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缺水严重的地区情况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是世界上13个最缺水的国家之一,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世界排名第121位.
我国是人口大国,一个成人每天必须摄入2500ml以上的水;我国是农业大国,种一公顷蔬菜约需水375-525t,一公顷小麦约需水600-750t,一公顷棉花约需水525-750t.随着社会发展,产生了大量工业和生活污水,使有限的淡水资源遭到严重污染.农业灌溉设备、技术落后和人们节水意识淡薄,使大量水资源浪费.2000年,我国北方发生在不少地方的缺水现象,着实让人触目惊心.因缺水造成牲畜大量死亡,农作物严重减产,工厂停产,大街上排起买水的长龙.水资源危机的警钟已经敲响.为此,我国于日正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从立法角度确立了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高效用水等法律.
(1)读完后你最强烈的感受是水资源宝贵,要节约用水.
(2)你家所在地在利用水资源方面存在的问题有:①浪费严重;②节水意识淡薄.
(3)“从我做起”,请提出你在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措施:①随手关水龙头;②使用节水用具;③生活用水尽可能重复使用等.
解:(1)因为我国是世界上13个最缺水国家之一,所以要节约每一滴水.水资源宝贵,要节约用水.
(2)我国淡水资源匮乏,要养成良好的节约用水习惯,以节约用水,造福社会.存在着水资源严重浪费和水环境严重污染的现象.
(3)用淘米水浇花;用洗衣水冲厕;使用节水马桶;用完水后将水龙头拧紧等.
故答案:(1)水资源宝贵,要节约用水.(2)浪费严重、节水意识淡薄.(3)随手关水龙头、使用节水用具、生活用水尽可能重复使用等.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不知道爱惜,而浪费挥霍.
事实上,水资源日益紧缺,水来之不易.我们要节约每一滴水,从生活细节中做起.中国缺水现状(三)
&&&&&&&&&&&&&&&&&&&&&&&&&&&&&&&&&&&&&&&&&&&&&&&&&&&&&&&&&&&&&&&&&&&&&&&&&&&
我国是一个缺水严重的国家。我国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国的1/5,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建设部曾预计,中国缺水的高峰将在2030年,那时中国人口将达到16亿左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将为1760立方米,进入联合国有关组织确定的中度缺水型国家的行列。
  据统计,截至2005年下半年,全国城市缺水总量达60亿立方米,全国66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问题,其中有136个缺水情况严重。同时,有50%的城市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一些城市已经出现水资源危机。
  随着中国城市公用事业市场化发展,中国水务市场已成为海内外追逐的投资热点,中国的水务市场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持续保持15%的年增长率。
中国水资源紧缺形势日益加剧,全国66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问题,其中有136个缺水情况严重。同时,有50%的城市地下水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一些城市已经出现水资源危机。
&&&随着中国城市公用事业市场化发展,中国水务市场已成为海内外追逐的投资热点,中国的水务市场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持续保持15%的年增长率。
中国水资源紧缺形势日益加剧,全国66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问题,其中有136个缺水情况严重。同时,有50%的城市地下水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一些城市已经出现水资源危机。
&&&&建设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王秉忱30日在此间举行的全国勘察设计工作会上介绍,造成中国城市水资源紧缺的原因有很多,降水量偏少、水源工程建设滞后、水资源配置不合理、水环境恶化以及水资源管理体制不顺等,而后几个原因与中国城市水文地质勘察工作较薄弱有关。王秉忱说,地下水在中国城市供水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全国有400多个城市开采利用地下水,在城市用水总量中,地下水占30%,其中华北、西北城市利用地下水的比例分别高达72%和66%。
