量包括口服液体量、静脉输液量和食物中含水量。
液体出量包括尿量、呕吐和大便丢失的水量、不显性失水量。婴幼儿大小便不易收集,可用“秤尿布法”计算液体排出量。
九、儿童体液平衡特点及液体疗法
液体疗法 三定:定量、定性、定时 全天补液总量: (含累积损失、继续损失、生理需要) Ⅰ
90~120ml/kg Ⅱ
120 ~ 150ml/kg Ⅲ
150 ~ 180ml/kg 总
结 九、儿童体液平衡特点及液体疗法
2/3张含钠液
1/2张含钠液
1/3张含钠液
液体疗法 三补
生理需要量
注意观察病情,边补边观察、边调整,最后达到补其所失,纠其所偏,供其所需
五原则 注意 九、儿童体液平衡特点及液体疗法 总
液体疗法 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思考题 为婴儿更换尿布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用尿片的前半部分从前向后擦拭会阴部
B.脐带未脱落时,应将尿片盖住脐带残端
C.将预防尿布炎的软膏涂抹于臀部
D.注意保暖,操作中减少暴露。
E.抽出脏尿片时,提起婴儿双腿 参考答案 B,新生儿脐带未脱落时,应保持脐带残端处于暴露状态。 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思考题 儿科门诊设置预诊处的目的有哪些?
参考答案 帮助识别急重症患儿,尽快安排急诊就诊,赢得抢救危重患儿的时机;检出传染病患儿,及时隔离,减少交叉感染;协助家长选择就诊科别,节省就诊时间。 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思考题 新生儿静脉穿刺时,可以使用非药物性镇痛,试列出三个措施?
参考答案 给予安慰奶嘴,采用非营养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儿科一般护理常规 儿科疾病护理常规 - 鹏鹏球的主页
第一节&&儿科一般护理常规
1,测量体温,脉搏,呼吸每日4次(新入院者连测3d),7岁以下免测脉搏,呼吸;但病危,病重,发热及心血管系统疾病患儿应每4h测体温,脉搏及呼吸一次;测体温一般用肛表或腋表,慎用口表;长期住院而病情稳定的无发热患儿,查体温可2/d;体温正常范围不超过37.9℃(肛表);
2,饮食按医嘱执行;注意饮食卫生,食前便后洗手;应鼓励患儿进食,并随时注意饮食情况,如有恶心,呕吐,厌食等,应报告医师;家属送来的食物须经检查符合病情和卫生要求方准给予;
3,病房内应安静,清洁,整齐,温湿度适宜,定时通风,保持空气新鲜,床头避免对流风;呼吸系统疾病流行季节,应每日进行空气消毒;
4,测量体重,修剪指甲每周一次;根据季节定期沐浴;不能沐浴者,应予擦浴及定期换衣裤;经常保持被褥,衣裤,尿布等清洁干燥;每日登记大便次数,用尿布者,每日洗臀部至少2次,皮肤皱折及出汗处,可扑粉或擦油;
5,随时观察病情,危重患儿每隔15~30min巡视一次,一般患儿2h一次;如病情有特殊变化,及时报告医师;
6,切实执行小儿生活制度,保证充足的睡眠,注意安全,防止坠床;根据病情及恢复情况,按医嘱安排一定范围内的活动;加强心理护理;
7,下列情况无医嘱,可按病情进行处理:
(1)高热,使用磺胺类药物或肾毒性抗生素者,应多喂水,保证入量以便利尿;一般1岁以内每天120~150ml/kg;1~3岁每日100~120ml/kg;3岁以下每日100ml/kg左右;
(2)体温在39℃以上者,用温水拭浴;
(3)有畏寒,手足发冷及体温过低者,应用热水袋保暖(注意避免烫伤);
(4)唇鼻干裂者,可用油剂涂擦;
(5)惊厥,发绀或呼吸困难者,及时吸氧;呼吸减弱或呼吸停止时,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注射必要的呼吸兴奋剂,并报告医师;
(6)喉部有分泌物阻塞者立即吸痰;
(7)随时注意更换体位,防止并发症及褥疮,保持臀部干燥,防止臀红;
(8)3d以上未排便者,可酌情给予肥皂条或甘油栓剂纳肛催便;
第&二&节&儿&科&各种&疾&病&护&理&常&规
儿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护理常规
按儿科一般护理常规,高热者按高热护理常规护理,呼吸道隔离;
体温恢复正常后卧床休息,经常更换体位,防止受凉;
按医嘱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饮食,多喂水;
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鼻塞时,按医嘱于喂奶前及睡前用0.5%麻黄素液滴鼻;口腔炎及张口呼吸者,注意保持口腔清洁;
合并喉炎者,注意保持安静,集中操作避免惊扰,并给予吸氧及雾化吸入;行气管切开术者按气管切开术后常规护理;
密切观察有无各种急性传染病的早期症状和体症,并应及时通知医师;
儿科肺炎护理常规
1,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护理常规1~6;
2,有呼吸急促,呼吸浅慢,发绀或面色苍白者,给予吸氧,吸氧时必须注意湿化,并保持气道通畅;有呼吸衰竭表现时,应立即加大给氧量,使用呼吸兴奋剂,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并报告医师;