&&&&王秉忱说,城镇化步伐加快和区域经济发展,加重了局部水资源负荷,也加剧了城市地下水的污染,很多城市地下水均出现了水质富营养化、铁锰超标等问题。因此,必须大力加强中国城市水文地质勘察工作,搞好地下水质量评价与环境影响评价,为城市的规划、建设与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中国农业用水供给的急剧减少对世界粮食安全构成越来越大的威胁。中国依靠水浇地生产十二亿人口所需粮食的百分之七十,但同时又日益抽取更多的农业用水来满足迅速发展的城市和工业用水的需要。随着河流的干涸和地下蓄水层的枯竭,日趋严重的缺水将急剧增加中国的粮食进口,从而导致世界粮食总进口超过可供给的总出口。
对中国粮食自给所面临的任何威胁,如果不采取新的强有力的措施加以解决,都可能会推动世界粮食价格的上涨,导致第三世界国家的社会和政治动荡。《世界观察》杂志以前发表的文章对此已有论述,有关水资源恶化的情况的新消息已经证实这种可能性是极其巨大的。目前中国政府面临的挑战是,如何满足日益增长的城市和工业用水需求而又不损害其农业和世界粮食安全。
自本世纪中叶以来,中国的人口增加了近七亿,这一新增数量相当于工业革命开始时世界人口的总数。中国的大多数人口都集中在包括黄河和长江在内的几条主要河流流经的区域。这些河流为中国大部分粮食生产提供了所需灌溉用水,同时还满足了不断增长的城市和工业用水需求。
由于中国从黄河抽取越来越多的水来满足其经济增长的各种需要,黄河在二十五年前就开始难以满足供水需求。一九七二年黄河水位的大幅度下降,导致黄河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上第一次未能入海就干涸了。那年黄河断流十五天,并在随后的十年中间歇性地出现断流。一九八五年以来,黄河年年断流,且断流时间越来越长。一九九六年,黄河断流一百三十三天。一九九七年,由于干旱,黄河断流长达二百二十六天,这一年,河水有很长一段时间未能流到黄河出海所流经的最后一个省份山东省。中国五分之一的玉米和七分之一的小麦产自山东,而该省百分之五十的灌溉用水来自黄河。
虽然黄河断流可能是中国缺水的最明显的标志,但它仅仅是多种征兆之一。位于黄河和长江之间的较小河流淮河于一九九七年被抽干,淮河因断流而未能入海达九十天。有卫星照片表明,随着地下水位的下降和泉水干涸,近年来中国有数百个湖泊消失,许多地方小河断流。随着地下水位的下降,成千上万的农民发现他们的水井也干涸了。
就水的地理而言,中国可分为两部分。潮湿的南方包括巨大的长江流域和其上栖息的七亿人口;而干旱的北方包括黄河、辽河、海河和淮河流域,拥有五点五亿人口。四分之三的水在南方,而三分之二的耕地却位于北方。其结果是,北方每公顷耕地的水仅是南方的八分之一。
虽然缺乏综合性的水利资料,但一些有关中国水资源的关键数据正开始从各种渠道显露出来。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刘永纲(音译)教授的一份近期调查报告表明,大部分华北平原的地下水位在过去五年中平均每年下降一点五米,而该地区生产的粮食占中国粮食总产量的百分之四十。中日专家联合进行的一项关于中国农业前景的分析表明,中国几乎所有地势平坦的地方的地下水位都在下降。
在一九九七年的仲夏,山东省经历了二十五年来最严重的旱灾,大部分的灌溉用井都干涸了。中国的水利专家还报道说,在某些省份,农民们拚命钻井以追逐不断下降的地下水位。
虽然中国粮食生产的百分之七十来自水浇地,但灌溉用水的供给正从三个方面开始枯竭:河水和水库蓄水被调往城市使用;地下含水层所提供的水正在枯竭;迅速的工业化导致日益严重的水质污染。从政治上讲,只要居民经济上能负担得起,任何政府都不能剥夺其公民用水洗澡和冲厕所的权利,而中国的城市化人口越来越具有这种经济能力。从经济上讲,农场无力与工厂争水。随着农业、住宅和工业间争水变得日益激烈,农业在争夺用水中不可避免地将成为失败者。
在中国的六百一十七个城市中,有三百个城市面临缺水;在华北一些地区,所有可获得的水都已被利用起来,这些地方的城市只能挪用农业用水来弥补缺水的需求。一九九四年春天,北京城郊的农民被禁止利用水库的水浇灌庄稼,因为所有的水都要用于满足北京市区急剧增长的用水需求,而农民们过去却一直依赖水库的水用于灌溉。这种城市抢占农业用水的情形成了中国华北平原缺水城市的水资源分配模式。
在中国或其它任何地方,农业都不可能与工业竞争用水。一千立方米水可生产一吨小麦,其市值仅为二百美元,但同样数量的水用于工业,约可产出四千美元。另外,工业部门的这种经济优势还从政治上得到加强,因为中国需要为每年大约一千四百万人的新增劳动力提供工作岗位。随着中国的老的国营企业的关闭,数百万人要失业。如果发生这样的情形,将水用于工业部门能创造比用于农业要多得多的工作机会。工业部门的收入比农业部门要高得多,给定数量的水在工业部门创造的工作岗位数与农业部门提供的就业机会相比约为七十比一。
在农业用水由于政治上的考虑让位于城市和工业的同时,它们在水文地理上也正节节败退。随着对地下水的需求增加,取水最终超过对地下含水层的自然补偿,这些补偿是上游流域的水渗漏而来的。一旦超过这一“可持续来水临界”,地下水层开始下降。如果用水需求继续增加,与可持续的来水相比的超采水量将逐年增大,其必然结果是,地下水高度逐渐下降。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我国第一级与第二级阶梯的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我国最大的湖泊是青海湖,自北向南濒临的海洋分别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解:图中祁连山的走向是西北-东南,它是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图中甲地分布有我国最大的湖泊是青海湖;乙是渤海.图中和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它们因得益于黄河水的灌溉而成为"塞上江南",其中是河套平原,是宁夏平原.为了解决北方缺水问题,我国正在实施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是南水北调,该工程的东线主要是满足北京,天津等城市的用水需求.图中兰州,西安,郑州,济南等四个城市分布的共同特征是分布在黄河及其支流沿岸.黄河下游"地上河"的形成原因是:黄河进入下游华北平原地区,流速减缓,河道变宽,泥沙沉积,河床抬高..故答案为:西北-东南;一;二;青海湖;渤海;
河套;宁夏;南水北调;北京;天津;分布在黄河及其支流沿岸;黄河进入下游华北平原地区,流速减缓,河道变宽,泥沙沉积,河床抬高.
此题综合考查了我国山脉的走向,阶梯的分布,城市的分布特征,南水北调工程等知识点,要认真答题.
699@@3@@@@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85@@Geography@@Junior@@$85@@2@@@@中国的地形@@@@@@12@@Geography@@Junior@@$12@@1@@@@中国地理@@@@@@1@@Geography@@Junior@@$1@@0@@@@初中地理@@@@@@-1@@Geography@@Junior@@$706@@3@@@@地势三大阶梯的分界线@@@@@@85@@Geography@@Junior@@$85@@2@@@@中国的地形@@@@@@12@@Geography@@Junior@@$12@@1@@@@中国地理@@@@@@1@@Geography@@Junior@@$1@@0@@@@初中地理@@@@@@-1@@Geography@@Junior@@$734@@3@@@@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及各河段的特征@@@@@@87@@Geography@@Junior@@$87@@2@@@@中国的河流与湖泊@@@@@@12@@Geography@@Junior@@$12@@1@@@@中国地理@@@@@@1@@Geography@@Junior@@$1@@0@@@@初中地理@@@@@@-1@@Geography@@Junior@@$796@@3@@@@跨世纪的四大工程@@@@@@90@@Geography@@Junior@@$90@@2@@@@中国的工业与高新技术产业@@@@@@12@@Geography@@Junior@@$12@@1@@@@中国地理@@@@@@1@@Geography@@Junior@@$1@@0@@@@初中地理@@@@@@-1@@Geography@@Junior@@
699@@85@@12@@1##706@@85@@12@@1##734@@87@@12@@1##796@@90@@12@@1
求解答 学习搜索引擎 | 读"黄河流域略图",分析回答问题.(1)图中祁连山的走向是___,它是第___级阶梯和第___级阶梯的分界线.(2)图中甲地分布有我国最大的湖泊是___;
乙是___(海洋).(3)图中\textcircled{1}和\textcircled{2}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它们因得益于黄河水的灌溉而成为"塞上江南",其中\textcircled{1}是___平原,\textcircled{2}是___平原.(4)为了解决北方缺水问题,我国正在实施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是___,该工程的东线(如图所示)主要是满足___,___等城市的用水需求.(5)图中兰州,西安,郑州,济南等四个城市分布的共同特征是___.(6)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黄河下游"地上河"的形成原因.___.我国地下水污染状况加剧 西南岩溶区缺水严重 &&& 证券时报网()05月20日讯&&
在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到世界人口占有量的三分之一,地下水对于保障饮水安全举足轻重。地下水供应了北方地区65%以上的生活用水,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以地下水为饮用水源,有的城市甚至以地下水为唯一水源。
据中广网报道,令人担忧的是,一些地区的地下水出现污染,西南岩溶地区的地下水开采依然是个难题。
(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实时热点专区
&&&&中国资本市场信披平台实时发布上市公司、基金、港股、监管文件等各类公告,提供免费订阅功能,手机短信提醒。信息公告,即刻知道,详情请登录。
  声明:此栏目文章为证券时报网()原创资讯,不构成投资建议,证券时报网拥有完整版权。经证券时报网授权转载的,必须正确标注来源。侵权必究。高中数学 COOCO.因你而专业 !