3,喂奶,水,药时应缓慢,并稍抬高患儿头部,以防呛咳,引起窒息;
4,合并心功能不全时,应安静卧床,根据需要测心率,呼吸,每2~4h一次,移动体位时不可过猛过快,忌直立;使用强心甙类药物时,应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必要时定期心电图监护;注意输液速度及出入量;
5,应用冬眠药物时应平卧,避免突然坐立或竖直抱起,以防体位性低血压;
6,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注意呼吸困难,烦躁不安,发绀等有无加重,有无皮肤苍白,四肢冰冷,冷汗,浮肿或腹胀,嗜睡,惊厥,昏迷等症状,并及时报告医师;病情危重者准备急救;
7,有惊厥,昏迷者,按各该常规护理;
小儿腹泻病护理常规
1,按儿科一般护理常规护埋;
2,胃肠道感染引起者床旁隔离;
3,按医嘱调整饮食,不得随意增加或改换食物;口服补液盐(ORS液)者争取家属密切配合治疗;
4,保持臀部清洁干燥,便后用温水清洗并涂以油剂,严防臀红;如已发生臀红,可涂10%鞣酸软膏;皲裂或糜烂者应用暴露疗法,必要时可涂以消毒的植物油类后再用灯烤,使之干燥;灯烤时须防烫伤;
5,食后清洁口腔,如发现鹅口疮,可按医嘱涂制霉菌素甘油,冰硼散或其它药物;
6,记录呕吐,大便和小便次数,量和性状,及时留取标本送检;注意补液后第一次排尿时间,并及时报告医师;
7,输液时按时完成预定的液量,防止停滴,漏出,切忌滴速不合要求;静脉给钾,钙时,应按要求稀释,滴速不可过快;输液过程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发现有不良反应,及时处理;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护理常规
1,按儿科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严格按医嘱禁食,进食;密切观察病情有无反复,及时报告医生,调节饮食质量;
3,腹胀重者应给予胃肠减压,肛门排气,并注意效果;呕吐者应及时清除呕吐物,用生理盐水清洗口腔2~3次/d;
4,准确记录出入量,观察大便,呕吐物性状及次数,及时留取标本送检;
5,加强皮肤护理,预防褥疮,翻身擦背每日2~4次,骨突出部位必要时加垫小棉圈或气圈;
儿科先&天&性&心&脏&病&护&理常规
1,按儿科一般护理常规及心脏病护理常规护理;
2,重视预防措施,杜绝交叉感染;轻症患儿可在一般保护条件下,安排适当的活动,游戏与学习;重症患儿绝对卧床休息,并给予生活护理;
3,供给充足营养,饮食应少量多餐,耐心喂哺,避免呛咳,必要时滴管喂哺;青紫患儿应少量多次饮水,以防由于血液浓稠而致血栓形成;
4,有呼吸困难者予斜坡卧位;缺氧时取膝肘位给氧,并注意有无阵发性脑缺氧症状;上肢高血压者,平时避免骤然用力;
5,进行心导管及心血管造影检查前后,按各该常规护理;
儿科病&毒&性&心&肌&炎&护&理常规
1,按儿科一般护理常规及心脏病护理常规护理;
2,卧床休息至病情好转后,逐渐增加活动量;
3,给予富含维生素,易消化饮食,根据病情,适当限制液体及钠摄入量,饮食应少量多餐;
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有条件时进行心电监护;注意有无突然腹痛,面色苍白,发绀,皮肤花纹,虚汗,血压下降等症状,并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儿科泌&尿&系&统&感染&护&理常规
1,按儿科一般护理常规处理;
2,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多饮水,有高热者按高热护理常规;
3,保持臀部及外阴部的清洁,便后清洗,按医嘱用1:5000高锰酸钾液清洗外阴部1~2次/&d;
4,按医嘱留取清洁尿标本,做中段尿培养(留尿后及时送检);
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护&理
1,按儿科一般护理常规及肾脏病护理常规,有心衰者按心脏病护理常规;
2,卧床休息,至少3周;血压较高或有心衰者应严格静卧至水肿完全消失,心脏,血压及肾功能完全恢复正常时为止;
3,注意尿量及颜色,注意呼吸,血压,脉搏,有呼吸困难时吸氧;有头痛,眼花,呕吐,呼吸急促,面色苍白,烦躁不安,尿少等情况时,应即时报告医师;
4,按医嘱给予饮食,有明显尿少,浮肿或高血压时,应限制钠盐及蛋白质;
5,注意口腔卫生,每次食后清洁口腔;
6,准确记录出入量至浮肿消失,尿量正常为止;
小&儿&肾&病&综&合&征&护&理常规
一,按儿科泌尿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二,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
三,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盐饮食;
四,预防继发感染
静脉穿刺尽量要求一次穿刺成功,以减少皮肤感染的机会;避免受凉,预防感染及病情复发;
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观察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的变化;
若全身水肿明显,特别注意皮肤护理,协助患儿勤翻身,防止发生褥疮;严格记录出入量;每日测量体重一次,观察水肿消退情况;
观察药物疗效及副作用;&
应用肾上腺素皮质激素时,要密切观察,加强护理防止受凉和感染,注意血压,体重变化;适当控制进食量,注意病儿安全,防止外伤引起骨折;
应用免疫抑制剂应注意有无恶心,呕吐,食欲不挣,脱发等毒性反应;
六,出院时应嘱家长或患儿按医嘱坚持用药,避免上呼吸道感染及过度疲劳,定期复查;
小&儿&血&液&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1,做好精神护理,帮助患儿及家属解除思想顾虑,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调动患儿的积极因素以配合治疗;
2,重度贫血,有出血倾向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呼吸困难者给氧气吸入;
3,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易消化饮食;
4,保持病室内空气新鲜,定时通风及空气消毒;严格执行探视陪护制度,防止交叉感染;&
5,保持口腔清洁,给予1:5000洗必泰液漱口;高热,出血及病重者给予口腔护理,预防口腔感染;
6,出血性疾病病人高热时不宜用酒精擦浴;禁用解热镇痛药;
7,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注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变化,观察有无出血,感染等;
8,对化疗病人应注意观察药物反应;
9,有出血倾向的病人应防止外伤,大出血病人应随时测量血压,脉搏,呼吸并详细记录,随时备好抢救药品及物品,协助医师进行抢救;
10,对长期卧床的病人应做好皮肤护理;十一,儿科过&敏&性&紫&癜&护&理常规&
过敏性紫癜是由某些过敏因素引起的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病理基础为广泛小血管炎性反应;主要症状表现为皮肤紫癜,关节肿痛,腹痛,便血及血尿等;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多见于5岁以上儿童;
一,按儿科血液系统疾病护理常规;
二,急性期卧床休息,有利于减轻皮肤紫癜及缓解关节症状;&
三,合理安排饮食;
有消化症状,无消化道出血者给予少渣,易消化,半流质饮食;
对可能引起过敏食物,如鱼,虾,蟹,蛋及牛奶等食物暂时禁用,待病情恢复,逐渐排除为过敏原以后食用;
四,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给以相应处理;
1,观察皮肤紫癜形态,分布及消退情况,如有痒感,禁用手抓痒,防止抓破致皮肤感染,可用温水擦洗;做各种穿刺或注射后压迫片刻,防止出血;
2,观察腹痛的部位及性质,是否有包块及外科并发症,如肠套迭,肠穿孔,肠坏死,及时与医师联系,请外科会诊;
3,观察关节疼痛情况;观察有无红,肿,热,痛及功能障碍,并卧床休息,局部热敷以减轻症状,必要时用解热镇痛药;
五,做好出院指导;避免接触过敏原,防止滥用药物,及时清除感染灶,以防复发;
十二,儿科皮&肤&黏&膜&淋&巴&综&合征&护&理常规
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小儿急性发热和出现皮疹的疾病,可能是一种急性起病的自限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特点为发热,皮疹,手足红斑和硬性水肿,球结膜充血,口腔黏膜充血,舌乳头增生和颈部淋巴结肿大;
一,按儿科一般护理常规;
二,发热期绝对卧床休息,减少热量消耗,以利于疾病恢复;
三,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宜少食多餐;注意多饮水,以补充体内消耗和促进机体代谢产物质排泄;
四,患儿口腔,咽部,黏膜呈弥漫性充血,应注意口腔护理;
五,加强生活护理;两手不能握物,应协助其活动;注意安全,防止发生意外损伤;保持皮肤,黏膜,臀部及外阴部清洁,预防继发感染;
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观察体温;高热者给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
观察皮疹与淋巴结肿大情况;
观察消化道症状,有呕吐,腹泻,腹痛等发生,及时静脉补充液体以防脱水;
十三,细&菌&性&脑&膜炎&护&理常规
1,按儿科一般护理常规,昏迷者按昏迷护理常规;高热者按高热护理常规;
2,昏迷,持续惊厥或休克患儿,应专人守护;监护呼吸,脉搏,体温,血压及病情变化,大小便次数及出入量;
3,做好急救准备,发现惊厥,昏迷或病情骤变等,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4,饮食应少量多餐,食后少动,避免呕吐,若病情许可,可竖直抱起或抬高床头约20min;吞咽困难可用鼻饲;使用磺胺或肾毒性抗生素者,应给予充足的液体;