你好!请或
使用次数:0
入库时间:
我国是世界上严重缺水的国家之一,城市缺水问题较为突出.某市政府为了节约生活用水,计划在本市试行居民生活用水定额管理,即确定一个居民月用水量标准a,用水量不超过a的部分按平价收费,超出a的部分按议价收费.如果希望大部分居民的日常生活不受影响,那么标准a定为多少比较合适呢?你认为,为了较合理地确定这个标准,需要做哪些工作?
解析:为了制定出居民用水量的标准,需要了解广大居民的实际月用水量大部分在什么数值范围内.但由于居民户较多,全部调查不易操作,故可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获取一个有代表性的样本,然后通过样本的情况估计所有居民的月用水量,以便制定出这个标准.&&& 很显然,如果标准太高,会影响居民的日常生活;如果标准太低,则不利于节水.为了确定一个较合理的标准,必须先了解居民日常用水的分布情况,比如月平均用水量在哪个范围内的居民最多,他们占全市居民的百分比情况等.&&& 由于城市居户较多,通常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通过分析样本数据来估计全市居民用水量的分布情况.假设通过抽样我们获得了100位居民今年的月均用水量(单位:t):100位居民2006年的月均用水量(单位:t):3.1& 2.5& 2.0& 2.0& 1.5& 1.0& 1.6& 1.8& 1.9& 1.63.4& 2.6& 2.2& 2.2& 1.5& 1.2& 0.2& 0.4& 0.3& 0.43.2& 2.7& 2.3& 2.1& 1.6& 1.2& 3.7& 1.5& 0.5& 3.83.3& 2.8& 2.3& 2.2& 1.7& 1.3& 3.6& 1.7& 0.6& 4.13.2& 2.9& 2.4& 2.3& 1.8& 1.4& 3.5& 1.9& 0.8& 4.33.0& 2.9& 2.4& 2.4& 1.9& 1.3& 1.4& 1.8& 0.7& 2.02.5& 2.8& 2.3& 2.3& 1.8& 1.3& 1.3& 1.6& 0.9& 2.32.6& 2.7& 2.4& 2.1& 1.7& 1.4& 1.2& 1.5& 0.5& 2.42.5& 2.6& 2.3& 2.1& 1.6& 1.0& 1.0& 1.7& 0.8 &2.42.8& 2.5& 2.2& 2.0& 1.5& 1.0& 1.2& 1.8& 0.6& 2.2&&& 面对这些随意记录的数据,除了发现月用水量的最大值是4.3和最小值是0.2之外,很难再看出其他信息.为此我们需要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分析数据的一种最基本的方法是用图(即频率分布直方图)将它们画出来,以便从数据中提取信息和传递信息,或者是用紧凑的表格(即频率分布表)改变数据的排列方式.下图是100位居民2006年的月均用水量的频率分布表:&&& 频率分布直方图如下:&&& 上面的图和表显示了样本数据落在各个小组的比例大小.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月用水量在区间[2, 2.5]内的居民最多,在[1.5, 2]的次之,大部分居民的月用水量都在[1, 3]之间,其中月用水量在3 t以上的居民所占的比例为6%+4%+2%=12%,即大约占12%的居民月用水量在3 t以上,88%的居民月用水量在3 t以下.因此居民月用水量标准定为3 t是一个可以考虑的标准.
如果没有找到你要的试题答案和解析,请尝试下下面的试题搜索功能。百万题库任你搜索。搜索成功率8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国缺水严重的地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