5,保持呼吸道通畅,呕吐时头侧向一方,及时清除鼻咽部分泌物及呕吐物,以防吸入性窒息,注意口腔护理。
第三节,新&生&儿&疾&病护&理&常&规
一,新&生&儿&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1,专室护理,按病种隔离,室温应维持在22℃左右,相对湿度55%~60%左右,并需保持空气新鲜;
2,体温不升或体重不足者,应设法保暖或放入新生儿暖箱,保持温度恒定,并集中操作,防止经常开箱,影响保暖;体温过高,可适当物理降温;&
3,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工作人员进入新生儿病室应戴帽子,口罩,穿隔离衣,着隔离鞋;检查患儿及进行治疗护理时,必须先用消毒液或流水洗手后方可进行;重症监护期间,严禁探视;母亲患传染病时,应暂停直接喂奶,可吸出母乳经消毒后喂给,工作人员如有皮肤病或其它传染病时,不应接触患儿;如有感冒,禁止入新生儿病室内;
4,入院头3d,测体温4次/d;体温平稳3~4d后改为2次/d;暖箱中患儿测体温每4h一次;
5,按医嘱进行母乳或人工喂养,不能吸吮者用滴管或鼻饲;患儿应抱起喂奶;喂奶前换尿布,喂时防止呛咳,喂毕后轻拍背部排气,并使其侧卧;喂药时亦应抬高头部,顺口角缓慢喂入,防止呛咳;
6,加强皮肤护理,每日沐浴一次,保持皮肤皱折处清洁,干燥,重危者可擦浴,每次大便后清洗臀部,并涂以10%鞣酸软膏或消毒油剂;勤换尿布,防止臀红,臀红时用远红外线灯或白炽灯每日照射局部;每3~4h为患儿更换体位一次;
7,加强脐带护理,脐带未脱时,应保持干燥,防止感染,若有感染发生,及时处理,可用双氧水清洗,络合碘或&75%酒精消毒;
8,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鼻分泌物,呼吸困难者给氧;
9,经常巡视(至少30min一次),观察病情,如发现有气急,发绀,高热,呕吐,面色苍白等情况,立即报告医师处理;
10;记录每次出入量及大便次数,性状;母乳喂养者须记录每日哺喂次数及每次吸吮时间;记录每日体重(病重者例外);
11;新生儿病室内应每日紫外线照射消毒,每次30min,照射应注意遮蔽患儿眼部;每月空气熏蒸消毒一次;新生儿的衣服,被褥,尿布等洗涤后应专柜存放;
二,早&产&儿&疾&病护&理常规
1;早产儿室温应保持在24~26℃,相对湿度保持60%~65%;体温不升者,放入暖箱或设法保温;暖箱温度应依未成熟儿的体重和体温情况,随时调整;
2;严格隔离,防止感染,同新生儿疾病护理常规;
3;测体温,脉搏,呼吸每4h一次;酌情测量体重;
4;护理,喂奶,治疗及检查各项工作,须事先充分准备,以便集中进行;动作宜轻柔,并注意速度;
5;提倡母乳喂养,体重1500g以上有吸吮能力的早产儿,应尽量使其直接吸吮母乳;有吞咽能力而无吸吮能力者,可用滴管喂哺母乳,滴管前端应加小橡胶管;无吞咽能力时,可用鼻饲法;喂哺注意点,同新生儿疾病护理常规;
6;其它同新生儿疾病护理常规;
三,新&生&儿&肺&炎&护&理常规
1,按新生儿或未成熟儿疾病护理常规;
2,维持营养,少量多次喂奶,必要时予鼻饲或静脉营养;
3,定期翻身,吸痰,严防呛咳及窒息,必要时可予雾化吸入,吸痰时动作应轻柔;保持呼吸道通畅;
4,给氧流量不宜过大,缺氧好转后应立即停止,以防造成肺组织充血,水肿和肺不张,肺泡毛细血管增生或发生新生儿晶体后纤维增生;
5,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随时报告医师,同时作好急救准备;注意观察脓胸,脑膜炎,硬肿症或肺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
四,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护&理常规
1,按新生儿或早产儿疾病护理常规;
2,按发病原因参考有关疾病护理常规;
3,新生儿肝炎确诊后,如不能转到传染科,应作好床旁隔离,注意医疗用具,餐具等的消毒;
4,光疗的患儿皮肤失水较多,应注意补充水份,同时注意补充核黄素,用黑布遮挡双眼及生殖器,热天注意通风,冬天注意保暖,若光源来自一侧应隔2~4h翻身一次,以使全身皮肤均能接受照射;
5,观察皮肤颜色变化及大小便;
五,新&生&儿&颅&内&出&血护&理常规
1,按新生儿或未成熟儿疾病护理常规;
2,注意保暖,减少啼哭,避免扰动患儿;头肩垫高15o~30o;
3,生后即有症状者可推迟喂奶24~48h;不直接哺母乳,可予滴管喂哺或鼻饲;入液量头3天为50~60ml/(kg.d);
4,密切观察呼吸,心率,面色,吸吮及吞咽反射,瞳孔变化,并注意有无眼斜视,眼球震颤等;惊厥,昏迷者可按各常规护理;
六,新&生&儿&硬&肿&症&护&理常规
1,按新生儿或未成熟疾病护理常规;
2,入院后应先以低体温计正确测量体温(肛表),即予复温处理,并在复温过程中按时复测比较;如缓慢复温,注意调节暖箱温度,不使骤升,约1℃/h;如远红外线快速复温应每15min测量体温,呼吸,脉搏一次,并依体温来升高远红外线治疗箱的温度,最高保持在33℃;
3,诊疗护理操作应集中进行,以防影响保温;
4,喂养应按病儿吸吮力来进行,吸吮力弱者用滴管喂养,必要时鼻饲;喂饲忌过速或过量,如面色改变或发绀时立即停止喂饲;每次喂饲后观察20~30min,以防呕吐或呛奶而窒息;
5,严密观察病情,如有体温过高,过低,呼吸不整,呕吐,出血,皮肤硬肿等情况应及时处理并报告;
七,新&生&儿败&血&症&护&理常规
1,接新生儿疾病护理常规护理;
2,体温过低时注意保暖;用热水袋时,注意防止烫伤;用暖箱时,注意箱温;
3,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如精神,食欲,体温,呼吸,循环等,有无两眼凝视或惊厥表现;
4,用氧量不宜过大,以恰使发绀消失为度;
八,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护&理
1,按新生儿或早产儿疾病护理常规;
2,注意保暖,早产儿应放入32~34℃,相对湿度50%~60%的环境中,保持腹壁皮肤温度在36;5℃;
3,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腔和气管内粘液,头侧位以利分泌物流出,防止吸入呕吐物;
4,生后最初1~3d病情缓解前,暂禁食,出生3d后可经鼻饲喂奶,奶量逐渐增加;至第7d奶量可达100ml观察有无腹胀,呛奶;
5,有条件可用监护仪监测呼吸,心率,血压;&
十一,儿科过&敏&性&紫&癜&护&理常规&
过敏性紫癜是由某些过敏因素引起的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病理基础为广泛小血管炎性反应;主要症状表现为皮肤紫癜,关节肿痛,腹痛,便血及血尿等;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多见于5岁以上儿童;
一,按儿科血液系统疾病护理常规;
二,急性期卧床休息,有利于减轻皮肤紫癜及缓解关节症状;&
三,合理安排饮食;
有消化症状,无消化道出血者给予少渣,易消化,半流质饮食;
对可能引起过敏食物,如鱼,虾,蟹,蛋及牛奶等食物暂时禁用,待病情恢复,逐渐排除为过敏原以后食用;
四,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给以相应处理;
1,观察皮肤紫癜形态,分布及消退情况,如有痒感,禁用手抓痒,防止抓破致皮肤感染,可用温水擦洗;做各种穿刺或注射后压迫片刻,防止出血;
2,观察腹痛的部位及性质,是否有包块及外科并发症,如肠套迭,肠穿孔,肠坏死,及时与医师联系,请外科会诊;
3,观察关节疼痛情况;观察有无红,肿,热,痛及功能障碍,并卧床休息,局部热敷以减轻症状,必要时用解热镇痛药;
五,做好出院指导;避免接触过敏原,防止滥用药物,及时清除感染灶,以防复发;
十二,儿科皮&肤&黏&膜&淋&巴&综&合征&护&理常规
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小儿急性发热和出现皮疹的疾病,可能是一种急性起病的自限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特点为发热,皮疹,手足红斑和硬性水肿,球结膜充血,口腔黏膜充血,舌乳头增生和颈部淋巴结肿大;
一,按儿科一般护理常规;
二,发热期绝对卧床休息,减少热量消耗,以利于疾病恢复;
三,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宜少食多餐;注意多饮水,以补充体内消耗和促进机体代谢产物质排泄;
四,患儿口腔,咽部,黏膜呈弥漫性充血,应注意口腔护理;
五,加强生活护理;两手不能握物,应协助其活动;注意安全,防止发生意外损伤;保持皮肤,黏膜,臀部及外阴部清洁,预防继发感染;
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观察体温;高热者给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
观察皮疹与淋巴结肿大情况;
观察消化道症状,有呕吐,腹泻,腹痛等发生,及时静脉补充液体以防脱水;
十三,细&菌&性&脑&膜炎&护&理常规
1,按儿科一般护理常规,昏迷者按昏迷护理常规;高热者按高热护理常规;
2,昏迷,持续惊厥或休克患儿,应专人守护;监护呼吸,脉搏,体温,血压及病情变化,大小便次数及出入量;
3,做好急救准备,发现惊厥,昏迷或病情骤变等,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4,饮食应少量多餐,食后少动,避免呕吐,若病情许可,可竖直抱起或抬高床头约20min;吞咽困难可用鼻饲;使用磺胺或肾毒性抗生素者,应给予充足的液体;
5,保持呼吸道通畅,呕吐时头侧向一方,及时清除鼻咽部分泌物及呕吐物,以防吸入性窒息,注意口腔护理。
第三节,新&生&儿&疾&病护&理&常&规
一,新&生&儿&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1,专室护理,按病种隔离,室温应维持在22℃左右,相对湿度55%~60%左右,并需保持空气新鲜;
2,体温不升或体重不足者,应设法保暖或放入新生儿暖箱,保持温度恒定,并集中操作,防止经常开箱,影响保暖;体温过高,可适当物理降温;&
3,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工作人员进入新生儿病室应戴帽子,口罩,穿隔离衣,着隔离鞋;检查患儿及进行治疗护理时,必须先用消毒液或流水洗手后方可进行;重症监护期间,严禁探视;母亲患传染病时,应暂停直接喂奶,可吸出母乳经消毒后喂给,工作人员如有皮肤病或其它传染病时,不应接触患儿;如有感冒,禁止入新生儿病室内;
4,入院头3d,测体温4次/d;体温平稳3~4d后改为2次/d;暖箱中患儿测体温每4h一次;
5,按医嘱进行母乳或人工喂养,不能吸吮者用滴管或鼻饲;患儿应抱起喂奶;喂奶前换尿布,喂时防止呛咳,喂毕后轻拍背部排气,并使其侧卧;喂药时亦应抬高头部,顺口角缓慢喂入,防止呛咳;
6,加强皮肤护理,每日沐浴一次,保持皮肤皱折处清洁,干燥,重危者可擦浴,每次大便后清洗臀部,并涂以10%鞣酸软膏或消毒油剂;勤换尿布,防止臀红,臀红时用远红外线灯或白炽灯每日照射局部;每3~4h为患儿更换体位一次;
7,加强脐带护理,脐带未脱时,应保持干燥,防止感染,若有感染发生,及时处理,可用双氧水清洗,络合碘或&75%酒精消毒;
8,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鼻分泌物,呼吸困难者给氧;
9,经常巡视(至少30min一次),观察病情,如发现有气急,发绀,高热,呕吐,面色苍白等情况,立即报告医师处理;
10;记录每次出入量及大便次数,性状;母乳喂养者须记录每日哺喂次数及每次吸吮时间;记录每日体重(病重者例外);
11;新生儿病室内应每日紫外线照射消毒,每次30min,照射应注意遮蔽患儿眼部;每月空气熏蒸消毒一次;新生儿的衣服,被褥,尿布等洗涤后应专柜存放;
二,早&产&儿&疾&病护&理常规
1;早产儿室温应保持在24~26℃,相对湿度保持60%~65%;体温不升者,放入暖箱或设法保温;暖箱温度应依未成熟儿的体重和体温情况,随时调整;
2;严格隔离,防止感染,同新生儿疾病护理常规;
3;测体温,脉搏,呼吸每4h一次;酌情测量体重;
4;护理,喂奶,治疗及检查各项工作,须事先充分准备,以便集中进行;动作宜轻柔,并注意速度;
5;提倡母乳喂养,体重1500g以上有吸吮能力的早产儿,应尽量使其直接吸吮母乳;有吞咽能力而无吸吮能力者,可用滴管喂哺母乳,滴管前端应加小橡胶管;无吞咽能力时,可用鼻饲法;喂哺注意点,同新生儿疾病护理常规;
6;其它同新生儿疾病护理常规;
三,新&生&儿&肺&炎&护&理常规
1,按新生儿或未成熟儿疾病护理常规;
2,维持营养,少量多次喂奶,必要时予鼻饲或静脉营养;
3,定期翻身,吸痰,严防呛咳及窒息,必要时可予雾化吸入,吸痰时动作应轻柔;保持呼吸道通畅;
4,给氧流量不宜过大,缺氧好转后应立即停止,以防造成肺组织充血,水肿和肺不张,肺泡毛细血管增生或发生新生儿晶体后纤维增生;
5,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随时报告医师,同时作好急救准备;注意观察脓胸,脑膜炎,硬肿症或肺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
四,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护&理常规
1,按新生儿或早产儿疾病护理常规;
2,按发病原因参考有关疾病护理常规;
3,新生儿肝炎确诊后,如不能转到传染科,应作好床旁隔离,注意医疗用具,餐具等的消毒;
4,光疗的患儿皮肤失水较多,应注意补充水份,同时注意补充核黄素,用黑布遮挡双眼及生殖器,热天注意通风,冬天注意保暖,若光源来自一侧应隔2~4h翻身一次,以使全身皮肤均能接受照射;
5,观察皮肤颜色变化及大小便;
五,新&生&儿&颅&内&出&血护&理常规
1,按新生儿或未成熟儿疾病护理常规;
2,注意保暖,减少啼哭,避免扰动患儿;头肩垫高15o~30o;
3,生后即有症状者可推迟喂奶24~48h;不直接哺母乳,可予滴管喂哺或鼻饲;入液量头3天为50~60ml/(kg.d);
4,密切观察呼吸,心率,面色,吸吮及吞咽反射,瞳孔变化,并注意有无眼斜视,眼球震颤等;惊厥,昏迷者可按各常规护理;
六,新&生&儿&硬&肿&症&护&理常规
1,按新生儿或未成熟疾病护理常规;
2,入院后应先以低体温计正确测量体温(肛表),即予复温处理,并在复温过程中按时复测比较;如缓慢复温,注意调节暖箱温度,不使骤升,约1℃/h;如远红外线快速复温应每15min测量体温,呼吸,脉搏一次,并依体温来升高远红外线治疗箱的温度,最高保持在33℃;
3,诊疗护理操作应集中进行,以防影响保温;
4,喂养应按病儿吸吮力来进行,吸吮力弱者用滴管喂养,必要时鼻饲;喂饲忌过速或过量,如面色改变或发绀时立即停止喂饲;每次喂饲后观察20~30min,以防呕吐或呛奶而窒息;
5,严密观察病情,如有体温过高,过低,呼吸不整,呕吐,出血,皮肤硬肿等情况应及时处理并报告;
七,新&生&儿败&血&症&护&理常规
1,接新生儿疾病护理常规护理;
2,体温过低时注意保暖;用热水袋时,注意防止烫伤;用暖箱时,注意箱温;
3,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如精神,食欲,体温,呼吸,循环等,有无两眼凝视或惊厥表现;
4,用氧量不宜过大,以恰使发绀消失为度;
八,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护&理
1,按新生儿或早产儿疾病护理常规;
2,注意保暖,早产儿应放入32~34℃,相对湿度50%~60%的环境中,保持腹壁皮肤温度在36;5℃;
3,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腔和气管内粘液,头侧位以利分泌物流出,防止吸入呕吐物;
4,生后最初1~3d病情缓解前,暂禁食,出生3d后可经鼻饲喂奶,奶量逐渐增加;至第7d奶量可达100ml观察有无腹胀,呛奶;
5,有条件可用监护仪监测呼吸,心率,血压;&
&十一,儿科过&敏&性&紫&癜&护&理常规&
过敏性紫癜是由某些过敏因素引起的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病理基础为广泛小血管炎性反应;主要症状表现为皮肤紫癜,关节肿痛,腹痛,便血及血尿等;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多见于5岁以上儿童;
一,按儿科血液系统疾病护理常规;
二,急性期卧床休息,有利于减轻皮肤紫癜及缓解关节症状;&
三,合理安排饮食;
有消化症状,无消化道出血者给予少渣,易消化,半流质饮食;
对可能引起过敏食物,如鱼,虾,蟹,蛋及牛奶等食物暂时禁用,待病情恢复,逐渐排除为过敏原以后食用;
四,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给以相应处理;
1,观察皮肤紫癜形态,分布及消退情况,如有痒感,禁用手抓痒,防止抓破致皮肤感染,可用温水擦洗;做各种穿刺或注射后压迫片刻,防止出血;
2,观察腹痛的部位及性质,是否有包块及外科并发症,如肠套迭,肠穿孔,肠坏死,及时与医师联系,请外科会诊;
3,观察关节疼痛情况;观察有无红,肿,热,痛及功能障碍,并卧床休息,局部热敷以减轻症状,必要时用解热镇痛药;
五,做好出院指导;避免接触过敏原,防止滥用药物,及时清除感染灶,以防复发;
十二,儿科皮&肤&黏&膜&淋&巴&综&合征&护&理常规
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小儿急性发热和出现皮疹的疾病,可能是一种急性起病的自限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特点为发热,皮疹,手足红斑和硬性水肿,球结膜充血,口腔黏膜充血,舌乳头增生和颈部淋巴结肿大;
一,按儿科一般护理常规;
二,发热期绝对卧床休息,减少热量消耗,以利于疾病恢复;
三,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宜少食多餐;注意多饮水,以补充体内消耗和促进机体代谢产物质排泄;
四,患儿口腔,咽部,黏膜呈弥漫性充血,应注意口腔护理;
五,加强生活护理;两手不能握物,应协助其活动;注意安全,防止发生意外损伤;保持皮肤,黏膜,臀部及外阴部清洁,预防继发感染;
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观察体温;高热者给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
观察皮疹与淋巴结肿大情况;
观察消化道症状,有呕吐,腹泻,腹痛等发生,及时静脉补充液体以防脱水;
十三,细&菌&性&脑&膜炎&护&理常规
1,按儿科一般护理常规,昏迷者按昏迷护理常规;高热者按高热护理常规;
2,昏迷,持续惊厥或休克患儿,应专人守护;监护呼吸,脉搏,体温,血压及病情变化,大小便次数及出入量;
3,做好急救准备,发现惊厥,昏迷或病情骤变等,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4,饮食应少量多餐,食后少动,避免呕吐,若病情许可,可竖直抱起或抬高床头约20min;吞咽困难可用鼻饲;使用磺胺或肾毒性抗生素者,应给予充足的液体;
5,保持呼吸道通畅,呕吐时头侧向一方,及时清除鼻咽部分泌物及呕吐物,以防吸入性窒息,注意口腔护理。
第三节,新&生&儿&疾&病护&理&常&规
一,新&生&儿&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1,专室护理,按病种隔离,室温应维持在22℃左右,相对湿度55%~60%左右,并需保持空气新鲜;
2,体温不升或体重不足者,应设法保暖或放入新生儿暖箱,保持温度恒定,并集中操作,防止经常开箱,影响保暖;体温过高,可适当物理降温;&
3,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工作人员进入新生儿病室应戴帽子,口罩,穿隔离衣,着隔离鞋;检查患儿及进行治疗护理时,必须先用消毒液或流水洗手后方可进行;重症监护期间,严禁探视;母亲患传染病时,应暂停直接喂奶,可吸出母乳经消毒后喂给,工作人员如有皮肤病或其它传染病时,不应接触患儿;如有感冒,禁止入新生儿病室内;
4,入院头3d,测体温4次/d;体温平稳3~4d后改为2次/d;暖箱中患儿测体温每4h一次;
5,按医嘱进行母乳或人工喂养,不能吸吮者用滴管或鼻饲;患儿应抱起喂奶;喂奶前换尿布,喂时防止呛咳,喂毕后轻拍背部排气,并使其侧卧;喂药时亦应抬高头部,顺口角缓慢喂入,防止呛咳;
6,加强皮肤护理,每日沐浴一次,保持皮肤皱折处清洁,干燥,重危者可擦浴,每次大便后清洗臀部,并涂以10%鞣酸软膏或消毒油剂;勤换尿布,防止臀红,臀红时用远红外线灯或白炽灯每日照射局部;每3~4h为患儿更换体位一次;
7,加强脐带护理,脐带未脱时,应保持干燥,防止感染,若有感染发生,及时处理,可用双氧水清洗,络合碘或&75%酒精消毒;
8,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鼻分泌物,呼吸困难者给氧;
9,经常巡视(至少30min一次),观察病情,如发现有气急,发绀,高热,呕吐,面色苍白等情况,立即报告医师处理;
10;记录每次出入量及大便次数,性状;母乳喂养者须记录每日哺喂次数及每次吸吮时间;记录每日体重(病重者例外);
11;新生儿病室内应每日紫外线照射消毒,每次30min,照射应注意遮蔽患儿眼部;每月空气熏蒸消毒一次;新生儿的衣服,被褥,尿布等洗涤后应专柜存放;
二,早&产&儿&疾&病护&理常规
1;早产儿室温应保持在24~26℃,相对湿度保持60%~65%;体温不升者,放入暖箱或设法保温;暖箱温度应依未成熟儿的体重和体温情况,随时调整;
2;严格隔离,防止感染,同新生儿疾病护理常规;
3;测体温,脉搏,呼吸每4h一次;酌情测量体重;
4;护理,喂奶,治疗及检查各项工作,须事先充分准备,以便集中进行;动作宜轻柔,并注意速度;
5;提倡母乳喂养,体重1500g以上有吸吮能力的早产儿,应尽量使其直接吸吮母乳;有吞咽能力而无吸吮能力者,可用滴管喂哺母乳,滴管前端应加小橡胶管;无吞咽能力时,可用鼻饲法;喂哺注意点,同新生儿疾病护理常规;
6;其它同新生儿疾病护理常规;
三,新&生&儿&肺&炎&护&理常规
1,按新生儿或未成熟儿疾病护理常规;
2,维持营养,少量多次喂奶,必要时予鼻饲或静脉营养;
3,定期翻身,吸痰,严防呛咳及窒息,必要时可予雾化吸入,吸痰时动作应轻柔;保持呼吸道通畅;
4,给氧流量不宜过大,缺氧好转后应立即停止,以防造成肺组织充血,水肿和肺不张,肺泡毛细血管增生或发生新生儿晶体后纤维增生;
5,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随时报告医师,同时作好急救准备;注意观察脓胸,脑膜炎,硬肿症或肺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
四,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护&理常规
1,按新生儿或早产儿疾病护理常规;
2,按发病原因参考有关疾病护理常规;
3,新生儿肝炎确诊后,如不能转到传染科,应作好床旁隔离,注意医疗用具,餐具等的消毒;
4,光疗的患儿皮肤失水较多,应注意补充水份,同时注意补充核黄素,用黑布遮挡双眼及生殖器,热天注意通风,冬天注意保暖,若光源来自一侧应隔2~4h翻身一次,以使全身皮肤均能接受照射;
5,观察皮肤颜色变化及大小便;
五,新&生&儿&颅&内&出&血护&理常规
1,按新生儿或未成熟儿疾病护理常规;
2,注意保暖,减少啼哭,避免扰动患儿;头肩垫高15o~30o;
3,生后即有症状者可推迟喂奶24~48h;不直接哺母乳,可予滴管喂哺或鼻饲;入液量头3天为50~60ml/(kg.d);
4,密切观察呼吸,心率,面色,吸吮及吞咽反射,瞳孔变化,并注意有无眼斜视,眼球震颤等;惊厥,昏迷者可按各常规护理;
六,新&生&儿&硬&肿&症&护&理常规
1,按新生儿或未成熟疾病护理常规;
2,入院后应先以低体温计正确测量体温(肛表),即予复温处理,并在复温过程中按时复测比较;如缓慢复温,注意调节暖箱温度,不使骤升,约1℃/h;如远红外线快速复温应每15min测量体温,呼吸,脉搏一次,并依体温来升高远红外线治疗箱的温度,最高保持在33℃;
3,诊疗护理操作应集中进行,以防影响保温;
4,喂养应按病儿吸吮力来进行,吸吮力弱者用滴管喂养,必要时鼻饲;喂饲忌过速或过量,如面色改变或发绀时立即停止喂饲;每次喂饲后观察20~30min,以防呕吐或呛奶而窒息;
5,严密观察病情,如有体温过高,过低,呼吸不整,呕吐,出血,皮肤硬肿等情况应及时处理并报告;
七,新&生&儿败&血&症&护&理常规
1,接新生儿疾病护理常规护理;
2,体温过低时注意保暖;用热水袋时,注意防止烫伤;用暖箱时,注意箱温;
3,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如精神,食欲,体温,呼吸,循环等,有无两眼凝视或惊厥表现;
4,用氧量不宜过大,以恰使发绀消失为度;
八,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护&理
1,按新生儿或早产儿疾病护理常规;
2,注意保暖,早产儿应放入32~34℃,相对湿度50%~60%的环境中,保持腹壁皮肤温度在36;5℃;
3,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腔和气管内粘液,头侧位以利分泌物流出,防止吸入呕吐物;
4,生后最初1~3d病情缓解前,暂禁食,出生3d后可经鼻饲喂奶,奶量逐渐增加;至第7d奶量可达100ml观察有无腹胀,呛奶;
5,有条件可用监护仪监测呼吸,心率,血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儿液体疗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